【课外阅读】马克思与恩格斯

合集下载

【精品】马克思与恩格斯的革命友谊

【精品】马克思与恩格斯的革命友谊

马克思与恩格斯的革命友谊——相似的灵魂总会相遇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给我们遗留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而且给我们遗留了高尚的共产主义思想作风,尤其是他们之间真挚的友谊。

正如列宁所赞扬的,它“超过了古人关于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

从1842年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会晤起,在长达40年的漫长革命岁月中,他们始终如一地在工作中互相支持,生活上互相关心,形成了牢不可破的兄弟般的感情,他们在领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斗争中,团结作战,患难与共,建立了真挚的友谊。

由于革命斗争需要,他们曾身处两地近20年,但他们在思想上的共同生活并没有终止。

对与恩格斯之间的友谊,马克思作了高度的评价,1866年2月20日在给恩格斯的信中说:“我们之间的这种友谊是何等的幸福,你要知道,我对任何关系都没有作过这么高的评价。

”恩格斯已成为马克思一家躲避生活风雨的港湾,马克思一到这个港湾,就显得安静和快乐多了。

1855年4月,马克思最喜爱的儿子埃德加尔病逝,这给马克思沉重的打击,在致恩格斯的信中马克思倾诉了无限悲痛的心情:“在这些日子里,我之所以能忍受这一切可怕的痛苦,是因为时刻想念着你,想念着你的友谊,时刻希望我们两人还要在世间共同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他们有着共同的理想信念和精神追求。

共同的信仰使彼此把对方看的比自己都重要,恩格斯和马克思的崇高友谊,为人类树立了光辉的典范,这两位伟人的伟大友谊告诉我们:建立在共同信仰和追求基础之上的友谊,是万古长青,牢不可破的。

纵观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位伟人可以得到深刻的启示和教益。

一、珍视友谊,热爱共同的事业,是弥合矛盾的根本思想动力。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为了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而结成深厚友谊的战友,绝非那些为一时意气和庸俗利益而苟且一起的同伴;而且他们的友谊经受了漫长而复杂的革命斗争的考验,具有坚实的阶级基础和共同理想、伟大事业的前提。

因此,他们能在因不幸遭遇的影响而导致感情裂痕后,仍能以事业为根基,视友谊为生命,很快清醒过来,理智地陈述原委,检讨错误和过失,及时修补裂痕,弥合矛盾。

[选4]第13课 马克思和恩格斯

[选4]第13课  马克思和恩格斯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
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
19世纪三四十年代独立工人运动的兴起 德、英、法的三大思想成果
机会主义和无政府主义对工人运动的影响加深
《资本论》第一卷的主要观点
论述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行的规律;
剩余价值学说; 资产阶级存在的基础是对工人阶 级剩余价值的占有
论证资本主义灭亡、社会主义胜利的必要性和必32
《社会主义的前提条件》是伯恩施坦最重要的作品,它反 驳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即将灭亡的预测。伯恩施坦被列宁 称为“无产阶级的敌人”、“叛徒”。即便如此,伯恩施 坦仍坚定地认为自己是一个社会主义者。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平
恩格斯: 1830年遵父命辍学经商; 1841年因服兵役前往柏林,旁听大学 课程,成为“黑格尔青年派”成员。 1842年,前往英国曼彻斯特当纺织厂 总经理,赴英途中会见马克思。 1844年,发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 纲》,8月与马克思合著《神圣家族》。 1845年,发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第13课 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平
马克思:
1818年出生 普鲁士特里尔
犹太人家庭;父亲是律师
恩格斯:
1820年出生 普鲁士巴门市
父亲是工厂主和虔诚基督徒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平
马克思: 1836年从伯恩大学转至柏林大学。 1841年获耶拿大学哲学博士。毕业后 任《莱茵报》主编。 1843年,结识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恩格斯经常赞助马克思,协助其工作并 代笔部分文章。 1843年,与燕妮结婚;其后被流放到 巴黎。开始着手研究政治经济学、法国 社会运动及法国历史,最终成为社会主 义者。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平
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合作:

