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专享】影响健康的因素

合集下载

基础护理学学习指导及习题集电子版李小萍

基础护理学学习指导及习题集电子版李小萍

第二章环境一、单项选择题1.辐射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威胁是A.地方性疾病的发病率增加B.诱发恶性肿瘤C.急、慢性中毒D.诱发呼吸道疾病E.诱发眼结膜疾病2.为保证病人有适当的活动空间,病床之间的距离不得少于A. 0.6mB.0.7mC.0.8mD.0.9mE.1m3.关于病室温度错误的说法是A.室温过高干扰呼吸功能?B.室温过高不利于体热的散发C.室温过高有利于消化D.室温过低缺乏动力E.室温过低容易受凉4.关于病室温度错误的说法是A.温度过低对气管切开病人不利用职权B.温度过高加重病人肾脏的负担C.温度过硬高可抑制出汗D.温度过高利于细菌繁殖E.应保持病室温度在30%~40%之间5.病室温度过高,病人不适的表现是A.口干舌燥B.气闷C.咽痛D.烦渴E.肌肉紧张6.病室温度过低,病人可表现为A.口干舌燥、咽痛、烦渴B.憋气、闷热、难受C.血压增高、头晕、面色苍白D.食欲不振、疲倦、头晕E.多汗、发热、面色潮红7.病室最适宜的温度和相对湿度为A.14~15℃15%~25%B.10~17℃30%~40%C.20~22℃40%~50%D.18~22℃50%~60%E.15~16℃60%~70%8.通风的目的哪项是错误的A.增加病人的舒适感B.保持室内空气新鲜C.减少室内细菌含量D.增加汗液蒸发及热的散失E.避免噪音刺激9.适宜于病人休养的环境是A.中暑者,室温应保持在4℃左右B.儿科病室,冬季室温应保持在22~24℃C.产休室应保暖.不能开窗,以防产妇受凉D.气管切开者,室内湿度应保持在30%E.医院白天噪音的强度维持在50~60dB之间10.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0)规定的噪音标准,白天病区较理想的噪音强度是A.5~15dBB.15~25dBC.25~35dBD.35~45dBE.45~55dB11.以下关于噪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噪音的危害程度与音量、频率有关B.噪音对健康没有明显的影响C.只有噪音达到120dB时才能对人产生干扰D.处于120dB以下环境中可造成永久性失聪E.长时间处于80dB以下的噪音环境可导致耳鸣、血压升高等12.关于户外日光照射的作用不正确的是A.可使照射部位血循环增加B.可使照射部位温度增高C.增加病人的舒适感D.紫外线有杀菌作用E.红外线可抑制细菌、病毒活力13.为减少儿童的恐惧感,儿科护士服适宜采用以下哪种颜色A.粉色B.深绿色C.蓝色D.黄色E.灰色14.铺备用床(被套式)操作中错误的一项是A.移开床旁桌距病床20cmB.坐椅放在床尾正中,按顺序放上用物C.对齐中线铺大单,先铺床尾再铺床头D.棉被两边与床沿平齐,尾端塞于床垫下E.套上枕套,开口处背门放置15.铺备用床物品的放置顺序是(由下而上)A.枕芯、枕套、棉胎、被套、大单B.大单、被套、棉胎、枕套、枕芯C.大单、棉胎、被套、枕芯、枕套D.被套、棉胎、枕套、枕芯、大单E.枕芯、棉胎、枕套、被套、大单16.盖被头端距床头应A.平齐B.10cmC.15cmD.20cmE.25cm17.铺麻醉床的目的不包括A.保护被褥不被污染B、使病人安全舒适C.预防并发症发生D.便于安置和护理术后病人E.防止术后伤口疼痛18.床上铺橡胶中单时,其上端距床头A.35~40cmB.40~43cmC.45~50cmD.50~53cmE.50~55cm19.