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防霉剂
常见防霉剂介绍

常见防霉剂介绍
1. 氧化剂
氧化剂是一种能够氧化有机物质的化学物质。
常见的氧化剂防
霉剂有:
- 双氧水:具有良好的杀菌和除臭效果,可广泛应用于各种防
霉场景。
- 过氧化氢:能够杀灭霉菌并防止霉菌再生,在家居和医疗环
境中被广泛使用。
- 臭氧:具有强烈的氧化能力,能够杀灭空气中的霉菌和细菌。
2. 孔隙杀菌剂
孔隙杀菌剂是一种能渗透到物体表面和内部微孔中杀灭霉菌的
化学物质。
常用的孔隙杀菌剂包括:
- 合成孔隙杀菌剂:包括三氧化硫、氨气等,能有效杀灭霉菌
并防止再生。
- 天然孔隙杀菌剂:包括茶树精油、薄荷精油等,具有天然的
杀菌功效,可用于家居和个人护理产品中。
3. 有机酸
有机酸是一种能抑制霉菌生长的化学物质。
常见的有机酸防霉
剂有:
- 柠檬酸:具有抗菌和除臭作用,常用于食品加工和家居防霉中。
- 苯甲酸:具有广谱杀菌能力,可用于化妆品和药品的防霉处理。
4. 离子型防霉剂
离子型防霉剂是一种通过释放抑制霉菌生长的离子来达到防霉
效果的化学物质。
常见的离子型防霉剂有:
- 银离子防霉剂:通过释放银离子的杀菌作用来防止霉菌滋生,广泛应用于纺织品、塑料制品等领域。
- 铜离子防霉剂:能有效抑制霉菌的生长,常用于木材和建筑
材料的防霉处理。
以上是常见的几种防霉剂及其介绍,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防霉剂可以有效预防霉菌的滋生和传播。
防霉剂MSDS

防霉剂MSDS 产品信息
- 产品名称:防霉剂
- 产品型号:未提供
- 生产商:未提供
- 产品用途:预防霉菌生长
成分信息
物理和化学性质
- 外观:无色液体
- 气味:轻微刺激性气味
- 溶解性:易溶于水
危险性概述
- 对眼睛有刺激性,可能引起眼刺激。
- 可能对皮肤有刺激性。
急救措施
眼睛
- 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持续15分钟,如果持续不适,寻求
医疗帮助。
皮肤
- 若发生刺激或发红,立即用温和的肥皂和水清洗,如有需求,寻求医疗帮助。
防护措施
- 穿戴适当的防护设备,包括护目镜或面屏和手套。
-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应急处理
- 防止产品进入下水道或排水管道。
- 若发生泄露,使用吸收剂进行收集。
安全处置
- 废弃物物质应按照国家或地方规定进行处置。
操作注意事项
- 在使用防霉剂时,应确保通风良好。
- 避免吸入或接触皮肤和眼睛。
法律法规
该文档中未提供与法律法规相关的信息。
注意:本文档内容仅供参考,请在使用防霉剂前阅读并遵循产品说明书中提供的详细信息和安全指引。
以上为防霉剂MSDS文档,请仔细阅读并按照说明进行操作。
霉菌毒素吸附剂、防霉剂、抗氧化剂的种类及其质量差异-陈峰104

➢黄曲霉毒素是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 生的杂环化合物,它的代谢产物主要有 B1、B2、G1、G2、M1和M2等类型。
➢黄曲霉毒素耐热,只有通过长时间高 温(100—120℃)作用,如高压消毒 和灼烧才能使其大部分失活。
➢对强酸和强碱较敏感。在提炼油时, 用氢氧化钠萃取游离脂肪酸的工艺可以 进一步破坏毒素的活性。
5)物理降解法:
• 采用物理的方法,如采用γ放射线的方 法来降解霉菌毒素和杀死霉菌。
• 这类方法正处于研究阶段,并且使用时 需要采用特殊的设备和防护方法。
6)物理吸附法:
• 即在饲料中添加可以吸附霉菌毒素的物 质,使毒素在经过动物肠道时不被动物 所吸收,直接排出动物体外。
• 这是目前饲料工业中较为成熟可行的一 种毒素解毒方法。
霉菌种类集合化学品B来自化学品A化学品C
复合饲料防霉剂的特点
2) 我国饲料生产特点:饲料生产使用周期 比较长,各地温度湿度差异大,这决定 了国内外厂商对防霉剂的侧重点不同。
复合饲料防霉剂的特点
3) 丙酸盐与丙酸是目前市场的主流产品, 其中丙酸盐比丙酸挥发慢,可以在饲料 中作用更长时间。
4) 丙酸扩散性与挥发性好于丙酸盐,在饲 料贮存前期作用效果好于丙酸盐。
• 可以抑制霉菌生长,但较难以用化学制剂来 杀死霉菌。
三、霉菌毒素产生的条件
