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应用(精华版)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

等⾼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1、等⾼线地形图的判读地形表⽰⽅法⽰意图和等⾼线图地形特征说明⼭地⼭峰闭合曲线外地内⾼四周低,中间⾼图中线段为⽰坡线,在等⾼线外侧,坡度向外侧降低盆地洼地闭合曲线外⾼内地四周⾼,中间低⽰坡线画在等⾼线内侧,坡度向内侧降低⼭脊⼭脊线等⾼线凸向低处,⼭脊连线从⼭顶道⼭麓凸起⾼耸部分图中虚线为⼭脊线,也称分⽔岭⼭⾕⼭⾕线等⾼线凸向⾼出,⼭⾕连线⼭脊之间低洼部分图中虚线为⼭⾕线,也称集⽔线鞍部⼀对⼭脊等⾼线组成相邻两个⼭顶之间呈马鞍形鞍部是⼭⾕线最⾼处,⼭脊线最低处陡崖多条等⾼线会合重叠在⼀处近于垂直的⼭坡,称陡崖——平原等⾼线稀疏,数值⼩——海拔⼀般低于200m,地势平坦——丘陵类似⼭地,数——海拔在500m以下,与⼭地类似,以数值进值⼩起伏⼩⾏区别2、特殊等值线的判读(1)确定弯曲部是⾼值区还是低值区:①在等值线图上弯曲最⼤处的两侧做各等值线的垂线,⽅向从⾼值指向低值。
若箭头向中⼼辐合,等值线弯曲处与两侧相⽐为低值区;若箭头向外围辐散,等值线弯曲处与两侧相⽐为⾼值区。
(如下图)②在等值线弯曲最⼤处做某条等值线的切线,⽐较切点与切线上其他点的数值⼤⼩。
若切点数值⼩于其他点的数值,则该处为低值区,反之,则为⾼值区。
(如下图)(2)如果两条数值不同的等值线中间有闭合的等值线,则要遵循“⼤于⼤的,⼩于⼩的”规律确定数值。
如下图,a > b,则M > a;N < b。
3、等⾼线地形图在实践中的应⽤(1)选点:①⽔库坝址:应建在等⾼线密集的河流峡⾕出⼝最窄处,避开地址断裂带,并且要考虑移民、⽣态环境等问题。
库区适宜选在河⾕、⼭⾕地区,或“⼝袋形”的洼地或⼩盆地,这些地区不仅库容⼤,⽽且有较⼤的集⽔⾯积。
②⽓象站:应建在地势坡度适中、地形开阔的地⽅。
③港⼝:应建在等⾼线稀疏、等深线密集的海湾地区,陆域平坦、⽔域深阔的避风港湾。
④航空港:应建在等⾼线稀疏的地⽅,地形平坦开阔、坡度适当、易排⽔的地⽅;还要考虑地质条件优越,注意盛⾏风向,保持与城市适当的距离。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应用(精华版)

练习:图中等高线表示一种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
1)、求 P点海拔———— (810m<P<820m) O点海拔 ———— (860m<O<870m)
2)、O点对P点的相对高度H最大为( C )m
A、40〈H〈41 C、59〈H〈60
B、49〈H〈50 D、60〈H〈61
(40m<H<60m)
相对高度公式:(n-1) d <H<(n+1) d
(1)与河流水文结合 判断水系、水文特征 ①水系特征
e.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弯曲,即河流流向与等高 线凸出的方向相反;
②水文特征 a.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流速大,水能丰富,在陡崖处形 成瀑布; b.河流流量除与降水量有关外,还与流域面积(集水 区域面积)和迎风坡、背风坡有关; c.河流流出山口常形成冲积扇。
4、作基线的平行线(平行线的间隔按垂直比例尺和等高距 计算,绘制时使用毫米单位更为方便),并注明高程,最高 高度数要比图中最大高程略高一些,最低高度数要比图中最 低高程再低一些,
特别注意:5、在等高程的辅助线上量取(用尺子或 圆规)剖面线与等高线交点之间的距离,以标出各交 点在剖面图上的位置。再将这些点连成圆滑的曲线。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 读与应用
二、等高线地形图 1、概念:
用等高线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图叫等高线地形图
2、地形图的解读
A、坡度的识别 B、地形的识别 C、高度的判读和计算
试一试:下列有河流发育及流向正确的( A )
山
300
200
100
A
脊 100 200 300 B
山谷
300 200 100
C
100 200 300
步骤4:画垂线
