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锅炉补给水和凝结水处理工艺设计
电厂补给水处理的工艺流程

电厂补给水处理的工艺流程一、引言电厂作为能源供应的重要单位,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较大。
为了保证电厂运行的正常和可靠,需要对补给水进行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污染物,确保水质的合格。
本文将介绍电厂补给水处理的工艺流程。
二、初次过滤电厂补给水处理的第一步是进行初次过滤,目的是去除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和悬浮物。
常用的初次过滤设备包括格栅、旋流器和沉砂池。
格栅可以拦截水中的较大固体颗粒,旋流器可以利用涡旋原理使悬浮物分离,沉砂池则用于沉淀较重的杂质。
三、混凝与絮凝初次过滤后的水进入混凝与絮凝过程。
混凝是利用化学药剂使水中的胶体颗粒凝聚成较大的颗粒,方便后续的沉降和过滤。
常用的混凝剂有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铝等。
絮凝是利用絮凝剂将细小的悬浮颗粒聚集成较大的颗粒,以便于后续的去除。
常用的絮凝剂有聚丙烯酰胺、聚合氯化铝等。
四、沉淀混凝与絮凝后的水进入沉淀池,通过静置使其中的絮凝物和胶凝物沉淀到池底。
沉淀池的设计应考虑到水流速度的控制,以确保沉淀效果。
沉淀后的水称为清水,可以进一步进行后续处理。
五、过滤经过沉淀的清水进入过滤过程,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颗粒物。
常用的过滤设备有砂滤器、多介质过滤器和活性炭过滤器。
砂滤器利用石英砂对水进行过滤,多介质过滤器则利用不同颗粒大小的介质层对水进行过滤,活性炭过滤器则用于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余氯等。
六、消毒过滤后的水需要进行消毒处理,以杀灭其中的细菌和病原体。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氯气消毒、次氯酸钠消毒、臭氧消毒等。
消毒剂的选择应根据水质和处理需求来确定,同时需要控制消毒剂的剂量,以避免对水质产生过度影响。
七、调节水质消毒后的水可能需要进行调节,以满足电厂的实际需求。
常见的调节方法包括PH调节、硬度调节和碱度调节等。
PH调节可以使用酸碱调节剂,硬度调节可以通过添加硬度调节剂来实现,碱度调节可以利用石灰石或氢氧化钠等物质进行调节。
八、二次过滤调节后的水再次进行过滤,以去除可能残留的微小颗粒和悬浮物。
锅炉补给水工艺流程

锅炉补给水工艺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锅炉补给水的工艺流程主要是为了去除原水中的悬浮物、胶体、有机物、硬度、溶解盐类等杂质,确保供给锅炉的水质纯净,防止水垢生成和腐蚀锅炉内部。
电厂锅炉补给水和凝结水处理工艺设计

电厂锅炉补给水和凝结水处理工艺设计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电厂锅炉补给水和凝结水处理工艺设计1. 设计任务设计目的通过本设计,熟悉并掌握电厂给水处理工程设计所涉及的内容、原理及方法,为此,本设计需要达到如下目的:(1)具备收集设计基础资料、分析资料和自我学习的能力;(2)具备系统选择的能力;(3)具备处理构筑选型和计算的能力;(4)具备总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的初步能力;(5)具备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的初步能力。
设计内容针对给定水质全分析资料、锅炉和汽机的有关参数以及所要达到的水质要求,确定补给水处理系统、凝结水精处理系统,并分别进行各种主、辅设备的选型、计算,绘制补给水处理系统图、平面布置图、凝结水精处理系统图及酸碱系统图等系列图纸。
设计要求(1)机组形式和装机容量为2*300MW,锅炉为亚临界压力自然循环汽包炉,额定蒸发量:1000吨/时。
(2)汽水损失:正常运行时汽水损失及事故状况下汽水损失按规定取值;轴承冷却水系统补充水10吨/时;吹灰及点火燃油系统汽水损失10吨/时;化学及暖通用汽10吨/时。
