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安全学会自我保护教案反思(二篇)
幼儿园小班安全保护自己教案(精选7篇)

幼⼉园⼩班安全保护⾃⼰教案(精选7篇)幼⼉园⼩班安全保护⾃⼰教案(精选7篇) 作为⼀位杰出的⽼师,可能需要进⾏教案编写⼯作,教案有助于学⽣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编精⼼整理的幼⼉园⼩班安全保护⾃⼰教案(精选7篇),仅供参考,欢迎⼤家阅读。
幼⼉园⼩班安全保护⾃⼰教案1 ⼀、活动⽬标 1、萌发幼⼉探索动物⾃我保护⽅法的兴趣。
2、了解昆⾍⾃我保护的⽅法。
3、了解⾃我保护常⽤的⽅法,增强幼⼉的⾃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1、课件《保护⾃⼰》 2、动物⾃我保护⽅法图⽚ 3、昆⾍⾃我保护⽅法图⽚ 三、活动过程 1、⼩鸟最喜欢吃的就是昆⾍啦,⼩鸟飞得很⾼很快,⼀下⼦就会抓住在天空中飞的⼩⾍⼦、⼩昆⾍。
2、可是昆⾍们为了不被⼩鸟吃,就想办法把⾃⼰藏起来,这样⼩鸟就看不到昆⾍了,就不会被吃了。
教师:你们想不想看这些昆⾍是怎么把⾃⼰藏起来的呢? 3、教师播放课件,带有⽽⼀起了解昆⾍⾃我保护的⽅法。
(1)枯叶蝶的样⼦就像是⼀⽚落叶,和周围的树叶颜⾊⼀样,因此⼩鸟不知道枯叶蝶躲在了哪⾥。
(2)⽵节⾍的⾝体⼜瘦⼜长,绿⾊的⾝体藏在绿⾊的树叶和草丛⾥,所以⼩鸟也找不到它。
(3)⾦龟⼦就是七星瓢⾍,它可以利⽤假死来骗⼩鸟,⼩鸟就不会吃掉它。
(4)⽑⽑⾍鲜艳的⾝上长着毒⽑,让⼩鸟不敢靠近它们。
4、昆⾍在遇到危险的时候,都会有很好的办法来保护⾃⼰,那⼩朋友们遇到下⾯的危险你会怎么做呢? (1)教师带领幼⼉了解基本的⾃我保护常识。
(2)当有陌⽣⼈来敲门你该怎么做? (3)路上遇到陌⽣⼈给你糖吃你该怎么办? (4)在⼤街上、超市⾥和爸爸妈妈⾛丢了怎么办? 5、教师⼩结⾃我保护的⽅法。
陌⽣来敲门的时候,不能擅⾃去开门,让爸爸妈妈或者⼤⼈开门,⼀个⼈在家时,任何⼈敲门都不要开门!在路上遇到陌⽣⼈给糖吃,千万不要停下脚步,更不要接过糖果,不能随便就和陌⽣⼈⾛了,那些都是坏⼈!在⼤街上或者超市和爸爸妈妈⾛丢了应该站在原地等候或者找保安叔叔、超市⼈员求助! 四、活动延伸 1、教师可以请家长协助教育,在家是也给孩⼦做安全教育,安全教育课是孩⼦成长不能或缺的。
小班自护自救安全教育教案反思

