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学实验龈上洁治术
龈上洁治术手动操作方法

龈上洁治术手动操作方法
手动进行龈上洁治术的操作方法如下:
1. 麻醉:首先,给患者施加局部麻醉以减轻疼痛和不适感。
2. 检查口腔:使用口腔镜和探针等工具,仔细检查患者的牙龈、牙齿和口腔状况。
3. 牙石清除:使用手动或超声波仪器,将牙齿表面的牙石和牙菌斑清除。
清理时需特别注意不要损伤牙龈组织。
4. 平滑牙根表面:通过刮舌器、手持的刮匙或超声波仪器,将牙根表面的牙菌斑和牙石清除,使其表面更加光滑。
5. 冲洗口腔:使用注射器或冲洗器,冲洗口腔中的残留物和杂质。
6. 教育和指导:与患者沟通,向其解释龈上洁治术的目的和重要性,并给予口腔卫生的建议和指导。
7. 随访:根据需要,安排患者定期复诊,以评估龈上洁治术的效果,并进行必要的修正和进一步治疗。
请注意,以上操作方法仅供参考,实际操作应根据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
同时,在进行龈上洁治术时,需要严格遵守口腔卫生和无菌操作的原则,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完整word版)龈上洁治术

术前准备:1.术前询问患者有无血液病史,肝炎,心脏病(是否佩戴起搏器)等传染病及其他全身情况。
2.体位:术者一般位于患者的右前方,有时也在右后方、正后方或左后方。
根据所洁治牙的区段、牙面的不同,可移动至最适宜的位置。
3.洁治器械准备:超声波洁牙机柄,镰型及锄型洁治器工作尖,一次性口杯,吸唾管,洞巾,含漱液,双氧水,注射器,碘甘油(派力奥软膏),一次性口腔托盘,4.全口牙分为四个区段,有计划地按一定顺序逐个区段进行洁治.避免遗漏牙面,避免频繁地更换器械和移动体位。
超声洁治术步骤:1.请患者口含10ml含漱液含漱1分钟,然后用清水漱口.同时术者检查手机是否喷水;工作头是否振动使喷水呈雾状。
调节水量,工作频率以达到满意的状态.2预判出血情况,在洁治前应向患者解释描述出血状况及可能。
3.将手机工作头轻轻接触牙石,工作头前部侧缘对着牙面与牙面约呈15度角,利用工作头顶端的超声振动将牙石去除,不要施过大的压力。
要不断的移动工作头,不能将工作头停留在某一点,不能将工作头垂直放于牙面。
4.大块牙石宜应用刃部较宽洁治尖,相对手机频率放大。
牙石较少分散者,宜应用较尖洁治尖,放低手机频率。
注意尤以下前牙舌侧区应使用较低频率,并间断洁治,不宜持续操作。
5特别强调,洁治时一定要有稳固的支点.如果口腔内有活动义齿请患者取下,方开始洁治。
如有固定义齿即烤瓷牙等,应使用专业洁治器,并讲述原因,包括义齿崩瓷,粘结剂脱落甚至义齿松动。
并强调洁治义齿需应用专业洁治尖,并须告诉患者相应产生的另加费用。
6。
节制过程中嘱患者漱口,将牙石漱去.7.按一定顺序去除全口牙的牙石,避免遗漏。
8。
洁治过程中,如果发现牙齿有龋坏等,松动,楔状缺损,粘膜板块状改变,牙龈萎缩,异常肿物,异常疼痛,关节弹响等非正常表现,应及时告知患者或请上级医生诊察.9。
洁治后观察牙齿各面,是否彻底洁治,遗漏者予以补充洁治,对牙面有烟斑茶渍等不宜洁治的情况,酌情与患者沟通后进行喷砂处理。
龈上洁治术ppt课件

18
手用器械操作要点
19
患者体位、术者体位 器械的握持:改良握笔式 建立支点 器械的选择 器械的使用 力的使用原则 操作的顺序
20
患者体位:半卧位
上颌牙列与地面成45° 下颌牙列略于地面平行 工作部位应与术者肘部平齐
术者体位:坐位操作
脚底放平,大腿与地面平行 保持颈背部直立 双肘关节贴近腰部,高度平齐患者口腔
29
工作刃工作面与牙面角 度 60~80°为宜
30
• 主要以前臂-腕部转动发力,不易疲劳。 • 局部细节可用指力,便于控制。(轴角、
窄面)
31
➢拉力(垂直、斜向、横向)+ 紧贴牙面的侧向力 ➢多用拉力,少用推力 ➢器械移动范围:1~2mm内,勿超过牙合面和切嵴 ➢洁治部位之间有连续性(32叠瓦式)
手用龈上洁治术操作注意事项
35
视野清楚 正确选择、使用器械 有效工作刃在器械尖端1/3 握持与支点的稳固性 发力方式 器械的使用应系统化,尽可能少更换器械 按序进行,以免遗漏 术后再评价(术后当时,术后7~10天)
思考题: 为什么龈上洁治器不能用于龈下刮治?