➢能产生毒素的霉菌可以被称为产毒霉菌,并 不是所有霉菌都产生毒素(但即使是不产毒素 的真菌在饲料中生长也会造成饲料营养价值的 降低),且产毒素霉菌菌种中也只是一部分菌 株产生毒素。 ➢同一菌株的产毒能力可以表现出可变性与差 异性,这与该菌株的生长环境有关,如饲料的 营养成份、饲料贮藏的环境等。 ➢同一菌种或菌株又往往可以同时产生几种毒 素,且同一毒素也可以由几种不同的霉菌产生。
养殖场常用的防霉菌产品及使用注意事项

No.5,2021养殖场常用的防霉菌产品及使用注意事项许国龙(辽宁省凌源市城郊动物卫生监督所,辽宁凌源122500)摘 要:霉菌中毒病是养殖场重点防控的疾病之一,主要通过污染的饲料或饮水引发,肝脏、肾脏、淋巴结、胃、肠道、卵巢、输卵管、子宫等是受侵害的主要靶器官,可造成消化不良,免疫力低下,繁殖障碍,机体衰弱,生产性能下降等症状,严重中毒的畜禽在短时间内会死亡。
目前用于治疗霉菌中毒的产品中,大多以葡萄糖氧化酶、蒙脱石、丙酸钙、微生态、酵母细胞壁提取物、硫酸铜、中草药类抗霉剂等为主要活性成分,不同成分有不同的作用机理,临床可结合自身养殖场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霉菌病应以预防为主,尤其是加强对饲料和饮水的管理,尽最大可能降低损失。
关键词:养殖;霉菌;产品;使用doi:10.19567/j.cnki.1008-0414.2021.05.019 霉菌及其危害霉菌又称“丝状真菌”,是一种广泛分布在自然界的一种真菌微生物,空气、河流、污水沟、食品、动物体表等都有分布,大部分的霉菌对动物没有致病性,有少量种类的霉菌如黄曲霉、赭曲霉、纯绿青霉、寄生曲霉、软毛青霉等毒性较强。
霉菌在体外易培养,对培养基营养的要求不高,环境适宜时不到24h即可长出肉眼可见的菌丝,菌丝分为营养菌丝、气生菌丝和繁殖菌丝3部分,营养菌丝主要在底部,可深入培养基内部进行营养的汲取,从而促进菌丝的不断生长。
气生菌丝主要生长在外面,通过不断发育转变为繁殖菌丝,繁殖菌丝能产生孢子,待孢子成熟后就可以脱落菌丝飘在空气中,遇到合适的培养基能重新长成一个霉菌落。
如果饲料中霉菌毒素超标,动物采食后就会对肝脏、肾脏、淋巴结、胃、肠道、卵巢、输卵管、子宫等造成危害,从而引发消化不良,免疫力低下,繁殖障碍,机体衰弱,生产性能下降等症状[2]。
严重中毒的畜禽在短时间内会死亡,阻碍了养殖业的发展[1]。
常用的防霉菌产品2.1 葡萄糖氧化酶葡萄糖氧化酶是可以催化葡萄糖分解为单原子氧的一种有机酶,分解产物单原子氧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对霉菌毒素具有较好的降解作用。
防霉剂安全操作保养规程

防霉剂安全操作保养规程防霉剂是一种用于防止霉菌生长的化学物质,广泛应用于家居、工业、食品等领域。
在使用防霉剂时,必须注意安全操作和合理保养,以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损害。
本文将介绍防霉剂的安全操作和保养规程,帮助读者正确使用该化学物质。
安全操作规程1. 选择合适的防霉剂不同种类的防霉剂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在使用防霉剂之前,必须选择适合自己需求和环境的产品,并仔细阅读产品标签、说明书和安全数据。
2. 穿戴防护装备在使用防霉剂时,必须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包括手套、口罩和防护衣。
一些防霉剂还需要使用眼镜和安全鞋等装备。
3. 保持通风防霉剂是一种化学物质,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影响。
在使用防霉剂时,必须保持通风,打开门窗或使用通风设备,以减少化学气体的积聚。
4.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即使戴了手套和口罩等防护装备,也不能保证绝对安全。
在使用防霉剂时,必须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
如果不小心接触,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并向医生寻求帮助。
