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数学故事小熊锯木头
小学二年级奥数题锯木头问题

例:1、父人女虫禾立2、口田今木人门辰杰2006
(8)、()像()。
5、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会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小学二年级奥数题:锯木头相关例题讲解(二)
飞机越飞越高。我越长越高。
④高兴——高高兴兴大小——大大小小多少——多多少少
口字旁:叶、呢、吧、呀、吓、叫、吹、吃、听、唱九、语气词及标点符号的使用小学二年级奥数题:锯木头相关例题讲解(三)
一(块)稻田一(面)队旗一(场)球赛一(把)铜号
一座菜园一块点心一只耳朵一双耳朵
锯木头里藏着的数学问题

锯木头里藏着的数学问题太阳落山了,小熊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他走着走着,看见小猴正在用力得锯木头。
小猴看见小熊走来,放下手中的锯子说:“羊老师经常说,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你看,这锯木头也要用到数学呢!”小熊纳闷了,问道:“这锯木头怎么会用到数学呢?”小猴接着说:“你看我这一根木头粗细都一样,长度是20分米,老爸让我把它锯成5分米一段的木棍,我锯一次要4分钟,那全部锯完一共需要多少分钟呢?”小熊回答说:“这简单啊,20÷5=4(段),4×4=16(分钟),你需要16分钟啊!”小猴说:“错啦!把一根木头锯成4段,只要锯3次”一边说一边用手在木头上指着,“这锯1次,这锯1次,这再锯1次。
”小熊恍然大悟:“对对对,的确只要锯3次,应该用4×3=12(分钟),你只需要12分钟!”说完不好意思得用熊掌挠挠脑袋。
小猴笑眯眯得说:“再考考你,如果我每锯完一次休息3分钟,那我全部锯完需要多少分钟?”小熊听完,脱口而出:“3×3=9(分钟),9+12=21(分钟)”,说完后悔了,赶紧说:“不对不对,应该没那么简单,你让我好好想想。
”小猴说:“你仔细想想,我锯木头了。
”小熊看着小猴,又看看他手中的木头,心想:小猴锯3次,锯完一次休息一次,第3次锯完任务就结束了,没有休息,那他只要休息2次就行了,对,只要休息2次!想到这里,小熊高兴极了,大声得对小猴说:“小猴小猴,我知道啦,你锯3次,只休息了2次,用3×2=6(分钟),6+12=18(分钟),你一共需要16分钟。
小猴高兴地说:“小熊,你真是聪明,一点就通了。
这锯木头里的数学问题好玩吗?”小熊连忙说:“好玩,看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呢,只要我们多观察,多思考,一定能发现更多有趣的问题!”小猴点点头。
小朋友们,相信你们也能发现身边的数学问题,试试看。
2024年幼儿园大班教案《小熊砍树》含反思通用

2024年幼儿园大班教案《小熊砍树》含反思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快乐成长》第四单元《生活中的科学》,具体章节为《小熊砍树》。
该内容详细介绍了树木对环境的重要性,通过小熊砍树的故事,引导幼儿了解自然、爱护环境,并学习基础的数学概念。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树木在自然环境中的作用,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2. 帮助幼儿掌握简单的数量比较和加减法运算。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树木对环境的重要性,进行简单的数量比较和加减法运算。
教学重点:通过故事让幼儿感受自然,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数学思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熊砍树的故事挂图,树木、小熊等角色的手偶或道具。
2. 学具:画纸、彩笔、计数棒、小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故事挂图,生动讲述小熊砍树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树木的变化,讨论树木对环境的作用。
2. 例题讲解(10分钟)以故事中的情境为例,引导幼儿观察并比较树木的数量,学习加减法运算。
演示用计数棒进行操作,帮助幼儿理解运算过程。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树木数量的比较和加减法运算练习,让幼儿动手操作计数棒,巩固所学知识。
4. 环保意识培养(10分钟)组织幼儿讨论如何在生活中保护树木,爱护环境,并进行简短的分享。
5. 创意表达(15分钟)让幼儿用画纸和彩笔描绘自己心中的树木,发挥想象力,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他们说出学到的知识和感悟。
六、板书设计1. 故事小熊砍树2. 数学概念:数量比较、加减法运算3. 环保主题:爱护树木,保护环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最喜欢的树木,并用计数棒进行数量比较和加减法运算。
2. 答案示例:以一幅画和对应的数学运算式为例,展示正确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互动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小熊的故事1—925李力熊

