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二单元月考质量分析

合集下载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第一二单元检测质量分析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第一二单元检测质量分析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第一二单元检测质量分析根据学校工作安排,9月26日学校组织了第一、二单元质量检测活动,六(23)39名学生进行了数学检测。

从学生答题情况看,不尽人意之处不同程度存在。

为全面反思我们的教学得失,促进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下面就针对六年级数学月考情况加以分析,并针对凸现的一些共性问题及解决的策略同大家交流。

本次检测中全校优秀率达57.93%,总体情况比较理想。

其中优秀率较高的班级有六(1),优秀率较低的班级有六(2)、六(3)。

最高优秀率比最低优秀率高了约23%,相差17人。

实事求是的说,优秀率的差距过大是导致本次检测均分差距较大的最主要原因。

这也再次提醒了我们在关注补差的同时,需要重视提优教学。

此次检测的优秀率较高,与学校开设的数学思维课程也有着莫大的关系。

4、合格率(60分以上)情况分析本次检测中全校合格率达到94.26%,共有30名学生不合格。

其中合格率较高的班级有六(1)班,合格率较低的有六(2)、六(3)班。

最高合格率和最低合格率相差12%,即相差约人。

这一差距相对较大,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补差。

5、低分率(40分以下)情况分析本次检测中全校共有20名学生低分,低分率为 1.15%,有两个班级出现了低分学生。

实事求是的说,低分学生的出现有时是教师无法左右的。

作为六年级数学教师,必须正视低分学生,在日常课堂教学中给予这部分学生更多的关注与关爱,帮助他们进步,努力减少低分学生人数。

2、失分情形分析在本次检测中,生均失分为13.46分。

一、填空部分的失分主要集中于"关于单位1"的理解(如:第4、9、10小题),另外也有分数乘除法的计算问题。

二、选择部分的失分主要集中于"倒数意义的理解及长方形面积计算",学生对于一些简单的这部分内容需要教师加强判断方法的教学。

三、判断部分的失分主要会合于"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如:第2、3、4小题)学生出错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举行计算而至。

六年级数学上册质量分析1

六年级数学上册质量分析1

六年级数学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本次六年级数学试卷,体现了数学课程的基础性、和实用性。

该试卷着重检查第一、二单元知识,体现了“活”这一特点。

试卷考查范围比较全面,内容涉及分数乘法的计算、分数乘法的应用等。

从三个方面考查学生各方面发展情况,分别是:基础知识、计算能力、综合应用。

整体来看,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和当前教育教学的要求,对教学改革具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下面我就针对本份试卷及学生答卷情况做以分析:一、试卷题型分析。

试卷由六部分组成,第1部分为填空题(5分),第2部分为判断题(5分),第3部分为选择题(22分),第4部分为计算题(34分),第5部分方向与位置(4分),第6部分为应用题(30分)。

二、基本情况本次考试我班应考52人,参考52人。

总分:3462分,人均分:66分。

及格34人,及格率65%。

优秀19人,优秀率36%。

最高分98分,最低分:8分。

三、我班学生答题情况分析: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的考查。

共三道大题:第一大题是填空题,共5个小题,从各方面考查学生对第一、二单元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只有一部分学生掌握较好,基本上都是满分,但一部分学生失分较多。

如:第4小题,学生对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和几分之几米,很多同学理解不透,填写错误。

第二大题是判断题,从整体来看,1、2、3、4题答得很好,第5小题有30%学生出错。

第三大题是选择题,大多数同学答的很好,出错的大多在第2、3、4小题。

第二部分:计算能力的考查。

包括解分数乘法的计算、简便计算。

从试卷答题中可以看出,学生的计算能力有一点提高。

但简便运算失误较大。

第三部分: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查。

有五、六、小题,主要考查学生解决问题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从学生答卷来看,答得较好的有1题及2题普遍都能按题目所给的条件进行分析,理解题意,并能列出正确的算式进行计算。

个别学生在2、3小题中没分析清楚,导致做错了题目。

今后应培养学生认做题读题学习习惯。

四、今后教学措施通过本次月考,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检测反馈,使我及时了解了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明确了今后的工作方向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在今后的教学中,应从以下几点做起:1、加强数学概念的教学,特别是要让学生自我感悟、自我完善,这是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灵活运用的重要前提。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二单元月考质量分析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二单元月考质量分析