5. 避免吞食和吸入防霉剂是一种有毒物质,绝不能用作食品或口服药物。
在使用防霉剂时,必须避免吞食和吸入,以免对身体造成损害。
6. 分类存储防霉剂应存放在干燥、通风和避光的地方,远离火源、热源和易燃物质。
不同种类的防霉剂应分类存储,避免混淆和误用。
保养规程1. 正确使用在使用防霉剂之前,必须认真阅读产品标签、说明书和安全数据,确保正确使用。
在使用过程中,应遵循产品说明书的操作流程和建议,以保证产品的效果和安全性。
2. 储存安全防霉剂是一种有毒化学品,必须存放在儿童和宠物无法接触的地方。
应将防霉剂密封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
3. 定期更新防霉剂具有一定的使用寿命,长时间的存储和使用会降低其效果和安全性。
因此,必须定期更新防霉剂,并遵循更新周期和要求。
4. 检查有效期防霉剂具有一定的保存期限,过期的防霉剂会出现腐败变质,影响使用效果和安全性。
因此,必须检查防霉剂的有效期,并及时更换过期产品。
除霉剂主要成分

除霉剂主要成分引言霉菌是一种常见的微生物,它们生长在潮湿、温暖的环境中,如浴室、厨房、地下室和洗衣房等地方。
霉菌不仅对家居环境造成影响,还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来防止霉菌的生长和繁殖。
除霉剂是一种常用的工具,它可以有效地消除霉菌并预防其再生。
本文将介绍除霉剂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
除霉剂的主要成分1. 漂白剂漂白剂是一种常见的除霉剂成分,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
漂白剂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有效地杀灭霉菌和其他微生物。
其作用机制是破坏霉菌细胞膜和蛋白质,从而导致其死亡。
漂白剂还可以去除霉菌留下的污渍和异味。
2. 醋醋是一种天然的除霉剂成分,其主要成分是乙酸(CH3COOH)。
醋具有抗菌和除臭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杀灭霉菌并去除霉菌产生的异味。
醋还可以改变环境的酸碱度,使霉菌难以生存和繁殖。
3. 过氧化氢过氧化氢(H2O2)是一种强氧化剂,也是除霉剂中常见的成分之一。
过氧化氢可以迅速分解为水和氧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对霉菌具有杀菌作用。
过氧化氢还可以去除霉菌留下的污渍和异味。
4. 酒精酒精是一种常见的除霉剂成分,其主要成分是乙醇(C2H5OH)。
酒精具有良好的杀菌作用,可以迅速杀灭霉菌和其他微生物。
酒精还可以迅速挥发,不留下残留物。
5. 防霉剂防霉剂是一种专门用于防止霉菌生长的除霉剂成分。
常见的防霉剂成分包括三氯杀菌剂(Triclosan)、苯扎氯铵(Benzalkonium chloride)和异丙基二甲基苯酚(Propylparaben)。
这些化学物质可以有效地抑制霉菌的生长和繁殖。
除霉剂的使用方法除霉剂的使用方法因产品而异,但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清洁受霉菌污染的表面:首先,使用清洁剂和水清洁受霉菌污染的表面,去除霉菌和污渍。
2.涂抹除霉剂:将适量的除霉剂涂抹在受霉菌污染的表面上,确保覆盖到所有受污染的区域。
3.等待一段时间:根据除霉剂的说明,等待一段时间,以便除霉剂发挥作用。
防霉抗菌剂主要成分

防霉抗菌剂主要成分一. 介绍1.1 防霉抗菌剂的定义防霉抗菌剂是一种用于抑制霉菌和细菌生长的化学物质,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材料、家居用品、食品加工等领域,以防止霉菌和细菌的滋生和传播。
1.2 防霉抗菌剂的作用原理防霉抗菌剂通过影响微生物的生理代谢,破坏其细胞结构或干扰其生命周期,从而使微生物无法繁殖和生存下去。
常见的作用机制包括抑制细胞膜的合成、扰乱细胞壁的合成和破坏微生物DNA等。
1.3 防霉抗菌剂的分类根据其原理和应用领域,防霉抗菌剂可分为有机防霉抗菌剂和无机防霉抗菌剂两大类。
