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基础(03镜头性能)30454
摄影基础讲义.ppt

正片用于制作幻灯片,电影。 负片用于制作照片。 4、感光片 色盲片:用于翻拍 全色片:用于人像、风景、风光。适用
于各种色光
分色片:用于风景、风光 红外线片:用红外线摄影 X片:用X射线摄影
二、彩色胶卷 1、日光片、灯光片 日光片:用于自然光,闪光摄影,有120,
135型。
灯光片:用于百炽灯下摄影,有120、 135型。
2、S、L型 S(short):短曝光 L(long):长曝光
3、反转片、负片、正片
反转片:用于幻灯片
负片:用于印放照片
正片:用于翻拍、拷贝、幻灯片
三、感光度
感光度是胶卷感光的速度快慢。
一般用:GB(DIN):15、18、21、24、27、30
第二讲 相机及胶卷 §2-1 常用相机分类 一、135型、120型、110型 1、135型 24×36mm画幅,36张照片 2、120型 56×56mm画幅,12张 56×45mm画幅,16张 56×70mm画幅,10张 56×90mm画幅, 8张 3、110型 13×17mm画幅、12张或20张
像五棱镜达目镜,如下DF型相机。
§1-6 卷片、倒片、计数等
一、卷片
1、摇把式
海鸥4A双反相机(卷片与快门上弦不同步)
2、手轮式
海鸥4B、4C双反相机(卷片与快门上弦不同步)
3、扳手式
135型相机(卷片与快门上弦同步)
4、外装电动自动卷片(卷片与快门上弦同步)
5、内装电动自动卷片(卷片与快门上弦同步)
二、单镜头反光相机,双镜头反光相机 1、单镜头反光相机 135、120型都有,有反光镜及五棱镜,可更换镜
摄影基础系列讲座(镜头与透视)

创意构图
结合镜头和透视,打破传 统构图规则,创作出具有 个性的摄影作品。
04
实践操作与作品展示
拍摄练习:利用不同镜头和透视拍摄同一场景
总结词:通过实践操作,深入理解镜头和透视 在摄影中的运用。
01
02
详细描述
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场景,如公园、街 道或建筑群。
03
04
使用标准镜头、广角镜头和长焦镜头分别 拍摄同一场景。
观察不同镜头下场景的视觉效果和透视变 化。
05
06
分析不同镜头对构图、空间感和视觉冲击 力的影响。
作品展示与点评
总结词:通过展示作品, 互相学习和借鉴,提升摄
影技巧。
将自己拍摄的作品进行整 理和筛选。
老师和同学对作品进行点 评,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透视是物体在视觉上因距离、角度等因素而产生的形状、大 小、方向等变化现象。
透视的分类
根据表现形式的不同,透视可分为线性透视和空气透视。
线性透视的原理与应用
线性透视的原理
线性透视是指物体在视觉上因距离、角度等因素而产生的形状、大小、方向等 变化现象,其原理是近大远小、近实远虚。
线性透视的应用
在摄影中,线性透视可以用来表现空间深度和层次感,如使用广角镜头拍摄可 以夸大前景和背景之间的距离,使画面更加立体。
利用镜头的透视效果,使近处的 景物比远处的景物更大,营造深
度感。
焦点透视
通过调整焦点,使不同距离的景物 清晰度不同,增强空间层次感。
调整角度
从不同角度拍摄,利用透视效果改 变景物比例,增强视觉冲击力。
结合镜头与透视拍摄创意作品
鱼眼效果
照相机镜头简介