36
经常保持微笑
37Biblioteka 镰形洁治器工作端14
70~80°
15
后牙镰形器: 柄、颈和刃不在同一平面 在颈部呈现两个角度,左右 成对,方向相反
返回
锄1形6 洁治器(hoe)
线形刀刃,形如锄,左右对称 两端不对称 一端为锐角,一端为钝角 锐角端可伸入龈沟内洁治 多用于去除细小牙石和色素
磨光器和抛光膏
打磨抛光牙面,延缓菌斑再附着
• 分区洁治(可分 6 区) • 同一体位做完一组牙的某一侧后,再变换体位
做另一侧
牙周病学实验龈上洁治术

牙周病学实验实验一 龈上洁治术(4学时)[目的和要求]1.了解洁治器的构造和类型,能正确使用龈上洁治器。
2.掌握龈上洁治术。
[实验用品]1.龈上洁治器共六件。
(1)镰形器四件,前牙和后牙各两件。
前牙:一件为大弯形镰形器,一件为直角形镰形器(又称“7”字形镰形器)。
后牙:颊舌成对。
镰形器的刀刃为三个面所合成的线形刀刃,其横切面为等腰三角形,三角形顶尖为一刀口,三角形两腰与底所成两个刀口,使用时多用拉力,少用推力。
(2)锄形器二件:形状象锄。
刀口是由两个面形成的线形刃,刀口两端角度不对称,其锐角一端,使用时可稍进入龈沟内刮除牙石,锄形器颊舌成对,主要用来除去小块牙石,软垢和色素。
2.磨光器:共四件。
(1)杯状刷:洁治术后,在牙面涂上磨光剂,将杯状刷安在手机上,以低速转动的打磨牙面,去除牙面残留的色素和牙菌斑,磨光牙面。
(2)橡皮杯:在杯状刷打磨后,将牙面上再涂磨光剂,有橡皮杯细磨,可使牙面高度光滑。
(3)桔木条:用桔木削尖或橡皮尖,置于手柄上,用以磨光邻面龈缘附近牙面。
(4)砂纸条:用极细的金刚砂作成砂纸条,用以打磨牙的邻面。
3.磨光剂:有专用的磨光膏或磨光砂,也可用牙膏代替。
使用时,用橡皮杯取打磨膏涂在牙面上,抛光牙面。
[方法和步骤]1.调整椅位 如前调整Morita仿真人头模,仿真头模高低可根据手术者高低而定,一般使术区平齐术者的肘部。
2.手术者位置 一般医生是坐在仿头模9点(钟)的位子,左手持口镜,牵引口颊,右手持洁牙器械,从右侧伸入口内。
有时医生亦可坐在仿头模12点(钟)的位子,如洁治下前牙舌侧时。
根据所洁治牙的区段、牙面的不同,可移动至适宜的位子。
一般可直观,口镜用来牵引软组织,不能直视时,则用口镜反光进行操作。
3.器械的握持法 一般采用改良握笔式,通常以无名指作支点,支点应固定在最近的邻牙上,支点要稳,避免滑动伤及软组织。
4.器械的使用方法(1)力的使用:器械刀刃的角度应与牙面呈80度左右,即将器械于牙石基底部紧帖牙面,通过向牙面施加的侧向压力、向冠方的拉力以及手腕的旋转和撬力等几个方向的合力,将整块牙石削离,切忌层层削脱。
龈上洁治术

洁牙,俗称洗牙,专业术语龈上洁治 术,是指用洁治器械去除牙龈上牙石、 菌斑和色渍,并磨光牙面,以延迟菌 斑和牙石再沉积。牙菌斑和牙结石是 牙周病最主要的局部刺激因素,洁治 术是去除龈上菌斑和牙石最有效的方 法。
洁牙的操作方法
