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第三节 怠速、双怠速及自由加速法

合集下载

测量汽车尾气有哪些方法

测量汽车尾气有哪些方法

测量汽车尾气有哪些方法随着现代化的发展,我国汽车产业迅速发展,车辆保有量在2000万辆其突出的危害是刺激人体眼睛和上呼吸道粘膜,引起发炎,严重的引起哮喘,头疼、肺气肿等疾病,甚至使视力和中枢神经等受到损害。

现在相关职能部门已经加大治理力度,其中有一项基础工作就是对汽车尾气进行检测,那么,测量汽车尾气有哪些方法呢?第一、怠速法/双怠速法:采用简易的便携式气体分析仪,检查汽油车在怠速工况下污染物排放浓度。

其缺点是只能检测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的浓度。

第二、工况法/简易工况法:工况法是模拟车辆在道路上实际的运行工况(如怠速、加速、等速、减速),同时测量其污染物的排放量,测得的排放结果基本上可以反映该车辆的实际排放情况,被公认是评价汽车(或发动机)排放状况的最科学的试验方法。

但工况法设备昂贵,试验条件严谨,试验时间较长,一般只用于对新定型汽车和新生产汽车的排放检测。

简易工况法是让车辆按规定车速在底盘测功机上“行驶”,同时测量其污染物排放量。

所采取的工况和测试设备都比工况法简单。

常用于在用车的污染物排放检测。

它们不但可以检测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的浓度,还可检测氮氧化物的浓度。

第三、自由加速法:分为滤纸式烟度计检测法、不透光式烟度计检测法。

我国目前主要通过采用滤纸式烟度计测试柴油车在自由加速工况下排放的碳烟,来判定在用柴油车发动机燃烧状况是否正常,以及与排放有关的零部件是否需要维修或保养。

第四、遥感检测法:遥感检测器由一台综合分析仪、一对红外光发射和接收器、一台摄像机组成。

遥感检测法是利用红外光检测仪器的红外线测试原理,检测行驶中车辆排放污染物的浓度,识别出污染物排放严重超标的车辆,同时将车辆的牌照用摄像机拍摄下来。

相信随着管理的加强,汽车尾气一定可以得到很好的治理。

更多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以及环境污染安全小知识,请大家继续关注的内容。

自由加速工况法检测流程

自由加速工况法检测流程

自由加速工况法检测流程自由加速工况法是一种汽车排放检测方法,它通过模拟车辆在实际行驶中的加速、匀速和减速等工况,来检测车辆的排放情况。

下面是自由加速工况法检测流程的详细介绍。

1. 车辆准备在进行自由加速工况法检测之前,需要对车辆进行准备。

首先,需要将车辆的油箱加满,并确保车辆的轮胎气压正常。

其次,需要检查车辆的发动机、排气系统、点火系统等部件是否正常运作。

最后,需要将车辆停放在检测台上,并将车辆的轮子固定住,以确保车辆在检测过程中不会移动。

2. 检测前准备在进行自由加速工况法检测之前,需要进行一些检测前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对检测设备进行校准,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其次,需要对检测设备进行预热,以确保设备的稳定性。

最后,需要对车辆进行预热,以确保车辆的发动机达到适宜的工作温度。

3. 检测过程自由加速工况法检测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加速阶段、匀速阶段和减速阶段。

加速阶段:在加速阶段,检测设备会控制车辆的加速度,使车辆从静止状态加速到一定速度。

加速过程中,检测设备会记录车辆的排放情况。

匀速阶段:在匀速阶段,检测设备会控制车辆以一定的速度行驶。

在这个阶段,检测设备会记录车辆的排放情况。

减速阶段:在减速阶段,检测设备会控制车辆从一定速度减速到静止状态。

在减速过程中,检测设备会记录车辆的排放情况。

4. 检测结果在完成自由加速工况法检测之后,检测设备会生成一份检测报告。

这份报告会显示车辆在加速、匀速和减速阶段的排放情况,包括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和颗粒物等污染物的排放量。

