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涂层要求
汽车油漆涂层质量标准

汽车油漆涂层质量标准汽车油漆涂层质量标准是指汽车表面涂层的质量要求和评定标准。
汽车油漆涂层质量直接关系到汽车的外观质量和使用寿命,对汽车的保护和美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制定和执行汽车油漆涂层质量标准对于汽车制造企业和消费者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汽车油漆涂层质量标准应包括对油漆材料的要求。
油漆材料应具有良好的附着力、耐腐蚀性、耐候性和耐磨损性。
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油漆材料应能够保持其颜色和光泽,不易褪色和起泡。
此外,油漆材料的使用寿命也是一个重要考量因素,应能够保持长时间的良好状态。
其次,汽车油漆涂层质量标准还应包括对涂装工艺的要求。
涂装工艺应具有良好的均匀性和附着力,避免出现涂层厚薄不均和起皱等问题。
在涂装过程中,还应注意避免出现气泡、流挂和起坑等缺陷,确保涂层表面的平整度和光洁度。
此外,涂装工艺还应符合环保要求,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最后,汽车油漆涂层质量标准还应包括对涂层检测和评定的要求。
对于涂层的厚度、硬度、附着力、耐腐蚀性和耐候性等指标应进行严格的检测和评定,确保涂层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同时,还应建立完善的质量跟踪和溯源体系,对涂层质量进行全程监控和管理。
综上所述,汽车油漆涂层质量标准对于汽车制造企业和消费者都具有重要意义。
制定和执行严格的汽车油漆涂层质量标准,能够保证汽车涂层质量稳定可靠,提升汽车的外观质量和使用寿命,增强消费者的满意度和信赖度。
因此,汽车制造企业应加强对油漆涂层质量标准的研究和制定,不断提升涂层质量,满足市场需求,赢得消费者的信赖和支持。
同时,消费者也应关注汽车油漆涂层质量标准,选择质量可靠的汽车产品,确保自身的权益和安全。
汽车喷漆质检标准有哪些有驾

汽车喷漆质检标准有哪些有驾范本一:一、汽车喷漆质检标准1. 汽车外观质检标准1.1 色彩一致性底漆和涂层的颜色应与车身原色一致,不得出现色差或明显的偏色。
1.2 粗糙度涂层表面应均匀光滑,不应出现明显的凹凸或粗糙度。
1.3 光泽度涂层应具有一定的光泽度,反射光线应均匀且明亮,不得出现模糊或斑驳的情况。
1.4 无杂质涂层表面不得出现异物、尘埃等杂质,应保持光洁。
1.5 表面无气泡或鱼眼涂层表面不得出现气泡、鱼眼等缺陷,应保持平整。
1.6 无刮痕或划痕涂层表面不得出现刮痕、划痕等明显损伤,应保持平滑无瑕疵。
2. 汽车内饰质检标准2.1 材料质量内饰所使用的材料应符合相关安全和环保标准,不得使用有害物质。
2.2 细节工艺内饰部件的拼接、缝合等细节工艺应精细,无毛边、脱线等问题。
2.3 喷涂质量内饰部件的喷涂应均匀一致,不得出现色差、剥落等情况。
2.4 配件安装内饰配件的安装应准确无误,不得出现松动、歪斜等情况。
2.5 功能完善内饰部件的功能应完善,操作顺畅可靠,并符合设计要求。
3. 汽车电子设备质检标准3.1 安全性能汽车电子设备应符合相关安全标准,不得存在短路、发热等安全隐患。
3.2 功能稳定汽车电子设备的功能应稳定可靠,不得出现死机、卡顿等问题。
3.3 连接稳定汽车电子设备的连接性能应稳定,不得出现断连、延迟等情况。
3.4 操作便捷汽车电子设备的操作界面应简洁清晰,操作便捷。
3.5 相容性汽车电子设备应与汽车系统相容,不得出现不兼容或无法正常使用的情况。
附件:1. 汽车喷漆质检报告表2. 汽车内饰质检报告表3. 汽车电子设备质检报告表法律名词及注释:1. 色差:涂装颜色与车身原色之间的差异。
2. 粗糙度:表面凹凸程度的评定指标,粗糙度越大表面越不光滑。
3. 光泽度:反射光线的亮度和反射器具的表面平坦程度。
4. 鱼眼:涂层表面形成的小凹陷。
5. 杂质:涂层表面附着的尘埃、毛屑等异物。
6. 刮痕:涂层表面被尖锐物体擦过后形成的线状损伤。
长城汽车车身油漆涂层标准

长城汽车车身油漆涂层标准
长城汽车的车身油漆涂层标准是根据国际标准和行业标准
制定的,具体要求如下:
1. 涂层材料:使用优质的汽车专用涂料,确保涂层的质量
和耐久性。
2. 涂层厚度:车身涂层的厚度应符合标准要求,一般要求
底漆层厚度为15-25微米,面漆层厚度为30-40微米。
3. 涂层颜色:根据客户需求和车型设计,选择合适的颜色,并确保颜色的一致性和均匀性。
4. 涂层附着力:涂层应具有良好的附着力,能够牢固地附
着在车身表面,不易剥落或起泡。
5. 涂层光泽度:涂层应具有良好的光泽度,表面光滑、亮丽,不出现明显的划痕或凹凸不平的现象。
6. 涂层耐候性:涂层应具有良好的耐候性,能够抵御阳光、雨水、酸碱等外界环境的侵蚀,不易褪色、变黄或变质。
7. 涂层耐腐蚀性:涂层应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够抵御
酸雨、盐雾等腐蚀性物质的侵蚀,保护车身不受损。
8. 涂层平整度:涂层应具有良好的平整度,不出现明显的
气泡、流挂、颗粒等缺陷。
以上是长城汽车车身油漆涂层的一般标准要求,具体的标准可能会因车型、车系和市场需求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长城汽车会根据这些标准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检测,确保车身油漆涂层的质量达到或超过标准要求。
汽车标准-QCT484-1999汽车油漆涂层

汽车标准-QC T 484-1999汽车油漆涂层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QC/T 484—1999代替 JB/Z 111—86汽车油漆涂层本标准适用于汽车油漆涂层,不适用于汽车电器和仪表产品的油漆涂层。
1 油漆涂层代号的规定按汽车零部件的使用条件和涂漆质量要求的不同,油漆涂层分10个组和若干等级,按表1的规定。
2 技术要求2(1 油漆涂层的主要质量指标,按油漆涂层代号的组别和级别规定于表2。
(如有其他特殊要求,应在产品图纸或技术文件中注明)。
2(2 整车的漆膜应完整,不允许有露底(包括焊缝、封闭内腔)和碰伤的表面。
在总装的过程中,应加强对车身及覆盖件的油漆涂层的保护。
在总装后车架、底盘件等应补漆。
2(3 汽车零部件油漆涂层的颜色,本标准不作统—规定。
由各企业根据零部件的用途和用户的要求确定。
3 标注根据汽车各零部件的使用条件、涂层质量要求,选择油漆涂层的代号和等级。
例如:高级轿车车身装饰性涂层,在产品图纸上的标注如下:漆以TQ2甲QC,T 484—1999。
4 检验4(1 油漆涂层质量指标的检验方法,按下述规定:4(1(1 涂膜外观:与标准板目测比较。
4(1(2 漆膜光泽:按GB/T 1743—1979《漆膜光泽度测定法》测定。
4(1(3 漆膜厚度:按GB,T 1764—1979《漆膜厚度测定法》测定。
4(1(4 冲击强度:按GB,T 1732—1979《漆膜耐冲击测定法》测定。
4(1(5 弹性:按GB,T 1731—1979《漆膜柔韧性测定法》测定。
4(1(6 硬度:按GB/T 1730—1979《漆膜硬度测定法(摆杆法)》测定。
4(1(7 附着力:按GB/T 1720—1979《漆膜附着力测定法》测定。
4(1(8 耐碱性:采用以下两种检验方法测定:a)把涂漆的样板,浸入80?2?2,的NaCO水溶液中,经10min后,检查漆膜被溶解的23状况;b)把涂漆的样板,浸在55?l?含0.1NaOH水溶液中,经4h后,检查漆膜变化情况。
汽车漆面的国标

汽车漆面的国标1. 引言汽车漆面的国标是指对汽车漆面质量进行评定和检测的标准,旨在确保汽车漆面的质量达到一定的标准,保护消费者权益,提高汽车行业的发展水平。
本文将详细介绍汽车漆面国标的制定背景、内容和对行业的影响。
2. 制定背景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消费者对于汽车外观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然而,在过去,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和监管机制,市场上存在着许多质量不合格或不达标的汽车漆面产品。
这些低质量产品不仅影响了消费者购买体验,还对整个汽车行业造成了严重损害。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开始着手制定统一的汽车漆面国标。
