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医学科PPT课件
合集下载
重症医学科课件

重症医学的历史与发展
要点一
总结词
重症医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未 来将更加注重个体化治疗和精准医疗。
要点二
详细描述
重症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早期阶段,重症患者通常由普通病房的医生进行救治,但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危重病人数量的增加,重症医学逐 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如今,重症医学已经形成了 完善的理论体系和救治技术,未来将更加注重个体化治疗 和精准医疗,为患者提供更加高效、精准的治疗方案。
使用呼吸机辅助患者呼吸,改善通气和氧合,减 少呼吸做功。
氧疗
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适当的氧疗方式,如鼻导管吸 氧、面罩吸氧等。
气道管理
保持患者气道通畅,预防和及时处理呼吸道分泌 物潴留。
无创通气
对于轻中度呼吸衰竭患者,可采用无创通气支持 ,减少有创通气带来的并发症。
循环支持
液体复苏
通过补充血容量,改善组织灌 注,维持正常的循环功能。
利用腹膜作为半透膜进行透析,清除体内 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
连续肾脏替代治疗
肾脏功能的监测与保护
对于危重患者,采用连续肾脏替代治疗, 缓慢、连续地清除体内代谢废物和多余水 分。
密切监测患者的肾功能指标,采取措施保 护肾脏功能,预防肾损伤。
营养与代谢支持
肠内营养
通过鼻胃管或胃造口术提供营养物质,满足患者 的营养需求。
详细描述
重症医学是医学领域中一门专门针对危重病人的学科 ,主要涉及对病情严重、生命体征不稳定患者的救治 。该学科强调多学科协作,综合运用临床医学、护理 学、营养学、康复医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为病人提 供全面的生命支持和治疗。同时,重症医学注重器官 功能维护,通过各种生命支持手段,如机械通气、血 液净化、体外膜氧合等,来维护和恢复患者的器官功 能。
重症医学科简介ppt课件

ICU医护人员专业要求
ICU医师应经过严格的专业理论和技术培训,以胜 任对重症患者进行各项监测与治疗的要求。
ICU医师应经过规范化的相关学科轮转培训。 ICU医师必须具备重症医学相关理论知识。掌握重
要脏器和系统的相关生理、病理及病理生理学知 识、ICU相关的临床药理学知识和伦理学概念。
ICU是重症医学的临床基地,是医院中危重病人 集中管理的单位。
传 统 ICU 设 计
ICU的规模
ICU的病床数量根据医院等级和实际收治患者的需 要,一般以该ICU服务病床数或医院病床总数的 2~8%为宜
每个ICU管理单元以8到12张床位为宜
床位使用率以65-75%为宜,超过80%则表明ICU的 床位数不能满足医院的临床需要,应该扩大规模
◦ 心肺复苏抢救装备车(车上备有喉镜、气管导管、各种接 头、急救药品以及其他抢救用具等)
◦ 体外起搏器 ◦ 纤维支气管镜 ◦ 电子升降温设备等。
ICU选配设备
简易生化仪和乳酸分析仪。
闭路电视探视系统,每床一个成像探头。
脑电双频指数监护仪(BIS)。 输液加温设备。
胃粘膜二氧化碳张力与pHi测定仪。 呼气末二氧化碳、代谢等监测设备。
特别经历2003年SARS、2008和2009年汶川-玉树大 地震的医疗救援,ICU的医疗功能和效益已为社会 认可。重症医学作为一门医学专业已为学术界肯 定。
2008年,二级学科,学科代码:320.58。
北欧更多地以呼吸科医师负责ICU,南欧国家更多 地以麻醉科医师负责,北美一度由外科医师占统 领的地位。ICU在兴起之初,不同的历史背景形成 了多元性特点。
⑴ 各种类型循环衰竭; ⑵ 严重感染; ⑶ 急性大出血及严重多发创伤; ⑷ 多脏器功能衰竭(MOF); ⑸ 各种高危手术及术后重症(尤其是有合并者); ⑹ 急性呼吸功能不全,必须作呼吸管理的病人;
神经系统检查 (重症医学科)ppt课件

