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炎发生原因及防治护理_进展-宋彬

合集下载

静脉炎发生原因及防治护理进展

静脉炎发生原因及防治护理进展
防措施 , 以避 免 药 物 性 静 脉 炎 的发 生 , 对不 可 避 免 发 生 药 物 性 静 脉 炎 的 药 物 也 采 取 了 有 效 的护 理 措 施 , 高 护 理 人 员 的 静 脉 穿 提
[ 5 杨 玲 , 艳林 . 伏 联 合 硫 酸 镁 治疗 置 管 后 静 脉 炎 疗 效 观 察 [ ] 1] 吴 碘 J.
E] 朱 咏梅 , 2 马晓 化 , 绍荣 , . 疗 药 物 推 注 速 度 及 压 力 与 血 管 损伤 杨 等 化 的相 关 性 研 究 [] 中华 护 理 杂 志 ,0 54 (2 :4 J. 20 ,0 1 )9 2—9 3 4.
[] 徐 乾 花 , 顺 奎 , 红 霞 , . 3 姜 周 等 四黄 乙醇 膏 预 防 静 脉 留 置 针 所 致 静 脉 炎 的临 床 观 察 [] 中国 实 用 护 理 杂 志 ,0 52 ( )3 J. 20 , 12 :9—4. 0 [] 马 巧 灵 . 脉 输 液 中静 脉炎 的预 防 、 理 及 治 疗 探 讨 [ ] 中 国社 区 4 静 护 J.
[ 4 罗 丽柏 . 脉炎 的 中 医防 护 研 究 进 展 [] 国 际护 理 学 杂 志 ,0 6 1] 静 J. 20,
2 ( 2 96 5 1 ): 5—9 7 6.
于静脉炎的治疗 。 综 上 所 述 , 使 用 某 些 药 物 , 其 静 脉 给 药 的 时 候 会 发 生 药 在 尤 物 性 静 脉 炎 , 会 增 加 病 人 的 痛 苦 。为 了避 免 药 物 性 静 脉 炎 的 就 发 生 , 们 对 可 能 发 生 药 物 性 静 脉 炎 的 药 物 在 使 用 前 采 用 了 预 我
疗 腐 皮 的作 用 。因 此 , 沙 吖 啶 可 用 于 各 种 创 伤 、 出 、 烂 的 依 渗 糜

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

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

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静脉炎是指静脉内壁发生炎症反应,常见于长期静脉留置、输液、输血等情况下。

它不仅会给患者带来疼痛和不适,还可能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如感染和血栓形成。

因此,预防和护理静脉炎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静脉炎的预防和护理措施,以帮助患者和护理人员更好地应对这一问题。

一、静脉炎的预防1. 保持良好的手卫生:在进行任何与静脉有关的操作前,务必洗手并戴上干净的手套。

使用洗手液或含酒精的洗手液进行手部清洁,确保双手彻底清洁。

2. 选择适当的静脉通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静脉通路。

如果可能,应优先选择周围静脉,避免使用股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等较深的静脉。

3. 注射药物前进行皮肤消毒:在进行静脉注射或留置静脉导管前,务必对注射部位进行彻底的皮肤消毒。

可以使用酒精棉球或含碘的消毒剂进行消毒,确保注射部位干燥。

4. 注意静脉留置时间:长时间的静脉留置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因此,在没有特殊需要的情况下,尽量缩短留置时间,及时拔除静脉导管。

5. 定期更换输液瓶和输液管:输液瓶和输液管内的液体容易被细菌污染,因此,应遵循医院的规定,定期更换输液瓶和输液管,减少感染的风险。

二、静脉炎的护理1. 观察静脉留置部位:定期观察静脉留置部位是否有红肿、疼痛、渗液等异常情况。

如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护人员,并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

