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系统CAD课程形考作业四参考答案
国开电大《数控机床》形考任务四参考答案

国开电大《数控机床》形考任务四参考答案试题1()检验又称静态精度检验,是综合反映机床关键零部件经组装后的综合几何形状误差。
选择一项:a.几何精度b.以上都不对c.定位精度d.切削精度正确答案是:几何精度试题2数控机床精度检验中,()的检验是表明所测量的机床各运动部位在数控装置控制下,运动所能达到的精度。
选择一项:a.以上答案都不对b.定位精度c.切削精度d.几何精度正确答案是:定位精度试题3下列()检验属于定位精度检验。
选择一项:a.直线运动轴机械原点的返回精度b.主轴在Z轴方向移动的直线度c.X、Y、Z坐标轴的相互垂直度d.主轴轴向及径向跳动正确答案是:直线运动轴机械原点的返回精度试题4对加工中心的()检验,属于定位精度检验。
选择一项:a.圆弧铣削精度b.工作台面的平行度c.回转轴原点的返回精度d.X、Y、Z坐标轴的相互垂直度正确答案是:回转轴原点的返回精度试题5数控机床几何精度检查时首先应该进行()。
选择一项:a.连续切削试验b.数控系统功能试验c.安装水平的检查与调整d.连续空运行试验正确答案是:安装水平的检查与调整对数控铣床的()检验,属于切削精度检验。
选择一项:a.回转轴原点的返回精度b.斜线铣削精度c.直线运动重复定位精度d.X、Y、Z坐标轴的相互垂直度正确答案是:斜线铣削精度试题7图1所示(),可用于数控机床的直线运动定位精度检验。
图1选择一项:a.三坐标测量机b.激光干涉仪c.精密水平仪d.球杆仪正确答案是:激光干涉仪试题8图2所示()的工作原理是将其两端分别安装在机床的主轴与工作台上(或者安装在车床的主轴与刀塔上),测量两轴插补运动形成的圆形轨迹,并将这一轨迹与标准圆形轨迹进行比较,从而评价机床产生误差的种类和幅值。
选择一项:a.球杆仪b.三坐标测量机c.精密水平仪d.激光干涉仪正确答案是:球杆仪试题9将被测物体置于图3所示()的测量空间,可获得被测物体上各测点的坐标位置,根据这些点的空间坐标值,经计算可求出被测的几何尺寸、形状和位置。
2021年国家开放大学《机械CAD CAM》形考任务(1-4)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1年国家开放大学《机械CAD/CAM》形考任务(1-4)试题及答案解析形考任务一(红色标注选项为正确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5个)题目1正确获得4.00分中的4.00分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下述CAD/CAM过程的概念中,属于CAD范畴的是()。
选择一项:A. 几何造型B. CAPPC. CIMSD. FMS反馈你的回答正确题目2正确获得4.00分中的4.00分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CAD/CAM系统基本功能不包括下面哪个功能()?选择一项:A. 检验评价功能B. 信息处理功能C. 人机交互功能D. 图形显示功能反馈你的回答正确题目3正确获得4.00分中的4.00分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计算机辅助制造是指()。
选择一项:A. 计算机在产品制造方面有关应用的统称B. 计算机在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方面的应用C. 计算机在机械制造方面的应用D. 计算机在机械产品设计方面的应用反馈你的回答正确题目4正确获得4.00分中的4.00分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在CAD/CAM系统中,()是联接CAD、CAM的纽带。
选择一项:A. CAGB. CAPPC. CAED. CAQ反馈你的回答正确题目5正确获得4.00分中的4.00分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CAD技术起源于一种人机对话系统,该系统为()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选择一项:A. 交互式图形生成B. 数控机床C. 专家系统D. 工程数据库反馈你的回答正确题目6正确获得4.00分中的4.00分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CAD/CAM系统主要研究对象描述、系统分析、方案的优化、计算分析工艺设计仿真模拟、NC编程以及图形处理等,它()。
