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执业药师资格考试《中药化学》完整版

合集下载

中药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2014年真题-(3)_真题-无答案

中药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2014年真题-(3)_真题-无答案

中药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2014年真题-(3)(总分100,考试时间90分钟)一、配伍选择题(备选答案在前,试题在后。

每组若干题。

每组题均对应同一组备选答案,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每个备选答案可重复选用,也可不选用。

)A.二陈丸B.急支糖浆C.镇咳宁糖浆D.清肺抑火丸E.炼蜜川贝枇杷膏1. 治风热咳嗽宜用的是2. 治风寒咳嗽宜用的是3. 治痰热咳嗽宜用的是4. 治肺燥咳嗽宜用的是A.健脾养心B.升阳举陷C.疏肝和胃D.益气健脾E.温补气血5. 补中益气丸既能补中益气,又能6. 香砂六君丸既能和胃,又能7. 人参归脾丸既能益气补血,又能A.健脾消食B.解表散热C.疏肝解郁D.疏肝清热E.消胀止痛8. 柴胡舒肝丸既能舒肝理气,又能9. 护肝片既能疏肝理气,又能10. 小柴胡颗粒既能疏肝和胃,又能A.健脾消食B.行气消痞C.行气泻水D.利湿和中E.通络止痛11. 香砂枳术丸既能健脾开胃,又能12. 槟榔四消丸既能消食导滞,又能13. 加味保和丸既能健胃理气,又能A.益气养血B.理气活血C.理气养血D.理气止痛E.理气疏肝14. 艾附暖宫丸既能暖宫调经,又能15. 八珍益母丸既能活血调经,又能A.清热解毒、消肿止痛B.清音利咽、消肿止痛C.润肺利咽、生津止渴D.疏风清热、消肿止痛、清利咽喉E.疏风清热、化痰散结、利咽开音16. 铁笛丸的功能是17. 黄氏响声丸的功能是A.虚寒证B.表里同病C.虚实夹杂证D.虚热证E.寒证转热证18. 表证未罢,又及于里,则形成19. 身体虚弱,以致痰、血、水、湿等病理产物停留,可形成A.缩短疗程B.降低毒性C.减少剂量D.协同增效E.改善体质20. 真武汤与氢氯噻嗪合用,能21. 香莲化滞丸与呋喃唑酮合用,能22. 贞芪扶正胶囊与环磷酰胺合用,能23. 苓桂术甘汤与地西泮合用,能A.影响药物吸收B.影响药物分布C.影响药物代谢D.增加药物排泄E.减少药物排泄24. 麻仁丸与红霉素联用,能25. 冰硼散与磺胺类药物联用,能A.木瓜丸B.舒筋丸C.醒消丸D.苏合香丸E.独活寄生丸26. 内含雄黄的中成药是27. 内含乌头的中成药是28. 内含朱砂的中成药是29. 内含马钱子的中成药是二、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

2014年执业中药师考试大纲中药化学部分

2014年执业中药师考试大纲中药化学部分

中药化学知识是执业药师必备的中药学专业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执业药师的职责与执业活动的需要,中药化学部分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
1.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与分离方法,特别是一些较为先进且应用较广的方法
2.各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与分类
3.各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常用的提取分离与鉴别方法
4.常用重要化合物的结构测定方法
5.常用中药材中所含有的化学成分及其提取分离、结构测定方法和重要生物活性
6.常用中药材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和相关的质量控制成分。

2014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二)》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

2014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二)》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

2014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二)》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2014 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二)中药鉴定学部分一、最佳选择题(共24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佳答案)1. 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BA 新修本草B 神农本草经C 本草经集注D 图经本草E 本草纲目2. 有些药材在产地加工为了促使变色,增强气味或减小刺激性,有利于干燥,常进行DA 切片B 分拣C 熏硫D 发汗E 揉搓3. 植物类药材显微鉴别时,加10% a-萘酚乙醇溶液,再加硫酸,显紫红色并溶解的后含物是DA 糊粉粒B 草酸钙结晶C 碳酸钙结晶D 菊糖E 硅质块4.可通过测定膨胀度进行鉴别的药材是AA 葶苈子B 人参D 五味子E 西红花7.切面有多数淡黄色小白(维管束)排列成数轮同心环的饮片是DA 防己B 柴胡C 龙胆D 川牛膝E 知母8.太子参原植物所属的科是DA 蓼科B 毛茛科C 豆科D 石竹科E 五加科9.葛根发霉后含量显著下降的成分主要是EA 三萜类成分B 皂苷类成分C 香豆素类成分D 生物碱类成分E 黄酮类成分10.取粉末加乙醇1-2 滴及30%硝酸1 滴,放置片刻,镜检,有黄色针状或针簇状结晶析出的药材是BA 白芍B 黄连C 白芷D 巴戟天E 附子11.原植物属于五加科的药材是CA 木通C 通草D 钩藤E 降香12.气香浓烈,味甜辣的饮片是EA 黄柏B 牡丹皮C 秦皮D 香加皮E 肉桂13.显微鉴别可见不规则分支状石细胞和油细胞的药材是DA 肉桂B 杜仲C 黄柏D 厚朴E 秦皮14.呈棒状,上粗下细,略弯曲,长2-3CM,表面黄白色。

密被短柔毛的药材是EA 丁香B 菊花C 槐花D 款冬花E 金银花15.加水浸泡后种皮呈龟裂状,手捻有明显的粘滑感AA 牵牛子B 决明子C 沙苑子D 苦杏仁E 酸枣仁16 五味子的主产地区有EB 华南C 西南D 西北E 东北17 呈椭圆形,表面棕色或灰棕色,有13~20条总想断续突起棱线的药材有CA 豆蔻B 木瓜C 益智D 砂仁E 小茴香18.《中国药典》2010 年版第一部规定,含叶量不得少于30%的药材有是EA 大蓟B 香薷C 蒲公英D 鱼腥草E 穿心莲19 羽状复叶互生,小叶圆形或矩圆形,上表面无毛,下表面具灰白色紧贴绒毛的药材是BA 金钱草B 广金钱草C 广藿香D 穿心莲E 香薷20.外色黑似铁,研粉红似血,火燃呛鼻,有苯甲酸样香气的药材是BA 阿魏B 血竭D 乳香E 安息香21.蜂蜜贮久或遇冷析出的白色颗粒状结晶,其成分是AA 葡萄糖B 果糖C 蔗糖D 麦芽糖E 木糖22.粉末嗅之作嚏,断面沾水,即呈乳白色隆起的药材是EA 鸡内金B 蛤蚧C 地龙D 水蛭E 蟾酥23.鹿茸中具有促进核酸和蛋白质合成作用的有效成分是CA 肽类B 胆甾醇类C 多胺类D 氨基酸类E 脂肪酸类24.朱砂的主要成分是EA 二硫化坤B 二硫化铁C 硫酸锌D 三氧化二砷E 硫化汞二、配伍选择题(共48题,每题0.5分。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化学》第九章分析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化学》第九章分析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化学》第九章分析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化学》第九章分析强心苷是指天然界存在的一类对心脏具有显著生理活性的甾体苷类。