2. 维持导管通畅:定期检查静脉导管是否通畅,避免导管被血块或血栓堵塞。

如发现导管堵塞,应及时采取清洗或更换导管的措施。

3. 保持导管周围皮肤清洁干燥:定期清洁导管周围的皮肤,避免积聚污垢和细菌。

使用温水和中性洗液轻轻擦拭导管周围的皮肤,然后用干净的毛巾轻轻擦干。

4. 避免过度活动:静脉导管容易因为过度活动而脱落或脱位。

因此,在进行日常活动时,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或过度用力,以保持导管的稳定性。

5. 注意感染预防:静脉炎往往与感染有关,因此,应注意感染的预防。

护理人员应定期更换导管固定贴,保持导管周围的清洁,避免导管与其他污染物接触。

静脉炎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护理

静脉炎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护理

1.2 机械刺激及感染因素
在同一血管周围反复多次穿刺造成的静脉炎也是静脉给药中最常见的并发症,因为反复多次穿刺后,易导致血管周围炎症,纤维组织增生及血管内瘀血现象[7]。硅胶管在血管内留置时间太长也容易导致血管内膜损伤引起化学炎性反应[8];或不按时更换敷贴,易使微生物侵袭而引起静脉炎;穿刺部位消毒不彻底也是引发静脉炎的重要因素[9]。
1 静脉炎发生的原因
1.1药物作用
静脉炎的发生主要与药物的酸碱度、渗透压、药物浓度、药物本身的毒性作用及Ⅰ型变态反应有关[2]。
1.1.1 pH值 正常人体血液的pH值为7.35~7.45,在此范围以外的溶液会对血管内皮细胞造成损伤,并诱发血小板聚集和继发的血栓性静脉炎的链式反应[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3掌握药物的性质,密切监测药品不良反应
用药前应了解药物的毒性作用,在使用一些易诱发静脉炎的药物时,应特别注意预防药物性静脉炎。在用药过程中,应严密监测药品不良反应。在联合用药时,应先了解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做到合理安全用药,防止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14]。
2.4 严格控制微粒的输入
2.2 根据药物性质、渗透压、浓度、毒性作用等来调节滴速
严格按医嘱调节滴速。输注任何药物开始速度宜慢,如喹诺酮类药每分钟10~15滴,滴注10分钟后患者如无不适感觉,可逐渐将滴速调整至25~30滴。同时,注意两次用药间隔时间不少于6小时;对须快速滴入的高渗液体如20%甘露醇,输注前后,静脉滴注20mL 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局部静脉内的残留液,使渗透压降低,同时采取局部热敷,从而减轻高渗液体对局部血管的化学性刺激,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11,12]。滴注化疗性药物应严格按医嘱调节滴速,输入前后应用0.9%生理盐水 500mL引路穿刺和加量冲洗法较常规滴注法预防静脉炎效果显著[13]。

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措施静脉炎是指静脉内径的一部分或全部发炎,常见于静脉穿刺、静脉输液或插管等操作后,如果护理不当或感染,就会引发静脉炎。

其主要症状包括疼痛、肿胀、红斑、发热等。

为了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并提供适当的护理,以下是一些重要的预防措施及护理建议。

预防静脉炎的措施:1.学习静脉穿刺技巧:对于医务人员来说,掌握正确的静脉穿刺技巧是预防静脉炎的首要举措。

使用正确的穿刺方法,并确保穿刺针、导管等器械的清洁和消毒,避免污染和感染的发生。

2.感染控制措施:对于病人和医护人员来说,遵守感染控制措施是预防静脉炎的重要环节。

包括洗手、戴手套、口罩和无菌操作等,以降低交叉感染的发生。

3.选择与病情相符的静脉插管位置: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选择合适的静脉插管位置,减少静脉不适和并发症的发生。

4.定期更换导管:定期更换静脉导管可以减少导管内细菌的滋生,可以根据导管类型和患者情况确定更换的时间。

5.合理选择静脉插管材料:选择符合国家和国际标准的静脉插管材料,以减少对患者的刺激。

6.注意静脉插管部位的保护:插管后应尽量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多次接触和局部摩擦。

