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GC9790Ⅱ型气相色谱仪操作规程
浙江福立GC9790(FID)操作规程

GC9790(FID)气相色谱操作规程一.目的:制定浙江福立GC-9790(FID)气相色谱仪标准操作程序二.适用范围:本公司生产车间用于中控三氟乙酸乙酯和五氟丙酸乙酯。
三.步骤:1.先开3路载气总压0.3Mpa,毛细管柱前压(II)0.06Mpa ,氢气压力0.1Mpa空气压力为0.1Mpa 待到4个压力表有压力之后打开主机电源和加热开关。
2.设定工作温度:输入柱箱60℃,辅助I气化200℃,检测器200℃,到了设定温度之后,氢气调到0.15Mpa,空气调到0.05Mpa,用电子枪点火。
如何判断是否点火成功:看检测器是否有水蒸气,或看工作站基线是否会上升,不上升的,再次用点火枪点火,上升的则代表点火成功(点火成功之后必须将氢气和空气压力调回到0.1Mpa,然后确认火焰是否点着)。
3.待基线走直后方可进样。
程序升温进样,在进样拔针后依次按色谱机控制面板的启动键和工作站的按钮。
4.关机步骤:关闭氢气净化管开关,将柱箱温度调到40℃,辅助I气化温度40℃,检测器40℃,待检测器和辅助I温度降到80℃以下时关闭主机电源开关和加热开关,最后关闭3路载气。
5.老化条件柱箱200℃、气化220℃、检测器250℃。
6.如何设定程序升温:按柱箱,按向下键进入编程,设定初始温度和保留时间(最少0.1min),再按向下键设定升温速率,到达的温度和保留时间(任意),再按向下键同上方法设定二阶升温,一共可以升温7个阶段。
7.分流比的调节:调节对应分流阀,顺时针降低分流比,逆时针调高分流比。
8.峰过低有以下原因硅胶垫漏气,毛细柱接头松动,峰越低代表分流过大,峰越高代表分流过小。
9.分流比20代表15秒钟通载气5ml(用秒皂膜流量计检测计算)10.秒表的使用:按时间进入秒表界面,按“输入”开始计时,再按“输入”则计时结束,按“清除”键秒表清零。
四.注意事项1.色谱柱的安装色谱柱前端插入深度25mm,插入检测器深度85mm。
GC—9790气相色谱仪操作程序

GC9790气相色谱仪操作规程
YKZJ-2005-171
1.通电前,打开载气减压器阀,根据需要调节减压器的输出气压。
2.打开气路控制面板箱门,调节载气总压表指示在0.3Ma,根据色谱柱使用要求合理的选择气体种类和流速。
3.使用分流进样器时,设置好分流比和清洗气流量,经检查气路系统无泄露,方可开机通电。
4.打开微机,进入WindowsXP,点击进入HW-2000色谱在线工作站。
5.打开主机电源开关,设定柱箱、进样器、检测器的温度。
打开主机“加热”开关,待温度稳定后,即可对检测器操作。
6.FID检测器的操作,当温度稳定后,打开检测器的工作开关,打开氢气和空气发生器,调节相应的流量控制阀,用电子点火器在气体放空口处进行点火。
7.FPD 检测器的操作,将面板上的检测器窗体加热开关置于开的位置,当温度稳定后,打开检测器的工作开关,打开氢气和空气发生器,调节相应的流量控制阀,用电子点火枪在气体放空口处进行点火(控制板的开关于OFF处)。
点火成功后,推上控制板的开关于ON处
(分析结束,控制板的开关必须置于OFF)。
8.仪器基线稳定后,进样分析。
由色谱工作站对数椐处理,打印报告。
9.分析结束,关断主机“加热”开关,温度降到室温后,关主机电源。
关氢气、空气、载气。
气相色谱仪操作规程完全版

