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机场航站楼楼宇自控系统设计研究

合集下载

关于虹桥机场2号航站楼的楼宇自控系统节能办法的研究

关于虹桥机场2号航站楼的楼宇自控系统节能办法的研究

关于虹桥机场2号航站楼的楼宇自控系统节能办法的研究摘要:本文通过楼宇自控系统和航班信息系统的系统集成,合理控制候机楼内的暖通、照明设备,将最大程度地降低候机楼能源浪费,达到节能目的。

关键词:BAS楼宇自控系统;AIS航班信息系统;暖通;照明;节能中图分类号:TE08 文献标识码:A一、背景介绍随着我国《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实施,政府已把合理利用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能源提高到一个相当的高度,整个社会也在倡导节约型社会。

楼宇自控系统作为机场运行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对机场运行管理及节能的作用在浦东机场已得到充分证明。

二、节能研究方向虹桥T2航站楼因其大空间、频繁的航班起落架次和庞大的旅客吞吐量得特点,节能措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机场得运行和成本控制。

因此对航站楼内节能措施的研究和实施其意义尤为重要。

一般来说,机场运作的核心系统是机场航班信息系统,而航站楼内设备设施运行管理的核心系统是楼宇自控系统简称BA系统。

通过楼宇自控系统和航班信息系统的系统集成、对空调系统、照明系统等等子系统进行合理控制,将节能策略应用到设备控制的各个环节,并制定一系列有效的节能措施,以实现节能目标。

三、节能目标节能的目标是按照《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要求及思想进行设计,并结合机场自身的运行特点,在保证相同的室内环境的参数条件下,与未采取节能措施相比,全年暖通和照明的总能耗显著减少20%~40%。

楼宇自控系统设计的主要目标就是实现机场机电设备的集中管理和节能管理。

主要体现在设备运行的高效管理,绿色建筑的控制方法及人性化服务等几个方面。

节能管理涉及:集成管理系统、照明控制、空调机组、VRV机组、通风系统控制、其他相关系统的集成。

其中暖通系统和照明尤为重要。

四、虹桥机场楼宇自控系统管理平台简介节能最基本的手段是通过各系统的统一管理,高效使用。

因此要求系统具备强大的集成能力方能将各子系统集中到同一平台,实现集中管理。

虹桥机场楼宇自控系统采用JOHNSON CONTROL的MESA 系统,MESA系统在控制层和通信层具有非常好的开放性。

机场生产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机场生产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机场生产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研究摘要:本文围绕民航信息化建设的趋势和要求,结合无锡机场系统项目设计实例,对机场生产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以期对我国类似项目的建设提供一些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机场生产信息管理系统民航是一个技术与资金密集、业务复杂、发展迅速、对安全和服务要求极高的行业。

机场作为民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和城市最重要的窗口,直接体现着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及现代化程度,它犹如一台庞大的机器,如何能使它正常运转和保持经济效益的递增,其管理手段和管理水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民航业务的高速发展,各机场的业务量不断扩大,各项功能服务日趋完善,信息量与日俱增,但是业务人员却陷入繁重的手工工作,信息交流不畅通,管理决策层不能及时得到生产数据等,制约了机场改进企业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

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场生产信息管理系统是完善机场管理,使机场适应竞争、迈向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下面就无锡机场生产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做一简要介绍。

1系统建设目标根据无锡机场航站楼信息管理系统的具体实施内容,本系统实现目标是:为高效有序地管理组织机场的生产与服务,有效提高机场的运营效率及服务质量,提高机场的赢利与竞争水平,以保证为旅客、航空公司以及机场自身的业务管理提供一致、及时、准确、系统、完整的信息服务功能,机场生产信息管理系统主要由数据库(AODB)、核心运营信息系统、网络和主机系统等基础设施平台以及其它需要集成的业务子系统组成。