静脉炎的护理措施:1.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观察患者的局部静脉插管部位以及全身情况的变化,如红肿、疼痛、渗出、体温升高等症状,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干预。

2.确保导管的完整性:定期检查静脉插管的导管是否完整,并保持导管的通畅性。

3.定期更换敷料:通过定期更换敷料,保持插管部位的清洁和干燥,降低感染的风险。

4.静脉插管部位消毒:根据医院相关规范,定期对静脉插管部位进行消毒,以减少细菌感染。

5.保持适度活动:适度活动可以增强患者的血液循环,有助于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同时也有助于预防静脉炎。

6.做好疼痛管理:若患者出现疼痛不适,应根据医生指导提供适当的止痛药物或其他措施,以减轻不适。

总而言之,静脉炎的预防和护理都离不开正确的操作技巧、感染控制措施、定期检查以及适当的康复护理等方面的综合配合。

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措施引言概述:静脉炎是一种常见的静脉系统并发症,其症状包括红肿、疼痛和发热等。

预防和护理措施对于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和保护患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一、静脉炎的预防措施:1.1 保持良好的皮肤清洁:保持皮肤的清洁是预防静脉炎的重要措施之一。

使用温水和无刺激性的肥皂清洁皮肤,并确保彻底冲洗干净。

在清洁后,应用干净的毛巾轻轻擦干皮肤,避免磨擦或者擦伤。

1.2 规范静脉插管操作:静脉插管是导致静脉炎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医务人员应遵循规范的操作程序,包括正确选择插管部位、使用无菌技术进行操作、避免过度插管和频繁更换。

此外,应定期检查插管部位,确保插管的稳定性和无明显红肿。

1.3 静脉插管部位的保护:保护静脉插管部位是预防静脉炎的关键。

应避免插管部位受到过度磨擦或者拉扯,避免使用过紧的绷带或者胶带。

同时,定期更换透明敷料,以确保插管部位的清洁和干燥。

二、静脉炎的护理措施:2.1 疼痛管理:静脉炎常伴有疼痛症状,因此疼痛管理是护理中的重要任务。

可以采用非药物疼痛缓解方法,如冷敷或者热敷,以缓解疼痛。

同时,合理使用疼痛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和镇痛药,以控制疼痛。

2.2 抗菌治疗:静脉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引起,因此抗菌治疗是必要的。

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适当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同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的感染症状和体征,及时调整抗菌治疗方案。

2.3 促进血液循环:静脉炎会导致血管狭窄和血液循环不畅,因此促进血液循环是护理的重要环节。

可以采用物理疗法,如按摩或者热敷,以促进血液循环。

此外,鼓励患者进行适度的运动,如活动肢体和进行简单的体操,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

三、静脉炎的饮食措施:3.1 补充足够的水分:静脉炎患者应补充足够的水分,以保持良好的血液循环和代谢功能。

建议每天饮水量不少于2000毫升,可以适量增加,但避免过量饮水。

3.2 均衡饮食:静脉炎患者应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以促进伤口愈合和免疫功能。

静脉炎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静脉炎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作者单位:363000 解放军第175医院·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全军创伤骨科中心张英梅:女,大专,护师,护士长·基础护理·静脉炎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张英梅 李 华摘 要 目的:分析11例发生静脉炎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为更全面有效地预防静脉留置针引起的静脉炎提供依据。

方法:对上报的11例静脉炎患者护理不良事件资料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静脉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与预见性护理不到位、床边交接班不到位、护患沟通不足、发生静脉炎处理不及时有关。

