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动物科学学院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含蚕、蜂)(代码:090504)(一级学科:畜牧学)一、培养目标:根据我国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特种经济动物领域掌握蚕、蜂等特种经济动物的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以及生物材料科学等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研究技能,初步具备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和解决专业技术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和社会工作适应能力的教学、科研、生产和技术管理等方面专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学制:2.5年三、主要研究方向:1、种质资源与分子育种2、生物机能与基因工程3、动物生物反应器4、生物资源高分子材料;5、蚕蜂学四、课程学习要求:研究生应重视课程学习,通过任课教师的讲授、师生讨论、文献阅读、读书报告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自学、思辨、写作、报告等方面的素养,逐步培养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鼓励跨学科选修课程。

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不少于24学分,其中共公学位课5学分,专业学位课10学分。

五、培养环节要求1、读书报告要求:完成读书报告4次,其中学科公开1次,读书报告计2学分。

2、开题报告和中期考核要求:第一学年末完成3、专业外语要求:选修一门4、学位论文答辩资格:参照“农生环学部关于硕士研究生申请论文答辩的研究成果基本要求的意见(试行)(农生环学部发【2010】4号)”六、其他:攻读学位期间,应修最低总学分26学分;同等学力或跨学科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确定2-3门本学科本科生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没有补修成绩或补修课程考试不合格者,不得进入论文答辩,补修课程不记学分。

课程设置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动物科学学院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含蚕、蜂)(代码:090504)(一级学科:畜牧学)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特种经济动物领域掌握蚕、蜂和水生生物等我国特色经济动物及相关产业的发展规律与趋势,具有蚕、蜂和水生生物等特种经济动物的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以及生物材料科学等领域扎实的专业理论和熟练的实验技能,能取得创新性的科学研究成果;具备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和解决专业技术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的教学、科研、生产和技术管理等方面专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航空航天学院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代码:080903 )(一级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一、培养目标:在本学科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学科的发展方向及学术动态,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独立从事科研工作和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二、学制:年三、主要研究方向:1.微小卫星与卫星通信2.卫星姿态测量和控制技术3. 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与传感器4. 微光学陀螺5. 光纤传感技术6. 传感器数字信号处理四、课程学习要求最低总学分24学分,其中公共学位课程5学分,公共素质类课程1学分,本专业课程不少于12学分(其中专业学位课不少于10学分),其余可选修跨专业课程或全校性公共选修课程。

五、培养环节要求1.读书报告:在学期间做读书报告4次,其中至少公开在学科或学院学术论坛做读书报告1次。

读书报告计2学分。

2. 开题报告:硕士研究生应填写规定格式的开题报告,就论文选题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等作出论证,经导师(组)审定通过后,开始撰写学位论文。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应在第二学年冬学期结束前完成。

3. 科研成果:参照《关于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的规定》4. 论文答辩:学位论文答辩一般在硕士研究生入学后第学年末进行。

六、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可不填)参加军工、国防等涉密项目的研究生培养要求按学校有关涉密文件中的规定办理。

备注:1、最低毕业学分26学分,其中读书报告2学分,课程学分24学分。

2、课程学分中,公共学位课程5学分,公共素质类课程1学分,本专业课程不少于12学分(其中专业学位课不少于10学分),其余可选修跨专业课程或全校性公共选修课程。

课程设置注:1、新增或调整的课程,其编号由学院研究生科统一编写;原方案课程请使用原有编号;公共课由研究生院统一编号。

2、上课学期用季节名称请填写,如“春”、“春夏”(表示连续)、“春或夏”(表示选择);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航空航天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代码: 085208 )(一级学科:)一、培养目标:在本学科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学科的发展方向及学术动态,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独立从事科研工作和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浙江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系材料工程领域(代码:430105 )
一、培养目标:
学生应掌握材料工程领域相关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具有一定独立从事或承担新材料和新工艺开发和管理能力,成为高层次、高素质、创新型的材料工程专门人才。

二、学制:2.5 年
三、主要研究方向:
1. 半导体材料及器件,2.能源材料及电池技术,3.磁性材料及器件,
4.新型材料及加工技术
四、课程学习要求: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应修最低总学分26学分。

其中公共学位课5学分,公共素质类课程1学分,专业学位课不低于10学分,专业选修课不低于8学分,读书报告2学分。

五、培养环节要求
1、专业实践要求:根据学位论文课题,在实践基地的时间原则上不少于半年。

2、读书/实践报告要求:在学期间,需参加学系等组织学术讲座活动至少2次;根据专业实践活动,完成实践报告;参与完成与研究方向相关的SEMINAR报告至少2次;完成实验室安全课程,并考试通过;系统录入4篇,并在规定时间内上交相关文字材料。

