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标本采集方法
标本采集—各种标本的采集法(护理学基础课件)

管盖颜色 标本类型
检验项目
采血量mL
红色
血清
常规血清生化和免疫学检查
2-7绿色
血浆
生化:血黏度、血氨等
5紫色
全血
生化:电解质、肝肾功能等
2黑色
全血
血沉实
验
2-4蓝色
全血
凝血实验
2-7黄色
血清
血清生化、免疫检测等
4灰
色
血浆
血糖实验
2 细菌
培养瓶 需氧/厌氧 血液、体液需氧/厌氧细菌培养 5-8
6
静脉血标本的分类和目的
4
(二)静脉血标本采集法
静脉血标本采集是自静脉抽取血标本的方法。常用的静脉包括:①四 肢浅静脉②颈外静脉③股静脉
真空采血法是目前最好的静脉血采集方法。真空采血法的基本原理 是将双向针的一端在持针器的帮助下刺入静脉,待有回血后将另一端插 入真空试管内, 血液在负压作用下自动流入试管。
5
标准真空采血管(常用彩色真空采血管请见表)
36
五、咽拭子标本采集
(一)目的:从咽部和扁桃体取分泌物作细菌培养或病毒分离,
协助诊断。
(二) 用物准备:
无菌咽拭子、培养管、酒精灯、火柴、无菌生理盐水等。
图20-7 一次性使用微生物采样传递拭子
37
五、咽拭子标本采集
(三)操作步骤及要点 :
1、备齐用物至床旁,核对床号、姓名、解释 2、指导患者张口发“啊”音,用长棉签蘸无菌生理盐
全血:用作血沉、血常规和测定血液中某些
物质的含量,如肌酐、尿素氮、尿酸、血糖 等
血清:全血自然凝固后析出的液体,用于生物
化学、免疫学检测等,如血清酶、脂类、电 解质、肝功能
血培养标本:查找血液中的致病菌
各种临床检验标本的正确采集方法

各种临床检验标本的正确采集方法临床检验标本的正确采集方法十分重要,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以下是常见临床检验标本的正确采集方法。
1.血液标本的采集:a. 静脉血:首先,选择标本采集部位,通常为静脉丛,可以是手背部静脉、前臂外侧静脉等。
然后,用消毒剂进行皮肤消毒,待干燥。
用橡皮带周围化脓疮位置,然后穿刺进入静脉,将血液收集到合适的管子或血液采集器中。
一般10ml管子需要5ml血液。
b.动脉血:常用于动脉血气分析等检查。
选择标本采集部位,通常为桡动脉或足背动脉。
使用同样的采集步骤,但需要额外注意避免血液凝结,因此血液需要立即送到实验室。
2.尿液标本的采集:a.无菌尿液采集:首先,用洁净肥皂和温水清洗双手,确保清洁。
然后,用消毒剂进行外生殖器区域的消毒,女性应向上撩光。
收集尿液前段尿流,不要采集尿道排尿初段。
使用专用的采集容器,容器的盖子在采集时不应触碰任何东西,以防污染。
最后,密封容器并及时送到实验室。
b.24小时尿液采集:首先,在采集开始前,提醒患者舍弃采集的第一次尿液。
在接下来的24小时里,收集所有的尿液,确保完整无遗漏。
所有的尿液应收集到一个特定的容器中,并注意容器的保存条件。
最后,将容器密封并送到实验室。
3.粪便标本的采集:a.无特殊要求粪便标本:临时采集时,首先将马桶打扫干净,然后在马桶上铺上无菌纸巾或塑料薄膜。
接下来,排粪前用温水和洁肤剂清洗肛门区域,使用无菌试管或塑料容器采集粪便样本。
密封容器并及时送到实验室。
b.三连痰标本:指在早晨、中午和晚上连续三天采集的痰样本。
采集时,首先用温水和洁肤剂清洗口腔和上呼吸道。
清醒后,采用刺激法,如吸入3%的食盐水,引导患者产生痰液。
在有痰液时用无菌容器收集痰液样本,密封并送到实验室。
4.脑脊液标本的采集:a.腰椎穿刺:首先,患者保持侧卧位或坐位,弯曲下背。
用酒精棉球清洗穿刺部位,常在腰骶部下方。
医生穿刺并插入穿刺针,进入蛛网膜下腔,收集脑脊液样本。
各种临床检验标本正确采集方法

各种临床检验标本正确采集方法临床检验是医学诊断中至关重要的环节,而标本的正确采集是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的关键。
下面将介绍各种临床检验常用标本的正确采集方法。