(3)水质分析数据表1水质分析数据水质指单位数值水质指标单位数值标pH值—Na+mg/L悬浮固mg/L HCO3-mg/L体含盐量mg/L 138 SO42-mg/L总硬度mmol/L Cl-mg/L全碱度mmol/L 游离CO2mg/LCa2+mg/L (COD)Mn mg/LMg2+mg/L 活性SiO2mg/L2. 水质分析资料的校核水质资料是选择水处理方案和工艺系统、进行设备设计及确定化学药品耗量的重要基础资料,所以水质资料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设计结果是否可靠。
为了确保水质资料准确无误,必须在设计开始之前,对水质资料进行必要的校核。
校核.就是根据水质各分析项目之间的关系。
验证其数据的可靠性。
水分析结果的校核,一般分为数据性校核和技术性校核两类。
电力锅炉补给水系统超纯水的水处理工艺流程

电力锅炉补给水系统超纯水的水处理工艺流程
锅炉给水水质要求是十分严格的,因此除了常规的混凝、沉淀、过滤等水处理方法外,还需离子交换、反渗透、电渗析等软化、除盐等纯水制备技术。
水在电力工业中的用途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有锅炉补充水、冷却用水、生活消防杂用水等。
对水质要求最严格的是锅炉补充水,如今火电厂向着大容量、高参数发展,对锅炉用水的水质也越来越高。
制备电力锅炉补给水系统超纯水的水处理工艺流程分成以下几种:
1、采用离子交换方式,其流程如下:
原水→原水加压泵→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软水器→精密过滤器→阳树脂过滤床→阴树脂过滤床→阴阳树脂混床→微孔过滤器→用水点
2、采用两级反渗透设备方式,其流程如下:
原水→原水加压泵→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软水器→精密过滤器→第一级反渗透→PH调节→中间水箱→第二级反渗透(反渗透设备膜表面带正电荷)→纯化水箱→纯水泵→微孔过滤器→用水点
3、采用EDI方式,其流程如下:
原水→原水加压泵→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软水器→
精密过滤器→一级反渗透机→中间水箱→中间水泵→EDI系统→微孔过滤器→用水点。
电厂补给水处理的工艺流程

电厂补给水处理的工艺流程电厂补给水处理的工艺流程1. 背景介绍•电厂是重要的能源供应单位,运行稳定的补给水处理工艺流程对电厂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2. 流程概述•电厂补给水处理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水源取水–初次粗滤–除铁除锰–活性炭吸附–反渗透脱盐–水质调节3. 水源取水•电厂补给水的水源一般为河流、湖泊或地下水。
取水前需要进行水样采集和水质监测,确保水源符合要求。
4. 初次粗滤•初次粗滤主要利用滤网或格栅等设备去除水中的大颗粒悬浮物和杂质,目的是保护后续设备的正常运行。
5. 除铁除锰•除铁除锰是为了去除补给水中的铁和锰等重金属离子,采用化学沉淀、过滤等方法,确保水质达标。
6. 活性炭吸附•活性炭吸附是利用活性炭对水中的有机物和余氯等进行吸附,去除异味和颜色,并改善水质。
7. 反渗透脱盐•反渗透脱盐是利用高压力,通过反渗透膜,将水中的溶解物、离子等有害物质去除,得到纯净的补给水。
8. 水质调节•水质调节是为了调整补给水的PH值、硬度和碳酸盐等参数,使其适应电厂锅炉的运行要求。
9. 结论•通过上述流程,电厂可以得到经过处理的水源,保证锅炉的正常运行和发电的可靠性。
电厂补给水处理工艺流程的不断优化和改进,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能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是电厂补给水处理的工艺流程,采用markdown格式编写,详细介绍了各个流程的步骤和目的,展示了电厂补给水处理的重要性和意义。
10. 工艺流程的优化•电厂补给水处理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不断进行优化和改进,以提高处理效率和水质稳定性。
•在初次粗滤环节,可以采用自动化设备替代传统的人工清理,提高工作效率。