根据这份报告,可以判断车辆是否符合国家的排放标准。

总结自由加速工况法是一种常用的汽车排放检测方法,它可以模拟车辆在实际行驶中的工况,来检测车辆的排放情况。

在进行自由加速工况法检测之前,需要对车辆和检测设备进行准备工作。

检测过程分为加速、匀速和减速三个阶段,检测设备会记录车辆在每个阶段的排放情况。

最后,根据检测结果可以判断车辆是否符合国家的排放标准。

双怠速法的检测标准限值

双怠速法的检测标准限值

双怠速法的检测标准限值(原创实用版)目录1.双怠速法的定义和作用2.双怠速法的检测标准3.检测参数及其测量方法4.检测环境条件5.双怠速法检测仪器的技术要求6.限值规定及实际应用正文一、双怠速法的定义和作用双怠速法是一种用于检测汽车废气排放的检测方法,主要针对汽油车和柴油车的排气污染物进行测量。

双怠速法是指在发动机怠速状态下,将油门置于一定位置,使发动机转速保持在规定范围内,然后对排气进行采样和分析,以确定汽车的废气排放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二、双怠速法的检测标准双怠速法的检测标准按照国家标准 GB18285-2018《汽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进行。

该标准规定了汽车废气排放的各项限值,包括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物(NOx)等。

三、检测参数及其测量方法在双怠速法检测中,需要测量的参数包括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物(NOx)以及过量空气系数(a)。

这些参数的测量方法如下:1.CO、HC 的测量采用不分光红外线法(NDIR);2.NOx 的测量可采用电化学电池法或其他等效方法;3.过量空气系数(a)的计算根据 CO、CO2、HC 的测量结果进行。

四、检测环境条件双怠速法检测应在以下环境条件下进行:1.环境温度:5~45℃;2.环境湿度:85%;3.大气压力:标准大气压。

五、双怠速法检测仪器的技术要求根据 GB18285-2018 标准,双怠速法检测仪器需要满足以下技术要求:1.至少能测量汽车排气中的 CO、CO2、HC(用正己烷当量表示)和 O2 四种成分的体积分数(或浓度),并能根据上述参数的测量结果计算过量空气系数(入)值;2.CO、CO2、HC 的测量应采用不分光红外线法(NDIR),O2 可采用电化学电池法,或其他等效方法;3.应具有发动机转速和机油温度测量功能,或具有转速和机油温度输入端口;4.气体分析系统的所有部件应由耐腐蚀材料制成,所用材料对废气成分应无影响,取样探头应能经受抹气高温的作用。

环保检测方法介绍

环保检测方法介绍

环保检测方法介绍一、双怠速法1、目的:驾控员按照要求驾驶被测车辆,测试仪器通过采样,经过泵将尾气传输至废气分析仪进行分析,测定汽车排气污染物体积分数(或浓度)和过量空气系数(λ)值。

2、怠速和高怠速工况:怠速工况指发动机无负载运转状态即离合器处于接合位置、变速器处于空挡位置,对于自动变速箱的车应处于“停车”或“P”挡,油门踏板处于完全松开位置。

高怠速工况指满足上述除最后一项条件,用油门踏板将发动机转速稳定控制在50%额定转速或制造厂技术文件中规定的高怠速转速时的工况。

标准中轻型汽车的高怠速转速规定为2500±100r/min,重型汽车的高怠速转速规定为1800±100r/min 。

3、过量空气系数(λ):燃烧1kg燃料的实际空气量与理论上所需空气量之质量比。

对于使用闭环控制电子燃油喷射系统和三元催化转化器技术的汽车进行过量空气系数(λ)的测定。

发动机转速为高怠速转速时,λ应在1.00±0.03或制造厂规定的范围内。

进行λ测试前,应按照制造厂使用说明书的规定预热发动机。

4、测试方法:(1)测量仪器:废气分析仪、配点烟转速计、散热电风扇。

(2)测量程序:第一步:在“车辆检测”界面选择检测方法为“双怠速法”的被检车辆上线待检测;第二步:车辆到位后,应将转速计夹在发动机的点火线圈上,汽车应达到规定的热车状态;第三步:操作员点击“开始检测”按钮,系统首先将自动对废气分析仪进行调零检查,大约时间为30s,调零完毕后,自驾控员根据提示屏的指引进行操作,首先将发动机从怠速状态加速至3500转以上,运转30s后降至高怠速状态,此时液晶电视上会提示插入取样探头,深度不少于400mm,并固定在排气管上,当探头插好后,系统会提示驾控员将车保持高怠速状态(轻型车为2500±100r/min,重型车为1800±100r/min),维持15s后,系统开始测量污染气体浓度,测量时间为30s,驾控员在此期间必须保持高怠速工况。