表情肌麻痹,而睑裂以上的肌肉不受影响
周围性损害(面神经炎)时引起病侧睑裂上
下皱眉、闭眼、露齿、鼓颊、吹口哨异常
医学课件
19
facial paralysis
医学课件 20
2.味觉
准备不同的试液(如糖水、盐水、醋酸溶液等),嘱患者 伸舌,检查者以棉签分别依次蘸取上述试液,轻涂于患者舌 面上,让其辩味。每试一侧后即需漱口,两侧分别试之。面 神经损害时舌前2/3味觉丧失 味觉检查 gustatory test
神经系统检查
重症医学科
医学课件
1
需要的器具
叩诊锤
128 Hz 音叉 笔式电筒
检眼镜
棉签
大头针 等等
医学课件
2
神经系统查体和全身查体的关系
全身查体
神经系统查体
医学课件
3
神经系统检查的内容
• • • 一般情况 颅神经检查 运动功能检查
•
• •
感觉功能检查
神经反射检查 自主神经功能检查
医学课件
14
3.角膜反射检查
嘱被检查者向内上方注视,医生用细棉签毛由角膜外缘 轻触病人的角膜。正常时可见被检查者眼睑迅速闭合,称为 直接角膜反射。如刺激一侧角膜,对侧也出现眼睑闭合反应, 称为间接角膜反射
医学课件 15
Ⅵ.展神经检查
展神经支配眼球的外直肌,检查时将目标物分 别向左右两侧移动,观察眼球向外转动情况
医学课件 8
II . 视神经检查 •
视力 视野 眼底检查
• •
医学课件
9
III. 动眼神经检查
• • • •
观察是否有上睑下垂 眼球各向运动 瞳孔对光反射 (直接、间接对光反射) 瞳孔调节反射、辐凑反射
重症医学科简介ppt课件

概
述
• ICU医护人员专业要求
• ICU医师应经过严格的专业理论和技术培训,以胜 任对重症患者进行各项监测与治疗的要求。
• ICU医师应经过规范化的相关学科轮转培训。
• ICU医师必须具备重症医学相关理论知识。掌握重 要脏器和系统的相关生理、病理及病理生理学知 识、ICU相关的在多种模式,如专科ICU或综合ICU;专科 ICU往往附属于某一专科,故一般来说对本专科问 题有较强的处理能力;但从危重病医学发展需要 来看,目前ICU更倾向于向综合性的,全专业化的 方向发展。
概 • ICU选配设备
• • • • • • • • • • •
述
简易生化仪和乳酸分析仪。 闭路电视探视系统,每床一个成像探头。 脑电双频指数监护仪(BIS)。 输液加温设备。 胃粘膜二氧化碳张力与pHi测定仪。 呼气末二氧化碳、代谢等监测设备。 体外膜肺(ECMO)。 床边脑电图和颅内压监测设备。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和左心辅助循环装置。 防止下肢DVT发生的反搏处理仪器。 胸部震荡排痰装置
• 是为危及生命的危急重症患者,在发生单个或
多个器官功能障碍时尽早给予生命支持性治疗,
同时,针对病因进行积极治疗的场所。
• ICU是重症医学的临床基地,是医院中危重病人集
中管理的单位。
传 统 ICU 设 计
概
• ICU的规模
述
• ICU的病床数量根据医院等级和实际收治患者的需 要,一般以该ICU服务病床数或医院病床总数的 2~8%为宜 • 每个ICU管理单元以8到12张床位为宜 • 床位使用率以65-75%为宜,超过80%则表明ICU的 床位数不能满足医院的临床需要,应该扩大规模
概
述
• ICU必配设备
重症医学科概述课件

血液净化设备
体外膜肺氧合器(ECMO)
包括血液透析、血液滤过等,用于清除体 内代谢废物和过多的水分,维持内环境稳 定。
用于支持心肺功能,为心肺功能衰竭患者 提供呼吸和循环支持。
重症医学科的技术
高级生命支持技术
包括心肺复苏、电除颤、气道管理等,用于 抢救生命。
营养支持技术
根据患者营养需求,通过肠内或肠外途径提 供营养支持。
02
需要心肺复苏的患者
03
大型手术后需要密切观察的患 者
04
严重创伤、多发伤、复合伤等 患者
05
各种原因导致的昏迷、抽搐、 意识障碍等神经系统症状患者
06
重症医学科治疗手段
血液净化治疗
通过血液净化技术,清除体内 过多的水分和毒素,维持内环 境稳定。
血液灌流
对于药物中毒、毒物中毒等患 者,使用血液灌流清除体内的 毒物。
详细描述
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经验分享,包括如何保持呼吸道通畅、如何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如何调整呼吸机参数等 。