一、血液标本的正确采集方法:1.静脉血:选择合适的静脉,用无菌消毒剂消毒皮肤,插入针头,顺利穿透血管后抽取血液。
采血时应注意采样管的填充量、采血顺序和采血管的顺序等。
2.动脉血:选择患者无血栓形成和其他并发症的动脉,同样消毒后,插入一个直径较小的针头,采集血液样本。
3.安静点血:消毒后,选择合适位置,安静静脉点压五秒以上,使用无菌采血毛细管收集点压时采集的静脉血液。
4.撕膜法:适用于幼儿或顽固肿块的患者,先使用消毒剂消毒皮肤,撕去无菌的凝胶填充管顶部的膜,直接将针头插入以采集血液。
二、尿液标本的正确采集方法:1.早晨第一次排尿:由于此时尿液浓缩,能够准确反映第一次排尿样本的特征。
2.中段尿:首先将外阴清洗干净,随后采用无菌容器收集尿液,避免污染。
3.取尿管尿:适用于无法排尿或无尿点尿的患者,通过尿管引流尿液。
三、粪便标本的正确采集方法:1.早晨第一次排便:用无菌容器收集早晨第一次排便的粪便标本。
2.新鲜粪便:及时收集新鲜排便的粪便标本,避免长时间暴露。
3.液便标本:用无菌容器收集液体状的粪便标本,避免与尿液等混合。
四、唾液标本的正确采集方法:1.情绪稳定时采集:避免在情绪激动、食后、用药等影响唾液分泌的情况下采集。
2.收集全天的唾液:采集各个时间段的唾液,通过混合后采样使分析结果更准确。
3.吸入早晨第一次唾液:利用无菌吸管吸入早晨第一次唾液。
五、组织标本的正确采集方法:1.找准位置:确定标本采集的位置,消毒皮肤。
2.高速摇杆法:用缝合针或刮匙迅速刮取病变组织标本,放入无菌容器中。
3.空心针刺吸法:用无菌空心针横向刺穿病灶并迅速射入无菌容器中。
六、其他标本的正确采集方法:1.腹水标本:用注射器或无菌容器采集腹水标本。
2.胸腔积液标本:用无菌容器采集胸腔积液标本。
常见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常见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在医学领域中,标本采集是诊断和治疗的重要环节之一。
正确的采集方法和注意事项能够确保标本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常见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帮助读者了解正确的采集过程和注意事项。
一、血液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1. 静脉采血静脉采血是最常见的血液标本采集方法之一。
具体步骤如下:(1)消毒:用75%乙醇或碘酒消毒患者的手部或采血部位,确保无菌环境。
(2)带压止血带:用止血带带压至患者肘部,增加静脉曲张,便于采血。
(3)选择穿刺点:通常选择患者的前臂或手背静脉作为穿刺点。
(4)穿刺:用无菌针头刺破静脉,采取相应容器采集血液。
(5)松开止血带:在采血后立即松开止血带。
(6)压迫止血:使用无菌棉球轻轻按压穿刺点,帮助止血。
(7)处理标本:将采收的标本置于相应试管或容器中,确保标本的质量。
注意事项:- 采血过程中要注重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
- 静脉采血后要迅速松开止血带和按压穿刺点,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 不要过度采血,避免引起血液稀释或患者贫血。
- 标本采集前后要嘱患者保持休息,避免活动过度。
2. 皮下组织或静脉取血某些情况下,需要采集皮下组织或静脉内的血液标本。
操作如下:(1)消毒:用75%乙醇或碘酒消毒采血部位。
(2)选取穿刺点:选择皮下组织或静脉穿刺点,通常在手背或前臂。
(3)穿刺:用无菌注射针或需要针刺穿刺采集标本。
(4)采集标本:用无菌容器采集皮下组织或静脉内的血液。
注意事项:- 确保穿刺点和采血容器的无菌。
- 采集前要先用无菌注射器抽吸一定量的空气,以保持压力平衡。