• 操作时首先开启主机电源;调节功率旋钮,踩下脚踏开关,将工作头以 15°角轻轻接触牙石;对厚而硬的牙石用大功率达到快速碎石的目的, 但对细小的残余牙石,大功率会造成牙质的损伤,故超声振动只能振击 在牙石和菌斑上,中小功率还适用于牙面残留的细小牙石或烟斑,以短 的垂直来回或水平来回手法洁净牙石和平整根面;注意不宜将工作头停 留于一点上震动,以免造成牙质表面的粗纹、凹陷及凿孔。
洁牙过程中应注意哪些细节?
患者取合适的体位 操作人员根据洁牙的部位取合适的体位进行操作 不适感降到最低:手法和角度(不适时提前告知) 遵循2个原则:舒适感和清洁干净 操作从磨牙开始,间断式踩脚踏 洁牙机的功率从小开始 工作头端以侧壁洗牙,不宜触碰到牙龈,尤其龈乳头
洁牙前
洁牙后
患有某些急性传染病的患者 在洗牙后两周,不宜食冷、热、酸、甜等食品。 操作时首先开启主机电源; 洁治术是牙龈炎的主要治疗方法,也是牙周炎治疗的第一步和最基本的方法。 患有各种出血性疾病的患者 患有牙龈部恶性肿瘤的患者 调节功率旋钮,踩下脚踏开关,将工作头以15°角轻轻接触牙石; 手工洁治即使用不同型号的手工洁治器进行操作,超声洁治则使用超声洁牙机进行操作。 使用心脏人工起搏器的患者 器械的干要与牙的长轴方向一致,工作端的刃部置于牙石下缘,使持握器械的手指体会到牙石部位,然后使刃口紧贴牙面并使刃口与牙面成80°角,利用推拉动作或垂直,或水平, 或斜向作拉刮动作。 患有活动性心绞痛、半年内发作过的心肌梗死以及未能有效控制的高血压和心力衰竭等的患者不易接受常规洗牙治疗。 ※ 刷牙很认真,不需要洗牙 在洗牙后两周,不宜食冷、热、酸、甜等食品。 操作时首先开启主机电源; 患有各种出血性疾病的患者 在使用时,要有稳定的支点,使用握笔法,或改良握笔法,或掌拇法控制好器械。 在使用时,要有稳定的支点,使用握笔法,或改良握笔法,或掌拇法控制好器械。 调节功率旋钮,踩下脚踏开关,将工作头以15°角轻轻接触牙石; 使用心脏人工起搏器的患者 患有某些急性传染病的患者 牙菌斑和牙结石是牙周病最主要的局部刺激因素,洁治术是去除龈上菌斑和牙石最有效的方法。 在使用时,要有稳定的支点,使用握笔法,或改良握笔法,或掌拇法控制好器械。 洗牙根据所使用的器械不同,可以分为手工洁治和超声洁治两种。 ※ 洗牙会导致牙缝变大 洁治:通过超声波的高频震荡 消毒:双氧水+盐水漱口 口腔局部软硬组织炎症处于急性期的患者(急性坏死性牙龈炎除外) 大量研究证实,对于已经接受过牙周治疗的患者,在维护期内除了进行持之以恒的自我菌斑控制外,定期做洁治去除未曾清洁干净的菌斑、牙石,是维持牙周健康、预防龈炎和牙 周炎发生或复发的重要措施。 患有活动性心绞痛、半年内发作过的心肌梗死以及未能有效控制的高血压和心力衰竭等的患者不易接受常规洗牙治疗。 注意不宜将工作头停留于一点上震动,以免造成牙质表面的粗纹、凹陷及凿孔。
龈上洁治术操作初探

都 随温度 的下 降不 断地变化 着 ; 铸 件小 , 固时 齿科 凝 间相 当短 , 固相 内部 往往来 不及 扩散 , 液相虽 有扩散 对流, 但是 也难 以达 到平衡 均匀 的成 份 , 且存 在有 定 向凝 固 的区域 。铸 件 内各 晶粒 之 间 的成 份 , 晶粒 内 外 部或枝 晶的各级 晶枝之 问 的成 分 均有偏 析 。本 实
