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广西高考历史试题(word版)
2023年高考真题——文综历史(全国甲卷)Word版含解析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甲卷)历史1.西周分封制下,诸侯国君爵位由高到低称为公、侯、伯、子、男。
楚国先祖在西周初被封以“子男之田”。
春秋时期,楚国国君自称为王,称霸中原,争当华夏盟主,孔子编撰《春秋》,仍坚持称楚王为“楚子”。
孔子此举目的是()A. 实录历史事实B. 提升周王权威C.维护等级秩序D. 强调文化差异【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
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时期(中国)。
据本题材料“楚国国君自称为王,称霸中原,争当华夏盟主。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是礼治社会,礼仪是一个国家或者个人最高的行为准则,楚国国君自立为王并没有得到周天子的册封,当然,也不可能得到重视“礼仪”的儒家创始人孔子的肯定。
孔子编撰《春秋》是为了明确等级制度上下尊卑关系,以稳定社会,达到社会和谐,如果孔子承认了楚国国君为王的实事,那么也就代表孔子自己先违背了自己遵从的“礼”。
所以在孔子改《春秋》时一直称楚国国王为楚子、楚人,综上可知孔子此举目的是维护等级秩序,C项正确;《春秋》是中国古代史类文学作品,孔子此举目的并非实录历史事实,排除A项;孔子编撰《春秋》坚持称楚王为“楚子”,无法达到提升周王权威的效果,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将各诸侯国的文化进行对比,无法得出强调文化差异的结论,排除D项。
故选C项。
2.在中国古代,自然环境、社会生产状况、国家政策、灾害以及战乱,都会对人口的区域布局产生影响。
下图显示了两汉间江浙一带与湘江流域人口增长的巨大差异,能够解释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土地兼并程度B. 经济发展水平C. 人口自然增长D. 移民流入数量【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
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至东汉(中国)。
据本题图3材料信息可知,与公元2年相比,江浙一带与湘江流域的户数和口数均出现增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末年至东汉初年,北方战乱频繁,大量人口南迁,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人口的增长,所以能够解释材料差异的主要因素应为东汉时期南方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提高,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土地兼并造成南方人口数量增加的相关论述,排除A项;发展到公元140年,湘江流域的户数、口数相较于公元2年出现大幅增长,这是人口的非自然增长现象,排除C项;材料图片中人口数量的变化并非推行移民政策的结果,排除D项。
广西2020年高考历史二模试卷C卷

广西2020年高考历史二模试卷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44.0分) (共11题;共44分)1. (4分) (2019高二下·吉林月考) 儒家崇尚知仁行义的谦谦“君子”;墨家推崇分人以财、助人以力的“兼士”;法家则循名责实、公正无私的“铁腕”实行者的道德极峰。
可见,先秦时期的三家思想()A . 在君民关系方面没有区别B . 都主张君主治理国家C . 都把育人的道理摆在首位D . 都体现正身修心特点2. (4分) (2020高一下·商州期中) 一说“china”的发音源出唐朝时期的昌南(今景德镇)。
唐朝昌南除出产青瓷之外,名列前茅的瓷器还有()A . 白瓷B . 黑瓷C . 青花瓷D . 粉彩瓷3. (4分) (2018高二上·广西月考) 一位古代思想家提出:“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对这一说法理解正确的是()A . 作为明清之际主流思想,影响深远B . 否定君主专制,体现对民众的重视C . 直接推动近代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D . 继承了前朝思想家的唯物主义思想4. (4分)(2020·河南模拟) 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曾指出,在处理国家公共事务时,(雅典)大多数公民不愿意去寻求真理,而很容易听到一个故事就相信它了。
