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管理企业财务管理规定 (终审稿)
物业公司财务管理规定(4篇)

物业公司财务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物业公司财务管理,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依法保护物业公司财产权益,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物业公司财务管理应遵循合法、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依法履行财务信息报告、财务审核、财务监督等职责。
第三条物业公司财务管理涉及资金、会计、财产、合同等方面,除本规定外,还应遵守国家相关财务法规、会计准则以及公司章程等。
第四条物业公司应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明确财务管理职责,确保财务管理规范化和规范运作。
第二章财务管理组织第五条物业公司应设立财务管理部门,专门负责财务管理工作。
财务管理部门应有熟悉财务管理业务和相关法律法规的人员组成。
第六条财务管理部门应制定财务管理工作制度、财务管理手册等,明确工作程序和操作规范。
第七条财务管理部门应及时收集、整理、分析财务数据,编制财务报表和财务分析报告,并定期向物业公司管理层及董事会报送财务报告。
第八条物业公司应配备合格的财务人员,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财务人员应具备会计资格,熟练掌握会计核算、财务分析等技能。
第九条物业公司应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对财务管理进行审计和监督。
内部审计部门应独立于财务管理部门,并具有相应的权力和职责。
第三章财务信息管理第十条物业公司应建立完善的财务信息管理系统,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应具备数据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第十一条财务信息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及时、准确地进行记账和报表编制。
财务信息应按照账务原始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报表的形式进行存储和归档。
第十二条物业公司应建立资金管理制度,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和安全保管。
资金管理应遵循预算管理、费用控制、资金回收等原则。
第十三条物业公司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履行税收申报和缴纳义务,确保纳税的合规性和及时性。
第四章财务审核与监督第十四条物业公司应建立财务审核制度,对财务活动进行审核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处理。
财务审核应独立于财务管理部门,并具有相应的授权和权限。
物业管理企业财务管理规定

物业管理企业财务管理规定物业管理企业财务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物业管理企业的财务管理,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发展,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章财务管理机构第二条物业管理企业应设立财务管理部门,负责全面管理企业的财务活动。
第三章财务制度第三条物业管理企业应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包括财务核算制度、财务报告制度、财务审计制度等。
第四章财务核算第四条物业管理企业应按照国家财务规定和会计准则进行财务核算,确保核算准确、真实、完整。
第五章财务报告第五条物业管理企业应编制财务报告,包括年度财务报告、季度财务报告和其他财务报告。
第六章资金管理第六条物业管理企业应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确保资金的安全、合理使用。
第七章预算管理第七条物业管理企业应按照年度计划制定预算,并及时调整和执行,确保企业的财务状况稳定。
第八章税务管理第八条物业管理企业应按照国家税务规定缴纳各项税费,并及时申报税务信息。
第九章财务审计第九条物业管理企业应定期进行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并配合审计机构的工作。
第十章管理制度第十条物业管理企业应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包括财务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风险管理制度等。
第十一章附则第十一条对于违反本规定的行为,物业管理企业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2、资金管理流程图法律名词及注释:1、国家财务规定:指国家对于财务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的规定。
2、会计准则:指会计行业对于财务核算的准则和规范。
3、内部控制制度:指企业内部为保障财务管理安全和准确性而制定的控制制度。
4、风险管理制度:指企业为应对各类风险事件而制定的管理制度。
物业管理企业财务管理规定

物业管理企业财务管理规定物业管理企业财务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1·1 目的和适用范围本规定的目的是为了规范物业管理企业的财务管理行为,建立健全财务管理体系,确保财务工作的正常进行。
适用于所有物业管理企业及其财务相关人员。
1·2 定义(在此和解释与财务管理相关的法律名词)第二章:财务组织与职责2·1 财务部门设置物业管理企业应设立财务部门,明确负责人,财务部门应有足够的人力和资源来执行财务管理职责。