麻醉护理盘内不需准备的用物是A.张口器B.压舌板C.吸痰管D.吸水管E.牙垫20.铺麻醉床将盖被三折于门对侧床边的目的是A.使病室整洁B.便于接受术后病人C.有利于术后观察病人D.防止病人坠床E.节省体力和时间二、多项选择题1.原生环境是指A.天然形成的自然环境B.人为影响下形成的自然环境C.未受人为因素影响的自然环境D.人工改造了的自然环境E.人工改造了的,又未受人为因素影响的自然环境2.成为次生环境的核心问题是A.生态平衡B.社会环境C.环境污染D.生态破坏E.心理环境3.关于社会环境对健康的影响正确的说法有A.经济发展可降低因伤病带来的劳动力损失B.随着经济的发展,心身疾病的发病率增加C.文化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自我保健能力D.人际关系的好坏不会影响人们的健康E.单纯的文化教育不能提高人们的生活能力4.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有A.诱发呼吸道的疾病B.诱发眼结膜的疾病C.诱发心血管疾病D.诱发关节疾病E.地方性氟中毒5.病人的住院环境应达到A.安静、整齐B.温度、湿度适宜C.通风良好D.按病人要求布置环境E.光线适宜6.通风的目的A.保持室内空气新鲜B.调节室内的温度和湿度C.刺激皮肤血液循环D.促进汗液的蒸发和热的散失E.杀灭细菌7.关于通风效果正确的是A.通风面积大通风效果好B.室内外温度差小通风效果好C.室内外温度差大通风效果好D.室外气流速度快通风效果好E.室外气流速度慢通风效果好8.关于噪音说法正确的是A.使人感到厌烦声音称为噪音B.噪音对听觉器官的损伤直接是病理改变的过程C.噪音的存在还可以影响非听觉器官D.长期接触噪音可出现失眠、血压升高E.长时间处于90dB以上环境中即可造成永久性失聪9.长期处于噪音强度在50~60dB时,可导致个体A.疲倦不安B.血压升高C.影响休息和睡眠D.失眠E.耳鸣10.保持病室安静的措施包括A.病室建立有关安静制度B.工作人员做到四轻C治疗车轴、门轴应经常滑润D.病室椅脚装橡胶垫E.关好门窗,避免噪声11.为使病人感觉身心舒适,病室的颜色选用A.儿科病室选用粉红色B.手术室选用绿色C.普通病室选用粉红色D.手术室选用蓝色E.手术室选用粉红色12.关于颜色对人的影响正确的是A.白色使人产生冷漠的感觉B.红色使人兴奋、烦躁C.绿色使人兴奋D.蓝色使人情绪稳定E.黄色有兴奋刺激作用13.病区良好的社会环境包括A.良好的护患关系B.同病室病友的相互帮助C.家属对病人的支持D.合理的规章制度E.老病人对新病人的关心14.为了帮助病人尽快适应医院环境,护士应做到A.耐心解释医院的规章制度B.满足病人的所有要求C.尊重探视人员D.鼓励病人自我照顾E.鼓励家属时刻陪伴在身旁15.床单位的设备包括A.床垫B.被褥C.信号灯D.输液架E.椅子16.需要准备暂空床的有A.胆囊摘除术后的病人B.胃大部切除术后病人C.新人院病人D.做B超检查的病人E.离床活动的病人17.铺床法操作正确的是A.移开床旁桌距床20cmB.移椅至床尾正中,距床尾约15cm C.铺大单应先床尾后床头D.盖被上端与床头平齐E.盖被两侧边缘向内折叠与床沿平齐18.铺床的要求是A.使病人舒适B.大单平整紧扎C.病床安全实用D.操作中节省体力E.能预防并发症19.铺麻醉床的目的是A.便于接受和护理麻醉手术后的病人B.供新人院病人或暂时离床病人使用C.使病人安全、舒适D.保护床上用物不被血液或呕吐物污染E.预防并发症20.麻醉护理盘内需准备的物品是A.压舌板B.血压计、听诊器C吸痰管D.护理记录单及笔E.导尿管三、填空题1.环境分为内环境和外环境,内环境包括、两方面;外环境由、组成。