小熊的故事1—925李力熊小熊是个粗心的小木匠,做事情一点也不专心,木板锯得象狗啃一样,木条刨得两头弯弯象小桥。
但是小熊却非常热心帮助别人,它帮长颈鹿一家修桌子、帮着大象修澡桶可是,手艺不精的小熊把事情搞得乱七八糟的,尝到了不认真学习的苦头。
故事点评小熊粗心做事情不专心,这样子能把事情做好吗,但是小熊却有一副好心肠,直到小熊尝到自己不认真做事的后果,小熊能改掉就好。
小朋友不要像小熊一样做事太粗心,我们对待一件事一定要认真负责细心起来,这样才能做好每一件事。
在一个美丽的大森林里面住着许多只可爱的动物,它们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生活的十分幸福。
每天吃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喝着清澈的河水,别提有多开心了。
在一座漂亮的大城市里面美丽富饶,人们生活的十分美满。
他们当时流行打伞,认为打伞是一种高贵的行为。
所以不管晴天下雨,人们都手持一把伞,走在人流中来显摆自己那美丽的伞。
由于天天打伞,人们吸收不到紫外线,城市了开始流行感染病。
市长终于醒悟了,下令所有没有生病的警卫员发出通知:从现在开始,只有下雨等需要打伞时方可才打伞,其它时刻一律不准打伞。
接到这个通知,有些富裕人家索性把伞扔掉。
可怜无辜的伞儿们像蒲公英一般四处流荡,一把小伞走呀走,走呀走,走到了那个绿草如茵的大森林。
小伞儿受到了动物们的盛情款待,每天享受着天伦之乐,开心极了。
N天以后,小伞儿在小道上散步,听到了微弱的呼喊声:“救命呀,救命,救命。
”小伞儿听到呼喊声便四处张望,发现前方上有朵朵红云。
莫非小伞儿倒立着,用它那身子舀了舀附近的溪水,便跑起来,一看原来是小熊家着火了,小伞儿用力一摇,水便浇到房子上去了,火渐渐小了起来。
小伞儿就跑了进去把小熊背起来跑到安全的地方。
这时小熊妈妈急慌慌的跑了过来,发现了小伞正在朝她招手,便跑了过去,看见了小熊正躺在地上呼呼大睡。
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下来了。
熊妈妈抱着小伞儿,感激万分,“谢谢你呀!小伞儿,谢谢。
”小伞儿不好意思的说:“没关系的,熊妈妈,你们对我那么好,我打心底里感谢你们。
数学故事:锯木板的学问

锯木板的学问
张兰和王朋是很爱动脑筋的好学生,不管做什么,总爱问个为什么。
一天放学后,两个人回家,走到木工房附近,听见有锯木头的声音,走过去一看,是孙叔叔在锯木头。
她们和孙叔叔打招呼,问孙叔叔在干什么。
孙叔叔拿起一块长方形木板说:“正好可以考考你们,要把它锯成2块,使这2块木板一共有6个角、7个角、8个角和9个角、10个角,想想看该怎样锯呢?”
张兰和王朋眨眨眼睛皱起眉头。
不一会儿,张兰想出了“6个角”,王朋想出了“8个角”,其余的三种情况一时怎么也想不出来。
孙叔叔笑眯眯地鼓励她们说:“别急着回答,回去好好想一想,明天再来告诉我。
”
张兰和王朋没有回家,在地上画了起来,画了一个又一个,最后终于画出来了。
孙叔叔看了非常高兴,夸奖她们是勤奋好学的好孩子。
一升二数学思维训练2019.7.1教案资料

