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艺美术史——5秦汉
合集下载
秦汉的工艺美术——《中国工艺美术史》笔记及真题详解

⑤砖瓦、画像石 a.砖瓦、画像石成为这一时期独特的一种工艺美术。 b.大量的画像砖和画像石,既反映了汉代的具体的社会生活,也使我们看到这一时期的装饰 美术的⻛貌。 (2)汉代手工业发展阶段 ①第一阶段是⻄汉初期,这是手工业的恢复时期。 ②第二阶段在⻄汉中期至东汉前期。 a.汉武帝时,国势强盛,经济发展,手工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繁荣。 b.生产力很高,工人数量大。如采铜每年即有十万人以上。 ③第三阶段,在东汉末期,是手工业的衰落时期。汉代手工业除官营生产外,私营手工业也得 到较大发展。 (3)汉代的手工业工人 汉代的手工业工人有3种,即工、卒、徒。他们都是最无人身自由的一种工奴。 ①工人的来源有的是农⺠,有的是小市⺠。 ②卒的来源是戍边的戍卒和践更的更卒。 ③徒是奴隶,其工巧奴,是奴婢中具有工艺技巧的。 (4)汉代的装饰题材 ①题材分类装饰题材大量是反映现实生活的图案花纹 a.有宴饮、舞乐、狩猎、攻战以及生产劳动如耕种、收获、冶炼、煮盐等。 b.有用以“成教化、助⻛俗”的一类内容。 c.神话题材如东王公、⻄王⺟,⻘⻰、白⻁、朱雀、玄武四神图案,祥瑞⻰凤和珍禽异兽等 也较流行。 ②特点 表现手法多采用平面的、剪影式的,把握物象的动态和典型特征,极富图案的装饰味。
3.陶器
(1)秦代陶器特征
①陶器的品种很多,有陶鼎、陶簋、陶甗、陶豆、陶盂、陶盆、陶罐、陶钵、陶瓮、陶釜、陶 灶以及陶蒜头瓶等。 ②陶器除一部分由铜器仿制而来,还有一部分具有陶器本身的特点。 ③在曲线的运用、宽高的比例和收敛外张等变化的处理上,都别具特色,造型十分优美。 ④秦代陶器多印有文字,以表示产地、工匠的籍贯和姓名。
(2)秦始皇陵兵⻢俑 ①概况 在陕⻄临潼的秦始皇墓附近,曾先后发掘了一、二、三号陪葬的兵⻢俑坑。武士俑7000多 件,战⻋百余辆,战⻢百余匹。 ②体态特征 a.陶俑、陶⻢,体形高大,形态生动,具有典型的古代中国人的气概。 b.他们身穿铠甲,腿挂行滕(裹腿),足登方口⻬头尖履。 c.战袍和衣裤的衣褶贴体,圆润无皱。 d.有的作按剑状,有的作持⻓武器状。 e.有轻装也有重装,轻装可以远行,重装利于近战。 f .战⻢体态劲健,似静立以待命。 ③制作特点 a.兵⻢俑多用模塑结合的方法制成。 b.不同的部位用不同的色彩,以体现其质感。 c.陶俑、陶⻢的头、身、腿都是分模制作,然后黏接。图5-3 将军俑(秦)
中国工艺美术史——五章秦汉

这种布的特点是交织点多,质地坚牢、挺刮、表面平整,较为轻薄耐磨性好, 透气性好。)丝织物为“素”、“纨”或“纨素”,那时的“绢”
则指未经漂练而泛黄色的丝织物。“缣”仍是平纹,但因由双
经线或双纬线织成,故而更加致密结实。
(二)纱、縠
纱和縠还是平纹,都以轻薄为特点。前者组织较稀疏,后者 因经纬线加捻,且捻向和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就开始淡出工艺美术的中心。 到了秦汉虽然还有创新并仍然大量铸造,但青铜艺术的颓势 已是无可逆转。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漆器和陶瓷的发展 大量挤压青铜器的适用空间;其二,社会的进步致使青铜器 所象征的礼乐制度步入没落也是其式微的重要原因。 汉代青铜器较有特色的是铜灯与铜镜。
汉画像砖
(二)瓦当
汉代的瓦当也是相当有特色。战国时期的瓦当是半圆形,
称半规瓦。秦代瓦当发展为圆形。汉代主要流行的是圆瓦当。
汉瓦当的装饰主要是有卷云纹、动物纹、四神纹和文字等。 (p105)
“万岁”文字 瓦当
动物纹 瓦当
第六节 结语
1 、秦代虽然短暂,但秦统一六国,结束了常年战乱,并且规 范了度量衡。这些都为后来的汉朝工艺美术兴盛提供了基础社 会条件。 2、汉代初期,由于采用休养生息的政策,经过几十年的努力, 社会经济得到了很大发展。由此带动汉工艺美术的腾飞。