气相色谱仪操作规程GC9790气相色谱仪操作规程(一) (1)SP1000气相色谱仪操作规程 (1)Agilent4890D气相色谱仪操作规程 (2)HP-5890A气相色谱仪操作规程 (3)GC-9790气相色谱仪操作规程(二) (4)SP2100气相色谱仪操作规程 (5)GC-920色谱操作规程 (5)Agilent6890气相色谱仪操作规程 (6)GC9800TT型气相色谱仪操作步骤 (7)GC9800FF型气相色谱仪操作步骤 (8)9001型气相色谱仪操作规程 (10)SP6800A气相色谱仪的操作说明 (12)GC-930色谱操作规程 (13)GC112A气相色谱操作规程 (14)GC122气相色谱操作规程 (14)GC1690气相色谱仪说明书 (15)惠普4890D型气相色谱仪标准操作程序 (16)HP6890气相色谱仪操作规程 (19)SP-6890气相色谱仪操作规程 (20)HP-5890A气相色谱仪操作规程 (21)GC-14A气相色谱仪操作规程 (23)HP4890D气相色谱仪操作说明(二) (24)GC9890气相色谱仪操作步骤 (25)岛津气相色谱GC-2010操作规程 (26)岛津GC-14CPFID气相色操作规程 (27)GC-14C气相色谱简易操作规程 (27)Agilent6820-GC(ForCerityNDS) (29)瓦里安CP3800气相色谱操作规程 (33)安捷伦GC-6820使用规程 (35)GC9790气相色谱仪操作规程(一)1.检查仪器电源线连接是否正常、气路管线连接是否正常。
2.打开载气(N2)钢瓶总阀,并调节减压阀开关,使得输出的载气压力在0.3~0.5Mpa之间。
3.调节仪器上的载气调压阀,使得柱前压处在分析工作所需要的压力(一般来说,柱前压在0.05~0.1Mpa之间)。
4.打开电源开关,根据分析要求设置柱温、汽化温度、检测温度等参数,按确定键后仪器升温。
GC9790气相色谱仪操作规程

GC9790气相色谱仪操作规程一、开机前内容1、打开氢气、空气发生器的电源开关和氮气钢瓶总阀,调整输出压力稳定在0.4Mpa 左右(气体发生器一般在出厂时已调整好,不用再调整)。
开氢气发生器,数显值由“370”变为“20”,为正常(氢气发生器在检测期间不允许补水);2、打开色谱仪气体净化器的氮气、氢气、空气开关转到“开”的位置。
注意观察在空气发生器压力达到3~4(100XKPa)MPa,氢气发生器压力达到3~4(100XKPa)MPa时,可以点火。
3、点火时,色谱仪“氢气1”压力表由0.1MPa调至0.15MPa,“空气”由0.1MPa 调至0.05MPa,开始点火(如此时未点火成功,可适当调大“氢气1或2”压力值);(备注:氮气1、氢气1属于通道1用;氮气2、氢气2属于通道用2;空气则为通道1与通道2共用)二、气相色谱仪设置内容1、恒温检测:按【柱箱】键进入柱温设置页面,在显示光标后,输入需要的检测温度,按【输入】键完成;检测温度、汽化温度(进样温度)与辅助1的温度设置同柱温设置步骤一致。
柱温升温结束“准备”红灯亮了后,检查各设定温度是否达到设定值,达到后即可进样。
2、程序升温检测按【柱温】键进入柱温设置页面,按【∧】键进入设置页面:steep=0Temp = (起始柱温)Time = min(恒温时,此数据设置为0即可)继续按【∧】键进入升温第一阶段设置页面:steep=1Rate= (第一阶段升温速率)Temp = (第一阶段终点柱温)Time = min(第一阶段升温时间)继续按【∧】键进入升温第二阶段设置页面:steep=2Rate= (第二阶段升温速率)Temp = (第二阶段终点柱温)Time = min(第二阶段升温时间)三、计算机操作内容1、打开工作站及基线调零打开电脑工作站“在线状态”,选择检测所需的通道(通道1为DB-5柱子,通道2为OV-17柱子);页面打开后,点击“基线”按钮,查看基线是否显示(如无基线显示,检查数据线连接处是否松动;如检测后仍无基线显示,则打电话询问福立厂家),基线电压值是否在零位(如不在零位则可通过电脑工作面“基线调零”调零,或在色谱仪通道1/2下方的“调零”旋钮调零)2、进样:按工厂检测要求配好样品溶液后,进样针取0.1ul进样(检测电压500左右);进样时要求一次性插入进样口,插入后快速进样、拔出进样针、按启动、采集按钮(通常要求一秒钟内完成进样,一秒钟启动,采集);恒温检测进样顺序进样,拔针、采集程序升温进样顺序进样,拔针、启动、采集四、关机:检测结束后,柱温设置至室温;其他温度则在显示页面按【清除】键关闭程序,程序显示为“off”;待柱温降至室温,关闭电源,再关闭氮气钢瓶总阀,关闭氢气、氧气发生器电源。