2 结 果
完成 龈 浩治术 后第 1 和第 2周 复查 观察 结 周
果见 表 1 。
表 1 术后复查结果
13 1 行 第 一 次 龈 上 洁 治 术 : 拟 定 常规 治疗 方 .. ① 案, 检查 并记 录 菌斑指数 、 石 指数 以及龈 沟 出血指 牙 数; ②输 出功 率选 择 : 同的牙 齿部位应 选 择相 应输 不 出功 率 , 牙 区 输 出 功 率 选 用 9~1 磨 1档 (80~ 20 25 H J 80 Z)I;前 牙 区 选 用 7 ~ 9 档 ( 70 ~ 25 20 H )I,@ 正 确 选 用 洁 牙 机 头 : 先 用 洁 牙 尖 8 ZL O ] 首 # 2去 除大块 、 、 的牙 结石 以及 牙 面 牙 渍 ; 用 厚 硬 再 洁牙尖 # 1去 除 较 小 、 面 的牙 结 石 ; 用 洁 牙 尖 邻 后 l 陈碎 细 的 牙 石 。④ 操 作 顺 序 : 磨 牙 、 尖 0P去 从 双 牙 、 牙 到 前 牙 一⑤ 检 查 : 复 利用 口镜 的反 光 作 尖 反
不满 意 : 菌斑指 数 、 石 指数 均 为 0. —10龈 牙 1 .,
石…
缺损
” 、 伴有较重牙龈炎 . 1 例。洁治前牙 占 2 5
沟出血指数为 10以上 , . 有任何一项 即不满意。
齿无 松动 、 根面暴 露 、 无 龋坏 、 缺损 、 楔状 隐裂和牙 体
龈上洁治术

使工作端适应后牙的 外形,状似牛角。
锄形洁治器
左右成对 线性单侧刃 多用于去除色素
手工器械洁治的基本操作要点:
(1)选择器械 (2)器械握持 (3)支点 (4)器械的放置和角度 (5)用力方法及方向 (6)体位 (7)洁治的顺序
手工器械洁治的基本操作要点
龈上洁治术
理论知识复习
牙菌斑是牙周病发生的始动因素、必需条件。
牙周治疗第一阶段——基础治疗
目标
消除牙周疾病的致病因素 控制炎症、终止疾病的进展
适用于每一位牙周病患者 最基本的治疗
理论知识复习
牙周基础治疗
内容
• 口腔卫生指导 • 龈上洁治 • 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 • 去除菌斑滞留因素 • 咬合调整 • ……
而移动。
(4)器械的放置和角度
器械放置 ➢ 工作刃紧贴牙面。 ➢ 放于牙石的根方。 ➢ 不要将工作刃的中部贴近牙面,以免其尖
部损伤牙龈。
器械角度 ➢ 以70-80°左右为宜。
不应将工作刃的中部贴近牙面,以免其尖部损伤牙龈。
正确的工作刃放置
不正确的工作刃放置
(5)用力方法及方向
用力方法:
用力方向:
(1)选择器械
前牙——直角形和大镰刀形 后牙——牛角形(左右成对,方向相反)
选择方法
• 工作刃的尖端垂直指向要洁治的牙面。 • 工作面与咬合面方向一致。 • 洁治器的柄部向前方指向口外。
(2)器械握持 改良握笔法
(3)支点
常规口内支点:
以中指做支点。 支点位置尽量靠近被
洁治的部位。 随着洁治部位的变化
9-10点位:右侧上、下 颌后牙颊侧牙面和左侧 上下后牙的舌(腭)侧 牙面。
龈上洁治术

8、医护人员在治疗时应有防护措施,如戴口罩、面罩、 帽子等。
