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

合集下载

山东省海洋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及对策

山东省海洋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及对策
第 2 6卷第 1 期
V0. 6 No 1 12 , .
滨州学 院学报
J u n l f iz o ies y o ra n h u Unv ri oB t
21 0 0年 2月
Fe .,0 0 b 21
【 济社 会研 究】 经
山东省海洋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及对策
陈婷 婷

山东省海 洋旅 游资源概况
( ) 一 山东省海 洋旅游 资源的 总体特点
山东省 沿海地 区位于 东亚暖温 带季风 气候 区 , 冬 少 严 寒 , 无 酷 暑 , 候 宜 人 。东 部 沿 海 岸 段 及 夏 气 其 附 近 的 岛 屿 旅 游 资 源 丰 富 , 丽 的 山 峰 , 细 的 秀 柔 海 滩 , 旎 的海 滨 风 光 , 久 深 远 的齐 鲁 文 化 , 特 旖 悠 独
重复建设 ; 区域 布局 不合理 ; 洋资 源 的生 态环 境破 坏 加 剧 ; 海 开发 的 管理 体 制 不健 全 等 。最后 有
针对性 地提 出了山 东省海 洋旅 游 可持 续发 展 的对 策 : 整合 开 发 , 进 资 源 的优 化 配置 ; 促 构建 可持 续发展 的 管理模 型体 系; 强 海 洋旅 游 生态 环境 污染 的预 防 ; 强海 洋旅 游 业 的规 划 与 管理 ; 加 加 建
收 稿 日期 :0 9一l 20 O一2 5
作 者简 介 : 陈婷 婷( 9 1 ) 女 , 宁开原 人 , 1 8 , 辽 助教 , 主要从 事旅 游规 划与 开发 研究 。
第 】 期
陈婷婷 山东省海 洋旅游业 可持续发展评价及对策
下 带 底 栖 生 物 各 4 0余 种 。 0
的 民俗 风 情 , 多 的 名 胜 古 迹 , 成 了 一 道 靓 丽 的 众 构

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评价与分析

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评价与分析

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评价与分析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性自然资源。

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而水资源的有限性和分布不均使得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面临巨大挑战。

因此,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进行评价与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当前,全球水资源开发利用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性的特点。

在农业领域,灌溉用水占据了大量的水资源。

许多地区仍然采用传统的灌溉方式,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造成了大量的浪费。

工业用水方面,一些高耗水行业在生产过程中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大,且排放的废水若未经有效处理,会对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在生活用水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水量也在逐渐增加。

同时,城市供水管网的漏损问题也导致了水资源的浪费。

此外,水资源的分布不均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

一些地区水资源丰富,而另一些地区则面临严重的水资源短缺,甚至出现了水危机。

二、水资源开发利用可持续性的评价指标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价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评价指标:1、水资源量与需求量的平衡指标包括水资源总量、可利用水资源量、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等。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是衡量水资源开发程度的重要指标,如果超过一定限度,可能会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和水资源的不可持续利用。

2、水资源利用效率指标如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工业万元增加值用水量、城市人均生活用水量等。

这些指标能够反映出不同领域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效率越高,可持续性越强。

3、水环境保护指标包括水质达标率、废水处理率、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等。

良好的水环境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保障。

4、水资源管理制度指标包括水资源管理法规的完善程度、水资源规划的科学性、水资源管理机构的执行力等。

健全的管理制度能够有效地保障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三、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影响了其可持续性。

旅游业发展的环境影响评价

旅游业发展的环境影响评价

旅游业发展的环境影响评价引言旅游业已经成为了许多国家的重要经济支柱,但同时也存在着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因此,对旅游业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将有助于寻求合理的开发方案,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第一章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1.景区建设带来的影响在景区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开挖和填方,可能造成土地表面的裸露和破坏,对地表土壤结构破坏,影响土地的生产力和植被生长,造成水土流失和侵蚀,引发洪涝灾害风险。

2.垃圾排放引起的污染大量的游客所带来的消费和使用后,产生的垃圾需要得到处理,如果处理不当,将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严重的污染将会影响游客的体验,影响景区形象和旅游收入。

3.物种重心的破坏因为游客会在景区或者自然保护区区内开展生态旅游或者拍摄,而它们的行为导致地球上的动植物生态系统失衡,物质循环受到破坏,这会导致物种的灭绝,繁殖空间受损,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影响很大。

第二章旅游业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模型1.指标体系为了评价旅游业的环境影响,需要建立一个合理的指标体系,充分考虑到旅游业的生命周期(规划、建设、运营、维护及退役)内对环境的影响,评价旅游业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的影响。