案例二: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与护理经验分享
总结词
严重创伤患者需要及时的救治和精心的护理,以降低伤残率和死亡率。
详细描述
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与护理经验分享,包括如何评估伤情、如何维持生命体征、如何预防并发症等。
水平。
合理配置资源
通过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高重 症医学科的效率,同时降低患者
的费用负担。
推动科技进步
通过推动医疗科技进步,提高重 症医学科的诊疗水平,同时降低
医生的工作强度。
06
典型案例分享
案例一: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经验分享
总结词
机械通气是重症医学科常见的治疗手段,良好的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重症医学科ICU常见疾病常规护理课件

记录用药情况
记录患者用药名称、剂量、 时间等信息,确保用药安 全。
03
常见疾病的常规护理
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规护理
详细描述
总结词:保持呼吸道通畅、 监测呼吸功能、预防感染
01
定期为患者吸痰,保持呼吸
道通畅,防止痰液堵塞。
02
03
监测呼吸频率、深度、节律 及血氧饱和度,评估呼吸功能。
04
05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定期为 患者翻身、拍背,预防肺部
家属参与
鼓励家属参与患者的护理和康复过程,提 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家庭关怀技巧
指导家属如何给予患者关爱和支持,帮助 患者建立积极的心态和康复信心。
05
重症患者的康复护理
康复锻炼的必要性
促进功能恢复
提高心理状态
通过康复锻炼,可以促进重症患者的 肌肉、关节、神经等系统的功能恢复, 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光线调节
根据患者需求调节室内光线,避免强光刺 激。
隐私保护
尊重患者隐私,采取措施保护患者个人和 医疗信息的安全。
02
重症患者的评估与监测
患者入科评估
患者基本信息
包括姓名、年龄、性别、诊断等。
患者病史
了解患者既往病史、用药史、过敏 史等。
患者体格检查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皮 肤情况等。
生命体征监测
03 长期坚持
康复锻炼需要长期坚持,不能 急于求成,以免造成不必要的 伤害。
04 心理支持
在康复锻炼过程中,要关注患 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必要的心 理支持和鼓励。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温度和湿度控制
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提供舒适的康复环 境。
重症医学科PPT课件

7
一、重症医学科设置
2.病床
➢ 床单位:每张床占地面积:15~20m2为宜,床间 距大于1m;每个病房至少配备一个单间病房,使 用面积不少于18m2,用于收治隔离患者。
➢ 温湿度:室温20~22OC,湿度50%~60%。 ➢ 病床要求:
多功能, 其配备满足救治病人的需要。
8
一、重症医学科的设置
3.设备
适应症是:各科危重患者。
28
第三节 重症监护技术
二、循环系统监护 (一)心电监护
心电监护是通过显示屏,连续观察监测心电活 动的一种无创的监测方法,可随时观察病情,提 供可靠的有价值的心电活动指标,并指导实时处 理,因此对于有心电活动异常的患者,如急性心 肌梗塞,各种心律失常等有重要使用价值。
29
第三节 重症监护技术
外科、手术室等。 ➢ 一般ICU为圆形、
椭圆形或长方形建筑, ➢ 病房中央是控制台,
这样便于观察所有病床。
6
一、重症医学科设置