3、开题报告要求:在第一学年结束之前,进行开题报告并递交相关材料,与学位论文答辩时间至少间隔1.5年。

4、专业外语要求:按照浙江大学关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的有关规定执行。

5、科研成果要求:按照浙江大学工学部关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论文答辩的有关规定执行。

课程设置。

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理学部地球科学系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代码:070503 )(一级学科:地理学)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作风、系统掌握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和工程技术骨干。

毕业生需具备熟练利用一门以上外语的能力,并深入了解地图学、计算机科学、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及相关领域的进展和学术动态,能从事地理信息系统基础研究、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数字工程建设、空间分析与应用、辅助决策管理与空间数据处理等方面工作。

具有在高校、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部门从事相关工作的能力。

二、学制:2年三、主要研究方向:1.地理空间信息技术;2.空间数据更新与海量空间数据存取技术;3.遥感数据处理与应用;4.可视化与虚拟现实技术。

四、课程学习要求硕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应修最低总学分24学分,其中公共学位课5学分,专业学位课不少于10学分,公共素质类课程1学分,与专业相关的选修课8学分,读书报告2学分。

五、培养环节要求1.读书报告要求:每个大学期一篇读书报告(共4篇)。

2.开题报告要求:在第三大学期完成。

3.专业外语要求:每学年完成一篇专业相关的英译中文献,并用英文进行相关的学术交流报告(刊源必须是本专业领域Top10以内)(共2篇)。

4.发表论文要求:研究生在规定年限之内,学完规定的课程,成绩合格,修满学分;通过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外国语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在B类核心期刊发表1篇文章以上完成硕士学位论文,通过论文答辩。

六、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可不填)课程设置注:1、新增或调整的课程,其编号由学院研究生科统一编写;原方案课程请使用原有编号;公共课由研究生院统一编号。

2、上课学期用季节名称请填写,如“春”、“春夏”(表示连续)、“春或夏”(表示选择);。

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

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

浙江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能源系动力工程领域(代码:430107)一、培养目标:本学科主动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主动迎接国际性竞争,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多样性、全方位、高水平的人才需求,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动力工程学科应用型、复合式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本学科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应达到以下要求: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的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掌握动力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较宽厚的专业知识以及先进方法和手段,受到良好的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训练,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熟练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具有独立从事动力工程领域中的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能力。

二、学制:2年三、主要研究方向:五、培养环节要求1、专业实践要求:在学期间保证半年(应届一年)实践教学,并撰写实践总结报告。

2、读书报告要求:读书报告要求:在学期间做读书报告或seminar 4次,其中至少公开在学科的学术论坛做读书报告1次。

完成累计4次计2学分。

3、开题报告要求: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可以是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

开题报告要求对论文选题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等作出论证,经导师(组)审定通过后,开始撰写学位论文。

在入学后第一学年末完成。

4、专业外语要求:5、发表论文要求:学位论文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采用调研报告、应用基础研究、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等形式。

内容可以是:工程设计与研究、技术研究或技术改造方法研究、工程软件或软件开发、工程管理等六、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可不填)。

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

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

浙江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能源系动力工程领域(代码:430107)一、培养目标:本学科主动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主动迎接国际性竞争,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多样性、全方位、高水平的人才需求,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动力工程学科应用型、复合式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本学科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应达到以下要求: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的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掌握动力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较宽厚的专业知识以及先进方法和手段,受到良好的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训练,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熟练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具有独立从事动力工程领域中的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能力。

二、学制:2年三、主要研究方向:五、培养环节要求1、专业实践要求:在学期间保证半年(应届一年)实践教学,并撰写实践总结报告。

2、读书报告要求:读书报告要求:在学期间做读书报告或seminar 4次,其中至少公开在学科的学术论坛做读书报告1次。

完成累计4次计2学分。

3、开题报告要求: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可以是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

开题报告要求对论文选题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等作出论证,经导师(组)审定通过后,开始撰写学位论文。

在入学后第一学年末完成。

4、专业外语要求:5、发表论文要求:学位论文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采用调研报告、应用基础研究、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等形式。

内容可以是:工程设计与研究、技术研究或技术改造方法研究、工程软件或软件开发、工程管理等六、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可不填)。

浙江大学金融硕士培养方案

浙江大学金融硕士培养方案

浙江大学金融硕士培养方案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秉承“求是创新”的校训和“执善向上,经世济民”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建设研究型、创新型、国际化的一流经济学科。

我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40多名国内外知名教授。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是教育部批准的首批金融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Finance,简称“金融硕士”或MF)授权单位之一,2011年开始招收金融硕士,至今已招收近1000名学生。