经过多方研究和讨论,相关部门于XXXX年正式发布了《汽车漆面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为整个行业树立了统一而严格的质量要求。
3. 国标内容3.1 涂层厚度国标规定了汽车漆面涂层的厚度要求。
涂层厚度是指在特定区域内的漆膜厚度,它直接影响到漆面的耐久性和外观效果。
国标要求不同部位的涂层厚度应满足相应的要求,以确保汽车漆面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剥落和褪色。
3.2 色差国标对汽车漆面的色差进行了明确规定。
色差是指实际颜色与标准颜色之间的差异程度,它是评价漆面外观质量的重要指标。
国标要求汽车漆面在不同光照条件下,颜色与标准颜色之间的差异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确保汽车外观整体一致性。
3.3 光泽度光泽度是评价汽车漆面光亮程度的指标,也是消费者选择汽车时常考虑的因素之一。
国标规定了不同部位的光泽度要求,以确保整个汽车表面呈现出统一而美观的外观效果。
3.4 抗划伤性能抗划伤性能是指汽车漆面对划伤的抵抗能力。
国标要求汽车漆面应具有一定的抗划伤性能,以防止日常使用中产生的划痕对漆面造成损害。
3.5 耐候性耐候性是指汽车漆面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耐久性能。
国标规定了汽车漆面在高温、低温、湿度等条件下应具备一定的耐候性,以保证汽车外观长时间保持良好。
4. 对行业的影响汽车漆面国标的发布对整个行业产生了积极影响。
首先,国标明确了汽车漆面质量要求,提高了整个行业的标准化水平。
大众 腐蚀标准

大众腐蚀标准
大众汽车的腐蚀标准主要遵循德国DIN 50080标准,该标准涵盖了汽车防腐性能的要求和测试方法。
具体来说,大众汽车的腐蚀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涂层厚度:汽车车身涂层的厚度应满足一定的标准。
根据DIN 50080标准,车身涂层的厚度应达到一定的要求,以保证防腐性能。
2. 涂层附着力:涂层附着力是衡量汽车涂层质量的重要指标。
根据DIN 50080标准,汽车涂层的附着力应达到一定的数值,以确保涂层在车辆使用过程中不会脱落。
3. 耐盐雾测试:耐盐雾测试是评估汽车涂层防腐性能的一种常用方法。
根据DIN 50080标准,汽车涂层应通过一定时间的盐雾测试,以证明其防腐性能达到要求。
4. 耐石击测试:耐石击测试是衡量汽车涂层抗磨损性能的指标。
根据DIN 50080标准,汽车涂层应通过一定的石击测试,以证明其抗磨损性能达到要求。
5. 外观质量:汽车涂层的外观质量也是衡量其防腐性能的重要指标。
根据DIN 50080标准,汽车涂层应无明显划痕、凹痕、起泡等缺陷,以保证其防腐性能。
总之,大众汽车的腐蚀标准主要遵循德国DIN 50080标准,涵盖了涂层厚度、涂层附着力、耐盐雾测试、耐石击测试和外观质量等方面。
这些标准有助于确保大众汽车涂层的防腐性能达到高质量水平,从而提高车辆的使用寿命和用户满意度。
汽车车身油漆涂装检验标准及具体要求

********系列汽车车身涂装技术质量强制执行标准1主题内容与执行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有限公司系列汽车车身油漆涂装检验的检验内容,技术要求,检验方法以及检验标准。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
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各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QC/T484 汽车油漆涂层GB 1728 涂膜,腻子干燥时间测定办法GB 1764 漆膜厚度测定方法GB 1743 漆膜光泽测定办法GB 1720 漆膜附着力测定办法GB 1723 漆料粘度测定办法3用语解释3.1车身油漆涂装质量车身油漆涂装质量是指为实现装饰、防护(防锈、仿蚀)、隔音、绝热和密封抗石击等,而涂装在表面上的油漆涂层的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以及涂装工作质量和工程质量3.2漆后车身漆后车身是指油漆涂层涂装施工完成后的车身3.3油漆涂层缺陷用语光泽:漆膜表面镜面反射的强度色差(△E):用数值表示车身颜色相对于标准颜色(以颜色标准件为基准)的差别。
