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摄影基础知识6:固定镜头与运动镜头

合集下载

固定镜头和运动镜头分析

固定镜头和运动镜头分析

1试比较固定镜头与运动镜头在艺术表现力上的优劣势,并以影片实例举例说明。

答:固定镜头让摄影机处于静观的位置,不参与到场景中,具有不做任何引导和评价的客观性。

同时,固定镜头常常用来描述或强调细节,以及故事发生的背景环境,建立镜头节奏感。

但固定镜头缺乏真实立体感,没有主观能动性,同时镜头语言没有运动镜头丰富多彩。

都说一部影片的第一个镜头很重要,而影片《铁皮鼓》中的第一个镜头就是一个远景的固定镜头。

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环境是在一大片一大片的土豆地里,主人翁Oscar的外婆蹲着的一个背影,旁边放着两大筐土豆,外婆前面就是一堆炊烟。

在着这个远景的固定镜头中,我们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天和土豆地分界线上有一个人在跑动,后面有两个影子在追。

这也为后面外祖父怎么钻到外祖母的裙底下,以及妈妈的出生先交代了大的环境的缘由,为下文做了铺垫。

都说影片中每个镜头都不是多余的,都有他自己的作用,而导演施隆多夫对这个开头的固定镜头的布置和设计以及对隐喻的深刻运用,大气而又尖锐,深刻而又鲜明,完全体现了一个优秀导演的厚道功底。

而运动镜头因为有多变的景别和角度,多变的空间和层次,以及多变的画面构图和审美效果,所以画面丰富多变,动感十足,也使得电影脱离了戏剧的美学特征,动作发生的空间和时间得到完整的和连续的表现,同样也使得银屏艺术拥有了立体的空间感,成为更加逼近生活、逼近真实的艺术。

而运动镜头具有强制性,不够客观真实。

就拿《刺客联盟》来说吧,韦斯利在得知自己被斯隆利用并杀死自己的亲生父亲时,便展开了一场复仇计划。

当韦斯利把一车的老鼠炸药倒出来,老鼠在地上快速的涌动,一个个特写镜头镜头呈现在我们眼前,镜头紧紧跟着老鼠,模拟逼真和身临其境的视线效果。

在老鼠进入房间后,人们发现满地的老鼠并且还绑着炸弹,那多镜头多景别的切换运用营造出紧张、激烈的快节奏感。

同时,对一个飞在空中的老鼠炸弹进行特写追拍,后期还对时间进行了延伸和冻结的处理,紧接着就是炸弹爆炸的场面。

固定画面与运动摄像

固定画面与运动摄像
固定镜头的叙事性:固定镜头消除了画面外部运动,一切 环境都在静止之中,排除了由于画面外部运动带来的画面 外部节奏和视觉情绪,可以突出被摄主体的运动,观众的 视线跟随被摄主体的运动而运动。并对动作的发展产生更 理想化的联想,实现对完整电视空间和完整运动的体验。
固定镜头的拍摄
固定镜头在影视制作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从信息传播角度和观众的观看心里来说,固定 镜头拍摄的画面使观众在观看时保持冷静、客 观的心态,有利于排除某些信息噪声,提高画 面信息的接受效率。
运动摄像 —— 移 摄
拍摄要求
力求画面平稳 多使用广角镜头 适时调整焦点
运动摄像 —— 跟 摄
画面特征
画面始终跟随着一个运动主体 主体在画面中的位置、景别相对稳定 注意和推镜头、前移镜头区别
运动摄像 —— 跟 摄
功用和表现力
连续而详尽地表现运动主体 通过主体引出其所处的环境 可表现主观镜头(背跟) 具有纪实性意义(新闻、纪实类)
运动摄像 —— 摇 摄
拍摄要求
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 摇摄的速度应与画面内的情绪相对应 要讲求整个摇动过程的完整与和谐
运动摄像 —— 移 摄
画面特征
画面框架产生运动 调动观众的视觉感受,身临其境 不断改变观众视点,形成多景别、多构图的画面
运动摄像 —— 移 摄
功用和表现力
开拓了画面的造型空间 适于复杂场景 可表现成主观镜头 形成多样化视点
固定画面
固定画面的功用
善于表现静态物体 利用框架突出和强化动感 建立起画面内的时空感 较客观记录和反映被摄主体的运动速度和 节奏变化 和运动画面相比,具有静态造型之美
固定画面
固定画面的局限
视点单一,视域受限 构图单一 难以表现立体画面空间 难以表现复杂的运动