➢ 中央控制台的位置,可稍高出地面。 ➢ 围绕中央控制台周围,病床以扇形排列为好。 ➢ 设有中心监护仪、记录仪、计算机及设备。也
可以存放病历夹、 医嘱本、治疗本、 及各种记录表格等, 是各种监测记录的场所。
37
第三节 重症监护技术
2.测量方法
(1)无创动脉血压监测 常用的有:
➢ 手控测压法:即测压时用手直接按(START)键开始 充气测压,即可测得一次血压。
➢ 自动间断测压法(NIBP): 是ICU、麻醉手术中广泛 应用的血压监测方法。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选定测 压的间隔时间,能定时自动使袖带冲气和放气,测压 仪显示屏幕自动显示SBp、DBp、MAp。
律失常和传导阻滞、心肌梗死、冠心病、电 介质紊乱的诊断。也作为大手术前的常规检 查项目。
一、重症医学科设置
2.病床
➢ 床单位:每张床占地面积:15~20m2为宜,床间 距大于1m;每个病房至少配备一个单间病房,使 用面积不少于18m2,用于收治隔离患者。
➢ 温湿度:室温20~22OC,湿度50%~60%。 ➢ 病床要求:
多功能, 其配备满足救治病人的需要。
8
一、重症医学科的设置
3.设备
适应症是:各科危重患者。
28
第三节 重症监护技术
二、循环系统监护 (一)心电监护
心电监护是通过显示屏,连续观察监测心电活 动的一种无创的监测方法,可随时观察病情,提 供可靠的有价值的心电活动指标,并指导实时处 理,因此对于有心电活动异常的患者,如急性心 肌梗塞,各种心律失常等有重要使用价值。
29
第三节 重症监护技术
外科、手术室等。 ➢ 一般ICU为圆形、
椭圆形或长方形建筑, ➢ 病房中央是控制台,
这样便于观察所有病床。
6
一、重症医学科设置
➢ 中央控制台的位置,可稍高出地面。 ➢ 围绕中央控制台周围,病床以扇形排列为好。 ➢ 设有中心监护仪、记录仪、计算机及设备。也
可以存放病历夹、 医嘱本、治疗本、 及各种记录表格等, 是各种监测记录的场所。
37
第三节 重症监护技术
2.测量方法
(1)无创动脉血压监测 常用的有:
➢ 手控测压法:即测压时用手直接按(START)键开始 充气测压,即可测得一次血压。
➢ 自动间断测压法(NIBP): 是ICU、麻醉手术中广泛 应用的血压监测方法。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选定测 压的间隔时间,能定时自动使袖带冲气和放气,测压 仪显示屏幕自动显示SBp、DBp、MAp。
律失常和传导阻滞、心肌梗死、冠心病、电 介质紊乱的诊断。也作为大手术前的常规检 查项目。
重症医学科简介课件

发展前景
重症医学科在医疗领域具有重要地位,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增 加,重症医学科将面临更多的发展机遇。
未来,重症医学科将更加注重早期预警、精细化管理和多学科协作,提高危重病人的救治成 功率。
重症医学科在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公共卫生事件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需要加强应急管 理和人才培养。
重症医学科的主要任务
01
02
03
04
对病情危重的患者进行及时的 诊断和治疗,以维持患者的生
命。
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监测和护 理,包括生命体征、病情观察
、记录等。
为患者提供机械通气、血液净 化、营养支持等专科治疗。
开展多学科协作,为患者提供 综合性的治疗和护理。
02
重症医学科收治范围与病 种
重症医学科收治范围
关科室会诊或转诊。
诊疗注意事项
注意患者隐私
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应尊重患者 的隐私权,保护患者的个人信息
安全。
关注患者生命体征
医生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生命 安全。
预防并发症
医生应采取措施预防患者发生并发 症,如预防压疮、预防静脉血栓等 。
04
重症医学科护理特色与要 点
护理。
护理要点
密切观察病情
实施急救措施