照像机镜头常识(转载)照相机镜头的常识1.焦距无限远处的景物在胶片感光平面上聚成最清晰的影像时,由感光平面到镜头后节点(通常是镜头中心)的距离,就是镜头的焦距。
焦距是照相机镜头最重要的三个光学特性参数(焦距、相对孔径、视场角)之一。
它直接影响到镜头的视角大小,镜头的焦距越长,拍到底片上的影像范围越小,景深越短;反之,镜头的焦距越短则在底片上的影像范围越大,景深越长,透视越明显。
镜头在设计和制造时,得出的实际焦距数值叫设计焦距,通常含有小数。
为了便于称呼和标示,将其取为整数,此圆整后的焦距值,称为镜头的标称焦距。
我们平常所说的镜头焦距也就是标称焦距。
设计焦距和标称焦距的误差一般在±5%之内。
镜头焦距用长度单位㎜表示。
照相机镜头按焦距的不同可分为:鱼眼镜头、超广角镜头、广角镜头、标准镜头、中焦镜头、长焦镜头、超长焦镜头。
(1)鱼眼镜头视角如同鱼的眼睛那样广阔—可达180°,有的甚至达230°,能拍摄照相机两侧十分宽广的范围,透视效果被极度夸张。
鱼眼镜头都存在严重的畸变。
影像的失真比任何镜头都大。
鱼眼镜头的焦距很短,对35㎜照相机来说,鱼眼镜头的焦距一般为6㎜至16㎜。
(2)超广角镜头视角大于直角(90°)的镜头称超广角镜头。
这种镜头的视角比人眼的视角大1倍之多,拍摄范围广阔。
由于视角大,改变了人眼平常的透视关系,所拍摄的照片会形成明显的夸张,可创造特殊的艺术效果。
对于35㎜照相机,镜头的焦距在21㎜以下的便是超广角镜头。
(3)广角镜头视角小于直角、大于60°的镜头称广角镜头。
由于它的透视效果不像超广角那么夸张,被普遍用于拍摄近距离的大场面。
对35㎜照相机而言,镜头焦距的范围在21~40㎜之间。
(4)标准镜头这种镜头的视角与人眼的视角相近,在46°左右。
由于这种镜头的透视关系真实,是照相机最基本的镜头。
这种镜头的焦距与其所摄底片的对角线基本相等。
摄像机镜头主要性能指标

摄像机镜头主要性能指标1. 焦距:焦距是指从镜头中心点到成像传感器之间的距离。
通常用毫米(mm)来表示。
焦距越长,镜头可以拍摄到更远距离的景物,同时视角也变窄。
而焦距较短的镜头则可以拍摄到更广角的景物。
2.光圈:光圈是指镜头的最大开口直径,以F数来表示。
例如,F1.4是一个大光圈,而F4则是一个小光圈。
较大的光圈可以让更多的光线进入相机,从而提高拍摄在低光条件下的表现。
同时,大光圈还可以产生较浅的景深效果。
3.对焦距离:对焦距离是指镜头能够正常对焦的最短距离。
一般来说,对焦距离越短,镜头越适合拍摄近距离的物体。
对于需要拍摄微距等特殊场景的摄影师来说,对焦距离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4.形变:形变是指在镜头拍摄广角景物时,图像发生的畸变现象。
常见的形变有桶形畸变和枕形畸变。
高质量的镜头会尽量减少形变的产生,以保证图像的形状是准确的。
5.反差度和分辨率:反差度是指镜头的成像能力,也就是图像中亮度变化的程度。
分辨率是指镜头能够捕捉到的图像细节的程度。
高质量的镜头应该具备较高的反差度和分辨率,能够呈现出鲜明的图像细节和细微的亮度变化。
6.噪点:噪点是指在低光条件下,图像中出现的像素颗粒状的噪声。
镜头的噪点性能关系到拍摄的图像质量。
高质量的镜头可以在低光条件下获得更少的噪声,从而得到更清晰的图像。
7.彩色畸变和色散:彩色畸变是指在镜头拍摄彩色图像时,不同颜色的边缘出现的色差现象。
而色散是指镜头折射光线时,由于折射率不同导致的不同颜色的光线出现不同的折射角。
高质量的镜头应该能够减少彩色畸变和色散的发生,以保证图像的色彩准确性。
8.防抖功能:防抖功能是指镜头通过光学或机械方式来减少拍摄时的抖动,以获得更加稳定的图像。
这对于手持摄影或者长焦拍摄来说非常重要,可以避免因为抖动而对图像质量产生影响。
9.镜头构造:镜头的构造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复杂的光学构造可以提高镜头的成像质量和纠正光学问题。
而镜头的材质和工艺也会影响到镜头的质量和性能。
相机镜头及参数范文

