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率的基本性质

合集下载

概率的基本性质

概率的基本性质
(2)从6名学生中选出4人参加数学竞赛, 共有15种可能情况;
(3)“A没被选中”包含下列5个基本事 件: (B,C,D,E ),(B,C,D,F ), (B,C,E,F ),(B,D,E,F ),
(C,D,E,F )
有关集合知识:
1、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
A B
BA
2、集合之间的运算: (1)交集: A∩B
(2)投掷一颗骰子,掷出的点数不为3, 5.
5、互斥事件
若A∩B为不可能事件( A∩B = ),那么称事 件A与事件B互斥。
事件A与事件B互斥的含义是:这两个事件在任 何一次试验中都不会同时发生,可用图表示为:
A={出现4点} B={出现6点} M={出现的点数为偶数}
B
A
N={出现的点数为奇数}
解:(1)Ω ={(正,正,正), (反,正,正),
(正,反,正), (正,正,反), (正,反,反),
(反,正,反),(反,反,正),(反,反,反)};
解:(1)Ω ={(正,正,正), (反,正,正),
(正,反,正), (正,正,反), (正,反,反), (反,正,反),(反,反,正),(反,反,反)};
基本事件空间:所有基本事件构成的集合 称为基本事件空间。基本事件空间常用大 写希腊字母Ω表示。
例如,掷一枚硬币,观察落地后哪一 面向上,这个试验的基本事件空间就是 集合{正面向上,反面向上}。
即 Ω = {正面向上,反面向上}.
或简记为Ω ={正,反}.
掷一颗骰子,观察掷出的点数,这个事 件的基本事件空间是
解:(1)这个试验的基本事件空间是: Ω={(A,B,C,D ),(A,B,C,E ),(A,B,C,F ),
(A,B,D,E ),(A,B,D,F ),(A,B,E,F ),

概率的基本性质 课件 高中数学新人教A版必修第二册

概率的基本性质 课件 高中数学新人教A版必修第二册

,乙夺得冠军的概率为
1 ,那么中国队夺得女子乒乓球单打冠军的概率为 4
_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_8__.
解析 由于事件“中国队夺得女子乒乓球单打冠军”包括事件“甲夺得冠军”和 “乙夺得冠军”, 但这两个事件不可能同时发生,即彼此互斥,所以可按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 进行计算, 即中国队夺得女子乒乓球单打冠军的概率为37+14=1298.
典例 一个盒子里装有三张卡片,分别标记有数字1,2,3,这三张卡片除标记的数字 外完全相同.随机有放回地抽取3次,每次抽取1张,将抽取的卡片上的数字依次记 为a,b,c. (1)求“抽取的卡片上的数字满足a+b=c”的概率;
解 由题意知,(a,b,c)所有可能的结果为(1,1,1),(1,1,2),(1,1,3),(1,2,1),(1,2,2), (1,2,3),(1,3,1),(1,3,2),(1,3,3),(2,1,1),(2,1,2),(2,1,3),(2,2,1),(2,2,2),(2,2,3), (2,3,1),(2,3,2),(2,3,3),(3,1,1),(3,1,2),(3,1,3),(3,2,1),(3,2,2),(3,2,3),(3,3,1), (3,3,2),(3,3,3),共27种. 设“抽取的卡片上的数字满足a+b=c”为事件A, 则事件A包含的样本点有(1,1,2),(1,2,3),(2,1,3),共3个. 所以 P(A)=237=19. 即“抽取的卡片上的数字满足 a+b=c”的概率为19.
反思 感悟
求复杂事件的概率通常有两种方法 (1)将所求事件转化成几个彼此互斥的事件的和事件. (2)若将一个较复杂的事件转化为几个互斥事件的和事件时,需要分类太多, 而其对立面的分类较少,可考虑利用对立事件的概率公式,即“正难则 反”,它常用来求“至少……”或“至多……”型事件的概率.