【sgs环保检测】环保检测方法介绍

【sgs环保检测】环保检测方法介绍

【sgs环保检测】环保检测方法介绍环保检测方法介绍环保检测方法介绍一、双怠速法1、目的:驾控员按照要求驾驶被测车辆,测试仪器通过采样,经过泵将尾气传输至废气分析仪进行分析,测定汽车排气污染物体积分数(或浓度)和过量空气系数(λ)值。

2、怠速和高怠速工况:怠速工况指发动机无负载运转状态即离合器处于接合位置、变速器处于空挡位置,对于自动变速箱的车应处于“停车”或“P”挡,油门踏板处于完全松开位置。

高怠速工况指满足上述除最后一项条件,用油门踏板将发动机转速稳定控制在50%额定转速或制造厂技术文件中规定的高怠速转速时的工况。

标准中轻型汽车的高怠速转速规定为2500±100r/min,重型汽车的高怠速转速规定为1800±100r/min。

3、过量空气系数(λ):燃烧1kg燃料的实际空气量与理论上所需空气量之质量比。

对于使用闭环控制电子燃油喷射系统和三元催化转化器技术的汽车进行过量空气系数(λ)的测定。

发动机转速为高怠速转速时,λ应在1.00±0.03或制造厂规定的范围内。

进行λ测试前,应按照制造厂使用说明书的规定预热发动机。

4、测试方法:(1)测量仪器:废气分析仪、配点烟转速计、散热电风扇。

(2)测量程序:第一步:在“车辆检测”界面选择检测方法为“双怠速法”的被检车辆上线待检测;第二步:车辆到位后,应将转速计夹在发动机的点火线圈上,汽车应达到规定的热车状态;第三步:操作员点击“开始检测”按钮,系统首先将自动对废气分析仪进行调零检查,大约时间为30s,调零完毕后,自驾控员根据提示屏的指引进行操作,首先将发动机从怠速状态加速至3500转以上,运转30s后降至高怠速状态,此时液晶电视上会提示插入取样探头,深度不少于400mm,并固定在排气管上,当探头插好后,系统会提示驾控员将车保持高怠速状态(轻型车为2500±100r/min,重型车为1800±100r/min),维持15s后,系统开始测量污染气体浓度,测量时间为30s,驾控员在此期间必须保持高怠速工况。

摩托车双怠速法检测规程

摩托车双怠速法检测规程
摩托车双怠速法测量方法 1、测量仪器 排气污染物测量设备应符合 HJ/T 289-2006的规定。对只进行怠速排放测量的试验,也可使用符合 HJ/T 3-1993的排气监测仪,此时可不进行 CO测量结果的修正。 2、测量程序 2.1仪器准备和使用 按仪器生产厂使用说明书的规定准备(包括预热)和使用仪器。 2.2 燃料及车辆准备 2.2.1 型式核准试验的燃料应符合 GB 14622-2007附录 F的要求,生产一致性检查和在用车检查试验所 用的燃料应符合制造厂技术文件的规定。若发动机采用混合润滑方式,加入燃油中的机油数量和等级应 符合制造厂技术文件的规定。 2.2.2 应保证车辆处于制造厂规定的正常状态,排气系统不得有泄漏。 2.2.3 车辆按制造厂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预热。若技术文件中未规定,摩托车按GB14622-2007、轻便摩 托车按 GB18176-2007的规定工况在底盘测功机上至少运行四个循环,或在正常道路条件下至少行驶 15min进行预热。应在车辆预热后 10min内进行怠速和高怠速排放测量。
15
CCO修正 = CCO ×
%
CCO + CCO 2
2.6.3 对二冲程发动机,如果测量的( CCO+CCO2)的总浓度数值不小于 10%,或对四冲程发动机不小于 15%,
则测量的一氧化碳浓度值无需根据 2.6.1或 2.6.2中的公式进行修正。
2.7 数字修约
结果修约后的一氧化碳(CO)排放值保留一位小数;碳氢化合物(HC)保留到十位数。
2.6 测量结果的修正
一氧化碳的修正浓度 (CCO修正)用一氧化碳浓度(CCO)和二氧化碳浓度 (CCO2)的测量值通过下列公式进行
修正。测量结果以修正后的数值为准。
2.6.1 二冲程发动机一氧化碳的修正浓度为:

汽车尾气排放检测设备操作规程

汽车尾气排放检测设备操作规程

汽车尾气排放检测设备操作规程一、自由加速排气可见污染物试验(GB3847-2005)1、检验前仪器及车辆准备(1)车辆进气系统应装配空气滤清器,排气系统应装配消声器并且不得有泄漏。

(2)测量时发动机的冷却水和润滑油温度应达到汽车使用说明书所规定的热状态。

(3)测试前应适当增加几次自由加速工况操作以便扫尽排气管积存的排放污物。

(4)燃料应使用柴油,不得加消烟添加剂。

(5)使用取样式不透光烟度计,技术要求应符合GB3847-2005附录G、附录H的有关规定。

2、检验程序(1)车辆在发动机怠速下,插入不透光仪取样探头。

(2)在1秒内快速、连续地将油门踏板完全踏到底使喷油泵最短时间内供给最大油量。

(3)发动机一旦达到最大转速,立即松开油门踏板,使发动机恢复至怠速,不透光仪恢复到相应状态。

(4)重复(2)操作过程至少3次,记录每次不透光仪的最大读数值。

(5)计算最后3次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并将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3、注意事项(1)取样管的长度和内径对检测结果有影响,不得随意更换。

二、双怠速尾气排放检验(依据标准GB18285-2005)1、检验前仪器及车辆准备(1)装上长度等于的取样软管和长度不小于600mm并有插深定位装置的取样探头,插入深度不少于400mm。

检查取样软管和探头内残留HC不得大于20X10-6。

(2)仪器的取样系统不得有泄漏。

(3)受检车辆发动机进气系统应装有空气滤清器,排气系统应装有排气消声器,并不得有泄漏。

(4)汽油应符合GB 484的规定。

(5)测量时发动机冷却水和润滑油温度应达到汽车使用说明书所规定的热状态。

2、检验程序(1)必要时在发动机上安装转速计。

(2)发动机由怠速工况加速至额定转速,维持30s后降至高怠速(即额定转速)。

(3)发动机降至高怠速状态维持15s后开始读数,仪器自动读取30s内的平均值,或人工读取最高值和最低值后取平均值即为高怠速排放测量结果。

(4)发动机从高怠速状态降至怠速状态,在怠速状态维持15s后开始读数,仪器自动读取30s内的平均值,或人工读取最高值和最低值后取平均值即为怠速排放测量结果。

四川省机动车排气污染物检测报告

四川省机动车排气污染物检测报告

四川省机动车排气污染物检测报告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机动车在四川省的保有量持续增长。

机动车排气污染物已成为影响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为了有效控制机动车排气污染,保障公众健康,加强环境保护,我省开展了机动车排气污染物检测工作。

本报告将对四川省机动车排气污染物检测的相关情况进行详细介绍。

一、检测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交通运输业的蓬勃发展,机动车数量急剧增加。

机动车尾气排放中包含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和颗粒物等污染物,对大气环境质量产生了显著影响。

为了改善空气质量,减少机动车尾气污染,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加强机动车排气污染物检测成为一项重要的环保举措。

二、检测目的本次机动车排气污染物检测的主要目的是:1、了解四川省机动车排气污染物的排放状况,包括污染物的种类、浓度和排放量等。

2、评估机动车排气污染控制措施的效果,为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3、督促机动车所有者和使用者加强车辆维护保养,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环保意识。

