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合集下载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1)掌握等高线图的基本特性①数量上的特性:看等高线的数值,读出任一点的海拔高度;比较两点的海拔高度可换算温差;以两地的水平距离测算地面实际距离;根据两地的海拔高度可计算出相对高度。

如陡崖的相对高度计算公式为:(x-1)d≤△H<(x+1)d,式中x为陡崖处汇集的等压线的条数,d为图中的等高距。

②形态上的特性:地表呈现各种各样的形态,每一种地貌形态都有一定的外部特征,在等高线图上会以不同的形态表示出来。

看等高线的疏密,可知道坡度的陡缓;看等高线的形状,可确定地貌类型。

(2)掌握等高线的基本知识,这是识别等高线图的关键①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等高,并以海平面作为零米。

相邻的两条等高线间的高差相同。

②全图的等高距一致:等高距即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例如三条等高线的海拔为500米、600米、700米,则等高距为100米。

③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无论等高线怎样迂回曲折,终必环绕成圈,但在一幅图上不一定全部闭合。

④两条等高线不能相交:因为一般情况下,同一地点不会有两个高度。

但在垂直壁立的峭壁悬崖,等高线可以重合。

⑤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缓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间隔相同的地方表示均匀坡。

有时候图上看不出密集与稀疏时,可根据“坡度=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来决定。

⑥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等高线穿过山脊线时,山脊线两侧的等高线略呈平行状。

等高线穿过河谷(山谷线或集水线)时,向上游弯曲,成反V字形。

⑦两对等高线凸侧互相对称时,为山岳的鞍部,也叫山的垭口。

⑧示坡线表示降坡方向:示坡线是与等高线垂直相交的短线,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有时也叫做降坡线。

⑨几条特殊的等高线:0米线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线;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为平原地形;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为丘陵地形;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河谷转折呈V字形——为山地地形;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为高原地形。

等高线地形图判读

等高线地形图判读

等高线地形图判读是中学地理学习中的一处重点,更是难点,本文试着从难点突破方面做点总结,希望对学生有所帮助。

一、山脊和山谷的判断方法:图中AB线为山谷线,CD线为山脊线方法一:横向地势比较法如果对山脊和山谷作横向比较,即图中MN方向和XY方向,我们可以发现,山脊处(XY方向)为中间高两侧低;而山谷处(MN方向)为中间低两侧高。

结论:中间高两侧低——山脊;中间低两侧高——山谷。

方法二:纵向比较法如果对山脊和山谷作纵向比较,即图中AB方向和CD方向,我们可以发现,山脊处(CD方向)等高线由高处弯向低处;而山谷处(AB方向)等高线由低处弯向高处。

结论:凸高为谷,凸低为脊。

二、等高线地形图中鞍部的剖面特征: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如果沿不同方向对鞍部作剖面图,可得到两种完全不同的地形剖面图。

沿两座山峰连线方向看,两边高,中间低;沿垂直于两座山峰连线方向(为山谷)看,两边低,中间高。

五、等高线地形图中的河流:1.河流位置:河流一般发育在山谷处,而山脊往往会成为河流的分水岭。

2.河流的流向:由于河流一般发育在山谷处,而山谷等高线的特征是由低处弯向高处,故可判断河流的流向。

例:读下图判定河流ab段的流向。

解析:因为河流常发育在山谷地形处,而山谷等高线由低处弯向高处(如下图)。

故可判定图中50米等高线以北地势比50米等高线内的地势高,从而推断河流的流向。

3.河流与地势高低:等高线地形图中,可以根据河流流向判定地势的高低。

例:下图中,两岛的地势差异性表现为()A.甲岛西高东低,乙岛东高西低B.甲岛东高西低,乙岛中高周低C.甲岛中高周低,乙岛中低周高D.甲岛中低周高,乙岛西高东低解析:图中甲岛河流自东向西注入海洋,故判断地势东高西低,乙岛河流自中间流向四周入海,故判断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答案:B六、水库大坝的建设:1.水库大坝的选址:大坝一般选在峡谷处,水库库址应选在河谷、山谷地区“口袋形”盆地或洼地处。