马克思与恩格斯的

马克思与恩格斯的

真 挚 的友谊
欧洲 1848 年革命失败后,马克思住在伦敦,
恩格斯住在曼彻斯特,他们两人虽然不能 “一起生活,一起工作,一起欢笑”,但 却保持着密切的书信联系。他们几乎天天 都要通信,只要一方回信稍慢一点,另一 方就会感到不安。有一次,恩格斯隔了几 天没有写信,马克思就写信风趣地问他: “亲爱的恩格斯!你在哭泣还是在欢笑? 你睡着了还是醒着?”既是问候,又是关 切。他们这种友谊是前无古人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谢谢!
怎样拥有他们这样的友谊
如果我们用马克思和恩格斯之友情这面镜子一照,也许就
照出了时下一些同志与人交往中的差距和问题。我们不妨 想一想,自己是否从理想信念、奋斗目标的层面上去考虑 与人交往和择友的问题,是否注重了交往对象的道德素养 和才干能力,是否坚持了多奉献、少索取的处世交友原则, 是否想到了与友人一起肩负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责任? 也许有人以为这样讲是小题大做,交友似乎不必与政治扯 在一起。其实不然,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更不能小看这 个问题。从实践看,党员干部在择友、交友的对象、方式 和范围等方面,一直是人民群众关注的重点和焦点,一定 程度上反映着党员干部的思想素养和作风,影响着党的形 象和党员干部的威信。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的征 途上,很有必要提倡广大党员干部学习马克思、恩格斯的 友谊观,建立起如他们之间那样的真挚情谊,携起手来, 艰苦奋斗,励精图治,共同创造无愧于伟大时代的骄人业 绩。即便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倘若有这样难得的友谊 作伴,谁又能说不是人生一大幸事呢?
这就是真正的朋友。同呼吸、共命运、 心连心。

他们被人们永远铭记
友谊是生活的必需品
现在我们生活的时代,相对于马克思、恩格斯所
处的年代,在许多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作 为一个人,为何交友、怎样交友、交什么友?其 基本原则和真谛仍没有改变。翻开人类历史,大 凡成大事者,身边总有一些志同道合的真正的朋 友相助。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奋斗史上,无 产阶级革命家之间结下的纯洁而又高尚的友谊堪 称楷模。毛泽东和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 之间的情谊,都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事实证明, 共同目标是友谊的基石。人生最重要的是对事业 的追求,交友一定要以共同的理想和目标为基础。

马克思和恩格斯理想信念观的主要内涵_哲学论文

马克思和恩格斯理想信念观的主要内涵_哲学论文

马克思和恩格斯理想信念观的主要内涵_哲学论文本篇论文目录导航【标题】马克思恩格斯的理想信念思想探究【绪论】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观探析绪论【第一章】理想信念与马克思恩格斯理想信念观的形成【第二章】马克思和恩格斯理想信念观的主要内涵【第三章】马克思恩格斯理想信念观在当代中国的价值【结语/参考文献】马克思与恩格斯理想信念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第二章马克思恩格斯理想信念观的主要内涵马克思恩格斯的理想观马克思恩格斯理想观具有科学的理论基础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

”他们将理想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之上,把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有机地统一起来,指出共产主义理想的本质是要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达到个性自主的理想人格”[1].马克思恩格斯理想观对于社会个体的成长及社会的发展都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的个人理想观”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就是怎样的”[2],马克思恩格斯的个人理想观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同时也是个人所追求的最高理想。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未来社会是”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3],马克思恩格斯的历史唯物主义首次肯定了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同时确定了人在社会中应有的地位和所具备的价值,将人道主义与唯物主义有效结合起来。

马克思恩格斯的理想观从道德理想、职业理想与生活理想三个方面系统体现出来。

马克思恩格斯的道德理想观是对无产阶级道德观念的规范进行高度的概括和提炼的结晶。

马克思恩格斯对于无产阶级所具备优秀道德品质给予了高度肯定,称其为人真正应具备的道德观,是”最动人、最高贵、最合乎人情的特性”[4],为了人类的自由和幸福终身奋斗的革命精神。

在他们的意识当中,个人利益与全人类的利益高度一致,为了所有人的利益奋斗不息,并能将个人与集体集中统一起来。

并且,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无产阶级在各个领域范围内的道德规范进行了详细阐述,形成了全面系统性的处理共产主义社会中个体之间、个体与社会之间关系的道德体系。

2020高中历史 1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与恩格斯(一)、(二) 4

2020高中历史 1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与恩格斯(一)、(二) 4

课时分层作业(十三)(建议用时:25分钟)[基础达标练]1.列宁说:“欧洲无产阶级可以说,它的科学是由两位学者和战士创造的,他们的关系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

”“两位学者和战士"是指( )A.黑格尔和费尔巴哈B.黑格尔和马克思C.马克思和恩格斯D.费尔巴哈和恩格斯【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和恩格斯结下了伟大而深厚的友谊,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留下佳话。

【答案】C2.马克思开始革命家的生涯是在()A.高中毕业之后B.被聘为《莱茵报》主要撰稿人之后C.毅然退出《莱茵报》之后D.与燕妮结婚后【解析】1842年春,马克思被聘为《莱茵报》的主要撰稿人,后担任主编.从此,他开始了革命家的生涯,故选B项.【答案】B3.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写道:“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