桔皮:漆膜表面不光滑,有波浪纹理的外观桔子皮一样不平的表面。
油漆损伤:由于油漆表面受到摩擦或者碰撞引起的少量漆膜脱落。
发花:是指金属粉在漆膜中混乱排列流痕:喷涂在垂直面上的涂料向下流动,使漆面产生条痕的现象,轻微时叫流痕。
针孔:是指漆膜表面的像动物毛孔一样的小孔,通常在0.1mm左右。
颗粒:漆膜中间,上面或下面混入的灰粒,漆渣等凸突状异物。
絮状丝:是指奇妙上面或中间混入的长形弯形的纤维丝,绒毛等絮状的丝状异物(如絮状丝夹杂着油漆形成凸突状的漆渣,可视为漆面颗粒,按颗粒质量检验标准检验)。
砂纸纹:在面漆涂面上显示出的线条或圆圈的砂纸打磨纹。
钣金凹凸:在金属表面或底板上看得出来的局部凹凸。
缩孔:其外观像火山喷口一样的凹陷,有可能露出或不露出下面的漆层,通常直径为0.5~3mm。
划伤:漆膜完全固化后受外力等作用,产生的线状伤痕。
汽车漆面 标准

汽车漆面标准1.漆面材料汽车漆面材料主要包括油漆、清漆、树脂等。
这些材料应具有耐候性、耐腐蚀性、易涂装性以及与基材的附着力等性能。
在选择漆面材料时,应根据车辆的使用环境、涂装工艺要求以及维修保养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2.漆面厚度汽车漆面厚度一般是指油漆或清漆的涂层厚度。
漆面厚度是衡量漆面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标准的漆面厚度应在一定范围内,且各部分厚度应均匀一致。
检测漆面厚度可以使用漆面厚度计进行测量。
3.漆面硬度汽车漆面的硬度是指漆面抵抗刮伤、碰撞和磨损的能力。
漆面硬度是衡量漆面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般来说,硬度高的漆面抗刮伤性能较好,但过于硬脆的漆面易开裂。
标准的漆面硬度应在一定范围内,且各部分硬度应均匀一致。
检测漆面硬度可以使用硬度计进行测量。
4.漆面光泽度汽车漆面的光泽度是指漆面反射光线的能力。
漆面光泽度是衡量漆面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般来说,高光泽度的漆面看起来更加光亮、美观,而低光泽度的漆面则较为黯淡。
标准的漆面光泽度应在一定范围内,且各部分光泽度应均匀一致。
检测漆面光泽度可以使用光泽度计进行测量。
5.漆面色差汽车漆面的色差是指不同部分或整体漆面色泽不一致的程度。
色差是衡量漆面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般来说,色差小的漆面看起来更加协调、美观,而色差大的漆面则会影响车辆的整体视觉效果。
检测漆面色差可以使用色差计进行测量。
6.漆面耐候性汽车漆面的耐候性是指漆面抵抗紫外线、臭氧、雨水等环境因素的能力。
耐候性是衡量漆面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般来说,耐候性好的漆面不易老化、褪色和龟裂,而耐候性差的漆面则较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检测漆面耐候性可以使用老化试验设备进行模拟试验。
7.漆面耐擦洗性汽车漆面的耐擦洗性是指漆面抵抗清洗剂、摩擦等外力作用的能力。
耐擦洗性是衡量漆面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般来说,耐擦洗性好的漆面不易被清洗剂侵蚀,同时也能经受住日常使用的摩擦。
检测漆面耐擦洗性可以使用耐擦洗试验设备进行模拟试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标准由奇瑞汽车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提出。 本标准由奇瑞汽车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奇瑞汽车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宋先志、王晓蕾
I
Q/SQR·04·028—2007