2.水库范围的确定:水库范围应是由大坝及接触到的最高一条等高线共同所组成的闭合区域。

13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3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 A.50 m B.55 m C.60 m D.65 m
(2)图中①②③④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设计坝高约13 m。 若仅考虑地形因素,最适宜建坝处的坝顶长度约( )
A.15 m B.40 m C.65 m D.90 m
(3)根据河流的干支流进行判断,河流的干流和 支流流向总是趋于一致的,知道一个支流的流向, 干流的流向也可判断。
3.等高线图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运用,具体 如下表所示
[读图“五步法”]
第五步:组答案、防失误
(1)该类图常涉及计算,要注意非等高线上的点 是一个范围,因此图中的最大高差也是一个范围, 要选择符合这个范围的最大值。
(3)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设计坝高约13 m。 若仅考虑地形因素,最适宜建坝处的坝顶长度约( )
A.15 m B.40 m C.65 m D.90 m
第一步:读图名、知图类
等高线地形图因其特征明显,如果对区域位置没 有特别要求,有时没有明确的图名,而是隐含在图例 中,由图例中的“等高线”可知此图为等高线地形图, 应抓住等高线特征来解读。
如果图上看不出等高 线密集与稀疏,可根 据“坡度=垂直相对 高度/水平距离”来确 定
2.等高线地形图中河流流向的判断
(1)根据等高线的数值变化判断出地势的大致走 向,按照“水往低处流”的规律进行判断。
(2)根据等高线的弯曲方向进行判断,在等高线 地形图上,河流的流向与河流处等高线的凸出方向 相反。
“读图析图能力——多增分”系列之(十三)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一、五大地形
1、平原:地势低平,起伏和缓,相对高度一般 不超过55米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一、课标解读本条标准要求学生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不同的地形部位,包括山峰、山脊、山谷等。

除了列出的三种部位,其他地形部位也应作为教学要求。

在几种常见地形部位中,山脊和山谷的区分较难,需要学生总结出山脊部位和山谷部位等高线凸出方向的不同。

通过等高线的疏密状况判别坡的陡缓形态,实质上可理解为单位水平距离上的相对高度大小。

估算高度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关键是要明确等高线值和等高距。

二、教材分析本节教材需要落实的课标内容是: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判读坡度的陡缓,识别山峰、山脊、山谷、陡崖等常见的地形部位。

教材结构合理,首先介绍等高线地形图的表示方式,然后详细说明海拔和相对高度的概念,以及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最后,通过实例让学生识别常见的地形部位。

本节的重难点为等高线的形态与坡度陡缓的关系,以及在等高线地形上识别山顶、山脊、山谷、陡崖、鞍部等基本部位。

三、教学目标1、能够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初步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坡度陡缓。

2、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形式,找出山地基本部位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形态特点。

3、激发学生研究地理知识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小组讨论、合作研究,形成积极思考、乐于探究的研究态度。

四、学情分析初一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方面尚有不足,可以通过形象的课件和实体模型来强化直观性。

此外,学生们的参与意识强,对新事物怀有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教学过程中应多让学生动手操作、比赛竞争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五、评价设计本教学设计符合课标要求,教材结构合理,教学目标明确。

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研究地理知识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研究,形成积极思考、乐于探究的研究态度。

对于初一学生的学情分析也考虑到了学生的特点,采用了形象的课件和实体模型来强化直观性,同时多让学生动手操作、比赛竞争,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地形名称:
(1)山顶:也可称山峰,山岭。

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数值中部高四周低,则中部为山岭
(2)山脊: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弯曲的地方
(3)山谷: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弯曲的地方
(4)盆地: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数值中部低四周高,则中部为盆地
(5)鞍部:等高线地形图中,两个相邻的山岭之间相对较低处
(6)陡崖: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相交的地方
(7)陡坡与缓坡: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密集处为陡坡;等高线稀疏处为缓坡。

不同等高线地形图中,要根据比例尺确定。

(8)阳坡与阴坡:等高线地形图中,阳光照射较多的为阳坡,反之为阴坡。

阳坡与阴坡的确定要联系南北半球与纬度。

2.相关线面:
(1)示坡线:画在等高线一侧,由地势高处指向地势低处
(2)脊线: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弯曲,各等高线最大弯曲处的连线
(3)槽线: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弯曲,各等高线最大弯曲处的连线
(4)分水岭:等高线从高出向低处凸出,最大弯曲处的连线是脊线,也叫分水岭
(5)集水线:等高线从低处向高处凸出,最大弯曲处连线就是山谷线,也叫集水线:
3.绝对高度与相对高度:
(1)海拔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高度。

在地图上用海拔高度表示地面高度;等高线图上所标的注记数字均为海拔高度,非相对高度。

(2)相对高度:地面某个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相对高度的数值可能比海拔高度小,也可能比海拔高度大。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应用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应用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等高线地形图判读是中学地理学习中的一处重点,更是难点,先试从难点突破方面做点总结,希望对学生有所帮助。

一、山脊和山谷的判断方法:图中AB线为山谷线,CD线为山脊线方法一:横向地势比较法如果对山脊和山谷作横向比较,即图中MN方向和XY方向,我们可以发现,山脊处(XY方向)为中间高两侧低;而山谷处(MN方向)为中间低两侧高。