•除铁除锰环节可以引入先进的化学处理技术,如氧化法和电解法,提高去除效率。
•活性炭吸附环节可以加入额外的再生装置,实现活性炭的循环使用,减少成本和资源消耗。
•反渗透脱盐环节可以优化反渗透膜的选用和操作参数,提高脱盐效果,并减少能耗。
•水质调节可以引入自动控制系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精确调控,提高水质稳定性。
锅炉补给水处理工艺介绍

锅炉补给水处理工艺介绍工业锅炉用水一般为自来水和地下水,在经过锅炉加热后很容易产生水垢,还会对锅炉内壁产生腐蚀,严重危害锅炉的正常使用。
锅炉补给水处理工艺的常用方法锅外水处理:原水在进入锅炉之前采用水处理设备去除水中的硬度、盐份、溶解氧等杂质,使给水达到国家水质标准。
常见的水处理设备有钠离子交换软水设备、离子交换除盐设备、反渗透净水设备、热力除氧设备等。
锅内水处理:采用化学水处理药剂随锅炉的给水进入锅炉,在锅炉内部与水中的杂质和锅炉金属发生化学反应,避免或减缓水中的杂质对锅炉金属的腐蚀,防止锅炉结垢。
锅炉补给水处理工艺技术与节能应用缓蚀阻垢剂缓蚀阻垢剂一般由高效缓蚀剂、渗透剂、分散剂、碱度调节剂、催化剂等有机、无机成分组成。
在锅炉水中的高温条件下进行复杂的理化反应,能够有效的阻止锅炉受热面上水垢的形成,防止锅炉腐蚀。
缓蚀阻垢剂可以用于具有软化、除氧设备的中、低压蒸汽锅炉,对锅炉给水进行深度处理,避免给水中的残余硬度和溶解氧对锅炉的危害,进一步减缓锅炉的结垢速度,保证锅炉受热面的清洁。
对于运行压力较低的中、小吨位蒸汽锅炉和热水锅炉,可以直接使用缓蚀阻垢剂取代软化、除氧设备对锅炉水进行锅内处理。
化学除氧剂化学除氧剂由缓蚀剂、渗透剂、氧吸收剂等有机、无机成分组成,可以有效的吸收锅炉水中的溶解氧,阻止溶解氧对锅炉金属的腐蚀,而且其化学反应的生成物对锅炉没有任何危害。
对于中、小吨位低压蒸汽锅炉和热水锅炉,采用化学药剂除氧是一种比较理想的低温除氧方式,可以有效的提高省煤器和锅炉吸收热量的能力,并且不需要消耗蒸汽和电能,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
给水降碱剂给水降碱剂由高效缓蚀剂、降碱剂、催化剂等有机、无机成分组成,能够有效的降低锅炉给水的碱度,提高锅水的浓缩倍数,减少锅炉的排污量,可以明显的提高煤汽比、水汽比。
南宁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设计及布置特点

≤3 0
表7 经过凝结水精处理装置后水的质量标 准表
项 目 标 准 值
≤1 O
期望值
≤5
二 氧化 硅
二 氧 化 硅
g , L
铁
≤5 0
铁
g / t
≤5
≤3
溶 解 氧
≤3 O
铜
≤2
≤l
g , L 硬 度
3 . 1 锅 炉给 水质 量标 准
2 水 源水质
南宁电厂锅炉补给水水源取 自郁 江 , 水源水质 资料主要指标参见表 1 。
表 1 南宁电厂一期工程设计水质资料主要指标表
编 号 项 目
1
锅炉给水质量标准见表 2 、 表3 及表 4 。
表 2 锅炉给水质量标准表( 1 )
m
3 . 2 蒸 汽质 量标 准
4 锅炉补给水处理 系统设计
4 . 1 本工程 锅炉 补给 水水 质特 点
蒸汽质量标准参见表 5 、 表6 。
表 5 蒸汽质量标准表
项 目 氢电导率( 2 5 ℃)
I  ̄ s / e m
本 工程锅 炉采用超 临界 一次中间再 热直流锅 炉, 由于直流炉的特殊结构( 没有汽包 ) , 其对给水 的 纯度要求很高。通常给水由凝结水及补给水两部分 组成 , 在凝汽器无泄漏 的情况下 , 锅炉补给水是发电
摘
要: 南宁电厂 2 x 6 6 0 M W 超临g4 g , 热机组 , 具有机组参数 高, 对外供热量大 , 水质要 求高的特点。根 据原水的水质
条件 , 锅炉补给水处理采 用超 滤+ 反渗透+ 混床 系统 , 系统流程较 为简单 , 且成熟 可靠 , 不仅为锅 炉提供 了稳 定、 高质量
热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方案设计与技术经济分析

热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方案设计与技术经济分析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热电厂锅炉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对于其技术上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热电厂锅炉补给水方面的处理方案以及技术经济的分析都成为现阶段最重要的研究课题。