有机防霉抗菌剂通常具有较好的抗菌效果和稳定性,但对环境较为敏感;而无机防霉抗菌剂具有较好的耐候性和无毒性,但抗菌性能相对较差。
二. 主要成分2.1 有机防霉抗菌剂有机防霉抗菌剂主要成分如下: 1. 三氯生(Triclosan):广泛用于个人护理产品、医疗设备和家居用品等,具有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 2. 氯硝柳胺(Chloronitroaniline):常用于油漆、胶黏剂等建筑材料中,对霉菌和细菌均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 3. 异氟草胺(Fluorophosphate):主要用于木材和纤维制品的防腐,同时具有一定的抗菌效果; 4. 苯酚类化合物(Phenolic Compounds):如邻苯酚、间苯酚等,常用于漆器和塑料制品中,能有效抑制细菌和霉菌的繁殖。
2.2 无机防霉抗菌剂无机防霉抗菌剂主要成分如下: 1. 银离子(Silver Ions):广泛应用于纺织品、医疗用品和食品包装材料等,能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2. 二氧化钛(Titanium Dioxide):可通过光催化作用产生活性氧,对细菌和霉菌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3. 硫化锌(Zinc Sulfide):常用于橡胶、塑料和油漆等制品中,对霉菌和细菌有较好的抑制效果; 4. 氧化锌(Zinc Oxide):在建筑材料和家居用品中具有广泛应用,能有效杀灭霉菌和细菌。
三. 应用领域3.1 建筑材料防霉抗菌剂在建筑材料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常见的应用包括: - 涂料和油漆:防霉抗菌剂被添加到涂料和油漆中,以防止墙面和家具的发霉和细菌滋生; - 塑料制品:防霉抗菌剂被添加到塑料制品中,如地板、窗帘和家居用品等,以抑制细菌的滋生; - 玻璃纤维:防霉抗菌剂被添加到玻璃纤维中,以防止墙面面板和天花板板材的霉菌感染。
防霉剂的成分和作用

防霉剂的成分和作用防霉剂的成分和作用【导言】防霉剂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品,它可以预防和控制发霉和腐败的现象。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防霉剂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纺织品、建筑材料等领域,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防霉剂的成分和作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使用防霉剂。
【正文】一、防霉剂的成分防霉剂的种类繁多,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防霉剂成分:1. 有机防霉剂有机防霉剂是由有机化合物制成,包括一些碳氢化合物、有机酸、醇类、酚类、醛类、胺类等。
这些有机防霉剂对霉菌具有显著的杀菌和抑制作用,能够有效防止食品、纺织品等发霉。
常见的有机防霉剂有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酯、己内酰胺等。
2. 无机防霉剂无机防霉剂是由无机物质制成,包括铜、锌、汞等金属离子、含氮化合物等。
与有机防霉剂相比,无机防霉剂具有更广泛的抑菌谱和较长的使用寿命。
常见的无机防霉剂有氧化锌、硫酸铜等。
3. 合成防霉剂合成防霉剂是通过化学反应合成的一种抗菌剂,具有高效、广谱、稳定性好等优点。
常见的合成防霉剂有异噻唑啉酮类、杂环酮类等。
二、防霉剂的作用防霉剂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抑制霉菌的生长防霉剂中的活性成分能够破坏霉菌的细胞结构,抑制其生长和繁殖。
这些成分通过与霉菌细胞壁、膜、酶等发生反应,破坏其生理代谢过程,达到杀菌的效果。