据漆器铭文记载,汉时漆器分工多达十余种。(p151)
秦汉漆器的种类繁多,主要是各种饮食器具,也有如博具、 乐器、文具、兵器及屏风、几、案等各式家具。在造型设计 上汉代漆器不拘一格,同一种器形亦能生出多种变体。
汉代精美的漆器造型:
彩绘云 气纹漆 鼎
锥画几 何纹三 角形壶
在汉代漆器中还出现了诸多巧妙的设计。其中具
在汉代不同历史时期,铜镜又呈现出相应的时代特色。
则指未经漂练而泛黄色的丝织物。“缣”仍是平纹,但因由双
经线或双纬线织成,故而更加致密结实。
(二)纱、縠
纱和縠还是平纹,都以轻薄为特点。前者组织较稀疏,后者 因经纬线加捻,且捻向和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就开始淡出工艺美术的中心。 到了秦汉虽然还有创新并仍然大量铸造,但青铜艺术的颓势 已是无可逆转。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漆器和陶瓷的发展 大量挤压青铜器的适用空间;其二,社会的进步致使青铜器 所象征的礼乐制度步入没落也是其式微的重要原因。 汉代青铜器较有特色的是铜灯与铜镜。
汉画像砖
(二)瓦当
汉代的瓦当也是相当有特色。战国时期的瓦当是半圆形,
称半规瓦。秦代瓦当发展为圆形。汉代主要流行的是圆瓦当。
汉瓦当的装饰主要是有卷云纹、动物纹、四神纹和文字等。 (p105)
“万岁”文字 瓦当
动物纹 瓦当
第六节 结语
1 、秦代虽然短暂,但秦统一六国,结束了常年战乱,并且规 范了度量衡。这些都为后来的汉朝工艺美术兴盛提供了基础社 会条件。 2、汉代初期,由于采用休养生息的政策,经过几十年的努力, 社会经济得到了很大发展。由此带动汉工艺美术的腾飞。
据漆器铭文记载,汉时漆器分工多达十余种。(p151)
秦汉漆器的种类繁多,主要是各种饮食器具,也有如博具、 乐器、文具、兵器及屏风、几、案等各式家具。在造型设计 上汉代漆器不拘一格,同一种器形亦能生出多种变体。
汉代精美的漆器造型:
彩绘云 气纹漆 鼎
锥画几 何纹三 角形壶
在汉代漆器中还出现了诸多巧妙的设计。其中具
在汉代不同历史时期,铜镜又呈现出相应的时代特色。
秦汉的工艺美术

3,陶器
陶鼎,陶簋,陶甗,陶豆,陶盂,陶盆,陶罐,陶钵,陶瓮,陶釜,陶灶,陶蒜头壶。 秦代陶塑十分发达。秦兵马俑。制作方法:模塑结合 秦代砖瓦
第三节 铜器工艺 汉代的铜器已向生活日用器皿方面发展。 马踏飞燕(甘肃武威)
1,铜灯
汉代铜灯的形式 盘灯 虹管灯 筒灯 行灯 吊灯
2,铜炉
薰炉 温手炉 温酒炉
第五节 漆器工艺 1,夹纻 2,班漆 3,绿沉漆
第六节 其他工艺 石雕,石窟雕刻的石佛 大同云冈、河南龙门、河北响堂山、南京栖霞山 六朝石佛特征:顶有肉髻,花冠珠饰、袒胸、露臂、跣足,细腰歪身,佩珠挂壁。
第七章 隋唐的工艺美术 1,唐代是真正进入瓷器的时代。唐代最著名的窑为越窑与邢窑。形成南青北白的特点。 越窑在南方浙江省绍兴,主要制造青瓷;邢窑在北方河北省邢台,主要制造白瓷。 越窑的青瓷明彻如冰,晶莹温润如玉,色泽是青中带绿与茶青色相近。邢窑所产的 白瓷,土质细润,器壁坚硬而单薄,器型稳厚、线条流畅。
原性,烧到最后阶段要成为中性或略带氧化性,此时釉 料形成具有光泽的无色透明釉层,覆于蓝
色纹饰之上,显得庄重、美丽、朴素、典雅。
釉里红是元代景德镇窑的重要发明,所谓釉里红就是釉 下彩瓷,先用铜红料在胎上绘画纹饰,
再盖以透明釉,放置在1200℃-1250℃高温中烧制。它 是受宋代钧窑紫红色釉斑的启发而造的。
3,铜奁
4,铜洗 5 5,铜壶
汉代铜壶定式: 鼓腹,小颈而口向外侈,圆足,腹的两侧多有辅首衔环,造型优美。
6,铜镜
汉代铜镜的发展是继战国以后的又一发展,是汉代金属工艺的主要品种。 汉代铜镜的特点:体薄、平边、圆钮、装饰程式化。 分三个时期, 前期: 包括西汉时期,平雕手法,镜面较平,镜边简略,或用连弧纹作边饰。 种类:螭形镜、草叶镜、星云镜等,汉武帝以后有了日光 镜,照明镜。 中期: 包括西汉末至王莽时期,主要流行规矩镜。 后期: 即东汉时期。 双變纹镜、云雷纹镜、蝙蝠纹镜、画像镜、方铭镜、阶段式镜、透光镜