2系统体系结构机场生产信息管理系统是支持机场运营的集成化的系统。

该系统由高速主干网、核心运营数据库、核心管理系统、集成平台以及其它弱电子系统构成。

集成平台作为一个健壮可扩充集成环境,提供多种接口方式,按运营业务流程、将各子系统连接起来,而这些子系统可能分布于子网或外部网络中、具有异构的操作平台和异构的数据存储形式的。

集成平台将为各子系统提供一个全局性的、顺畅的运营数据流通环境,形成一个适应航班运营流程的高性能的机场信息集成系统。

楼宇自控研究报告

楼宇自控研究报告

楼宇自控研究报告摘要本报告对楼宇自控技术进行了综合研究和分析。

首先介绍了楼宇自控的背景及意义,然后分析了当前楼宇自控技术的发展状况,包括传感器、数据采集与处理、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

接着,对楼宇自控在节能环保、安全管理、舒适度提升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最后,提出了未来楼宇自控技术发展的趋势和面临的挑战。

1. 引言楼宇自控是指通过传感器、数据采集与处理、控制系统等技术手段,实现对楼宇内部环境、设备和设施的自动化监测和控制。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楼宇自控技术在节能环保、安全管理、舒适度提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报告针对楼宇自控技术进行了全面研究和分析,旨在揭示楼宇自控的优势、应用领域和潜力,并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可能面临的挑战。

2. 楼宇自控技术的发展状况2.1 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是楼宇自控技术的关键组成部分,用于感知楼宇内环境的各种参数。

目前,传感器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涵盖了温度、湿度、气压、光强等多个方面。

传感器的小型化、智能化和低功耗化成为当前研发的重点和难点。

2.2 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为了实现楼宇内部环境参数的准确监测和精确控制,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不可或缺。

当前,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主要有两大方向:一是采用有线方式进行数据采集与传输,通过数据线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传输给控制系统;二是采用无线方式进行数据采集与传输,通过无线网络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传输给控制系统。

2.3 控制系统技术控制系统是楼宇自控技术的核心组成部分,用于实现对楼宇内部环境的自动化控制。

目前,控制系统主要分为集中控制系统和分散控制系统两种形式。

集中控制系统通过一个主控制器对整个楼宇进行集中管理,具有控制精度高、操作简便等特点;分散控制系统将楼宇内的各个部分分别进行控制,具有灵活性和系统可靠性较高的特点。

3. 楼宇自控技术的应用领域3.1 节能环保楼宇自控技术在节能环保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实时监测楼宇内部环境的参数,如温度、湿度等,可以根据实时数据进行精确控制,以达到最佳节能效果。

楼宇自控系统方案设计

楼宇自控系统方案设计

楼宇自控系统方案设计楼宇自控系统是现代楼宇管理和能源节约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楼宇建设的不断发展,楼宇自控系统在实现楼宇智能化、舒适化和安全化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楼宇自控系统的方案设计进行探讨。

首先,楼宇自控系统的方案设计应满足楼宇的基本需求。

楼宇基本需求主要包括楼宇能耗节约、室内环境舒适和楼宇安全等方面。

楼宇自控系统应通过传感器和控制设备等技术手段,实现对楼宇能耗、室内温湿度、照明、空调、通风、安防等各个方面的自动监控和调整,以实现能耗的最小化,室内环境的最佳化,楼宇运行的高效化。

其次,楼宇自控系统的方案设计应考虑楼宇的规模和功能。

不同规模和功能的楼宇对自控系统的需求有所不同。

例如,大型综合办公建筑需要实现对大量设备和设施的控制和管理,因此需要一个高度集成、功能完善的楼宇自控系统。

而中小型商业建筑则更加注重运行的简便性和灵活性,因此需要一个易于维护和操作的楼宇自控系统。

再次,楼宇自控系统的方案设计应充分考虑与其他系统的集成和互联。

楼宇自控系统与其他系统的集成可以实现信息的共享和资源的优化利用。

例如,与能源管理系统的集成可以实现对能耗的实时监测和管理,与设备监控系统的集成可以实现对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测和维护。

通过与其他系统的互联,可以实现楼宇自控系统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最后,楼宇自控系统的方案设计应注重安全和可靠性。