勐遮镇中心小学吴美珍二、从卷面上具体地分析单元一:第一大题,填空.总分分,实得分,得分率℅失分率℅,最高得分分,最低得分分,多数生得分在分.失分率较高地是第小题,此题灵活性较强,学生在理解过程中混淆了号和排地位置,在用数对表示地过程中,此题应该先写号后写排.总体上看此大题多数学生掌握地较好,少部分学生对数对行和列地概念掌握不好,还要用数对表示位置应该先行后列没有掌握好.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第二大题,看图填空.总分分,实得分,得分率℅失分℅,最高得分分,最低得分分,多数生得分在分.失分率较高地是第小题,在图上标出下列场馆地位置,失分地学生都是没有做此题,原因是没有认真理解题目,而不知道该做在什么地方.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第三大题,看图回答问题.总分分,实得分,得分率℅失分℅,最高得分分,最低得分分,多数生得分在分.失分率较高地是第小题,求出上图中地图形地面积,即梯形地面积,全班没有一个学生做出此题,说明学生没有掌握梯形地面积计算.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第四大题,看图填一填.总分分,实得分,得分率℅失分℅,最高得分分,最低得分分,多数生得分在分.失分率较高地是第小题,此题在用数对表示位置地同时,还考以前学过地平移,对用数对表示位置先行后列学生掌握地还好,对于图形地平移,如何移、移动多少没有彻底掌握,导致平移后地图形位置不对,而造成此题失分率很高.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第五大题,根据平面图地内容回答问题.总分,实得分,得分率℅失分℅,最高得分分,最低得分分,多数生得分在分.失分率较高地是第、小题,此题灵活性强,主要考学生地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如,从平面图中任选一个建筑描述一下它地位置,学生在做题过程中没有弄清题意,且表达能力差,导致失分率高.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第六大题,根据所给地条件在图上标出位置,并根据图上内容算出速度.总分,实得分,得分率℅失分℅,最高得分分,最低得分分,多数生得分在分.失分率较高地是第小题,失分率高地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掌握好路程、时间和速度地关系,此题灵活也较强,学生不知道已知条件要在图中找.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第七大题,根据图中物品位置,回答问题.总分,实得分,得分率℅失分℅,最高得分分,最低得分分,多数生得分在分.此题灵活性也强,主要考学生在知道行或列地基础上,找到相对应地列和行上地物品,此题学生在理解地过程中模糊不清,而导致失分率高.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单元二第一大题,填空.总分,实得分,得分率℅失分℅,最高得分分,最低得分分,多数生得分在分.填空题是综合性比较强地题目,相对难度大些,得分率也较低,出错率最多地是第题,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仔细读题,弄清题意,而弄错所要解决地问题.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第二大题,判断题.总分,实得分,得分率℅失分℅,最高得分分,最低得分分,多数生得分在分.出错率最多地是第、、题,主要是学生对单位“”地概念掌握不踏实,找不准单位“”地量及不会用题目里地条件求出所需地问题.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第三大题,选择题.总分,实得分,得分率℅失分℅,最高得分分,最低得分分,多数生得分在分.出错率最多地是第、、题,主要是学生对单位“”地概念掌握不踏实,找不准单位“”地量和对用字母代替地式子弄不清,基础差,造成失分率高.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第四大题,计算题.总分,实得分,得分率℅失分℅,最高得分分,最低得分分,多数生得分在分.口算题出错较多地是得数没有化成最简分数,说明学生对因数、倍数掌握不好;怎样简便就怎样算出错较多地是第小题,学生对数字先分解,再用分配率计算地方法掌握不好,不知道分解后是加还是减;而列示计算地题,学生多数用分列式不会用综合式,导致失分率高.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第五大题,应用题.总分,实得分,得分率℅失分℅,最高得分分,最低得分分,多数生得分在分.失分率高地主要原因是学生读题、解题、分析题地能力较差,找不准单位“”.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从以上地分析可以看出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欠佳地主要反映在:、基础差,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计算能力还需要加强,尤其是能运用简便方法地,学生对一些运算定律掌握不牢,在教学中应注意,尤其是乘法分配率,学生容易混淆,不会灵活运用.、实践与应用中地数量关系分析,理解能力有待提高.学生不会找单位“ ”,应用题地数量关系分不清,审题不透彻,导致错误.、缺乏良好地学习习惯,有些同学卷面不整洁,字迹潦草,计算粗心,审题马虎,出现漏题现象.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三、今后教学地改进策略和措施.、重视基础知识地教学,强化知识地运用和延伸.让学生牢固掌握有关概念、公式、法则,让学生地学习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抓好“培优补差”工作,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学到不同地数学知识,得到不同地发展,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地乐趣.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教学中要重在凸现学生地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地分析能力.在平时地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结果要求什么,已知什么条件,由已知条件怎样推导出问题.解决应用题还有一个很重要地方法,就是划线段示意图.学生能很熟练地运用.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针对单位“”地问题进行强化.学会找单位“”.、多做多练,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地计算能力.学生在做题时要说题目地算理,明确计算方法,能口算地就一定要口算,能简便地一定要简便运算,熟练掌握常见地简便运算地类型.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重视学生学习习惯地培养.如果只关注学生是否掌握“双基”,能否正确解题,而忽视对学生良好地学习习惯地培养,是数学教育地严重失误.学生答题字迹潦草,格式混乱,审题不认真,计算不细心,反映出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做事浮躁,责任意识淡薄.本次测试学生地过失性失分相当普遍,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地总成绩.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加强课外辅导.课外辅导是教师在课堂之外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解答问题、弥补课堂缺陷地课外教学方式.在课外辅导时,才可能有针对性地给基础差地学生“找差补缺”.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年月日。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月考质量分析卷及答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月考质量分析卷及答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月考质量分析卷及答案(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班级: 姓名: 分数:一、填空题。

