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强国建设重庆市试点任务要点(交规划函〔2020〕586号)
211255981_综合客运枢纽信息无障碍设计研究

标准实践综合客运枢纽信息无障碍设计研究■ 李 飞1 刘 宇2* 覃 胜1 刘全福1〔1. 重庆城市综合交通枢纽(集团)有限公司;2.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摘 要:为提升残障人士出行服务体验,明确各类交通场所信息无障碍设计要点,本文以综合客运枢纽为例,首先系统分析了信息无障碍建设的主要要素,提出四点信息设备使用者的重点无障碍需求,梳理了目前已有标准对于枢纽无障碍信息化的相关要求,给出重庆东站信息无障碍设计的优秀经验,以期为其他交通场所的信息无障碍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综合客运枢纽,信息无障碍,出行需求,无障碍标准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3.09.018Research on Information Accessibility Design of Multimodal PassengerTransportation HubLI Fei1 LIU Yu2* QIN Sheng1 LIU Quanfu1〔1. Chongqing City Integrated Transportation Hub (Group) Co., Ltd.; 2. China Academy of TransportationSciences〕Abstract: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travel service experience of the disabled and clarify the key points of the information accessibility design of various transportation places, this paper takes the comprehensive passenger transportation hub as an example,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the main elements of information accessibility construction, and puts forward four key accessibility needs of information equipment users. It also analyzes the relevant requirements of the existing standards for hub accessibility informatization, and gives an excellent example of the information accessibility design of Chongqing East Sta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information accessibility work of other transportation places. Keywords: multimodal passenger transportation hub, information accessibility, travel demand, accessibility standard0 引 言近年来,随着我国信息科技快速发展,网络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用于交通出行服务,为旅客提供更加多样、精准的出行信息,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出行的便捷性。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交通运输部•【公布日期】2021.08.18•【文号】交办规划〔2021〕48号•【施行日期】2021.08.1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其他规定正文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交办规划〔2021〕4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计划单列市交通运输厅(局、委),各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单位,部属各单位,部内各司局:《交通运输部关于开展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交规划函〔2019〕859号)印发以来,我部已批准三批共67家单位组织开展相关试点工作。
为深入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充分发挥试点工作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中的先行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科学有序推进试点工作实施,经交通运输部同意,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点面结合、探索创新,近远结合、滚动实施,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多方联合、共同实施”的原则,围绕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重点领域、优势领域、急需领域、关键环节,科学有序推进试点任务实施,明确责任分工,加大支持力度,形成一批先进经验和典型成果,打造一流设施、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服务,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当好先行。
二、加强组织领导(一)发挥试点管理部门统筹协调作用。
试点管理部门(包括交通运输部和国家铁路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邮政局相关司局)主要负责试点审核、评估、宣传、推广等系列工作。
交通运输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领导小组负责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做好试点工作的协调管理工作,主要负责组织制定试点工作制度规则,组织试点任务申报,审核试点实施方案,督促检查各项试点任务实施,对于试点工作中取得的先进经验和典型成果,牵头开展验收、宣传、推广等工作。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知识测试带答案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知识测试带答案姓名:成绩: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建设交通强国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学的发展思想。