文章以衡水热电厂锅炉补给水系统的操作为示例,对其补给水.处理方案设计与技术经济分析进行了分析,通过不同的设计方案的对比,找出最适合热电厂锅炉的补给水系统,对热电厂锅炉运作产生良好的作用,减少浪费污染等现象,节约水资源,促进循环可持续发展。
标签:热电厂;锅炉补给水;方案设计;技术经济前言一般来说,清水经过物理或者化学方法除去水中部分离子或绝大部分離子杂质后,进一步用以补充热力设备气水循环过程中损失掉的水,被称为补充水,在锅炉运行系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热电厂锅炉水处理技术的发展与其在生产过程中对水质的要求密切相关,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热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技术也得到了进步,在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变化的影响下,水循环系统成为现阶段锅炉补给水最佳途径。
在我国采用反渗透技术与离子交换设备相结合方式在锅炉补给水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以减少使用过程中含盐量较高的现象。
1 热电厂锅炉补给水含盐量处理方案设计无论采用何种除盐系统,预处理的好坏都会直接影响除盐系统的出水水质。
从出水水质可看出,良好的技术能有效的去除胶体物质和大分子有机物等污染物的影响,使后续除盐系统安全、有效的运行。
而常规处理,由于其对轻质胶体及有机物的处理能力较差,对后续除盐系统的影响较大,甚至使除盐系统无法正常运行。
热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在选择上不仅仅单方面依靠工艺的好坏,其经济的合理性占有关键性的地位,也可以说经济评价是确定技术方案的重要环节之一,利用较少的投资和运行费用,还能达到高质量的补给水处理效果。
这里我们根据热电厂锅炉运行的基本情况,针对补给水处理提出四种设计方案,并做技术经济的比较分析。
首先,是利用无顶压逆流再生阳、阴离子交换器对锅炉进行补给水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厂锅炉补给水和凝结水处理工艺设计1.设计任务1.1设计目的通过本设计,熟悉并掌握电厂给水处理工程设计所涉及的内容、原理及方法,为此,本设计需要达到如下目的:(1)具备收集设计基础资料、分析资料和自我学习的能力;(2)具备系统选择的能力;(3)具备处理构筑选型和计算的能力;(4)具备总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的初步能力;(5)具备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的初步能力。
1.2设计内容针对给定水质全分析资料、锅炉和汽机的有关参数以及所要达到的水质要求,确定补给水处理系统、凝结水精处理系统,并分别进行各种主、辅设备的选型、计算,绘制补给水处理系统图、平面布置图、凝结水精处理系统图及酸碱系统图等系列图纸。
1.3设计要求(1)机组形式和装机容量为2*300MW,锅炉为亚临界压力自然循环汽包炉,额定蒸发量:1000吨/时。
(2)汽水损失:正常运行时汽水损失及事故状况下汽水损失按规定取值;轴承冷却水系统补充水10吨/时;吹灰及点火燃油系统汽水损失10吨/时;化学及暖通用汽10吨/时。
(3)水质分析数据表1水质分析数据水质指单位数值水质指标单位数值标pH值—7.17Na+mg/L 2.7悬浮固mg/L48.3HCO3-mg/L65.88体含盐量mg/L138SO42-mg/L17.9总硬度mmol/L 1.82Cl-mg/L14.8全碱度mmol/L 1.08游离CO2mg/L 4.84Ca2+mg/L27.4(COD)Mn mg/L 1.4Mg2+mg/L 5.4活性SiO2mg/L 6.82.水质分析资料的校核水质资料是选择水处理方案和工艺系统、进行设备设计及确定化学药品耗量的重要基础资料,所以水质资料的正确及否,直接关系到设计结果是否可靠。
为了确保水质资料准确无误,必须在设计开始之前,对水质资料进行必要的校核。