小班自护自救安全教育教案反思幼儿园事故频频发生,有的歹徒冲进幼儿园进行行凶,也有的老师不负责任的伤害孩子,意外伤害已成为影响幼儿健康成长的第一杀手。
所以保护孩子不受伤害,保护他们的健康成为幼儿园工作的首位。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小班自护自救安全教育教案反思5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小班自护自救安全教育教案反思1活动目标:1 通过本教学活动,使幼儿有自我保护的初步意识。
2 幼儿在遇见突发事件时能够使用正确的方法保护自己。
3 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重点:幼儿在遇见突发事件时能够使用正确地方法保护自己。
活动难点:幼儿能够使用通讯工具求救,能够做到拒决陌生人的带领。
活动准备:1场景2场景。
相关图片[__做坏事图,陌生人骗小孩图片]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1场景1(发生突发事件,有__入园,并挟持幼儿并其领走)教师观察有而反应并记录。
2说一说刚才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小朋友怎麽做的?我们正确的方法应该是什么?二基本部分1 教师出示相关图片,请幼儿观察并说出图中发生什么事。
2 请幼儿说说如果自己遇见此类事件应该如何对应。
3 教师指导幼儿在遇见突发事件时应当如何解决(打电话求救或呼喊救命)4 场景2,考验幼儿是否使用正确方法保护自己。
5 根据场景2再次对幼儿进行教育。
三结素部分谈话:说一说在生活中还有什么其它突发事件,我们如何解决。
活动反思:我们知道,每一年有多少可爱的小生命因为意外伤害事故而受到了多么无情的摧残。
而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对如何处理好教育活动与幼儿人身安全的关系上起着重要的作用,这需要一个支点也需要一个平衡点,我们也常常困惑于此。
今天当我们的教育倡导着教育活动生活化、情景化时,我们力求把孩子带到真实的世界中,让他们真实的去感知世界、体验生活,这就意味着要放开成人的庇护,让他们自由的去探索这个未知的世界。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把“保障幼儿的安全和为了使孩子自主地成长,活动中不可缺少一定的冒险性”结合起来呢?由于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较低,行为缺乏理智,易受情绪的影响,在游戏活动中特别是户外的中,则可能造成意外的事故。
小班幼儿安全教案《学会自我保护》

小班幼儿安全教案《学会自我保护》幼儿是社会中最需要保护的群体之一,他们对危险的认知和理解能力相对较弱,容易受到伤害。
因此,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应对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帮助小班幼儿学会自我保护,我们制定了以下教案。
一、教案目标:1. 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 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3. 教育幼儿正确应对危险场景的行为。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常见危险场所和危险物品。
2. 学习如何预防受伤。
3. 学习正确报警的方式。
4. 学习自我保护的基本技能。
三、教学方法:1. 视频观摩法:通过观看相关视频,让幼儿了解危险场所和危险物品,并学会如何预防受伤。
2. 实地教学法:带领幼儿在校园内参观常见危险场所,如厨房、实验室等,让他们亲身感受并学习如何安全地使用。
3. 游戏教学法:通过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模拟出现危险情况时应该如何行动,提高他们的应对能力。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认识常见危险场所和危险物品1. 观看相关视频,介绍常见危险场所和危险物品。
2. 与幼儿讨论常见的危险场所和危险物品,如宽口瓶、电线、斧头等。
3. 向幼儿展示实物或图片,让幼儿说出其危险性。
第二课:学习如何预防受伤1. 观看相关视频,学习如何预防受伤。
2. 向幼儿介绍正确使用工具的方法,如剪刀、刀具等。
3. 通过实地教学,让幼儿亲自尝试使用工具,并注重安全操作的教育。
第三课:学习正确报警的方式1. 观看相关视频,学习如何正确报警。
2. 向幼儿介绍报警的常用方式,如拨打急救电话等。
3. 角色扮演游戏:幼儿分角色,模拟紧急情况并学习如何正确报警。
第四课:学习自我保护的基本技能1. 观看相关视频,学习自我保护的基本技能,如躲避、逃跑等。
2. 角色扮演游戏:模拟危险情景,让幼儿学会正确的自我保护方式。
3. 分组讨论:每组分配一个危险场景,让幼儿讨论和分享应对该场景的自我保护方法。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角色扮演游戏中的表现,评价其自我保护意识和应对能力。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育教案《我爱我自己》含反思

一、教案基本信息幼儿园小班安全教育教案《我爱我自己》含反思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身体部位。
2. 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内容:1. 认识自己的身体部位。
2. 学习保护自己的方法。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幼儿认识自己的身体部位,如头、脸、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手臂、腿部等。
2. 主体活动:(1) 教师通过示范和游戏,让幼儿学习保护自己的方法,如遇到陌生人时要学会说“不”,遵守交通规则,不随便吃陌生人给的食物等。
二、教学设计与实施1. 教学设计:(1) 教师准备身体部位的图片,用于引导幼儿认识自己的身体。
(2) 教师准备有关保护自己的故事或视频,用于引导幼儿学习保护自己的方法。
2. 教学实施:(1) 教师通过身体部位的图片,引导幼儿认识自己的身体。
(2) 教师讲述有关保护自己的故事或播放相关视频,引导幼儿学习保护自己的方法。
三、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自我保护知识的掌握程度。
2. 教师通过与幼儿的互动,了解幼儿对良好生活习惯的认知程度。
3. 教师收集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幼儿在家庭中自我保护能力的提高情况。
四、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幼儿的认知水平。
2. 教师反思教学方法是否生动有趣,能否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3. 教师反思教学评价是否全面客观,能否准确反映幼儿的学习情况。
4. 教师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教师布置有关自我保护的实践任务,让幼儿在家庭中完成,如学会按时吃饭、按时睡觉等。
2. 课后活动:教师组织有关自我保护的课后活动,如举行保护自己的知识竞赛、开展保护自己的主题活动等。
3. 家长沟通:教师与家长保持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共同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六、教学设计与实施(续)3. 教学实施(续):(4)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场景下的自我保护行为,如遇到火灾时如何正确逃生,遇到陌生人时的应对方式等。
小班安全教案及教学反思《保护自己》 (2)