下面是店铺分享的一些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第九章强心苷第一节基本内容一、强心苷元部分的结构与分类强心苷元属甾体衍生物,其结构特征是甾体母核的C-17位上连接一个不饱和内酯环。

(一)结构特征1.强心苷元中的甾体母核部分的A、B、C、D四个环的稠合方式为B/C环反式,C/D环多为顺式,个别反式。

A/B环则有顺、反两种稠合方式,但大多是顺式。

2.甾体母核的C-10、C-13、C-17位取代基均为β-构型。

C-3和C-14位上都连有β-羟基。

(二)分类根据甾体母核C-17位上连接的不饱和内酯环的不同,可将强心苷元分为两类。

1.甲型强心苷元(强心甾烯类)在甾体母核C-17位上连接的是五元不饱和内酯环,即△αβ-γ-内酯,共由23个碳原子组成,其基本母核称为强心甾。

2.乙型强心苷(蟾蜍甾烯类)在甾体母核C-17位上连接的是六元不饱和内酯环,即△αβ,γδ-δ-内酯,共由24个碳原子组成,其基本母核称为海葱甾或蟾蜍甾。

二、糖部分的结构特征及其与苷元的连接方式(一)结构特征1.α-羟基糖2.α-去氧糖主要有2,6-二去氧糖(如D-洋地黄毒糖)、2,6-二去氧糖甲醚(如L-夹竹桃糖、D-加拿糖)等。