楼宇自控系统作为一个关键的基础设施,其安全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楼宇自控系统应具备防止信息泄露和恶意攻击的能力,同时应具备备份和灾难恢复的能力,以保证楼宇运行的连续性和可靠性。

总结起来,楼宇自控系统方案的设计应满足楼宇的基本需求,考虑楼宇的规模和功能,充分与其他系统进行集成和互联,并注重安全和可靠性。

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案设计,才能使楼宇自控系统发挥最大的效益,实现楼宇的智能化、舒适化和安全化。

太网的机场航站楼楼宇自控系统设计

太网的机场航站楼楼宇自控系统设计

低压电器f20091物4) 现代建筑电气篇
于上述要求,采用基于工业以太网的拓扑结构,如 图l所示。
l嚣箍蠢巢篓
i 以太网I
远程工作站
J“域网

路由
趟I幽l刨l
圆圈匿 I监控站I
I监控站I I 中心
的实时温度,通过以太网定时发送给监控站主机, 用于显示和制定控制策略。
根据该航站楼需要,设计风机盘管210个,每 个盘管除需控制起停外,还要控制进水管路的交 流电磁阀的开起与闭合。设计7个空调风机盘管 监控模块以区域分组的方式监控这210个点。7 个监控模块装设在各个分组区域内的墙上或控制 井内,向上通过以太网与监控站连接,向下通过相 应继电器发出信号控制区域内盘管风机和交流电 磁阀的起停。风机和电磁阀的状态由7个监控模 块采集送往监控站主机,用于显示和制定控制策 略。空调监控系统的拓扑结构如图2所示。
关键词:工业以太网;机场航站楼;楼宇自控系统;节能策略;照明系统;空调系 统
中图分类号:TU855:TP2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531(2009)04一 m13m4
男,讲师,博十研究 生,研究方向为计 算机控制技术、电 气自动化控制技 术。
Design of 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 of Airport Terminal
另外,为便于管理维护,在区域交界处的设备 和布线考虑负载余量,便于功能区域的适当更改。
5 节能控制方案策略分析
由于采用了基于以太网的设备集中监控,使 得许多节能手段和措施可以顺利、方便地实施。
根据历史数据的统计和国外大型节能项目的 经验,建筑物的空调系统负荷占整个建筑物全年 负荷的30%~60%,照明系统占建筑物负荷的 10%~20%”J。航站楼不同于其他公共建筑的 特点,具有站区域功能的分时作用性。尤其对于 新建支线机场,航班较少,且航站楼利用率不高时 该特点更为明显。根据各功能区域的需求,调整 空调和照明两大耗电设备的运行状态,将大大降 低楼内的能耗。因此,在设计方案中采取了以下 措施:

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在机场建筑节能中的应用与探究

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在机场建筑节能中的应用与探究

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在机场建筑节能中的应用与探究发表时间:2018-08-20T17:22:17.093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15期作者:羊万昌[导读] 摘要: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是目前智能建筑的组成之一,在节约能源、降低损耗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安徽民航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合肥 230001) 摘要: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是目前智能建筑的组成之一,在节约能源、降低损耗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而机场建筑作为建筑体中比较庞大、复杂的建筑,因为人口密集程度比较高,所以机场建筑对环境的要求很高,而自动化控制可以发挥它重要的作用,对机场建筑进行及时的监控以及管理,可以为机场提供一个节能安全绿色的环境,它对于机场建筑的节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正是基于此,简单分析了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而且阐述了该系统在机场节能控制中的作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机场建筑,节能引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智能技术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而且高层建筑比较频繁的出现,社会资源中建筑损耗的资源所占的比例比较大,随着比例的不断提升,节能控制显得非常的重要。

而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作为智能建筑中比较核心的组成,能发挥很大的作用。

机场建筑作为一个比较复杂的建筑体,照明系统、飞行区等地方人口密集程度比较大,设备比较复杂,对于环境和能源的要求非常高,为了有效的节能,运用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是一个重要的方法,及时的对机场建筑进行监控,可以保证一个节能、安全、绿色的机场环境。