2·2 财务岗位职责(在此详细描述财务岗位的职责,如会计、出纳等)2·3 财务管理职责划分明确财务管理的各项职责分工,确保财务管理工作的高效和准确性。
第三章:财务制度与账务管理3·1 财务制度建立制定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明确财务活动的流程和要求。
3·2 会计核算确保会计核算工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包括费用核算、资产核算等。
3·3 预算管理制定财务预算,控制财务支出,合理分配资源。
3·4 资金管理建立科学的资金管理制度,包括资金往来、收付款等过程。
第四章:财务报告与分析4·1 财务报表编制按照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要求,编制财务报表,向相关方及时提供财务信息。
4·2 财务审计定期进行财务审计,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4·3 财务分析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
第五章: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5·1 内部控制机制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机制,确保财务管理的规范性和合规性。
5·2 风险识别与管理及时识别和评估财务管理中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理和防范。
第六章:附件(此文档所涉及的附件文件名称及简要说明)附件2:会计核算标准文件第七章:法律名词及注释(与财务管理相关的法律名词,并进行相应的解释和注释)第八章:结束声明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仅供参考,在具体财务管理操作中,应按照法律法规要求进行处理。
物业管理企业财务管理规定

物业管理企业财务管理规定一、总则为规范物业管理企业的财务管理行为,保障企业财务安全,提高财务管理效率,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制定本《物业管理企业财务管理规定》(以下简称“本规定”)。
二、财务管理职责及权限1. 物业管理企业应设立专门的财务管理部门,负责全面组织和实施公司财务管理工作。
2. 财务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包括:准确、及时地记录和管理公司的财务数据,编制财务报表,进行财务分析和预测,制定公司的财务决策计划,并对外提供财务信息。
三、财务核算与报告1. 物业管理企业应按照国家财务会计准则进行财务核算,并编制财务报表。
2. 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财务报表应当真实、准确地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3. 财务报表应按照规定的时间表进行编制和上报,以确保及时、准确地提供财务信息。
四、预算管理1. 物业管理企业应按照公司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编制年度预算。
2. 预算编制应参考历史数据和市场情况,合理确定收入预测和费用预算。
在编制预算过程中,应注重预算的可操作性和实施性。
3. 物业管理企业应定期进行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和评估,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预算,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五、资金管理1. 物业管理企业应建立健全的资金管理制度,确保公司资金的安全和有效利用。
2. 资金管理包括银行存款管理、资金调度和资金流动分析等方面。
公司应合理安排资金的流入和流出,确保资金的有效利用和投资运营的正常进行。
3. 物业管理企业应定期监控资金流动情况,预测和分析资金缺口,并采取相应措施尽量减少资金的闲置和浪费。
六、审计与风险控制1. 物业管理企业应定期进行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
内部审计应强调风险控制和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及时发现和纠正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
2. 物业管理企业应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制度,制定相关风险控制措施,防范风险事件的发生和损失的扩大。
3. 物业管理企业应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确保他们具备扎实的财务知识和较高的职业操守,提高公司财务管理的专业化水平。
物业管理企业财务规定范文(三篇)

物业管理企业财务规定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监督物业管理企业的财务管理,保证企业财务安全稳定运行,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物业管理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