校核.就是根据水质各分析项目之间的关系。
验证其数据的可靠性。
水分析结果的校核,一般分为数据性校核和技术性校核两类。
数据性校核式对数据进行核对,保证数据不出出错:技术性校核式根据天然水中各成分的相互关系,检查水分析资料是否符合水质组成的一般规律,从而判断分析结果是否正确。
经过校核如发现误差较大时,应重新取样分析。
校核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阴阳离子含量的校核根据电离平衡原理,水中各种阴离子单位电荷的综合必须等于各种阳离子的各种离子总和。
即∑∑=A K阳离子单位电荷总和为:L mmol Na Mg Ca K 93.199.227.216.124.504.204.2799.2216.1204.2022=++=++=+++∑阴离子单位电荷总和为:L mmol Cl SO HCO A 87.145.358.1403.489.1702.6188.6545.3504.4802.61243=++=++=---∑00006.193.187.193.187.1100=+-=⨯+-=∑∑∑∑K A KA δ %0.2%6.1<=δ所以阴阳离子含量的审查通过。
2.2含盐量及溶解固体的校核L mg Cl SO HCO A58.988.149.1788.65243/=++=++=---∑ L mg Na Mg Ca K 5.357.24.54.2722/=++=++=+++∑ ∑/A ------水中除溶解硅酸根外的所有阴离子之和,L mg ;∑/K ------水中除铁、铝之外的所有阳离子之和,L mg 。
一般溶解固体(RG )的含量可以代表水中的总含盐量,但由于溶解固体(RG )的测试方法所得结果是分离了悬浮物的滤液蒸发、干燥所得残渣,并不能完全代表总含盐量,因此,用溶解固形物来校核总含盐量,需做如下校正。
(1)碳酸氢根浓度的校正在溶解固体的测定过程中发生下面反应:↑+↑+→--O H CO CO HCO 222332由于-3HCO 变成-23CO 和O H 2挥发损失,损失量为21122622322≈=+-HCO O H CO (2)其他部分校正实际测得的溶解固体除包括含水中阴阳离子浓度的总和外,还包括胶体硅、 铁铝氧化物、水溶性有机物等,即()--++++=∑∑∑3//32221HCO A K O R SiO RG 有机物全 所以()-+---=∑332221HCO O R SiO RG RG 有机物)(全校 L mg A K RG 08.1345.3558.98)(//=+=+=∑∑校()%8.2%10013813808.13410000=⨯-=⨯-=含盐量含盐量校RG δ %0.5%8.2<=δ 所以含盐量和溶解固体的校核符合。
2.3 pH 的校核实测的pH 值可能存在一些误差,因此利用水中的-3HCO 和2CO 浓度,依据碳酸平衡关系,计算水的理论pH 值/pH ,借此检查实测的pH 值的准确性。
要求其误差δ为2.0/≤-=pH pH δ对于3.8<pH 的水样,/pH 可按下式计算:()[]23/lg lg 37.6CO HCO C pH -+=- 36.711.0lg 08.1lg 37.6=++=所以 2.019.036.717.7/≤=-=-=pH pH δ校正符合要求。
2.4硬度和碱度关系的校核硬度校核L mmol H H H Mg Ca 81.116.124.504.204.27=+=+= 碱度校核[]L mmol HCO A 08.102.6188.653===- 硬度及碱度均及表中所给数据符合。
3.补给水水量的确定已知资料:(1)机组形式和装机容量为2*300MW ,锅炉为亚临界压力自然循环汽包炉,额定蒸发量:1000吨/时;(2)汽水损失:正常运行时汽水损失及事故状况下汽水损失按规定取值;轴承冷却水系统补充水10吨/时;吹灰及点火燃油系统汽水损失10吨/时;化学及暖通用汽10吨/时。
设计机组对补给水水量的要求,除了要能满足正常补给水量外,还要在非正常情况下,也能提供足够的合格补给水量。
非正常情况是指机组启动或是事故状况下对水量的增加需要。
具体的说,设计的补给水水量应满足下列诸方面需要。
3.1汽水损失(1)正常运行时汽水损失1D这部分损失不包括排污及生产和非生产用汽,对于200 MW 以上的机组,为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的1.5%。