影响健康的因素3

影响健康的因素3

影响健康的因素3
1. 饮食习惯:饮食习惯对健康有重要影响。

不良的饮食习惯,如高糖、高脂肪、高盐的饮食,会增加患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风险。

2. 运动不足:缺乏体育锻炼是导致肥胖、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等问题的主要原因。

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强肌肉力量、关节灵活性和心肺功能,有助于维持健康。

3. 不良生活习惯:吸烟、饮酒和滥用药物是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

吸烟与患肺癌、心脏病等疾病息息相关。

饮酒过量不仅可以对肝脏、胃、胰腺等器官造成伤害,还增加了发生交通事故和其他意外事故的风险。

药物滥用可能导致身体器官损伤、健康问题和心理依赖。

影响健康的四大因素

影响健康的四大因素

影响健康的四大因素一、基本概念1、影响健康的四大因素世界卫生组织经研究提示影响个人健康和寿命有四大因素:生物学基础占15%、环境因素占17%、保健设施占8%和生活方式占60%。

(一)生物学因素是指遗传和心理。

遗传不是可改的因素,但心理因素可以修改,保持一个积极心理状态是保持和增进健康的必要条件。

影响健康的生物因素包括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二)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所有人类健康问题都与环境有关。

污染、人口和贫困,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社会问题。

良好的社会环境是人民健康的根本保证。

(三)卫生服务因素卫生服务的范围、内容与质量直接关系到人的生、老、病、死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健康问题。

(四)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包括危害健康行为与不良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是指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所形成的生活意识和生活行为习惯的统称。

不良生活方式和有害健康的行为已成为当今危害人们健康,导致疾病及死亡的主因。

在我国前三名死因中是恶性肿瘤、脑血管和心脏病,这些疾病是由生活习惯和不良卫生行为所引起的。

2、健康教育是旨在帮助对象人群或个体改善健康相关行为的系统的社会活动。

3、健康教育与卫生宣传的区别与联系联系:我国当前的健康教育是在过去卫生宣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在的健康教育主要措施仍可称为卫生宣教。

区别:(1)比之过去的卫生宣教,健康教育明确了自己特定的工作目标——促使人们改善健康相关行为,从而防治疾病、增进健康,而不是仅仅作为一种辅助方法为卫生工作某一时间的中心任务服务;(2)健康教育不是简单的、单一方向的信息传播,而是既有调查研究又有干预的,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的,涉及多层次多方面对象和内容的系统活动;(3)健康教育在融合医学科学和行为科学(社会科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等)、传播学、管理科学等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4、WHO定义健康促进“是促使人们维护和提高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是协调人类与环境的战略,它规定个人与社会对健康各自所负的责任。

影响健康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健康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健康的因素有哪些影响健康的因素有哪些一、影响健康的因素1、行为和生活方式因素这是指因自身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直接或间接给健康带来的不利影响。

如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结肠癌、前列腺癌、肥胖症、性传播疾病和艾滋病、精神性疾病、自杀等均与行为和生活方式有关。

(1)行为因素:行为是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几乎所有影响健康因素的作用都与行为有关。

例如吸烟与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病、缺血性心脏病及其他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

酗酒、吸毒、婚外性行为等不良行为也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2)生活方式因素:由于生活方式和不良行为导致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性病、艾滋病的迅速增加。

近年来我国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和心血管病已占总死亡原因的61%。

据美国调查,只要有效地控制行为危险因素:不合理饮食、缺乏体育锻炼、吸烟、酗酒和滥用药物等,就能减少40%~70%的早死,1/3的急性残疾,2/3的'慢性残疾。

2、环境因素强调人体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统一,强调健康、环境与人类发展问题不可分割。