中国工艺美术史——秦汉的工艺美术精品PPT课件

期间,黄河中下游仍然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今日的 河南、山东、河北及山西南部的工艺美术生产极为兴盛。当 时都城内官府作坊最为集中,因而西汉长安、东汉洛阳成为 高档工艺品生产的重要地点。同时,秦汉的民间工艺美术也 异常发达。
第二节 秦代的工艺美术
关于秦代的各 类工艺品,近年来, 内于发掘工作的开展, 给我们展示了一些粗 略的概貌。主要有青 铜器、漆器、陶器等。
秦鼎的造型。腹 浅,矮蹄足,腹间 有—道弦纹。
蒜头瓶和鍪则是秦代具有 浓厚地方艺术特色的品种。蒜头 瓶是在壶的近口处鼓大如蒜头, 通常作六辩形。
鍪是一种锅,扁圆腹,圜底, 敛颈而口沿外张,流畅的曲线轮 廓,造型优美。鍪的肩腹交接处 附有环耳,有的对称,有的一大 一小,有的则仅有—耳,变化多 样。耳上常饰以叶脉纹。
铜鼓的装饰花纹,常 见的有以下几种:
1.太阳纹。这是铜 鼓最普通的鼓面中心 的装饰。
2.蛙纹。是最富特色 的一种铜鼓装饰.均作 立体浮雕状。
3.鹭鸟纹。鹭的头上有大的羽冠,作飞 翔状,动态优美。鹭是种水鸟,传说它飞 翔有序,表示秩序。
4.竞渡纹。铜鼓上常以竞渡为题材作装 饰,船体细长,头尾高翘,船上有八人、 九人、十一人不等,头戴羽冠,有的划船 ,有的指挥,有的起舞。船上有鸟,船下 有鱼。这是赛船习俗的写照。
漆器也甚发达。秦朝存世 虽短,但其文化受战国时期影响, 各种工艺包括漆工艺仍是继承了 战国遗风。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漆作为 经济资源,在各方面大量应用, 当时对漆的需求量大的惊人。秦 王朝初期大兴宫室,西安附近有 一条漆渠河,流经阿房宫,相传 是当时为筑阿房宫,运南山之漆 而开凿的。秦兵马俑的色彩均是 先以大漆打底然后彩绘而成。这 种以大漆打底,饰以粉彩的工艺 一直延续了几千年,至今许多木 质、陶质和石质的彩绘雕塑都还 沿用这种工艺技术。
第二节 秦代的工艺美术
关于秦代的各 类工艺品,近年来, 内于发掘工作的开展, 给我们展示了一些粗 略的概貌。主要有青 铜器、漆器、陶器等。
秦鼎的造型。腹 浅,矮蹄足,腹间 有—道弦纹。
蒜头瓶和鍪则是秦代具有 浓厚地方艺术特色的品种。蒜头 瓶是在壶的近口处鼓大如蒜头, 通常作六辩形。
鍪是一种锅,扁圆腹,圜底, 敛颈而口沿外张,流畅的曲线轮 廓,造型优美。鍪的肩腹交接处 附有环耳,有的对称,有的一大 一小,有的则仅有—耳,变化多 样。耳上常饰以叶脉纹。
铜鼓的装饰花纹,常 见的有以下几种:
1.太阳纹。这是铜 鼓最普通的鼓面中心 的装饰。
2.蛙纹。是最富特色 的一种铜鼓装饰.均作 立体浮雕状。
3.鹭鸟纹。鹭的头上有大的羽冠,作飞 翔状,动态优美。鹭是种水鸟,传说它飞 翔有序,表示秩序。
4.竞渡纹。铜鼓上常以竞渡为题材作装 饰,船体细长,头尾高翘,船上有八人、 九人、十一人不等,头戴羽冠,有的划船 ,有的指挥,有的起舞。船上有鸟,船下 有鱼。这是赛船习俗的写照。
漆器也甚发达。秦朝存世 虽短,但其文化受战国时期影响, 各种工艺包括漆工艺仍是继承了 战国遗风。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漆作为 经济资源,在各方面大量应用, 当时对漆的需求量大的惊人。秦 王朝初期大兴宫室,西安附近有 一条漆渠河,流经阿房宫,相传 是当时为筑阿房宫,运南山之漆 而开凿的。秦兵马俑的色彩均是 先以大漆打底然后彩绘而成。这 种以大漆打底,饰以粉彩的工艺 一直延续了几千年,至今许多木 质、陶质和石质的彩绘雕塑都还 沿用这种工艺技术。
第三章·秦汉时期工艺美术史发展历程 PPT

(一)秦汉青铜器发展概况