第三条物业管理企业的财务管理应坚持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保证财务报表真实、全面、及时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第四条物业管理企业的财务管理应遵循合理经济原则,合理配置财务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第五条物业管理企业应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完善财务管理流程,确保财务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六条物业管理企业应按期编制财务预算和财务报告,及时进行盘点和核算,确保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七条物业管理企业应规范财务核算和账务处理,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可信。
第八条物业管理企业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财务审计和监督,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
第二章财务预算管理第九条物业管理企业应按照年度经营计划,编制财务预算。
第十条物业管理企业财务预算应包括预计收入、支出、投资、融资等各项指标。
第十一条物业管理企业财务预算编制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合理确定各项指标的数值和占比。
第十二条财务预算编制应征求各部门和人员的意见,经企业负责人批准后执行。
第十三条物业管理企业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应定期进行监督和检查,对异常情况及时调整预算。
第十四条物业管理企业财务预算应在年度末进行总结和分析,为下一年的预算制定提供参考。
第三章财务核算和账务处理第十五条物业管理企业应建立健全财务核算制度,明确财务核算的流程和责任。
第十六条物业管理企业财务核算应按照有关会计原则和政策规定进行,确保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第十七条物业管理企业应及时开展账务处理工作,确保账务准确无误。
第十八条物业管理企业财务核算和账务处理应严格遵循会计制度和会计政策,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可信。
第十九条物业管理企业应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加强对企业资产的核实、登记和管理。
第二十条物业管理企业应建立健全财务档案管理制度,规范财务档案的存储和利用。
物业管理企业财务管理规定

物业管理企业财务管理规定一、总则为了规范物业管理企业的财务管理行为,加强财务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障企业的健康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制度,结合物业管理企业的特点,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适用于各类物业管理企业(以下简称企业)。
企业应当根据本规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财务管理办法,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二、财务管理体制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财务管理体制,明确财务部门的职责和权限,确保财务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财务部门应当配备具有相应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的财务人员,负责企业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
企业的重大财务决策应当由管理层集体研究决定,并报董事会或股东会审批。
三、资金筹集企业可以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包括股东投入、银行贷款、发行债券、收取物业服务费等。
在筹集资金时,应当遵循合法、合理、效益的原则,充分考虑资金成本和风险,制定科学的筹资方案。
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足额地缴纳各项税费,并按照约定偿还借款本息。
四、资金使用企业应当合理安排资金使用,优先满足日常经营活动的需要,确保物业服务的正常开展。
资金使用应当遵循预算管理、专款专用、节约高效的原则。
企业应当编制年度资金预算,并严格按照预算执行。
对于重大项目的资金支出,应当进行可行性研究和论证,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效益性。
五、资产管理企业应当加强资产的管理,包括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等。
货币资金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管理,确保资金的安全和完整。
应收账款应当及时催收,定期进行账龄分析,防范坏账风险。
存货应当定期盘点,确保账实相符,避免积压和浪费。
固定资产应当建立健全台账,定期进行清查和折旧计提,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
六、成本费用管理企业应当加强成本费用的管理,严格控制成本费用的支出,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成本费用的核算应当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准确核算各项成本费用。
企业应当制定合理的成本费用控制目标,并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和岗位,定期进行考核和分析。
物业管理企业财务管理规定

物业管理企业财务管理规定一、总则物业管理企业财务管理是指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控制和指导的制度化、程序化、科学化管理过程。