2、推动交通发展由追求速度规模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转变,由各种交通方式相对独立发展向更加注重一体化融合发展转变,由依靠传统要素驱动向更加注重创新驱动转变。
3、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打造一流设施、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服务,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
4、强化西部地区补短板,推进东北地区提质改造,推动中部地区大通道大枢纽建设,加速东部地区优化升级,形成区域交通协调发展新格局。
5、加强城市交通拥堵综合治理,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鼓励引导绿色公交出行,合理引导个体机动化出行。
6、强化交通基础设施养护,加强基础设施运行监测检测,提高养护专业化、信息化水平,增强设施耐久性和可靠性。
7、落实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要求,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注重专业能力培养,增强干部队伍适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要求的能力。
二、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1、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
(ABCD )A、基础设施规模质量、技术装备、科技创新能力、智能化与绿色化水平位居世界前列B、交通安全水平、治理能力、文明程度、国际竞争力及影响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C、全面服务和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D、人民享有美好交通服务2、建设城市群一体化交通网,推进(ABCD )融合发展,完善城市群快速公路网络,加强公路与城市道路衔接。
A、干线铁路B、城际铁路C、市域(郊)铁路D、城市轨道交通3、尊重城市发展规律,立足促进城市的(ABC ),统筹安排城市功能和用地布局,科学制定和实施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A、整体性B、系统性C、生长性D、美丽性4、推进城市公共交通设施建设,强化城市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衔接,完善快速路、主次干路、支路级配和结构合理的城市道路网,(ABC),提升步行、自行车等出行品质,完善无障碍设施。
交通运输部关于四川省开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一体化发展等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

交通运输部关于四川省开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一体化发展等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交通运输部•【公布日期】2020.10.19•【文号】交规划函〔2020〕714号•【施行日期】2020.10.1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正文交通运输部关于四川省开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一体化发展等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交规划函〔2020〕714号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审查四川省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的请示》(川交〔2020〕27号)收悉。
为重在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相关领域的目标任务,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开展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交规划函〔2019〕859号),经研究,主要意见回复如下:一、原则同意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一体化发展,高原山区公路建设创新,推动公园城市交通绿色发展,提升交通防灾减灾体系韧性,车路协同技术发展,推进交通与旅游、文化融合发展等方面开展试点(具体要点附后),请进一步完善试点实施方案,细化试点任务,落实具体举措,明确阶段目标和时间进度,并及时向我部报备。
二、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试点工作推进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强化政策支持。
加强上下联动,强化协同配合,鼓励各方积极参与。
三、统筹推进、突出重点,力争在推动跨区域服务一体化、高原山区公路多元可持续投融资模式创新、交通出行结构优化研究、交通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智慧高速全路段车路协同技术应用、交通文化传承发展、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一批先进经验和典型成果,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交通强国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四、加强跟踪、督导和总结,试点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以及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成功经验模式及时报告我部和四川省人民政府。
每年12月底之前向我部报送年度试点工作总结。
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单位、专家对试点工作积极指导,在相关“十四五”规划编制等工作中加强支持。