(每题2分,共20分)1、天山药店5月份的营业额为30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5月份应缴纳营业税( )万元.2、把一根2米长的圆柱体木材截成三段圆柱体,表面积增加了12平方分米,这根木料的体积是( )立方米.3、一副羽毛球拍的原价120元,先降价10%,再涨价10%,现价是( )元。

4、青青农场去年收小麦50吨,今年收小麦40吨,今年比去年减产( )成。

5、一根长5米的圆柱,截成4段小圆柱,表面积增加了18.84平方厘米,原来圆柱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6、用35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已知一个腰和底的长度比是3∶1,则腰长( )厘米。

7、在一张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纸片上画一个最大的半圆,这个半圆的周长是( )厘米。

8、121只鸽子飞回20个鸽舍,至少有( )只鸽子要飞进同一个鸽舍里。

9、认真想,填数。

( )()3200.75÷===( )∶12=( )%。

10、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某景点的门票从平时的150元降到120元,票价降低了( )%,“十一黄金周”期间的票价是平时的(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每题2分,共10分)1、直线的长度是射线长度的2倍.( )2、如果两个圆柱的侧面积相等,那么它们的底面周长也相等。

( )3、任何一个三角形都至少有两个锐角。

( )4、已知x ×y=1,那么x 和y 互为倒数.( )5、把一个圆柱体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圆锥体的体积是削去部分的一半.( )三、选择题。

(每题1分,共5分)1、小明座位的西南方向是张强的座位,那么小明在张强的( )方向。

A .东南B .西北C .东北D .西南2、一件上衣的价格先提高了20%,然后又降低了20%,现价与原价相比( )A .不变B .降低了40%C .降低了4%D .提高了4%3、一个圆锥的体积是12立方厘米,底面积是4平方厘米,高是( )厘米。

六年级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分析

六年级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分析

六年级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分析各位老师、各位同仁大家晚上好;我就这次六年级数学月考成绩及学生学习情况做一分析;今年我接六年级数学之前,本班学生在上学期期末考试中及格34人,本班学生数学基础整体较差。

现我就分析本次考试的具体情况:一、考试基本数据统计本次参加这次数学考试共有55人。

96分以上36人,72分--96分之间15人,60分---72分3人,优秀率65.5%,及格率93%。

二、试卷分析从试卷上来看,本班学生数学基础较差,好多简单的填空题,除了前面几个好学生能做上,其余同学基本上不会做。

大部分学生习惯不好,眼高手低学习不踏实,计算能力差,综合解题思路不够清析,不能很好联系实际进行解答。

除以上共性问题外还存在好多个性的问题,个别男生思维活跃,思路清晰,但动手能力差,懒惰现象严重,计算能力较差。

本套试卷共分为六个大题:第1大题填空24分.第2大题判断6分,第3大题选择,12分、第4大题计算40分、第5大题实践操作8分,第6大题解决问题30分。

各题从内容看比较全面地查了六年级上学期所学的第一二单元内容,很多的考题很重视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比如第5大题画一画与第6大题应用题,它把知识的考察效地溶入富有生活味与教育性的题材中,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要注意勤于思考和与人交流的重要性,教育学生提高成绩注意学习方式的必要性。