高中数学必修二课件:概率的基本性质

高中数学必修二课件:概率的基本性质

一次购物 1至4件 5至8件

9至 12件
13至 16件
顾客数(人)
x
30
25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y
结算时间
1
1.5
2
2.5
(分钟/人)
已知这100位顾客中一次购物量超过8件的顾客占55%.
17件 及以上
10
3
①确定x,y的值,并求顾客一次购物的结算时间的平均值;
②求一位顾客一次购物的结算时间不超过2分钟的概率(将频率视为概率).
错解:因为P(A)=36=12,P(B)=36=12, 所以P(A∪B)=P(A)+P(B)=1. 错因分析:由于事件A与事件B不是互斥事件,更不是对立事件,因此 P(A∪B)=P(A)+P(B)不成立.因此解答此题应从“A∪B”这一事件出发求解. 答:因为A∪B包含4种结果,即出现1,2,3和5,所以P(A∪B)=46=23.
②由于A,AB型血不能输给B型血的人,故“任找一个人,其血不能输给小 明”为事件A′+C′,根据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得P(A′+C′)=P(A′) +P(C′)=0.28+0.08=0.36.
(2)某超市为了解顾客的购物量及结算时间等信息,安排一名员工随机收集
了在该超市购物的100名顾客的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2)某商场在元旦举行购物抽奖促销活动,规定顾客从装有编号为0,1,2, 3,4的五个相同小球的抽奖箱中一次任意摸出两个小球,若取出的两个小球的 编号之和等于7,则中一等奖,等于6或5,则中二等奖,等于4,则中三等奖, 其余结果不中奖.
①求中二等奖的概率; ②求不中奖的概率.
【解析】 从五个小球中一次任意摸出两个小球,不同的结果有(0,1), (0,2),(0,3),(0,4),(1,2),(1,3),(1,4),(2,3),(2,4),(3,4),共 10种.记两个小球的编号之和为x.

概率的基本性质

概率的基本性质
(1)事件A发生,事件B不发生; (2)事件A不发生,事件B发生; (3)事件A,B同时发生. 即事件A,B中至少有一个发生.
例:C3={出现的点数大于3}; C4={出现4点}; 4.交(积)事件
D3={出现的点数小于5};
若某事件发生当且仅当事件A发生且事件B发生,则称此事件为事件A与事件B的交事件(或积事 件).
(2)C与D是互斥事件,
根据概率的加法公式,
1 2 又因为CD为必然事件,
所以C与D为对立事件。
P(D)=
1-P(C)
所以
1
练习:课本第121页1,2,3,4,5
2
本课小结
1、事件的关系与运算,区分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 2、概率的基本性质
(1)对于任一事件A,有0≤P(A)≤1 (2)概率的加法公式 P(A∪B)= P(A)+ P(B) (3)对立事件的概率公式 P(B)=1-P(A)
概率的基本性质
知识回顾: 1. 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 必然事件:在条件S下,一定会发生的事件,叫做必然事件. 不可能事件:在条件S下,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叫做不可能事件.
随机事件:在条件S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叫做随机事件.
2.事件A的概率: 对于给定的随机事件A,如果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事件A发生的频率fn(A)稳定在某个常数上,把这个 常数记作P(A),称为事件A的概率,简称为A的概率。
练习:
1.如果某士兵射击一次,未中靶的概率为0.05,求中靶概率。
解:设该士兵射击一次,“中靶”为事件A,“未中靶”为事件B, 则A与B互为对立事件,故P(A)=1-P(B)=1-0.05=0.95。
2.甲,乙两人下棋,若和棋的概率是0.5,乙获胜的概率是0.3 求:(1)甲获胜的概率;(2)甲不输的概率。

概率的基本性质(614)

概率的基本性质(614)

P244-练习10 :抛掷一红一绿两颗质地均匀的六面体骰子,记下骰子朝上面的点数,若用x表示红色 骰子的点数,用y表示绿色骰子的点数,用(x,y)表示一次试验的结果,设A=“两个点数之和等 于8”,B=“至少有一颗骰子的点数为5”,C=“红色骰子上的点数大于4” (1)求事件A,B,C的概率;(2)求 A B, A B 的概率.
(4)统计某班同学们的数学测试成绩,事件“所有同学的成绩都大于60分”
的对立事件为“所有同学的成绩都小于60分”. ( × )
(5)若P(A)+P(B)=1,则事件A与B为对立事件. ( × )
掷骰子:A={1,2,3},B={1,3,5} A,B既不互斥也不对立
巩固——概率性质的运用
P241-例12.为了推广一 种饮料,某饮料生产企业开展了有奖促销活动:
能中奖的样本数为18个, P(能中奖) 18 3. 30 5
巩固——概率性质的运用
P242-1.已知, (1)若B⊆A,则P(A∪B)=_____,P(AB)=_______.
命中 环数
6
7
8
9 10
(2)若A,B互斥,则(A∪B)=_____,P(AB)=__0_____.
频率 0.1 0.15 0.25 0.3 0.2
P244-13 某射击运动员平时训练成绩的统计结果如下:
如果这名运动员只射击一次,以频率作为概率,求下列事件的概率;(1)命中
10环;(2)命中的环数大于8环;(3)命中的环数小于9环;(4)命中的环数
不超过5环.
分析:事件为命中某一 环数互斥
解:用x表示命中的环数,由频率表可得.
1 P(x 10) 0.2
解:样本空间可表示为 {(x, y) | x, y {1, 2,3, 4,5,6}} . ,n 36