为了规范物业管理企业的财务管理行为,保证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合法性和及时性,制定以下规定。
二、财务核算1. 财务核算的基本原则(1)真实性原则:财务核算应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实质和财务状况。
(2)持续性原则:财务核算应根据一定的连续性和一贯性原则进行,确保财务数据的可比性和连续性。
(3)权责对等原则:企业应根据各部门、岗位的职责和权限进行财务核算和财务决策。
(4)审计核算原则:财务核算应遵循审计监督的原则,确保财务数据的可靠性和合规性。
2. 财务会计制度(1)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制度,明确财务会计的对象、内容及核算办法。
(2)实施财务账簿管理,确保账簿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合理设置科目,明确科目的名称、编码和用途,建立科目的核算细则。
三、财务预算1. 财务预算编制(1)制定年度财务预算,明确企业的收入、支出、成本等关键指标。
(2)合理设置预算编制程序,明确编制预算的责任部门和流程。
2. 财务预算执行(1)建立预算执行的监控机制,及时发现并解决预算执行中的问题。
(2)加强成本控制,确保经营成本的合理性和可控性。
四、资金管理1. 资金流动与运营(1)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明确资金流动和运营的程序和要求。
(2)合理规划企业的资金使用和流动,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
2. 资金监督与审计(1)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督,确保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和效益性。
(2)定期进行资金的内部审计,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
五、税务管理1. 税务申报与缴纳(1)严格按照国家的税收政策和法规申报和缴纳各项税费。
(2)及时准确地填报税收相关信息,确保税务申报的准确性。
2. 税务风险管理(1)及时了解国家税收政策和法规的变化,确保企业的税务管理达到合规的标准。
(2)建立健全税务风险识别和防控机制,对潜在的税务风险进行及时的处理和解决。
物业管理企业财务管理规定

物业管理企业财务管理规定一、总则为了加强物业管理企业的财务管理,规范财务行为,保障企业的健康发展和业主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制度,结合物业管理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适用于所有从事物业管理活动的企业(以下简称“企业”)。
企业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制度,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财务管理,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二、财务管理体制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财务管理体制,明确财务管理职责,合理设置财务机构和配备财务人员。
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应当在企业负责人的领导下,由财务部门统一负责。
财务部门应当根据企业的经营规模和业务特点,合理设置会计岗位,明确岗位职责,确保财务工作的顺利进行。
企业的重大财务决策应当经过集体研究决定,并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权限进行审批。
三、资金筹集企业的资金筹集应当遵循合法、合理、效益的原则,根据企业的发展规划和经营需要,合理确定资金筹集的规模和方式。
企业可以通过吸收业主投资、银行借款、发行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
在筹集资金时,应当充分考虑资金成本、风险和回报等因素,选择最优的筹资方案。
企业筹集的资金应当按照规定的用途使用,不得挪作他用。
四、资金使用企业的资金使用应当遵循节约、合理、有效的原则,严格按照预算和审批程序进行。
企业应当合理安排资金,优先保证物业管理服务的正常开展和设施设备的维修养护。
对于重大项目的资金支出,应当进行充分的可行性研究和论证,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审批。
企业应当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督和控制,定期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五、资产管理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加强对资产的购置、使用、处置等环节的管理。
(一)流动资产的管理1、企业应当加强对现金的管理,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现金管理的规定,控制现金的使用范围和库存限额,确保现金的安全和完整。
2、企业应当加强对银行存款的管理,定期核对银行账户,及时清理未达账项,确保银行存款的账实相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业管理企业财务管理
规定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物业管理企业财务管理规定
财政部财基字[1998]7号
第一条为了规范物业管理企业财务行为,有利于企业公平竞争,加强财务管理和经济核算,结合物业管理企业的特点及其管理要求,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物业管理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等各类经济性质的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等各类组织形式的企业。
