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炎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护理
2024静脉炎的预防和处理

静脉炎的预防和处理•静脉炎概述•静脉炎预防措施•静脉炎处理方法•药物治疗在静脉炎中的应用目•护理工作在静脉炎预防和处理中作用•总结:提高静脉炎预防和处理效果策略录静脉炎概述定义与分类定义分类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发病原因静脉炎的发病原因包括静脉输入强刺激性、高浓度药物或使用时间较长,损伤静脉内皮细胞;浅表静脉曲张、血液淤滞;肥胖、吸烟、外伤造成静脉内皮损伤;细菌感染等。
危险因素长时间坐立、卧床、缺乏运动、高龄、肥胖、吸烟、既往有静脉血栓形成史、肿瘤等是静脉炎的危险因素。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临床表现诊断依据静脉炎预防措施合理选择输液工具及穿刺部位选择合适的输液工具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避免在关节、瘢痕、炎症等部位进行穿刺,选择弹性好、回流顺畅的血管进行穿刺。
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及消毒制度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消毒穿刺部位合理安排输液顺序与速度合理安排输液顺序控制输液速度加强患者教育及心理护理加强患者教育做好心理护理静脉炎处理方法局部外敷药物治疗消炎药膏中药外敷热敷红外线照射压力治疗030201物理治疗措施介绍对于严重静脉炎患者,如出现血栓、皮肤溃疡等并发症时,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术式选择根据患者病情和具体情况,可选择静脉切除术、静脉剥脱术、静脉内激光成形术等手术方式。
手术治疗适应症手术治疗适应症与术式选择VS并发症预防及康复指导并发症预防积极控制感染,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适当进行运动锻炼,以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
康复指导术后患者应遵循医生指导进行康复训练,如抬高患肢、穿弹力袜等,以促进静脉回流和减轻肿胀。
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也有助于静脉炎的康复和预防复发。
药物治疗在静脉炎中的应用抗生素类药物使用注意事项明确感染类型和病原体在使用抗生素前,需明确感染是由细菌、真菌还是其他病原体引起,以及具体的病原体种类,从而选择针对性强的抗生素。
注意药物过敏反应使用抗生素前,需了解患者是否有药物过敏史,如有过敏史,应避免使用相应抗生素或进行脱敏治疗。
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措施静脉炎是指静脉内发生炎症反应的疾病,常见于长期留置导管、化疗、输液等情况下。
预防静脉炎的发生,以及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对于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措施,以供参考。
预防静脉炎的措施:1. 选择合适的静脉通路:在留置导管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静脉通路,如周围静脉、中心静脉等。
同时,要确保插管技术正确、操作无菌,避免导管插入过深或过浅。
2. 保持导管通畅:定期检查留置导管是否通畅,避免导管堵塞。
如果发现导管堵塞,应及时处理,如冲洗导管、更换导管等。
3. 保持导管周围清洁:每天定时清洗导管周围的皮肤,保持清洁干燥。
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清洁剂或消毒剂,以免引起皮肤过敏。
4. 规范输液操作:输液前,要进行充分的手卫生,并且佩戴手套。
输液过程中,要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污染导管或输液瓶。
输液完成后,要及时拔除导管,避免导管长时间留置。
5. 避免局部压迫:避免导管周围的局部压迫,如穿紧身衣物、使用紧束带等,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护理静脉炎的措施:1. 观察症状:定期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如局部红肿、疼痛、发热等。
如果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2. 保持导管通畅:定期冲洗留置导管,保持导管通畅。
注意观察导管是否有血栓形成,如有必要,可进行抗凝治疗。
3. 局部护理:根据医嘱,进行局部护理,如使用适当的消毒剂清洁导管周围的皮肤,避免皮肤感染。
同时,定期更换导管固定贴,保持导管的稳定。
4. 疼痛管理:如果患者有疼痛不适,可以采取适当的疼痛管理措施,如局部冷敷、疼痛药物等。
5. 定期更换导管:根据医嘱,定期更换留置导管,避免导管留置时间过长,减少感染的风险。