9、洁牙机头及工作头的消毒极为重要,避免引起交叉感 染。
原理:是由特制的盐砂加上高压水为牙齿做进一步 的清洗。喷砂能把附着在牙齿上的茶垢、烟垢及食 物软垢清理干净,喷过砂的牙齿非常光洁,且不易 再次沉积牙石,喷沙洁牙机稳定、均匀的喷粉,可 将附着在牙齿上的污垢简捷地清理干净,恢复牙齿 天然的洁白与光泽。
3、金属超声机头不能用于钛种植体表面的洁治,也不能 用于瓷此附体或粘附修复体。
4、注意工作尖的角度和压力。避免造成牙齿表面损伤。
5、洁治完成后还应用探针仔细检查有无遗漏的的牙石, 如果遗留有一些细小的牙石和邻面的牙石,还应用手动器 械将其清除干净。
6、由于洁治后牙面较粗糙或有划痕,因而必须抛光。
概念 适应症 禁忌症
分类 预后及注意事项
龈上洁治术是指用洁治器械去除 龈上菌斑、龈上牙石和色渍,并磨光 牙面,防止和延迟龈上菌斑和牙石的 再沉积。
龈上洁治术是去除龈上菌斑和牙石的最有效方 法,是牙周病基础治疗的措施之一。
对于牙周炎患者,龈上洁治术后才能进入下一 步的龈下刮治等治疗。因此洁治术是否彻底完 善,直接影响下一步的治疗。
4.口腔局部软硬组织炎症处于急性期的患者(急性坏死性 牙龈炎除外)应该待急性期过后再洗牙,以避免炎症延血 液播散。
5.患有各种出血性疾病的人,如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白血 病患者、未控制的三型糖尿病患者、未控制的甲亢等的患 者应该预先适量应用促凝血药物,控制凝血速度,以免洗 牙时出血不止。
6.患有某些急性传染病的患者,如急性肝炎活动期、结核 病患者等,也应等疾病稳定后,才可到医院进行洗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牙周病学实验实验一 龈上洁治术(4学时)[目的和要求]1.了解洁治器的构造和类型,能正确使用龈上洁治器。
2.掌握龈上洁治术。
[实验用品]1.龈上洁治器共六件。
(1)镰形器四件,前牙和后牙各两件。
前牙:一件为大弯形镰形器,一件为直角形镰形器(又称“7”字形镰形器)。
后牙:颊舌成对。
镰形器的刀刃为三个面所合成的线形刀刃,其横切面为等腰三角形,三角形顶尖为一刀口,三角形两腰与底所成两个刀口,使用时多用拉力,少用推力。
(2)锄形器二件:形状象锄。
刀口是由两个面形成的线形刃,刀口两端角度不对称,其锐角一端,使用时可稍进入龈沟内刮除牙石,锄形器颊舌成对,主要用来除去小块牙石,软垢和色素。
2.磨光器:共四件。
(1)杯状刷:洁治术后,在牙面涂上磨光剂,将杯状刷安在手机上,以低速转动的打磨牙面,去除牙面残留的色素和牙菌斑,磨光牙面。
(2)橡皮杯:在杯状刷打磨后,将牙面上再涂磨光剂,有橡皮杯细磨,可使牙面高度光滑。
(3)桔木条:用桔木削尖或橡皮尖,置于手柄上,用以磨光邻面龈缘附近牙面。
(4)砂纸条:用极细的金刚砂作成砂纸条,用以打磨牙的邻面。
3.磨光剂:有专用的磨光膏或磨光砂,也可用牙膏代替。
使用时,用橡皮杯取打磨膏涂在牙面上,抛光牙面。