秦汉时期,因铁器,陶器,漆器制造业的大力 发展及思想的日益变化,青铜器的发展进入了延续 期,主要反映在礼器的锐减和日用品的渐增上。 但是具体到某些青铜器,精美的作品还是不少 的。如在陕西临潼秦始皇陵掘获的两乘铜车马。第 一乘驾四马,车上有棚,御者为坐状。这两乘车马 均为青铜器铸件构成,大小与实际合乎比例,极其 精巧。车马上还有不少金银饰件,通体施以彩绘。 第二乘马,长3.17、高1.06米,可以说是迄今发掘 到的形制巨大、结构又最复杂的青铜器。
1.青铜灯
灯具作为照明工具,至汉代,青铜灯具的生产进入鼎盛时期。汉代 青铜灯具的设计同商周青铜器艺术相比,锻造工艺更加精良,构造设计更加 合理,实用功能更加突出,造型装饰更加美观,文化含量也更加丰富深厚。 正因为具备了这些特征,汉代青铜灯具才成为中国古代灯具设计的典范,在 两千年后的今天依然熠熠生辉。 其艺术特点: 1、合理的尺度与构造 青铜灯具的造型尺度和结构,都是根据其实际功用确定的。 2、巧妙的环保功能 汉代青铜灯具的设计十分注重环境保护,解决了灯烟污染室内环境的问题。 汉代的座灯大多设计有导烟管,并于灯体内贮入清水。青铜灯具在体现功 能实用性的同时,也显示出它的科学魅力,也就是技术的合理性和先进性, 从而使灯具的功能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如,长信宫灯)
3.优美的三维空间造型 汉代青铜灯具的造型题材大多模拟人物、动植物的形象,我们称之为象形 造型。在人物造型上,既注重形体的外在形态,又注重形体的内在神韵。青 铜灯具的动物造型,更是丰富多彩,表现题材多取凤鸟朱雀、雁鱼鹤龟、麒 麟猴鹿等,造型灵巧优美、活泼可爱,富于浓郁的生活气息,给人一种亲切 感。造型表现手法上高度概括、抽象。 4.华丽的青铜材质装饰 “错彩镂金”是汉代青铜灯具装饰的集中体现。当时除了在装饰题材上 采用流行的各种动物纹、植物纹、人物纹和几何纹外,在装饰手法上还运 用了漆彩绘、错金银、鎏金、透雕等多种工艺,汉代青铜灯具优美的艺术 造型与华丽的青铜材质装饰,形成了独立的艺术设计风格,在世界灯具设计 史上具有永恒的美学价值和时代特征。
中国工艺美术史全套课件第五章-秦汉的工艺美术

第三节 铜器工艺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就开始淡出工艺美术的中心。到了秦汉虽然还有创新并仍然 大量铸造,但青铜艺术的颓势已是无可逆转。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漆器和陶瓷的发 展大量挤压青铜器的适用空间;其二,社会的进步致使青铜器所象征的礼乐制度步入没 落也是其式微的重要原因。
秦代以后,礼器比重大减,钱币、度量衡和铜镜经过更新、创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青 铜器的主流,在漫长的时间里,中国的青铜器铸造技艺一直保持着其他国家望尘莫及的 水平。 汉代青铜器较有特色的是铜灯与铜镜。
二、青铜容器
兴盛—— 西汉中期到东汉早期(武帝到章帝,公元前140年至88年) 官府铸造最盛,少府能力强
装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纹样:平面化
素面、弦纹、宽带纹,时代越晚,比例越高 技术:立体,圆雕:动物型铺首、盖钮、器足
平面,鎏金、漆绘、镶嵌、错金银 设计原则:适用 素面、鎏金、漆绘、错金银等平面化装饰 日用器物形体合宜,器体轻薄
中国工艺美术史
2020/2/27
第五章
秦汉的工艺美术
授课提纲
• 第一节 概论 • 第二节 秦代的工艺美术 • 第三节 铜器工艺 • 第四节 金银工艺 • 第五节 陶瓷工艺 • 第六节 染织工艺 • 第七节 漆器工艺 • 第八节 石雕和玉雕工艺 • 第九节 其他工艺 • 第十节 结语
第一节 概论
• (1)汉代艺术的基本美学风貌 • 人对世界的征服和琳琅满目的对象,表现在具体形象、图景和意境上,则是力量、运动和
速度,它们构成汉代艺术的气势与古拙的基本美学风貌。