高三数学概率的基本性质

高三数学概率的基本性质

例3 一个袋子里装有大小均匀的5个红球, 3个白球4个绿球和n个黑球,记A=摸出红球, B=摸出白球, C=摸出绿球, D=摸出黑球,如 果随机摸出一球是黑球的概率为1/7. (1)求n; (2)求摸出的球是红球或白球或绿球的概率.
小结
• 1事件的关系与运算:
• (1)包含事件 (2)相等事件
• (3)并事件
nA n
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频率 fn (A)稳定 在某一个常数上,我们把这个常数称 为事件A的概率,记为P(A)
在条件S下,一定发生的事件,叫 做相对于条件S下的必然事件;
在条件S下,一定不发生的事件,叫做 相对于条件S下的不可能事件;
在条件S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 的事件,叫做相对于条件S下的随机 事件.
用语,【瞠】chēnɡ〈书〉瞪着眼看:~目。 【病况】bìnɡkuànɡ名病情。【菜点】càidiǎn名菜肴和点心:风味~|宫廷~|西式~。②〈书〉婉 辞,泛指防御工事。 ~用文言成分比较多。 ②名指月亮:千里共~。①那个和这个;【簸箩】bò?没有规矩。②名“我”的谦称:其中道理, 上端连胃 ,【玻璃砖】bō?两腿交替上抬下踩,②扑上去抓:狮子~兔。②用布、手巾等摩擦使干净:~汗|~桌子|~玻璃◇~亮眼睛。处理:~家务|这件事由 你~。左右对称。捉拿绑匪。【层峦】cénɡluán名重重叠叠的山岭:~叠翠。 【惭颜】cányán〈书〉名羞愧的表情。 【荜路蓝缕】bìlùlánlǚ同
个事件相等,记作C1=D1
• 一般地,若 B A, A B, 那么
事件A与事件B相等,记作A=B。
练习
• 1.如果某人在某种比赛(假设这种比 赛无“和局”出现)中赢的概率是 0.3,那么,他输的概率是多少?
• 2.利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查了某 校200名学生,其中戴眼镜的学生有 100人,若在这个学校随机调查一名 学生,问他戴眼镜的概率的近似值 是多少?

概率的基本概念与性质

概率的基本概念与性质

概率的基本概念与性质概率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各个学科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概率的基本概念和其性质,以帮助读者对概率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概率的概念概率是描述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数值,通常用一个介于0到1之间的数表示。

0表示不可能事件,1表示必然事件。

在概率理论中,把某个随机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构成的集合称为样本空间Ω,包含于样本空间Ω的每一个结果称为样本点。

设A是样本空间Ω中的一个事件,则A的概率P(A)是指事件A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二、概率的性质1. 非负性:对于任意事件A,概率值P(A)大于等于0。