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是整个世界.”文中的“锁链"指( )A.贫穷与落后B.专制与愚昧C.资本主义经济危机D.资本主义剥削制度【解析】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统治是针对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提出的无产阶级的斗争纲领。

【答案】D4.在中学毕业作文中,马克思以“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作为自己选择职业的目标,并倾注了毕生精力实践上述理想。

他在19世纪40年代取得的实践成果是( )A.参与第一国际的创立B.出版《资本论》C.声援巴黎公社的斗争D.创立科学社会主义【解析】1847年底,马克思出席在伦敦举行的共产主义者同盟代表大会,并接受大会委托起草同盟纲领,这就是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D5.恩格斯甘愿当马克思的“第二提琴手”,以致马克思非常感激地对他说:“我的良心经常像被梦魇压着一样感到沉重.因为你的卓越才能主要是为了我才浪费在经商上面。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与恩格斯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与恩格斯

专题五无产阶级革命家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与恩格斯【知识与能力】1、了解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的主要革命活动2、了解马克思、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的艰辛过程,认识和理解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马恩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学习他们的实践精神、合作精神和理论探索勇气,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关注人类命运,坚定为人类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教学重点】1、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2、发表《共产党宣言》3、《资本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历史意义【教学难点】如何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理解马恩对马克思主义的不断丰富和发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过去千年(1000-2000 )谁是第一思想家?1999 年9 月,英国广播公司(BBC ),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投票一个月,结果是马克思位居第一,爱因斯坦第二,牛顿第三,达尔文第四。

1999 年,由英国剑桥大学文理学院教授们以同一命题评选"千年第一思想家",结果仍然是马克思位居第一,爱因斯坦第二。

2005 年7 月,英国广播公司又以古今最伟大的哲学家为题,调查了3 万名听众,结果是马克思得票率第一。

讲授新课一、青年时代1 、马克思⑴1818年出生于德国莱茵省⑵中学时就确立了为人类谋幸福的崇高思想⑶柏林大学法律系时开始对哲学、历史文、学产生极大兴趣,并在毕业论文中批判了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主义制度⑷1842年春成为《莱茵报》的撰稿人,直接把矛头指向了反动的政治制度,开始了革命生涯。

⑸1843年与燕妮结婚,并奔赴当时欧洲革命的中心--巴黎。

2、青年恩格斯:⑴1820年出生于德国莱茵省⑵中学没毕业就去经商,却把精力放在了读书和学习方面。

⑶在《莱茵报》上发表进步文章,向封建专制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猛烈开战3、伟大合作:1844年恩格斯在巴黎会见马克思。

马克思和恩格斯――未被颂扬的缔造民主飞跃的英雄

马克思和恩格斯――未被颂扬的缔造民主飞跃的英雄

马克思和恩格斯――未被颂扬的缔造民主飞跃的英雄【摘要】马克思和恩格斯是未被颂扬的缔造民主飞跃的英雄。

他们的民主理念和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为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恩格斯对工人阶级解放的探索和他们对现代民主制度的影响,展现了他们在民主思想领域的重要贡献。

重新认识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民主的贡献,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们所代表的思想和价值观。

他们的思想对当代世界仍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该珍视和传承他们对民主自由的探索和追求。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民主飞跃的英雄,他们的影响和贡献将继续激励着我们前行。

【关键词】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民主、理论、资本主义、批判、马克思主义、工人阶级、解放、影响、思想、贡献、重新认识、重要意义。

1. 引言1.1 介绍马克思和恩格斯马克思和恩格斯是19世纪著名的思想家和革命家,他们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世界历史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卡尔·马克思(Karl Marx,1818-1883)是德国哲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在思想上与弗里德里希·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1820-1895)密切合作。

马克思从哲学、经济学和历史学各个领域出发,针对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提出了关于阶级斗争、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共产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

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他在共同合作的过程中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不仅影响了当时的政治局势和社会运动,也对后世各国的革命和社会变革产生了重要的启发作用。

他们的理论尤其强调了工人阶级的解放和民主制度的建设,为实现人类自由和平等的理想不懈奋斗。

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民主飞跃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并深刻体会他们对世界历史的巨大意义。

1.2 揭示他们未被颂扬的一面马克思和恩格斯作为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在很多方面都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认可。

实用类文本马克思主义恩克斯阅读练习及答案

实用类文本马克思主义恩克斯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当面临全球化的困境和难题时,我们可以从革命导师恩格斯那里寻找答案。

B.无产阶级要通过提高自身素质和调整革命策略来应对人类解放这场社会运动。

C.资本主义在20世纪的诸多变化,正是恩格斯进行的资本批判产生的后续效应。

D.要在变化的时代中塑造优势,赢得主动,就必须在实践基础上推进理论创新。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资本论》对资本逻辑与体系结构的揭示和完整呈现,是马克思、恩格斯伟大友谊的见证,更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