选择一项:A. 输入的是设计要求,输出的是设计方案。
B. 输入的是设计要求,输出的是工艺流程。
C. 输入的是设计要求,输出的是图纸。
D. 输入的是设计要求,输出的是制造加工信息。
反馈你的回答正确题目7正确获得4.00分中的4.00分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计算机辅助制造应具有的主要特性是()。
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形考作业4

江苏开放大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学号姓名课程代码110041课程名称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专)评阅教师第 4 次任务共 4 次任务江苏开放大学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课程第4次形考作业作业说明:本次作业涉及课程第7单元-霓虹灯控制、第8单元-LED 数码显示控制、第9单元-传送带控制、第10单元-装配流水线控制、第12单元-组合机床动力滑台控制、第13单元-机械手控制的学习内容。
主要知识点包括数据传送指令、数据比较指令、置位/复位指令、跳转/标号指令、子程序调用指令以及综合应用。
希望同学们在认真学习课程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完成本次作业。
完成日期:评语:得分:评阅时间:评阅教师:任务内容:1.有3台电动机,当按下启动按钮时,同时启动;当按下停止按钮时,同时停止。
试分别采用触点线圈指令、置位/复位指令、传送指令编写PLC控制程序。
【作答结果】设计方案如下:2)程序设计(1)采用触点线圈指令(2)采用置位/复位指令(3)采用传送指令2.用1个按钮控制1个指示灯进行多种显示模式的转换。
控制要求:第1次操作按钮指示灯亮;第2次操作按钮指示灯闪亮;第3次操作按钮指示灯灭。
如此循环,试采计数器及比较指令编写PLC控制程序。
【作答结果】设计方案如下:1)分配I/O地址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名称符号地址名称符号地址按钮SB I0.0 指示灯HL Q0.02)程序设计3.设I0.0为点动/连续运行控制选择开关,当I0.0得电时,选择点动控制;当I0.0不得电时,选择连续运行控制。
试分别采用跳转/标号指令与子程序调用指令编写PLC梯形图程序。
【作答结果】设计方案如下:(1)采用跳转/标号指令实现对其控制的梯形图如图3-1所示。
图3-1 采用跳转/标号指令实现点动/连续运行控制的梯形图(2)采用不带参数子程序调用指令实现对其控制的梯形图如图3-2所示。
(a) 主程序(b) 子程序0 (c) 子程序1图3-2 不带参数子程序调用。
机械CADCAM课后习题答案 第四版

第一章概述1. CAD、CAPP、CAM 技术各具有哪些功能?为什么要进行CAD/CAM 技术的集成?2. 分析应用CAD/CAM 系统进行产品开发设计的作业过程及其特征。
3. 简述CAD/CAM 系统硬件的组成,并分析各自在系统中的作用。
4. 简述CAD/CAM 系统软件的组成,并分析各自在系统中的作用。
5. 概述CAD/CAM 技术的发展过程及其应用领域。
6. 分析CAD/CAM 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第二章CAD/CAM 支撑技术1. 阐述数据结构的概念。
何谓数据的逻辑结构?何谓存储结构?2. 阐述栈与队列数据结构的概念及其特点。
3. 简述数据的文件管理与数据库管理的区别。
4. 何谓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数据库?为什么当前所使用的数据库系统大多为关系型数据库?5. 什么是工程数据库?与一般商用数据库比较,工程数据库有哪些特点?6. 什么是产品数据管理(PDM)?它有哪些功能作用?并说明PDM 的实施对CAD/CAM 系统集成的意义和作用。
7. 简述计算机局域网的组成和常用的拓扑结构。
8. 阐述常用的网络CAD/CAM 系统结构模式和作业原理。
9. 描述可视化技术的含义及其基本流程。
10. 常用的知识表示方法有哪些?分别阐述产生式表示法和框架表示法是如何进行知识表示的。
11. 什么是正向推理?什么是反向推理?各自有何特点?12. 专家系统的基本组成有哪几部分?各部分的功能作用如何?简要描述专家系统的工作原理。
第三章数据处理技术1. 在CAD/CAM 作业中如何对数表和线图进行计算机处理?2. 分析函数插值与函数拟合的不同点和共同点。