二、尿液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尿液是常用的生化分析标本之一,正确采集能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以下是尿液标本采集的方法和注意事项:(1)清洁外生殖器:采样前,使用清水或无菌湿纸巾清洁外生殖器。
(2)开始排尿:将第一泡尿排空至座便器中,然后将中段尿采集到容器中。
(3)尿液采集:使用无菌容器采集足量的尿液样本(通常为15-30毫升)。
常用标本的采集原则与方法

常用标本的采集原则与方法
一、全血的采集
1、采集人群:任何性别、任何年龄的患者均可进行全血采集。
2、采集标本:一般采取右手中指的指腹部,采取以下材料:(1)血液:采集5-10ml的未稀释血液,用干净的采血管进行采血;(2)血小板:采集5-10ml的血液,并用凝血物质(乙醇、EDTA等)稀释;(3)白细胞:采集5-10ml的血液,并用凝血物质(乙醇、EDTA等)稀释;(4)
淋巴细胞:采集5-10ml的血液;(5)血浆:采集5-10ml的血液,并用
凝血物质(乙醇、EDTA等)稀释。
3、采血技术:应用合格的专用采血器进行采血,将无菌的采血管与
指腹连接,按照回旋包扎的方法来采血,以获得更准确的采血数据。
4、采血时间:采血时间最好在晚上十点到十二点之间,即睡眠时间
最久的时间段,这样可以提高采血效率,减少采血出错的可能性。
二、尿液采集
1、采集人群:尿液分析一般用于对成人的检测,一般不用于儿童;
2、采集标本:尿液必须为新鲜标本,标本中不含尿液混合物,标本
容器必须消毒,尽量用干净的容器采取尿液,以避免标本污染;
3、采集方法:以常规的尿白带采集法为主,同时也可以用早晨第一
次尿采集,采集范围从膀胱开始,中间拉出尿带。
常见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常见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血液标本采集是临床常见的检查方式之一,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静脉穿刺、指尖取血、骨髓穿刺等。
(1)静脉穿刺:静脉穿刺是最常见的血液标本采集方法,在采集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检查标本是否按要求采集,如采集的血管是否是指定采集部位。
-检查患者的针眼是否患有出血性疾病,如有则应选择其他采集方式。
-采集前要妥善消毒,使用一次性采血针。
-确保采集的标本量符合要求,并注意采集时疼痛感。
(2)指尖取血:指尖取血适用于一些特殊检查,如血糖监测等。
在采集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按照要求选择采血部位,通常是无名指、中指或小指。
-确保手指干燥和温暖,以提高采集效果。
-使用一次性穿刺器械进行采集。
-控制好采血的力度,避免引起强烈的疼痛。
(3)骨髓穿刺:骨髓穿刺是一种较特殊的血液标本采集方法,主要适用于骨髓液的检测。
在采集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选择适当的采集部位,通常是胸骨柄部或髂前嵴。
-术前做好术前准备,如术前禁食、洗净穿刺部位等。
-进行消毒,并进行局部麻醉。
-当患者有出血易的问题时,需避免采用骨髓穿刺方式。
尿液标本采集是临床最为常见的检查方式之一,通常有中流尿、早晨尿、24小时尿采集等方法。
(1)中流尿:中流尿是最常见的尿液标本采集方法之一,适用于常规尿液检查。
在采集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用清洁瓶收集尿液。
-在清洁干净的马桶上排尿。
-在排尿前进行外阴的清洁。
(2)早晨尿:早晨尿适用于一些特殊检查,如尿液沉渣检查等。
在采集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清晨第一次起床后采集晨尿。
-在排尿时避免将尿液污染。
-用清洁的容器收集尿液。