1.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智能建筑为人们提供一个节能、安全、绿色的环境,包含了建筑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等等,而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是这种高效的智能建筑的组成之一,可以对相关建筑环境进行监控和管理,达到为人们提供一个节能、安全的环境这个目的。

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由照明监控系统、火灾控制系统、中央空调监控系统以及门禁控制系统等组成,该系统通过对数据的采集、传递、分析、操作以及管理,对相关建筑的设备进行监控和管理,以便对出故障的设备进行及时的诊断以及维护。

Z机场航站楼楼宇自控系统设计研究

Z机场航站楼楼宇自控系统设计研究

Z机场航站楼楼宇自控系统设计研究【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提升,我国居民经机场出行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

机场航站楼楼宇自控系统设计的实用性和先进性,直接影响旅客感受和满意度。

同时,近年来国内外大型机场的建设、运营经验也为机场航站楼楼宇自控系统设计的理念和技术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宝贵经验。

本文作者根据具体的某一机场(z机场)航站楼楼宇自控系统的设计案例,从网络控制设计、空调系统控制设计,以及照明系统控制设计进行分析研究如下。

【关键词】机场航站楼楼宇自控系统设计z机场航站楼工程总面积约为21000平方米,一共有上下两层。

且南北跨度约200米,东西跨度约100米,同时各类机电设备遍布航站楼内,全部由楼宇自动控制系统进行监控,设计者采用集中管理以及分散控制的系统设计结构与原则,实现区域性集散管理。

1 z机场航站楼楼宇自控系统网络控制设计分析1.1 系统结构分析如下图1所示,为z机场航站楼楼宇自控系统的拓扑结构示意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监控系统主要包含控制层以及管理层两层网络结构。

其中,在机场航站楼楼宇之内,各种服务器、操作站以及网络通信设备等都是同管理层网络相连,而且管理层的网络采用标准tcp/ip协议进行网络之间的相互通信;从物理线路上分析,机场之内利用各种网络设备,采用综合布线路由,实现了管理层的网络连通。

同时,在控制层的网络之内,所有控制器能够利用can总线方式进行通信,其结构灵活,对于设备的在线增减也没有特别限制,便于系统的实施以及维护[1]。

从整体上来说,系统利用分布智能式控制,并且两层均具有同层资源共享功能,这样能够有效的避免控制层网络中任一节点故障时对于整个网络系统的影响,保障系统不间断的可靠运行,提升了该系统的稳定性。

1.2 管理层以及控制层网络设计分析1.2.1 管理层网络在上文中提到,楼宇之内的各种自动系统自身的管理设备均是利用管理层网络连接起来的,除此之外,建筑物中的其它系统以及各种冷水机组、电梯、变配电设备以及机场设备等也是利用管理层网络连接起来的,方便各系统之间进行数据通信以及信息共享,同时也方便同其它厂商设备和系统进行通信。

楼宇自控系统方案

楼宇自控系统方案
楼宇自控系统方案
第1篇
楼城市化进程加快,楼宇作为现代城市的核心构成单元,其智能化、自动化水平日益被重视。为提高楼宇的管理效率,降低能耗,保障楼宇安全与舒适,构建一套高效、稳定、可靠的楼宇自控系统成为迫切需求。
二、项目目标
1.提高楼宇能源管理水平,实现节能减排。
三、系统架构
楼宇自控系统采用分层设计,包括以下四个层次:
1.设备层:包括各种传感器、执行器、现场控制器等,负责实时数据采集与设备控制。
2.网络层:构建以局域网为主的通信网络,确保数据的高速传输与信息安全。
3.控制层:部署中央控制单元,对设备层的数据进行处理,实现设备控制策略的执行。
4.管理层:通过用户界面,提供系统监控、数据分析、历史记录查询等功能。
2.提升楼宇设备运行效率,降低运维成本。
3.保障楼宇安全与舒适,提高用户体验。
4.实现对楼宇设备的远程监控与智能控制。
三、系统设计
1.系统架构
系统采用分层分布式架构,包括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和应用层。
-感知层:负责采集楼宇内各种设备的数据,如温度、湿度、能耗等。
-传输层:通过有线和无线网络,将感知层采集的数据传输至平台层。
2.传输设备:根据楼宇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网络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等。
3.平台设备:选用高性能、可扩展的服务器,满足数据处理需求。
4.应用设备:用户终端设备,如电脑、手机等。
五、实施与验收
1.项目实施
-前期准备:进行现场勘查,了解楼宇现状,明确需求。
-设备安装:按照设计方案,安装感知设备、传输设备等。
六、实施计划
1.前期准备:进行现场调研,明确设计要求和预算,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
2.设备安装:按照设计方案,进行设备安装,确保安装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Z机场航站楼楼宇自控系统设计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提升,我国居民经机场出行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