(1)自然环境:保持自然环境与人类的和谐,对维护、促进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若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类社会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

(2)社会环境:包括社会制度、法律、经济、文化、教育、人口、民族、职业等,社会制度确定了与健康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等。

3、生物学因素遗传——据调查,目前全国出生婴儿缺陷总发生率为13.7%,其中严重智力低下者每年有200万人。

遗传还与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疾病的发生有关。

4、卫生医疗服务因素指社会卫生医疗设施和制度的完善状况。

在影响健康的四个因素中,环境因素起重要作用,其次为生活方式、卫生服务,遗传因素虽影响较小,但一旦出现遗传病,则不可逆转。

这四个因素彼此又有相互依存关系。

二、使人健康又长寿的方法1、戒掉不良习惯,可以增寿3~10年这不仅能够从科学上得到论证,在生活中也有不少例子。

例如,不嗜烟酒的人肯定要比那些烟酒不离的人长寿,后者看上去更老,而且肺部和肝部毛病不断。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第一节概论第一节概论一、健康教育(一)影响健康的因素健康是一切价值的源泉:就个人而言,健康是个人能力发展、自我价值实现,以及生活幸福的基础,就国家而言,国民健康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兴旺的保证。

当今社会,健康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展程度、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全世界范围内的一项重要的社会性目标。

不同国家、一个国家内的不同地区健康指标的差异明显。

分析这些健康差异是如何造成的,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必将有助于制定更为有效的改善健康策略,全面推进人类健康。

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文化的发展,人们对影响健康因素的认识不断发展和深化,分类方法亦不完全相同。

从健康教育的角度,影响健康的因素分以下四类:1.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是指由于人们自身的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给个人、群体乃至社会的健康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危害,这些不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涉及范围十分广泛,如不合理饮食、吸烟、酗酒、久坐而不锻炼、性乱、吸毒、药物依赖、驾车与乘飞机不系安全带等。

行为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具有潜袭性、累积性和广泛性的特点。

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人类的行为与生活方式与大多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关系极为密切,改善行为可有效控制这些疾病的发生发展;感染性疾病、意外伤害和职业危害的预防、控制也与行为密切相关。

1992年国际心脏保健会议提出的维多利亚心脏保健宣言指出:健康的四大基石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和限制饮酒、心理平衡。

说明行为与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2.环境因素是指以人为主体的外部世界,或说围绕人们的客观事物的总和。

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包括阳光、空气、水、气候、地理等,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人类健康的根本。

在传统上,人们对于室外环境对健康影响的认识较多,如大气污染、基本卫生设施缺乏、没有安全饮用水等对健康造成的危害。

社会环境又称文化——社会环境,包括社会制度、法律、经济、文化、教育、人口、民族、职业等,也包括工作环境、家庭环境、人际关系等。

影响人体健康的十个重要的因素

影响人体健康的十个重要的因素

影响人体健康的十个重要的因素
2023-02-15 08:59·繁星曲篇章
饮食习惯:饮食习惯对健康的影响非常大,良好的饮食习惯可以降低患上许多疾病的风险,如肥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

运动不足:缺乏体育锻炼容易导致肥胖、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等问题,因此保持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身体健康。

吸烟:吸烟是导致许多严重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如癌症、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等。

饮酒:过量饮酒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包括肝脏损伤、脑损伤、胃肠炎等问题。

缺乏睡眠:睡眠对身体健康非常重要,缺乏睡眠会导致精神状态不佳、免疫力下降等问题。

环境污染:污染严重的环境会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噪声污染等。

心理压力:长期的心理压力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如抑郁症、焦虑症等。

基因:基因是影响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们可以影响身体的各种生理过程,包括免疫系统、代谢等。

疾病:许多疾病会对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如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