4、为空气质量监测和污染防治工作提供数据支持,推动大气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

三、检测范围和对象本次检测涵盖了四川省内的各类机动车,包括载客汽车、载货汽车、摩托车等。

检测对象主要为在道路上行驶的在用机动车,以及新注册登记和转入的机动车。

四、检测方法1、简易工况法简易工况法是一种模拟机动车在实际道路行驶状况的检测方法,包括稳态工况法、瞬态工况法和简易瞬态工况法等。

通过测量机动车在特定工况下的尾气排放浓度和流量,计算出污染物的排放量。

2、双怠速法双怠速法适用于无法采用简易工况法检测的机动车,如化油器式汽车和摩托车等。

检测时,分别测量机动车在怠速和高怠速状态下的尾气排放浓度。

3、自由加速法自由加速法主要用于检测柴油车的尾气排放,检测时,驾驶员迅速踩下油门踏板,使发动机达到最高转速,测量此时的尾气排放浓度。

五、检测标准检测过程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进行,主要检测标准包括:1、《汽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GB 18285-2018)2、《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自由加速法及加载减速法)》(GB 3847-2018)3、四川省地方标准《在用机动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检测方法(遥测法)》等六、检测结果及分析1、总体情况经过对大量机动车的检测,结果显示,我省机动车排气污染物排放总体情况不容乐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动车检测培训教材(原理篇)第三章怠速、双怠速及自由加速法目前,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汽车综合性能检验机构、环保部门的路检常使用的在用机动车排放检测方法为:(1)对汽油车采用双怠速方法;(2)柴油车采用自由加速法;(3)对摩托车采用怠速法。

这几种检测方法具有检测操作简单易行、仪器价格便宜合便于携带、以及检测时间短的优点。

3.1 在用汽车双怠速尾气排放检验(依据GB 18285-2005)对装配点燃式发动机的在用汽车的定期检验,依据GB 18285-2005要求,至少应该用双怠速检验法。

3.1.1 怠速与高怠速速工况(1)怠速工况指发动机无负载运转状态。

即离合器处于接合位置、变速器处于空档位置(对于自动变速箱的车应处于“停车”或“P”档位);采用化油器供油系统的车,阻风门应处于全开位置;油门踏板处于完全松开位置。

(2)高怠速工况指满足上述(除最后一项)条件,用油门踏板将发动机转速稳定控制在50%额定转速或制造厂技术文件中规定的高怠速转速时的工况。

在GB 18285-2005中规定:轻型汽车的高怠速转速规定为2500±100r/min,重型车的高怠速转速规定为1800±100r/min;如有特殊规定的,按照制造厂技术文件中规定的高怠速转速。

3.1.2 检验方法(1)应保证被检测车辆处于制造厂规定的正常状态,发动机进气系统应装有空气滤清器,排气系统应装有排气消声器,并不得有泄漏。

(2)应在发动机上安装转速计、点火正时仪、冷却液和润滑油测温计等测量仪器。

测量时,发动机冷却液和润滑油温度应不低于80℃,或者达到汽车使用说明书规定的热车状态。

(3)发动机工况循环见图3-1。

从怠速状态加速至70%额定转速,运转30s 后降至高怠速状态。

将取样探头插入排气管中,深度不少于400mm,并固定在排气管上。

维持15s后,由具有平均值功能的仪器读取30s内的平均值,或者人工读取30s内的最高值和最低值,其平均值即为高怠速污染物测量结果。

对于使用闭环控制电子燃油喷射系统和三元催化转化器技术的汽车,还应同时读取过量空气系数(λ)的数值。

(4)发动机从高怠速降至怠速状态15s后,由具有平均值功能的仪器读取30s内的平均值,或者人工读取30s内的最高值和最低值,其平均值即为怠速污染物测量结果。

(5)若为多排气管时,取各排气管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6)若车辆排气管长度小于测量深度时,应使用排气加长管。

图3-1 检测程序示意图3.1.3 注意事项(1)检验时,发动机怠速应符合规定。

(2)检验结束后,抽出取样探头,待仪表回零后再检下一台车。

(3)取样探头不用时要吊挂,防止污染受损。

(4)对于单一燃料汽车,仅按燃用气体燃料进行排放检测;对于两用燃料汽车,要求对两种燃料分别进行排放检测。

(5)在GB 18285-2005中规定:对于使用闭环控制电子燃油喷射系统和三元催化转化器技术的汽车进行过量空气系数(λ)的测定。

发动机转速为高怠速时,λ应在1.00±0.03或制造厂规定的范围内。

进行λ测试前,应按照制造厂使用说明书的规定预热发动机。

3.1.4 检测结果判定车辆检测得出的双怠速尾气检测数据中(HC 、CO ),有一项超过标准规定的排放限值,则被认为排放不合格。

对于使用闭环控制电子燃油喷射系统和三元催化转化器技术的车辆,如果检测的过量空气系数(λ)超出1.00±0.03或制造厂规定的范围,则认为排放不合格。

双燃料汽车得用两种燃料分别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均达到标准限值要求后方可判定合格。