重症医学科的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 命体征、意识状态等,以及及时发现并处 理病情变化。
针对重症患者可能出现的呼吸、循环等系 统衰竭,护士需要熟练掌握各种急救措施 ,如心肺复苏、人工呼吸等。
照顾患者生活
心理护理
除了医疗护理,护士还需要照顾患者的日 常生活,如饮食、穿衣、卫生等,以帮助 患者更好地康复。
期刊介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二、重症医学科的管理
(一)重症医学科的基本功能
1.心肺复苏能力 2.氧疗能力 3.生命监测和血流动力学监测能力 4.心脏起搏能力 5.对检验结果快速反应和处理能力 6.脏器功能支持能力 7.静脉营养支持能力 8.熟练掌握监测和操作技术; 9.保证转送安全。
12
二、重症医学科的管理
(二)重症医学科的收治范围
3
一、重症医学科设置
(一)重症医学科的规模
应根据实际收治重症患者的需要,三级综合 性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床位数为医院病床总床位数 的2%~8%,床位使用率75%为宜;
二级以下医院总床位数以设置8~12张较经济 合理。全年床位使用率平均超过85%时,应该适当 扩大规模。每天应至少有一张空床应急备用。
4
一、重症医学科设置
7
一、重症医学科设置
2.病床
➢ 床单位:每张床占地面积:15~20m2为宜,床间 距大于1m;每个病房至少配备一个单间病房,使 用面积不少于18m2,用于收治隔离患者。
➢ 温湿度:室温20~22OC,湿度50%~60%。 ➢ 病床要求:
多功能, 其配备满足救治病人的需要。
8
一、重症医学科的设置
3.设备
收治范围包括临床各科的危重病人。 主要服务对象如下: 1.多系统功能衰竭 2.心肺复苏后的支持者 3.严重多发性创伤 4.物理、化学因素导致的急危重症
13
二、重症医学科的管理
(二)重症医学科的收治范围
5.各种严重的心脏病 6.各种术后重症患者 7.严重水、电解质、酸碱失衡患者 8.严重的代谢性疾病 9.各类大出血、突然昏迷、抽搐、呼吸衰竭等支 持者 10.脏器移植术后
包括监测设备和治疗设备两种 常用的监测设备有:
多功能心电监护仪 血气分析仪 血糖仪 心电图机等。 影象学监测设备: X光机、B超机、纤支镜等。
9
一、重症医学科的设置
常用的治疗设备有:
输液泵、注射泵、 呼吸机、除颤仪、 心脏起搏仪等。
10
一、重症医学科的设置
常用的治疗设备有:
ICU的每张床头前应安装: 氧气、负压吸引、 电源插座和床头灯。 另外备有 应急灯、消毒机、 升降功能的输液轨、洗手池等。
22
第三节 重症监护技术
一、体温监测
1.正常体温: 受测量部位的影响
正常成人口腔舌下温度为36.3~37.2OC 腋窝温度为:36~37OC 直肠温度为:36.5~ 37.7OC。 生理波动一般不超过1OC。
23
第三节 重症监护技术
2.测温部位:
测温部位:可分为体表测温和中心测温两部 分。
三、重症医学科的感染管理
8.重视室内卫生 9.合理使用抗生素 10.引流液和分泌物
常规反复做培养 11.每天两次做好病人的口腔护理 12.严重感染性疾病要隔离 13.气管切开及介入性治疗病情允许尽早终止
19
第二节 重症医学科的护理工作
一、监护内容
重症监护的对象是集多种疾病于一身的患者, 多有严重的疾病或并发症。常用的监护内容有: 1.循环系统监护:包括心电监测和血流动力学监护。 2.呼吸系统监护:包括呼吸功能、呼吸形式和血气 分析监测等。 3.神经系统监护:包括意识、瞳孔、反射、脑电图 和颅内压监测等。 4.肾功能监测:包括尿量、血尿素氮、血肌酐等的 监测。
第四章 重症医学科
81 4
第四章 重症医学科
教学目标
了解重症医学科的组织结构与管理。 熟悉的监护内容与监护患者的心理护理。 掌握常用的监护技术。
2
第一节 重症医学科的设置与管理
重症医学科的概念:
是以救治各类重症及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为主 题的诊疗体系。它集中了先进的医疗仪器和设备, 集中了具有救治经验的多学科专家和护理人员。 是抢救各类危重病患者,提高医护人员抢救水平 最有效的组织形式,也是衡量一所医院现代化程 度的重要标志。
外科、手术室等。 ➢ 一般ICU为圆形、
椭圆形或长方形建筑, ➢ 病房中央是控制台,
这样便于观察所有病床。