由此推断,他认为()A . 直接民主容易导致集体暴政B . 建立专制制度符合时代需求C . 雅典居民普遍缺乏理性思维D . 人文思想制约对真理的追求5. (4分) (2018高三上·哈尔滨月考) 1922年,梁启超指出:“科学精神之有无,只能用来横断新旧文化,不能用来纵断东西文化。
若说欧美人是天生成科学的国民,中国人是天生成非科学的国民,我们可绝对的不承认。
”梁启超此言()A . 强调思想文化进步的重要性B . 肯定了西方文化的优越性C . 对新文化运动表示完全支持D . 否定了当时盛行的进化论6. (4分)“把两个完全一样的钟,分别放在地球的北极和赤道上。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Ⅰ)(解析版)

时
A. 在经济领域实行公私合营
B. 接管城市后生产的恢复发展
C. 确立国营经济的主导地位
D. 对新民主主义政策进行调整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的时间来看,当时新中国还没有成立,鉴于当时的经济基础和现状,党中央联合资产阶级
的目的是便于接管城市后进行经济的恢复,B 项正确;公私合营是三大改造时期的内容,不符合材料的时
——摘编自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等 材料二 1993 年,德国实施“新亚洲政策”,十分重视发展与中国的关系。德国企业认为在中国“差 不多所有行业都有前景”,纷纷进军中国市场。1998 年,德国总理施罗德将实现外交政策“正常化”作为 重要目标,对外不依附于任何国家,谋求世界政治大国地位,并与中国共同“推动世界经济出现多元认同”。 中国认为加强中德在多极化世界中的合作,有利于提高各自国际地位,扩大各自在国际上的活动余地,并 促进世界和平、安全和稳定。2004 年,中德在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框架内建立“具有全球责任的中德战 略伙伴”关系,中德关系发展到了新的高度。
件等。而在罗马,通常由专业法官和法学家进行司法解释。由此可见,在雅典城邦的司法实践中
A. 职业法官拥有审判权
B. 负责司法解释的主体与罗马相同
C. 公民直接行使司法权
D. 公民陪审团维护所有人的法律权益
【答案】C
【解析】
【详解】雅典的陪审团成员是直接通过抽签产生的,代表了各阶层,而罗马则是由职业法官和法学家进行
营自主权的扩大,故 D 项正确;发展市场经济是从 1992 年开始,排除 A 项;材料只涉及到小型企业,因
此其它大型企业并没有“得到解决”,因此 B 项说法过夸张,排除 B 项;企业承包给个人经营,但是所有权
广西2020年高考历史一模试卷(I)卷

广西2020年高考历史一模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共12题;共48分)1. (4分) (2017高一上·长春期中) 从明朝的内阁到清朝军机处的设立,不能反映的是()A .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发生了根本变化B . 中国古代专制皇权达到顶峰C . 在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中,皇权取得了最终胜利D . 中国封建制度日趋衰落2. (4分)喜爱武侠小说的同学都知道龙泉宝剑的创始人欧冶子,他首次发现了铜和铁性能的不同,冶铸出第一把铁剑“龙渊”,开创了中国冷兵器的先河。
欧冶子可能生活于A . 春秋战国B . 西周C . 秦汉D . 隋唐3. (4分)明清时期的山水画和19世纪中期的英国风景画,通常都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描绘内容。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 中西文化交流使两国的绘画风格相互交融B . 相似的社会环境使两国绘画主题趋于一致C . 明清山水画是商品经济发展在艺术上的反映D . 英国风景画的出现是工业革命影响的结果4. (4分) (2019高一上·浙江月考) 中国历朝统治者重视民族问题,设置专门机构管理民族事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唐在少数民族聚居地设置“道”B . 元朝宣政院主管长官称“国师”C . 元朝中书省直辖西藏、四川、青海部分地区D . 明朝司礼监负责全国佛教和民族事务5. (4分) (2019高二下·江阴期中) 20世纪初期,某杂志刊发文章说:“俄虎、英豹、德法貔、日豺,眈眈逐逐,露爪张牙,环伺于四千余年病狮之旁。
割要地,租军港,以扼其咽喉;开矿山,筑铁路,以断其筋络。
”材料描述了列强()①疯狂地毁坏中华文明遗产②纷纷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③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④在中国开矿筑路攫取利润A . ①③B . ②④C . ①②③D . ②③④6. (4分) (2016高二上·日喀则期中) 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而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却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