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和应用

浅谈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应用等值线内容是高考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等高线、等深线、等温线、等压线等等,虽然各类等值线的特征、判读有差异,但万变不离其宗,本文仅以近几年来高考地理试题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等高线为例,谈谈其判读和应用,以期对备考中的老师和同学产生一点启迪,达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之功能。
一、等高线的基本特征1.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的海拔高度相同,相邻两条等高线,其高差也相同。
2.等高距全图一致:等高距即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图上所有标注高度均为海拔高度,单位为米。
“0米”表示海平面,正值表示高出海平面,负值表示低于海平面。
3.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闭合圈有大有小,小圈在本图内闭合,如盆地或山地。
大圈在图中看不到闭合,而中断在图框边上(这是因为受测绘区范围的限制),但一定会在相邻的拼接起来的多张图幅中闭合。
4.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合,但有时也会看到重合,这说明该处是陡崖。
5.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的陡缓:”密陡疏缓”,即等高线密表示山坡陡,等高线疏表示山坡缓。
6.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
山脊线为流域的分水线,山谷线为河流的集水线。
7.等高线向高值处弯曲的部分为山谷,可能有小河分布;等高线向低值处弯曲的部分为山脊;相邻两个山顶的中间部分为鞍部,鞍部是山谷线最高处,山脊线最低处;多条等高线重叠处为陡崖。
8.示坡线表示坡度降低的方向:在等高线图上画着的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直线”,叫示坡线,它总是指向坡度降低的方向,故又叫做降坡线。
9.从山顶向四周,等高线先密后疏,为“凹形坡”;等高线先疏后密,为“凸形坡”,“凸形坡”容易挡住人们的视线。
10.特殊的或规则的等高线地图:往往是火山、沙丘,或者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如梯田、大坝等。
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根据等高线的基本特征,可以完成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判读,一般有以下五种基本方法:1.等高线延伸方向:等高线延伸方向为地形走向,与等高线垂直方向为坡度最陡方向,如果是谷地则为水流方向。
1.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和应用

【小试牛刀】
读图,从山峰向下望,将不能看见的点是 ( A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A
①地能看到A村吗?
400
B B
350
丙地能看到B村吗?
同图比较: 等高线密→坡度大 等高线疏→坡度小 比例尺大→坡度大 等高距、等高线疏密相同: 比例尺小→坡度小 异图比较: (图幅相同) 等高距大→坡度大 比例尺、等高线疏密相同: 等高距小→坡度小
判断坡面的凸凹:高疏低密——凸坡 高密低疏——凹坡
低
高
低
高
凸坡(等高线上疏下密)不可见 凹坡(等高线上密下疏)可见
试想一想:
②若b的海拔高度为200米,a的海拔高度为300米,则P、Q 处的海拔高度为多少米?
③若图中闭合等高线的高度同为a或同为b,则P、Q处的地 形可能为洼地还是小丘?
3、两地的相对高度的计算
例2:读下图,若等高线所示高度为100m、200m、
300m、400m,求城镇与H地的相对高度H取值范围?若
相对高度最大值为h,则h为多少?A和B两地的温差是多
少?