第四章图形处理技术1. 何为窗口?何为视区?如何将窗口内的图形在视区内显示?2. 闸述Cohen-Sutherland 直线段的剪裁方法与处理步骤。
3. 描述多边形剪裁的基本思想。
4. 有一任意平面直线段,试求将之变换到与X 轴重合的复合变换矩阵。
5. 分析计算机辅助绘图的各种方式特点以及应用场合。
精选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机械CAD-CAM》形考任务4-5试题及答案(1119)

试验报告(答案略)
形考任务5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8个)
题目1
下列不属于CAD/CAM集成系统的结构类型的是()。
选择一项:
A.数据驱动型系统
B.计算机辅助质量管理系统
C.改进型系统
D.传统型系统
C.单值控制图
D.平均值一极差控制图
题目17
计算机辅助质量管理系统的作用不包括以下()o
选择一项:
A.质量保证
B.质量计划的制订
C.质量评价与控制
D.质量信息采集与处理
题目18
£1^是()的缩写。
选择一项:
A.企业资源计划
B.物料需求计划
C.制造资源计划
D.集成制造技术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8)
选择一项:
A.最终产品
B.物料
C.关键工作中心
D.工作中心
题目8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ERP系统新增加的典型功能与关键技术的是()o
选择一项:
A.工作流
B.财务管理
C.生产管理
题目9
下列不属于狭义CAD/CAM集成系统组成的是()。
选择一项:
A.CAE模块
B.CAD模块
C.CAQ模块
D.CAPP模块
题目10
选择一项:
A.因果分析图
B.直方图
C.排列图
D.控制图
题目13
当控制图同时满足(),可认为生产过程基本处于稳定状态。
选择一项:
A.控制界限内的点子排列没有缺陷
B.点子排列出现周期性变化
C.点子排列出现多次同侧
电大控制系统CAD形考作业1-4试题资料汇总

目录控制系统CAD作业1 (1)第1章 (1)第2章 (2)控制系统CAD作业2 (5)第3章 (5)第4章 (7)控制系统CAD作业3 (9)第5章 (9)第6章 (11)控制系统CAD作业4 (12)第7章 (12)第8章 (14)第1章一、填空题1.按控制信号传递的路径不同,可将控制系统划分为:、和三种控制方式,其中控制精度最高的是控制方式。
2.对自动控制系统性能的基本要求可以归纳为“稳、快、准”三个方面,一个系统要能正常工作,其首先必须满足的最基本要求。
3.控制系统的设计包含和设计两方面内容。
4.控制系统的仿真依据模型的种类不同,可分为、和三种形式。
二、简答题1.简述控制系统CAD的发展历程,并简单分析控制系统CAD 和机械CAD或建筑CAD的相同点和区别。
2.什么是控制系统的计算机仿真?第2章一、填空题1.MATLAB的变量名必须以开始,其后可以是任何、和的组合。
MATLAB区分字母的,同一变量名中字母的大小写会被认为是不同的变量2.MATLAB提供三种常用变量,即、和。
3.在MATLAB语言中,运算符可以分为三类,即、和。
4.M函数文件通常由、、、和五部分组成。
5.说明以下指令的功能:(1)figure:(2)hold:(3)plot:(4)grid:6.在MATLAB命令窗口中输入指令>> [A B C] = deal([6+3*(7-3)]/6, ones(2,2)*2, 4),执行后的结果为:A = B= C=7.若要分别生成初始值为4,终止值为18,步长为4的数组A及元素个数为4的数组B,在MATLAB命令窗口中应输入如下指令>> A= ,>> B= 。
8.已知A=[1 2 3;5 6 7;9 10 11],则A(:,[1 3])= 。
9.已知A=[ 2 3 6;1 9 7],B=[ 0 5 4;3 6 2],则A>B= ,A<B= 。
化工视图与CAD基础线上形考4

形考作业四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在键盘上按X、Y、Z顺序输入直角坐标数值,各个数值之间用(A )隔开。
单选题(4 分) 4分A 文逗号B 英文冒号C 中文句号D 英文顿号2.图标表示捕捉相关实体的( B )。
单选题(4 分) 4分A 切点B 圆心C 象限点D 端点3.用ZOOm命令将图形缩放时,图形的实际尺寸(B )。
单选题(4 分) 4分A 增大B 不变C 缩小D 按比例缩放4.绘制如图所示AB线段,应先拾取直线命令,指定点A,接下来输入极坐标,下列输入方法正确的是( C )。