• 汉代的艺术作品统统没有细节的描绘,没有装饰,没有个性的表达,也没有主观抒情。相 反,突出的是具有高度夸张的形体姿态,是手舞足蹈的大动作,是异常单纯简洁的整体形 象。这是一种粗线条、粗轮廓的图景形象,然而,整个汉代艺术的生命也就在这里。就在 这不装饰细节的夸张姿势和大型动作中,就在这种粗轮廓的整体形象的飞扬流动中,表现 出力量、运动以及由之而形成的“气势”的美。在汉代艺术中,运动、力量、气势就是它 的本质。这种气势甚至经常表现为速度感。速度感就是“马踏飞燕”、“荆轲刺秦王”。
第五章 秦汉的工艺美术

第五章秦汉的工艺美术兵马俑多用模塑结合的方法制成。
汉代出产优秀的青铜雕塑品:甘肃武威铜马群(马踏飞燕) 长宫信灯(汉)金错博山炉(汉)汉铜镜特点:体薄平边圆纽装饰程序化。
规矩镜因镜纹有规律的TLV行装饰格式而得名透光镜(西汉)外国称魔镜釉陶是指涂油黄绿色低温铅釉的一种陶器因又称铅釉陶汉代画像砖空心和方砖两种战国时期瓦当是半圆形称半规瓦汉瓦当装饰卷云纹动物纹四神纹文字四神纹又称四灵纹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汉代丝织工艺品统治者专用或用作赏赐汉代丝织花纹云气纹(流云纹)动物纹花卉纹几何纹马王堆刺绣:信期绣长寿绣乘云绣汉代漆器:木胎竹胎夹纻汉代漆器装饰花纹:云气纹动物纹人物纹植物纹几何纹汉代装饰风格用四个字来概括质动紧味汉代装饰图案表现手法:剪影分割填充减地法六章工艺美术的瓷器时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最早的瓷器是青瓷三国两晋南北朝主产地以江浙地区为中心青瓷造型:盘口壶鸡头壶莲花尊扁壶瓷罐杯和盘水注瓷灯熏炉唾壶虎子(一种溺器)魂瓶忍冬纹(卷草)三国两晋南北朝一种植物纹莲花和忍冬是我国古代装饰最早见得植物纹三国两晋南北朝画像砖继承汉代传统有更富于人间的生活情趣也渗入了佛教的宗教色彩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丝织纹样,在继承汉代传统的基础上并有所发展变化。
它改变了汉代云气纹高低起伏的不规则变化的格式,构成了有规律的波状骨架而更加样式化形成几何分割线。
这是它主要的艺术特点。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漆器工艺较为突出的有夹纻造像斑漆绿漆几种绿漆的出现标志着髹漆工艺在调色上的新成就。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在我国工艺美术发展史上上承两汉下起隋唐是一个重要的过渡时期主要从它的历史地位玄学的影响社会背景玄学:玄虚恬静超脱的特点其中“无”与佛学“空”这时期工艺美术制作的宗教化受外来形式与风格的影响。
中国美术史―秦汉绘画

秦汉绘画的历史地位与贡献
01
确立了中国绘画的基本特点
秦汉绘画在历史时期首次确立了中国绘画的基本特点,包括线条描绘、
平面构图、写实与装饰相结合等,对中国古代绘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
响。
02
表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秦汉绘画表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通过描绘历史事件、人物形象、
生活场景等,展示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思想、艺术和审美观念,成为研
构图特点
秦汉绘画在构图方面强调对称性和平衡 感,画面布局严谨有序。例如,秦始皇 陵出土的壁画,构图宏大,气势磅礴, 给人以庄重肃穆的感觉。
VS
布局特色
秦汉绘画在布局上注重层次感和空间感, 通过远近、虚实等手法表现画面的深度。 例如,汉代的画像石上,常有多个场景和 人物,通过巧妙的布局和透视手法,使画 面层次分明,富有深度感。
的战车、骑兵和步兵,气势磅礴,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鸿门宴图》
要点一
总结词
这幅作品描绘了楚汉相争时期,刘邦与项羽在鸿门举行的 重要宴会。
要点二
详细描述