2. 预防食品变质在食品加工和储存过程中,防霉剂可以有效抑制霉菌和其它微生物的繁殖,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防霉剂还可以阻止霉菌产生的有害代谢产物,如黄曲霉毒素等,从而保证食品的安全性。
3. 保护纺织品和建筑材料防霉剂可以应用于纺织品和建筑材料中,起到抗菌和抑制霉菌生长的作用。
这样可以有效延长纺织品的使用寿命,同时保持其良好的外观和舒适性;在建筑材料中使用防霉剂,可以防止湿度导致的霉菌滋生,从而保持建筑物的结构完整和室内环境的健康。
【总结】防霉剂作为一种常用的化学制剂,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发霉和腐败现象,保护食品、纺织品、建筑材料等不受霉菌侵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正技术专栏上海正正饲料科技有限公司主办2004. 10 总第3期最新进展国外饲料防霉剂开发研究新趋势目前,我国饲料工业普遍采用化学防霉法。
联合国FAO/WHO对防霉剂又有严格的要求,促使人们考虑如何开发研制防霉性能好、成本低、毒性小、安全可靠的新型防霉剂。
复合防霉剂由一种或多种有机酸与某种载体组合,既保持甚至增进有机酸原有的抑霉作用,又能消除或减低有机酸的腐蚀性与刺激性,如防霉剂“Monoprop”,由50%的丙酸和50%载体组成,该载体具有使二聚体丙酸变为单体丙酸的作用,从而增强了抑菌作用。
又如,防霉剂“Mold一-x”,由丙酸、乙酸、山梨酸和苯甲酸均匀地分布在硅酸钙载体上而制成,其强大的抗菌活性来自各有机酸的协同作用。
特种防霉剂一些发达国家为开发新型天然防霉剂,把目光移向海洋生物类,如日本研制一种以牡砺壳为主体的防霉剂。
又如,在海洋中的马尾藻、裙带菜、海带等海藻中,加人碘酸钾、碘化钾、碘酸钙均匀混合,成为一种特种复合型防霉剂。
又如,从龟、鲟、鲱、鲭、鲻等鱼类中提取鱼精蛋白,该品对枯草杆菌、巨大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从蟹壳、虾壳等甲壳中提取多糖,即壳聚糖又名脱乙酰甲壳质,也是一种天然防霉剂。
甜菜碱甜菜碱是一种氨基酸衍生物,从甜菜废糖蜜中提取。
当其浓度为4%时,对大肠埃希氏杆菌,枯草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黑曲霉菌、橘青霉菌有抗菌、抑菌作用。
总之,以天然防霉剂代替化学合成防霉剂是今后的发展趋势。
国外已有报道,栎树、枫树、柏树等的干馏液,经过提炼可得到一种天然植物源型防霉剂。
我国的竹子馏液,又名竹沥.也属此类防霉剂。
目前这些天然防霉剂的抑菌作用较弱,抑菌范围较小,同时伴有异叶杂色,价格也偏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开发。
对果胶的分解产物、溶菌酶作为新一代防霉剂的开发研究也已展开。
中药防霉、防腐、灭菌优点很多,无残留、无污染,使用后可自然吸收,且资源丰富,成本低廉,若加以研究开发,用于饲料防霉,应是经济绿色饲料防霉剂。
——摘自《江西饲料》专家论坛小肽的营养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小肽的营养作用避免氨基酸之间的吸收竞争.促进蛋白质的合成据报道,当赖氨酸与精氨酸以游离形式存在时.两者相互竞争吸收位点,游离精氨酸有降低肝门静脉赖氨酸的倾向。
当赖氨基以小肽形式存在时.前者对其吸收无影响。
当以小肽形式作为氮源时,整体蛋白质沉积高于相应的氨基酸日粮或完整蛋白质日粮,肽日粮组小鼠体蛋白质合成率较相应氨基酸日粮组高26%。
向猪十二指肠灌注寡肽后.血浆胰岛素的浓度高于灌注游离氨基酸组,而胰岛素的生理功能之一,是参与蛋白质合成中肽链的延伸增加蛋白质的合成。
日粮蛋白质完全以小肽的形式供给鸡,赖氨酸的吸收速度不再受精氨酸影响。
当以小肽形式作为氮源时,整体蛋白质沉积效率高于相应的氨基酸日粮或完整蛋白质日粮。
小肽日粮组小鼠体蛋白合成率较相应氨基酸日粮组高26%。
另外,由于小肽吸收迅速,吸收峰高,能快速提高动静脉的氨基酸值,从而提高整体蛋白质的合成。
促进矿物质元素的吸收利用许多研究都证明,酪蛋白水解产物中有一类含有可与Ca 、Fe 结合的磷酸化丝氨酸残基.能够提高它们的溶解性。