6. 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减轻其对静脉炎的焦虑和恐惧感。
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保持良好的心态。
总结: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措施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通过选择合适的静脉通路、保持导管通畅、保持导管周围清洁、规范输液操作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静脉炎的发生。
静脉炎的预防及处理原则

静脉炎的预防及处理原则静脉炎是一种常见的医院内感染,主要发生在静脉通路留置部位,如静脉导管或静脉输液。
预防和处理静脉炎是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非常重要的工作,下面将详细介绍静脉炎的预防和处理原则。
一、静脉炎的定义和病因静脉炎是指静脉内壁发生炎症反应,导致静脉通路留置部位红肿、疼痛、温度升高等症状。
常见的病因包括细菌感染、机械刺激、药物刺激等。
二、静脉炎的预防措施1.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在进行静脉通路留置或输液操作前,医护人员应洗手并戴好无菌手套,使用无菌消毒剂对患者皮肤进行消毒。
2.选择合适的静脉通路留置部位:应尽量选择无明显静脉曲张、血管硬化或血栓形成的部位,避免静脉炎的发生。
3.使用合适的静脉通路留置技术: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静脉穿刺技术,避免多次穿刺或过度刺激,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4.定期更换静脉导管:长期留置的静脉导管容易滋生细菌,导致静脉炎的发生。
因此,医护人员应定期更换静脉导管,减少感染的风险。
5.注意静脉通路留置部位的护理:定期观察静脉通路留置部位是否有红肿、渗液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并更换静脉导管。
三、静脉炎的处理原则1.早期发现和处理:一旦发现静脉通路留置部位有红肿、疼痛等异常症状,应及时通知医护人员进行处理,以防感染扩散。
2.局部抗菌治疗:根据感染情况,医护人员可使用适当的抗菌药物进行局部治疗,以减轻炎症反应和控制感染。
3.热敷和局部护理:热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并有助于局部炎症的吸收。
医护人员还可以进行局部护理,如清洁、消毒等,以保持通路留置部位的清洁和干燥。
4.适当调整静脉通路留置:如果静脉炎持续存在或病情加重,医护人员可考虑更换静脉导管或调整留置位置,以减少炎症反应。
5.全身治疗:对于严重静脉炎或有全身感染症状的患者,医护人员应及时给予抗菌药物治疗,以控制感染的进展。
四、静脉炎的并发症和预后静脉炎如果得不到及时和有效的处理,可能会导致以下并发症:1.血栓形成:静脉炎使静脉内壁受损,易于形成血栓,进一步阻塞血流。
静脉炎的预防及处理原则

静脉炎的预防及处理原则引言概述:静脉炎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主要由于血管内壁受损、感染或者长期使用静脉导管等原因引起。
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和及时处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痛苦和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静脉炎的预防及处理原则。
一、预防静脉炎的方法1.1 保持血管通畅保持良好的血液循环,避免长期站立或者久坐,定期进行适量的运动,有助于预防静脉炎的发生。
1.2 注意饮食避免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多食用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保持血液的稀薄度,有助于预防血栓形成。
1.3 避免损伤血管在进行注射或者输液时,避免损伤血管,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和穿刺技术,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二、静脉炎的处理原则2.1 局部处理对于已经发生的静脉炎,可以采取局部热敷、冷敷、局部按摩等方法缓解疼痛和肿胀。
2.2 使用药物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使用抗生素、消炎药等药物治疗静脉炎,匡助消除感染和炎症。
2.3 外科干预对于严重的静脉炎病例,可能需要外科手术治疗,如清创、引流等措施,以减轻患者的症状和并发症的发生。
三、注意事项3.1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血管超声检查等检查,及时发现静脉炎的病变,有助于及时治疗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3.2 饮食调理患有静脉炎的患者应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E等的食物,有助于促进血管的修复和健康。