结论:为进一点提升护理服务品质,确保患者安全,应不断强化护理人员安全意识,完善护理安全相关的管理制度与工作流程,加强核心制度的落实,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关键词 护理不良事件;静脉炎;危险因素;安全管理 doi :10.3969/j.issn.1672-9676.2013.07.058Cause analysi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of phlebitis nursing adverse eventsZHANG Ying -mei ,LI Hua (No.175Hospital of People′s Libration Army·Southeast Hospital Affiliated to Xiamen University,Zhangzhou 363000)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ause of nursing adverse events of 11cases phlebitis and formulate the corresponding preventive measures,in order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preventing phlebitis cause by vein lien needle.Methods: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nursing adverse events of 11cases phlebitis.Results:The reasons of nursing adverse events of phlebitis were related to weak predictable nursing,poor shift -overlap,insufficient communication between nursesand patients and no timely processing.Conclusion:To improve the nursing service and ensure patients,safety,it must to strengthen the safety consciousness of the nursing staff,consummate management system and the working process related to nursing safety,strengthen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re system and im⁃prove nurses′professional quality.Key words Nursing of adverse event;Phlebitis;Risk factor;Security management 医疗安全、护理安全已成为医疗护理质量的生命线。

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措施静脉炎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通常由于静脉内插管、输液、化疗等操作引起。

预防静脉炎的发生,以及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一、预防静脉炎的措施1.1 选择合适的静脉通道在插管时应选择适当的静脉通道,避免对细小、曲折的静脉进行插管,减少损伤和刺激,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

1.2 保持静脉通道的通畅及时更换输液管、输液瓶,避免输液管路的阻塞和漏液,保持静脉通道的通畅,减少感染的机会。

1.3 定期观察静脉通道情况定期观察静脉通道周围是否有红肿、硬结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异常情况,避免感染蔓延。

二、护理静脉炎患者的护理措施2.1 保持患者休息静脉炎患者应保持充分的休息,避免过度活动导致血管扩张和疼痛加重。

2.2 局部冷敷对于出现红肿、硬结等症状的部位,可采用局部冷敷的方式,减轻炎症反应,缓解患者的疼痛感。

2.3 饮食调理静脉炎患者应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多喝水,保持大便通畅,促进毒素的排泄,有利于炎症的消退。

三、药物治疗3.1 抗生素治疗对于明显感染症状的静脉炎患者,可根据病情给予抗生素治疗,控制感染的蔓延。

3.2 镇痛药物对于疼痛明显的患者,可给予镇痛药物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3.3 抗炎药物抗炎药物可有效减轻炎症反应,促进患处的愈合,加快康复进程。

四、定期复查和观察4.1 定期更换敷料静脉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更换敷料,保持患处的清洁,避免继发感染。

4.2 定期复查病情定期复查病情,观察炎症反应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防止病情恶化。

4.3 注意个人卫生静脉炎患者在治疗期间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身体清洁,避免细菌感染。

五、心理护理5.1 给予患者情绪支持静脉炎患者在治疗期间可能会感到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护士应给予患者情绪支持,帮助其调整心态。

5.2 定期进行心理疏导定期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释放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利于康复。

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

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

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引言概述:静脉炎是一种常见的医院获得性感染,它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健康威胁。

因此,预防和护理静脉炎对于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预防和护理两个方面详细介绍静脉炎的相关知识。

一、预防静脉炎的措施1.1 选择适当的静脉通路首先,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静脉通路。

对于需要长期输液的患者,应优先选择深静脉通路,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对于需要短期输液的患者,可以选择浅静脉通路,但应注意选择无明显静脉炎迹象的部位。

1.2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在插管过程中,医护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保证操作区域的清洁。

使用无菌手套、面罩和帽子,并在插管前进行彻底的手部消毒。

此外,还应使用无菌的消毒剂对插管部位进行消毒,避免细菌的侵入。

1.3 规范输液操作输液操作是预防静脉炎的关键环节。

医护人员应掌握正确的输液技巧,包括正确选择输液设备、合理调节输液速度、避免输液过程中的污染等。

此外,定期更换输液器具和输液管路,以减少细菌滋生的机会。

二、护理静脉炎的方法2.1 及时观察患者症状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特殊是静脉插管部位是否浮现红肿、疼痛、渗液等炎症症状。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医生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2.2 加强局部护理对于已经发生静脉炎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加强局部护理。