在蛋鸡日粮中添加小肽制品后,血浆中的铁离子、锌离子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蛋壳强度提高。
对1—21日龄的乳猪饲料中分别添加小肽、右旋苷铁结果发现肽铁组血清蛋白的含量高于右旋苷铁。
说明小肽能促进矿物质元素的吸收和利用。
促进瘤胃微牛物对营养物质的利用饲料蛋白质进入瘤胃后大部分迅速分解成肽以后才被微生物利用。
瘤胃微生物蛋白合成所需的氮大约有三分之二来源于肽和氨基酸,肽是瘤胃微片物合成蛋白质的重要底物。
以可溶性糖作为能源时,小肤促进可溶性糖分解菌的生长速度比氨基酸的促进作用高70%。
奶牛瘤胃液内肽不足是限制瘤胃微生物生长的主要因素。
因而肽能否对微生物生长有进作用主要取决于碳水化合物的发酵速度。
对发酵速度快的可溶性糖,肽能够促进微生物生长,发酵速度慢的纤维素类物质,巨肽不能促进微生物的生长。
小肽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动物生产中优化蛋白质营养不再仅仅是对饲粮进行大致的氨基酸平衡,以肽的形式来提供蛋白质比提供合成氨基酸更好,蛋白质营养的未来是肽营养。
因此动物要获得最佳生产性能,在动物饲粮中添加肽制品保持饲粮中含有一定数量的完整小肽,是提高饲料利用率,发挥其生产性能,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
在猪禽生产中的作用用猪组织水解制品取代仔猪饲粮中的乳清粉,添加率为6%,结果处理组在两周内具有较高的采食量和日增重以及较优的饲料利用率。
在蛋鸡基础日粮中添加小肽后,其产蛋量和饲料转化率显著提高,蛋壳强度也有提高趋势。
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黑白花奶牛吸收的谷胱甘肽在乳腺GTPase(三磷酸鸟苷环水解酶)的作用下降解为Gly(甘氨酸)Gly可作为乳蛋白合成的原料,促进乳蛋白合成。
有研究表明,使用1-100mg/L的小肽一氨基酸混合物,可增加牛瘤胃有益菌合成菌体蛋白的数量,而10mg/L的小肽浓度是最理想的。
肽可以刺激瘤胃细菌的生长,试验研究饲料中的肽浓度影响绵羊瘤胃内的发酵速率,发现只添加氨基酸时不能刺激瘤胃发酵和微生物生长.在水产养殖生产中应用用小肽代替部分海鲈苗日粮中的蛋白质后鱼苗的生长速度提高,提高增重率0.18-0.12个百分点。
在一定量的低蛋白饲料中补充适量的含小肽物质,可以发挥高蛋白日粮的生产水平。
在虾苗的饵料中添加0.5%小肽,能促进采食,增加进采食,增加生长速度及苗体的长度。
在6-10克的日本鳗鲡饲料中分别添加100mg/kg和200mg/kg的有5个氨基酸的肽EGPP-5,养殖60天后,试验组的体重增长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6.3%和37.5%。
而在6-10克的日本鳗鲡饲料中分别添加100mg/kg和200mg/kg的有29个氨基酸的肽GAPP-29,养殖60天后.试验组的体重增长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29.2%和33.7%。
小肽Ala-Gly-Gly,Ala-Val,Gly-Gly-Gly对虾幼苗具有明显的促生长作用。
在鳗鲡饲料中分别添加了2%和4%的小肽制品,则添加了2%的小肽制品的试验组较对照组的生长率、摄食率和饲料效率分提高了38.62%,13.53%和8.05%。
——摘自《饲料界》技术知识讲座仔猪早期断奶应激中的营养调控从营养方面减少早期断奶仔猪的应激结合本场生产实际,选择适宜的蛋白质原料大量使用植物性蛋白来满足早期断奶仔猪蛋白质需要是断奶仔猪应激并引起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
目前绝大部分仔猪料中的豆粕用量均超过20%,而大豆蛋白质中的抗原成分可引起仔猪肠道损伤。
所以为断奶仔猪配制易消化利用的饲料显得尤其重要。
建议早期断奶仔猪日粮中豆粕含量不超过18%为宜,不足蛋白部分用喷雾干燥血浆蛋白粉、乳清粉、优质鱼粉、代乳粉等动物性蛋白原料来满足早期断奶仔猪蛋白质的需要,建议添加量分别为:4%-8%,5%-10%、5%-8%,5%-10%。
以上原料可结合本场实际,并对比生产成本与生产效益的关系而进行不同品种和不同量的选择。