一升二数学思维训练2019.7.1一升二数学思维训练8图形表示数姓名()(1)5+○=12 △+○=10 (2)○一☆=5 12一☆=8 ○=( ) △=( ) ○=( ) ☆=( )(3)○-4=6 ○+□=14 (4)○+□=23 □+6=14 ○=()□=()○=()□=()(5)△+△=18 △=( ) (6)△+△=20 ○+△=24☆+ ○ =13 ○ =( ) △=( ) ○=( ) △+ ○ =15 ☆=( )(7)☆+☆=10 ☆一△=2 (8)口+口+△+△=14 ☆=( ) △=( ) △+△+口=10△=( ) 口=( )(9)口+口+△+△=30 (10)口+口+△+△=18 △+△+口=25 △+△+口=14 △=( ) 口=( ) △=( ) 口=( )(11)☆+☆+△+△=20 (12)☆+○+○ =12△=3 ☆=()☆ = 4 ○=()(13)□+△= 10 (14) □+△=8 □=1□-△= 6 △-○=2□ =( ) △ =( ) △ =( ) ○=( )一升二数学思维训练9移多补少(1)姐姐有18支铅笔,妹妹有8支铅笔,姐姐给妹妹()支铅笔,两人的铅笔数就同样多。
(2)哥哥给弟弟5粒糖,哥哥和弟弟的糖就一样多,原来哥哥比弟弟多()粒糖。
(3)红花比蓝花朵12朵,蓝花添上()朵和红花一样多。
(4)小华有15本书,小玲有11本书,小华给小玲()本书,两人的书就一样多。
(5)小猴与小兔去摘桃,小猴摘下15个桃,当小猴将自己的桃分3个给小兔子时,它俩的桃就一样多,你知道小兔子摘了()个桃。
(6)红盒子里有10颗星,从绿盒子里拿2颗星放入红盒子里,这时两盒星的颗数同样多,原来绿盒子里有()颗星。
(7)小伟给小玲4颗糖后,还比小玲多2颗,小伟原来比小玲多()颗。
排队问题(1)操场上站着一排男同学,一共有6个,在每两个男同学之间站2个女同学,一共站了()个女同学。
数学小故事二年级200字左右

《数学小故事》小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一个有趣的数学小故事。
有一天,小熊乐乐去森林里采果子。
它看到一棵大树上长满了红彤彤的苹果,可高兴啦!乐乐想:“我要把这些苹果都摘回家,和小伙伴们一起分享。
”它数了数,树上一共有20 个苹果。
乐乐摘了8 个放进篮子里,可是它不知道树上还剩下几个苹果。
这时候,小松鼠蹦蹦跑过来,对乐乐说:“乐乐,你别着急,我来帮你算一算。
树上原来有20 个苹果,你摘了8 个,用20 减去8 ,20 - 8 = 12 ,所以树上还剩下12 个苹果。
”乐乐听了,开心地说:“谢谢你,蹦蹦,你真聪明!”乐乐带着摘好的苹果往家走,在路上又遇到了小兔子跳跳。
跳跳看到乐乐的篮子里有苹果,就问:“乐乐,你摘了多少个苹果呀?”乐乐说:“我摘了8 个,树上还剩下12 个。
”跳跳想了想说:“那原来树上一共有8 + 12 = 20 个苹果,对不对呀?”乐乐笑着点头说:“对,你也很棒!”小朋友们,你们看,数学是不是很有趣呀?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用到数学知识呢。
《数学小故事》小朋友们,我再给你们讲一个好玩的数学小故事。
小兔子乖乖要过生日啦,它邀请了好多小伙伴来家里开派对。
乖乖的妈妈准备做一个大大的蛋糕。
妈妈问乖乖:“宝贝,咱们一共邀请了10 个小伙伴,加上咱们家 3 口,一共多少人呀?”乖乖想了想,说:“10 + 3 = 13 ,一共13 个人。
”妈妈笑着说:“真聪明!那妈妈要把蛋糕切成13 块才行。
”妈妈做好蛋糕后,发现家里的蜡烛不够了。
乖乖说:“妈妈,我今年 5 岁啦,要插5 根蜡烛。
”妈妈说:“那加上给每个小伙伴准备的 1 根蜡烛,一共要多少根蜡烛呀?”乖乖又开始算啦,5 + 12 = 17 ,它大声说:“妈妈,一共要17 根蜡烛。
”派对开始了,小伙伴们一起唱着歌,吃着蛋糕,可开心啦!小朋友们,从这个故事里,我们是不是能发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呀?《数学小故事》小朋友们,下面我来讲第三个数学小故事。
小猴子皮皮在森林里开了一家水果店。
二年级上册数学锯木头”问题