3
Q/SQR·04·028—2007 前后无法做漆膜附着力的,可以选择盐雾试验后“无起泡”项目代替; ⑷ 需要划线的划线腐蚀小于等于 2.5mm(单边)。 5.2 镀锌件盐雾试验后判定标准 (1)钝化层在规定的时间内无白锈 (2)电镀层在规定的时间内无基体腐蚀
注:对于有外观要求的件(内部可见区域或外部可见区域)要求满足⑴、⑵要求方可判定合格;对于不可见镀锌 零件,满足⑵要求即可。
粘附强度
胶带试验后不允许出现异常脱落,不允许出现大于或者等于 4mm2 涂层黑色区域
备注:(1)盐雾试验判断标准见 6.3
4.2.4 镀铬性能要求
镀铬性能要求按照标准 Q/SQR·04·336 执行。
GB/T 4956 Q/SQR.04.064
GB/T 5270
5 盐雾试验后评定标准
5.1 油漆涂层盐雾试验后评定 ⑴ 主要表面无基体腐蚀,缺陷部位如棱边、焊缝、尖端等腐蚀面积要求小于总缺陷面积的 10%;对于 一些总成零件中的单件或散件的“缺陷面积”,以单件或散件自身面积计算,不包含总成部件。 ⑵ 无起泡; ⑶ 附着力 0~1 级(仅针对盐雾试验大于 480h 的油漆涂层),对于一些铸铁件等零件表面涂层,试验
3.3 外部、内部区域定义: 外部区域:以车门、风窗---密封条为界,位于车身外部或某些开启零件内部。 内部区域:以密封条为界,位于驾驶舱或行李舱内。
3.4 工作环境定义: 腐蚀轻微的工作环境:干燥温和的内部区域。 腐蚀中等的工作环境:雨水不直接接触的部位、离地面较高。 腐蚀较严重环境:离地面较近、容易受到污泥和水等侵蚀。 腐蚀严重的工作环境:经常受到风雨直接侵害、处于高温和高湿下工作。
96
E(复合、高耐蚀性)
200
4.2.2 镀锌件镀层性能要求(见表 4)
项目
表 4 镀锌层性能要求 性能要求
试验方法
外观
FS-1 FS-2
FS -3
FS -4
FS -5
镀层表面细致,均匀,无裂痕、气泡、毛细孔、褶皱、麻点、粗糙、 目测
脱落、污物、变色及局部无镀层等表面缺陷存在
厚度,um 耐盐雾时间,h
Q/SQR.04.476
2
⑵ 盐雾试验后评定标准参照 6.1
Q/SQR·04·028—2007
4.2 镀锌层性能要求 4.2.1 镀锌钝化层颜色及耐腐蚀要求(见表 3)
表 3 钝化层颜色及耐腐蚀要求
转化膜种类
试验要求(中性盐雾)
评价要求
试验方法
B(漂白) C(彩虹) D(深色)
24
72
不出现白锈
Q/SQR.04.064
“耐酸性、耐水性、耐潮湿性”针对能受到酸碱和雨水腐蚀的零部件如车轮等;
试验方法
目测 Q/SQR.04.401
Q/SQR.04.025 Q/SQR.04.361 Q/SQR.04.065
Q/SQR.04.066 Q/SQR.04.065
Q/SQR.04.066 Q/SQR.04.064
GB 1734
GB 1734
Q/SQR.04.065-2005
漆膜耐水试验方法
Q/SQR.04.066-2005
漆膜耐潮湿试验方法
Q/SQR.04.260-2002
成品车油漆涂层
Q/SQR.04.336-2004
镍-铬和铜-镍-铬电镀层(试行)
Q/SQR.04.361-2005
漆膜抗石击试验方法
Q/SQR.04.401-2005
Q/SQR
奇瑞汽车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SQR·04·028—2007
整车金属零部件涂层技术规范 (试行)
2007-07-20 发布
2007-08-05 实施
奇瑞汽车有限公司 发布
Q/SQR·04·028—2007
前言
本标准以产品标准为前提,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在满足市场需求和产品性能的实际情况下制 定的。本标准适用于所有奇瑞车涂层的技术要求。同时在格式和内容的编排上均符合GB/T1.1-2000和 GB/T1.2-2000的规定。本标准初步规定了整车金属零部件表面处理要求,有待进一步完善。
起泡
附着力:0 或 1
耐盐雾试验时间,h 24
48
96
耐机油 前仓区
-
144 240
360
480
720
48h(80℃)无变化
底盘区
-
耐汽油 前仓区
-
48h 无变化 24h 无变化
底盘区
-
4h 无变化
耐酸性(24h)
-
不发糊,无斑点,允许轻微变 色
备注:
⑴“抗石击”针对能受到石击的金属零部件,如车轮、一些有外观质量要求的涂层如 B 柱盖板等;
≥3
24
48