其他行业独立核算的物业管理企业也适用于本规定。
第二章代管基金
第三条代管基金是指企业接受业主管理委员会或者物业产权人、使用人委托代管的房屋共用部位维修基金和共用设施设备维修基金。
房屋共用部位维修基金是指专项用于房屋共用部位大修理的资金。
房屋的共用部位,是指承重结构部位(包括楼盖、屋顶、梁、柱、内外墙体和基础等)、外墙面、楼梯间、走廊通道、门厅、楼内存车库等。
共用设施设备维修基金是指专项用于共用设施和共用设备大修理的资金。
共用设施设备是指共用的上下水管道、公用水箱、加压水泵、电梯、公用天线、供电干线、共用照明、暖气干线、消防设施、住宅区的道路、路灯、沟渠、池、井、室外停车场、游泳池、各类球场等。
第四条代管基金作为企业长期负债管理。
代管基金应当专户存储,专款专用,并定期接受业主管理委员会或者物业产权人、使用人的检查与监督。
代管基金利息净收入应当经业主管理委员会或者物业产权人、使用人认可后转作代管基金滚存使用和管理。
第五条企业有偿使用业主管理委员会或者物业产权人、使用人提供的管理用房、商业用房和共用设施设备,应当设立备查帐簿单独进行实物管理,并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或者双方签订的合同、协议支付有关费用(如租赁费、承包费等)。
管理用房是指业主管理委员会或者物业产权人、使用人向企业提供的办公用房。
商业用房是指业主管理委员会或者物业产权人、使用人向企业提供的经营用房。
第六条企业支付的管理用房和商业用房有偿使用费,经业主管理委员会或者物业产权人、使用人认可后转作企业代管的房屋共用部位维修基金;企业支付的共用设施设备有偿使用费,经业主管理委员会或者物业产权人、使用人认可后转作企业代管的共用设施设备维修基金。
第三章成本和费用
第七条企业在从事物业管理活动中,为物业产权人、使用人提供维修、管理和服务等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支出,按照国家规定计入成本、费用。
第八条企业在从事物业管理活动中发生的各项直接支出,计入营业成本。
营业成本包括直接人工费、直接材料费和间接费用等。
实行一级成本核算的企业,可不设间接费用,有关支出直接计入管理费用。
直接人工费包括企业直接从事物业管理活动等人员的工资、资金及职工福利费等。
直接材料费包括企业在物业管理活动中直接消耗的各种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和动力、构配件、零件、低值易耗品、包装物等。
间接费用包括企业所属物业管理单位管理人员的工资、奖金及职工福利费、固定资产折旧费及修理费、水电费、取暖费、办公费、差旅费、邮电通讯费、交通运输费、租赁费、财产保险费、劳动保护费、保安费、绿化维护费、低值易耗品摊销及其他费用等。
第九条企业经营共用设施设备,支付的有偿使用费,计入营业成本。
第十条企业支付的管理用房有偿使用费,计入营业成本或者管理费用。
第十一条企业对管理用房进行装饰装修发生的支出,计入递延资产,在有效使用期限内,分期摊入营业成本或者管理费用。
第十二条企业可以于年度终了,按照年末应收帐款余额的%—%计提坏帐准备金,计入管理费用。
企业发生的坏帐损失,冲减坏帐准备金。
收回已核销的坏帐,增加坏帐准备金。
不计提取坏帐准备金的企业,发生的坏帐损失,计入管理费用。
收回已核销的坏帐,冲减管理费用。
第四章营业收入及利润
第十三条营业收入是指企业从事物业管理和其他经营活动所取得的各项收入,包括主管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第十四条主营业务收入是指企业在从事物业管理活动中,为物业产权人、使用人提供维修、管理和服务所取得的收入,包括物业管理收入、物业经营收入和物业大修收入。
物业管理收入是指企业向物业产权人、使用人收取的公共性服务费收入、公众代办性服务费收入和特约服务收入。
物业经营收入是指企业经营业主管理委员会或者物业产权人、使用人提供的房屋建筑物和共用设施取得的收入,如房屋出租收入和经营停车场、游泳池、各类球场等共用设施收入。
物业大修收入是指企业接受业主管理委员会或者物业产权人、使用人的委托,对房屋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进行大修取得的收入。
第十五条企业应当在劳务已经提供,同时收讫价款或取得收取价款的凭证时确认为营业收入的实现。
物业大修收入应当经业主管理委员会或者物业产权人、使用人签证认可后,确认为营业收入的实现。
企业与业主管理委员会或者物业产权人、使用人双方签订付款合同或协议的,应当根据合同或者协议所规定的付款日期确认为营业收入的实现。
第十六条企业利润总额包括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以及补贴收入。
第十七条补贴收入是指国家拨给企业的政策性亏损补贴和其他补贴。
第十八条营业利润包括主管业务利润和其他业务利润。
主营业务利润是指主管业务收入减去营业税金及附加,再减去营业成本、管理费用及财务费用后的净额。
营业税金及附加包括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
其他业务利润是指其他业务收入减去其他业务支出和其他业务缴纳的税金及附加后的净额。
第十九条其他业务收入是指企业从事主营业务以外的其他业务活动所取得的收入,包括房屋中介代销手续费收入、材料物资销售收入、废品回收收入、商业用房经营收入及无形资产转让收入等。
商业用房经营收入是指企业利用业主管理委员会或者物业产权人、使用人提供的商业用房、从事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如开办健身房、歌舞厅、美容美发屋、商店、饮食店等经营收入。
第二十条其他业务支出是指企业从事其他业务活动所发生的有关成本和费用支出。
企业支付的商业用房有偿使用费,计入其他业务支出。
企业对商业用房进行装饰装修发生的支出,计入递延资产,在有效使用期限内,分期摊入其他业务支出。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一条本规定自1998年1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