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课件PPT

合集下载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ppt正式完整版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ppt正式完整版

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时间会议: 1954年
概况: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制定了《中 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选举毛泽东为主席;朱德副 主席;等等。
宪法大概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
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极人民代表
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1954年12月30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纪念邮票
在天安门广场欢庆宪法颁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表决票样(1954年)
(1954年9月15日) 毛泽东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宝成铁路,从陕西宝鸡通往四川成都。 我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川藏公路(1954年开通)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及取得的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我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毛泽东这段话中的“造”是什么 含义?土地改革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我国的工业化建设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新中国的 经济底子太薄了,跟其他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那么这么大的差距如何才能赶上去呢?带着以上问题我们来学习第四课。 从法律上规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方向。 新藏公路(1957年开通) 3、下列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中不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是( D ) 目的: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鹰厦铁路,北起江西鹰潭,南至福建厦门,全长694公里; 颁布了《宪法》《民法通则》等法律 2、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要任务是( D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以发展重工业为主,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课件 (共44张PPT)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课件 (共44张PPT)

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


帝国主义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
国 黄金时代:一战期间

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专制制度,鼓励发展实业


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
化 萎缩:一战后
国民党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特点: 行业分布不均衡——集中在轻工业地区 地区分布不均衡——集中在沿江沿海地区 总体落后,深受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压迫
建国初,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而苏联工业发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
通过表格,你能得出什么信息?
材料3:1952年主要产品产量简表
产品 1952年产量
比1949年增加
比历史最高 水平增加
粮 1.639亿吨
49%
9.3%
棉 130.4万吨
193%
53%
钢 135万吨
754%
46.2%
煤 6649万吨
105%
7.4%
发电 72.6亿千瓦时 68.1%
21.9%
原油 44万吨
272%
经过三年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 水平。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 阅读材料,说说新中国初期的工业生产水平如何?
材料4: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
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
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毛泽东
材料5:中国与印度、美国的钢产量和发电量的比较
项目
中国(1952年产量) 印度(1950年产量) 美国(1950年产量)
钢产量(人均)
2.37千克
4千克
528.3千克
发电量(人均)

部编版《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优质ppt课件

部编版《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优质ppt课件
部 编 版 《 工 业化的 起步和 人民代 表大会 制度的 确立》 优质实 用课件 (PPT优 秀课件 )
部 编 版 《 工 业化的 起步和 人民代 表大会 制度的 确立》 优质实 用课件 (PPT优 秀课件 )
17.某班历史兴趣学习小组在自主学习时搜集到以下几幅图片。符合这组图 片主题的是( C )
A.土地改革 C.三大改造
部 编 版 《 工 业化的 起步和 人民代 表大会 制度的 确立》 优质实 用课件 (PPT优 秀课件 )
B.“一五”计划 D.改革开放
部 编 版 《 工 业化的 起步和 人民代 表大会 制度的 确立》 优质实 用课件 (PPT优 秀课件 )
18.照片能够形象的再现历史场景。对下图中的历史场景解读正确的是( B )
D.①③④
部 编 版 《 工 业化的 起步和 人民代 表大会 制度的 确立》 优质实 用课件 (PPT优 秀课件 )
11.(福建中考)“到 1952 年,国营经济已控制了国民经济的命脉,私营工
厂只有依附国营经济才能生存。大部分资本家认识到公私合营是大势所
趋。”材料叙述的是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 A )
部 编 版 《 工 业化的 起步和 人民代 表大会 制度的 确立》 优质实 用课件 (PPT优 秀课件 )
13.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 B )
①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②社会主义制度
基本建立 ③已经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④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4.(梧州中考)1956 年,全国 96.39%的农户加了农业合作社,91.7%的个
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合作社,99%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了全行业的公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共31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共31张ppt)
鹰厦铁路
川藏公路
“一五计划”我国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
材料一:1953年,中共中央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以“ 一化三改”为核心内容,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以发展生产力 、实现工业化为主体;二是以解放生产力、实现三大改造为两翼。 材料二:当时的人们不可能想象到,后代人需要翻阅文献来察看他 们生龙活虎的建设场景:工人阶级战天斗地……为了抢时间,赶工 期,当年的鞍钢的建设者冒着严寒义务加班,采取新技术节省了4 个月的工期……
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
第四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建国初,毛泽东曾经这样说:“现在 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 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 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 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看完了这则材料,你有什么感受?
沈阳第一机床厂生产车间一角
1956年7月19日,中国第一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我国第 一架喷气式战斗机。
天一 堑桥 变飞 通架 途南 北
川藏公路
青藏公路
新藏公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课后作业
1、《课时练》第四课练习全部完成 2、预习第五课《三大改造》 预习问题: ①三大改造的原因。 ②三大改造的起止时间。 ③改造形式分别是什么? ④三大改造的实质。 ⑤三大改造的结果和意义。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鞍山钢铁公司
鞍山大型轧钢厂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1956年7月 ,第一汽车 厂生产的第 一批解放牌 汽车。
主 要 成
从此,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 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课件(共19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课件(共19张PPT)