(3)24小时尿采集:24小时尿采集适用于一些需要定量测定的检查。
在采集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在采集过程中要记录清楚开始和结束的时间。
-在采集容器中排除首尿,然后24小时内收集所有尿液。
粪便标本采集是一些胃肠道疾病的重要检查方式,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常规粪便、隐血检查、菌群检查等。
常见检验标本的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常见检验标本的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在医学检验中,标本采集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正确的采集方法可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不同的检验项目需要不同的标本采集方法。
下面将介绍常见检验标本的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1. 血液标本采集血液标本采集是常规检验中最常见的一种。
血液标本的采集方法包括静脉血和指尖血。
在采集静脉血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洗手并佩戴手套;(2)选择合适的采血位置(一般在肘窝部位),清洁皮肤;(3)使用无菌器材采集血液,并按照规定的抽血量采集;(4)采集后及时压迫止血,确保止血后再拆除针头。
指尖血采集方法如下:(1)洗手并佩戴手套;(2)选择合适的采血位置(一般在指尖),清洁皮肤;(3)使用无菌器材采集血液,并按照规定的抽血量采集;(4)采集后及时压迫止血,确保止血后再拆除采血器。
2. 尿液标本采集尿液标本采集是检查泌尿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
尿液标本采集方法如下:(1)洗手并佩戴手套;(2)选择合适的容器,清洁容器;(3)在晨尿或空腹尿时采集尿液,并采集中段尿;(4)避免尿液污染,尽量避免采集外阴部分泌物污染尿液。
3. 粪便标本采集粪便标本采集是检查消化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
粪便标本采集方法如下:(1)洗手并佩戴手套;(2)选择合适的容器,清洁容器;(3)避免尿液污染,尽量避免采集外阴部分泌物污染尿液;(4)将新鲜的粪便采集到容器中,并尽快送检。
4. 痰液标本采集痰液标本采集是检查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
痰液标本采集方法如下:(1)洗手并佩戴手套;(2)清洁口腔,并漱口;(3)深呼吸几次,然后咳嗽;(4)将痰液采集到容器中,并尽快送检。
5. 分泌物标本采集分泌物标本采集是检查妇科疾病的重要手段。
分泌物标本采集方法如下:(1)洗手并佩戴手套;(2)选择合适的容器,清洁容器;(3)避免尿液污染,尽量避免采集外阴部分泌物污染分泌物;(4)将分泌物采集到容器中,并尽快送检。
正确的标本采集方法可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标本采集是进行实验研究、临床检测和诊断的基础工作,其质量直接关系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血液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1.静脉采血:一般采用穿刺方法,常见的采血部位有肘部静脉、手背静脉等。
注意事项包括准备好采血器材、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消毒和穿刺技术要正确、注意采血顺序等。
2.指尖血采集:适用于小儿、新生儿采血。