200m<H<400m
400 300 200 100
399m<h<400m
H
A
B
城镇
3、两地的相对高度的计算
假设都不在等高线 上的两点,中间间 隔的等高线有n条 (数值不相同), 等高距为d,则两 点的相对高度H取 值范围为:
B● A●
(n-1)d<H<(n+1)d
【小试牛刀】 读图,回答:
(1)河流ab段的流向为( B ) A.自西北向东南 B.自东南向西北
C.自东北向西南
D.自西南向东北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等高线地形图是一种重要的地图类型,也是历年高考的高频考点,因为它可以充分考查学生的空间概念、空间想象以及分析计算能力。
要突破等高线地形图这一难点,需要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掌握判读技巧,达到灵活应用。
一、等高线地形图的特征1.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等高,并以海平面作为零米(要诀:同线等高)2.等高距(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全图一致(要诀:同图等距)3.两条等高线绝不能相交一般情况下,同一地点不会有两个高度。
但在垂直壁立的峭壁悬崖,等高线可以重合。
(要诀:重叠为崖)4.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缓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
(要诀:密陡疏缓)5.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等高线穿过山脊线时,山脊线两侧的等高线略呈平行状。
等高线穿过山谷线(或集水线)时,向上游弯曲,成反V字形。
即等高线凸向低处则为山脊;等高线凸向高处则为山谷。
(要诀:凸低为脊、凸高为谷)6.相邻等高线间的地点海拔取值介于两等高线数值之间(要诀:大于小数、小于大数)7.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曲线,内部数值大小遵循“大于大数或小于小数”的法则(要诀:大于大数或小于小数)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1. 判读海拔高度和气温(1)某地在某条等高线上,即可读出该地的海拔高度。
(2)若不在等高线上,则此处海拔是一个范围。
(3)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2. 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利用“大于大数或小于小数”原则如果闭合等高线的高度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低高度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高度低于其等高线的高度值;如果闭合等高线的高度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高高度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高度高于其等高线的高度值。
如右图为等高线地形图,A区域高度小于700米,则为洼地;B区域高度大于900米,则为山丘。
3. 判别地势可根据海拔判别。
有的等高线地形图上没有数据,而是用示坡线表示。
示坡线也叫降坡线,表示降坡方向即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

(7)等高线向高值处弯曲的部分为山谷,可能有小河分布; 等高线向低值处弯曲的部分为山脊;相邻两个山顶的中间部分 为鞍部,鞍部是山谷线最高处,山脊线的最低处;多条等高线 重叠处为陡崖。
(8)示坡线表示坡度低的方向,用“-”标记。如下图山顶 周围的山坡、盆地周围的山坡、火山山坡。
(4)根据等高线判读高度(绝对和相对高度)和气温
例题2 下面是一幅1:200,000地形图,判读后回答:
③以王村为基点,丁山的相对高度是650 米。已知王村气
温是10℃,按大气温度随海拔高度升高而降低的一般规律,
丁山的气温应6.是1
℃。
高度的计算
某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 直距离叫相对高度
甲
1000米
• (2)相邻两条等值线值可以相等(如河谷两 侧相邻的等高线),也可以按周边地区趋势 依次递减或递增。
• (3)同一幅图上任意两条等值线一般不相交、 不重叠(陡崖除外)。
• (4)等值线一般应是闭合曲线
• (5)等值线弯曲度越大,其弯曲处的两侧变 化越大。
• 2.等值线的四大基本原理
• (1)等值性或同距性原理:在等值线图上,相 邻的两条等值线要么等值,要么同距。(2)低 高低和高低高原理:低值凸向高值,凸处的值 变低;高值凸向低值,凸处的值变高。(3)疏 差小和密度大原理:等值线越稀疏小;等值线 越密集,单位距离的差值越大。(4)若坡面等 高线高处密、低处疏表示凹坡,站在地势高处 向低处看,凹坡不会对视线形成障碍,通视状 况良好,凸坡视线常被阻挡,很难通视。
实战演练8
读等高线示意图,已知a>b。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P、Q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

(高考经典题)读图,完成7~8题。
7.图示区域内最大
高差可能为( C ) A.50 m
B.55 m
C.60 m
D.65 m
8.图中①②③④附
近河水流速最快的
是( )
C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为某山地脊线图,图中的等高距为100米,M1与M2的海 拔均为500米。