2.生态灵敏度评价在生态环境敏感区内,需要进行生态灵敏区评价,查明是否受到旅游业的影响。

生态灵敏区评价是根据陆地和水体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的能力和敏感性,尽可能评估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以达成最佳旅游开发方案的目标。

第三章旅游业环评的实践经验1.案例分析在开展旅游业的环境影响评价时,需要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研究。

如中国的张家界景区,景区建设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环境,游客碳偏高,所以景区采取了一系列的绿色措施,保护生态环境,推广低碳旅游,从而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2.发展方向旅游业的环境影响评价需要以保护环境、旅游文化遗产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制定出合理的旅游业发展规划,大力推进生态文明旅游和低碳旅游。

结语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一直是大家关心的问题,本文就旅游业的环境影响进行了探讨,提议在旅游业的开发中尽量采取绿色措施,加强旅游资料的宣传,提高旅游者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心个人疫情的根源。

水环境改善社会评价及社会效益

水环境改善社会评价及社会效益

水环境改善社会评价及社会效益简介本文旨在探讨水环境改善对于社会的评价及产生的社会效益。

水环境改善是指通过不同的措施和技术手段,改善水体的质量和保护水资源的健康。

这对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福祉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评价水环境改善的社会效益。

环境效益水环境改善对环境具有显著的效益。

首先,它可以提高水体的水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水生态系统的健康。

这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

其次,水环境改善还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提高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率。

这对于维护地球生态环境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经济效益水环境改善也能够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首先,通过改善水质,水环境改善促进了更健康的水资源供应,降低了水处理和净化的成本,节约了社会资源。

其次,水环境改善可以改善生态环境,提升生态旅游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

水环境改善还有助于提高城市景观和环境品质,增加城市的吸引力,促进旅游和商业发展。

社会效益水环境改善对社会有广泛的效益。

首先,它可以提供更健康和安全的饮用水,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其次,水环境改善有助于减少水传播疾病的发生,保护公众健康。

此外,水环境改善还能够提高社会的环境意识和保护意识,促进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传播和实施。

结论水环境改善对于社会评价及产生的社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对环境、经济和社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益处,也为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的福祉做出了积极贡献。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采取行动,加强水环境改善工作,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 注:以上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未引用无法确认的内容。

水资源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与评价

水资源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与评价

水资源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与评价水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资源,然而,由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水资源短缺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为了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管理,制定合适的评价指标和准则对于推动水资源管理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水资源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与评价方法,并分析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一、引言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过度利用和污染,以及气候变化的影响,水资源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为了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各国纷纷采取了水资源管理的措施,并制定了相关的指标和评价体系。

二、水资源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指标1. 水量指标水量是衡量一个地区水资源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常用的水量指标包括可用水资源量、水资源蓄量和水资源量利用率等。

可用水资源量是指一个地区的水资源中可供使用的部分,是评价地区水资源供需平衡的主要指标。

水资源蓄量则是指一个地区的水库、湖泊和地下水蓄水量,是衡量地区水资源储备能力的重要依据。

水资源量利用率则是指一个地区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程度,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2. 水质指标除了水量指标,水质指标也是衡量水资源管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水质指标包括水体中各种污染物的浓度和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总磷、总氮等参数。

根据不同的用途,对水体水质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通过监测水体中的各项指标,可以评估水资源的质量状况,指导水资源管理的决策和措施。

3. 水效益指标水效益指标是衡量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指标。

水资源的利用效益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水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等。

经济效益指的是水资源在经济上的利用效益,例如农业灌溉的产出和工业生产的水耗。

社会效益包括水资源为居民提供的生活用水和公共服务等方面。

生态效益则是指水资源对生态系统维持和保护的作用。

通过综合评估水资源的效益,可以更好地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水资源管理的评价方法1. 综合评价法综合评价法是根据一系列的指标,通过建立评价模型来综合评价水资源管理的可持续发展状况。

云南水体旅游景观及其对旅游发展的影响

云南水体旅游景观及其对旅游发展的影响

云南师范大学2011-2012年度校级公选课云南旅游景观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旅游管理非师范赵瑞娟(104130341)指导教师:李亚2011年12月5日星期一云南水体旅游景观的景观特点及其对旅游发展的影响关键词:云南水体旅游特点影响水体指以相对稳定的陆地为边界的水域,是河流、湖泊、沼泽、水库、地下水、海洋的总称。

水体也称“水体环境”,包括水及水中的溶解物、水生生物、底泥等,它们共同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或自然综合体。

水体旅游景观是水文要素与其他要素结合,形成吸引旅游者,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水体和水文现象。