3.1.5 双怠速排气污染物限值装配点燃式发动机的车辆双怠速试验排气污染物限值见表3-1和3-2(依据GB 18285-2005)。

表 3-1 新生产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车 型类 别怠 速高怠速CO (%)HC (x 10-6)CO (%) HC (x 10-6)2005年7月1日起新生产的第一类轻型汽车 0.5 100 0.3 100 2005年7月1日起新生产的第二类轻型汽车 0.8 150 0.5 150 2005年7月1日起新生产的重型汽车1.02000.7200表3-2在用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车 型类 别怠 速高怠速CO (%)HC (x 10-6) CO (%) HC (x 10-6)1995年7月1日前生产的轻型汽车4.512003.09000.7倍的额定转速0.5倍的额定转速怠速转速30s15s30s 15s 30s 插入探头稳定读平均值读平均值稳定机动车检测培训教材(原理篇)1995年7月1日起生产的轻型汽车 4.5 900 3.0 9002000年7月1日起生产的第一类轻型汽车1)0.8 150 0.3 1002001 年10 月1 日起生产的第二类轻型汽车 1.0 200 0.5 1501995 年7 月1 日前生产的重型汽车 5.0 2000 3.5 12001995 年7 月1 日起生产的重型汽车 4.5 1200 3.0 9002004 年9 月1 日起生产的重型汽车 1.5 250 0.7 200注:对于2001 年5 月31 日以前生产的5 座以下(含5 座)的微型面包车,执行1995年7月1日起生产的轻型汽车的排放限值。

3.2 在用汽车自由加速试验滤纸烟度法检验(依据GB 3847-2005)对于2001 年10 月1 日前生产的在用汽车,应按要求进行自由加速试验,用滤纸式烟度计测得烟度值(Rb)。