GC9790气相色谱仪操作规程

GC9790气相色谱仪操作规程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前准备1.检查仪器各部分是否完好,如注射器、色谱柱、进样口等,必要时更换或修理。
2.检查仪器电源是否正常接通,仪器是否通电。
3.确认仪器内部气源稳定,确保气源压力满足实验要求。
4.准备好所需实验样品和标准品。
三、操作步骤1.打开仪器电源,等待系统自检完成后,进入操作界面。
2.在操作界面选择相应的分析程序,设定进样方式、进样体积等参数。
3.准备样品,在注射器上按要求设定进样器体积,并按要求设定注射速度。
4.将样品通过进样口进样,然后关闭进样口。
5.确定分析程序中的温度设定,如热区温度、柱温等参数。
6.点击开始运行按钮,启动色谱分析过程。
7.在分析过程中可以监控峰的出现和消失情况,并记录所需的数据。
8.分析完成后,关闭仪器电源,清理仪器内部及外部杂物,维护仪器。
四、实验安全注意事项1.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个人防护,如戴手套、护目镜等防护用具。
2.注意仪器内部高温部件,避免触碰烫伤。
3.使用气源时要注意稳定气压,防止泄漏或过压。
4.涉及有毒、易爆、易燃物质的实验要注意安全操作,确保实验场地通风良好。
5.注意实验样品的安全保存,避免造成环境污染或个人危害。
五、实验仪器的维护1.定期检查仪器的各部件是否正常工作,如色谱柱的状态、气源管道的连接等。
2.定期更换或清洗注射器和进样口,保证进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在仪器停机时,定期进行背火清洗,以延长色谱柱的使用寿命。
4.维护仪器的工作环境,保持仪器周围的清洁卫生。
5.长时间不使用仪器时,应进行适当的防尘覆盖,保护仪器。
通过严格遵守以上操作规程,可以确保GC9790气相色谱仪的正常、安全和有效的使用,提高实验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合理维护仪器也能延长使用寿命,减少故障发生的可能性。
GC-9790气相色谱仪操作规程

GC-9790气相色谱仪操作规程一.气源(CT-1三气发生器)(1)每次开机前,首先打开空气开关,观察空气及氮气压力变化。
(2)当空气表压及氮气表压升到0.4mpa后,再打开氮气开关及空气开关,观察三个表压的数值变化。
(3)氮气、氢气和空气表压都升到0.4mpa后,仪器稳定20-30min后即可供气。
二.FID氢火焰检测分析(1)首先打开氮气开关阀及气体净化器开关阀,调节气相色谱仪稳压阀及稳流阀至分析样品所需的气体流量条件。
(如果作填充柱分析时,载气压力表调至0.3mpa,稳流阀I 调至3圈,如作毛细柱分析时,载气压力表调至0.1-0.14mpa之间。
)(2)待载气流量调节好后,色谱仪开机和加热,通过自检后,在仪器操作面板上设定柱箱、检测器、进样器温度。
(填充柱分析时,设定柱箱、检测器、注样器温度;毛细柱分析时,设定柱箱、检测器、辅助I温度。
)(3)观察温度变化情况,待各区温度稳定,仪器面板准备灯亮后,打开空气开关和氢气开关,调节到所需流量,点火。
(4)仪器点火后,打开工作站。
点击数据采集菜单,查看基线。
当工作站左下方出现电压及时间指示后,调节色谱仪面板上零点调节旋钮查看基线是否变化。
如有变化,则色谱仪和工作站已处于联机状态,观察基线是否平稳。
(5)当仪器稳定,基线零点指示灯处于正常状态时,工作站零点校正后,开始进样分析。
(6)分析结束后,将仪器柱箱、检测器、进样温度降至50度以下,关机再关气。
(载气开关不必关掉,让分析柱中有余留载气通过,起保护作用。
)三.TCD热导池检测分析一.供气及检查仪器开机前,首先打开载气开关,调节载气流量(总压0.3mpa柱前压I、柱前压调至3圈,即30ml/min),然后观察载气表压是否变化。