(二)与苷元的连接方式Ⅰ型强心苷:苷元-(2,6-去氧糖)x-(D-葡萄糖)y,如紫花样地黄苷A。

Ⅱ型强心苷:苷元-(6-去氧糖)x-(D-葡萄糖)y,如黄夹苷甲。

Ⅲ型强心苷:苷元-(D-葡萄糖)y,如绿海葱苷。

第二节理化性质一、性状强心苷多为无定形粉末或无色结晶,具有旋光性。

C-17位侧链为β-构型者味苦,α-构型者味不苦,但无强心作用。

对黏膜有刺激性。

二、溶解性强心苷一般可溶于水、甲醇、乙醇、丙酮等极性溶剂,微溶于乙酸乙酯、含醇氯仿,难溶于极性小的'溶剂。

强心苷的溶解性与其分子中所含糖的数目和种类、苷元所含的羟基数目和位置等有关。

执业药师资格《中药化学》考试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执业药师资格《中药化学》考试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第一章总论第一节绪论1.什么是中药化学中药化学的概念中药化学是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药中化学成分的一门学科..2.中药化学研究什么中药化学研究内容包括各类中药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生理活性成分或药效成分的结构特点、物理化学性质、提取分离方法以及主要类型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等..此外;还涉及主要类型化学成分的生物合成途径等内容..中药化学是专业基础课;中药化学的研究;在中医药现代化和中药产业化中发挥着极其关键的作用..3.中药化学研究的意义注:本内容为第四节中药化学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意义1阐明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探索中药防治疾病的原理2阐明中药发放配伍的原理强心苷*主要动物药化学成分*其他成分各论学习思路:学习方法:1.以总论为指导学习各论..2.注意总结归纳;在掌握基本共同点的情况下;分类记忆特殊点..3.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并以药典作为基本学习指导..4.发挥想象力进行联想记忆..第二节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与分离一、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注意:在提取前;应对所用材料的基源如动、植物的学名、产地、药用部位、采集时间与加工方法等进行考查;并系统查阅文献;以充分了解和利用前人的经验..一溶剂提取法注意:一般如无特殊规定;药材须经干燥并适当粉碎;以利于增大与溶剂的接触表面;提高提取效率..补充:溶剂提取法的原理根据中药化学成分与溶剂间“极性相似相溶”的原理;依据各类成分溶解度的差异;选择对所提成分溶解度大、对杂质溶解度小的溶剂;依据“浓度差”原理;将所提成分从药材中溶解出来的方法..作用原理:溶剂穿透入药材原料的细胞膜;溶解可溶性物质;形成细胞内外的浓度差;将其渗出细胞膜;达到提取目的..一般提取规律:①萜类、甾体等脂环类及芳香类化合物因为极性较小;易溶于三氯甲烷、乙醚等亲脂性溶剂中;②糖苷、氨基酸等类成分则极性较大;易溶于水及含水醇中;③酸性、碱性及两性化合物;因为存在状态分子或离子形式随溶液而异;故溶解度将随pH而改变;可用不同pH的碱或酸提取..补充:溶剂的选择..1常见溶剂类型石油醚<四氯化碳<苯<二氯甲烷<氯仿<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丙酮<甲醇乙醇<水..2溶剂选择的原则②多糖类成分含量较高的中药;用水煎煮后药液黏度较大;过滤困难;不宜使用..③对亲脂性成分提取不完全..2.浸渍法定义:在常温或温热60~80℃条件下用适当的溶剂浸渍药材;以溶出其中的有效成分的方法..优点:简便;适用于遇热不稳定的成分;或含大量淀粉、树胶、果胶、黏液质的中药..缺点:①出膏率低;②以水为溶剂时;提取液易发霉变质..3.渗漉法定义:不断向粉碎的中药材中添加新鲜浸出溶剂;使其渗过药材;从渗漉筒下端出口流出渗漉液的方法..基本过程:药材浸润→装筒→浸渍→渗漉..优点:适用于遇热不稳定的成分;或含大量淀粉、树胶、果胶、黏液质的中药..似浸渍法;但提取效率高于浸渍法缺点:①溶剂消耗量大;②耗时长;操作麻烦..4.回流法与连续回流法定义:使用易挥发的溶剂加热回流或连续回流提取中药成分的方法.优点:效率较高..缺点:①对热不稳定成分不宜使用;②溶剂消耗量大、操作麻烦;③耗时长..总结:方法操作优点缺点适用药物煎煮浸渍渗漉回流连续回流5.水蒸气蒸馏法水蒸气蒸馏法用于提取具有挥发性的、能随水蒸气蒸馏而不被破坏;且难溶或不溶于水的成分..适用成分:挥发性100℃有一定蒸汽压;对水稳定;不溶于水;耐热..如:中药中挥发油的提取常采用此法..6.升华法固体物质在受热时不经过熔融而直接转化为蒸气;蒸气遇冷又凝结成固体的现象叫做升华..适用成分:游离羟基蒽醌类成分;一些小分子香豆素类;有机酸类成分等..如:樟木中的樟脑;茶叶中的咖啡因7.超声提取法定义:采用超声波辅助溶剂提取的方法..超声波是一种强烈机械振动波;它是指传播的振动频率在弹性介质中高达20kHz的一种机械波..提取原理:超声波可产生高速、强烈的空化效和搅拌作用;能破坏药材的细胞;使提取溶剂渗透到药材的细胞中;从而加速药材中有效成分溶解于溶媒中;提高有效成分的提取率..特点:①不会改变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②可缩短提取时间;提高提取效率..8.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定义:采用超临界流体为溶剂对中药材进行萃取的方法..超临界流体SF:指处于临界温度Tc和临界压力Pc以上;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的、以流动形式存在的单一相态物质..密度与液体相近;而黏度与气体相近;扩散能力强..萃取选择性的决定因素:温度、压力、夹带剂的种类及含量..常用的提取物质:C02、NH3、C2H6、C7H16、CCl2F2、N2O、SF6等;实际最常用的为C02..B.水蒸气蒸馏法C.煎煮法D.回流提取法E.升华法正确答案A最佳选择题最常用的超临界流体是A.水B.甲醇C.二氧化碳D.三氧化二铝E.二氧化硅正确答案C二、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与精制一根据物质溶解度差别进行分离1.利用温度不同引起溶解度的改变进行分离主要包括:结晶与重结晶..结晶:将不是结晶状态的固体物质处理成结晶状态的操作..重结晶:从不纯的结晶经过进一步精制处理得到较纯结晶的过程..原理:要分离物质在热的溶剂中溶解达到饱和;冷却时由于溶解度的降低;溶液因过饱和而析出晶体..结晶与重结晶操作结晶用溶剂的选择:①不与被结晶物质发生化学反应;②对被结晶成分热时溶解度大、冷时溶解度小;③对杂质或冷热时都溶解留在母液中;或冷热时都不溶解过滤除去;④溶剂沸点较低;易挥发除去;⑤无毒或毒性较小;便于操作..常用的重结晶溶剂:水、冰醋酸、甲醇、乙醇、丙酮、乙醚、三氯甲烷、苯、四氯化碳、石油醚和二硫化碳等..单用或混用注意:用于重结晶溶剂用量需适当;用量太大会增加溶解;析出晶体量少;用量太小在热过滤时会提早析出结晶造成损失..一般可比需要量多加20%左右..