“一五计划” 基本任务 (1953-195表大会(1954.9)
一部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内容 性质
【巩固提升】
1.新中国成立时工业十分落后。然而,短短几年间新中国就生产出了第一批自己的汽车,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 史。这主要得益于( C )A.推行了土地改革 B.中共八大的召开 C.实施了“一五”计划 D.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贯彻 2.我国在“一五”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表 注: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由此可见,我国当时( B ) A.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优先发展运输交通业 D.已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有一首非常动听的歌曲《天路》,唱出了青藏铁路通车后藏族人民的心声,而建成通车的青藏公路已经为西藏的发展 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青藏公路建成于( A ) A.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B.社会主义探索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 4.“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建立了东北工业基地,其中心是(A) A.鞍山钢铁公司 B.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C.沈阳第一机床厂 D.宝山钢铁公司 5.1957年,一座连接了南北交通的长江大桥在什么地方建成?(A ) A.武汉 B.沈阳 C.长春 D.鞍山 6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C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起点:①我国的工业水平低,基础薄弱。②门类不全。③许多重要工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 于发达国家。
时间:1953-1957。任务:①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②相应地发 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③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3)材料三中,毛泽东是对“一五计划”期间修建的哪座大桥的赞美?谈谈该大桥的重要作用。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PPT部编版课件1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PPT部编版课件1
两会指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人大)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政 协会议),每年3月份两会先后召开全体会议一次,每5年称为“一届”
全国人大会议与政治协商会议的区别
项目
全国人大会议
政治协商会议
性质
全国最高权力机关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机构
职能
行使国家立法权,决定国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
家大事
议政
成立
成立于1954年,全国人民 成立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 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 时代行全国人大职权
北京
1954年9月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大制定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观看视频: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1954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 法》封面和表决票样
第一章 总纲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 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这是第我二国条第中一华部人社民会共主和义国类的型一切的权宪力法属,于人民。 人也民是行使我权国力有的史机以关来是真全国正人反民映代人表民大利会益和地的方宪各法级。人
据材料,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
我国当时经济发展落后,工业水平低,基础薄弱,门类不全。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
1950.2.14《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在莫斯科签订
我国以苏联帮助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1万多个工业项目。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
1.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能制造桌子椅子、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都不能造。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内容: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这是我国, 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课件(共28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课件(共28张PPT)

1956年,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在沈阳试制成功。 1956年,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
3.“车轮飞转东西南北追风去,钢水奔 腾春夏秋冬入眼来。”这副春联描述了 我国“一五”计划期间的两项建设成就 是( )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 大会 制度的确立
第4课
新政权的建立与 巩固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与探索
1. 了解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情 况 2. 理解“一五计划” 优先发展重工业 的原因 3. 了解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立的 情况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
1. “一五计划”的背景、目的、基本 任务、主要成就、结果和意义。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
1、背景: ①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 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 ② 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工业国,工业水 平低、基础薄弱、门类不全 2、目的: 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3、基本任 ① 集中主导力量发展重工业,建设国家 务: 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 ② 相应的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 业和商业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
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经济 5、结果: 建设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
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 6、意义: 工业化迈进。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 加紧进行
回忆:
建国初期代替全国人大行使职权的是什 么机构?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颁布
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D.中共八大召开
2.2018·淮安下面是王老师上课时出示 的学习卡。卡中成就的取得主要是由于 党和政府实施了( )

八年级历史(部编版)课件: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共29张PPT)

八年级历史(部编版)课件: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共29张PPT)
比较内 全国总产 人均占有 容 量 量 国民收 358亿元 66元 入 粮食 1.1亿吨 209公斤 黄金 万两 国民党 钢 15.8万吨 277 0.29 公斤 逃跑时 白银 1520万 掠走的 元 金银 美钞 1537万 元
农业国
经济 基础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1957 1、背景: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时间会议:
概况: 宪法大概内容:
宪法的性质意义:
1954年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制定了《中 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选举毛泽东为主席;朱德副
主席;等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
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极人民代表 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我国有史以 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B.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C.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地开展经济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
事业的有力保障。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任务的 A 是( ) ①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 的初步基础 A.①②③ ②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1954
(2)内容 ①大会制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 . 性质:是我国第一部 ______________ 类型的宪法 , 也是 社会主义 利益的宪法。 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_____________ 人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最高国家权力机 b.内容:规定 关 , 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_____________________ 制 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毛泽东与周恩来共同起草和审议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1954年6月14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第30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
刘少奇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
1954年《宪法》的蒙、汉、维、哈、藏、朝文版本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鞍山钢铁厂.
洛阳拖拉机厂生产出第一批拖拉机.
成渝铁路通车典礼.
中国自行设计和制造的大型油轮和火车机车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二、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当选为首届全国人大代表
当年的山东历城农民在阅读《宪法草案》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场.
工业化的起步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解放初期的中国农村.
建国初期修复被炸的铁路桥.
产品
钢 棉花 粮食 煤
1949年主要产品情况表
产量
历史上最高 占最高年产
产量
量的百分比
15·8万吨
20%
44·4万吨 15000万吨 75%
3243万吨
52%
经过三年努力,1952年底,工农业 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中共制订和通过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4年10月周恩来和米高扬在 苏联援助中国建设项目协定文本上签字
苏联帮助中国进行经济建设
感谢您的阅读! 为了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 档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 整及打印,欢迎下载!
长春汽车制造厂工地.
长春汽车制造厂
国产喷气式歼击机试制成功
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富春 (前右一)视察鞍钢.
项目 钢
1949年产 1952年产 52年比 52年比历


49年增 史最高年产
长百分比 量增长比
15·8万吨 132·9万吨 752·8 46·8
煤 3243万吨 6649万吨 105
7·5
棉花 粮食
889万担 2607·4万 193·3 担
2263亿斤 3278亿斤 44·8
53·6 9·3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