单选题(4 分) 4分A 34,29B @34,29°C @34<29D @29<34°5.根据图形的变化,在横线上填写所需命令为( D ),只能填写一个命令。
单选题(4 分) 4分A 修剪命令B 删除命令C 倒角命令D 圆角命令6.根据图形的变化,在横线上填写所需命令应为( D ),只能填写一个命令。
单选题(4 分) 4分A 复制命令B 旋转命令C 阵列命令D 镜像命令7.根据图形的变化,在横线上填写所需命令应为(C ),只能填写一个命令。
单选题(4 分) 4分A 修剪命令B 镜像命令C 旋转命令D 阵列命令8.根据图形的变化,在横线上填写所需命令应为(A ),只能填写一个命令。
单选题(4 分) 4分A 环形阵列命令B 镜像命令C 复制命令D 旋转命令9.“Φ30” 在键盘上输入的代码是( B )。
单选题(4 分) 4分A 30%%PB %%C30C 30%%dD 30%%C10.打开或关闭正交模式可以通过按( D )键来实现。
单选题(4 分) 4分A F4B F2C F3D F8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1.一实体所在图层处于关闭状态,该实体在图层上的图形( ABE )。
多选题(4 分) 4分A 不可见B 不能编辑C 能编辑D 可见E 不能打印12.2计算机绘图时,可通过(ACD )方式输入命令。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机械CAD-CAM》形考任务4-5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119)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机械CAD-CAM》形考任务4-5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119)形考任务4
试验报告(答案略)
形考任务5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8个)
题目1
下列不属于CAD/CAM集成系统的结构类型的是()。
选择一项:
A. 数据驱动型系统
B. 计算机辅助质量管理系统
C. 改进型系统
D. 传统型系统
题目2
()是PDM系统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功能,是实现PDM系统其他相关功能的基础。
选择一项:
A. 零件分类管理
B. 产品结构与配置管理
C. 工作流与过程管理
D. 电子仓库
题目3
CAQS是()的缩写。
选择一项:
A. 计算机辅助质量管理系统
B. 制造资源计划
C. 物料需求计划
D. 集成制造技术
题目4
在CIMS中,制造资源计划简称为()。
选择一项:
A. MRP-Ⅲ
B. MAP1.0
C. MRP-Ⅱ
D. MRP
题目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控制系统CAD 作业4第7章一、填空题1. 0()()()y A G j x ωωω==称为系统的幅频特性,它描述系统对__不同频率________输入信号的稳态响应_幅值_________衰减(或放大)的特性。
()()G j φωω=∠称为系统的____相频特性______特性,它描述系统对不同频率输入信号的稳态响应,相位滞后(0φ<)或超前(0φ>)的特性。
2. 若sys 为系统传递函数,在函数[mag,phase,w]=bode(sys)中,函数的返回值mag 和phase分别表示 频率特性的幅频值 和 相位 。
3. 若sys 为系统传递函数,函数margin (sys)的功能是: 绘制系统的Bode图 ,它和函数bode(sys)的区别在于: 所绘制的Bode 图上带有稳定裕量标记 。
4. 若sys 为系统传递函数,函数nyguist (sys)的功能是:绘制系统的Nyquist 曲线 。
二、简答题1. 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1)(5)KG s s s s =++,利用bode()函数可分别绘制出K 取不同值时系统的Bode 图如题图7-1所示,请根据Bode 图,分析系统开环增益K 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系统的幅频特性曲线随着K 的增大,位置提高,因此曲线2所对应的K 相对较大,从图中还可知,曲线2所对应的幅值裕量约为-10(dB ),相位裕量约为-23度,对应的闭环系统为不稳定。
)2. 在上题的Bode 图中,简述用鼠标移动的方法求取稳定裕量的步骤。
[在Bode 图曲线上任意一点用鼠标左键单击,曲线上便会标注出“■”,同时系统会显示单击点的对数幅频(或相频)值以及对应的频率。