重庆2020-2025五年公路计划

重庆2020—2025五年公路计划
“十三五”时期是重庆交通运输事业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全市紧紧抓住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交通强国建设试点等一系列战略机遇,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大力实施交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和高铁建设五年行动方案,坚决打赢交通脱贫攻坚战,成功入选交通强国建设首批试点省市,成为全国唯一兼有陆港型、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成功创建公交都市。
“十三五”期间,累计完成交通投资4312亿元,比“十二五”增加963亿元,全市交通高质量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交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圆满收官。
新开工建设高速公路1719公里,通车里程达到3402公里,省际出口达到24个,基本形成“三环十二射多联线”网络。
改造普通干线公路1.2万公里,普通国道二级及以上公路占比达到90%,普通省道三级及以上公路占比达到70%,基本实现全市3A级旅游景区和市级重点工业园区均有三级及以上公路连接。
新改建“四好农村路”8.4万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6.2万公里,路网密度居西部地区第一。
高铁建设五年行动方案扎实推进。
“米”字型高铁网、“两环十干线多联线”普速铁路网加快形成。
全市铁路营业总里程达到2394公里,高铁在建里程达到827公里、营业里程达到839公里。
全面打赢交通脱贫攻坚战。
全市所有乡镇和行政村通畅率、通客车率均达到100%,行政村直接通邮率、快递服务乡镇覆盖率均达到
100%。
全市具备条件的村民小组通达率、通畅率分别达到100%、92%,较“十二五”末分别提高18个、37个百分点。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表扬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单位和试点任务的通报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表扬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单位和试点任务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交通运输部•【公布日期】2024.10.18•【文号】交办规划函〔2024〕1968号•【施行日期】2024.10.1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正文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表扬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单位和试点任务的通报交办规划函〔2024〕196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计划单列市交通运输厅(局、委),国家铁路局综合司、中国民用航空局综合司、国家邮政局办公室,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部属各单位,部内各司局:为进一步做好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加强试点成果宣传推广与激励表扬,部对开展试点工作满一年的试点组织单位、已经完成验收的试点任务进行了系统评价。
经研究,决定对江苏省交通运输厅等10家试点单位,浙江省交通运输厅组织开展的“推动交通产业创新发展”等20项试点任务进行通报表扬。
希望受到表扬的单位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加强试点成果推广应用,继续发挥带动作用。
各试点单位要以此为榜样,进一步先行先试、率先突破,以试点工作为牵引,推动各项重点工作落地落实,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提供更多有益探索。
附件:1.2024年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单位表扬名单2.2024年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表扬名单交通运输部办公厅2024年10月18日附件12024年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单位表扬名单(排名不分先后)1.江苏省交通运输厅2.浙江省交通运输厅3.福建省交通运输厅4.山东省交通运输厅5.广东省交通运输厅6.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7.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8.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9.武汉理工大学10.交通运输部海事局附件22024年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表扬名单(排名不分先后)1.智慧高速公路建设运营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河北省交通运输厅)2.多层次轨道网融合发展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江苏省交通运输厅)3.智慧交通关键技术攻关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江苏省交通运输厅)4.长江经济带运输结构调整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江苏省交通运输厅)5.推动交通产业创新发展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浙江省交通运输厅)6.构筑现代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浙江省交通运输厅)7.公路水运“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建设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福建省交通运输厅)8.智慧港口建设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山东省交通运输厅)9.