生活方式: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长期暴露于阳光下、不使用避孕措施等,也会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总之,这些因素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是复杂的,但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的健康管理可以减少患疾病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和长寿的机会。

【VIP专享】GHS危险说明

【VIP专享】GHS危险说明

GHS危险说明危险说明是化学品分类及标记全球协调制度的一部分。

他们的目的是形成一套可以翻译成不同语言的有关化学物质或混合物危害的标准化短语。

危险说明是GHS规定下包装容器标签的关键元素之一,其他元素如下:·产品标识·一个或者更多的危险象形图·一个关键词,危险或警告(如有必要标注)·防范说明,指示如何处理产品对用户风险最小化(以及其他人和一般环境)·供应商标识(可以是制造商,也可以是进口商)每个危险说明被设计成一个代码,以字母H开头,接着是3个数字。

对应相关危害的说明通过代码共同组成,所以代码并不连续。

代码用作参考,例如帮助翻译,但是应该出现在标签和安全数据表上。

物理危险H200Unstable explosive/不稳定爆炸物H201Explosive;mass explosion hazard/爆炸;大规模爆炸危险H202Explosive;severe projection hazard/爆炸;严重飞散物危险H203Explosive;fire,blast or projection hazard/爆炸;火灾,冲击或飞散物危险H204Fire or projection hazard/火灾或飞散物危险H205May mass explode in fire/可能在火灾中大规模爆炸H220Extremely flammable gas/极易燃气体H221Flammable gas/易燃气体H222Extremely flammable aerosol/极易燃气溶胶H223Flammable aerosol/易燃气溶胶H224Extremely flammable liquid and vapour/极易燃液体和蒸汽H225Highly flammable liquid and vapour/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汽H226Flammable liquid and vapour/易燃液体和蒸汽H227Combustible liquid/可燃液体H228Flammable solid/易燃固体H229Pressurized container:may burst if heated/压力容器:如果加热,可能爆炸。

选择和填空 护理试题

选择和填空 护理试题
E.健康-疾病模式
7.下列哪一模式认为“护理对象是自身健康的专家”(D )。
A.健康-疾病连续体模式 B.健康-疾病模式
C.健康恢复/失调模式 D.整体健康模式
E.健康促进模式
8.下列哪一模式旨在解释健康和疾病、安适和患病之间的关系(B )。
A.个体-社区模式 B.健康-疾病模式
30.根据需要理论,以下属于安全需要的是(D )。
A.氧气 B.睡眠 C.自卑 D.住所 E.孤独
31.一位25岁女患者,乳腺炎入院5天,家中有一哺乳幼儿,经常哭泣,她的优势需要是(C )。
A.生理 B.安全 C.爱与归属 D.尊敬 E.自我实现
32.人的行为是由以下哪种需要决定的(E )。
10.目前导致我国人口死亡的第一因素是(A )。
A.恶性肿瘤 B.传染性疾病 C.损伤和中毒
D.消化系统疾病 E.呼吸系统疾病
11.有关疾病对患者和家庭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
A.患者行为和情绪的改变主要受患者的角色改变的影响
B.患者体像的改变是普遍存在的,改变的程度与个性相关
C.健康恢复/失调模式 D.整体健康模式
E.健康信念模式
9.下列相关陈述中,正确的是(B )。
A.疾病是机体结构和功能障碍过程的主观表现
B.健康是机体稳定、平衡和功能完整的客观过程
C.安适是个体对机体客观状态的主观体验
D.患病是个体对机体客观改变的的整体体验
E.以上都不对
A.应对机制可以分为以问题为中心的和以情绪为中心的两种
B.以问题为中心的应对机制不能改善情境
C.应对机制也可以分为长期的和短期的两种
D.从长远的角度看,短期应对机制不能有效地处理现实问题,甚至对人具有破坏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健康的因素
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肉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它包含了身体的健康和心理的健康。

传统的健康观念主要是
指一个人生理功能状态良好,没有疾病或病症,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而且还是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的道德健康。