结晶纯度的判定方法:1结晶形态和色泽:一个纯的化合物一般都有一定的晶形和均匀的色泽..2熔点和熔距:单一化合物一般都有一定的熔点和较小的熔距1~2℃..3色谱法:单一化合物用两种以上溶剂系统或色谱条件进行检测;均显示单一的斑点..常用的有纸色谱、纸上电泳和薄层色谱..4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纯的化合物显示单一的谱峰..5其他方法:质谱、核磁共振等..单峰表示纯化合物;双峰表示不纯的化合物..2.利用两种以上不同溶剂的极性和溶解性差异进行分离在溶液中加入另一种溶剂以改变混合物的极性;使一部分物质沉淀析出;从而实现分离..水提醇沉法:在药材浓缩的水提液中加入数倍量的乙醇稀释..沉淀除去多糖、蛋白质等水溶性杂质..醇提水沉法:在药材浓缩的水提液中加入数倍量的乙醇稀释..沉淀除去树脂、叶绿素等水不溶性杂质..另:醇/醚法、醇/丙酮法..可使皂苷沉淀析出;而脂溶性的树脂等杂质留在母液中3.利用酸碱性不同进行分离对酸性、碱性或两性有机化合物来说;加入酸、碱以调节溶液的pH;改变分子的存在状态;从而改变溶解度实现分离..酸提碱沉:生物碱等碱性成分..碱提酸沉:黄酮、蒽醌类等酸性成分..内酯或内酰胺结构的成分可被皂化溶于水;借此与其他难溶于水的成分分离..4.利用沉淀试剂进行分离酸性或碱性化合物可通过加入某种沉淀试剂;使之生成水不溶性的盐类等沉淀析出.. 酸性化合物+钙盐、钡盐、铅盐→沉淀→H2S气体→纯品碱性化合物+苦味酸盐、苦酮酸盐等有机酸盐→先加入无机酸;再碱化→纯品磷钼酸盐、磷钨酸盐、雷氏铵盐等无机酸盐二根据物质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比分配系数不同进行分离常见的方法有简单的液-液萃取法和液-液分配色谱LC或LLC等..液—液萃取法的原理:1.分配系数K值溶质在任意不相混溶的两溶剂中的分配系数K:K=C U/C LK:分配系数;C U:溶质在上相溶剂中的浓度;C L:溶质在下相溶剂中的浓度K在一定的温度及压力下为一常数例:假定A、B两种溶质用三氯甲烷及水进行分配;A、B均为1.0g;K A=10;K B=0.1;两相溶剂体积比V CHCl3/V H2O=1;则一次振摇分配平衡后:水的密度小于三氯甲烷;故水为上相;三氯甲烷为下相A:K A=C H20/C CHCl3=10则90%以上的溶质A将分配到水中;不到10%分配到三氯甲烷中B:K B=C H20/C CHCl3=0.1则不到10%的溶质B将分配到水中;90%以上的分配到三氯甲烷中2.分离因子分离因子β表示分离的难易β=K A/K B注:K A﹥K B分离难易判定:β≥100;仅作一次简单萃取就可实现基本分离如上例;100>β≥10;通常需萃取10~12次;β≤2;需萃取100次以上;β≌1;即KA/KB≌1;则无法分离3.分配比与pH以酸性物质HA为例;其在水中的解离平衡及解离常数K可用下式表示:酸性越强;Ka越大;pKa值越小..碱性越强;Ka越小;pKa值越大..通常酚类化合物的pKa值一般为9.2~10.8;羧酸类化合物的pKa值约为5若使该酸性物质完全解离;即使HA均转变为A-;则pH≌pKa+2若使该酸性物质完全游离;即使A-均转变为HA;则pH≌pKa-2游离型极性小;易溶于小极性的有机溶剂;解离型极性大;易溶于水或亲水性有机溶剂①若pH﹤3酸性条件酸性物质游离态HA;极性小碱性物质则呈离状态BH+;极性大②若pH﹥12碱性条件酸性物质解离形式A-;极性大碱性物质游离状态B;极性小4.液-液萃取与纸色谱5.液-液分配柱色谱将两相中的一相涂覆在硅胶等多孔载体上作为固定相;填充在色谱管中;然后加入与固定相不相混溶的另一相溶剂作为流动相来冲洗色谱柱..常用载体:硅胶、硅藻土及纤维素粉等..常用反相硅胶填料有:RP-2-C2H5、RP-8-C8H17、RP-18-C18H371正相色谱:固定性极性>流动相极性被分离物质极性越大亲水性越强;越不易洗脱..固定相:强极性溶剂;如水、缓冲溶液等..流动相:弱极性有机溶剂;三氯甲烷、乙酸乙酯、丁醇等..适用物质:水溶性或极性较大的成分;如生物碱、苷类、糖类、有机酸等化合物..2反相色谱:固定性极性<流动相极性被分离物质极性越小亲脂性越强;越不易洗脱..固定相:可用石蜡油..流动相:水或甲醇等强极性溶剂适用物质:脂溶性化合物;如高级脂肪酸、油脂、游离甾体等..3加压液相柱色谱了解;不做重点掌握载体:多为颗粒直径较小、机械强度及比表面积均大的球形硅胶微粒;如Zipax类薄壳型或表面多孔型硅球以及Zorbax类全多孔硅胶微球..快速色谱flashchromatography;约2.02×105Pa、低压液相色谱LPLC;<5.05×105Pa、中压液相色谱MPLC;5.05×105~20.2×105Pa及高压液相色谱HPLC;>20.2×105Pa等..各种加压液相柱色谱的大体分离规模三根据物质的吸附性差别进行分离物理吸附:靠分子间力吸附..无选择性;吸附与解吸附过程可逆;快速..如硅胶、氧化铝、活性炭吸附..化学吸附:靠化学反应吸附..有选择性;吸附牢固;部分不可逆..如碱性氧化铝吸附黄酮等酚酸性物质..半化学吸附:介于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之间;力量较弱..如聚酰胺对黄酮类、醌类等化合物之间的氢键吸附..1.物理吸附规律——极性相似者易于吸附硅胶、氧化铝为极性吸附剂;特点:1对极性物质具有较强的亲和能力..故同为溶质;极性强者将被优先吸附..2溶剂极性越弱;则吸附剂对溶质将表现出越强的吸附能力;溶剂极性增强;则吸附剂对溶质的吸附能力即随之减弱..3溶质即使被硅胶、氧化铝吸附;但一旦加入极性较强的溶剂时;又可被后者置换洗脱下来..活性炭因为是非极性吸附剂;故与硅胶、氧化铝相反;特点为:1对非极性物质具有较强的亲和能力;在水中对溶质表现出强的吸附能力..2溶剂极性降低;则活性炭对溶质的吸附能力也随之降低..故从活性炭上洗脱被吸附物质时;洗脱溶剂的洗脱能力将随溶剂极性的降低而增强..2.极性及其强弱判断所谓极性乃是一种抽象概念;用以表示分子中电荷不对称assymmetry的程度;并大体上与偶极矩dipolemoment、极化度polarizability及介电常数dielectrieconstant等概念相对应..1化合物结构中官能团的极性强弱:官能团的极性2含官能团的种类、数目及排列方式等综合因素对化合物极性的影响①化合物中所含正电或负电等电性基团越多;极性越强如氨基酸强极性..②化合物所含的极性基团数目越多;极性越强葡萄糖极性强于鼠李糖..③所含极性基团相同时;非极性基团越多;极性越弱如高级脂肪酸极性弱..④酸、碱及两性化合物;游离型极性弱;解离型极性强;存在状态可随pH改变..3化合物极性与介电常数化合物极性大体可依据介电常数ε的大小判断;ε越大;极性越强..3.简单吸附法的应用1用于化合物的精制:结晶与重结晶过程中加入活性炭脱色、脱臭..注意:有时拟除去的色素不一定是亲脂性的;故活性炭脱色不一定总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一般须根据预试结果先判断色素的类型;再决定选用什么吸附剂处理为宜..2用于化合物的浓缩:如活性炭吸附浓缩一叶萩碱..4.吸附柱色谱法用于物质的分离1吸附剂及用量主要吸附剂:硅胶、氧化铝..用量:一般为样品量的30~60倍..样品极性较小、难以分离者;吸附剂用量可适当提高至样品量的l00~200倍..规格:通常为100目左右..如采用加压柱色谱;还可以采用更细的颗粒;或甚至直接采用薄层色谱用规格..2拌样及装样硅胶、氧化铝吸附柱色谱;应尽可能选用极性小的溶剂装柱和溶解样品;以利样品在吸附剂柱上形成狭窄的原始谱带..