综合交通运输体制机制改革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山东省交通运输厅)10.“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河南省交通运输厅)11.交通与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广东省交通运输厅)12.乡村运输“金通工程”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四川省交通运输厅)13.“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贵州省交通运输厅)14.绿色港口发展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5.轨道交通装备国际标准研究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16.全球竞争力提升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17.交通类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武汉理工大学)18.深化海事“放管服”改革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交通运输部海事局)19.长三角“陆海空天”一体化海事监管体系建设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交通运输部海事局)20.10万吨级半潜打捞工程船研究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
交通运输部正式批准34家单位开展交通强国建设试点

交通建设Q用存在争议和纠纷。
总承包管理费往往是矛盾重点,目前国家和地方没有针对EPC项目总包管理费的计算标准。
而在EPC建设模式下,总承包商对工程进行全过程管理,对项目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全面负责,并承担所有风险与责任,该费用理应计取。
但在具体实际中,缺乏收费依据,最后政府审计时此项费用可能会被砍掉,这样就会给总包方带来利益损失,也不利于行业的发展。
(2)BIM费用缺口。
为积极响应国家及行业政策,以及提升项目BIM的应用与研究,有效发挥BIM设计对于大型综合性工程的指导作用,深化开展BIM设计已成必然趋势。
BIM设计通常包含设计、施工及运维阶段共3个阶段,各地、各行业对于BIM设计的收费办法还有待完善。
而BIM设计费往往已在EPC投标阶段明确,从已招标的EPC项目情况来看,由于BIM设计费用缺□较大,项目建设期,BIM设计通常更多地流于形式,难以实质性指导项目设计、施工以及运维管理。
三、结论与建议1.结论新型轨道交通项目一般具有工期紧张、专业接口多、协调工作量及管理难度大等特点,对于此类复杂的大型综合性项目,推荐采用EPC建设模式,可实现设计、采购、施工的深度融合,项目投资及风险可控,工期目标易于实现,责任主体明确,有利于项目的快速推进和顺利实施。
2.建议建议地方、行业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新型轨道交通行业相关EPC管理政策,包括EPC报价组成形式、项目备案程序、审计及审价原则、过程及竣工资料管理要求、BIM收费办法,从而更加有序地推进新型轨道交通行业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般交通运输部正式批准34家单位开展交通强国建设试点2021年2月8日,交通运输部下发《关于公布北京市交通委员会等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单位的通知》,正式批准北京市交通委员会等34家单位开展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
力争用1~2年时间取得试点任务的阶段性成果,用3~5年时间取得相对完善的系统性成果,打造一批先行先试典型样板。
交通运输部关于江苏省推动综合交通改革创新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的验收意见

交通运输部关于江苏省推动综合交通改革创新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的验收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交通运输部•【公布日期】2024.01.24•【文号】交规划函〔2024〕46号•【施行日期】2024.01.2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其他规定正文交通运输部关于江苏省推动综合交通改革创新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的验收意见交规划函〔2024〕46号江苏省交通运输厅:你厅申请验收推动综合交通改革创新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的相关材料收悉。
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江苏省开展品质工程建设等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交规划函〔2020〕589号)、《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交办规划〔2022〕61号)及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分工方案,我部组织开展了推动综合交通改革创新试点任务验收工作,主要意见如下:一、通过试点任务实施,江苏省交通运输大部门体制架构得以巩固,交通运输规划协同水平进一步提高,交通运输发展资金保障体系稳定,法治工作体制机制健全,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规范透明、公平公正,现代行业监管体系和服务体系基本形成,行业现代化治理能力和市场发展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
二、试点成果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引领性和示范推广价值,在综合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法治工作体制机制、行政审批及事前事中事后等监管体制机制及现代服务体系等方面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三、原则同意“推动综合交通改革创新”试点任务通过验收,验收评分97分,等级评定为优秀。
我部将建立交通强国建设试点推广清单,加强试点成果经验宣传推广,请你厅配合做好有关工作。