结论:中间高两侧低——山脊;中间低两侧高——山谷。

方法二:纵向地貌比较法如果对山脊和山谷作纵向比较,即图中AB方向和CD方向,我们可以发现,山脊处(CD方向)等高线由高处弯向低处;而山谷处(AB方向)等高线由低处弯向高处。

结论:凸高为谷,凸低为脊。

战略通法:由等值线:“高高低低”判读:由高海拔(值)先低海拔(值)弯曲,说明此处高(值)(山丘);由低海拔(值)向高海拔(值)弯曲,说明此处为低海拔(值)(山谷)二、等高线地形图中鞍部的剖面特征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如果沿不同方向对鞍部作剖面图,可得到两种完全不同的地形剖面图。

沿两座山峰连线方向看,两边高,中间低;沿垂直于两座山峰连线方向(为山谷)看,两边低,中间高。

三、有关定量计算1.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n-1)×Δd≤ΔH<(n+1)×Δd n:悬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Δd:等高距理解:2.悬崖绝对高度的计算(1)悬崖崖顶的绝对高度:大≤H<大+Δd 大:指重合等高线中高度最大的。

(2)悬崖崖底的绝对高度:小-Δd<H≤小小:指重合等高线中高度最小的。

理解:【例题】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读图完成1-2题1.陡崖A处的高度为()A.10米B.20米C.20米以上D.20米以下2.公路选择在该地形区通过的原因是()A.该部位是山脊,地势较高B.该部位是山谷,工程量较小C.该部位是鞍部,地势较低D.该部位岩层软弱,易于开挖【解题】1、陡崖A处有3条等高线重合,根据计算公式可得到其相对高度为20~40米之间。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D处。工程量小(水库蓄水量大) 但随之可能带来的
问题是:
问题:淹没村庄和 农田,需要移民

读我国某海港城市的规划图,回答下列问题: 假设该城市欲规划 建设海滨浴场和港口, 请你在①②③④处为海 滨浴场和港口选择适宜 地址,并分别阐述你的 选择理由。
③处宜建海滨浴场,此处位于港湾中,水域较浅,沙滩宽阔; ④处宜建港口,此处位于港湾中,避风条件好,等深线密集, 水域较深有利于航行。
假如在甲村和乙村间修建一条公路,经过A处还 是B处施工较为容易?为什么?
例、读下面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要求: 西北—— 东南 1、小河的流向是__ ____;计划引小河水到 C 处,在AC和BC两条线路中,__线路较合理,原因是: AC A处比C处高,
引水顺势下流,
而B处比C处低,
往高处引水较
困难。
山谷
B、水文特征:
◆ 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水能丰富,陡崖
处有时形成瀑布;
◆ 河流的流量还与流域面积(集水区域面积)和所处
的迎风坡、背风坡位置有关;

河流流出山口后常形成冲积扇。
(2)地形状况与区位选择: ①选“点”设计:根据要求考虑点的位置。
A、 确定水库及坝址的位置:
a 、水库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选在“口袋 形”的洼地或小盆地 ( 喀斯特地貌不行 ) ,因为:这些 地区库容大,有较大的集水面积 。(袋大口小) b 、大坝应建在等高线近于闭合地段,亦即盆地或 洼地的最窄处,因为:可以减少工程量,节省投资, 确保大坝安全。
影响因素:比例尺、等高距、等高线的疏密
计算
• 4、等高线与区位选择
(1)地形状况与河流
A、水系特征:
◆ 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
等高线地形图是一种用等高线来表示地面高度的地图,用于分析地面高度的变化、地势等。

以下是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等高线的间距:等高线的间距表示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如果等高线之间的间距很小,表示地形起伏很小;如果等高线之间的间距很大,表示地形起伏很大。

等高线的密集程度:等高线的密集程度表示地形的陡峭程度。

密集的等高线表示地形陡峭,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大;相反,稀疏的等高线表示地形缓和。

等高线的形态:等高线的形态表示地形特征。

圆形的等高线表示山顶,椭圆形的等高线表示山坡,V形的等高线表示沟谷,平直的等高线表示平原等。

等高线的连接关系:等高线的连接关系表示地形的连续性。

如果等高线连接紧密,表示地形连续;如果等高线间隔较大,表示地形间有间断。

通过以上判读方法,我们可以了解地面高度的变化、地势、山峰、沟谷等地形特征。

掌握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地形地貌,为实地工作和旅游探险提供参考。

1/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篇读图攻略1.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典图1:云南省宾川县地形图典图2:新疆的额尔齐斯河
流域地形图
典图3:堪察加地形图
典图4:某小区域地
形图
考向:地形主要特点及其对其他自然要素的影响考向:地形图的判读、河流
支流分布特征、降水特点
及成因
考向:等高线地形图的
判读、地形对气候的影