影-视-基-础

影-视-基-础

16
四、光的运用
光线是镜头画面视觉信息和视觉造型的基 础。每一个镜头画面的信息传达,都依赖 于光线的表述与传达。 1.光的分类 电影中的光线按光源分为自然光和人工光; 按光性分为直射光(硬光)和散射光(软 光);按类型分为主光、辅光、背景光、 轮廓光、修饰光、效果光以及眼神光。

5
4.中近景:一般拍摄人物腰部以上的画面, 又称为“半身镜头”。电视节目的常用镜 头。 5.近景:一般拍摄人物胸部以上,此时人物 基本占据画面一半以上。多用于表现人物 的神态和表情。 6.特写:通常指拍摄人物肩部以上的头像的 画面或者是某个充满画面的物体。多用于 表现细节,有强调和突出的作用。
6
3
二、景别

镜头画面景别通常是指被摄主体物在画面 中所呈现的范围。景别是画面构图的一种 视觉形式和方法,是表达画面内容(电影 叙事)所采取的一种视觉结构。画面景别 是用二维平面画面表现和反应三维立体空 间的电影创作最重要的视觉手段与方法。
4
景别的分类 1.大全景(远景):表现大范围场面的镜头。 多用于展现事情发生的环境或发展的规律。 2.全景:表现一个场景的全貌或一个人物的 全身(所以也叫全身镜头)。全景镜头是 一场戏拍摄的总角度,它决定着这场戏场 面调度中镜头的调度以及整场戏的光线、 影调、色调、人物位置关系等等诸多因素。 3.中景:变现一个场景的局部或一个人膝盖 以上的画面。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常用镜头, 多用于表演场面和叙事场面。

不同景别在电影中的语言表现
大全景 全景 中景 近景 特写
全景系列景别 近景系列景别
பைடு நூலகம்
抒情的、写意的 画面情调“势” 表现人物“形体”关系 表现空间 大景深、背景实像 地平线与人物的关系重要 画面气氛十分重要 环境为主人物为辅 构图注重绘画性 选择画面角度

固定镜头知识点总结归纳

固定镜头知识点总结归纳

固定镜头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固定镜头的特点1. 焦距固定:固定镜头是指镜头的焦距是固定的,无法随意调节。