附件:1.试点任务完成情况2.试点任务取得的典型经验3.试点任务成果清单交通运输部2024年1月24日附件1试点任务完成情况一、管理体制机制深化大交通管理体制,完成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整合调整相关职能,实现了一个部门牵头编制综合交通的规划及投资计划,统筹安排“公铁水空”综合交通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通强国建设重庆市试点任务要点交规划函〔2020〕586号一、内陆国际物流枢纽高质量发展(一)试点单位。
重庆市交通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重庆市人民政府口岸和物流办公室,重庆交通运输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国际物流集团有限公司、重庆高速集团有限公司、重庆铁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重庆港务物流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建设有限责任公司、重庆机场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公路物流基地管委会。
(二)试点内容及实施路径。
1.打造多向出渝综合运输大通道。
畅通东向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加快推进长江干线涪陵至朝天门段123公里航道整治工程,推动5000吨级船舶直达重庆,加快推进主城至万州高铁、渝汉高铁以及万巫南线等高速公路建设,大力拓展万州、巫山机场航线网络。
西向提质丝绸之路经济带通道,推动成渝高铁提速改造,积极推进成渝中线高铁、兰渝高铁以及重庆至乐山等城际铁路,推动成渝、渝遂、渝武等高速公路扩能。
南向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快建设渝昆高铁、渝湘高铁、渝贵高铁,释放高铁沿线普通铁路运能,加快建设涪怀铁路二线,推动涪柳铁路、川黔铁路改造等,加快推进渝黔高速、重庆至赤水高速项目及渝湘高速扩能。
北向挖潜渝满俄国际运输通道,加快推进郑万高铁、渝西高铁以及开州—城口—陕西安康等高速公路建设。
2.打造国际综合交通枢纽体系。
加快建设江北机场第四跑道及T3B航站楼,研究布局新机场。
优化国际客货运航线,扩大面向欧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航权开放,强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通达性。
以港口枢纽为节点,加快建设重庆铁路枢纽东环线,推动果园港区、西部物流园、渝北空港、重庆公路物流基地等物流枢纽互联互通。
加快建设涪陵龙头、万州新田、江津珞璜等集疏运铁路,完善产业园区至主要交通枢纽节点的集疏运货运通道。
3.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运营组织中心。
加快推进两江新区、西部物流园、江北机场、巴南公路物流基地等物流信息建设。
整合各运输方式物流信息资源,打造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推动企业在多式联运方面实现“一次委托、全程服务、门到门交接”。
完善沿线跨区域运营协调机制,建立健全跨区域共建共享机制,推动沿线地区共同完善物流基础设施、搭建通道管理运营平台,共同强化经贸互动、信息互通和通关一体化。
(三)预期成果。
通过1—2年时间,一体化融合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市外货物占重庆港口货物吞吐量比重力争达到45%,国际航线总量达到110条左右。
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基本建成,重庆江北机场、国际物流枢纽园区、果园港区、公路物流基地基本具备信息整合和电子政务等功能。
通过3—5年时间,多向出渝综合运输大通道基本形成,物流通道能力显著提升,铁路货运量占比明显提高,周边地区到重庆货物中转比例不断增加。
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全面建成,沿线物流运输组织效率显著提升,各环节间、各方式间、各行业间实现信息互联互通。
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地区统筹协调以及共建共享机制基本建立,西部陆海新通道对外开放水平达到新高度。
在物流基础设施完善、通道管理运营平台建设以及沿线地区经贸联动、信息互通、通关一体化等方面形成一系列可推广、可借鉴的政策性成果。
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一体化发展(一)试点单位。
重庆市交通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四川省交通运输厅,重庆城市交通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重庆交通运输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重庆铁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重庆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
(二)试点内容及实施路径。
1.强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发展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为核心的高效率城际客运,加快推动成达万等高速铁路建设,积极谋划重庆至乐山、重庆至广安等城际铁路。
推动川渝道路交通一体化,加快推进铜梁至安岳、江津至泸州、梁平至开江等省际高速公路通道建设,升级改造一批普通国省道。
打造成渝地区水上大通道,加快推进嘉陵江利泽枢纽建设,提升涪江、渠江、小江等航道通过能力。
打造川渝地区功能互补、差异发展的港口体系,大力建设重庆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积极发展水水中转,强化果园港区枢纽和集并功能。
2.推动运输服务便捷高效。
开行重庆至成渝城市群公交化列车,推动形成铁路公交网。
积极探索成渝地区公共交通一卡通,开行毗邻地区城际公交,推动公共交通一体化运营。
利用信息技术打通城市交通与城际交通的节点,建立绿色一体化出行服务平台。
建立智能交通研发平台和协同创新中心,推动智能交通产业基地建设,强化自动驾驶、智慧高速、无人船舶等领域的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
3.建立健全协同一体化管理机制。
建立跨区域交通运输规划建设、运行管理、信息动态交换机制以及路政与运政许可协同机制,推动信息资源、指挥调度、执法管理、运营管理一体化。
打造跨区域应急救援体系,布局一批安全高效、功能完善的水上应急救援基地和综合服务区,建立交界水域汛期联动机制。
依托交通电子口岸平台,开放数据接口,建立多式联运公共信息数据交换机制,推动口岸运输一站式协同服务。