《鸿门宴图》是一幅描绘楚汉相争时期,刘邦与项羽在鸿 门举行的重要宴会的绘画作品。这幅作品通过细腻的描绘 和刻画,展现了当时紧张而复杂的政治氛围和人物性格特 点,是汉代绘画的代表作之一。
04
秦汉绘画的代表作品与艺 术家
《车马仪仗图》
总结词
这幅作品是秦汉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绘画作品之一,以宏大的场面和精细的描绘展现了秦 始皇出巡时的盛大场景。
详细描述
《车马仪仗图》是一幅壁画,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是秦汉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绘画作品 之一。这幅作品以宏大的场面和精细的描绘展现了秦始皇出巡时的盛大场景,包括众多
写实风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秦代的陶瓷工艺
• 兵马俑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秦兵马俑场面宏大, 威风凛凛,队列整齐,展现了秦军的编制、武器的装备和古代战争 的阵法。秦兵马俑充分表现了2000多年前中国人民巧夺天工的艺 术才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宝贵财富。 • 秦始皇兵马俑按兵、马、俑现有排列形式推算,这三个坑的武士俑 可能有7000件,战车l00辆,战马l00匹。由模拟的军阵,可以想见两千 多年前横扫六国,统一全国,所向披靡的秦国军队的威武强大。陶俑 身材高大,一般在1.8米左右,形态各异,表情逼真。体现了秦代高超 的雕塑技艺水平。 • 这些真人般大小秦始皇兵马俑烧制起来很是不易。据专家研究,这 些佣都是上空下实,头和手全是烧制好后再按上的。不然一是重心 不稳,二是容易烧裂。
术高超。
《龙凤虎纹绣》
马山楚墓出土龙凤虎纹绣, 战国中晚期刺绣珍品。 1982年湖北马山一号楚墓 出土。龙凤虎纹绣为罗地 禅衣,灰白色罗地,其上 图案长29.5厘米,宽21 厘米。刺绣由两个对称的 花纹单位,组成菱形图案。 沿四边用褐色和金黄色彩 线各绣战国龙凤虎纹绣一 龙一凤;中央绣对向双龙 和背向双虎,虎身斑纹用 红、黑两色相间绣出,虎 牙、眼、爪,用异色相嵌 锁绣。整个图案表现出龙 飞凤舞、猛虎腾跃的生动 场景,充满神奇色彩。构 图匀称,色泽华丽,绣工 精细,表现了楚绣的高水 平。
• 汉 代 雁 鱼 灯
(二)铜炉
在汉代是一个具有特色的品种。按用途分以下三类:
1.熏炉:烧香料用,又名香薰。 熏炉的用途:1、用来熏居室及衣物。汉代和西域相通后,中外 经济文化交流, 输入了国外名贵的香料,燃之香烟弥漫,用来熏住 室及衣物,所以熏炉的制作甚为流行。
熏炉与人们求长生的幻想和情结有关。 从薰炉飘逸而出的烟雾袅袅而升,缭绕回旋于居室庭院之间, 如幻 如梦.烟雾飘缈使人仿佛看到漂浮在东海之上的蓬莱仙山,那里诸 仙 长生不老,享受安逸华美。 2.温手炉 3.温酒炉
(三)铜奁lian
圆形体深,多层,有盖,是盛酒和温酒的器皿。
(四)铜洗
有平底也有圆底,口沿比较宽,汉代盥 guàn洗用具。
(五)铜壶
鼓腹,小颈而口像外移,圆足,腹的两侧多有铺首衔环,造型优美。是盛
酒和盛水用具,根据造型的不同,可分别装不同内容的物品。
装饰方法:除鎏金、金银错外,还有有镂空。镶嵌、附加提梁等。
砖瓦
“秦砖汉瓦”并非专指“秦朝的砖汉代的瓦”,而是后世为纪念 和说明这一时期建筑装饰的辉煌和鼎盛,将秦汉时期的砖瓦 统称为“秦砖汉瓦”。 秦汉时期建筑用陶在制陶业中占有重要位置,其中最富有特色的 为画像砖和各种纹饰的瓦当,素有“秦砖汉瓦”之称。 秦汉瓦当区别 1、秦代带纹饰的圆形瓦当,中央无大圆柱,而汉代的则必有圆 柱。 2、秦瓦当边狭,用手捏成,宽窄不匀,汉瓦当的边轮整齐。 3、秦瓦面积不大,汉瓦面积小者也较秦瓦略大。
瓦:
建筑用瓦有板瓦和筒瓦两种,其制作方法是先用泥条盘筑成类似陶水管的圆筒 形坯,再切割成两半,成为两个半 圆形简瓦,如果切割成三等分,即成为板瓦。瓦 坯制成后,在简瓦前端再按上园形或半圆形瓦当。 瓦当即筒瓦之头,主要起保护屋檐,不被风雨侵蚀的作用。同时又富有装饰效 果,使建筑更加绚丽辉煌 . 瓦当文化始于周而兴盛于秦汉时期,大体经过半瓦到圆瓦、由阴刻到浮雕、由 素面到纹饰、由具象到抽象、由图案到铭文这样一些递进。 瓦当,在战国时期,瓦当的形式是半圆形,到秦代,瓦当由半圆发展为圆形。 汉代的瓦当制作非常兴盛,著名的宫室建筑,大多有烧制砖瓦的陶窑。从装饰形式 看,汉代瓦当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螭chī形镜
星云镜
规矩镜
双夔纹镜
蝙蝠纹镜
画像镜
云雷纹镜
(七)铜鼓
铜鼓是我国古代西南少数名族的一种具有特殊社会意义的青铜制品。铜鼓 原来是一种打击乐器,后逐渐演变为权利的象征。
根据纹饰的不同分为以下几类: 1.太阳纹 2.蛙纹 3.鹭鸟纹
4.竞渡纹
第一节 陶瓷工艺
• 汉代的陶瓷工艺: • 品种:釉陶、彩绘陶、砖瓦、陶塑、原始青瓷 • 装饰方法与纹饰
汉时纺织品的花鱼品种十分丰富。以丝织为例,在 缯或帛的总称下,有纨wán、绮qǐ、缣jiān、绨tì 、 chóu 、缦、綮qǐ、素、练、绫、绢、縠hú、缟,以 及锦、绣、纱、罗、缎等数十种。这说明当时织造技 术达到了纯熟的境地。特别值得重视的是汉代出现了 彩锦,这是一种经线起花的彩色提花织物,不仅花纹 生动,而且锦上织绣文字。在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 土的丝织品中,还发现了几种起毛锦,说明汉比就创 造了起绒织物,并成为我国传统的织锦工艺之一。汉 代的布以麻、葛为代表。麻布的质量很好,有些甚至 可以和丝、罗、绮相仿。此外,汉代还把毛织成或赶 成毡褥,铺在地上,这是地毯的开端。
整个车通体彩绘,。它是目前发现年代最早、形
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铜铸车马。
(一)铜灯
汉代是铜灯制作的鼎盛时期,灯的应用已经很普遍。主要分虹管灯、盘 灯、筒灯、行灯、吊灯等。 铜灯的造型:灯体常做成动物如牛、羊、朱雀、雁足以及人物等形状。 1.虹管灯:最早的环保灯具。 2.彩绘雁鱼铜灯:汉代环保艺术台灯 3.盘灯:朱雀灯(西汉) 4.西汉鎏金羊形铜灯
秦汉
丝织品种更为丰富,帛bó是丝织品的总称,再细分有锦、 绫、绮、罗、纱、绢、缟、纨等。
• • • • • • • • •
“绢”指用生丝织成的平纹织物 “素”指白色的生绢 “练”指洁白的熟绢 “纨wán”指细致的绢 “缣jiān”指双丝的细绢 “缟gǎo”指未经染色即未经专门处理过的绢 “缦màn”指无文采的即无花纹无颜色的丝织品 “罗”指质地较薄,手感滑爽,花纹美观雅致兼又透气 “锦”指有彩色大花纹的提花织物
道——丝绸之路。
秦汉时期铜器工艺
铜器工艺向日用器皿发展,除鼎、壶等传统产品外,盘。斗、灯铜 镜等都是这个时候的流行产品。
秦汉时期漆器
漆器是当时贵重的工艺品,逐渐取代了青铜器,使用范围日益扩大。
秦汉时期陶器
陶器的釉陶出现了黄、褐、绿灯色彩,鲜艳美丽。
汉代手工艺发展的三个阶段:
一.西汉初期:恢复时期。 二.西汉中期至东汉前期:手工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繁荣。生产力 很高,工人数量也最大。如采铜,每年大约有10万人以上。 三.东汉末期:手工业的衰落时期。汉代手工业除官营生产外,私营
4.代表: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
第一节 铜器工艺
秦朝《铜车马》,两辆大型铜车马两件作品 都为单辕,四马,单御者编制,尺寸约为车马实 际大小的二分之一。一号车为伞盖,驭手呈站立 姿势,其伞盖为圆型,车厢为方型,取天圆地方 之意;二号车为篷盖,驭手作跪姿。铜车结构十 分精密,镂雕成菱形花纹格的车窗启闭自如,金 属鞍辔上雕有精美的花纹装饰,辔绳婉转灵活。
益延寿