注意事项包括消毒、按压、采血器具要先准备好,选择合适的指尖采血设备等。
3.静脉造影:适用于特定研究需要。
注意事项包括准备好造影剂和器材、选择合适的造影方式、注意患者的安全和舒适性等。
二、尿液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1.中段尿采集:先清洗外阴,收集中段尿。
注意事项包括准备好尿集容器、提醒患者保持外阴清洁、正确收集尿液等。
2.24小时尿采集:要求患者在24小时内收集尿液。
注意事项包括向患者详细说明操作步骤、提供尿液收集容器、记录尿液的开始和结束时间等。
三、粪便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1.一次性采集:准备好标本容器和手套,避免污染采集容器,使用清洁的厕所或便盆采集。
注意事项包括患者应停止使用药物、不食用一些食物、使用醋洗手消毒等。
2.连续采集:要求患者连续采集一定时间内的粪便。
注意事项包括准备好标本容器、采集开始和结束时间的记录、妥善保存采集好的样本等。
四、组织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1.活体组织标本:采用手术活检等方法采集活体组织标本。
注意事项包括使用无菌器具、正确认识操作流程、注意手术中组织标本的处理等。
2.尸检组织标本:采用尸体解剖或尸检的方式采集组织标本。
注意事项包括准备好尸检工具、遵守尸检操作规程、保证尸检过程的准确性等。
五、其他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1.高压灭菌器标本采集:采用高压灭菌器灭菌,因需要高温高压的特殊设备,操作时需谨慎遵守操作规程。
2.分泌物标本采集:如痰液、口腔分泌物、腹水等。
注意事项包括准备好相应的采集容器、了解标本采集的特殊操作要求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培养标本采集、运送与报告标准操作规程一、血培养指征患者出现寒战,体温超过38℃或低体温,怀疑血流感染时,尤其存在以下情况时,应抽血做细菌和真菌培养:医院内肺炎;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超过72 h;感染性心内膜炎;骨髓炎;有严重基础疾病、免疫缺陷伴全身感染症状;临床医生怀疑有血流感染可能的其他情况。
二、采血时机一旦怀疑有血流感染可能,应立即采血做血培养,最好在抗菌治疗前或停用抗菌药物24 h后,以寒战、发热时采集为宜。
三、采血流程(一)消毒1.培养瓶消毒程序:用消毒液消毒培养瓶橡皮塞,待干燥后使用。
2.皮肤消毒程序:用消毒液从穿刺点向外画圈消毒,至消毒区域直径达5 cm 以上,待消毒液挥发干燥后(常需30 s以上)穿刺采血。
(二)静脉穿刺和培养瓶接种成人用注射器无菌穿刺取血后,排尽针头内空气,直接注入血培养瓶,勿换针头(如果行第二次穿刺或用头皮针取血时,应换针头),先注于厌氧培养瓶,避免注入空气,然后注入需氧培养瓶,轻轻混匀以防血液凝固。
近年来,临床普遍采用负压血培养瓶,将血从患者静脉直接吸入血培养瓶,减少污染环节。
(三)注意事项1.检验单需注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血液采集时间和部位、临床诊断等患者信息。
2.采血部位通常为肘静脉,疑为细菌性心内膜炎时以肘动脉或股动脉采血为宜,切忌在静滴抗菌药物的静脉处采血。
除非怀疑有导管相关的血流感染,否则不应从留置静脉或动脉导管取血,因为导管易被皮肤正常菌群污染。
3.采血次数:对于成年患者,应该同时分别在两个部位采集血标本,在两个不同部位分离到同样菌种才能确定是病原菌。
4.细菌性心内膜炎:在24 h内取血3次,每次间隔不少于30 min;必要时次日再做血培养2次。
5.采血量:以培养基与血液之比10:1为宜,以稀释血液中的抗菌药物、抗体等杀菌物质。
采血量过少会明显降低阳性率。
成人每次每培养瓶采血8~10 ml,婴幼儿每次每培养瓶采血2 ml。
四、运送要求1.所有标本采集后都应立即送往实验室,最好在2h内。