如样品在所选装柱溶剂中不易溶解;则可将样品用少量极性稍大溶剂溶解后;再用少量吸附剂拌匀;并在60℃下加热挥尽溶剂;置P205真空干燥器中减压干燥、研粉后再小心铺在吸附剂柱上..3洗脱洗脱溶剂宜逐步增加;但跳跃不能太大..实践中多用混合溶剂;并通过巧妙调节比例以改变极性;达到梯度洗脱分离物质的目的..注意:一般;混合溶剂中强极性溶剂的影响比较突出;故不可随意将极性差别很大的两种溶剂混合在一起使用..实验室中最常应用的混合溶剂组合如表所示:吸附柱色谱常用混合洗脱溶剂4添加溶剂的选择分离酸性物质:选用硅胶显酸性;洗脱溶剂加入适量乙酸;防止拖尾..分离碱性物质:选用氧化铝显弱碱性;洗脱溶剂加入适量氨、吡啶、二乙胺;防止拖尾..5洗脱剂的选择与优化通过薄层色谱法TLC进行筛选一般TLC展开时使组分Rf值达到0.2~O.3的溶剂系统可选用为柱色谱分离该相应组分的最佳溶剂系统..5.聚酰胺吸附色谱基本原理:氢键吸附..适用化合物类型:酚类、醌类、黄酮类..1聚酰胺的性质及吸附原理性质:商品聚酰胺均为高分子聚合物质;不溶于水、甲醇、乙醇、乙醚、三氯甲烷及丙酮等常用有机溶剂..对碱较稳定;对酸尤其是无机酸稳定性较差;可溶于浓盐酸、冰乙酸及甲酸..聚酰胺色谱的分离机理:一般认为是“氢键吸附”;即聚酰胺的吸附作用是通过其酰胺羰基与酚类、黄酮类化合物的酚羟基;或酰胺键上的游离胺基与醌类、脂肪羧酸上的羰基形成氢键缔合而产生吸附..至于吸附强弱则取决于各种化合物与之形成氢键缔合的能力..固定相移动相氢键:氢原子与电负性的原子X共价结合时;共用的电子对强烈地偏向X的一边;使氢原子带有部分正电荷;能再与另一个电负性高而半径较小的原子Y结合;形成的X—H┅Y型的键..X、Y为氧O、氮N、氟F等电负性较大;且半径较小的原子..吸附强弱通常在含水溶剂中大致有下列规律:①形成氢键的基团数目越多;则吸附能力越强②成键位置对吸附力也有影响..易形成分子内氢键者;其在聚酰胺上的吸附即相应减弱..如:③分子中芳香化程度高者;则吸附性增强;反之;则减弱..如:④洗脱溶剂的影响洗脱能力由弱到强的顺序为:水<甲醇或乙醇浓度由低到高<丙酮<稀氢氧化钠水溶液或氨水<甲酰胺<二甲基甲酰胺DMF <尿素水溶液洗脱液可选择水、甲醇、乙醇、丙酮、不同浓度的酸碱液等..一般方法如下:①用适量水洗;洗下单糖、鞣质、低聚糖、多糖等极性物质;用薄层色谱检识;防止极性大的皂苷被洗下;②7O%乙醇洗;洗脱液中主要为皂苷;但也含有酚性物质、糖类及少量黄酮;实验证明30%乙醇不会洗下大量的黄酮类化合物;③3%~5%碱溶液洗;可洗下黄酮、有机酸、酚性物质和氨基酸;④10%酸溶液洗;可洗下生物碱、氨基酸;⑤丙酮洗;可洗下中性亲脂性成分注:研究表明;对吸附量真正起作用的是体积比表面积;即每毫升湿树脂所具有的比表面积..5大孔树脂应用的安全性问题:规格影响中药提取液的质量大孔吸附树脂规格内容包括:名称、牌型号、结构包括交联剂、外观、极性;以及粒径范围、含水量、湿密度真密度、视密度、干密度表观密度、骨架密度、比表面、平均孔径、孔隙率、孔容等物理常数;此外还有未聚合单体、交联剂、致孔剂等添加剂残留量限度等参数..练习题最佳选择题大孔吸附树脂吸附的物质用水充分洗脱后;再用丙酮洗脱;被丙酮洗下的物质是A.单糖B.鞣质C.多糖D.中性亲脂性成分E.氨基酸正确答案D四根据物质分子大小差别进行分离超滤法——利用不同分子量化合物扩散速度不同而分离超速离心法——离心作用1.凝胶过滤法凝胶过滤色谱、分子筛过滤、排阻色谱1分离原理:分子筛作用;根据凝胶的孔径和被分离化合物分子的大小而达到分离的目的..当混合物溶液通过凝胶柱时;比凝胶孔隙小的分子可以自由进入凝胶内部;而比凝胶孔隙大的分子不能进入凝胶内部;只能通过凝胶颗粒间隙..2凝胶的种类与性质葡聚糖凝胶Sephadex:只适于在水中应用;且不同规格适合分离不同分子量的物质..羟丙基葡聚糖凝胶SephadexLH-20:除具有分子筛特性外;在由极性与非极性溶剂组成的混合溶剂中常常起到反相色谱效果..2.膜分离法利用一种用天然或人工合成的膜;以外界能量或化学位差为推动力;对双组分或多组分的溶质和溶剂进行分离、分级、提纯和富集的方法..膜过滤技术主要包括:渗透、反渗透、超滤、电渗析和液膜技术等..透析法:根据溶液中分子的大小和形态;在微米μm数量级下选择性过滤的技术..常压下;小分子可通过;大分子不能通过..按照孔径大小;可将透析膜分为:微滤膜0.025~14μm;超滤膜0.001~0.02μm;反渗透膜0.0001~0.001μm;纳米膜约2nm 应用:精制药用酶时;用透析法脱无机盐..五根据物质解离程度不同进行分离1.离子交换法原理基于混合物中各成分解离度差异进行分离..2.离子交换树脂的结构与性质性质:球形颗粒;不溶于水;但可在水中膨胀..结构:1母核部分:由苯乙烯通过二乙烯苯DVB交联而成的大分子网状结构..网孔大小用交联度即加入交联剂的百分比表示;交联度越大;则网孔越小;质地越紧密;在水中越不易膨胀;交联度越小;则网孔越大;质地疏松;在水中易于膨胀..2离子交换基团3.离子交换法的应用1用于不同电荷离子的分离:天然药物水提取物中的酸性、碱性及两性化合物的分离..例子交换树脂法分离物质的模型2用于相同电荷离子的分离:依据酸性或碱性的强弱不同分离例:碱性强弱:Ⅲ>Ⅱ>Ⅰ——弱酸性树脂吸附强弱:Ⅲ>Ⅱ>Ⅰ六根据物质的沸点进行分离分馏法:利用中药中各成分沸点的差别进行分离的方法..一般来说;液体混合物各成分沸点相差在100℃以上时;可用反复蒸馏法达到分离的目的;如沸点相差在25℃以下;则需要采用分馏柱;沸点相差越小;则需要的分馏装置越精细..如挥发油和一些液体生物碱的提取分离常采用分馏法..原理方法特点及应用根据物质溶解度差别进行分离结晶与重结晶醇提水沉法或水提醇沉法酸碱法沉淀法根据物质分配比不同进行分离萃取法分配柱色谱根据物质吸附性差别进行分离简单吸附活性炭吸附柱色谱硅胶、氧化铝、聚酰胺、大孔树脂色谱根据物质分子大小差别进行分离凝胶过滤法膜分离法根据物质解离程度不同进行分离离子交换法根据物质沸点差别进行分离分馏法配伍选择题A.聚酰胺B.离子交换树脂C.硅胶D.大孔吸附树脂E.膜1.具有氢键吸附性能的吸附剂是正确答案A2.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的、吸附剂是正确答案A3.对酸、碱均稳定的极性吸附剂是正确答案D4.同时具有吸附性能和分子筛性能的吸附剂是正确答案DA.阳离子交换树脂B.透析膜C.活性炭D.硅胶E.氧化铝1.在水中可膨胀的是正确答案A2.常用于吸附水溶液中非极性色素的是正确答案C3.不适合分离酸性物质的是正确答案E4.适合分离酸性物质的常用极性吸附剂是正确答案D第三节中药化学成分的结构研究方法一、化合物的纯度测定1结晶形态和色泽:一个纯的化合物一般都有一定的晶形和均匀的色泽.. 2熔点和熔距:单一化合物一般都有一定的熔点和较小的熔距1~2℃..3色谱法:单一化合物用两种以上溶剂系统或色谱条件进行检测;均显示单一的斑点..常用的有纸色谱PC、纸上电泳和薄层色谱TLC..4气相色谱法GC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纯的化合物显示单一的谱峰..5其他方法:质谱、核磁共振等..最佳选择题判定单体化合物纯度的方法是A.膜过滤法B.比旋光度测定法C.高效液相色谱法D.溶解度测定法E.液-液萃取法正确答案C二、结构研究的主要程序三、结构研究中采用的主要方法一确定分子式并计算不饱和度分子式的测定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可因地制宜加以选用1元素定量分析配合分子量测定2同位素丰度比法3高分辨质谱HR—MS法质谱MS可用于确定分子量和求算分子式;及提供其他结构信息..高分辨质谱HR-MS可将物质的质量精确到小数点后第3位一般质谱只精确到小数点后第1位;这可为确定化合物分子组成的重要依据..根据采用的离子源不同分类:。