第四节 染织工艺
中国养蚕织丝起源很早,在四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晚期已有桑 麻的种植,到商代丝织工艺亦有广泛的发展。汉唐时期,家家户 户大多种植桑麻,能妨能织也能绣。一般人的衣着多是葛麻织品, 高级的丝织品除供贵族享用外,还销往朝鲜、印度、蒙古,远及 波斯、罗马。从中国通向中亚、欧洲的商路,被誉为"丝绸之路", 人们称中国为"丝国"
(六)铜镜
铜镜在汉代十分发达,是继战国以后的又一次大发展时期。铜镜的制作精 巧, 式样华美,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装饰性。
1.汉镜的特点:体薄、平边、圆钮、装饰程式化。
2.主要品种: (1)早期:有螭chī形镜、草叶镜、星云镜、日光镜、昭明镜等; (2)中期:主要流行规矩镜(TLV镜); (3)晚期:有云雷纹镜、蝙蝠纹镜、画像镜、方铭镜、阶段式镜 等。
第一节 绪言
一、秦汉时期背景
(一)秦汉时期纺织业的显著进步
(秦:公元前221年—前207年) (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 (新莽:公元9年—25年) (东汉:公元25年—220年)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
族封建国家。
秦国——西汉——东汉
汉武帝时,开辟了一条沟通中原与中亚、西亚文化、经济的大
砖:
秦砖质地坚硬,有“铅砖”之称。除铺地青砖为素面外,大多数砖面饰有太阳 纹、米格纹、小方格纹、平行线纹等。也有用于台阶或壁面的龙纹、凤纹和几何 形纹的空心砖。 汉代画像砖的制作更为普遍,内容也愈加丰富,如阙门建筑、各种人物、车 马、狩猎、乐舞、宴饮、杂技、驯兽、神话故事以及反映生产活动的画面。汉代 画像砖有空心和实心砖两种。
•
汉代出现了流传广泛、影响深远的——四神瓦当:青龙、白 虎、朱雀、玄武。 • 应用:陶瓷、瓦当、铜镜 • 象征:东、西、南、北 春、秋、夏、冬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汉武帝时期的“大飞鸿、玉兔蟾蜍、益延寿”瓦当,是汉代 精神、理想和气质的象征和表现,它的价值和意义绝非在艺 术品这个层面上,它身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和意识形 态内涵。是秦砖汉瓦中的顶级重器,极为珍贵! “大飞鸿”、“蟾蜍玉兔”、“益延寿”三枚瓦当,分别代 表“太阳、月亮、延寿”,寓意:“日月同辉、天人合一、 延年益寿”。
《“五星出东方利 中国”彩锦护膊 》
•
•
“五星”锦是一长方形圆角绢缘缀带的护膊用的面锦,长16.5厘米, 宽11.2厘米,为五重平纹经锦,经密220根/厘米,纬密48根/厘米;纹 样题材新颖,风格别致,气势雄伟。宝蓝、绛红、草绿、明黄和白色 等五组色经根据纹样分别显花,织出星纹、云纹及孔雀、仙鹤、辟邪、 虎等端禽兽纹样,上下每二个循环花纹之间贯穿“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文字。绢锦组织结构复杂,工艺精湛。 199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丰 县尼雅遗址一号墓地出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护膊用彩锦和白绢制成,呈长方形,两长边各缝缀三条长系带。
战国 1982年,曾在湖北江陵马山发掘了一座楚墓,出土了大批丝织品、 编结和刺绣等。丝织品的品种有绢、罗、纱、锦等。花纹有几何 纹、菱形纹、S形纹等,几何纹中还饰有龙凤、麒麟和人物 。在 大批的刺绣中,有绣衣、绣裤、绣袍等,绣地多用绢,用辫针绣 出龙、凤、虎、三头鸟,以及草叶、枝蔓和花朵,线条流畅,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