(三)预期成果。
通过1—2年时间,建立成渝地区交通一体化协调机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与运输服务一体化水平显著提升,区际通道进一步畅通,开行13条毗邻地区跨区域城际公交,基本实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公交一卡通互联互通,在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城际公交开行等方面形成一系列可复制、可借鉴的管理模式和经验。
通过3—5年时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基本建成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成渝两地主城都市区、成渝地区相邻城市基本实现1小时可达。
开行一批城市群公交列车、城际公交,建成多层次、多样化、高品质的现代客运体系。
基本实现区域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运输服务一体化、执法联动、路网协同。
规划建设、管理机制、法规政策、标准规范、创新发展、政务运行等协同水平大幅提升,并形成一系列相关政策性成果。
三、重庆东站站城一体化发展(一)试点单位。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交通局、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重庆城市交通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重庆铁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重庆交通运输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二)试点内容及实施路径。
1.推动站城一体化发展。
以重庆东站为核心,统筹周边区域发展,积极推行TOD发展模式,推动一体化规划、设计、开发、建设,实现枢纽与城市功能融合。
2.打造一流高铁枢纽。
同步规划设计重庆东站站房和配套综合交通枢纽、集疏运体系,优化配套轨道、长途客运、公交等设施布局,打造立体化分层衔接体系。
完善重庆东站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铁路、城市轨道间设施衔接,推动“四网”融合、无缝换乘、安检互认。
3.探索多主体协同建设管理机制。
加强“路、地”协调,创新建设管理、投融资模式,积极探索铁路、配套枢纽、轨道交通、市政道路等多主体一体化协同建设管理机制,确保城市配套交通设施与铁路站场同步高效投入和运营。
(三)预期成果。
通过1—2年时间,出台重庆东站片区相关城市总体规划设计等,协同建设管理协调机制基本建立,铁路枢纽、城市建设及相关配套设施基本实现一体化发展。
通过3—5年时间,重庆东站枢纽体系基本建成,铁路站房和配套设施基本实现同步建成、投入和一体化运营,枢纽内部衔接顺畅、安检互信。
在大型综合客运枢纽投融资模式、“四网融合”等方面形成一系列政策成果。
四、山水城市交旅融合发展(一)试点单位。
重庆市交通局、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重庆城市交通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重庆交通运输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重庆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
(二)试点内容及实施路径。
1.打造立体畅联的交通旅游设施。
建设高品质旅游码头,以长嘉汇大景区等“两江四岸”核心区为重点,完善水上航线停靠点布局,制定码头及配套设施美化修缮标准,打造长江上游山水旅游文化。
充分挖掘山城航运文化底蕴,加强航运历史文化和沿线人文景观的综合保护与开发。
加快推动主城区“两江四岸”轨道交通、滨江步道、滨江骑行道、跨江大桥垂直升降梯、中运量交通系统建设,强化各种运输方式的无缝衔接。
2.创新山水特色旅游交通产品。
打造集日常通勤、旅游观光于一体的高品质水上旅游交通体系,开行朝天门至九龙坡、朝天门至磁器口、朝天门至广阳岛等水上巴士航线,推动沿线景点“串珠成链”。
深度挖掘和开发山城旅游和文化资源,推出重庆至武汉、南京、上海等地长江全域游轮产品。
以主城区“两江四岸”为核心,形成以轨道交通、旅游巴士、水上巴士、山城步道为主体的环游体系。
3.提升交旅融合服务品质。
大力推动交通、旅游服务数据跨部门共享、融合、开放和综合利用,提升交通、旅游等跨部门协调联动效能和公共服务能力。
开通至景区景点的旅游专线、旅游直通车,打造运游融合示范工程,构建“快进”“慢游”综合旅游交通网络。
大力推广移动支付,打造城市智能出行系统,推行便捷化、个性化“一站式”出行服务,实现公共交通“一码直达、全程诱导”。
(三)预期成果。
通过1—2年时间,水上客运体系基本建立,朝天门至九龙坡、朝天门至磁器口、弹子石至广阳岛等水上巴士航线常态化运行,水上旅游航线“两江四岸”109公里范围内景点覆盖率达到30%以上。
通过3—5年时间,山水城市交旅融合体系基本建成。
寸滩游轮港口建设运营取得显著进展,港口、产业、城市实现一体化发展。
建成朝天门环形立体通道,形成多层次、一体化的高品质旅游交通体系,水上旅游航线“两江四岸”109公里范围内景点覆盖率达到50%以上。
基本建成智能出行系统,乘客出行品质大幅提升,应急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在滨水旅游城市交旅融合发展等方面形成一系列政策成果。
五、内河水运集约绿色发展(一)试点单位。
重庆市交通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生态环境局、城市管理局,重庆交通运输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二)试点内容及实施路径。
1.推动城市核心区港口集约转型发展。
加强港口岸线综合治理,整治非法码头,推进散小弱码头关停并转。
推动主城区“两江四岸”核心区货运码头货运功能全面退出,具备旅游资源、交通接驳良好的原货运码头转型为水上航线停靠点。
推进重庆港洛碛作业区建设,集中承接主城区砂石散货运输功能。
推动滨江岸线治理提升工程,加强“两江四岸”停泊船舶治理,推进公务船舶在储奇门、化龙桥、铜元局进行集中停靠,推动船舶污染物上岸处置。
2.推广清洁船舶示范应用。
推广LNG动力船舶应用,推动货船、工程船等燃油动力系统改造为LNG动力系统,探索解决LNG动力船舶推广应用中存在的经济性、技术可靠性问题,加快推动涪陵、万州等LNG加注码头建设。
探索推动电动船舶应用。
推动船舶岸电设施建设,实现港口岸电设施全覆盖。
3.打造涪江智能美丽航道。
加快建设双江枢纽,改造升级安居、渭沱等船闸通航设施,提升航道通过能力。
推广生态友好型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并广泛应用于航道生态修复、设计施工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