相机镜头及参数范文相机镜头是指相机的光学部件,它影响到成像质量、画面角度和视觉效果。
了解相机镜头的参数和功能对于摄影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详细介绍相机镜头的各个参数和功能。
1. 焦距(Focal Length):焦距是指镜头中心到焦点之间的距离,用毫米(mm)来表示。
它决定了镜头的视角和放大倍率。
焦距越短,视角越广,景深越深,适合拍摄大场景;焦距越长,视角越窄,景深越浅,适合拍摄远景和细节。
2. 光圈(Aperture):光圈是指镜头中光线通过的孔径的大小,用F数来表示。
F数越小,光圈越大,进光量越多,景深越浅;F数越大,光圈越小,进光量越少,景深越深。
光圈决定了拍摄时的光线条件,也影响了景深和背景虚化效果。
3. 焦段(Zoom Range):焦段是指镜头可以调节的焦距范围。
变焦镜头具有多个焦段,可以通过旋转镜头来改变焦距,从而实现近距离和远距离的拍摄。
焦段越大,镜头的适用范围就越广。
4. 对焦距离(Focusing Distance):对焦距离是指镜头能够对焦的最近和最远距离。
对焦距离决定了拍摄的最近和最远物体的清晰程度。
一般来说,对焦距离越短,越适合拍摄近距离的物体,如微距摄影;对焦距离越长,适合拍摄远距离的物体,如野生动物。
5. 散焦(Distortion):散焦是指镜头在图像成像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畸变效果。
可以分为桶形畸变和枕形畸变。
桶形畸变是指图像中心呈现凹陷状,边缘向外凸出;枕形畸变是指图像中心呈现凸起状,边缘向内凹陷。
镜头设计的质量好坏会直接影响散焦现象。
6. 色差(Chromatic Aberration):色差是指在镜头成像过程中,由于不同波长的光线折射率不同,导致不同颜色的光线不能同时汇聚到焦点上,从而产生色差现象。
镜头设计得好的话,色差现象会得到有效的控制,成像质量会更加准确和清晰。
7. 光学结构(Optical Construction):镜头的光学结构是指镜头中的透镜组合方式。
摄像机镜头参数全解

摄像机镜头参数全解1. 焦距(Focal Length):焦距是摄像机镜头的最基本参数,决定了镜头能够捕捉到的画面范围和视角大小。
焦距越大,视角越窄,人物和物体显得更为扁平,背景被压缩;焦距越小,视角越宽,人物和物体显得更为立体,背景被拉长。
常见的焦距包括广角镜头(小于35mm)、标准镜头(50mm)和长焦镜头(大于70mm)。
2. 光圈(Aperture):光圈指的是镜头的最大开放直径,用F数表示。
光圈越大,则进光量越大,景深越浅;光圈越小,则进光量越小,景深越深。
常见的光圈值有F1.4、F2.8、F4等。
3. 对焦(Focus):对焦是指将被摄物体或景物清晰地展现在摄像机或相机的取景框内。
现代摄像机镜头一般都具备自动对焦功能,可以根据摄像机的设定或者主体跟踪功能来实现。
此外,一些高级镜头还具有手动对焦的功能,可以由摄影师自行调整焦点。
4. 最短对焦距离(Minimum Focus Distance):最短对焦距离是指镜头能够对焦到的最近距离,一般以厘米或者米来表示。
较长的最短对焦距离适合拍摄远距离的主体,而较短的最短对焦距离则适合拍摄靠近的主体。
5. 像友(Image Stabilization):图片稳定功能可以帮助摄影师在手持拍摄时减少振动和抖动,使图像更加稳定和清晰。
它可以通过机械或者电子方式实现,一些高级镜头还具有光学防抖功能。
6. 滤镜(Filter):滤镜是摄像机镜头的附件,用于改变图像的颜色、对比度和效果。
常见的滤镜种类包括偏振镜、中性灰镜、反射镜等。
7. 调焦环(Focus Ring):调焦环是用于手动调焦的一个环状部分。
通过旋转调焦环可以调整镜头的焦点,使主体清晰。
调焦环的旋转方向和感受力度可以影响到手动对焦的实用性和舒适度。
8. 镜头口径(Lens Mount):镜头口径指的是镜头与相机或摄像机之间的接口规格。
不同品牌和型号的相机镜头可能采用不同口径,因此在选购镜头时需要确认镜头与相机之间的兼容性。
镜头基本参数讲解