[方法和步骤]1.调整椅位 如前调整Morita仿真人头模,仿真头模高低可根据手术者高低而定,一般使术区平齐术者的肘部。
2.手术者位置 一般医生是坐在仿头模9点(钟)的位子,左手持口镜,牵引口颊,右手持洁牙器械,从右侧伸入口内。
有时医生亦可坐在仿头模12点(钟)的位子,如洁治下前牙舌侧时。
根据所洁治牙的区段、牙面的不同,可移动至适宜的位子。
一般可直观,口镜用来牵引软组织,不能直视时,则用口镜反光进行操作。
3.器械的握持法 一般采用改良握笔式,通常以无名指作支点,支点应固定在最近的邻牙上,支点要稳,避免滑动伤及软组织。
4.器械的使用方法(1)力的使用:器械刀刃的角度应与牙面呈80度左右,即将器械于牙石基底部紧帖牙面,通过向牙面施加的侧向压力、向冠方的拉力以及手腕的旋转和撬力等几个方向的合力,将整块牙石削离,切忌层层削脱。
(2)器械的移动范围:器械工作端的移动不允许超过牙合平面。
5.洁牙术操作步骤(1)调节椅位:按先下颌后上颌的顺序调节好椅位。
(2)用0.1%的洗必泰漱口一分钟以消毒术区。
(3)安装好吸唾器。
(4)选择适宜的洁治器:先选用镰形洁治器,再使用锄形洁治器。
(5)分区洁治:全口牙分为六个区,有计划地按一定顺序逐个区段进行洁治。
避免遗漏牙面,避免频繁地更换器械和改变体位。
一般先洁治下颌牙,后洁治上颌牙。
洁治时要拭去或吸去血液和唾液,使术野清楚。
(6)牙面磨光:用杯状刷,橡皮杯等蘸磨光剂磨光牙面。
(7)冲洗上药:操作完成后,以3%的过氧化氢溶液冲洗术区,并检查有无残余牙石、牙龈损伤和渗血,如有则须作相应处理。
牙龈炎症明显时,可用0.1%的洗必泰冲洗龈袋或牙周袋,并可涂布碘甘油。
实验二 龈下刮治术(8学时)[目的和要求]1.了解龈下刮治器的构造和类型,能正确识别和使用通用龈下刮治器(un i ve r s a l cu r e tt es)和G ra cey刮治器。
2.掌握龈下刮治术。
[实验用品]1.牙周探针一支,用以探测牙周袋深度、形态和分布。
2.尖头探针一支,用以探测牙石的分布情况。
3.匙形器:(1)通用龈下刮治器(图3-1):前后牙匙形器各一对:前牙一对匙形器颈部的角度较小,后牙一对匙形器颈部的角度较大,喙与柄形成二个角度,工作端呈“匙”形,有两个刀刃。
使用时,多用外侧缘刀刃,又称低刀刃。
将匙形低刀刃贴于牙面,顺牙周袋方向0度伸入袋内,然后使刀刃与根面约成80度角置于牙石的根方,刮治呈叠瓦式进行。
图3-1通用龈下刮治器(2)G ra cey刮治器:目前国际上普遍使用。
共7支,均为双头成对。
最常用的是其中的4支。
外观上,与通用龈下刮治器相比,工作端有两个方向的弯曲。
工作端也呈“匙”形,有两个刀刃。
使用时,多用较长的外侧缘刀刃。
具有以下特点:1)区域专用——每支刮治器只适用一个或数个特定的部位和牙面。
最常用的4支:G ra cey5/6用于前牙;G ra cey 7/8用于后牙的颊舌面;G ra cey 11/12用于后牙的近中面;G ra cey 13/14用于后牙的远中面。
2)工作面与颈部偏斜呈70度角,故当颈部与牙长轴平行时,工作面即与根面成70~80度,能有效去除根面牙石(图3-2,3)。