此时若按住鼠标左键并拖动图中的“■”,则显示的数据随着“■”位置的改变而变化。
在开环对数频率特性上,幅值裕量的定义为:20lg ()k g h G j ω=-,(ωg 是相角 φ(ω)=-180o的频率)相位裕量的定义为:()()c γϕωπ=--。
(ωc 是20lg ()0k G j ω=的频率),据此即可求出系统的幅值裕量和相位裕量]三、编程题1. 若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为:49()1 1.80.8 (0)t t y t e e t --=-+>,试求系统的频率特性表达式(提示:利用MATLAB 符号运算功能,分别对输入、输出信号进行拉氏变换,并对结果化简,MATLAB中的拉氏变换函数为laplace())。
syms t s w;Y=1-1.8*exp(-4*t)+0.8*exp(-9*t); R=1;YS=laplace(Y,t,s); RS=laplace(R,t,s); GS=YS/RS;M a g n i t u d e (d B )101010P h a s e (d e g )Bode DiagramFrequency (rad/sec)题图7-1 不同K 取值下的系统Bode 图GSS=simple(GS); GSF=factor(GS); GW=subs(GSF,s,i*w) GW =36/((i*w + 9)*(i*w + 4))即:36()(9)(4)G j j j ωωω=++2. 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210()()(21)(0.51)G s H s s s s s =+++,试分别计算当ω=0.5和ω=2时开环频率特性的幅频值A (ω)和幅角值φ(ω)。
clc;clear w=[0.5,2];% ω=0.5、2 num=10;den=[conv(conv([1 0],[2 1]),[1 0.5 1])]; G=tf(num,den);% 求得传递函数 for j=1:length(w) H=freqresp(G,w(j)); % 求得频率响应 mag=abs(H);% 求复数H 的模phase=angle(H)*180/pi;% 求复数H 的幅角并把单位转化为度disp(['w=',num2str(w(j))]) disp(['幅频=',num2str(mag)])disp(['幅角=',num2str(phase)]) end w=0.5 幅频=17.8885 幅角=-153.4349 w=2 幅频=0.38348 幅角=32.47123. 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10()(0.11)(0.041)k G s s s s =++。
试:(1)绘制对数幅频特性曲线以及相频特性曲线;(2)确定系统相位裕量γ和幅值裕量h 以及对应的截止频率ωc 和相位穿越频率ωg 。
clc;clf;clear num=10;den=[conv(conv([1 0],[0.1 1]),[0.04 1])]; % 开环传递函数分母多项式系数 Gk=tf(num,den)% 求得开环传递函数bode(Gk);grid[Gm,Pm,Wg,Wc]=margin(Gk) % 求得系统的稳定裕量以及对应的频率 Gmdb=20*log10(Gm)% 将幅值裕量转化为分贝值Gm = 3.5000 Pm = 35.7873 Wg = 15.8114 Wc = 7.6120 Gmdb = 10.88144. 设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10(1)()(10)k s G s s s τ+=-,试确定系统闭环稳定时τ的临界值。
clc;clearden=[conv([1 0],[1 -10])]; t=[0:0.01:100]; for i=1:length(t)num=10*[t(i) 1]; Gk=tf(num,den);[Gm,Pm,Wg,Wc]=margin(Gk);% 求得系统的稳定裕量及对应的频率if Gm==1|Pm==0t(i) break end end ans=15. 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5()(0.11)(1)k G s s s s =++,试绘制出系统的闭环幅频特性曲线,并求出系统的谐振峰值和谐振频率。