3.3 避免久坐长期久坐容易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增加静脉炎的发生风险,应适当活动身体,避免长期久坐。
四、药物治疗4.1 抗生素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静脉炎,可以使用抗生素治疗,有效消除感染。
4.2 消炎药消炎药可以匡助减轻炎症和肿胀,缓解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
4.3 抗凝药物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凝药物,可以匡助预防血栓形成,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五、康复护理5.1 歇息患有静脉炎的患者应适当歇息,避免过度劳苦,有助于促进静脉炎的康复。
5.2 饮食调理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有助于促进组织修复和康复。
5.3 心理疏导静脉炎患者在康复期间可能会感到焦虑、抑郁等情绪,应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保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康复效果的提高。
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措施静脉炎是指静脉内径的一部分或全部发炎,常见于静脉穿刺、静脉输液或插管等操作后,如果护理不当或感染,就会引发静脉炎。
其主要症状包括疼痛、肿胀、红斑、发热等。
为了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并提供适当的护理,以下是一些重要的预防措施及护理建议。
预防静脉炎的措施:1.学习静脉穿刺技巧:对于医务人员来说,掌握正确的静脉穿刺技巧是预防静脉炎的首要举措。
使用正确的穿刺方法,并确保穿刺针、导管等器械的清洁和消毒,避免污染和感染的发生。
2.感染控制措施:对于病人和医护人员来说,遵守感染控制措施是预防静脉炎的重要环节。
包括洗手、戴手套、口罩和无菌操作等,以降低交叉感染的发生。
3.选择与病情相符的静脉插管位置: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选择合适的静脉插管位置,减少静脉不适和并发症的发生。
4.定期更换导管:定期更换静脉导管可以减少导管内细菌的滋生,可以根据导管类型和患者情况确定更换的时间。
5.合理选择静脉插管材料:选择符合国家和国际标准的静脉插管材料,以减少对患者的刺激。
6.注意静脉插管部位的保护:插管后应尽量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多次接触和局部摩擦。
静脉炎的护理措施:1.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观察患者的局部静脉插管部位以及全身情况的变化,如红肿、疼痛、渗出、体温升高等症状,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干预。
2.确保导管的完整性:定期检查静脉插管的导管是否完整,并保持导管的通畅性。
3.定期更换敷料:通过定期更换敷料,保持插管部位的清洁和干燥,降低感染的风险。
4.静脉插管部位消毒:根据医院相关规范,定期对静脉插管部位进行消毒,以减少细菌感染。
5.保持适度活动:适度活动可以增强患者的血液循环,有助于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同时也有助于预防静脉炎。
6.做好疼痛管理:若患者出现疼痛不适,应根据医生指导提供适当的止痛药物或其他措施,以减轻不适。
总而言之,静脉炎的预防和护理都离不开正确的操作技巧、感染控制措施、定期检查以及适当的康复护理等方面的综合配合。
2024静脉炎预防和处理方法

2024静脉炎预防和处理方法输液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发生的静脉血管炎症称之为〃静脉炎〃,发生率约为2.5%-45%,属于常见并发症之一。
如血管周围水肿、有痛感或有血栓形成,甚至出现硬结的炎性现象。
静脉炎发生的原因化学问题:药物PH值超过正常酸度或碱度;过高渗或过低渗。
造成反应。
机械因素:在输液过程中,短期间多次反复在同一区域进行穿刺;穿刺位置处于关节处;输入药剂里的微粒(例如:玻璃屑、橡皮屑等1细菌因素:无菌使用未达标引起;导管内有血液遗留。
病患原因:病患自身免疫系统下降,免疫力降低,合并多种疾病、气管插管等穿刺部位的细菌定植。
诱发的危险因素可干预:药液的PH值、渗透压、穿刺所选用的器材、穿刺的位置、药剂输入量和速度。
不可干预:病人的机体因素和药物本身的刺激作用。
临床表现及分型沿静脉的整体部位产生疼痛、压痛。
药剂滴速下降,穿刺位置出现血管红、肿、热、痛的现场,静脉触摸有硬感,呈条索状、没有弹性;严重情况下,部分针眼处可挤出脓性分泌物,并同时产生身体发热等全身症状。
临床表现分别有:红肿型:沿静脉走行皮肤红W、疼痛、触痛。
硬结型:沿注射的静脉位置出现了疼痛、触痛,触摸时有硬块感,如条索状。