确定适宜的蛋白质水平与氨基酸的相对平衡(猪理想蛋白质的应用)目前绝大部分养猪场(户)认为断奶仔猪料蛋白质含量越高越好,为迎合养殖户心理,致使饲料厂在仔猪料标签上注明粗蛋白含量在20%-22%以上,根据饲料价格(3.0-3.4元/千克)推定该饲料中的高蛋白(如果与标签相符)主要来源于植物性蛋白,断奶仔猪对其消化利用率很低,因此,仔猪腹泻较为常见,而低蛋白日粮者腹泻率明显偏低。
因此,结合我省现有实际,建议应用两种蛋白质水平:一是以动物性蛋白(喷雾干燥血浆蛋白粉、乳清粉、优质鱼粉等)为主的高蛋白日粮,粗蛋白可配到20%以上(目前我省有少部分种猪场使用,饲料价格约在5-6元/千克);二是配制氮基酸相对平衡的低蛋白日粮,粗蛋白可降到17%左右,但必须充分保证几种限制性氮基酸,如赖氨酸、蛋氮酸、苏氨酸、色氮酸的供给,同时做好大料配方的调整,使断奶仔猪日粮氨基酸相对平衡。
建议添加量:赖氨酸0.20%-0.25%、蛋氨酸0.04%-0.06%、苏氨酸0.05%-0.07%、色氨酸0.010%-0.015%.日粮中添加脂肪大量的试验表明,早期断奶仔猪饲料中添加脂肪可以改善适口性、提高仔猪的增重及饲料利用率。
另一方面,从提高日粮能量浓度来讲,添加油脂是很好的选择。
有试验表明,猪的自由采食量随日粮消化能的增加而降低,因此饲喂高能量日粮(一般在含消化能14.8MJ/kg左右)可以起到限饲的作用,从而减少因断奶仔猪贪食而引起腹泻的机率。
但日粮加脂肪的效果与所加油脂的质量有很大关系。
刚断奶的仔猪对不饱和脂肪利用率高于饱和脂肪。
仔猪对植物性油脂如椰子油、玉米油、大豆油的利用率比动物性油脂如牛油、猪油要好。
最好使用植物混合油,一般添加比例为2%.添加剂的适当应用添加酸制剂在断奶仔猪日粮中适当添加有机酸制剂可以提高仔猪生长性能。
有机酸可降低胃内pH值,有利于胃蛋白酶活性增强及抑制病原微生物尤其是大肠杆菌的生长与繁殖,因此可提高仔猪对日粮养分尤其是蛋白质的消化率,降低仔猪的腹泻。
一般在早期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1%-2%的柠檬酸为宜,可以显著提高蛋白质消化率,降低腹泻病的发生率。
益生菌的应用益生菌已被广泛应用在养殖业生产中,它在绿色饲料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前景。
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乳酸菌、醉母菌等益生菌及寡聚糖等化学益生素,可以明显改善肠道微生物生存环境,抑制病原菌生长,促进有益菌的繁殖及活性,从而防止断奶仔猪腹泻,促进仔猪生长发育。
酶制剂的应用在仔猪日粮中添加外源性复合酶(进口和国产均可,若用于高温制粒应选热稳定性好的酶制剂),可以减轻或消除饲料抗营养因子的影响,弥补内源性消化酶的不足,促进各种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提高饲料利用率,消除消化不良,减少腹泻的发生。
根据多次的试验证明,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0.15%的复合酶可使仔猪日增重提高10%以上,饲料转化率提高1.5%左右,腹泻发病率下降20%以上。
添加免疫增强剂目前市场上已生产出专用于早期断奶仔猪的免疫球蛋白,可通过饲料和饮水,增强其免疫力和抗病力。
另外,据试验,在日粮中添加维生素E、免疫球蛋白、谷氨酞胺等也可增强仔猪的免疫力。
添加微量元素微量元素锌在参与体内多种酶的合成,促进核酸及蛋白质的合成,维持上皮组织细胞正常生理功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近几年来,大量报告高锌可调节食欲,抑制消化道某些有害细菌的生长,促进营养物质在肠道的消化吸收,减少大肠微生物的发酵等。
据试验,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2000毫克/千克的氧化锌(当然要考虑微量元素间的平衡)可使早期断奶仔猪腹泻发生率降低16%,并可提高饲料转化率1.2%。
按要求添加适量药物。
一是使用中草药添加剂。
目前,市场上有用于仔猪抗应激、消食健胃、提高免疫力及促生长的复合中草药添加剂,一般添加量为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