三、改进意见(1)从学生解题时暴露出的问题可以发现学生在平时所学的知识掌握的不够牢固,基础知识不扎实,做题时没有明确的思路,尤其是后进生,做题粗糙,应多帮助学生尤其是后进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过程。

(2)注重学生的实际,培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3)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学习习惯、做题习惯。

(4)计算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阻碍学生数学成绩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学生的计算能力差,导致成绩提不高,这是一个共性问题,从试卷上不难看出,今后应坚持抓好学生的计算基本功的训,对有困难的学生要加强双基训练,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要从要仔细分析每一位学生,有针对性的给学生精心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要亲力亲为。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卷及答案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卷及答案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卷及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填空题。

(每题2分,共20分)1、如图中两个正方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比是2∶1,空白部分甲和乙的面积比是()。

如果空白部分甲的面积是2.4dm2,那么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是()dm2。

2、如图,若甲数与乙数的比是4:5,则乙数比甲数多()%;如果乙数是60,那么甲数是().3、大圆半径是小圆半径的3倍,大圆周长是小圆周长的()倍,大圆面积是小圆面积的()倍.4、一段路,甲车5小时行完,乙车4小时行完,那么乙车的速度比甲车快()%.5、用圆规画圆时,()决定圆的位置,()决定圆的大小.6、黄绳长x米,红绳的长度是黄绳的2.3倍,红绳长()米,两种绳子一共长()米.7、从家到学校的距离是800米,弟弟需要走10分钟,哥哥只需要走8分钟。

哥哥和弟弟的速度比是()∶(),弟弟比哥哥慢()%。

8、下图中长方形的周长是24cm,则半圆的周长是()cm,面积是()cm2。

9、小麦的出粉率是85%,3000千克小麦可磨面粉()千克,要磨3400千克面粉需要小麦()千克。

10、一个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的比是4∶5,这两个锐角分别是()度、()度.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每题2分,共10分)1、真分数都小于1,假分数都大于1。

()2、“三成五”是十分之三点五,写成百分数是35%.()3、圆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

()4、在制作扇形统计图时,总的数量越多,所画的圆就越大.()5、21:7不论是化简还是求比值,它的结果都是等于3.()三、选择题。

(每题1分,共5分)1、一个长4cm,宽2cm的长方形按2:1放大,得到的图形的面积是()cm2.A.2 B.16 C.32 D.642、一台电冰箱的原价是2400元,现在按八折出售,求现价多少元?列式是()A.2400÷80%B.2400×80%C.2400×(1-80%)3、两个整数的和是60,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273,则这两个整数的乘积是多少?A.273 B.819 C.1911 D.35494、圆锥有()条高。

六年级数学一二单元试卷分析

六年级数学一二单元试卷分析

六年级数学一二单元试卷分析第一篇:六年级数学一二单元试卷分析六年级数学一二单元试卷分析一、本次测验学生考试情况本班共有15人,参加测验的14人。

从考试成绩上看,人平分59,及格人数7人,占50%;80分以上5人,占35.7%;40分以下4人,占28.6%;还有3人十几分。

二、本次测试命题分析本次考试,试题分别编制了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计算题,解决问题等各种形式的题目。

难易分数比大致为7:2:1,主要体现基础教育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一题:选择题。

是以一些小巧,灵活的题目为主,大多属于综合型题目,既可以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可以看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训练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从卷面看,得满分的学生较多,只有个别学生把第2或5小题选错,主要原因是没有认真分析题目。

第二题:判断题。

基础性强,重点考查学生对数学概念的记忆与理解。

本题正确率较高,得满分的占95%以上。

出错的学生主要是对概念不清。

第三题:填空题。

主要以基础知识为主,理解型、应用型题目占70%左右,分析、综合型题目占30%左右。

其中第3、4、11、14小题综合型强,错误较多,主要是部分学生对圆、圆柱、圆锥等知识的计算公式不能灵活应用。

其余题目简单,正确率较高。

第四题:计算题。

28分,占了较大的比例,主要形式有口算、混合运算、简便运算、解方程等形式.安排专项测查,旨在考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从卷面看,满分的学生占30%,其余均有错误。