坏死型:沿血管周围有较大范围肿胀形成瘀斑至皮肌层。
闭锁型:静脉堵住导致机化。
严重情况下,产生身体发热等全身症状。
预防措施1、选择较为粗直,血液供应多,无静脉瓣的穿刺血管,避开关节,容易进行固定。
因为下肢静脉血流速度慢,因此在输液前我们优先选择前臂掌侧静脉。
长期输液病患要有计划的保护和合理使脉,根据远端到近端的原则进行使用静脉,尽量不使用受伤、感染的静脉。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穿刺操作前清洗双手,确保手部卫生,其次检查留置针、透明敷料贴,消毒液生产日期。
穿刺的过程中,消毒适用范围要200PX以上。
穿刺完成,需用无菌透明贴进行固定,透明贴72小时更换1次,纱布48小时更换1次,如果发生敷贴不粘或被污染,需要即刻更换。
外周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72至96小时。
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措施静脉炎是指静脉内壁发生炎症反应的疾病,常见于静脉导管插管、输液、输血等操作后。
它是医院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时可导致败血症等严重后果。
为了预防静脉炎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和安全性,以下是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措施:一、预防措施1.选择适当的静脉插管部位:避免插管部位过于挨近关节、肌腱、皮肤皱褶等易受压迫或者磨擦的区域。
通常选择静脉较粗、表浅、血管通畅的部位。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在插管前,护士应洗手、戴好手套,并采用无菌巾包扎插管部位,避免细菌感染。
3.注意插管技术:护士在插管时应轻柔、稳定,避免插管过深或者过浅,以免损伤血管壁。
4.定期更换导管:根据医嘱或者相关规定,定期更换导管,避免导管内血栓形成。
5.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根据患者情况,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感染风险。
6.加强患者教育: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静脉炎的预防知识,教授正确的静脉插管护理方法,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二、护理措施1.保持导管通畅:定期检查导管是否通畅,如发现有阻塞或者血栓形成,及时采取措施解决。
2.定期更换导管固定贴:避免导管脱落或者移位,定期更换导管固定贴,保持导管的稳定。
3.注意皮肤护理:保持插管部位的皮肤清洁、干燥,避免皮肤湿疹、红肿等感染症状。
4.定期更换输液瓶和输液管:遵循医嘱,定期更换输液瓶和输液管,避免细菌滋生。
5.观察患者症状: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如发现疼痛、红肿、渗液等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6.加强患者心理护理:静脉炎常伴有疼痛和不适感,护士应及时安抚患者情绪,减轻其痛苦。
7.饮食调理:根据患者情况,合理调整饮食,增加营养摄入,提高机体反抗力。
8.定期观察血液检查结果:根据医嘱,定期进行血液检查,了解患者的血常规、炎症指标等情况,及时发现异常。
9.加强团队合作:医护人员应加强沟通,形成合力,共同预防和治疗静脉炎。
总结: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是保证患者安全的重要环节。
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课件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特别是下肢 和足部的卫生,以减少细菌感染
的风险。
注意勤换洗衣物,保持环境卫生, 避免蚊虫叮咬等外部感染源。
在进行静脉输液、置管等医疗操 作时,要遵循无菌原则,防止医
源性感染。
避免使用刺激性药物或化妆品
一些药物或化妆品中含有刺激性成分, 长期使用可能损伤静脉内壁,引发炎 症反应。
若必须使用刺激性药物或化妆品,应 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士的建议,并密切 关注身体反应。
CHAPTER
药物治疗
01
抗炎药
02 抗凝药
03 外用药
物理治 疗
压力治疗
冷敷和热敷
运动锻炼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日常护理
01
避免久站久坐
02
健康饮食
03
控制体重
04
戒烟限酒
CHAPTER
血栓形成
总结词 详细描述
静脉曲 张
总结词
详细描述
静脉炎可引起静脉内压力升高,使静 脉扩张、扭曲。静脉曲张不仅影响美 观,还可能引起疼痛、肿胀等症状, 严重时可导致溃疡和感染。
应避免使用刺激性药物或化妆品,如 某些减肥药、化妆品等。
及时就医治疗
若发现有静脉炎的征兆,如红肿、 疼痛、发热等,应及时就医治疗。