二年级上册数学锯木头”问题在二年级上册的数学课本中,有一个经典的“锯木头”问题。
这个问题是关于一个木匠需要将一根木头锯成若干段,每次只锯一次,而且每段锯出的木头长度都相同。
这个问题让我们明白了数学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紧密。
锯木头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简单的除法问题。
如果我们有一根长为L的木头,我们想要将它锯成n段,那么每段的长度就是L/n。
这个简单的除法运算让我们能够明白,为什么一个木匠可以准确地计算出每段木头的长度。
然后,这个问题也让我们理解了除法的本质。
当我们把一根木头锯成两段时,我们实际上是将木头分成了两半。
这个过程就像是我们把一个数字除以2,得到了两个相等的部分。
这个简单的例子让我们理解了除法的本质,也让我们明白了为什么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计算每段木头的长度。
这个问题还让我们明白了数学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通过学习这个简单的除法问题,我们不仅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也可以在数学学习中掌握一个新的概念。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数学并不是抽象的,而是可以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
“二年级上册数学锯木头”问题是一个简单而又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通过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除法的概念和本质,也可以将数学与日常生活起来,增强我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今天,我们进入了二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的部分。
老师首先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故事中包含了许多数学问题。
我们一边听故事,一边思考和解决这些问题。
故事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和他的妈妈去超市购物。
小男孩想要买一些糖果,但是他的妈妈要求他先解决几个与糖果有关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如果每盒糖果的价格是10元,那么买3盒糖果需要多少钱?”小男孩迅速回答:“30元!”他的妈妈满意地点了点头。
接着,妈妈又问了一个问题:“如果我们有20元,想买尽可能多的糖果,最多可以买多少盒?”小男孩稍微思考了一下,然后回答:“2盒!”他的妈妈微笑着说:“很好,你真的很聪明。
”然后,老师又给我们出了几个问题。
比如:“如果你有50元,每盒糖果的价格是10元,你能买多少盒糖果?”我们开始用笔和纸计算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熊锯木头
在一个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一群可爱的小动物。
有一天,小兔蹦蹦跳跳的来到小熊家,发现小熊在帮它的妈妈锯建房子用的木头,它妈妈要求它把这根10米长的木头锯成每段2米的小木头,小兔突然灵机一动问:"熊哥哥,你知道你一共要锯几次才能完成工作啊?"
小熊立刻回答:"4次,因为10÷2=5,然后5-1=4(次)。
""熊哥哥,你真棒!"
小熊说:"我也出一道题考考你吧,一个房间里有四个屋角,每个屋角上坐着一只猫,每只猫的前面又有三只猫,请问:房间里一共有多少只猫?"
小熊说:"一共是4 只猫。
因为四只猫在一个房间,当然每只猫前面有三只。
"
这时,熊妈妈从家里出来了,很高兴的说:"看来你们都很优秀啊,听说你们最近在学9的乘法口诀,你们会背了吗?"
"我们觉得太难记了,怎么也记不住。
"它们俩异口同声的说。
熊妈妈笑了笑说:"那我教你们一个用手指帮助记忆的方法:把两只手的手指伸开,并排在桌子上。
假定每一个手指按顺序代表一个相应的数:左边第一个手指为1,第二个手指为2,第三个手指为3..一直到第十个手指代表10。
现在,我们来把十个数中的任意一个与9 相乘。
注意,不要把手从桌上移开,只要把表示乘数的手指,稍微往上抬高一点。
好,那么,这个手指左边的其它手指就给出了乘积的十位数字,右边的几个手指就是乘积的个位数。
例如:7 与9 相乘,就把第七个手指向上抬起。
看,在这个手指的左边有6 个手指,这就是乘积的十位数字;这个手指的右边有3 个手指,这就是乘积的个位数。
7 乘以9,积为63。
"
"真的啊,妈妈你真了不起,这样我们觉得很容易记了。
"
熊妈妈高兴的说:"其实在我们的身边存在很多数学知识,只要你们用认真观察,积极思考,你们也一定能发现更多奇妙的数学知识的。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