包括定期更换敷料、保持插管部位的清洁干燥、避免刺激和磨擦等。

此外,还可以使用抗菌药物外敷,以减少细菌感染。

2.3 赋予适当的药物治疗对于严重的静脉炎患者,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赋予适当的药物治疗。

护理人员应按时赋予药物,并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同时,还应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及时向医生汇报。

三、静脉炎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3.1 血栓形成静脉炎患者易发生血栓形成,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血栓。

可以采用按摩、热敷等物理疗法,或者使用抗凝药物进行治疗。

3.2 感染扩散静脉炎患者的感染可能会扩散至全身,导致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脉炎发生原因及防治护理进展【关键词】静脉炎;原因;防治;护理静脉炎是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不仅增加病人的痛苦,同时影响治疗效果。

静脉炎主要是由于同一静脉反复多次穿刺或输入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或静脉留置刺激性较大的塑料管时间太长而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1]。

近年来,护理人员通过了解静脉炎发生的原因,采取多种有效的防治护理措施,使静脉炎的发生率有所下降。

现综述如下。

1 引起静脉炎的原因1.1 血管因素血管受压、血液循环受阻、血管痉挛、血管硬化弹性差都会增加静脉炎的危险。

1.2 药物作用刺激性药物和高分子液体是引起静脉炎的主要原因[2]。

主要与药物的酸碱度、渗透压、药物浓度、药物本身的毒性作用及Ⅰ型变态反应有关[3]。

一般认为血浆渗透压的升高是导致静脉炎的主要因素之一。

输入高渗液体时,血浆渗透压升高,使组织渗透压随之升高,血管皮细胞脱水,进而局部血小板聚集,并释放前列腺素1、前列腺素2,静脉通透性增加,白细胞浸润并产生炎症改变,使静脉收缩变硬[4]。

1.2 机械刺激在同一血管周围反复多次穿刺输液或硅胶管在血管留置过久是静脉治疗中造成静脉炎最常见的并发症。

刺激所产生的疼痛主要是由于周围血管受到较强和浓度较高药物的刺激,或硅胶管在血管留置时间太长,导致血管膜损伤后引起炎性反应[5]。

而反复多次穿刺后,易导致血管周围炎症、纤维组织增生及血管淤血现象[6]。

1.4 感染因素不规的操作和在不清洁的环境中操作,易使微生物侵袭而引起静脉炎;穿刺部位消毒不彻底也是引发静脉炎的重要因素[7]。

1.5 微粒因素及物理因素微粒是指玻璃屑及各种结晶物质,主要来源于输液器具、不当的配液操作环节和污染的环境。

另外,药液的温度及理化性质对血管也是一种刺激[8]。

1.6 输液速度有报道,静脉炎的发生与输液速度有关[9]。

刺激性大的药物短时间大量快速进入血管,超过了其缓冲应激的能力,或在血管受损处堆积,均可使膜受刺激[10]。

2 预防措施2.1 提倡使用套管针为了保护血管,避免反复穿刺,尽量使用套管针输液。

套管针针管柔软,对血管刺激小,留置时间相对长,活动时针体不易脱出发生药液渗漏几率小。

但留置时间应根据病人的局部情况而定,最好不超过5 d。

临床观察发现,影响留置针留置时间的主要原因是静脉炎的发生,留置时间越长,静脉炎发生率越高[10]。

2.2 提高穿刺技术,减少对血管壁的机械刺激和损伤医院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专项技术培训,提高对静脉炎危险因素的认识。

穿刺时尽量做到一针见血,以提高穿刺的成功率,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造成静脉壁的损伤。

2.3 正确选择静脉穿刺为了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尽量选择粗直、弹性好、血流丰富、易固定的静脉进行穿刺,避开关节及静脉瓣,防止活动时发生药液渗漏。