图3-2G ra cey刮治器图3-3牙龈上镰形器与G ra cey刮治器工作端刀口的区别4.锄形器两对 呈锄形,分别用于近、远中面或颊、舌侧面的牙周袋内。
前牙近、远中面的一对,用于后牙时的为唇(颊)、舌面;前牙唇(颊)、舌侧的一对,用于后牙为近、远中面,反之亦然。
它可用于窄而深的牙周袋,使用时,将锄形器顺袋口进入,将刀刃口置于牙石底部,使器械工作颈部与牙齿长轴方向一致,保持刃部与颈部均同时与牙面接触(两点接触),然后施用冠向拉力。
注意在模型牙上不要将人工龈撕裂。
5.锉形器两对 其形如锉,一面为精细的锉齿,另一面光滑。
选择和使用同龈下锄形器。
[方法和步骤]1.调整椅位和手术者位置 如前调整Morita仿真人头模,术者位置等与洁治相同。
2.探查 用牙周探针在仿头模上探牙周袋的深度、形状,用尖头探针查龈下牙石的形状、大小和分布情况。
探查时,应轻握探针使手指感觉灵敏。
3.器械的使用方法(1)器械的握持法:改良握笔式。
(2)力的使用:器械刀刃的角度应与牙面呈80度左右,即将器械于牙石基底部紧帖牙面,通过向根面施加的侧向压力和向冠方的拉力的合力。
连续、短距离、叠瓦式运动刮除牙石。
(3)用力方向:以冠向为主。
匙形器在牙周袋较宽时,可斜向或水平向运动。
(4)器械的移动范围:器械工作端的移动不允许超过龈缘。
4.龈下洁牙术操作步骤(1)调节椅位:按先下颌后上颌的顺序调节好椅位。
(2)用0.1%的洗必泰漱口一分钟以消毒术区。
(3)安装好吸唾器。
(4)选择适宜的刮治器:先选用匙形器进行刮治。
一般从后牙颊侧远中牙周袋开始,循颊面至近中,继续向前至第一双尖牙近中根面,再刮舌侧根面;换前牙匙形器,循序刮治前牙的龈下根面。
然后用适宜的锄形器去除深袋中残存牙石,亦可按先远中、次颊面、后近中及舌侧的顺序进行,最后依次用锉形器锉光根面。
(5)分区洁治:全口牙分为六个区,有计划地按一定顺序逐个区段进行洁治。
避免遗漏牙面,避免频繁地更换器械和改变体位。
一般先刮治下颌牙,后刮治上颌牙。
刮治时要拭去或吸去血液和唾液,使术野清楚。
(6)刮治完毕后要用尖探针仔细检查龈下牙石是否去尽,根面是否坚硬,若有残留,须再刮治,直至刮净为止。
(7)冲洗上药:用3%H2O2或碘氧液、0.1%的洗必泰常规冲洗牙周袋后,袋内置碘甘油。
附:牙周器械的保养与磨利法为提高洁治术,刮治术及牙周手术的工作效率,必须经常保持器械的锋锐度,学生应学习掌握器械的保养及磨利的方法。
本实验由教师示教。
[目的和要求]1.了解琢磨器械的一般原则。
2.了解锋锐器械的保养方法。
3.掌握常用牙周器械的琢磨方法。
[实验用品]1.油石(天然磨石),表面光滑平整、坚硬、细致。
使用时,须加润滑油,可用热消毒方法或高压消毒法进行消毒,用以琢磨较精细的锋锐器械。
2.水石(人工磨石),表面较油石粗糙,使用时需加水润滑,可用煮佛法或浸泡法进行消毒。
[方法和步骤]1.备好油石,滴润滑油,取拟磨的器械洗净并拭干,仔细观察器械刃口的形状,了解各种器械使用的方法,确定琢磨的方向。
2.将磨石固定在桌面上,左手握持磨石,右手握持器械,二者均需握紧,不可随意滑动,亦不可偏斜,以免使磨面刻痕或损坏器械刃口。