这意味着摄影师和摄像师需要更加仔细的选择拍摄位置和角度,不能通过调整焦距来改变画面构图。

2. 图像质量:由于固定镜头的结构相对复杂,其光学设计相对灵活,因此画面质量往往更加清晰、细腻,色彩还原更加真实。

3. 光圈表现:固定镜头在不同光圈下的表现也更加稳定,这对于一些特定要求高质量画面的场合,如电影摄影等,尤其适宜。

二、固定镜头的使用技巧1. 确定主题:由于固定镜头焦距固定,摄影师和摄像师需要更加注重画面的构图和主题的选择。

在拍摄前要仔细思考和规划好要表述的内容,然后通过调整拍摄角度和光线来突出主题。

2. 锁定焦点:固定镜头无法调整焦距,因此焦点选择更加重要。

摄影师和摄像师需要在拍摄时通过调整对焦来确保画面的清晰度和表现力。

3. 利用景深:利用景深的变化来强调画面中不同部分的重要性,是提升画面质感的一种手段。

摄影师和摄像师可以通过调整光圈大小来实现这一效果。

三、固定镜头的拍摄风格1. 环境纪实:固定镜头在拍摄环境纪实类作品时具有独特的优势,它可以更好的还原真实的环境与情感,给人强烈的代入感和真实感。

2. 社会纪实:在拍摄社会纪实类作品时,固定镜头可以更加真实地还原人物的情感和环境的氛围,从而更好的表达摄影师和摄像师的创作意图。

3. 影视剧拍摄:在影视剧拍摄中,固定镜头往往被用于呈现人物情感和故事情节,其画面质感和光影表现也更加细腻,可以更好的呈现影片的质感和氛围。

四、固定镜头的应用场景1. 纪录片拍摄:在纪录片拍摄中,固定镜头可以更好的还原现实环境和人物情感,给观众带来真实感和代入感。

2. 纪实摄影:在纪实摄影中,固定镜头可以更加真实地还原画面中的情感和细节,从而更好的表达摄影师的创作意图。

3. 影视作品:在影视作品中,固定镜头可以更好的表达影片的质感和氛围,呈现出更符合导演和摄影师的创作构图。

06镜头的摄法——固定摄影

06镜头的摄法——固定摄影

平拍角度镜头的视点一般以站立 的成年男人的视点为准。 的成年男人的视点为准。
平拍角度可以暗示一部影片的视 点。
仰角度
仰角度又称“仰拍” 仰角度又称“仰拍”,是摄影机 镜头视轴偏向视平线上方的拍摄 方式。 方式。
摄影机仰视被摄对象, 摄影机仰视被摄对象,多用于拍 摄空中景物, 摄空中景物,也可用于拍摄地面 景物和建筑。 景物和建筑。
主观视角
把摄影机当作一个演员的眼睛, 把摄影机当作一个演员的眼睛, 将摄影角度和人物的眼睛位置 统一的拍摄角度称为主观视角。 统一的拍摄角度称为主观视角。
主观视角更进一步涉及人物主 体感觉,突出人物主观感受。 体感觉,突出人物主观感受。
辅助课件: 辅助课件:
动画影片视频截图镜头摄法实例 分析。 分析。
俯拍角度形成的画面地平线处 于画面上部或上部画外。 于画面上部或上部画外。
俯拍地处景物时, 俯拍地处景物时,近景在画面 底部,远景在上部, 底部,远景在上部,使空间位 置明确,造成空间深度感, 置明确,造成空间深度感,形 成透视集中的趋势。 成透视集中的趋势。
俯拍和全景结合常用来表现群众场面, 俯拍和全景结合常用来表现群众场面,通 过俯拍角度, 过俯拍角度,观众可以看到万马奔腾的壮观 景象。 景象。
动画概论
课题06:镜头的摄法 课题 :镜头的摄法——固定摄影 固定摄影
镜头的摄影方法大致分为运动 运动摄影)和静止(固定摄影) (运动摄影)和静止(固定摄影) 两种。 两种。
根据画面内角色的运动和静止情 况归纳为四种类型: 况归纳为四种类型: 1。固定摄影机拍摄基本固定对象 。 2。固定摄影机拍摄运动对象 。 3。活动摄影机拍摄基本固定对象 。 4。活主要被摄物体的水 平视点,与人眼平视相等的高度。 平视点,与人眼平视相等的高度。