9.M1所在山坡的坡度为P1,M2所在山坡的坡度为P2,两者的
下面我们以安徽桐城龙眠山投子寺所在山 地风景区为例,探讨局部小地形等高线应该如 何判读。
山峰 A
山峰
B
360 362 364
365
山峰:
等高线封闭,且数值往里面增大 若数值往里面减小则为盆地
山脊
C 山脊
山脊
358 356
354 352 350
348 346 344
360.4 360
山脊:
等高线凸向低处
(1)Q地的海拔可能为( D )
A.90 m
B.230 m
C.340 m D.420 m
(2)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 A.260 m B.310 m
C
)
C.360 m D.410 m
命题方向:
3.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 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 (0.6℃/100 m),可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异: T差=(0.6℃×H相)/100 m。
同线等Hale Waihona Puke 。同图等距。线曲闭合。
线重必涯。
山
疏缓密陡。
陡坡
(注意:同一幅图中)
缓坡
安徽桐城等余高双红线密集
等高线稀疏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应用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等高线地形图判读是中学地理学习中的一处重点,更是难点,先试从难点突破方面做点总结,希望对学生有所帮助。
一、山脊和山谷的判断方法:图中AB线为山谷线,CD线为山脊线方法一:横向地势比较法如果对山脊和山谷作横向比较,即图中MN方向和XY方向,我们可以发现,山脊处(XY方向)为中间高两侧低;而山谷处(MN方向)为中间低两侧高。
结论:中间高两侧低——山脊;中间低两侧高——山谷。
方法二:纵向地貌比较法如果对山脊和山谷作纵向比较,即图中AB方向和CD方向,我们可以发现,山脊处(CD方向)等高线由高处弯向低处;而山谷处(AB方向)等高线由低处弯向高处。
结论:凸高为谷,凸低为脊。
战略通法:由等值线:“高高低低”判读:由高海拔(值)先低海拔(值)弯曲,说明此处高(值)(山丘);由低海拔(值)向高海拔(值)弯曲,说明此处为低海拔(值)(山谷)二、等高线地形图中鞍部的剖面特征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如果沿不同方向对鞍部作剖面图,可得到两种完全不同的地形剖面图。
沿两座山峰连线方向看,两边高,中间低;沿垂直于两座山峰连线方向(为山谷)看,两边低,中间高。
三、有关定量计算1.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n-1)×Δd≤ΔH<(n+1)×Δd n:悬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Δd:等高距理解:2.悬崖绝对高度的计算(1)悬崖崖顶的绝对高度:大≤H<大+Δd 大:指重合等高线中高度最大的。
(2)悬崖崖底的绝对高度:小-Δd<H≤小小:指重合等高线中高度最小的。
理解:【例题】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读图完成1-2题1.陡崖A处的高度为()A.10米B.20米C.20米以上D.20米以下2.公路选择在该地形区通过的原因是()A.该部位是山脊,地势较高B.该部位是山谷,工程量较小C.该部位是鞍部,地势较低D.该部位岩层软弱,易于开挖【解题】1、陡崖A处有3条等高线重合,根据计算公式可得到其相对高度为20~40米之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别注意:5、在等高程的辅助线上量取(用尺子或 圆规)剖面线与等高线交点之间的距离,以标出各交 点在剖面图上的位置。再将这些点连成圆滑的曲线。
三、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1)与河流水文结合 判断水系、水文特征 ①水系特征 a.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 b.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 c.山脊常形成河流的分水岭(山脊线); d.山谷常有河流发育(山谷线);
②选“线”设计
a.公路、铁路线设计的基本要求: 应建在坡度平缓的地区,尽量沿着等高线走。利用有利的地 形地势,充分考虑路线的长短、坡度、少过河建桥,以降低施工难 度和建设成本。避免通过高寒区、沙漠区、沼泽区、地下溶洞等。 b.引水线路的选线基本要求:关键是从地势高处向低处流, 并适当考虑水质问题。 c.输油管道的选线基本要求:路线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 山脉、大河等。
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曲线表示河流,其中正 确的是( B ) A.①③ B.②③ C.①③ D.④③
(1)与河流水文结合 判断水系、水文特征 ①水系特征
e.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弯曲,即河流流向与等高 线凸出的方向相反;
②水文特征 a.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流速大,水能丰富,在陡崖处形 成瀑布; b.河流流量除与降水量有关外,还与流域面积(集水 区域面积)和迎风坡、背风坡有关; c.河流流出山口常形成冲积扇。
陡崖高度的计算
陡崖的判断:该图中崖顶高度、崖底高度和相对高度各是多少?