小班安全教案及教学反思《保护自己》教案标题:保护自己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常见的身体安全问题。
2. 培养学生正确的应对和保护自己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通过展示图片、故事和视频等多媒体方式,引起学生对身体安全的兴趣。
2. 教授常见的身体安全问题,如交通事故、火灾、淹水等。
3. 讨论和演练应对紧急情况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4. 引导学生了解身体保护知识,如日常生活中的危险物品、食品安全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引起学生对身体安全问题的关注。
2. 学习常见的身体安全问题:教师向学生介绍常见的身体安全问题,并展示相关图片和故事,引导学生讨论和思考。
3. 学习应对紧急情况的基本步骤和技巧:教师向学生讲解应对紧急情况的基本步骤和技巧,如拨打紧急电话、找寻安全出口、就地躲避等。
4. 学习身体保护知识: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身体保护知识,如勿随意接触陌生人、不乱穿马路、不玩火、远离水边等。
5. 练习和演练: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应对紧急情况的角色扮演和应急演练,以提高学生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6. 总结和反思: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所学内容,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教学反思:1. 教师对于多媒体资源的使用要熟练,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教师要注意让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和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4. 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演练,以提高他们的应对能力。
5. 教师要及时总结和反思教学过程,以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和策略。
幼儿园小班我会保护自己安全教案(8篇)

幼儿园小班我会保护自己安全教案幼儿园小班我会保护自己安全教案(8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我会保护自己安全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小班我会保护自己安全教案1(一)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使学生知道有关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法律规定,知道青少年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
2、能力方面使学生学会认识和判断面临的不法侵害,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运用有效方法,逐步形成自我保护的能力,从而初步形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追求安全而充实的初中生活,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勇气和信心,学会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教学方式活动教学法先学后教,在学生自学预习的基础上,初步掌握课本观点,获得感性认识;再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课堂活动深化认识;老师在此过程中不断帮助学生澄清观点,掌握方法,从而达到教学目标并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三)教学构思1、温故知新回忆身边的侵害和保护各来自哪里?2、导入新课幻灯片: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这句话给了你什么启示?(学生回答,老师归纳)说明:在加强家庭、学校、社会、司法对未成年人保护的同时,青少年自己也应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社会各方面的保护,只是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必要条件(外因条件),要使自己的身心健康、合法权益得到保护,还要未成年人自身的配合(内因条件),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引出讨论的话题:我们青少年如何——幻灯片:防范侵害,保护自己老师:大家慢慢长大,参加社会活动的机会也多了,这里老师要提醒大家社会是复杂的,很多生活中的小事,不起眼的东西,也可能成为别人侵害你的手段和工具。
老师:身份证,它是我国公民身份的唯一证明,是十分值得重视和保护好的,如果被不法分子利用,就可能会使自己遭到侵害。
幻灯片:看看身份证老师:完成预习练习:课本第93页案例1,李明所受到的侵害就是因为没有好好地保护自己的身份证。
小班安全教案及教学反思《学会自我保护》 (3)