固定画面与运动摄像

固定画面与运动摄像
• 可以用间歇摇来依次表现同一空间范畴的几个对 象,同时利用它们之间的联系来获得某种效果。
• 可以用跟摇镜头来描绘运动主体、展现场面或完 成转场。
摇镜头的功用和表现力
• 跟摇运动主体,表现其运动状态
• 用长焦镜头摇摄远处景物,可取得类似横移 镜头的效果。 • 通过快摇形成甩镜头,可以作为转场,也可 以用来代表一种快速移动的视线。快速的旋转 闪摇镜头可用来表示眩晕。快速摇以虚化画面 形象,形成甩镜头
• 开拓了画面的造型空间,创造了独特的视觉效 果 • 有利于表达复杂的场景和环境空间 • 有利于表达主观的视觉感受,突出真实 感和现场感 • 形成多样化视点,表现各种运动条件 下的视觉效果
移动镜头的拍摄要求
• 画面要平
• 多用广角镜头 • 移摄过程中保持主体焦点清晰
跟摄--摄像机始终跟随运动主体而进行的
固定画面的功用
• 有利于表现静态环境 • 可突出表现静态人物 • 可比较客观地表现运动的速度、节奏 • 利用框架因素突出和强化动感 • 有绘画和图片效果,能发挥静态造型的形式美 • 引发趋向“静”的心理反应 • 有客观描绘的效果 • 有利于表现过去、历史、往事
固定画面的局限
• 画面视点单一,视域受到画框的限制
摇镜头的功用和表现力
• 摇出意外之象,制造悬念 • 摇摄一组相似主体,形成积累效果
摇镜头的拍摄要求
• 摇镜头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 • 摇速要与画面的内容、节奏的需要一致 • 摇动过程要完整和谐 • 摇动过程中有时需要随着被摄对象不断 调整焦点和构图
• 手持机做大幅度摇摄时,身体要尽量朝 向落幅时的镜头方向。
推镜头的画面特征
• 形成视觉前移的效果 • 具有明确的主体目标
• 主体由小变大,环境由大变小

固定镜头和运动镜头

固定镜头和运动镜头
移镜头是以人们的日常生活感受为基础的,移动摄像能 客观、真实地反映和还原人们生活中的这些视觉感受。
如:
在行进的过程中边走边向旁边张望; 在行驶的汽车上透过车窗玻璃向外观看不断映入眼帘的街
景和不断后退的建筑物、树等; 站在升降电梯里观看对面不断上升的楼层。
二、运动镜头
4、移镜头
为保证移摄过程中画面的稳定性、流畅性和流动感,一 般将摄像机安装在可自由移动的装置上,如轨道车、升 降机、摇臂、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
1896年,卢米埃尔把摄影机架在前行的船头,来拍摄威 尼斯的风光。
根据摄影机运动的方式,可将运动镜头分为:推、拉、 摇、移、跟、升降、甩、旋转镜头。
特定的镜头运动形式,往往具有特定的叙事、抒情和表 意的功能。
1、推镜头 2、拉镜头 3、摇镜头 4、移镜头 5、跟镜头 6、升降镜头 7、甩镜头 8、旋转镜头
人与物的联系。
二、运动镜头
3、摇镜头
大全景的摇镜头可以展现场面之宏伟、气势之宏大,故 在影片开始交代大的空间环境的镜头多用摇的方式拍摄。
【影片示例一】——《巴顿将军》(00:06:24-00:08:26)
开头部分交代战争的环境,用大全景的摇镜头来表现。
二、运动镜头
4、移镜头
移摄是让摄像机在沿着某个方向移动的过程中进行拍摄, 一般为横移,即沿着水平方向左右横移。
楚门在地下室享受自己的私人空间,其妻子下来对着镜头做 爱妻牌剪草机广告。
二、运动镜头
2、拉镜头
与“推”刚好相反,拉镜头指沿摄影(像)机视轴方向 向后移动的远离式拍摄。
拉镜头使画框所包含的空间范围↗,景别由小→大景别, 被摄主体在画幅中的比例↘,而周围的环境和场景逐渐 出现(入框)。
可通过两种方式达到“拉”的效果:

固定镜头与运动镜头解析

固定镜头与运动镜头解析
• 摇摄过程中的适时与和谐
拍摄摇镜头的注意事项:
1. 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 满足观众的期待心理
?为什么要摇?要摇出什么物体?什么关系?
要达到什么目的?实现什么意图? 2. 起幅、落幅两个画面的构图要饱满、充实,主体 一定要鲜明突出;
3. 要有摇的契机和落的依据
4. 跟摇镜头要以动体运动涵盖镜头运动 (起幅后的运动后于主体,落幅在主体结束运动之前)
动态 *摄影机逆运动物体移动,可创造特 定的情绪和气氛。
推/拉镜头(前移动、后移动) Dolly in / out
摄像机沿光轴方向,推近 / 远离 被摄主体拍摄的镜头。
A. 当主体物位置不变时 ( 1) [ 推/前移动 ] 逐渐接近被摄主体
[ 拉/后移动 ]
逐渐远离被摄主体
比较:与变焦推拉的区别?
一个标准的(规范的)运动镜头的拍摄: 起幅 + 运动过程 + 落幅
内容上
起幅、落幅
形式上
要求明确
起幅:运动镜头开始的画面 要求:讲究构图,有适当长度,由固定转为运动 画面时要自然流畅。一般,有表演的场面,让观 众看清戏剧动作;无表演的场面,让观众看清景 色。 落幅:运动镜头终结的画面。 要求:由运动转为固定画面时能平稳、自然,尤 其要准确(恰到好处地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景物范 围或主要被摄对象位置停稳画面),画面构图要 精确。
带来兴趣、注意与猜想, 制造悬念。
升降镜头(Crane)
摄影机作上下运动拍摄的画面。 用于: 展示事件的规模、气势; 表示处于上升或下降运动中 人物的主观视象。
其变化:垂直升降、弧形升降 斜向升降、不规则升降
[ 升降镜头 ] 摄影机从平摄慢慢升起,形成高俯拍摄, 显示广阔的空间,它可以从局部展示整体。 下降拍摄则引起相反的效果。 有时也用在介绍环境。 升降拍摄大多用于大场面的拍摄,它能够 改变镜头视角和画面的空间,并有助于加强戏 剧效果,渲染气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导基础知识
Chapter6
固定与运动镜头
固定镜头:面向生活的窗户或舞台
把银幕当作面向生活的窗户或舞台,这就是固定镜头存在的生活依据。

因为窗户和舞台一般都是静止不动的。

但凡拍电影,固定镜头通常是必然的选择。

一段画面,用固定镜头来拍是不需要理由的,而运动则需要一定的理由,不能漫无目。

画框一旦动起来,我们的注意力容易放到运动本身上来,甚至能轻易描绘出运动的轨迹来,如果画框是静止的窗户或舞台,你会发现,随着故事开始,画框奇迹般消失了,故事显得“客观”起来,固定镜头就是要通过隐藏画框达到“客观”的效果。

当然,这种“客观”不是绝对的,只是相对运动镜头而言的有限客观,为什么把摄影机架在这里?本身就是一种主观的选择。

运动镜头:创造银幕情绪的工具
分析运动轨迹(推拉摇移)毫无意义,事实上,优美的运动往往是自由自在的,难以用推拉摇移的模式来描述。

对于运动镜头,我们应该关注的是“运动”创造了什么样的情绪,而不是运动轨迹本身。

下面列出几条分析运动镜头,在影评写作中很有价值。

1)平稳均匀的运动,创造优美舒缓的情绪。

此类镜头运动绝不喧宾夺主,不会让运动本身夺走观众对画框内容的关注,换句话说,运动只是产生情绪的淡淡调料,让画面摆脱呆板,蒙上一层形式的美感。

2)激烈高速的运动,表现激烈亢奋的情绪。

此类运动可谓形式大于内容,运动产生的激烈情绪成为镜头主要表达的东西,画面内容已居于次要地位。

3)镜头无序的晃动,表现焦虑、恐慌、眩晕的感受。

此类运动常用与表现人物不正常的主观感受,如极度眩晕、受到惊吓、特别恐慌等,想想你看戏时,舞台突然无序晃动起来的感觉。

4)动静反差,刻画强烈的情绪冲击
动静反差是情绪冲击最强烈的一种表现手法,需要我们仔细观察,高度重视!通常跨越两个或以上场景,需要看片时从宏观角度把握,写在影评中,既能体现你的整体把握能力,又比较容易充实有料,重点推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