6
一、重症医学科设置
➢ 中央控制台的位置,可稍高出地面。 ➢ 围绕中央控制台周围,病床以扇形排列为好。 ➢ 设有中心监护仪、记录仪、计算机及设备。也
可以存放病历夹、 医嘱本、治疗本、 及各种记录表格等, 是各种监测记录的场所。
20
第二节 重症医学科的护理工作
二、监测指标:
监测指标有以下三类: 1.生化监测指标: 2.生理性监测指标: 3.感染性监测指标:
21
第二节 重症医学科的护理工作
三、重症监护患者的心理护理
常见的心理反应如下: 1.焦虑不安心理: 2.恐惧孤独心理: 3.忧郁绝望心理: 4.依赖心理: 5.自尊心脆弱心理:
26
症医学科的管理
(三) 组织领导
1.实行院长领导下的科主任负责制 2.实行独立与开放相结合的原则 3.护士长负责管理工作 4.护士是ICU的主体
15
二、重症医学科的管理
(四)规章制度
如岗位职责、查房制度、交接班制度、消毒 制度、观察记录制度、
设备的使用、维修、 保养制度等。
16
二、重症医学科的管理
腋窝测温: 直肠测温: 口腔测温: 以腋窝测温最常用。
24
第三节 重症监护技术
3.发热程度分类 (口腔温度)
低热: 37.5~38OC 中等热: 38.1~39 OC 高热: 39.1~40 OC
超高热: ≧41OC
25
第三节 重症监护技术
4.体温监测的临床意义:
➢ 观察皮肤灌流情况: ➢ 指导治疗:如休克患者等。
(五)重症医学科护士的条件 1.专业技能: 2.较强的分析观察能力: 3.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强健的体
魄:
17
三、重症医学科的感染管理
1.有空气净化设备 2.限制人员出入 3.严格更衣换鞋制度 4.养成勤洗手习惯 5.保持创面、穿刺和插管部位无菌 6.力求使用一次性用品 7.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18
(二)重症医学科的人员配置
➢ 充足合理的护士编制是重症医学科护理质量的 保证。应配置优质的医护人员。 ➢ 科主任1~2;护士长1~2名。 ➢ 床位与医生的比例是1: 0.8以上。 ➢ 床位与护士的比例是1:3以上。
5
一、重症医学科设置
(三)重症医学科病房基本配置
1.布局: ➢ 应分区设置,不同区域相对独立。 ➢ 设置在医院最适中的位置,最好临近急诊科、脑
二、重症医学科的管理
(一)重症医学科的基本功能
1.心肺复苏能力 2.氧疗能力 3.生命监测和血流动力学监测能力 4.心脏起搏能力 5.对检验结果快速反应和处理能力 6.脏器功能支持能力 7.静脉营养支持能力 8.熟练掌握监测和操作技术; 9.保证转送安全。
12
二、重症医学科的管理
(二)重症医学科的收治范围
3
一、重症医学科设置
(一)重症医学科的规模
应根据实际收治重症患者的需要,三级综合 性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床位数为医院病床总床位数 的2%~8%,床位使用率75%为宜;
二级以下医院总床位数以设置8~12张较经济 合理。全年床位使用率平均超过85%时,应该适当 扩大规模。每天应至少有一张空床应急备用。
4
一、重症医学科设置
7
一、重症医学科设置
2.病床
➢ 床单位:每张床占地面积:15~20m2为宜,床间 距大于1m;每个病房至少配备一个单间病房,使 用面积不少于18m2,用于收治隔离患者。
➢ 温湿度:室温20~22OC,湿度50%~60%。 ➢ 病床要求:
多功能, 其配备满足救治病人的需要。
8
一、重症医学科的设置
3.设备
收治范围包括临床各科的危重病人。 主要服务对象如下: 1.多系统功能衰竭 2.心肺复苏后的支持者 3.严重多发性创伤 4.物理、化学因素导致的急危重症
13
二、重症医学科的管理
(二)重症医学科的收治范围
5.各种严重的心脏病 6.各种术后重症患者 7.严重水、电解质、酸碱失衡患者 8.严重的代谢性疾病 9.各类大出血、突然昏迷、抽搐、呼吸衰竭等支 持者 10.脏器移植术后
包括监测设备和治疗设备两种 常用的监测设备有:
多功能心电监护仪 血气分析仪 血糖仪 心电图机等。 影象学监测设备: X光机、B超机、纤支镜等。
9
一、重症医学科的设置
常用的治疗设备有:
输液泵、注射泵、 呼吸机、除颤仪、 心脏起搏仪等。
10
一、重症医学科的设置
常用的治疗设备有:
ICU的每张床头前应安装: 氧气、负压吸引、 电源插座和床头灯。 另外备有 应急灯、消毒机、 升降功能的输液轨、洗手池等。
22
第三节 重症监护技术
一、体温监测
1.正常体温: 受测量部位的影响
正常成人口腔舌下温度为36.3~37.2OC 腋窝温度为:36~37OC 直肠温度为:36.5~ 37.7OC。 生理波动一般不超过1OC。
23
第三节 重症监护技术
2.测温部位:
测温部位:可分为体表测温和中心测温两部 分。
三、重症医学科的感染管理
8.重视室内卫生 9.合理使用抗生素 10.引流液和分泌物
常规反复做培养 11.每天两次做好病人的口腔护理 12.严重感染性疾病要隔离 13.气管切开及介入性治疗病情允许尽早终止
19
第二节 重症医学科的护理工作
一、监护内容
重症监护的对象是集多种疾病于一身的患者, 多有严重的疾病或并发症。常用的监护内容有: 1.循环系统监护:包括心电监测和血流动力学监护。 2.呼吸系统监护:包括呼吸功能、呼吸形式和血气 分析监测等。 3.神经系统监护:包括意识、瞳孔、反射、脑电图 和颅内压监测等。 4.肾功能监测:包括尿量、血尿素氮、血肌酐等的 监测。
第四章 重症医学科
81 4
第四章 重症医学科
教学目标
了解重症医学科的组织结构与管理。 熟悉的监护内容与监护患者的心理护理。 掌握常用的监护技术。
2
第一节 重症医学科的设置与管理
重症医学科的概念:
是以救治各类重症及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为主 题的诊疗体系。它集中了先进的医疗仪器和设备, 集中了具有救治经验的多学科专家和护理人员。 是抢救各类危重病患者,提高医护人员抢救水平 最有效的组织形式,也是衡量一所医院现代化程 度的重要标志。
外科、手术室等。 ➢ 一般ICU为圆形、
椭圆形或长方形建筑, ➢ 病房中央是控制台,
这样便于观察所有病床。
6
一、重症医学科设置
➢ 中央控制台的位置,可稍高出地面。 ➢ 围绕中央控制台周围,病床以扇形排列为好。 ➢ 设有中心监护仪、记录仪、计算机及设备。也
可以存放病历夹、 医嘱本、治疗本、 及各种记录表格等, 是各种监测记录的场所。
20
第二节 重症医学科的护理工作
二、监测指标:
监测指标有以下三类: 1.生化监测指标: 2.生理性监测指标: 3.感染性监测指标:
21
第二节 重症医学科的护理工作
三、重症监护患者的心理护理
常见的心理反应如下: 1.焦虑不安心理: 2.恐惧孤独心理: 3.忧郁绝望心理: 4.依赖心理: 5.自尊心脆弱心理:
26
症医学科的管理
(三) 组织领导
1.实行院长领导下的科主任负责制 2.实行独立与开放相结合的原则 3.护士长负责管理工作 4.护士是ICU的主体
15
二、重症医学科的管理
(四)规章制度
如岗位职责、查房制度、交接班制度、消毒 制度、观察记录制度、
设备的使用、维修、 保养制度等。
16
二、重症医学科的管理
腋窝测温: 直肠测温: 口腔测温: 以腋窝测温最常用。
24
第三节 重症监护技术
3.发热程度分类 (口腔温度)
低热: 37.5~38OC 中等热: 38.1~39 OC 高热: 39.1~40 OC
超高热: ≧41OC
25
第三节 重症监护技术
4.体温监测的临床意义:
➢ 观察皮肤灌流情况: ➢ 指导治疗:如休克患者等。
(五)重症医学科护士的条件 1.专业技能: 2.较强的分析观察能力: 3.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强健的体
魄:
17
三、重症医学科的感染管理
1.有空气净化设备 2.限制人员出入 3.严格更衣换鞋制度 4.养成勤洗手习惯 5.保持创面、穿刺和插管部位无菌 6.力求使用一次性用品 7.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18
(二)重症医学科的人员配置
➢ 充足合理的护士编制是重症医学科护理质量的 保证。应配置优质的医护人员。 ➢ 科主任1~2;护士长1~2名。 ➢ 床位与医生的比例是1: 0.8以上。 ➢ 床位与护士的比例是1:3以上。
5
一、重症医学科设置
(三)重症医学科病房基本配置
1.布局: ➢ 应分区设置,不同区域相对独立。 ➢ 设置在医院最适中的位置,最好临近急诊科、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