30%5.110002%5.11=⨯⨯=⨯•=D n D 吨/时(2)考虑机组启动或事故而要增加的水处理设备出力2D对于100MW 及以上机组,为全厂最大一台锅炉连续蒸发量的6%,所以60%61000%5.12=⨯=⨯=D D 吨/时(3)其他用汽损失3D这部分损失包括生产和非生产用汽,如锅炉点火及燃油系统用汽、吹灰系统用汽、化学及暖通用汽、生活用汽等。
轴承冷却水系统补充水10吨/时;吹灰及点火燃油系统汽水损失10吨/时;化学及暖通用汽10吨/时。
所以301010103=++=D 吨/时(4)闭式热网损失4D经过论证,如果这部分水需要由化学补给水系统提供的话,那么其正常补给水量按热网水量的1%~2%考虑,或根据需要取值。
该数据包括启动等非正常情况的需要、但正常及非正常损失之和不得小于20吨/时。
20%21000%24=⨯=⨯=D D 吨/时(5)锅炉排污损失p D不论正常及非正常情况,排污率P 均按规定的最大值取值,此时排污量为20%110002%=⨯⨯=••=P D n D p 吨/时3.2补给水水量的计算化学补给水处理设备的正常供水量/n Q 为P n D D D D Q +++=431/10020203030=+++=吨/时化学补给水处理设备的最大供水量/m ax Q 为P D D D D D Q ++++=4321/max1602020306030=++++=吨/时向给水系统正常补充的补给水量w Q 为P w D D D Q ++=3180203030=++=吨/时正常情况下锅炉给水系统补水率w a %为%8.7%100201000801000000=⨯+=⨯+=P W w D D Q a4.水处理系统选择水处理系统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系统选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以后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因此,应当根据锅炉型式、蒸汽参数、减温方式、原水水质等因素,并考虑技术、经济两方面因素对系统进行综合比较,选择合理的水处理系统。
4.1离子交换系统的选择4.1.1系统选择(1)根据锅炉参数选择系统对于本设计的锅炉,即亚临界汽包锅炉,它们对炉水和给水水质要求很高,必须采用一级复床除盐加混床系统;某些情况下,可以采用简化的一级复床除盐加混床系统、二级复床除盐和二级复床加混床系统。
(2)根据锅炉减温方式选择系统采用混合式减温,减温灵活度比较大,对减温水水质要求很严,特别是2SiO ,其含量宜在L g 20以下,所以补给水必须是除盐水或蒸馏水,水处理系统也应该是相应的除盐系统。
(3)根据离子交换设备进水水质选择系统 本组水质总盐含量较小,总阳离子含量小于L mmol 5~3,强酸阴离子含量小于L mmol 3~2,可以采用强型树脂的一级复床除盐系统或一级复床除盐加混床系统。
综合考虑,为了保证热力设备对水质的要求,并在经济上合理,选用一级复床除盐加混床系统。
4.1.2床型选择和树脂选择(1)床型选择床型不同,其运行方式也不同,为了克服顺流式固定床的再生剂量大,出水水质差,浮动床的需要体外擦洗设备,设备复杂,树脂损耗大,不以低流速及间断运行等缺点,采用逆流再生固定床。
其运行时水流从上往下,而再生液是从下向上通过树脂层,再生剂量省,而出水水质好,废液排放少,但设备构造和运行比较复杂。
(2)树脂选择凝胶型树脂比大孔型树脂价格便宜,货源充足,一般情况下首先考虑选用凝胶型树脂。
本组给定水源水质较好,阴阳离子总含量较低,有机物及氧化物含量均较小,对树脂没有特殊要求。
所以,选用凝胶型树脂。
4.2预处理系统和预脱盐系统选择4.2.1预处理系统选择(1)本组以地表水作水源,水中悬浮物含量为L48,接近mg3.50用混凝澄清过滤。
如果水在某些时候含砂量或悬浮物含mgL量较高,影响混凝澄清处理时,则要设置预沉淀设施。
因悬浮物含量不高,为保证悬浮物的去除直接用混凝澄清过滤。
(2)混凝剂的选择目前在水处理中,多采用聚合硫酸铁,它是一种棕红色粘稠液体,相对密度1.45~1.50,碱化度在8%~14%。
设计中水处理的混凝剂选择聚合硫酸铁。
聚合硫酸铁的优点:①适用范围广。
适应原水浊度变化范围(60~225mg/L)比较宽。
②对原水中溶解性铁去除率高,设备正常运行时,不会发生混凝剂本身铁离子后移现象,且药剂用量少。
③及铝相比,铁盐生成的絮凝状物密度大,沉降速度快,最优pH值范围比铝盐宽。
受温度影响比铝盐小。
④运行一旦不正常,用铁盐处理的出水中的铁离子会使水带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