医生会根据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 措施,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
帮助缓解症状、控制炎症。
在治疗过程中,应遵循医生的建 议,按时服药、定期回诊复查,
以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THANKS
• 静脉炎的概述 • 静脉炎的预防 • 静脉炎的护理
CHAPTER
静脉炎的定 义 01 02
静脉炎的分 类
根据病程长短,静脉炎可分为 急性静脉炎和慢性静脉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脉炎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护理【摘要】通过分析静脉炎发生的原因,综述相关防治护理措施,为降低静脉炎发生率,预防药品不良反应,合理、安全用药,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提供借鉴。
【关键词】静脉炎原因防治护理静脉炎是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为穿刺静脉沿静脉走向出现红肿和疼痛,皮肤下出现红线,严重者静脉可出现索条状改变和结节。
静脉炎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同时也影响了治疗效果。
其主要是于同一根静脉反复多次穿刺或输入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或静脉内留置刺激性较大的塑料管时间太长而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1]。
多年来,临床专业人员通过了解静脉炎发生的原因,采取多种有效的防治护理措施,使静脉炎的发生率有所下降。
1静脉炎发生的原因药物作用静脉炎的发生主要与药物的酸碱度、渗透压、药物浓度、药物本身的毒性作用及Ⅰ型变态反应有关[2]。
pH值正常人体血液的pH值为~,在此范围以外的溶液会对血管内皮细胞造成损伤,并诱发血小板聚集和继发的血栓性静脉炎的链式反应[3]。
血浆渗透压的升高血浆渗透压的升高是导致静脉炎的主要因素之一。
当输入高渗液体时,血浆渗透压升高,使组织渗透压随之升高,血管内皮细胞脱水,进而局部血小板聚集,并释放前列腺素E1、E2,静脉通透性增加,白细胞浸润并产生炎症改变,产生静脉炎[4]。
化疗药物的直接毒性作用化疗药物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的细胞、组织具有一定的损伤。
因其高浓度药物输注对局部组织有较强的刺激,超过了血管缓冲应激的能力,或在血管受损处堆积,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局部pH值、代谢及渗透压改变、细胞溶解、化学介质释放。
同时化学药物影响DNA和蛋白质的合成,影响血管内膜的正常代谢和功能,从而易发静脉炎。
如阿霉素对心肌细胞的DNA有亲和性,且毒性是长期累加的;氨甲蝶呤可干扰叶酸代谢等。
抗癌药物多系化学及生物碱类制剂,它的直接毒性作用可导致局部组织酸碱平衡失调,加上其对血管有强烈的刺激性,所致的静脉炎多为坏死型[5]。
药物浓度药物浓度越高,刺激性也就越大,高浓度的药物短时间内大量快速进入血管内,也是诱发静脉炎发作的主要原因。
输液速度静脉用药滴速过快,或用药时间间隔不足,致使局部血管内药物浓度高,超过了其缓冲应激的能力,或在血管受损处堆积,均可使内膜受刺激[6],从而导致静脉炎的发生。
机械刺激及感染因素在同一血管周围反复多次穿刺造成的静脉炎也是静脉给药中最常见的并发症,因为反复多次穿刺后,易导致血管周围炎症,纤维组织增生及血管内瘀血现象[7]。
硅胶管在血管内留置时间太长也容易导致血管内膜损伤引起化学炎性反应[8];或不按时更换敷贴,易使微生物侵袭而引起静脉炎;穿刺部位消毒不彻底也是引发静脉炎的重要因素[9]。
微粒因素及物理因素引发静脉炎的微粒主要药液本身的结晶、输液器具、不当的配液操作环节等。
另外药液的温度及理化性质对血管也是一种刺激[10]。
2预防措施调节静脉输液pH值在引起输液性静脉炎的诸多因素中,溶液的pH值和输液速度是两个重要的因素。
通过调整溶液的pH值至人体血液的生理范围内,可以降低输液性静脉炎的发生率。
根据药物性质、渗透压、浓度、毒性作用等来调节滴速严格按医嘱调节滴速。
输注任何药物开始速度宜慢,如喹诺酮类药每分钟10~15滴,滴注10分钟后患者如无不适感觉,可逐渐将滴速调整至25~30滴。
同时,注意两次用药间隔时间不少于6小时;对须快速滴入的高渗液体,输注前后,静脉滴注20mL%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局部静脉内的残留液,使渗透压降低,同时采取局部热敷,从而减轻高渗液体对局部血管的化学性刺激,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11,12]。
滴注化疗性药物应严格按医嘱调节滴速,输入前后应用%生理盐水500mL引路穿刺和加量冲洗法较常规滴注法预防静脉炎效果显著[13]。
掌握药物的性质,密切监测药品不良反应用药前应了解药物的毒性作用,在使用一些易诱发静脉炎的药物时,应特别注意预防药物性静脉炎。
在用药过程中,应严密监测药品不良反应。