成人一般首选上肢的头静脉,婴幼儿宜选择耳后静脉、颞浅静脉等头部浅静脉。

避免选择患肢和下肢血管,因下肢静脉瓣多,血流慢,而患肢静脉回流障碍,输液时加大发生静脉炎的可能性[11]。

长期输液的病人应有计划的保护和合理使用静脉,一般从远端开始,尽量选用管径>3 mm的静脉, 避免选用靠近关节、硬化、受伤、感染的静脉。

2.4 严格控制微粒的输入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锯安瓿前后应用75%乙醇消毒砂轮,最好用75%乙醇浸泡;吸药尽量采取针头朝下,以避免安瓿倒置后瓶口的玻璃微粒污染液体[13]。

加药时避免反复穿刺,尽量使用侧孔针头以减少橡胶微粒[14];临床配药时要充分溶解,减少大分子结晶微粒[15],药液应现配现用,同时使用具有终端滤器的输液器,减少静脉炎的发生率[16]。

药液加温可显著减少其中的结晶颗粒。

2.5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穿刺时注意环境清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操作前应规洗手,穿刺部位的皮肤要严格消毒,以穿刺点为中心向外旋转涂擦,直径在5 cm以上,并待消毒液自然晾干后穿刺。

防止由于无菌操作不严而引起静脉穿刺局部的感染。

2.6 掌握药物的性质和输入速度输液前应根据药物的性质、渗透压、浓度、毒性作用等来选择血管,严格按医嘱调节滴数。

对需快速静脉输入的高渗液体(如20%甘露醇)前后,静脉输注20 mL生理盐水,稀释局部静脉的残留药液,使渗透压降低,从而减轻对局部血管的化学性刺激,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17]。

同时局部热敷以减轻静脉刺激症状及对血管壁的损伤[18]。

化疗性药物输入前后应用生理盐水500 mL引路穿刺和加量冲洗法较常规输注法,预防静脉炎效果显著[19]。

3 治疗护理措施3.1 局部冷敷法冷敷可使血管收缩,减少药物吸收,可促进某些药物局部的灭活作用。

局部冷敷法常用于20%甘露醇、4%碳酸氢钠、化疗药物等静脉治疗渗漏的早期。

3.2 局部热敷法热敷可促进组织吸收。

主要用于血管收缩剂,如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多巴胺等。

有研究结果显示,热水袋(40 ℃~50 ℃)热敷穿刺局部使局部血管扩,加速血液循环,缩短甘露醇在局部的停留时间,从而减轻局部淤血,减少了静脉炎的发生率,优于50%硫酸镁湿敷[20]。

3.3 西药局部湿敷3.3.1 乙醇湿敷乙醇具有消毒防腐的作用,并可扩局部血管,增强血液循环,改善血管皮细胞功能。

用乙醇湿敷法可明显降低静脉输注甘露醇时静脉炎发生率[21]。

3.3.2 硫酸镁湿敷25%硫酸镁具有镇静作用,改善毛细血管和小动脉的痉挛,可激活细胞的蛋白激活酶及酶,使细胞膜通透性发生变化,稳定膜电位,消除黏膜水肿,扩局部血管,增强血液循环,改善血管皮细胞功能,明显降低了静脉炎的发生率[22]。

3.3.3 局部封闭岚等[23]采用2%利多卡因5 mL+地塞米松5 mg+生理盐水10 mL进行局部环形封闭,使药物在静脉炎周围形成较高浓度,能迅速缓解不适,达到治疗效果。