2014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知识一》真题及答案(完整版).doc

2014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知识一》真题及答案(完整版).doc

中药学1.首创药物自然属性的分类的本草著作是:A.新修本草B.本草纲目C神农本草D.本草经集注E.本草纲目拾遗2.寒凉性对人体的不良作用:A.助火B耗气C伤阳D敛阴E伤津3.沉降性所示的作用是:A潜阳B发表C祛风D涌吐E开窍4.按中医治疗学分类对应病症的疗效是A止痛B排脓C清热D蚀疣E涩精5.香薷的功效:A发散风寒,通窍止痛B发汗解表,和中化湿C发表散寒,祛风胜湿D祛风散寒,化痰止咳E散风解表,透疹止痒6、苦寒清泄,甘寒滋润的药A知母B石膏C紫草D淡竹叶E地骨皮7、苦参除了清热燥湿、利尿外,又能?A润肠通便B清肺泻火C化瘀止血D杀虫止痒E凉血消斑8、生地黄与玄参均有清执凉血,还有A、定惊B、养阴C、活血D、散结E、透疹9、牛黄不具有的功效是A、清热解毒B、息风止痉C、利水通淋D、化痰E、开窍10、芦荟除泻下外,又能A、清肝,杀虫B、清心,利尿C、清肺,化痰D、清胃、止呕E清胆、截疟11、性寒,腹泻水逐饮,又消肿散结的药是A、巴豆B、大黄C、芫花D、甘遂E、千金子12、千年健的功效是A、祛风湿,强筋骨B、社风湿,利小便C、祛风湿,解热毒D、祛风湿,通经络E、祛风湿,降血压13、木通的功效是A、利水通淋,解暑B、利水通淋,敛疮C、利水通淋,消肿D、利水通淋。

润肠E利水通淋,下乳14、肾虚精滑无湿热者忌服(E)A鸡内金B补骨脂C金樱子D芡实E泽泻15、干姜和细辛均有的功效是:A温中降逆B温肺化饮C温通血脉D温脾止血E温肾散寒16、能增强止血作用常用的配伍是A白薇配玉竹B白芨配海螵蛸C桑白皮配地骨皮D薤白配全瓜蒌E白花蛇舌草配半枝莲17、蒲黄除活血化瘀外又能?A 行气?中B祛痰止咳C收敛止血D温中止痛E宁心安神18、西红花煎汤内服,成人的一次用量是多少A、0.1-0.3gC、1-3g19、生用镇静安神,煅用能收湿敛疮(B)A磁石B龙骨C滑石D朱砂E琥珀20、能补中益气,生津养血的是:A党参B蜂蜜C饴糖D红景天E绞股蓝21、既滋阴润肺,又补脾益气的是:A石斛B黄精C百合D北沙参E枸杞子22、桑螵蛸功效除固精缩尿外还能? A补肾助阳B补脾止泻C补肺定喘D补肝明目E补心定惊23、内服涌吐痰热,宿食的是E瓜蒂24、既解毒消肿有开窍醒神的药是A ?B升麻C砒石D蟾酥E安息香配伍题25-26A酸温B 苦寒C 辛温D甘温E 咸寒25、能清热燥湿的药,其性味大多B 苦寒26、能发散风寒的药,其性味大多C 辛温27-28:选项A相畏B 相须C相反D相使E 相恶27减效的E相恶28减毒是A相畏29-31A平肝明目B 解毒透疹C 清肺润燥D疏肝E息风止痉29、薄荷除宣散风热外D疏肝30、蝉蜕除疏散风热外E息风止痉31 牛旁子除宣肺利咽外B 解毒透疹32-34A夏枯草B密蒙花C谷精草D青葙子E决明子32.清热养肝,明目退翳的药是B密蒙花33.清肝明目,润肠通便的药是E决明子34.清肝明目,消肿散结的药是A夏枯草35-38A清热解毒,排脓消痈B清热解毒,祛痰利咽C清热解毒,凉血止痢D清热解毒,祛风燥湿E清热解毒,活血止痛35.大血藤的功效是E清热解毒, 活血止痛36.鱼腥草的功效是A清热解毒, 排脓消痈37.白鲜皮的功效是B清热解毒, 祛风燥湿38.白头翁的功效是D清热解毒, 凉血止痢39-40、A.香加皮B.海风藤C.络石藤D.木瓜E.蕲蛇39.既祛风通络,又能凉血消肿的是C.络石藤40.既祛风通络,又能定惊止痉的是E.蕲蛇41-42A.疏肝行气B.化湿行气C. 活血行气D.燥湿行气E.健脾行气41.白豆蔻温中止呕,又能B.化湿行气42.草豆蔻温中止呕,又能D.燥湿行气43-44.A. 破血通经B.攻毒杀虫C. 祛风止痛D.清心除烦E.消症散结矍麦、灯心草的功效各是什么?矍麦除利尿通淋外,又能A. 破血通经灯心草除利尿通淋外,又能D.清心除烦45-48A枳实B柿蒂C沉香D乌药E香橼45、能和中化痰的E香橼(疏肝理气和中化痰)46、能温肾纳气C沉香(行气止痛、温中止呕、温肾纳气) 47、能疏肝理气E香橼48、温中止呕的C沉香49-52A神曲B贯众C莱菔子D鸡内金E苦楝皮能化坚消食的药是D鸡内金(运脾消食、固精止遗、化坚消食)能清热解毒的药是B贯众能固精止遗的药是D鸡内金能杀虫、疗癣的药是E苦楝皮53-55A凉血散瘀B温经止血C活血定痛D.解毒敛疮E清热生津小蓟的功效是A凉血散瘀三七的功效是C活血定痛白茅根的功效是E清热生津56-58A丹参B红花C水蛭D乳香E五灵脂56能破血逐瘀、通经的药是C水蛭57能活血止痛。