B.变革资本社会并非易事,充满了艰难险阻,这不仅需要理论建构,更需要将其转化为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社会实践。

C.人类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摆脱自发状态,实现对资本进行调控和规范,证明了恩格斯的资本批判在当代仍然不可超越。

D.国际局势风云变幻,政治极化、贫富分化以及由此引发的混乱与动荡,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历史性衰落的直接原因。

3.下列说法中可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A.“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

”B.“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

”C.“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跨越国度、跨越时代的影响力,就是因为它植根人民之中。

”D.“历史告诉我们,许多理论的真理性是不完全的,经过实践的检验而纠正了它们的不完全性。

"4.在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班级读书会上,同学们就“为什么说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展开讨论,请你结合两则材料简要回答。

(4分)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思路。

(6分)1.C(以偏概全)2.A(B偷换概念,C范围扩大,D强加因果)3.B(“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是材料二的主旨)4.“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自由人的联合体”的思想和意旨的继承和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与恩格斯
马克思与恩格斯这两位革命巨人之间的友谊,是世界上的任何友谊都没法比的。

马克思对恩格斯的才能十分敬佩,说自己总是踏着恩格斯的脚印走。

而恩格斯总是认为马克思的才能要超过自己,在他们的共同事业中,马克思是第一提琴手而自己是第二提琴手。

《资本论》这部经典著作的写作及出版,就是他们伟大友谊的结晶。

1848年大革命失败后,恩格斯不得不回到曼彻斯特营业所,从事商务活动。

这使恩格斯十分懊恼,他曾不止一次地把它称作是“该死的生意经”。

并且不止一次地下决心:永远摆脱这些事,去干他喜爱的政治活动和科学研究。

然而,当恩格斯想到:被迫流亡英国伦敦的马克思一家经常以面包和土豆充饥,过着贫困的生活时,他就抛开弃商念头,咬紧牙关,坚持下去,并取得了成功。

这样做,为的是能在物质上帮助马克思,从而使朋友,也使共产主义运动最优秀的思想家得到保存,使《资本论》早日写成并得以出版。

于是,每个月,有时甚至是每个星期,都有一张张一英镑、二英镑、五英镑或十英镑的汇票从曼彻斯特寄往伦敦。

1864年,恩格斯成为曼彻斯特欧门——恩格斯公司的合伙人,开始对马克思大力援助。

几年后,他把公司合伙股权卖出以后,每年赠给马克思350英镑。

这些钱加起来,大大超过恩格斯的家庭开支。

从马克思来说,也正是为了对刚刚兴起的科学社会主义进行有效的指导,为了揭露资本主义的根本缺陷,才接受了恩格斯这种帮助。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亲密无间的朋友,他们所有的一切,无论是金钱或是学问,都是不分彼此的。

虽然他们分开了20年,但他们在思想上的共同生活并没有终止。

他们每天要通信,谈论政治和科学问题。

在一段时间,马克思把阅读恩格斯的来信看作是最愉快的事情。

他常常拿着信自言自语,好像正在和恩格斯交谈似的。

“嗯,不对,反正情况不是这样……”
“在这一点上你对了!”
马克思说着说着竟高兴得流出了眼泪。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那样地相互尊重,在他们看来,任何人对他们的思想和著作的批评都不及他们彼此交换意见那样意义重大。

于是,一有机会,恩格斯便摆脱商务,跑回伦敦。

他俩天天见面,不是在这个家里,就是在那个家里。

讨论问题时,他们在屋子里,各自沿着一条对角走来走去,一连谈上几个钟头。

有时两人一前一后,半晌不吭一声地踱步,直到取得一致的意见为止。

于是,两人就放声大笑起来。

1867年8月16日,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这天凌晨两点,马克思向他的战友报告说,《资本论》第一卷所有印张(一共49个印张)的校对工作,都已结束。

他兴奋极了,写信对恩格斯说:
“这一卷能够完成,只是得力于你!没有你为我而作的牺牲,这样三大卷的大部头著作,是我不能完成的,我拥抱你,感激之至!”
《资本论》于1867年9月14日在德国汉堡出版,这是整个国际工人运动中,具有伟大意义的大事,也是两位巨人友谊的结晶。

这种理解的友谊是那样深厚,甚至一直延续到马克思逝世之后。

马克思在病重期间,曾告诉女儿爱琳娜说,希望恩格斯能为他尚未出版的《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做出点什么”来。

当然,即使马克思没有提出这样的要求,恩格斯也会去做的。

从1883马克思逝世时起,整整十年,恩格斯放下自己的工作,尽力从事《资本论》后两卷手稿的整理、出版,补充了许多材料,重新撰写了一些篇章,使《资本论》得以在1885年和1894年问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