我院金融硕士项目依托力量强、培养机制完善、培养方向明确、实践活动丰富、校外导师参与度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办学模式并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一、培养目标
为中国金融改革和发展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良好的职业道德,富有创新的精神和进取的品格,较强的从事金融实际工作的能力,适应银行业、证券业、基金、信托、投资公司,以及政府的金融管理部门、企业资金运营部门等高层次金融专业人才。

非全日制是针对在职人员,上课时间主要为晚上和周末。

二、报考条件
1.必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4. 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4)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5) 浙江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规定的其他条件。

浙江大学口腔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浙江大学口腔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浙江大学口腔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医学院口腔医学(七年制硕士)专业(代码:100367 )(一级学科:口腔医学)一、培养目标培养医学知识宽厚,口腔临床实践技能较强,医德优良,有一定口腔临床科学研究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高层次口腔临床医师。

二、培养要求1、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身心健康,立志献身于人类健康和口腔医学事业。

2、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独立处理本学科领域内的常见病,能对下级医师进行业务指导,达到卫生部颁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中规定第一阶段培训结束时要求的口腔临床工作水平。

3、掌握口腔临床医学较宽广的基础理论和较系统的专业知识。

4、能结合临床实际,学习并掌握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完成一篇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

5、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

三、学制:1年四、专业主攻方向: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牙体牙髓病学、口腔牙周病学、口腔粘膜病学、口腔修复科学、口腔正畸学。

五、课程学习要求最低总学分13学分,其中公共课5学分,专业学位课6学分,读书报告2学分,选修课不作统一要求。

六、培养环节要求1、课程学习:一般要求秋学期完成。

2、临床轮转:至少24周。

要求书写大病历至少20份。

3、病例分析(开题)报告:不迟于冬学期(12月底前)完成。

4、读书报告:读书报告4次,其中至少公开在学科做读书报告1次。

完成累计4次计2学分。

5、口腔临床决策能力计算机考试:春学期(3月底前),具体时间见医学院网上通知;按二级学科统一组织考核,成绩占临床能力毕业考核总成绩的30%6、毕业口腔临床能力考核和学位论文答辩:夏学期(4月底前)完成。

七、其他口腔临床能力考核内容和要求详见医学院网站。

课程设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923023 新型无机材料
32 2

0923031 纳米粉体材料
32 2

修 0923033 功能高分子材料
32 2 √
0923032 高等物理化学
32 2 √
0923034 科技英语阅读与写作
16 1

0923030 高分子化学综合实验
32 2
√√
课 0923035 生物医用高分子 0923036 高分子研究方法导论
第二外国语 人文素质类课程 读书报告
32 2 √
32 2

32 2

32 2

32 2

32 2

32 2

32 2

32 2

32 2

32 2

32 2

32 2

32 2 √
32 2 √
16 1

32 2
√√
16 1

16 1

32 2 √
32 2

32 2

32 2 √
32 2

64 2 √ √ √
72 2 √ √ 32 2 √ √ 16 1 √ √
一学期课程 一学期课程 一学期课程
32 2 √
32 2 √
32 2

32 2

材料系必选 高分子系任选
业 课
0922005
材料合成与制备
9021022 高聚物结构与性能
课 9021027 高分子复合材料
32 2

32 2 √ 32 2 √
高分子系必选
浙江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制表
材料与化学工程
学 院
材料物理与化学
专 业
一级学科:
材料科学与工程浙江Βιβλιοθήκη 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代 码:
080501

一、学习年限: 2 年 二、主要研究方向:(填以下空格)
1、半导体硅材料
2、硅基薄膜与器件
3、复合光电功能材料
4、纳米材料与微结构
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设置
课程名称
16 1 √ √ √
必选
2
1、读书报告要求:在学期间做读书报告或seminar 4次,其中至少公开在学科或学院的学术论坛做
读书报告1次。研究生申请答辩以前,需完成4次读书报告并上交文字材料。 培
2、开题报告要求:在硕士阶段提交开题报告一篇,开题报告最迟应在入学后的半年内完成。
养 3、专业外语要求:
4、发表论文要求:在学期间发表学术期刊论文1篇,或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作口头报告并在其公开 环 发表的论文集上发表论文1篇。研究生申请答辩以前,需提交论文原件或录用证明原件或会议通知原
9021022 高聚物结构与性能 课 业 9021027 高分子复合材料
9021028 聚合物流变学 课
9021023 高聚物加工工程
9021024 固体化学
9021025 半导体物理
32 2 √
32 2 √
32 2