水是生命体不可或缺的条件,水本身具有其自身的美学价值,水体旅景观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和环境形成条件。

水体旅游景观是云南旅游景观的突出代表,开发水体旅游景观有助于云南旅游整体项目的开发。

云南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云南奇特的水体旅游景观。

如:三江并流、高山雪峰、峡谷险滩、冰蚀湖泊、雪花山甸等,构成了云南水体旅游景观雄、险、奇、秀、幽、等特色。

云南省是一个土地辽阔、山川壮丽、资源丰富,土地面积约为38.3万平方公里,居住着25个民族的地方。

其东部与贵州、广西相连,北部与四川、西藏毗邻,西部与缅甸接壤,南部紧靠老挝越南。

国境线长达四千多公里,全省山区和半山区占有94%,边疆、民族、山区三位一体成为云南突出的特点。

云南地处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相连。

印度洋吹来的暖湿气流,由于有喜马拉雅山的阻挡,所以这股西风给云南带来了丰富的降水,极大的影响着云南的河流湖泊、地下水的补给。

云南地质结构复杂,地势北高南低,河谷多沿断裂带发育,使得许多河流作为支流相互交汇,最终形成主要河流。

再次,云南处于热带、亚热带,多森林植被,对于涵养水源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最后,由于人为的影响,建造水库、开凿人工河等,将河流与河流之间、河流和湖泊之间以及湖泊与湖泊之间相连通。

由于这些原因,云南的河流、湖泊、泉水等形成了巨大的水系网,共同构成了云南水体旅游景观。

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

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

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旅游业是世界各国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但过度开发和不可持续的旅游活动往往会给目的地带来负面影响。

为了确保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并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

一、环境保护指标(1)自然资源保护: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目的地应该注重保护自然资源,减少过度开发和破坏。

评价指标可以包括土地利用规划、水源保护以及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等。

(2)能源消耗与排放:评价指标还可以关注旅游目的地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情况。

合理使用和开发清洁能源有助于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二、社会经济指标(1)就业机会: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目的地应该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尤其是在当地居民中。

评价指标可以关注当地居民就业率和旅游业对当地经济的贡献度。

(2)文化保护:旅游目的地应该尊重和保护当地的文化遗产和传统。

评价指标可以关注旅游业对当地文化的保护情况以及与当地居民的积极互动。

三、游客体验指标(1)游客满意度:评价一个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性还需要考虑游客的满意度。

评价指标可以包括游客调查、评论和评分等,以了解目的地是否达到了游客的期望和需求。

(2)游客行为: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还需要考虑游客的行为。

评价指标可以关注游客的环保意识、文化尊重和社会责任等方面,以推动游客的可持续旅游行为。

四、管理与政策指标(1)可持续规划: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有明确的规划和管理。

评价指标可以关注目的地的规划和管理机构的有效性,以及是否存在相关政策和法规来支持可持续发展。

(2)利益相关者参与:评价指标还可以考虑目的地中各利益相关者(如当地居民、旅游从业者、非政府组织等)的参与程度和合作效果,以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共识和行动。

综上所述,评价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综合考虑环境保护、社会经济、游客体验以及管理与政策等多个方面。

通过合理的评价指标和有效的管理措施,我们可以推动旅游业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共同繁荣。