2014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真题及参考答案

2014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真题及参考答案

2014年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真题及参考答案一、最佳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

只有1个最佳答案)1.下列属于症的是( )。

A.嗳气B.食积C.热淋D.虚劳E.鼻渊参考答案:A2.下列药物属阳的是( )。

A.补中益气B.清热导滞C.降气收敛D.消积导滞E.降逆收敛参考答案:A3.下列是按相生规律制定的是( )A.佐金平木B.益火补土C.培土制水D.泻南补北E.抑木扶土参考答案:B4.称为“娇脏”的是( )A.肾B.肝C.脾D.心E.肺参考答案:E5.“水火既济”是指( )A.心与肝的关系B.心与肾的关系C.心与脾的关系D.心与肺的关系E.脾与肾的关系参考答案:B6.偏阳体质者易于表现为( )A.疲劳B.急躁C.喜热D.喜静E.少动参考答案:B7.具有生风动血致病特点的外感病邪是( )A.风邪B.寒邪C.暑邪D.燥邪E.火邪参考答案:E8.舌胖大,有齿痕,所属的是( )A.肺气虚B.脾气虚C.肾阴虚D.肝血虚E.心血虚参考答案:B9.三部脉分候脏腑,左寸候的是( )A.肾B.肺C.脾D.肝E.心参考答案:E10.腰肾酸软,滑精早泄,多见于( )A.肾阳虚证B.肾阴虚证C.肾精不足证D.肾气不固证E.肾不纳气证参考答案:D11.缓则治其本治则适用( )A.腹水鼓胀B.肠热便秘C.虚人感冒D.肺痨咳嗽E.湿热泄泻参考答案:D12.属于反治的是( )A.热者寒之B.寒者热之C.塞因塞用D.虚则补之E.实则泻之参考答案:C13.头痛经久不愈,痛处固定属于( )B.风热头痛C.风湿头痛D.瘀血头痛E.肝阳头痛参考答案:D14.肺阴虚选用方药( )A.左归丸加减B.右归丸加减C.七福饮加减D.补肺汤加减E.沙参麦冬汤加减参考答案:E15.根据藏药八性理论,治隆病采用的药物性能是( )A.热锐B.凉钝C.轻糙D.柔软E.重腻参考答案:E16.三酰甘油高于正常值,其临床意义是( )A.肝功能严重障碍B.甲状腺功能亢进C.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D.甲状旁腺功能亢进E.动脉粥样硬化参考答案:E17.执业药师需要特别提醒的特殊情况是( )A.患者购买贵重药品B.患者购买非处方药C.患者购买的药品近期发现有严重不良反应D.患者购买长期维持治疗的药品E.患者购买疗程治疗的药品参考答案:C18.处方写锦纹应付( )A.槟榔B.南沙参C.大黄D.杜仲E.肉苁蓉参考答案:C19.处方写延胡索应付( )A.酒炒品B.清炒品D.醋炙品E.盐炙品参考答案:D20.服用藿香正气丸的( )A.黄酒B.姜汤C.米汤D.盐水E.清茶参考答案:B21.功效不同,不可同放于一个斗中的是( )A.板蓝根和大青叶B.当归和川芎C.萹蓄和瞿麦D.当归和独活E.牡丹皮和赤芍参考答案:D22.最易泛油的药( )A.苦参B.当归C.厚朴D.板蓝根E.何首乌参考答案:B23.饮片的含水量是( )A. 5-10%B。

2014年执业药师中药专业知识二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4年执业药师中药专业知识二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4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专业知识二考试真题中药鉴定学部分一、最佳选择题(共24题,每题1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佳答案)1、我国现知最早的药物专著是( )A、新修本草B、神农本草经C、本草经集注D、图经本草E、本草纲目2、有些药材在产地加工过程中为了促使变色,增强气味或减小刺激性,有利于干燥,常对其进行( )A、切片B、分拣C、熏硫D、发汗E、揉搓3、植物类药材显微鉴定时,加10%α-萘酚乙醇溶液,再加硫酸,显紫红色并溶解的后含物是( )A、糊粉粒B、草酸钙结晶C、碳酸钙结晶D、菊糖E、硅质块4、可通过测定膨胀度进行鉴别的药材是( )A、葶苈子B、人参C、黄柏D、五味子E、西红花5、《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规定,应进行色度检查的药材是( )A、白术B、天麻C、人参D、白芍E、当归6、下列药材伪品中,含二苯乙烯苷类物质,新折断面在紫外光灯下显蓝紫色荧光的是( )A、半夏伪品鞭檐犁头尖的块茎B、人参伪品商陆的根C、天麻伪品马铃薯的块茎D、柴胡伪品大叶柴胡的根茎E、大黄伪品河套大黄的根及根茎7、切面有多数淡黄色小点(维管束)排列成数轮同心环的饮片是( )A、防己B、柴胡C、龙胆D、川牛膝E、知母8、太子参原植物所属的科是( )A、蓼科B、毛莨科C、豆科D、石竹科E、五加科9、葛根发霉后含量显著下降的成分主要是( )A、三萜类成分B、皂苷类成分C、香豆素类成分D、生物碱类成分E、黄酮类成分10、取粉末加乙醇1~2滴及30%硝酸1滴,放置片刻,镜检,有黄色针状或针簇状结晶析出的药材是( )A、白芍B、黄连C、白芷D、巴戟天E、附子11、原植物属于五加科的药材是( )A、木通B、川木通C、通草D、钩藤E、降香12、气香浓烈,味甜辣的饮片是( )A、黄柏B、牡丹皮C、秦皮D、香加皮E、肉桂13、显微鉴别可见不规则分枝状石细胞和油细胞的药材是( )A、肉桂B、杜仲C、黄柏D、厚朴E、秦皮14、呈棒状、上粗下细,略弯曲,长2~3cm,表面黄白色、密被短柔毛的药材是( )A、丁香B、菊花C、槐花D、款冬花E、金银花15、种子水浸后种皮呈龟裂状的药材是( )A、牵牛子B、决明子C、沙苑子D、苦杏仁E、酸枣仁16、五味子的主产地区是( )A、华东B、华南C、西南D、西北E、东北17、呈椭圆形,表面棕色或灰棕色,有13~20条纵向断续突起棱线的药材是( )A、豆蔻B、木瓜C、益智D、砂仁E、小茴香18、《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规定,含叶量不得少于30%的药材是( )A、大蓟B、香薷C、蒲公英D、鱼腥草E、穿心莲19、羽状复叶互生,小叶圆形或矩圆形,上表面无毛,下表面具灰白色紧贴绒毛的药材是( )A、金钱草B、广金钱草C、广藿香D、穿心莲E、香薷20、外色黑似铁,研粉红似火,火燃呛鼻,有苯甲酸样香气的药材是( )A、阿魏B、血竭C、没药D、乳香E、安息香21、蜂蜜贮久或遇冷析出的白色颗粒状结晶,其成分是( )A、葡萄糖B、果糖C、蔗糖D、麦芽糖E、木糖22、粉末嗅之作嚏,断面沾水,即呈乳白色隆起的药材是( )A、鸡内金B、蛤蚧C、地龙D、水蛭E、蟾酥23、鹿茸中具有促进核酸和蛋白质合成作用的有效成分是( )A、肽类B、胆甾醇类C、多胺类D、氨基酸类E、脂肪酸类24、朱砂的主成分是( )A、二硫化二砷B、二硫化铁C、硫酸锌D、三氧化二砷E、硫化汞二、配伍选择题(共48题,每题0.5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绪论
1.什么是中药化学?(中药化学的概念)
中药化学是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药中化学成分的一门学科。

