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半期试题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半期试题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半期试题

D 、钟乳石

C 、机器人

B 、珊瑚礁

A 、向日葵

印江县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半期检测

七年级生物试卷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 分 得 分 评卷人

积分人

(考试时间:120分钟,卷面分值:100分)

一、我会选(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答案填入下面的答题表中。每题2分,共40分)。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 案

题 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 案

1. 你喜欢生物吗?地球由于各种生物的存在而美丽。请仔细观察下列各图,属生物的是:

2、下列特征,不属于...

所有生物共同具有的是: A.都具有应激性 B.都能繁殖后代 C.都能运动 D.都能进行新陈代谢 3.某班同学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实验中,甲、乙、丙、丁四个小组同学所使用的鼠妇数量分别是1只、2只、3只、10只,使用的鼠妇数量比较科学的小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4.在一块稻田中,影响水稻生活的非生物因素.....

有: ①阳光 ②杂草 ③水分 ④土壤 ⑤田鼠 ⑥空气 ⑦蝗虫

A、①②⑤⑥ B、③④⑦⑧ C、①③④⑥ D、②⑤⑦⑧ 5.光学显微镜是生物实验室常用的仪器,正确..的使用方法步骤是: ①对光 ②观察 ③收放和整理 ④取镜和安放 ⑤放置玻片标本 A 、①②④③⑤ B 、④①⑤②③ C 、②⑤①④③ D 、⑤②④③① 6.下列关于生物科学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林奈被称为“分类学之父” B 、达尔文创立了生物进化论 C 、李时珍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D 、哈维发现了血液循环

7.在制作 “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刮取细胞的部位和在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是: A 、口腔内侧壁、清水 B 、牙缝、清水

学 校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C 、口腔内侧壁、生理盐水

D 、牙缝、生理盐水

8. 下图是“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按照实验操作过程,将下列实验步骤进行排序,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①→②

C 、①→②→④→③

D 、③→④→②→① 9.每个生物体都有一定的结构层次,一株完整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 A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B 、组织→细胞→系统→植物体 C 、器官→细胞→系统→植物体 D 、组织→细胞→器官→植物体 10. 具有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的组织是:

A、上皮组织 B、结缔组织 C、肌肉组织 D、神经组织 11.四位同学使用不同的显微镜镜头组合(如右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装片。在显微镜视眼中看到细胞最多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2、某同学在一个视野中看到一行细胞(右图),此时显微镜镜头的 读数是“10×”和“10×”,如果将镜头换成“10×”和“40×”,那 么在一个视野中可以看到的细胞数目是:

A 1个

B 2个

C 4个

D 8个

13、下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生态系统?

A.一片草场 B.一片沙漠 C.生物圈 D.一个羊群 14、“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你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A 、光 B 、水 C 、温度 D 、湿度 15.细胞分裂过程中,最先进行的是下列哪项:

A .细胞核先由一个平分成两个

B .细胞质平分成两份

C .形成新的细胞壁

D .形成新的细胞膜

16.下列结构中属于组织的是:

A 、一个西瓜

B 、一粒西瓜籽

C 、一块洋葱表皮

D 、一根西瓜苗 17、下列不属于动物细胞的是:

A 、肌肉细胞

B 、番茄果肉细胞

C 、血细胞

D 、神经细胞 18、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 )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细胞核 ④线粒体 ⑤叶绿体 ⑥液泡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④⑤⑥ 19、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为

乙 丙 丁 目镜 15×

10×

10×

15×

物镜 40×

40×

10×

10×

①作出假设②表达与交流③制定计划④提出问题⑤得出结论⑥实施计划

A、④①③⑥⑤②B、④③⑥①⑤②C、④③②①⑤⑥D、①④③⑥⑤②

20、“神舟十号”于20XX年6月11日17时38分02.666秒发射,共搭载三位航天员——聂

海胜、张晓光、王亚平。请问下列哪项不是宇航员必须携带的维持生命的物质:

A、鲜花

B、淡水

C、营养物质

D、氧气

二、比一比,看谁的答案最有科学性(每空2分,共20分)。

1、生物学是研究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到目前为止,生物学家

已经发现、命名和记录了万种生物。

2、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

大气圈的下层、整个和岩石圈的上层。

3、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4、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和。

5、细胞的分化形成,人和动物的四种基本组织是上皮组织、、

肌肉组织和。

三、我是小判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10分)。

1. 动物具有应激性,植物不具有应激性。()