在联合用药时,应先了解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做到合理安全用药,防止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14]。
严格控制微粒的输入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加药时避免反复穿刺,尽量使用侧孔针头以减少橡胶微粒[15];临床配药时要充分溶解,减少大分子结晶微粒[16]。
同时使用具有终端滤器的输液器,减少静脉炎的发生率[17]。
药液加温可显著减少其中的结晶颗粒。
正确选择静脉穿刺,提高穿刺技术,提倡使用套管针,减少对血管壁的机械刺激和损伤穿刺时尽量做到一针见血,以提高穿刺的成功率,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造成静脉壁的损伤。
在使用血管活性药,渗透压高、刺激性强的药品,以及面对末梢循环差的患者,为了预防静脉炎的发生,血管尽量选择粗直,弹性好,血流丰富,易固定的静脉进行穿刺,避开关节及静脉瓣,防止活动时发生药液渗漏。
静脉输液应遵循避免选择患肢和下肢血管的原则,因下肢静脉瓣多,血流慢,而患肢静脉回流障碍,输液时加大发生静脉炎的可能性[18]。
为了保护血管,避免反复穿刺,尽量使用套管针留置。
套管针针管柔软,对血管刺激小,留置时间相对长,活动时针体不易脱出发生药液渗漏。
但临床观察发现,留置时间越长,静脉炎发生率越高[19]。
因此,留置时间视患者的局部情况而定,最好不要超过5天。
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INS)提出技术操作熟练,加强管理,将留置针天数定为3~4天,可使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3治疗护理措施药物预防付春华等[20]报道,静脉输注25%硫酸镁预防长春瑞滨所致的静脉炎,可使静脉炎发生率明显降低,静脉炎发生时间推迟以及疼痛程度降低。
陈岱佳等[21]观察发现,在患者持续静脉滴注期间每4小时静脉注射肝素盐水稀释液10mL,拔针前推注20mL冲管,可有效降低大剂量醛氢叶酸/氟尿嘧啶持续滴注48小时所致Ⅲ、Ⅳ度外周静脉炎的发生率,减轻静脉炎的严重程度。
其原因可能为肝素能降低血液粘稠度,加速血流速度,缩短化疗药在血管的停留时间;可拮抗抗体,降低血管通透性;每隔4小时推注肝素盐水稀释液,可维持肝素在血管的作用时间并起到对局部血管定期冲洗的作用,从而达到预防或减轻静脉炎的目的。
红外线照射红外线照射能使局部组织逐渐升温,血管扩张,血流加速,可降低感觉神经的兴奋性,松弛肌肉,消除病患处疼痛症状;同时加速代谢过程,有利于代谢物和病理产物消除,促进渗出物的吸收,具有消肿、消炎、镇痛的作用,使局部血液循环特别是微循环得到明显改善[22]。
局部热敷法热敷可促进组织吸收,主要用于输注血管收缩剂等药物时。
杨艳[23]的研究结果显示,给予热水袋(40~50℃)热敷穿刺局部,使局部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缩短甘露醇在局部的停留时间,从而减轻局部淤血。
减少了静脉炎的发生率,优于50%硫酸镁湿敷。
西药局部湿敷酒精湿敷用酒精湿敷法能明显降低静脉输注甘露醇时静脉炎发生率[24]。
因酒精具有消毒防腐的作用,并可扩张局部血管,增强血液循环,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硫酸镁湿敷因25%硫酸镁具有镇静和改善毛细血管和小动脉的痉挛,Mg2+可激活细胞的蛋白激活酶及三磷酸腺苷酶,使细胞膜通透性发生变化,稳定膜电位,消除黏膜水肿,扩张局部血管,增强血液循环,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明显降低了静脉炎的发生率[25]。
局部封闭加硫酸镁湿敷曹岚等[26]采用2%利多卡因5mL加地塞米松5mg加%氯化钠注射液10mL做局部环型封闭后,再行50%硫酸镁湿敷,治疗甘露醇所致的静脉炎,使药物在静脉炎周围形成较高浓度,能迅速缓解不适,达到治疗效果。
康惠尔水胶体敷料治疗于金华等[27]用康惠尔水胶体敷料治疗静脉炎,疗效明显优于硫酸镁。
其主要成分是粘性材料和水胶体(羧基纤维素钠)以及人造弹性体等,起到局部润滑和隔离作用,削弱成纤维细胞的活性,保持敷料下皮肤干燥,减少菌落生长,为高分子特殊材料,很少有皮肤过敏反应。
人造弹性康惠尔水胶体敷料粘贴后成为闭合环境,形成低氧张力,刺激释放巨噬细胞及白细胞介素,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消退。
中药外敷中医治疗静脉炎主要是以清湿热,活血化瘀,消炎止痛为主。
缪金莲[28]用酒调云南白药外敷治疗药物性静脉炎起到止血化瘀,活血止痛,解毒消肿,促进局部炎症吸收;用白酒调敷,行气破血,能加速局部血液循环,更能发挥云南白药的功效。
黎观妹等[29]将新鲜芦荟外敷治疗输液后静脉炎,具有杀菌,消肿,减轻疼痛,总有效率达%。
祝爱娥[30]用湿润烧伤膏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优于硫酸镁。
王素梅等[31]用马铃薯外敷静脉输液渗漏处,效果好。