如果压力下降,则需检查接头处是否漏气。
仪器压力正常无漏气现象,可进行开机分析。
二.仪器分析(1)待载气流量设定好后,仪器开机、自检。
(2)仪器自检通过后,打开面板参数菜单至TCD处,设定极性及桥流。
9790型气相色谱仪的操作规程

9790型气相色谱仪的操作规程
一.目的:提供统一的9790型气相色谱仪的操作检测程序,快速准确的测定样品,服务于生产
二.范围:适用于侨昌化学有限公司9790型气相色谱仪的操作三.操作规程
说明:色谱仪应安置在通风良好的实验室中,对高档仪器应安装在恒温(20-25℃)的空调实验室中,以保证仪器和数
据处理系统的正常进行。
1、按仪器说明书要求安装好载气、燃气和助燃气的电源路线
与气相色谱仪的连接,确保不漏气。
配备与仪器功率适应
的电路系统,将检测器输出信号线与数据处理系统连接
好。
2、开启仪器时,首先连接载气气路,打开稳压阀,调节至所
需的流量。
3、先打开主机总电源开关,再分别打开气化室、柱恒温箱、
检测器室的电源开关,并将调温旋钮设定在预定数值。
4、待气化室、柱恒温箱、检测器室达到设定温度后,调零旋
钮至基线稳定,即可进行分析。
5、每次进样前应调整好数据处理系统,使其处于备用状态,
进样由绘出的色谱图和打印的各种数据而获得分析结果。
6、分析结束后,先关闭检测器,再关气化室、柱恒温室的控
温电源;仪器的总电源,待仪器加热部件冷至室温后,最后关闭载气气源。
GC9790Ⅱ型气相色谱仪操作规程

使用FID检测器做毛细管分析时的开机步骤一、先将毛细管柱接到仪器上,毛细管柱插入注样器的长度为3cm,插入检测器的长度为8.5cm,再分别用开槽螺帽拧紧(拧紧的程度为先用手拧紧,再用扳手拧1/4到1/2圈即可)。
二、1.打开氮气钢瓶,调节减压阀压力在0.3 Mpa左右。
看顶部的压力表0.08MP2.打开氢气发生器,压力输出在0.3 Mpa左右。
看氢气表0.1MP左右3.打开空气发生器,压力输出在0.3 Mpa左右。
看空气表0.1MP左右·三、打开气体净化器的开关。
(如果开了就不用再开)四、再打开仪器顶部的载气稳压阀,调节压力表到一定的压力。
调节好后不用再调节五、开气相上的电源开关来开机和加热。
打开电脑及工作站,待仪器自检通过以后来设定柱箱、检测器、进样器的温度。
等待升温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后点火六、开氢气2和空气来点火1.点火时将氢气2开到0.15Mpa,空气开到0.05Mpa,用电子点火枪对准第一路检测器离子头点火。
2.点火成功后将氢气2调节到0.1Mpa,空气调到0.1Mpa。
再确认火是否灭七、,观察仪器的基线是否稳定,还有电平是否在零点附近,如有很大的偏离,就要通过仪器FID放大板上的调零旋钮来调制零点附近,最好调到正数值。
八、待仪器的基线走直稳定后即可进样分析,进样之前请先将仪器的基线调节到0-10mv之间,进样时进样量一般都控制在1µl以下。
具体分析步骤:新建校正方法:1、进标样→得谱图,将该谱图重命名为“***标样**”(如苯系物标样1)。
2、编辑该谱图,删除杂峰,单击页面下方的组分表→清空组分→套取峰→输入组分名→确定→分析→保存(重复1、2两步骤,有几个标样进几个)。
3、单击“校正”→新建(输入校正名,选“外标法”)→确认→增加标样→找到刚保存的谱图→打开→显示“设置组分浓度”(输入浓度,选择浓度单位)→确认(确定每个组分名都有校准曲线)→保存组分(注意保存位置)设置项目:在左侧任意一个项目上点击右键→新建项目(填写项目名称,项目目录)→下一步→设定分析方法→新建→分析名称→定量参数(外标法,面积,校正方法)→下一步→组分表(加载组分)→下一步→下一步→仪器条件设置(根据国标要求设置温度)→下一步→毛细管进样器(载气类型:N2分流→下一步→FTD(设置温度,极性正)下一步……完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用FID检测器做毛细管分析时的开机步骤