水色风景旅游资源的特点与评价

水色风景旅游资源的特点与评价
(三)品茗功能
我国几千年的传统饮食习惯,使人们既重视茶叶 的质量,更重视水的质量。名茶必须用好水,已成 为人们的共识。水质清醇的泉水既可供品名,也可 供酿造。我国的许多名酒佳酿,使用都是优质的水 体。旅游区利用优质泉水和名茶、名酒,能够更好
第一节 江河湖泊
❖ 一、风景河段 河川是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地理实体。人类旅游离不开它营造的美好
二、水色风景旅游资源的特点
3、风景水体旅游资源是各类景区的重要构景 因素
水是“风景的血脉”、“风景的灵气”。
4、风景水体旅游资源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体 验性旅游活动,满足人们参与性旅游的要求
三、水景旅游资源的评价
水:是自然界最活跃的物资之一,有液、固、气三态的变化。 以海、湖、江、瀑、泉、冰川等形式存在。水与山密不可分。水与人最亲近。
4、水声 动态的水由于运动形式不同会产生不同声音,有着音乐美。如: 溪流的潺潺水声,波涛形成的气吞山河之磅礴声音,瀑布的万马奔腾之 势。
水体的一般旅游评价
5、水色:由于水的深浅、含有物质成分和河床湖底的矿物成分之差异, 会出现不同颜色,增强水体的美感。深水--蓝色;水藻多--绿色; 黄河-黄;九寨沟-由于湖盆为石灰岩,并有多种藻类,故湖水五光十 色,有绿色、红色、黄色等。 6、透明度 是透明度板放入水中所能见到的最大深度。水中泥沙、悬浮 物、浮游生物的多少,决定透明度的大小。 7、水味 纯水是无嗅无味的液体,含有一些物质就会使水产生一定的气 味。含腐殖质多的有霉味,含泥质时有泥土味,含矿物盐是有咸味。水 味是评价水质的标准之一。 8、水质 特别是矿泉水、饮用水,对水中的矿物成分和微量元素都有具 体要求。
1、水面大小
5、水色
2、水面形状
6、透明度
3、水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14-10-15; 修订日期:2015-01-0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1271161);江苏省水利科技项目 (2011046) 作者简介:丁蕾 (1981- ),女,江苏盐城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旅游地理与旅游规划研究。
E-mail: Flora0915@ 通讯作者:吴小根 (1964- ),男,江苏苏州人,博士,教授,主要从事旅游规划与管理、地表过程、海岸带研究。
统计资料 C16 是指在不出现生态环境永久性破坏的前提下,某一个旅 游地最多所能容纳的游客数量,借鉴已有的旅游环境容量模 型计算间接得到
“主客”环保支持 问卷调查
度 C17
管理可持 旅游规划 C18 续发展 B4
专家评估
管理体系 C19
专家评估
C17 是水体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该指标针对水体 旅游地主要利益相关者“居民”与“游客”进行调查获取数据
标的重要程度进行两两比较,下层指标对上层指标的贡献通过计算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
来得到,从而明确每一个基层指标对于总目标而言的权系数[18]。
一般情况下,构造判断矩阵时两两比较采用 1~9 来代表其相对重要性由同等、稍
显、明显、强烈以及极端的渐变。考虑到指标性质强度比较接近,故采用 1.1~1.9 标度。
3期
丁 蕾 等:水体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
581
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3.1 指标数据的赋值与无量纲化
为了客观的反映各项指标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采用多种赋值方法。所有指标值来
源于三种 (表 1),一是采用权威规范的统计资料;二是间接利用统计资料,参考相关的
国家标准规范,结合专家评估或实地调查赋值打分;三是通过实地问卷调查获得数据。
C18包括是否已经编制出具有指导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中 长期旅游业发展规划;规划是否科学、合理;实施情况如何
C19 包括管理机构是否健全;管理制度是否完备;管理人员 职责是否明确落实
资源管理 C20
专家评估 C20 包括水功能区划是否明确、合理;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是 否科学、有效
安全管理 C21
专家评估 C21 包括工程和设备安全是否达标;游乐设施安全是否达 标;安全标志设置是否合理、醒目;治安机构是否健全;消 防是否达标;应急预案是否科学、有效
专家评估 C12 参考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3838-2002)、《生活饮 用 水 卫 生 标 准》 (GB 5749- 2006)、《国 家 污 水 综 合 排 放 标 准》 (GB 8978-1996)
水土保持质量 C13 生态环境质量 C14
生态敏感度 C15 环境容量 C16
专家评估 C13参考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规范》 (GB/T 15773-1995)
专家评估 C14 参考国家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095-2012)、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3096-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 则》 (HJ 2.1-2011)、《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GB/T 17775-2003) 统计资料 C15以“水体面积”为替代指标
第 34 卷 第 3 期 2015 年 3 月
地理研究 GEOGRAPHICAL RESEARCH
Vol.34, No.3 March, 2015
水体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
丁 蕾 1,2,吴小根 1,王腊春 1,章锦河 1
(1.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南京 210023;2.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南京 210089)
水体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可以表述为 A= (B1,B2,B3,B4,B5),具体水体旅游可 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选取如表 1 所示。
表 1 水体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Tab. 1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water tourism
1 引言
地球表面的水体主要有江河、湖泊、海洋、瀑布、涌泉、冰川等。水体旅游资源是 指水域 (水体) 及相关联的岸地、岛屿、林草、建筑等能对人产生吸引力的自然景观和 人文景观[1]。水体旅游是人们前往水体及周边区域以寻求愉悦为主要目的的一种具有社 会、休闲和消费属性的短期经历,在当前逐渐成为休闲时尚与区域旅游开发的重要载体。
统计资料 专家评估 统计资料 专家评估
C24参考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GB/T 18972-2003)