3.2.1 自由加速工况在发动机怠速下,迅速但不猛烈地踏下油门踏板,使喷油泵供给最大油量。

在发动机达到调速器允许的最大转速前,保持此位置。

一旦达到最大转速,立即松开油门踏板,使发动机恢复至怠速。

3.2.2 自由加速滤纸式烟度在自由加速工况下,从发动机排气管抽取规定长度的排气柱所含的碳烟,使规定面积的清洁滤纸染黑的程度,称为自由加速滤纸式烟度。

3.2.3 检验方法(1)受检车辆①进气系统应装有空气滤清器,排气系统应装有消声器并且不得有泄漏。

②柴油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不得另外使用燃油添加剂。

③测量时发动机的冷却水和润滑油温度应达到汽车使用说明书所规定的热状态。

④自1995年7月1日起新生产柴油车装用的柴油机,应保证起动加浓装置在非起动工况不再起作用。

(2)测量循环①测前准备用压力为300~400kPa 的压缩空气清洗取样管路,把抽气泵置于待抽气位置,将洁白的滤纸置于待取样位置,将滤纸夹紧。

②循环组成a、抽气泵抽气:由抽气泵开关控制,抽气动作应和自由加速工况同步。

b、滤纸走位:每次抽气完毕后应松开滤纸夹紧机构,把烟样送至试样台。

c、抽气泵回位:可以手动也可以自动,以准备下一次抽气。

d、滤纸夹紧:抽气泵回位后手动或自动将滤纸夹紧。

e、指示器读数:烟样送至试样台后由指示器读出烟度值。

③循环时间应于20s内完成(2)-②所规定的循环,对手动烟度计,(2)-②-e的规定可以在完成第(3)条测量程序后一并进行。

④清洗管路在按第(3)条测量程序完成4 个测量循环后,用压力为300-400kha 的压缩空气清洗取样管路。

(3)测量程序①安装取样探头:将取样探头固定于排气管内,插深等于300mm,并使其中心线与排气管轴线平行。

②吹除积存物:自由加速工况进行三次,以清除排气系统中的积存物。

③测量取样:将抽气泵开关置于油门踏板上,按自由加速工况循环测量四次,取后三次读数的算术平均值即为所测烟度值。

④当汽车发动机出现黑烟冒出排气管的时间和抽气泵开始抽气的时间不同步的现象时,应取最大烟度值。

3.2.4 烟度测量限值依据GB 3847-2005在用汽车的排气烟度排放控制要求,对于2001 年10 月1 日前生产的在用汽车:①自1995 年7 月1 日起至2001 年9 月30 日期间生产的在用汽车,应按要求进行自由加速试验,所测得的烟度值应不大于4.5Rb。

②自1995 年6 月30 日以前生产的在用汽车,应按要求进行自由加速试验,所测得的烟度值应不大于5.0Rb。

3.3 在用汽车自由加速不透光烟度法检验(依据GB3847-2005)对于2001 年10 月1 日起生产的在用汽车,应按要求进行自由加速试验,用透射式烟度计测得排气光吸收系数(K)。

3.3.1 检验方法(1)试验条件①试验应在汽车上进行。

②试验前不应长时间怠速,以免燃烧室温度降低或积污。

③关于取样和测量仪器的条件亦适用本试验。

④试验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商品燃料。

(2)车辆准备①车辆在不进行预处理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试验。

出于安全考虑,必须确保发动机处于热状态,并且机械状态良好。

②发动机应充分预热,例如:在发动机机油标尺孔位置测得的机油温度应至少为80℃;如果温度低于80℃,发动机也应处于正常运转温度。

因车辆结构,无法进行温度测量时可以通过其它方法使用发动机处于正常运转温度,例如,通过控制发动机冷却风扇。

③采用至少三次自由加速过程或其它等效方法对排气系统进行吹拂。

(3)试验方法①目测检测车辆的排气系统的相关部件是否泄漏。

②发动机包括所有装有废气涡轮增压的发动机,在每个自由加速循环的起点均处于怠速状态。

对重型发动机,将油门踏板放开后至少等待10秒钟。

③在进行自由加速测量时,必须在1秒内,将油门踏板快速、连续地完全踩到底,使喷油泵在最短时间内供给最大油量。

④对每一个自由加速测量,在松开油门踏板前,发动机必须达到断油点转速。

对带自动变速箱的车机动车检测培训教材(原理篇)辆,则应达到制造厂申明的转速(如果没有该数据值,则应达到断油转速的2/3)。

关于这一点,在测量过程中必须进行检查,例如:通过监测发动机转速,或延长油门踏到底后与松开油门前的间隔时间,对于重型汽车,该间隔时间应至少为2秒。

⑤计算结果取最后三次自由加速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

在计算均值时可以忽略与测量均值相差很大的测量值。

3.3.2 烟度测量限值依据GB 3847-2005在用汽车的排气烟度排放控制要求,对于GB 3847-2005标准实施后生产的在用汽车:(1)自GB 3847-2005标准实施之日起,按本标准规定经型式核准批准车型生产的在用汽车,应按要求进行自由加速试验,所测得的排气光吸收系数不应大于车型核准批准的自由加速排气烟度排放限值,再加0.5m-1。

(2)对于2001年10月1日起生产的在用汽车自2001年10月1日起至本标准实施之日生产的汽车,应按要求进行自由加速试验,所测得的排气光吸收系数不应大于以下数值:――自然吸气式:2.5m-1;――涡轮增压式:3.0m-1。

3.4 低速汽车自由加速滤纸式烟度法检验(依据GB 18322-2002)按GB 3847-2005第1条有关适用范围的规定,GB 3847-2005规定的上述测量方法不适用于低速载货汽车和三轮汽车,压燃式发动机在用低速汽车及三轮汽车应按GB 18322-2002《农用运输车自由加速烟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规定的如下方法执行(选择滤纸式烟度计):3.4.1 检验方法(1)受检车辆①进气系统应装有空气滤清器,排气系统应装有消声器并且不得有泄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