”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利之一,已日益成为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标志,健康是生活质量的基础,是人类自我觉醒的重要方面;健康是生命存在的最佳状态,健康有着丰富深蕴的内涵。

一、影响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环境因素、生物因素、生活方式因素和保健服务因素,其中生物因素占15%、环境因素占17%、保健服务因素占8%和生活方式因素占60%。

(1)环境因素
环境对人类健康影响极大,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人
类一方面要享受它的成果,一方面要接受它带来的危害。

自然界养育了人类,同时也随时产生、存在和传播着危害人类健康的各种有害物质。

气候、气流、气压的突变,不仅会影响人类健康,甚至会给人类带来灾害。

在社会环境中,政治制度的变革,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教育的进步与人类的健康紧密相连。

例如:经济发展的同时带来了废水、废气、噪音、废渣,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

污染、人口和贫困,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社会问题。

社区的地理位置、生态环境、住房条件、基础卫生设施、就业、邻
居的和睦程度等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社区的健康。

社会环境涉及到政治制度、经济水平、文化教育、人口状况、科技发展等诸多因素。

不良的风俗习惯、有害的意识形态,也有碍人类的健康。

良好的社会环境是人民健康的根本保证。

因此,人类要健康,就必须坚持不懈地做好改善环境、美化环境、净化环境和优化环境的工作。

(2)生物因素
在生物因素中,影响人类健康最重要是遗传因素和心理因素。

现代医学发现,遗传病不仅有二三千种之多,而且发病率高达20%。

因此,重视遗传对健康的影响具有特殊意义。

心理因素对疾病的产生、防治有密切关系,消极心理因素能引起许多疾病,积极的心理状态是保持和增进健康的必要条件。

医学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证明,消极情绪如焦虑、怨恨、悲伤、恐惧、愤怒等可以使人体各系统机能失调,可以导致失眠、心动过速、血压升高、食欲减退、月经失调等疾病。

积极的、乐观的、向上的情绪,能经得起胜利和失败的考验。

总之,心理状态是社会环境与生活环境的反映,是影响健康的重要
因素。

(3)生活方式因素
生活方式是指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所形成的生活意识和生活行为习惯的统称,是指人们长期受一定文化、民族、经济、社会、风俗、家庭影响而形成的一系列生活习惯、生活制度和生活意识。

人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虽然很早就认识到生活方式与健康有关,但由
于危害人类生命的各种传染病一直是人类死亡的主原因,就忽视了
生活方式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直到19世纪60年代以后,人们才逐
步发现生后方式因素在全部死因中的比重越来越大。

例如,1976年美国年死亡人数中,50%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

可见,养成良好的
生活习惯对于健康是多么重要
(4)保健服务因素
决定健康的因素十分复杂,保健服务是极为重要的因素。

世界
卫生组织把卫生保健服务分为初级、二级和三级,实现初级卫生保
健是当代世界各国的共同目标。

其基本内容是:①健康教育;②供给符合营养要求的食品;③供给安全用水和基本环境卫生设施;
④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⑤开展预防接种;⑥采取适用的治疗
方法;⑦提供基本药物。

这些无疑对人类健康提供了根本性的保障
2、维护健康的策略
(1)运动与健康
“生命在于运动”是来自伏尔泰的名言,也是促进健康的重要
因素之一。

运动可以提高各组织、各器官的利用率,使之不断适应机体的要求,从而在整体上增进了人体的健康。

运动可使交感神经兴奋,心跳加速,呼吸加快,身体各组织、各器官得到更丰富的血液和养
分供应,促进新陈代谢,提高心肺功能,使身体更具有活力。

同时
由于运动可以促进脑内内啡呔的分泌,还有一定缓解压力,减轻烦
恼,使心情愉悦的作用。

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运动时胃肠蠕动减缓,消化酶分泌减少,消化能力减弱,饭后不宜运动。