≥8
96
144
≥15 240
GB/T 4956 Q/SQR.04.064
粘附强度
无起泡等现象
*
备注:
⑴将试样放置在(220±10)℃下存放 30 分钟,接着浸在温度为 15℃~25℃的水中(在水中存放时间 30 min)。然
后将零件取出,观察表面有无起泡等现象。
⑵盐雾试验后判断标准见 6.2
整车金属零部件涂层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技术规范确定了整车金属零部件(除铝镁合金和车身外观件外)涂层的技术要求。本技术规范由 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腐蚀等级定义、技术要求、盐雾试验评定标准和注意事项等部分组成。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技术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技术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
1
Q/SQR·04·028—2007
3.5 腐蚀等级定义
3.5.1 腐蚀等级一般定义
腐蚀等级:根据零部件安装部位是否可见、工作环境和功能进行划分。
3.5.2 涂层腐蚀等级定义(见表 1)
表 1 涂层腐蚀等级定义
耐盐雾等级代号 腐蚀环境
区域
盐雾试验时间
FS-1 FS-2 FS-3 FS-4 FS-5 FS-6 FS-7 FS-8
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技术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技术规范达
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技
测定法
GB/T 4956
磁性金属基体上非磁性非覆盖层厚度测量 磁性方法
GB/T 5270
金属基体上的金属覆盖层附着强度试验方法
QC/T 484-1999
汽车油漆涂层
QC/T 625-1999
汽车用涂镀层和化学处理层
Q/SQR.04.025-2005
涂层附着力试验方法-划格法
Q/SQR.04.047-2005
汽车零部件镀锌技术要求
Q/SQR.04.064-2005
盐雾腐蚀试验方法(NSS 试验)
项目
性能要求
FS-1 FS-2 FS-3 FS-4 FS-5 FS-6 FS-7 FS-8
外观
涂膜均匀,无毛刺、起泡等缺陷
膜厚,um 喷漆
≥15
≥35
电泳
≥12
≥18
粉末
—
≥60
附着力,级 抗石击,级
0或1
-
≤3
耐水,10 天
-
外观:无明显变色等缺陷、无
起泡
耐潮湿,100h
附着力:0 或 1
-
外观:无明显变色等缺陷、无
5.3 达克罗盐雾试验后判断标准 ⑴无基体腐蚀
6 注意事项 6.1 对于零件设计寿命在三年以下的,设计师可以根据情况降低一个或者两个腐蚀等级。
编制:
4
校对: 审核: 批准: 版本:00
Q/SQR·04·028—2007
5
漆膜厚度测试法
Q/SQR.04.476-2005
漆膜耐稀硫酸测试方法
3 术语 3.1 涂层的定义:
涂层:覆盖于零部件表面用于保护零部件外观和功能,包括油漆涂层和镀层。油漆涂层分为喷漆、 电泳、喷塑和粉末喷涂等;镀层包括镀锌、镀铬等。
3.2 涂层的功能 涂层按照其功能划分可分为防护性涂层、功能性涂层和装饰防护性涂层三种。
4.2.3 达克罗涂层性能要求(见表 5)
项目
表 5 达克罗涂层性能 性能要求
试验方法
外观
FS -4
FS -5
FS -6
FS -7
FS -8
表面细致,均匀,无裂痕、气泡、粗糙、脱落、污物、变色及局部
目测
无镀层等表面缺陷存在
厚度,um 耐盐雾时间/h
≥4
≥144
≥240
≥6
≥ 360
≥ 480
≥8 ≥720
腐蚀轻微的工作环境 腐蚀中等的工作环境 腐蚀较严重的工作环境 腐蚀严重的工作环境
内部区域
内部区域、 依稀可见外部区域 外部区域 外部区域
重点外部区域
>24h >48h >96h >144h >240h >360h >480h >720h
4 技术要求
4.1 油漆涂层性能要求(见表 2)
表 2 油漆涂层性能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