我科常用1%普鲁卡因+地塞米松5 mg或酚妥拉明10 mg在外渗皮肤的边缘呈点状封闭,隔日1次,同时用山莨菪碱针剂外敷,一般3 d~5 d可痊愈。

3.4 中药外敷中医治疗静脉炎主要是以清湿热、活血化淤、消炎止痛为主。

黎观妹等[24]将新鲜芦荟外敷治疗输液后静脉炎,具有杀菌、消肿、减轻疼痛的作用,总有效率达97.83%。

祝爱娥[25]用湿润烧伤膏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优于硫酸镁。

王素梅等[26]应用马铃薯外敷静脉输液渗漏处,效果好。

郭淑珍[27]用仙人掌湿敷治疗输液后静脉炎取得良好效果。

于等[28]用康惠尔水胶体敷料治疗静脉炎,疗效明显优于硫酸镁。

王光荣[29]用乳香、没药、冰片制成伤湿祛痛膏,对轻度静脉炎、轻度水肿效果较好。

冷飞燕等[30]用白药加乙醇湿敷治疗静脉炎治愈率高。

广清等[30]用红归酊治疗输液引起的静脉炎效果显著,对化疗药物引起的静脉炎效果更好,总有效率几近100%.【参考文献】[1] 树贞.现代护理学[M].:人民,2000:268.[2] 肖金子,奇志,肖清秋,等.肿瘤病人使用浅静脉套管针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0,15(7):420421.3] 欧丽萍.化疗药物所致静脉炎的防治进展[J].护理研究,2007,21(5A):1599.[4] 黄春英.6542治疗静脉炎及渗透性损伤[J].护士进修杂志,1996,1(3):39.[5] 覃利华.静脉给药并发静脉炎的发病机理和防治进展[J].医学文选,1999,18(2):285.[6] 任旭东,曲在屏.甘露醇静脉注射对兔外周静脉炎及周围组织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1998,33(2):68.[7] 王江滨,丽华,付薇.静脉留置针引发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护理研究,2006,20(9A):24532454.[8] 玉慧,志琴.甘露醇加温静脉滴注的疗效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2,8(7):536.[9] 许燕,艳伟.头皮静脉套管针的留置时间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护理杂志,1999,15(12):35.[10] 赖利,俊英.化疗性静脉炎的护理进展[J].护理学杂志,2002,17(1):78.[11] 吴勤,王鹏巨.静脉给药并发静脉炎的发病机理和防治进展[J].实用护理杂志,1994,10(2):41.[12] 黄彩娟,艳艳,胡杰,等.静脉炎危险因素及预防[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12):27722773.[13] 清媛,锦媚.输液配药中微粒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05,20(11):7677.[14] 秀丽,商月娥,徐今宁,等.临床治疗中减少输液微粒污染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3):11591160.[15] 耿丽华,王静.静脉用药微粒控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00,15(5):564.[16] 世珍,文娟,文华.临床输液微粒污染的因素分析及预防[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3,3(7):1108.[17] 娜,晓红.甘露醇致静脉炎的护理进展[J].医学,2007,28(1):132.[18] 王淑霞.20%甘露醇静脉滴注对静脉和周围组织的损伤及预防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2,17(3):206207.[19] 朱虹,高柏青,艳梅,等.生理盐水加量冲洗法对化疗病人静脉保护作用的临床观察[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0,17(5):89.[20] 艳.热敷法在甘露醇静滴时减少静脉炎发生及留针时间的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06,2(3):46.[21] 郝建红,商临平.酒精湿敷预防静滴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5):333.[22] 左惠平.硫酸镁湿敷防止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观察[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3,17(6):533.[23] 岚,唐春炫,罗庚求.局部封闭加硫酸镁湿敷治疗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5,20(21):39.[24] 黎观妹,戴金英,黄伟平,等.新鲜芦荟外敷治疗静脉炎的效果评价[J].现代护理,2003,9(2):9293.[25] 祝爱娥.湿润烧伤膏治疗化疗性静脉炎[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11):1472.[26] 王素梅,白艳凌.马铃薯外敷治疗静脉输液渗漏性损伤[J].护理学杂志,2004,19(23):25.[27] 郭淑珍.仙人掌治疗静脉炎的临床观察[J].南方护理杂志,1998,5(1):2324.[28] 于,王泽红,舒晓.康惠尔水胶体敷料治疗静脉炎的效果评价[J].医学,2007,28(1):103104.[29] 王光荣.伤湿祛痛膏治疗输液中静脉炎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1993,8(2):34.[30] 冷飞燕,硕娟,朱培宁.白药加酒精湿敷治疗静脉炎60例[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6):46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