机场航站楼楼宇自控系统设计的实用性和先进性,直接影响旅客感受和满意度。

同时,近年来国内外大型机场的建设、运营经验也为机场航站楼楼宇自控系统设计的理念和技术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宝贵经验。

本文作者根据具体的某一机场(Z机场)航站楼楼宇自控系统的设计案例,从网络控制设计、空调系统控制设计,以及照明系统控制设计进行分析研究如下。

【关键词】机场航站楼楼宇自控系统设计
Z机场航站楼工程总面积约为21000平方米,一共有上下两层。

且南北跨度约200米,东西跨度约100米,同时各类机电设备遍布航站楼内,全部由楼宇自动控制系统进行监控,设计者采用集中管理以及分散控制的系统设计结构与原则,实现区域性集散管理。

1 Z机场航站楼楼宇自控系统网络控制设计分析
1.1 系统结构分析
如下图1所示,为Z机场航站楼楼宇自控系统的拓扑结构示意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监控系统主要包含控制层以及管理层两层网络结构。

其中,在机场航站楼楼宇之内,各种服务器、操作站以及网络通信设备等都是同管理层网络相连,而且管理层的网络采用标准TCP/IP协议进行网络之间的相互通信;从物理线路上分析,机场之内利用各种网络设备,采用综合布线路由,实现了管理层的网络连通。

同时,在控制层的网络之内,所有控制器能够利用CAN总线方式进行通信,其结构灵活,对于设备的在线增减也没有特别限制,便于系统的实施以及维护[1]。

从整体上来说,系统利用分布智能式控制,并且两层均具有同层资源共享功能,这样能够有效的避免控制层网络中任一节点故障时对于整个网络系统的影响,保障系统不间断的可靠运行,提升了该系统的稳定性。

1.2 管理层以及控制层网络设计分析
1.2.1 管理层网络
在上文中提到,楼宇之内的各种自动系统自身的管理设备均是利用管理层网络连接起来的,除此之外,建筑物中的其它系统以及各种冷水机组、电梯、变配电设备以及机场设备等也是利用管理层网络连接起来的,方便各系统之间进行数据通信以及信息共享,同时也方便同其它厂商设备和系统进行通信。

另一方面,管理层网络能够及时把各种建筑设备的所有监控信息进行反馈,然后利用机场信息共享管理系统进行分析,从中心数据库中获取相关的运行信息,进行相关信息之间的双向通信[2]。

而且,在上文中也提出了,管理层采用
TCP/IP协议,各种设备分布其上,并且在网上各个节点之间,利用点对点的方式进行数据之间的交换[3]。

另外,各个节点能够实现动态数据访问功能,方便了机场工作人员在任意节点上添加计算机,这样工作人员便可以利用数据共享进行权限范围内被控设备访问的同时,还提供了实现异地监控的可能性。

1.2.2 控制层网络
如图1所示,系统的控制层网络利用的是MS/TP标准协议,通过标准化现场总线CAN实现了扩展模块、专用控制器以及通用控制器等各种现场设备之间的连接。