2020年高考历史一模试卷及答案(解析版)

2020年广西柳州市高考历史一模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1.儒家在哲学的深度上不及道家,在法理的明确上不如法家,在人类平等相爱的理想上不如墨家,但儒家思想却从西汉开始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华文化的主流。
这主要是因为儒家()A.以仁与礼为核心推动了国家的统一B.以私人讲学的方式培养了众多信徒C.主张以德治国始终受到统治者重视D.不断发展完善适应了大一统的需要2.日本学者内藤湖男把中国古代从三国到唐末五代这一时期称为“贵族时代”。
他认为从后汉时起,中国社会出现了不仅世袭财产,而且世袭官职的贵族,经过三国六朝,一直到唐代都有很大的势力。
文化也被这一贵族阶层垄断,文学、书法、建筑等各个方面都流行着封闭的沙龙艺术。
欲全面正确认识“贵族时代”,可查阅()A.《九品官人法研究》B.《行省制度研究》C.《八股文鉴赏》D.《中国科举考试制度》3.中国史学家钱穆认为“宋室内部之积贫难疗”,而美国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却认为“宋朝时代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
”后者的依据是()A.宋初冗官冗兵冗费,财政危机严重B.宋代坊和市分开C.宋代有地域性分工,长途贩运出现D.宋代出现“交子”,商业市镇发展较快4.18世纪初,西欧上流社会对景德镇瓷器开始有了定制要求,但景德镇制作的瓷器经常出错,比如原来定制的耶稣像,成品却是中国人的面孑L像,耶稣头部也没有光环。
鉴于此,精明的粤商干脆只在景德镇烧白瓷,之后运到广州,另雇画工仿照西洋画法,在欧洲客商监督下完成。
当时粤商能抓住商机的重要原因是()A.西洋人对中国奢侈品的追求B.粤商开拓进取的精神C.利用政府政策的有利因素D.岭南自身工艺的优势5.近代中国人的观念不断更新:“师夷长技”更新了“华夏变夷”的观念,“维新变法”更新了“尊王法袒”的观念,民主、民权更新了“君权神授”的观念,理智、务实更新了偏颇、尚虚的观念;男女平等更新了男尊女卑观念。
这些变化主要体现了()A.传统文化的渐趋衰落B.独立自强的不懈追求C.民主宪政的艰苦探索D.人性束缚的逐渐解放6.以下是中国近代史中的政治现代化成果简表,据此可知,造成中国政治现代化举步维艰的主要因素是()阶段时间政治选择第一阶段1860~1911年清王朝的开明专制化运动第二阶段1911~1913年孙中山为代表的早期议会制模式第三阶1914~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军事强人型的新段1928年权威主义模式第四阶段1928~1949年国民党的国家主义的权威主义模式A.西方列强对中国内政的干预B.中国是个农业大国C.中国封建社会主流体制的影响D.中国思想解放不够充分7.从左图到右图,表明了()A.中共依据社会主要矛盾调整斗争对象B.北伐战争后革命重心从南方转向北方C.专制与民主的斗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D.长征实现战略转移直接导致以上变化8.1950年,当中国要收回美国在北京的兵营地产时,美国政府竟然以撤回所有在华官员为要挟,没想到中国政府的回答竟是:“我们宁愿看到所有美国官方人员能够更快地离开中国。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ⅲ)(含解析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途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图5为不同时期的部分货币,据图可知,其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是A. 铸铁技术的进步B. 商品交易的需要C. 审美观念不同D. 国家统一的推动【答案】B【解析】【详解】商周的贝币、春秋战国的布币和汉代的五铢钱都是当时流通的货币,在形制方面都体现出便于携带的特征,这种形制有利于商品交易活动的顺利进行,说明这些货币形制是商品交易活动过程中不断选择的结果,B 正确;商周货币是贝壳,春秋战国布币是青铜货币,不属于铸铁货币,排除A;题干设问中要求的是“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要求寻找同一性,C选项中的“审美观念不同”强调的是差异性,排除;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国家并不统一,排除D。
2.东汉末年,曹操在许下和各地置田官,大力发展屯田,以解决军粮供应、田亩荒芜和流民问题。
“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