镜头基本参数讲解镜头是由多个透镜、光圈和对焦环组成的。
其中玻璃镜片是镜头的核心,但仅有玻璃镜片是不够的,光圈控制与对焦机构也是镜头组成的重要机构。
镜头的光圈可以分为固定光圈和可变光圈,其中可变光圈又可分为自动光圈和手动光圈。
同样的,对焦机构也有手动和自动之分。
在使用时,操作者需要观察相机显示屏来调整可变光圈和焦点,以确保图像的明亮程度及清晰度。
镜头的焦距是指镜头的光学中心(光学后主点)到成像面焦点的距离。
平行光通过镜头后汇聚于一点,这个点就是所说的焦点。
焦距不仅仅描述镜头的屈光能力,且可作为图像质量的参考。
一般镜头失真随着焦距的减小而增大,因而选择测量镜头,不要选择小焦距(小于8mm)或大视场角的镜头。
视场角的大小决定了镜头的视野范围,视场角越大,视野就越大,光学倍率也就越小。
焦距越长,视场角就越窄;焦距越短,视场角就越宽。
工作距离指的是镜头最后一个面到其像面的距离。
通过目标物所需视场及透镜的焦距,可确定工作距离(WD)。
工作距离和视场大小由焦距和CCD大小来决定。
在光学系统中,以镜头为顶点,以被测物体通过镜头的最大成像范围的两边缘构成的夹角叫做视场角。
工作距离指的是镜头第一个面到所需成像物体的距离。
它与视场大小成正比,有些系统工作空间很小因而需要镜头有小的工作距离,但有的系统在镜头前可能需要安装光源或其它工作装置因而必须有较大的工作距离保证空间,通常FA镜头与监控镜头相比,小的工作距离就是一个重要区别。
景深(DOF)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被摄物体前后的一定范围内都能够成像清晰的距离范围。
景深的大小与光圈大小、焦距、被摄物体距离以及相机的CCD大小等因素有关。
在摄影中,景深的大小是影响照片清晰度和美观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镜头对某一物体进行聚焦时,胶片或接收器上会出现相当清晰的图像。
在镜头轴线前后一定范围内的点也会形成较为清晰的像点,这个范围就是相机景深。
景深表示在垂直于镜头光轴轴线的同一平面内的点,满足图像清晰度要求的最远位置与最近位置的差值。
镜头基础知识和知识点总结

镜头基础知识和知识点总结镜头基础知识和知识点总结一、引言镜头作为摄影器材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对照片质量和效果的产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了解镜头的基础知识和知识点,不仅有助于我们选择适合的镜头进行拍摄,还可以更好地理解照片的构图和质量问题。
本文将从镜头的构造、分类、光学原理以及一些实用的知识点等方面进行总结和介绍。
二、镜头的构造1. 玻璃光学元件镜头的构造主要由玻璃光学元件组成,包括透镜和反射镜等。
透镜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通过调整透镜的位置和组合方式,可以改变光线的折射和聚焦效果。
2. 光圈光圈是镜头中具有可变直径的孔径,在光线通过后,可以调整光圈的大小,从而控制进入相机传感器的光量。
光圈的大小直接影响到照片的景深和光线的明暗。
3. 对焦机构对焦机构是镜头中用来调节镜头与被摄物体之间的距离,从而使被摄物体保持清晰的部分。
现代镜头的对焦机构通常由电机和多个对焦组件组成,以实现快速、准确的对焦。
三、镜头的分类1. 按焦距分为广角镜头、标准镜头和长焦镜头广角镜头一般具有小于50mm的焦距,适用于拍摄广角景物,能够呈现出宽广的景深和视角。
标准镜头一般为50mm,是最接近人眼视角的镜头。
长焦镜头超过50mm,适合远距离或需要放大物体的拍摄。
2. 按功能分为定焦镜头和变焦镜头定焦镜头焦距固定,无法调节,但一般具有更好的成像质量和透光性能。
变焦镜头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焦距,适合拍摄需要不同视角的场景。
3. 按反射系统分为单反镜头和无反镜头单反镜头为配合单反相机设计的镜头,通过反光板和五棱镜将图像引导至取景器中观察。
无反镜头为适配无反相机的镜头,直接将图像传导至相机的电子取景器或显示屏中。
四、光学原理1. 焦点和景深焦点是指光线通过透镜后汇聚在传感器上的位置,决定了被摄物体的清晰与否。
景深则是指摄影中被认为是清晰的范围,包括近景和远景。
焦点和景深的关系是,当焦点调整到一定位置时,会带来不同的景深效果。
2. 色差和畸变色差是指透镜在不同颜色的光线传播中产生的偏差,造成照片中出现色彩偏移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