考向:等高线地形图
的判读及相关计算
1.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
判读方面读图内容分析、解决问题
读数值范围①区域地势起伏大小;②海拔最大值、最小

判读区域地形特征,判断坡向(迎风
坡、背风坡、阳坡、阴坡)
读延伸方向区域等高线整体大致凸出方向
读疏密程度①坡度陡缓——密陡疏缓
②坡面凸凹:高疏低密——凸坡,高密低疏
——凹坡
农业:陡坡种植水土保持林,缓坡修梯田
工程建设:为了使道路平坦,公路尽量沿
等高线修建,“之”字形道路也是为了
降低坡度
读弯曲状况①山脊:凸向低处
②山谷:凸向高处
判断河流流向: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
方向相反
4 / 5
③鞍部:正对的两山峰等高线之间的空白部分局部等温线弯曲:山谷地势低,气温较两侧高,等温线凸向气温低的方向;山脊相反
读局部闭合①山顶、山峰:中间高四周低
②盆地、洼地:四周高中间低
③两条等值线之间闭合区域,判读规
律:“大于大的”或“小于小的”
判读局部海拔高低、高度范围、高差等
2.等高线地形图的常见考查方向及其判读技巧
考查方向具体内容判读技巧与应用
推算高度通过读取两条等高线的数值,计算某地的
海拔或相对高度
①陡崖的相对高度计算公式:(n-
1)d≤ΔH<(n+1)d;任意两点之间的相对高
度计算公式:(n-1)d<ΔH<(n+1)d(n为陡
崖或两点间经过的等高线条数,d为图中
的等高距)
②用“十字相差法”计算,先读出两地的
高度范围,求出最大差(A)和最小差(B),两
地相对高度介于B~A之间
判断地形类型①根据等高线的弯曲、延伸方向和数值
大小可判断出山峰、盆地、山脊、山
谷、鞍部、陡崖等地形类型
②在大范围内可判断平原(海拔在200 m
以下)、丘陵(海拔在500 m以下,相对高
度小于200 m)、高原(海拔较高,相对高
度较小)、山地(海拔在500 m 以上,相对
高度大于200 m)、盆地(中间较低,四周
较高)五种基本地形
①“凸高为谷、凸低为脊”
②平原与高原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海拔方
面,山地与丘陵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相对高
度方面
4 / 5
4 / 5
确定坡度 陡缓和地势
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①等高线越稀疏,表明坡度越缓,反之越陡;间隔相同的
地方表示均匀坡。

②若坡面等高线高处
密、低处疏表示凹形坡(坡向下凹),反之则为凸形坡(坡向上拱);站在地势高处向低处看,凸坡视线常被阻挡,通视状况较差
如果图上看不出等高线密集与稀疏,可根
据“坡度=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来确定 3.等高线地形图中河流流向的判断方法
(1)根据等高线的数值变化判断出地势的大致走向,按照“水往低处流”的规律进行判断。

(2)根据等高线的弯曲方向进行判断,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河流的流向与河流处等高线的凸出方向相反。

(3)根据河流的干支流进行判断,河流的干流和支流流向总是趋于一致的,知道一个支流的流向,干流的流向也可判断。

下图示意我国黄土高原某地林木的分布状况,图中相邻等高线之间高差均为30米。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林木生长与土壤水分条件相关,图中林木密集区位于( ) A.鞍部
B.山谷
C.山脊
D.山顶
2.图示区域内东、西两侧最大高差可能是( ) A.156米 B.178米
C.220米
D.255米
解答示例
:
答案 1.B 2.C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到华北某山区古村落进行研学旅行。

该村落堪称山区院落民居的典范,村中保留了大量明清时期的院落。

下图示意该村落及周边地形。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2019山东青岛3月质检)该古村落所处区域范围内的最大高差最可能是( )
A.18米
B.38米
C.58米
D.78米
答案 C 从图中可知,该古村落所处区域有650米、670米两条等高线穿过,村落最低处海拔为630~650米,最高处海拔为670~690米,因此古村落所处区域范围内最大高差接近60米,因此C项正确。

4.(2019山东青岛3月质检)推测该古村落的景观特点是( )
A.依山修建,南高北低
B.院落小巧精致,组织紧凑
C.道路宽阔,石材铺设
D.房屋南北置窗,大小一致
4 / 5
答案 B 结合图中等高线和比例尺可知,该古村落地处山间河谷地带,地势北高南低,A项错误;地势起伏较大,用地紧张,因此院落紧凑,B项正确。

受地形限制,明清时期修筑道路较窄,C项错误;华北地区冬季寒冷,为阻挡冬季风,房屋北窗较小,D项错误。

4 /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