clc;clf;clearnum=5;den=[conv(conv([1 0],[0.1 1]),[1 1])]; Gk=tf(num,den) % 求取开环传递函数 Gb=feedback(Gk,1,-1) % 求取闭环传递函数 w=[0:0.01:100]; % 设定分析的频率起止范围 [mag,phase]=bode(Gb,w);% 求得频率响应[M,n]=max(mag);% 求取谐振峰值幅值Mr=20*log10(M) wr=w(n)% 求取谐振频率 bode(Gb,w);grid% 绘制闭环对数频率特性Mr =12.6957 wr = 2.1500第8章一、填空题1. 常用的串联校正有 相位超前校正 、相位滞后校正 和相位滞后-超前校正 三种方式。
2. 某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0.41()0.11c s G s s +=+,该串联校正装置提供的是 超前(微分) 校正。
它能改善系统的 稳定性和快速性] 。
3. MATLAB 提供的单输入/单输出系统可视化设计工具 SISO Design Tool 是一种基于 根轨迹分析 或 频域性能指标) 的系统设计工具。
4. 欲使用SISO Design Tool 对系统进行校正设计,需在MATLAB 命令窗口输入 [rltool(sys)] 命令启动SISO Design Tool 。
二、简答题在使用SISO Design Tool 对系统进行校正设计时,若要调整校正装置提供的零、极点位置,系统提供了哪两种方法?请简述各自的操作步骤。
(在使用SISO Design Tool 对系统进行校正设计时,若要调整校正装置提供的零、极点位置,除了可以在显示系统根轨迹的“SISO Design for SISO Design Task ”窗口用鼠标拖移零极点外,还可以再在“Control and Estimation Tools Manager ”窗口中选择“Compensator Editor ”选项卡,在Location 文本框中能准确设定所添加的开环零点和极点的位置。
)三、编程题1. 已知某单位反馈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10()(21)k G s s s =+,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12.0)(1100()12)(110()(++++=s s s s s G c ,试绘制出系统校正前和校正后的对数幅频特性曲线以及校正装置的对数幅频特性曲线,并求出校正后的相位裕量γ(ωc )。
clc;clf;clearnum0=10;den0=conv([1 0],[2 1]);numc=conv([10 1],[2 1]);denc=conv([100 1],[0.2 1]); G0=tf(num0,den0) Gc=tf(numc,denc) Gk=G0*Gc[Gm,Pm,Wg,Wc]=margin(Gk); bode(G0,'b',Gk,'r',Gc,'g');grid Pm = 73.6339(度)2. 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1000()(0.0011)(0.11)k G s s s s =++,若要求其相位裕量γ ≥45o ,试确定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提示:串联超前校正)。
clc;clf;clearnum0=1000;den0=conv([1 0],conv([0.001 1],[0.1 1]));G0=tf(num0,den0)[Gm0,Pm0,Wg0,Wc0]=margin(G0); % 求得校正前系统的稳定裕量以及对应的频率 r=45;ep=10;r0=Pm0; p=(r-r0+ep)*pi/180; % 计算需附加的相角 a=(1+sin(p))/(1-sin(p));% 计算α[mag0,phase0,w]=bode(G0);% 求得校正前系统的幅频 mag20=20*log10(mag0); Mcm=-10*log10(a); Wm=spline(mag20,w,Mcm); % 求得ωm T=1/(Wm*sqrt(a)); numc=[a*T 1];denc=[T 1]; Gc=tf(numc,denc)% 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 G=G0*Gc[Gm,Pm,Wg,Wc]=margin(G) figure(1)bode(G0,'b',G,'r',Gc,'g');gridG0b=feedback(G0,1);Gb=feedback(G,1) figure(2) step(Gb,'r');gridTransfer function:0.01794 s + 1 -------------0.00179 s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