一、先将毛细管柱接到仪器上,毛细管柱插入注样器的长度为3cm,插入检测器的长度为8.5cm,再分别用开槽螺帽拧紧(拧紧的程度为先用手拧紧,再用扳手拧1/4到1/2圈即可)。
二、1.打开氮气钢瓶,调节减压阀压力在0.3 Mpa左右。
看顶部的压力表0.08MP
2.打开氢气发生器,压力输出在0.3 Mpa左右。
看氢气表0.1MP左右
3.打开空气发生器,压力输出在0.3 Mpa左右。
看空气表0.1MP左右·
三、打开气体净化器的开关。
(如果开了就不用再开)
四、再打开仪器顶部的载气稳压阀,调节压力表到一定的压力。
调节好后不用再调节
五、开气相上的电源开关来开机和加热。
打开电脑及工作站,待仪器自检通过以后来设定柱箱、检测器、进样器的温度。
等待升温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后点火
六、开氢气2和空气来点火
1.点火时将氢气2开到0.15Mpa,空气开到0.05Mpa,用电子点火枪对准第一路检测器离子头点火。
2.点火成功后将氢气2调节到0.1Mpa,空气调到0.1Mpa。
再确认火是否灭
七、,观察仪器的基线是否稳定,还有电平是否在零点附近,如有很大的偏离,就要通过仪器FID放大板上的调零旋钮来调制零点附近,最好调到正数值。
八、待仪器的基线走直稳定后即可进样分析,进样之前请先将仪器的基线调节到0-10mv之间,进样时进样量一般都控制在1µl以下。
具体分析步骤:
新建校正方法:
1、进标样→得谱图,将该谱图重命名为“***标样**”(如苯系物标样1)。
2、编辑该谱图,删除杂峰,单击页面下方的组分表→清空组分→套取峰→输入组分名→确定→分析→保存(重复1、2两步骤,有几个标样进几个)。
3、单击“校正”→新建(输入校正名,选“外标法”)→确认→增加标样→找到刚保存的谱图→打开→显示“设置组分浓度”(输入浓度,选择浓度单位)→确认(确定每个组分名都有校准曲线)→保存组分(注意保存位置)
设置项目:
在左侧任意一个项目上点击右键→新建项目(填写项目名称,项目目录)→下一步→设定分析方法→新建→分析名称→定量参数(外标法,面积,校正方法)→下一步→组分表(加载组分)→下一步→下一步→仪器条件设置(根据国标要求设置温度)→下一步→毛细管进样器(载气类型:N2分流→下一步→FTD(设置温度,极性正)下一步……完成。
(注:所进样品为哪类物质,就在哪类项目上点右键“设置当前项目”,切勿弄错。
)
样品分析:
进样,得谱图,删除杂峰,→定量参数(外标法,面积,校正方法)→分析→分析结果→报表→编辑打印。
使用FID检测器做毛细管分析时的关机步骤
一、将刚才所设定的工作温度都柱箱、检测器、进样器的温度开关关闭,来进行降温。
二、关闭空气的稳压阀来灭火,再关闭氢气和空气的总输出。
三、等柱箱、检测器、进样器2的温度降到100℃以下时,关闭仪器上的电源开关。
四、关闭氮气钢瓶的总压输出。
使用FID检测器毛细管柱分析时的注意事项
一、气相所使用的氮气和氢气一定要高纯度的气体,纯度要99.999%。
二、气相色谱仪和电脑所使用的电源都要进行良好的接地。
三、如使用的是空气发生器或者空气泵,那么根据使用次数的多少来放水,最少一周就要进行一次放水处理,如遇硅胶变色,则要及时进行更换新的硅胶。
四、请勿在仪器高温工作时,用手去接触一些容易烫伤的金属部分,以及不要在高温时拆装毛细管柱,防止螺纹咬死。
五、对于新的或者使用率较高的毛细管柱,都要经常老化,老化的方法:将柱箱设定一个程序,从50℃开始升,以每分钟5℃的速率升到250℃到270℃,再恒温几个小时即可。
六、注样垫一定要经常进行更换,防止因漏气引起的分析误差,一般每个注样垫可耐50针进样左右。
七、如果所分析的样品不是采用程序升温的话,那么一定要将的事件中参数全部设定为0,只保留第一个恒温温度。
否则进样后当你进样针触到采集器时还是会启动程序升温的,造成分析的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