郭淑珍[32]用仙人掌湿敷治疗输液后静脉炎,取得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1]李树贞.现代护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268.[2]欧丽萍.化疗药物所致静脉炎的防治进展[J].护理研究,2007,6:1599.[3]KathyKokotis.Preventingchemicalphleb itis[J].Nursing,1998,28(11):41.[4]黄春英.654-2治疗静脉炎及渗漏性损伤[J].护士进修杂志,1996,1:39. [5]孙书香,王大玖.静滴化疗引起静脉炎及渗漏性损伤的防治[J].山西医药杂志,1997,26(5):473-474[6]吴勤,王鹏巨.静脉给药并发静脉炎的发病机理和防治进展[J].实用护理杂志,1994,10(2):41.[7]任旭东,曲在屏.甘露醇静脉注射对兔外周静脉炎及周围组织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1998,33(2):68.[8]覃利华.静脉给药并发静脉炎的发病机理和防治进展[J].医学文选,1999,18(2):285.[9]王江滨,李丽华,付薇.静脉留置针引发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护理研究,2006,20(9):2453-2454.[10]张玉慧,扬志琴.甘露醇加温静脉滴注的疗效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2,8(7):536.[11]李娜,孙晓红.甘露醇致静脉炎的护理进展[J].吉林医学,2007,28(1):132. [12]王淑霞.20%甘露醇静脉滴注对静脉和周围组织的损伤及预防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2,17(3):206-207.[13]朱虹,高柏青,李艳梅,等.生理盐水加量冲洗法对化疗患者静脉保护作用的临床观察[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0,17(5):8-9[14]欧丽萍,化疗药物所致静脉炎的防治进展[J].护理研究,2007,21(6):1599. [15]秦秀丽,商月娥,徐今宁,等.临床治疗中减少输液微粒污染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3):1159-1160.[16]耿丽华,王静.静脉用药微粒控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00,15(5):564.[17]李世珍,扬文娟,张文华.临床输液微粒污染的因素分析及预防[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3,3(7):1108.[18]黄彩娟,韩艳艳,胡杰,等.静脉炎危险因素及预防[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12):2772-2773.[19]赖利,李俊英.化疗性静脉炎的护理进展[J].护理学杂志,2002,17(1):78.[20]付春华,赵雁,丁莹,等.静脉输入硫酸镁预防诺维苯所致静脉炎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1):816-817.[21]陈岱佳,谢德荣,谢雪霞.肝素盐水间断推注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2,17(2):109-110.[22]宋宝英.红外线照射加外敷止痛消炎膏治疗药源性静脉炎的观察和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625-626.[23]杨艳.热敷法在甘露醇静滴时减少静脉炎发生及留针时间的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06,2(3):46.[24]郝建红,商临平.酒精湿敷预防静滴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5):333.[25]左惠平.硫酸镁湿敷防止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观察[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3,17(6):533.[26]于金华,王泽红,舒晓.康惠尔水胶体敷料治疗静脉炎的效果评价[J].吉林医学,2007,28(1):103-104.[27]曹岚,唐春炫,罗庚求.局部封闭加硫酸镁湿敷治疗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5,20(21):39. [28]缪金莲.云南白药外敷治疗药物性静脉炎36例[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214(5):340.[29]黎观妹,戴金英,黄伟平,等.新鲜芦荟外敷治疗静脉炎的效果评价[J].现代护理,2003,9(2):92-93.[30]祝爱娥.湿润烧伤膏治疗化疗性静脉炎[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11):1472.[31]王素梅,白艳凌.马铃薯外敷治疗静脉输液渗漏性损伤[J].护理学杂志,2004,19(23):25.[32]郭淑珍.仙人掌治疗静脉炎的临床观察[J].南方护理杂志,1998,5(1):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