32 2

32 2 √ 32 2 √
32 2

32 2

32 2

32 2

材料系必选 高分子系任选
4、发表论文要求:在学期间发表学术期刊论文1篇,或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作口头报告并在其公开 环 发表的论文集上发表论文1篇。研究生申请答辩以前,需提交论文原件或录用证明原件或会议通知原
件。 5、其他:硕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应修最低总学分26学分,其中公共学位课5学分,专业学位 节 课10学分,选修课9学分,读书报告2学分。
浙江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制表
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材料与化学工程
学 院
材料学
专 (代 业 码:
080502

一级学科:
材料科学与工程
一、学习年限: 2 年 二、主要研究方向:(填以下空格)
1、 能量储存转换材料
2、特种电池材料
3、功能玻璃
4、生物医用材料
5、复合结构材料
6、功能陶瓷材料
类别 课程编号
件。 5、其他:硕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应修最低总学分26学分,其中公共学位课5学分,专业学位 节 课10学分,选修课9学分,读书报告2学分。
浙江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制表
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材料与化学工程
学 院
材料加工工程
专 (代 业 码:
080503

一级学科:
材料科学与工程
一、学习年限: 2 年 二、主要研究方向:(填以下空格)
1、材料表面工程
2、聚合物流变学
3、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
4、金属材料加工
5、无机非金属材料加工
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设置
课程名称
总 学学
开课学期
时 分 秋冬春夏
备注

硕士英语一外(或小语种一外)
自然辩证法 共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学 0922004 材料近代研究方法
0922006 材料结构与性能
位 专 0922007 材料热力学与动力学 9021026 固态相变及性能效应
9021028 聚合物流变学
32 2

材料系任选
9021023 高聚物加工工程
32 2

浙江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制表
课程设置
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总 学学
开课学期
时 分 秋冬春夏
备注
0924003 材料科学论文写作 0924001 X射线衍射及其应用 0924002 材料电子显微学 0923026 半导体测试技术 0923021 半导体薄膜物理与技术 0923027 半导体材料杂质和缺陷 0923028 晶体生长 0923025 金属-氢系统 0923029 位错理论与材料强化 选 0923024 非晶与玻璃态材料 0923022 光电功能材料 0923023 新型无机材料 0923031 纳米粉体材料 修 0923033 功能高分子材料 0923032 高等物理化学 0923034 科技英语阅读与写作 0923030 高分子化学综合实验 0923035 生物医用高分子 课 0923036 高分子研究方法导论 9021029 高等有机化学 9021032 高聚物结构近代分析方法(I) 9021033 高聚物结构近代分析方法(II) 9021030 高分子化学选论 9021031 高分子物理选论
材料与化学工程
学 院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一级学科:
化学
一、学习年限: 2 年
二、主要研究方向:(填以下空格)
1、稀土与过渡金属催化的配位 聚合和可控聚合
2、高分子分离膜材料
4、光电磁功能高分子材料 5、精细高分子
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 (代 业 码:
070305

3、生物医用高分子 6、高分子凝聚态结构与性能
高分子系必选 材料系任选
任选
浙江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制表
课程设置
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总 学学
开课学期
时 分 秋冬春夏
备注
0924003 材料科学论文写作 0924001 X射线衍射及其应用
32 2 √
32 2

0924002 材料电子显微学
32 2

0923026 半导体测试技术
位 专 0922005 材料合成与制备 9021022 高聚物结构与性能
业 课
9021027
高分子复合材料
9021028 聚合物流变学
课 9021023 高聚物加工工程
9021024 固体化学
9021025 半导体物理
9021026 固态相变及性能效应
32 2 √
32 2 √
32 2

32 2

32 2 √ 32 2 √
32 2

32 2

32 2

32 2

32 2

材料系必选 高分子系任选
高分子系必选 材料系任选
任选
浙江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制表
课程设置
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总 学学
开课学期
时 分 秋冬春夏
备注
0924003 材料科学论文写作 0924001 X射线衍射及其应用 0924002 材料电子显微学 0923026 半导体测试技术 0923021 半导体薄膜物理与技术 0923027 半导体材料杂质和缺陷 0923028 晶体生长 0923025 金属-氢系统 0923029 位错理论与材料强化 选 0923024 非晶与玻璃态材料 0923022 光电功能材料 0923023 新型无机材料 0923031 纳米粉体材料 修 0923033 功能高分子材料 0923032 高等物理化学 0923034 科技英语阅读与写作 0923030 高分子化学综合实验 0923035 生物医用高分子 课 0923036 高分子研究方法导论 9021029 高等有机化学 9021032 高聚物结构近代分析方法(I) 9021033 高聚物结构近代分析方法(II) 9021030 高分子化学选论 9021031 高分子物理选论
时 分 秋冬春夏
备注
16 1

32 2 √
32 2

32 2 √
32 2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