≥500米,<600米 则陡崖的相对高度范围为
(n-1)d ≤ H最高 - H最低 < (n+1)d 此陡崖最高点海拔范围为
>200米,≤300米
500米≤ H最高 < 600米, 陡崖最低点海拔范围为 200米< H最低≤ 300米,
6、海底地形判读
(1)海岸线: 0米等高线
(2)岛屿: 0米等高线闭合, 中间数值大 (3)大陆架: >-200米,坡缓 (4)大陆坡: <-200米,坡陡 (5)海沟: 深, 陡 (6)海岭: 巨大的海底山脉
二、等高线地形图
1、概念:
用等高线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图叫等高线地形图
2、地形图的解读 A、坡度的识别 B、地形的识别 C、高度的判读和计算
A
B
C
D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断5种基本地形
高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平原 0米-200米 高度 >800米 > 500米 200米- 500米 地表 起伏 程度 等高 线特 征 起伏不 坡度较 大 ,边 陡 ,沟 缘陡峭 谷较深
坡度和缓 稀疏
中间疏 四周密 密集
四周 高中 间低 中间 疏四 周密
平坦 广阔 稀疏 平直
相对高度公式:(n-1) d <H<(n+1) d
(2)例3:判断陡崖底部和顶部海拔高度, 并 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1)陡崖顶部的甲点海拔可能为( A、59m C、199m B、99m D、259m ) D、150m ) )
(2)陡崖底部的甲点海拔可能为( A、51m B、50m C、151m
(3)根据崖顶和崖底海拔高度算出陡崖的相对高度( A、150m B、250m C、251m D、149m
(3)闭合等高线区域内海拔高度的判断
位于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
如果其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低 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高 度低于其等高线的值;如果闭合 等高线的值与两侧等高线的较高
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高度比其等高线值高。具体如
上面右图所示: 已知:a>b
①如果c=a,则d>a,即“大于大的”。
(2)估算某地形区的相对高度 ①估算方法:一般说来,若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两点之 间有n条等高线,等高距为d米,则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可用 下面公式求算:(n-1)d米<H<(n+1)d米。
②例证:如图所示,求A、B两点间的相对高度:A、B两点 之间有3条等高线,等高距为100米,利用公式可得A、B两 点间的相对高度为200米<H<400米。
②如果c=b,则d<b,即“小于小的”。
练习:图中等高线表示一种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
1)、求 P点海拔———— (810m<P<820m) O点海拔 ———— (860m<O<870m)
2)、O点对P点的相对高度H最大为( C )m
A、40〈H〈41 C、59〈H〈60 B、49〈H〈50 (40m<H<60m) D、60〈H〈61
①根据坡度陡缓情况。如果是先陡坡后缓坡,则可 以看到;如果是先缓坡后陡坡,则无法看到。(如 下图中左图和中图所示) ②是否穿越沟谷。如果穿越沟谷,由于后半部分地 势会升高,即使地势再降低,也会因为地形阻挡而 无法看到。(如下图中右图所示)
例: 某山区的一所学校,拟组织学生对附近公路的交通流量 进行调查。读下图,判断在E、F、G三个地点中,能目测到公 路上经过H处车辆的是 处,并用地形地剖面图解释你所作 的判断。(2001年全国卷文综试题)
坡度陡缓、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渔业合理 布局的方案。 例如:平原宜发展种植业,山区宜发展林业、畜牧业。
读我国某海港城市 的规划图,回答下 列问题:
假设该城市欲规划建 设海滨浴场和港口, 请你在①②③④处为 海滨浴场和港口选择 适宜地址,并分别阐 述你的选择理由。
③处宜建海滨浴场,此处位于港湾中,水域较浅,沙 滩宽阔(4分);
④处宜建港口,此处位于港湾中,避风条件好,等深 线密集,水域较深有利于航行。(4分)
2、判断气候特征:
•地势高低: 气温垂直递减率为0.6°C/100m •山坡坡向:迎风坡降水量多、背风坡降水量少 阳坡气温高,蒸发强 阴坡气温低,蒸发弱 •盆地不易散热,又容易引起污染空气的滞留
下图是某地等值线分布图,读后回答:
(1)C点温度是
6.6 ℃,D点海拔是 900 m E
(2)若图为湖南某地,则DE两点中降水多的是 。 若图为新疆北部某地,则DE两点中降水多的是 D 。
2)例3:判断陡崖底部和顶部海拔高度, 并估 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1)陡崖顶部的甲点海拔可能为( A、59m C、199m
D)
B、99m D、259m
解(1)250m≤H顶<300m
(2)陡崖底部的E点海拔可能为( A、51m B、50m C、151m D、150m (2) 50m<H底≤100m
A)
A、1-2
400
B、1-3
300 200 100
C、2-3
600 500
D、2-4
N
3 1 4
2
(3)地形状况与区位选择 ①选“点”设计
气象站的选择:应建在地势坡度适中、地形开阔的地点。 疗养院的选择:应建在地势坡度较缓、气候适宜、空气清新的 阳坡。一般在山麓、湖滨、海滨建疗养院。 电视塔的选择:多建于地势较高的地区。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 读与应用
二、等高线地形图
1、概念:
用等高线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图叫等高线地形图
2、地形图的解读 A、坡度的识别 B、地形的识别 C、高度的判读和计算
试一试:下列有河流发育及流向正确的( A )
300 200 100
山
脊 100
200 300
山 300
200 100
谷
100
200 300
(3)根据崖顶和崖底海拔高度算出陡崖的相对高度( A、150m B、250m C、251m D、149m
A)
(3)150m≤ H顶-H底<250m
地形剖面图
200m 100m 0m
等深线
100m
A
300m 200m
200m 300m
等高线
B
100m 0m
-100m -200m
最高处 >300m
最低处<-300m
2、若此图为我国 东部某地,则在 甲、乙、丙三地 中建设疗养院适 宜的是 。
400
300 200 100
甲
600 500
N
乙
丙
乙
(3)地形状况与区位选择 ①选“点”设计
港口码头的选择:一是要选择海岸线曲折处的海湾; 二是等深线密集地区 三是考虑地形、地质、经济腹地、依托城市、 与腹地交通等。
海滨浴场的选择:一是选择海湾线平直处的海湾; 二是选择等深线稀疏的区域
a、工业区:宜建在地形境有污染的厂矿:选择河流下游,常年主
导风向的下方;电子、半导体、感光器材厂等:建在空气 清洁、环境优美的地点; b、居民区:依山傍水,靠近水源,地势平坦开阔的向阳地带,交 通便利,远离污染源等。
c.农业区: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
(3)地形状况与区位选择 ①选“点”设计
•水库大坝的选址:大坝一般选在峡谷处,水库 库址应选在河谷、山谷地区“口袋形”盆地或洼 地处。
2.水库范围的确定:水库范围应是由大坝及接触到 的最高一条等高线共同所组成的闭合区域。 3.大坝高度的确定:大坝高度应根据其所接触到的 等高线来判定。
4、当地政府准备在此修一座水库,则坝址应选( C )
练习8、读下面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要求: AC 在AC和BC两条线路中,__线路较合理,原因是: A处比C处高, 引水顺势下 流,而B处 比C处低,
西北—— 东南 1、小河的流向是__ ____;计划引小河水到 C处,
往高处引水
较困难。
③选“面”设计:包括城市、居民区、工业区和各种、 开发区等
步骤1:定剖线
步骤2:定比例
步骤3:定基点
. .. . .
.
. . .
. . .
. . . . .
步骤4:画垂线
. .. . .
.
. . .
. . .
. . . . .
步骤5:画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