如果不能及时送检,宜置于室温环境。
血培养瓶送到检验科放入培养箱前,不应暂存于冰箱内。
2.送检标本应正确粘贴条形码,注明采样时间和送检时间。
3.安全防护:放标本的容器必须防漏,禁止将渗漏的标本送往实验室。
五、报告要求(一)紧急口头(电话)报告血培养出现阳性报警时,立即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并在最短时间内将结果向临床主管医生进行紧急口头(电话)报告。
口头报告包含以下内容,并记录在案。
(1)报告者全名(或工号);(2)报告的时间;(3)所联系医生的全名(或工号);(4)报告镜检结果并强调其紧急价值;(5)确认临床医生收到报告并复述结果。
(二)最终结果(书面)报告(1)无菌生长(培养5天无需氧菌和厌氧菌生长);(2)阳性培养结果(最终鉴定结果、最终药敏结果)。
(三)其他报告和记录1.标本被拒收时,需即刻通知临床立即重新采血,并记录在案。
2.最终结果与紧急口头报告结果不符,需要变更时,需立即通知临床,同时必须在书面报告上提供正确的结果,注明变更的内容。
3.其他需临床注意的事项的记录,如:采血量不足、标本转运时间过长、标本采集份数不够等信息。
痰标本采集与运送标准操作规程一、采集目的一般可用于普通细菌、分枝杆菌、真菌和军团菌的涂片或培养检测,经气管穿刺吸引物可用于厌氧菌的检测。
二、一般原则1.采集标本的最佳时机应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
2.宜采集清晨第二口痰液。
3.对于普通细菌性肺炎,痰标本送检每天1次,连续2~3天。
不建议24 h 内多次采样送检,除非痰液外观性状出现改变。
4.怀疑分枝杆菌感染者,应连续收集3天清晨痰液送检。
三、采集方法(一)自然咳痰法与雾化导痰法1.用物准备:无菌容器(盒)、生理盐水(250 ml或500 ml)、化验单。
2.核对患者床号、姓名等。
3.无痰或痰量极少者可用3%~5%氯化钠溶液5 ml雾化吸入约5 min后留取痰液。
4.如有可能,应在医护人员直视下留取清晨第二口痰。
嘱咐患者留取前摘去牙托,清洁口腔,如刷牙后反复用生理盐水漱口;深吸气后用力自气管深部咳出痰液,置无菌容器内。
应尽可能防止唾液及鼻咽部分泌物混入样品,不应用纸巾包裹痰液。
(二)支气管镜法鼻或口腔插入支气管镜。
常用采集方法有经支气管镜吸引、支气管肺泡灌洗、防污染毛刷采样或防污染支气管肺泡灌洗等。
(三)经人工气道吸引法1.用物准备:负压吸引器、生理盐水、一次性吸痰管、无菌手套,无菌容器(试管)、化验单。
2.核对患者床号、姓名等。
3.将患者头部转向操作者一侧。
4.进行手卫生后将一次性吸痰管末端拆开,连接吸引器,调节吸引器至适宜负压(成人:40.0~53.3 kPa;小儿:<40.0 kPa)。
5.将一次性吸痰管外包装去除,戴手套持吸痰管试吸生理盐水,检查管道是否通畅。
6.折叠一次性吸痰管末端,插入口腔或鼻腔或人工气道至适宜深度,放开吸痰管末端,轻柔、灵活、迅速地左右旋转上提吸痰管吸痰。
见吸痰管内有痰液吸出,即折叠一次性吸痰管退出,将一次性吸痰管与吸引器分离(使用人工呼吸机者,一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 s,吸痰前后需吸入高浓度氧气1~2 min)。
7.将痰液注入无菌容器(试管)内,如痰液黏稠可用一次性针筒向吸痰管末端注入少量生理盐水,将痰液冲人无菌容器(试管)内。
四、运送和保存应在2h之内送至实验室,否则应4℃冷藏,但放置时间不可超过24 h。
手术部位感染标本采集及运送标准操作规程一、一般原则I.在抗菌药物使用前,且仅在有临床感染症状或伤口恶化或长期不能愈合时采集标本。
2.皮肤或黏膜表面的清洁。
(1)闭合伤口和穿刺物标本:消毒方法同血培养标本的皮肤消毒(见《血培养标本采集和运送标准操作规程》)。
(2)开放伤口:无菌生理盐水充分冲洗伤口部位。
不可以用消毒剂。
3.采集新鲜的感染组织,避免采集浅表的组织碎屑。
4.若可以采集穿刺物或活检标本,应避免拭子标本。
二、容器1.较大的标本:含有少量生理盐水的带螺纹口的无菌塑料容器。