2.中药化学研究什么?
中药化学研究内容包括各类中药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生理活性成分或药效成分)的结构特点、物理化学性质、提取分离方法以及主要类型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等。

此外,还涉及主要类型化学成分的生物合成途径等内容。

中药化学是专业基础课,中药化学的研究,在中医药现代化和中药产业化中发挥着极其关键的作用。

3.中药化学研究的意义
(注:本内容为第四节中药化学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意义)
(1)阐明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探索中药防治疾病的原理
(2)阐明中药发放配伍的原理
(3)改进中药制剂剂型、提高临床疗效
(4)控制中药及其制剂的质量
(5)提供中药炮制的现代科学依据
(6)开发新药、扩大药源
(7)结构修饰、合成新药
主要考试内容:
1.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与分离方法,特别是一些较为先进且应用较广的方法。

2.各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与分类。

3.各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常用的提取分离与鉴别方法。

4.常用重要化合物的结构测定方法。

5.常用中药材中所含的化学成分及其提取分离、结构测定方法和重要生物活性。

6.常用中药材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和相关的质量控制成分。

课程主要内容:
内容
总论
绪论
中药化学成分的一般研究方法 ** 各论
生物碱 ** 糖和苷 * 醌类 **
香豆素和木脂素 *
黄酮 ** 萜类和挥发油 * 皂苷 ** 强心苷 *
主要动物药化学成分 * 其他成分
各论学习思路:
学习方法:
1.以总论为指导学习各论。

2.注意总结归纳,在掌握基本共同点的情况下,分类记忆特殊点。

3.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并以《药典》作为基本学习指导。

4.发挥想象力进行联想记忆。

第二节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与分离
一、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
注意:在提取前,应对所用材料的基源(如动、植物的学名)、产地、药用部位、采集时间与加工方法等进行考查,并系统查阅文献,以充分了解和利用前人的经验。

(一)溶剂提取法
注意:一般如无特殊规定,药材须经干燥并适当粉碎,以利于增大与溶剂的接触表面,提高提取效率。

补充:溶剂提取法的原理
根据中药化学成分与溶剂间“极性相似相溶”的原理,依据各类成分溶解度的差异,选择对所提成分溶解度大、对杂质溶解度小的溶剂,依据“浓度差”原理,将所提成分从药材中溶解出来的方法。

作用原理:溶剂穿透入药材原料的细胞膜,溶解可溶性物质,形成细胞内外的浓度差,将其渗出细胞膜,达到提取目的。

一般提取规律:
①萜类、甾体等脂环类及芳香类化合物因为极性较小,易溶于三氯甲烷、乙醚等亲脂性溶剂中;
②糖苷、氨基酸等类成分则极性较大,易溶于水及含水醇中;
③酸性、碱性及两性化合物,因为存在状态(分子或离子形式)随溶液而异,故溶解度将随pH而改变,可用不同pH的碱或酸提取。

补充:溶剂的选择。

1)常见溶剂类型
石油醚<四氯化碳<苯<二氯甲烷<氯仿<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丙酮<甲醇(乙醇)<水。

2)溶剂选择的原则
(1)相似相溶,能最大限度地提取所需要的化学成分
(2)不与有效成分反应
(3)不溶共存杂质
(4)节约成本:价廉、安全、易得、浓缩方便。

常用亲水性提取溶剂
溶剂优点缺点
水对细胞穿透力强,提取效率高
安全、价廉、易得
水杂质多、易变
对含淀粉、粘液质多的药材不易过滤
乙醇对药材组织穿透力强,效率高脂溶性杂质较多
有选择性,不同浓度极性不同 可防腐、沸点低,易除去、较便宜 可抑制酶活性、大部分可回收利用 有挥发性、易燃烧
甲醇 效率高于乙醇 毒性大、较贵
提取方法 a 、煎煮 b 、浸渍法 c 、渗漉法 d 、回流
e 、连续回流(索氏提取)
掌握不同提取方法原理、特点及适用的成分类型。

1.煎煮法
定义:中药材加水浸泡后加热煮沸。

优点:简便。

缺点:①需加热,含挥发性成分及加热易破坏的成分不宜使用。

②多糖类成分含量较高的中药,用水煎煮后药液黏度较大,过滤困难,不宜使用。

③对亲脂性成分提取不完全。

2.浸渍法
定义:在常温或温热(60~80℃)条件下用适当的溶剂浸渍药材,以溶出其中的有效成分的方法。

优点:简便,适用于遇热不稳定的成分,或含大量淀粉、树胶、果胶、黏液质的中药。

缺点:①出膏率低; ②以水为溶剂时,提取液易发霉变质。

3.渗漉法
定义:不断向粉碎的中药材中添加新鲜浸出溶剂,使其渗过药材,从渗漉筒下端出口流出渗漉液的方法。

基本过程:
药材浸润→装筒→浸渍→渗漉。

优点:适用于遇热不稳定的成分,或含大量淀粉、树胶、果胶、黏液质的中药。

(似浸渍法,但提取效率高于浸渍法)
缺点:①溶剂消耗量大;
②耗时长,操作麻烦。

4.回流法与连续回流法
定义:使用易挥发的溶剂加热回流或连续回流提取中药成分的方法.
优点:效率较高。

缺点:①对热不稳定成分不宜使用;
②溶剂消耗量大、操作麻烦;
③耗时长。

总结:
方法操作优点缺点适用药物
煎煮
浸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