特别是直接写得数中0.2的立方,1/5×1/2÷1/5×1/2出错较多;简便运算与解方程出错,主要是部分学生计算中方法错误,计算粗心,运算顺序不对导致。

第五题:看图计算。

将圆与平行四边形组合,让学生看图,利用公式计算阴影部分的面积。

95%的学生能看图求出圆的半径,正确计算出阴影图形的面积。

也有5%的学生没有认真看图,半径计算错误,导致结果错误。

六(1)、(2)班月考试卷分析

六(1)、(2)班月考试卷分析

六年级上期数学月考质量分析一、成绩分析班级人均分高分率及格率六(1)80 55.3% 95.7%六(2)86.3 84.9% 96.2%两个班的人均成绩相差5.7分,不及格人数都是2人,主要差别在于高分人数上,(1)班高分人数26人,(2)班高分人数45人。

二、错题分析1、填空题中的第6题失分比较多,考查学生是否能够区别数和量,学生掌握的不是很好,截去1/4,还剩下几分之几,计算成还剩下多少米。

第7题是考查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很多学生没有掌握做题的技巧,直接用一个数加几分之几。

第9题,所填的分数不是最简分数。

2、判断题的第3、4题错的比较多,1/2与1/2米没有区分,判断出错。

3、选择题的第4、5题失分比较多,一是没有掌握做题的技巧,二是对于所学的知识不能灵活运用,三是平时做题后不善于总结做题方法,所以导致曾经做过的题出现错误。

第4题中西偏北30度还可以说成北偏西60度。

很多学困生不会灵活变通。

第5题没有掌握做题的方法,可以用一个数试试进行计算看结果如何。

4、计算题是本张试卷分值最多的题型,错的比较多的题有灵活计算的第(2)、(3)、(5)小题,部分学生计算还有待提高,计算题出现的错误是学生不能观察数据的特征灵活计算,造成计算不简便,还有部分学生做计算题粗心也没验算的习惯。

5、解决问题的第1、2、5题是分数乘法的问题,错误的原因一是找错单位一,二是找错具体量占单位一的几分之几,三是没有掌握分数乘法解决问题的方法。

其中第5题是稍复杂的解决问题,像这样的问题我也强调弄清数量关系式,可一些学生还是没掌握方法。

第1题两个班的学生错的比较多,题中求4小时行走的路程与4小时这个信息没有关系,直接用全程450千米乘5/7即可,可有的学生却乘4,还有一部分学生列的算式是求剩下的路程。

学生对于课本知识掌握的不牢固,没有掌握方法,学的快忘的也快。

二、改进的措施1.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和概念做到变换方式举一反三的练习.注意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练习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改善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课前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重难点,合理利用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3.多关注差生,对上课有困难的学生,上课时多提问 ,并且随时鼓励他们,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并上课作到精讲多练,做到面向全体学生.4.重视学生学的过程,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6.要转变观念,树立新思想新理念让自己首先成为课改行列的一员,理解和领会课标精神,在新理念的指导下,使自己不断学习探索,真正成为一名新型的人民教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2)班月考一质量分析
勐遮镇中心小学吴美珍
一、基本情况
二、从卷面上具体的分析
单元一:
第一大题,填空。

总分1008分,实得分688,得分率68.2℅失分率31.8℅,最高得分24分,最低得分0分,多数生得分在12-20分。

失分率较高的是第3小题,此题灵活性较强,学生在理解过程中混淆了号和排的位置,在用数对表示的过程中,此题应该先写号后写排。

总体上看此大题多数学生掌握的较好,少部分学生对数对行和列的概念掌握不好,还要用数对表示位置应该先行后列没有掌握好。

第二大题,看图填空。

总分756分,实得分578,得分率76.4℅失分23.6℅,最高得分18分,最低得分0分,多数生得分在12-18分。

失分率较高的是第2小题,在图上标出下列场馆的位置,失分的学生都是没有做此题,原因是没有认真理解题目,而不知道该做在什么地方。

第三大题,看图回答问题。

总分420分,实得分228,得分率54.2℅失分45.8
℅,最高得分7分,最低得分0分,多数生得分在3-6分。

失分率较高的是第3小题,求出上图中的图形的面积,即梯形的面积,全班没有一个学生做出此题,说明学生没有掌握梯形的面积计算。

第四大题,看图填一填。

总分504分,实得分254,得分率50.3℅失分49.7℅,最高得分12分,最低得分0分,多数生得分在4-8分。

失分率较高的是第2小题,此题在用数对表示位置的同时,还考以前学过的平移,对用数对表示位置先行后列学生掌握的还好,对于图形的平移,如何移、移动多少没有彻底掌握,导致平移后的图形位置不对,而造成此题失分率很高。