3.将器械紧贴在磨石面上,根据器械原有角度或斜面,以推或拉的方法进行琢磨,但切忌来回推拉而造成器械卷刃。
4.琢磨过程中,不断滴油或水,保持磨石润滑,切忌干磨,以避免产热过高,使器械变形。
5.琢磨后,应试干器械,在聚光灯下或充足的天然光下,仔细检查刃口,如刃呈一条细线,且不反光,表示刀口锋锐,或将器械按工作角度在左手拇指甲上刮动,检查刃口锋锐的程度。
器械琢磨过程参见图3-4A,B,C,D)。
ABCD图3-4 器械琢磨示意图[器械的保养法]1.器械使用后,用刷子浸服肥皂水仔细刷去器械上的污物、血迹。
2.用清水洗涤、拭干、上油。
3.器械放置时,不可重叠,特别是薄刃器械,更应小心放置,以免互相碰撞而造成缺损。
4.最好能将器械放入特制布套内,逐根分别插入,刃口向上,再分别套盖翻回盖好,卷起布套,消毒备用。
5.油石使用后,用干棉球擦干表面,再消毒备用,水石作用后,用肥皂水仔细刷洗,清水洗涤,消毒备用。
[思考题]:比较使用手用器械进行龈上洁治术与龈下刮治术在操作中有何异同。
实验三 牙龈切除术、牙周翻瓣术(8学时)(一)牙龈切除术[目的和要求] 掌握牙龈切除术的方法步骤。
[实验用品] 牙周探针一根、记号镊一只或尖头探针一根、斧形刀、柳叶刀、龈乳突刀各一对、肉芽刮治器、龈下匙形刮治器各一对、小骨锉、调拌板、注射器各一支、牙周塞治剂粉、液(丁香油)、龙胆紫药水一瓶、牙龈切除术模型、新鲜猪头颌(图3-5)。
图3-5 牙龈切除术器械[方法和步骤]1.在猪头颌上检查龈增生情况。
2.消除牙石、清洁口腔,常规消毒、铺巾麻醉(在实验室可免去这一步)。
3.用牙周控探针或记号镊探测牙周袋深度,并将所探测牙周袋深度在龈表面尖探针蘸紫药水刺入作上标记。
4.在手术区的一侧,用斧形刀的标记的根方约1~2mm处,与牙长轴成45度角,刀口斜向冠方,切入牙龈,一刀切至袋底硬组织上,连续切除牙周袋。
5.用柳叶刀沿切口伸向切方,利用两侧刀刃,使牙间龈组织与下层分离。
6.于牙间隙用龈乳突沿上述切口方向插入,将整个牙间乳突横断。
先切断中间,再断开两头,修整龈缘,使其恢复生理外形。
过程参见图3-6图3-6切龈术7.龈下刮治器除去残存的龈下牙石,并锉光根面。
8.压迫止血后,用裹紧湿棉纤将塞治剂于创面,塞治剂不宜过多,过厚,表面应光滑。
[注意事项] 手术中刀口与牙面成45度角,以保持牙龈的生理形态。
一刀切到底,切忌反复切割。
先断中间,后断两头,以免牙龈游离,不便切除。
(二)牙周翻瓣术(改良W i dm a n翻瓣术)[目的和要求] 掌握牙周翻瓣术的方法和步骤。
[实验用品] 11号尖刀片、刀柄、骨膜分离器,肉芽组织刮匙一对、骨锉、缝针、缝线、针持、匙形刮治器一对、组织剪、线剪、牙周塞治剂、牙周翻瓣术及牙周缝合法模型、新鲜猪头颌(图3-7)。
图3-7牙周翻瓣术器械[方法和步骤]1.水平切口(1)内斜切口:用手术刀在术区距龈缘0.5~1mm处切入,刀与牙长轴冠方交角10~15度,一刀切到袋底,将袋内上皮及肉芽组织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