”曹操实行屯田,客观上A. 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B. 推动了农业商品化进程C. 促进了中原人口南迁D. 缓和了社会的主要矛盾【答案】D【解析】【详解】曹操通过实施屯田制,安置了流民、开垦了荒地、发展了农业生产,“所在积粟,仓廪皆满”,客观上缓和了社会的主要矛盾,D项正确;利用政府控制的土地屯田,没有助长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A项错误;屯田制为解决军粮问题,控制农业生产,没有推动农产品的商品化进程,B项错误;屯田制的推行,使流民成为政府的佃农,有了安定生产生活的条件,没有促进中原人口南迁,C项错误。
广西2020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广西2020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左传·襄公二十年》记载,卫献公赐卫大夫免余 60 邑,免余不肯接受名分外的私邑,推辞说:“惟卿备百邑,臣六十矣。
下有上禄,乱也,臣弗敢闻。
”这说明A.中央集权春秋时期初步形成B.“礼崩乐坏”成为普遍现象C.等级制度仍有一定的约束力D.战国时期仍以贵族政治为主2. 溢号是皇帝死后按照其生平事迹给予的褒贬称号,“溢者,行之迹也,号者,功之表也。
”溢号早已有之,秦始皇时一度废止,西汉时又恢复,其后历代相沿。
这说明溢号A. 真实反映了君王政治统治B. 是削弱君主专制的主要手段C. 旨在对君主行为加以约束D. 口的是威慑天下并巩固统一3. 在宋朝,李清照、岳飞、陆游、辛弃疾等创作了大量以忧国、爱民、誓死抗金为主题的词作。
从元代以后,曾经难以登大雅之堂的元杂曲、话本、白话小说为代表的市井文化却得到流传,并表现出诸多非议理学的倾向。
上述材料从侧面反映了A. 文学家对社会动乱的感伤情怀B. 理学对宋元社会的影响至深C. 宋元时期兼容开放的学术氛围D. 民族关系成为文学表达的主题4. 下表是关于中国印刷术的相关记述。
据此能够得出的历史结论是A.印刷术推动中外思想文化交流B. 政府支持印刷术的技术革新C. 文化传承与创新有赖于印刷术D. 雕版印刷术顺应了社会需求5.元代王祯《农书》记载:“木奴千,无凶年。
木奴者,一切树木皆是也,自生自长,不费衣食,不忧水旱,其果木材植等物,可以自用。
有余又可以易换诸物,若能多广栽种,不唯无凶年之患,抑亦有久远之利焉。
”作者在这里强调广种树木的作用在于A.能够提高粮食产量,改善百姓生活 B.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C.能够防止自然灾害,解决衣食问题 D.比种粮食成本低,经济效益也会更好6. 1917年4月,国务院在复众议院的咨文中表示:“下级审判厅法官所为判决,只须在法律范围以内,纵使误解法令以至判决不当,亦不能遽加以处分……此为绝对之原则。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ⅱ)(含解析版)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Ⅱ)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4分)据史书记载,角抵(摔跤)“盖杂技乐也,巴俞(渝)戏、鱼龙蔓延(百戏节目)之属也”。
秦二世曾在宫中欣赏。
汉武帝在长安举行了两次大规模的角抵表演,长安百姓“三百里内皆观”,他也曾用角抵表演欢迎来长安的西域人。
据此可知,当时角抵()A.促进了川剧艺术的发展B.拥有广泛的社会影响C.推动了丝路文化的交流D.源于民间的劳作技能2.(4分)敦煌莫高窟61号洞中的唐代壁画“五台山图”中有一座“大佛光之寺”,梁思成、林徽因按图索骥,在山西五台山地区发现了其实物﹣﹣佛光寺。
这一事例说明此类壁画()A.创作源于艺术想象B.能完整还原历史真实C.可与文化遗存互证D.价值来自学者的发掘3.(4分)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省试后,主考官李昉徇私录取“材质最陋”的同乡武济川一事被告发,太祖在讲武殿出题重试,殿试遂成常制。
经此事后,宋代科举()A.否定了世家大族特权B.确立了省试考试权威C.完善了考试录取程序D.提高了人才选拔标准4.(4分)明代官营手工业实行工匠制度,生产官府所需物资。
明中叶后,官府往往直接向匠户征收银两而不征用其生产的产品,此现象持续增多。
这反映了()A.白银已取代其他货币B.雇佣劳动成为主要用工方式C.民营手工业发展受挫D.官营手工业的地位遭到削弱5.(4分)1894~1914年,外国在华企业投资总额有所增加,各行业所占比例如图所示。
据图可知,当时()A.运输业成为列强扩大权益的重要途径B.中国的对外贸易已由逆差转向了顺差C.国际资本垄断日益趋于和缓D.民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6.(4分)中国共产党的一份告全党党员书指出:“国民党中央驱逐军队中的共产党党员,我们的党不得不秘密起来……这所谓国民政府是什么?他从革命的政权机关变成了资产阶级之反动的执行机关,变成了军阀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