第五大题,根据平面图的内容回答问题。

总672分,实得分351,得分率52.2℅失分47.8℅,最高得分16分,最低得分0分,多数生得分在8-12分。

失分率较高的是第1、2小题,此题灵活性强,主要考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如,从平面图中任选一个建筑描述一下它的位置,学生在做题过程中没有弄清题意,且表达能力差,导致失分率高。

第六大题,根据所给的条件在图上标出位置,并根据图上内容算出速度。

总504分,实得分217,得分率43℅失分57℅,最高得分12分,最低得分0分,多数生得分在4-8分。

失分率较高的是第2小题,失分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掌握好路程、时间和速度的关系,此题灵活也较强,学生不知道已知条件要在图中找。

第七大题,根据图中物品位置,回答问题。

总294分,实得分189,得分率64.2℅失分35.8℅,最高得分8分,最低得分0分,多数生得分在4分。

此题灵活性也强,主要考学生在知道行或列的基础上,找到相对应的列和行上的物品,此题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模糊不清,而导致失分率高。

单元二
第一大题,填空。

总1008分,实得分643,得分率63.8℅失分26.2℅,最高得分24分,最低得分0分,多数生得分在12-22分。

填空题是综合性比较强的题目,相对难度大些,得分率也较低,出错率最多的是第8题,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仔细读题,弄清题意,而弄错所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大题,判断题。

总294分,实得分182,得分率61.9℅失分31.8℅,最高得分7分,最低得分2分,多数生得分在4-5分。

出错率最多的是第3、6、7题,主要是学生对单位“1”的概念掌握不踏实,找不准单位“1”的量及不会用题目里的条件求出所需的问题。

第三大题,选择题。

总420分,实得分164,得分率39℅失分61℅,最高得分10分,最低得分0分,多数生得分在4-6分。

出错率最多的是第1、4、5题,主要是学生对单位“1”的概念掌握不踏实,找不准单位“1”的量和对用字母代替的式子弄不清,基础差,造成失分率高。

第四大题,计算题。

总1344分,实得分629.5,得分率46.8℅失分53.2℅,最高得分32分,最低得分1分,多数生得分在10-25分。

口算题出错较多的是得数没有化成最简分数,说明学生对因数、倍数掌握不好;怎样简便就怎样算出错较多的是第6小题,学生对数字先分解,再用分配率计算的方法掌握不好,不知道分解后是加还是减;而列示计算的题,学生多数用分列式不会用综合式,导致失分率高。

第五大题,应用题。

总1134分,实得分400,得分率35.3℅失分64.7℅,最高得分27分,最低得分0分,多数生得分在7-15分。

失分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学生读题、解题、分析题的能力较差,找不准单位“1”.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欠佳的主要反映在:1、基础差,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2、计算能力还需要加强,尤其是能运用简便方法的,学生对一些运算定律掌握不牢,在教学中应注意,尤其是乘法分配率,学生容易混淆,不会灵活运用。

3、实践与应用中的数量关系分析,理解能力有待提高。


生不会找单位“1”,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分不清,审题不透彻,导致错误。

4、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些同学卷面不整洁,字迹潦草,计算粗心,审题马虎,出现漏题现象。

三、今后教学的改进策略和措施。

1、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强化知识的运用和延伸。

让学生牢固掌握有关概念、公式、法则,让学生的学习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

抓好“培优补差”工作,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学到不同的数学知识,得到不同的发展,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2、教学中要重在凸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结果要求什么,已知什么条件,由已知条件怎样推导出问题。

解决应用题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划线段示意图。

学生能很熟练的运用。

3、针对单位“1”的问题进行强化。

学会找单位“1”。

4、多做多练,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学生在做题时要说题目的算理,明确计算方法,能口算的就一定要口算,能简便的一定要简便运算,熟练掌握常见的简便运算的类型。

5、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如果只关注学生是否掌握“双基”,能否正确解题,而忽视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是数学教育的严重失误。

学生答题字迹潦草,格式混乱,审题不认真,计算不细心,反映出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做事浮躁,责任意识淡薄。

本次测试学生的过失性失分相当普遍,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总成绩。

6、加强课外辅导。

课外辅导是教师在课堂之外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解答问题、弥补课堂缺陷的课外教学方式。

在课外辅导时,才可能有针对性地给基础差的学生“找差补缺”。

2012年10月25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