并且,通信速率高达38.4kb/s。

同管理层网络一样,控制层系统同样支持灵活的拓扑结构,可以实现工作人员随意添加和减少网络中的设备,方便组网实施以及之后网络系统的升级以及改造。

同时,因为机场结构复杂规模庞大,为了提升网络通信质量及其稳定性,设计人员专门在一些位置较为分散的被控设备上安装配置对应的中继设备,节约了通信线路的建设成本。

2 Z机场航站楼楼宇空调系统控制设计分析
在进行空调系统控制的设计时,一定要结合机场航站楼楼宇所在地区的气候特征。

由于Z机场航站楼楼宇所在地区昼夜温差大,冬季寒冷,春、夏、秋气候温和。

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之时,实施了空调系统设计优化运行的方案。

其中,系统利用热回收装置有效的实现了排风中的冷热量的回收。

按照热回收装置的运行原理分析,热交换器的换热效率、室内外温差以及排风装置的运行时间等各种因素都影响着排风热回收效果[4]。

因此,在进行空调系统控制的设计时,设计工作人员通过多次试验分析,确定了合理的装置运行时间,提升了系统的节能性。

如下图2所示,系统空调机组利用板式热回收装置。

因为该机场航站楼楼宇所处区域的气候特征,每当到夏季或者是过渡季节,室外气候温和。

因此,设计人员为了节省空气处理的能耗,通过利用新风来抵偿负荷,巧妙的利用了“免费冷源”,缩短了系统制冷机的运行时间。

需要注意的是,利用板式换热器时,因为新风以及排风在经过系统热回收装置时,存在空气阻力的缘故,动力消耗增加。

从另一方面来分析,因为夏季以及过渡季节,室内外温差比较小,这样利用空调热回收来抵偿其动力消耗十分不经济,设计人员便利用外界天然冷源进行空调的温、湿度调节,不仅提升了室内的空气品质,同时也节省了空调系统的运行能耗。

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下,关闭新风旁通内阀门,同时开启外阀门以及排风外阀门,这样有效的防止新风以及排风经过板式换热器。

但是,在冬季的时候,因为环境恶劣,其工作原理以及方法刚好同夏季相反,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下,开启新风旁通内阀门,同时关闭外阀门以及排风外阀门。

这样新风首先经过过滤以及预热之后,同排风进行热交换,继而同回风混合,返回热盘管段加热,最终送风。

3 Z机场航站楼楼宇照明系统控制设计分析
结合传统建筑照明系统的设计方案,设计者在进行机场航站楼楼宇照明系统控制设计时,更改照明回路,采用分区控制的方式进行大面积场所的照明设计,
提升了照明分支回路控制的灵活性。

同时,关于各回路的开闭控制,设计者采用了手动控制以及时间控制两种模式,有利于节电[5]。

另外,因为机场航站楼楼宇内部采光条件非常好,这样在白天的时候,就可以利用自然光对室内灯光照明进行代替,设计者在外窗区域进行照明回路的单独设计,同时结合自然光的照度变化,专门配备照度传感器,有效的实现了分组、分片控制。

4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Z机场航站楼楼宇自控系统的控制设计实际案例分析不难看出,机场航站楼楼宇自控系统设计涉及不同领域知识,设计人员在熟练掌握控制知识的同时,还需认真研究建筑以及设备等各种不同的专业知识,然后综合进行设计考量,最终制定出合理的控制方案。

但是随着人们需求的不断提升以及科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关于机场航站楼楼宇自控系统的设计仍有许多需要提升和改进的地方,设计人员应该继续进行深入研究,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尽一份绵力。

参考文献:
[1]王盛明,张莉.安全WEB 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J].科技资讯,2011(03):41--42.
[2]林方键,胥布工.基于ZigBee的路灯节能控制系统[J].控制工程,2009(05):49--51.
[3]栾兴刚.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航站楼楼宇自控系统设计[J].信息技术,2011(03):102.
[4]张志明,庄玮琳等.节能道路照明系统的无线智能控制设计[J].照明工程学报,2010(02):36--38.
[5]沈家明.管控一体化在现代化企业中的广阔前景[J].科技创新导报,2010(10):12--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