而运动以后
由于大量的体能消耗,就需要通过进食来补充能量,如果因为减肥
而刻意控制食量,那就不能使运动达到最佳的效果。

运动可以防治
某些疾病,还可以推迟和防止慢性病及与老龄有关的疾病,减缓衰老。

我们并不需要高强度的运动,只要能增强我们的体质就可以了。

每次运动不少于30分钟,就是说运动要有一定的强度;每周要运
动5次,强调运动的持续性和长期性;运动后心率加年龄约为170
次/分,这样的运动量属中等度。

交叉采用大小运动量进行身体锻炼,不仅能够提高效果,而且还能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

因此,应做到
不要连续几天进行大强度运动或大运动量锻炼;大强度或大运动量
锻炼一周最多只能进行三次;每周可以安排一次超大强度运动;掌
握自己身体状况,如果疲劳没有很好恢复或出现过度疲劳症状,应
停止锻炼或减小运动量。

人体机能的提高是通过锻炼、疲劳、恢复、再锻炼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而实现的。

由于锻炼会使身体产生
疲劳,因此,要想从锻炼中获得最大的效益,在下一次锻炼之前必
须注意休息,保证体力得以恢复。

至于的运动方式,可以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和兴趣爱好来确定,只要做到有恒、有序、有度什么运动都是有益的。

(2)饮食与健康
运动对于生理健康的作用,主要是强调通过锻炼获得身体素质
的提高和身体机能的改善。

但锻炼只是维护健康状态的一个方面,因此,通过改善饮食观念,增加饮食营养来维护健康也是十分必要的。

合理的膳食结构,是维护身体健康状态的关键因素。

合理分配三餐一日三餐的食量分配要适应生理状况和工作需要:最好的分配比例应该是3:4:3,也就是早晚要适度,中午可稍多;荤、素搭配适当:荤食中蛋白质、钙、磷及脂溶性维生素优于素食,而素食中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和纤维素又优于荤食,荤食与素食适当搭配,取长补短,才有利于健康;不挑食和偏食: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是由各种食物供给的,没有任何一种天然食品能包含人体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物质;不暴饮暴食:暴饮暴食不仅能破坏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引起急性胃肠炎、急性胃扩张和急性胰腺炎,而且由于隔肌上升,影响心脏活动,还可诱发心脏病等。

(3)良好的生活习惯与健康
良好的生活习惯就是让我们的健康持之以恒根本保障。

人的生活习惯是由很多细枝末节的小事组成的,我们要摈弃不良的生活小细节,比如不吃早餐、空腹吃糖、吃饱就睡、睡前不刷牙、跷二郎腿、连续工作时间过长等等。

睡眠是生命的基本需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生活方式,是保持人体健康的基础。

人的身心疲劳主要是靠充分的睡眠来恢复。

人的一生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好的睡眠对恢复体力、增强智慧、保证健康,十分重要。

睡眠时,植物神经系统能集中精
力完成其如消化、营养、转化储备等本职工作;某些内分泌功能在深睡时变得更加活跃,如生长激素、松果体素的释放增加等;免疫系统在熟睡中强化。

通过睡眠,人们可获得全身心地休息、恢复和调整。

睡眠为生命所必需,缺乏睡眠比饥饿更容易使人死亡:长期失眠会加速神经细胞的衰老死亡;长期缺乏睡眠,人的认知能力就会下降,定向力变差,反应迟缓,语言不畅,甚至会造成免疫功能减退,导致感冒、抑郁症、精神错乱、糖尿病、肥胖、中风、心脑血管等多种疾病。

每个人每天所需的睡眠时间是大大不同的,平均大约是8小时,但大约有10%的人可能需4至5小时就够了,还有15%的人睡眠超过8小时甚至更多。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是前人总结出来的经验,只有保持身体和精神上的健康,我们才能把我们的精力放到工作和学习中,才能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