C25以“通达度指数”的计算结果替代 C26 主要是指水体旅游地的地理位置,如是否邻近世界、国 家级景点等
经济条件 C27 适游期 C28
统计资料 C27以“人均 GDP”的计算结果替代 专家评估 C28参考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GB/T 18972-2003)
摘要:“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满足子孙后代需求能力的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 实现定量评价是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水体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可划分为经 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环境可持续发展、管理可持续发展、开发条件与潜力五个子系 统,共设 28 个指标因子,运用熵技术支持下的层次分析法测算指标权系数。对南京市三处典型 水体旅游地(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的实证研究表明,其可持续发展水平依次为金牛湖(0.896)、珍 珠泉(0.883)与外秦淮河(0.796)。金牛湖在环境层面特别出色,珍珠泉在其余层面都位列第 一。外秦淮河开发条件与潜力最好,但在其余层面均处于末位。针对具体评价数据,就三者在 可持续发展方面亟待改进的地方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水体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熵技术 DOI: 10.11821/dlyj201503015
水体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遵循科学性、可比性、可操作性等一般 原则,注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从不同角度体现水体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 向,全面而又准确的反映水体旅游目的地管理现状及开发潜力。选取指标时,既要参考 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又要征询相关学者的意见建议,同时兼顾到对于游客以及当地居 民的实地问卷调查与访谈情况。指标体系共计选取 28 个指标因子,其中包含水体旅游地 “主客”双方的感知因子 9 个,约占总评价指标因子的 30%。指标体系中有两个逆指标, 分别为“经济受益差距 C4”和“生态敏感度 C15”,其余指标均为正向指标。
经济受益差距 C4 问卷调查 C4是对水体旅游发展经济受益公平性的一个测度
580
地理研究
34 卷
续表
目标层 准则层
指标因子层 数据来源
备注
水体旅游 社会可持 居民满意度 C5 可持续发 续发展 B2 展评价 A
问卷调查 C5通过取“总体满意度”、“与期望中水体旅游发展比较后的 满意度”、“与其他水体旅游地比较后的满意度”这三项数据 的平均数得到
值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具体指标在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后,其取值分布在[0,1]之间。
正向指标:xij
=
xi max xi
1≤i≤n
0 ≤ xij ≤ 1
(1)
负向指标:xij =
min
1≤i≤
n
xi
xi
0 ≤ xij ≤ 1
(2)
3.2 指标的权系数赋值
由美国运筹学家 Saaty 提出的 AHP 方法,将复杂问题分解成若干层次,由专家对指
提高当地知名度 C9 游客满意度 C10
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
C9主要考察水体旅游的发展能否提升所在地的知名度
C10 通过取“游客总体评价”和“超过预期评价”这两项数 据的平均数得到
游客忠诚度 C11
问卷调查 C11通过取“游客口碑宣传”与“重复游览”这两项数据的平 均数得到
环境可持 水环境质量 C12 续发展 B3
对于可持续发展的评价研究,很多学者都倾向于结合相关理论,从研究区域的经 济、社会、环境以及其他层面入手进行分析,并遴选了诸多很有参考价值的具体指标[13-17]。 本文设计的水体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的总体目标划分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 续发展、环境可持续发展、管理可持续发展、开发条件与潜力五个子系统,五个子系统 相辅相成构成一个整体。在每个子系统下设具体的评价指标,以期建立一套针对性与适 用性较强,同时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水体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E-mail: wuxgnd@ 578-586 页
3期
丁 蕾 等:水体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
579
水质呈现加速恶化的趋势。四是旅游感知。丁蕾等[9]构建水体旅游地游客感知测度模型, 以南京市三处不同类型水体旅游地为案例进行实证分析。
20 世纪 80 年代,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指出“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满足子孙后 代需求能力的发展”是可持续发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的本质要求,并将其作为 全社会的整体发展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定量评价是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也 成为当前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通过检索文献可以发现,对于水体旅游可 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在国内外均较少见,本文主要从实践层面研究如何衡量与 评价某个区域的水体旅游可持续发展状况,并对有关水体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可操作 性指标做了进一步探讨。
目标层 准则层
指标因子层 数据来源
备注
水体旅游 经济可持 年均旅游收入增长 统计资料
可持续发 续发展 B1 率 C1
展评价 A
游客年均增长率 C2 统计资料
C1是反映旅游目的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 C2是水体旅游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旅游业产值对当地 统计资料 C3以地区第民对水体旅游开 问卷调查 发态度 C6
吸纳当地劳动力 C7 问卷调查
C6 通过取“关系密切”、“密切关注”、“支持发展”这三项数 据的平均数得到
C7 反映出旅游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带动当地居民就业方 面的重要作用
增加居民收入 C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