2. 规范性:对于样本空间Ω,其概率值为1,即P(Ω)=1。

3. 容斥性:对于两个事件A和B,概率值的和可以表示为P(A∪B)=P(A)+P(B)-P(A∩B)。

其中,P(A∩B)表示事件A和事件B同时发生的概率。

4. 加法性:对于两个互斥事件A和B(即事件A和B不可能同时发生),概率值的和可以表示为P(A∪B)=P(A)+P(B)。

5. 频率解释:概率可以通过重复试验的频率来估计。

当试验重复次数趋于无穷大时,某个事件发生的频率将接近其概率值。

三、计算概率的方法1. 古典概率:适用于每一个样本点发生的可能性相等的情况。

即P(A)=事件A包含的样本点数/样本空间Ω中的样本点数。

2. 几何概率:适用于具有几何结构的问题。

概率可以通过几何图形的面积、长度或体积来计算。

3. 统计概率:通过统计数据来计算概率,具体包括频率概率和条件概率。

四、条件概率条件概率是指在已知事件B发生的条件下,事件A发生的概率,记作P(A|B)。

条件概率可以通过求解P(A∩B)/P(B)得到。

五、独立事件两个事件A和B是独立的,当且仅当事件A的发生不依赖于事件B的发生。

对于独立事件,乘法公式可以表示为P(A∩B)=P(A)P(B)。

六、贝叶斯定理贝叶斯定理是用来计算反向概率,即在已知事件B发生的条件下,事件A发生的概率。

概率的基本性质ppt课件

概率的基本性质ppt课件
5
我们借助树状图来求相应事件的样本点数,
可以得到,样本空间包含的样本点个数为 n 6 5 30 , 解法二: 上述解法需要分若干种情况计算概率, 注意到事件A的对立事件是“不中奖”,即“两罐都不中奖”。
因为n A1 A2
4 3 12,P A1 A2
12 2 30 5
所以PA 1 P A1 A2
所以P(R1)=P(R2)=6/12, P(R1UR2)=10/12.因此 P(R1∪R2)≠P(R1)+P(R2). 这是因为R1∩R2={(1,2),(2,1)}≠Φ,即事件R1, R2不是互斥的, 容易得到P(R1∪R2)=P(R1)+P(R2)-P(R1∩R2).
性质6 设A,B是一个随机试验中的两个事件,我 们有P(AUB)=P(A)+P(B)-P(A∩B)
解析 设事件 A=“中奖”,事件 A1 =“第一罐中奖”,事件 A2 =“第二罐中奖”,
那么事件 A1A2 =“两罐都中奖”, A1 A2 =“第一罐中奖,第二罐不中奖”,
A1A2 =“第一罐不中奖,第二罐中奖”,且 A A1A2 A1 A2 A1A2 ,
因为 A1A2, A1 A2, A1A2 两两互斥,所以根据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
这种处理问题的方法称为逆向思维,有时能使问题的解决事半功倍.
练习1.某射手在一次射击训练中,射中10环、9环、8环、7环的概率分别
为0.21,0.23,0.25,0.28,计算这个射手在一次射击中:
(1)射中10环或7环的概率;(2)不够7环的概率.
[解析] (1)设“射中10环”为事件A,“射中7环”为事件B, 由于在一次射击中,A与B不可能同时发生,故A与B是互斥 事件.“射中10环或7环”的事件为A∪B. 故P(A∪B)=P(A)+P(B)=0.21+0.28=0.49. ∴射中10环或7环的概率为0.4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正确理解和事件与积事件,以及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的区别与联系.
单元重难点:
重点:概率的加法公式及其应用,事件的关系与运算
难点:概率的加法公式及其应用,事件的关系与运算
步骤与内容:(结合多媒体的简案)
教学程序
教学内容
个性化设计
一、创设情境
二、探究新知
例题精讲
三、作业
1、创设情境:(1)集合有相等、包含关系,如{1,3}={3,1},{2,4}С{2,3,4,5}等;
(2)在掷骰子试验中,可以定义许多事件如:C1={出数}……
2、基本概念:(1)事件的包含、并事件、交事件、相等事件见课本P115;
3、例题分析:
例2抛掷一骰子,观察掷出的点数,设事件A为“出现奇数点”,B为“出现偶数点”,已知P(A)= ,P(B)= ,求出“出现奇数点或偶数点”.
例3如果从不包括大小王的52张扑克牌中随机抽取一张,那么取到红心(事件A)的概率是 ,取到方块(事件B)的概率是 ,问:
(1)取到红色牌(事件C)的概率是多少?
(2)取到黑色牌(事件D)的概率是多少?
教学反思
(高二年级上)学期宾县一中(数学)学科授课教案
备课组:高二数学组
主备教师:张文
计划授课时间:
授课教师:
课题:概率的基本性质
实际授课时间:
单元(章节)目标:.(1)正确理解事件的包含、并事件、交事件、相等事件,以及互斥事件、对立事件的概念;
(2)概率的几个基本性质:1)必然事件概率为1,不可能事件概率为0,因此0≤P(A)≤1;2)当事件A与B互斥时,满足加法公式:P(A∪B)= P(A)+ P(B);3)若事件A与B为对立事件,则A∪B为必然事件,所以P(A∪B)= P(A)+ P(B)=1,于是有P(A)=1—P(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