小班安全教案及教学反思《学会自我保护》小班安全教案:学会自我保护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自我保护,并知道自我保护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正确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行为习惯。
3. 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我保护技能。
教学准备:1. 教案、课件和教具。
2. 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源。
3. 安全常识的挂图或手册。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约5分钟)通过与学生的互动问答,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你们觉得什么是自我保护?- 为什么我们需要学会自我保护?- 你们有没有听说过一些自我保护的技巧?Step 2:学习安全常识(约10分钟)通过展示安全常识的图片或视频,向学生介绍一些常见的安全问题和解决方法,例如如何安全过马路、遇到陌生人如何应对等。
让学生对这些问题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Step 3:学习自我保护技巧(约15分钟)以小组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学习一些基本的自我保护技巧,例如如何应对身体不适、遇到火灾或地震等突发事故时的应对措施。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技巧进行讨论和展示,同时可以引导学生提出其他的自我保护技巧。
Step 4:学习应急求救知识(约10分钟)向学生介绍应急求救知识,例如如何拨打急救电话、求救信号的使用等。
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模拟实际情境,学会正确和及时地进行求救。
Step 5:总结(约5分钟)通过与学生的互动讨论,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和重要的安全观念。
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并提醒他们时刻保持警觉,保护自己的安全。
教学反思:1. 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应注意让学生充分参与,通过互动问答、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接受能力,适当选择和调整教材和教学方法,确保教学内容的有效传递和学生的理解。
3. 在引导学生学习自我保护技巧时,可以通过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源,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加深对安全问题的认识和意识。
4.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角色扮演、模拟情境等方式,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
幼儿园小班社会《我会保护自己》教案【三篇】

第1篇: 幼儿园小班社会《我会保护自己》教案活动目标:2、懂得自我保护。
3、巩固认识0—9数字。
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1、《自我保护》视频。
活动过程:2、请小朋友们指出消防车和警车。
3、请小朋友们说出爸爸妈妈的手机号码。
4、选择性观看视频A、观看视频一:在外面走丢了怎么办?提问,启发幼儿讨论。
1、你刚才看到了什么?2、走丢了应该怎么办?B、观看视频二:陌生人敲门怎么办?提问,启发幼儿讨论。
1、你刚才看到了什么?2、陌生人敲门应该怎么回答?C、观看视频三:我要保护自己的身体提问,启发幼儿讨论。
1、你刚才看到了什么?2、别人要触摸自己的身体你该怎么回答?活动反思:第2篇: 幼儿园小班社会《我会保护自己》教案活动目标2、懂得自我保护。
3、巩固认识0—9数字。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5、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1、《自我保护》视频。
活动过程2、请小朋友们指出消防车和警车。
3、请小朋友们拼出爸爸妈妈的手机号码。
4、选择性观看视频A、(一)组织幼儿观看视频一:在外面走丢了怎么办?(二)提问,启发幼儿讨论。
1、你刚才看到了什么?2、走丢了应该怎么办?B、(一)组织幼儿观看视频二:陌生人敲门怎么办?(二)提问,启发幼儿讨论。
1、你刚才看到了什么?2、陌生人敲门应该怎么回答?C、(一)组织幼儿观看视频三:我要保护自己的身体(二)提问,启发幼儿讨论。
1、你刚才看到了什么?2、别人要触摸自己的身体你该怎么回答?D、(一)组织幼儿观看视频四:不要随便跟别人走(二)提问,启发幼儿讨论。
1、你刚才看到了什么?2、别人叫跟他走要去吗?应该怎么回答?E、(一)组织幼儿观看视频五:学会大声求救(二)提问,启发幼儿讨论。
1、你刚才看到了什么?2、求救的时候是喊什么?反思第3篇: 幼儿园小班社会《我会保护自己》教案一、设计意图:生活中经常存在着一些潜在的“危险”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小班安全学会自我保护教案反思(二篇)目录:
幼儿园小班安全学会自我保护教案反思一
幼儿园小班安全安全标志作用大教案反思二
- 1 -
幼儿园小班安全学会自我保护教案
反思一
小班安全学会自我保护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知道火警电话 119 ,报警电话110,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懂得自我保护,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安全活动课,快来看看学会自我保护教案吧。
活动目标:
1 、知道火警电话 119 ,报警电话110,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
2 、懂得自我保护。
3 、巩固认识0-9数字,。
4 、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 、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 、《自我保护》视频。
2 、电话号码字卡(能认识119、110和一些相关标识的衣服以及警车、消防车)
活动过程:
1、拿出10个数字字卡,让小朋友们拼出火警电话和报警电话。
2、请小朋友们指出消防车和警车。
3、请小朋友们说出爸爸妈妈的手机号码。
4、选择性观看视频
A、观看视频一:在外面走丢了怎么办?
提问,启发幼儿讨论。
1 、你刚才看到了什么?
2 、走丢了应该怎么办?
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