2.标本较小或拭子标本:MW&E TRANSWAB运输培养基,适用于需氧和厌氧菌。
三、采集方法(一)封闭性脓肿1.注射器穿刺抽取脓液。
2.若无法抽到脓液,应先皮下注射少量无菌生理盐水,再次穿刺抽吸脓液;若脓液过多,应先切开引流,在基底部或脓肿壁采集标本。
脓液的量以大于1 ml 为宜。
3.排除注射器内部及针头的气体,用无菌橡皮塞封闭针头送检;或直接打入血培养瓶中。
疑为厌氧菌,应迅速将脓液打入厌氧血培养瓶中。
(二)组织和活检标本1.采集足够大的组织,体积以1 mm3为宜,避免在坏死区域采集。
2.将小块的组织放在运输培养基内;较大的放在无菌容器中,并加入少量无菌生理盐水。
(三)开放伤口1.无菌生理盐水彻底冲洗浅表部位,去除表面的渗出物和碎屑。
2.用拭子深入伤口的基底部或伤口一正常组织边缘部采集两个标本,分别用于培养和革兰氏染色。
四、标本的标识填写患者信息、标本类型(深部组织、表浅组织、脓肿和穿刺物等)、标本的来源(腹腔、腿和上臂等),记录标本采集的日期和时间及是否在使用抗菌药物前采集,选择检查项目(需氧培养或厌氧培养)。
五、标本的送检为了更好地分离病原菌,标本应在采集后的30 min内送到实验室。
送检时应保持标本的湿润(尽量采用运输培养基,组织可以放在生理盐水中)。
在送检前或运送过程中,禁止将标本敢于冰箱。
若不能及时送检,运输培养基中标本应室温保存,但最长不可超过24 h。
尿液标本采集和运送标准操作规程一、采集时机宜为抗菌药物使用之前的清晨第一次尿液。
二、采集方法(一)清洁中段尿1.女性:采样前用肥皂水或0.1%的高锰酸钾溶液等冲洗外阴,用手指分开阴唇,弃其前段尿,不终止排尿,留取中段尿10~20 ml于无菌容器内。
2.男性:采样前用肥皂水或0.05%~0.1%的聚维酮碘(碘伏)溶液等消毒液清洗尿道口,擦干后上翻包皮,弃其前段尿,不终止排尿,留取中段尿10~20 ml于无菌容器内。
(二)耻骨上膀胱穿刺主要用于厌氧菌培养或留取标本困难的婴儿、脊柱损伤患者的尿液采集。
先用0.25%的聚维酮碘溶液等消毒液消毒穿刺部位皮肤,然后使用无菌注射器直接从耻骨联合与脐连线上高于耻骨联合2 cm处刺入膀胱吸取尿液10--20 ml于无菌容器内。
(三)导尿管尿1.直接导尿法:使用0.05%~0.1%的聚维酮碘溶液等消毒剂消毒会阴局部,用导尿管直接经尿道插入膀胱,先弃其前段尿液约15 ml,再留取中段尿液10~20 ml于无菌容器内。
2.留置导尿管法:医院内尿路感染中,临床最常用此法。
采集前先夹住导尿管,采集时则松管弃其前段尿液,使用0.25%~0.5%的聚维酮碘溶液等消毒剂消毒导尿管的采样部位,使用无菌注射器斜刺入导尿管(从采样口或靠近尿道的导尿管管壁)抽取10~20 ml尿液于无菌容器内。
3.回肠造口导尿管法:摘除导管,弃去里面的尿液,先用0.05%~0.1%的聚维酮碘溶液等消毒剂消毒吻合口,再将导尿管插入到清洁的吻合口,直至筋膜的深部采集10—20 ml尿液于无菌容器内。
(四)小儿收集包对于无自控能力的小儿可应用收集包采集尿液,这种装置由于很难避免会阴部菌群污染产生假阳性,所以只有在检验结果为阴性时才有意义。
如果检验结果为阳性,应结合临床进行分析,必要时可使用耻骨上膀胱穿刺或导尿法留取尿液进行复检。
三、标本运送标本采集后应及时送检并接种,室温下保存时间不应超过2 h(夏季保存时间应适当缩短或冷藏保存)。
如果不能及时运送或接种,应4℃冷藏,但保存时间也不应超过8h。
四、注意事项1.不应从集尿袋中采集尿液。
2.尿液中不应加防腐剂或消毒剂。
3.若尿液培养前患者曾使用抗菌药物,应反复多次送检。
4.多次采集或24 h尿不应用于尿液培养。
5-除非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不应对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常规进行尿液培养。
6.培养结果应结合临床表现、菌落计数以及微生物种类等,进行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