2. 上皮组织都分布在体表。()

3. 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

4.“蚁穴溃堤”这一成语主要揭示了生物可对环境造成影响。()

5. 绿色开花植物有六种器官,其中根、茎、叶是营养器官。()

6.蛇类经常袭击人类,所以我们大量地捕捉蛇,这种做法是正确的。()

7.水和无机盐能进入细胞而有害物质不能进入,这主要是细胞壁的作用。()

8.生物多样性中最基本的多样性是遗传多样性。()

9.李时珍在研究药物时,采用的方法主要是观察法。 ( )

10.制作临时装片时,必须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水滴再轻轻盖上,目的是防止产生气泡。

()

四、我会读图和分析([ ]填序号或字母,横线上填名称。每空1分,共20分)。

1、观察下面显微镜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具有放大物像功能的结构

[ 1 ] 和[ 6 ] 。

(2)转动[3] 和[5] ___________。

(3)就能使[2] 上升或下降。

欲使视野里模糊的细胞图像变得更加清晰,

应调节显微镜的[ ]。

(4)调节光线的结构是

[10] 和[13] 。

观察操作显微镜下降镜筒时,眼睛一定要

看着。

细胞质

A

B C 细胞壁 叶绿体 (5)若在装片上写有字母“b ”,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 。 (6)若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在视野左下方,要把物像调到视野中央,应将玻片标本 向 移动。在显微镜的视野中央出现一污点,移动装片和目镜,污点均不动,则污点可能在 上。

2、要想探索生命的奥妙,需从了解细胞开始。右图 是细胞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

(1)你能推断出,这是 细胞的结构 图(选填“动物”或“植物”), 因为该细胞 有 (任写一种)。 (2)图中,起到保护作用,还能与外界环境 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 ] ,

对细胞的生命活动起着控制作用的是[ ] 。

(3)小明喜欢喝鲜榨果汁,这种汁液主要来自细胞的[ ] 。 五、我会探究 (共10分)。

1、下面是一位同学写的一份关于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报告,由于被水浸渍,一些地方字迹已经看不清楚(题目中画横线处),请你将它补充完整,并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每空1分,共8分)

实验报告

实验内容: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设计方案:⑴、材料用具:10只鼠妇,湿润的土壤,纸盒一个,纸板、玻璃板各一块。⑵、实验装置:在纸盒里放上一层湿润的土壤,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玻璃板,一侧盖上纸板。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 和 两种环境。 方法步骤:⑴、将鼠妇放入纸盒中,两侧的中央放入数量相等的鼠妇,静置2分钟。 ⑵、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黑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 实验记录: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的鼠妇数目 环境 2min 3min 4min 5min 6min 7min 8min 9min 10min 11min 明亮 6 2 3 4 5 3 2 2 1 0 黑暗

4

8

7

6

5

7

8

8

9

10

结论: 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在 的环境中生活。 讨论:这个实验的变量是什么?

在的实验中,将实验盒一边遮光,另一边不遮光,这是为了设置一个 实验。

2、小华与母亲去买水果,小华专挑漂亮的苹果,等她挑好后,她母亲又了拿几个退回去,于是小华问妈妈,这是为什么呢?她妈妈说:这几个苹果的皮有破损,不能长时间存放,选择果皮完好的水果,保存的时间长一些。你能尝试解释一下原因吗?(2分)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完整版】

课题第一节形形色色的生物(一)课型新授课序号 1 教育教学目的知识方面描述生物多样性,认识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的内在联系 能力方面初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积累、使用信息的能力,通过交流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 思想教育从情感上引导学生走入生命的世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热情,以积极的态度感受生命世界的精彩与美丽。 重点生物的多样性 难点遗传的多样性 关键以“交流资料”的活动为核心,探讨生物的多样性 教法交流活动法、谈话法、归纳法教具图片、挂图教学教程师生互动教材分析与学法说明 组织教学 授课内容: 生物圈:是生物共有的家园 范围:在海平面以下约11000M和海平面以上约10000M这间,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上层。 一、生物的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 (一)物种多样性 活动:交流物种多样性资料 目的要求:丰富对物种多样性的认识 过程:1、将全班分组(约4-5人一组) 推选组长。 2、各组同学将熟悉的生物名称 写在纸上,相互交流教师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交流 学生分组统计交流 本节从开始就突出生态学观点, 突出人与生物圈的关系,通过交流活 动和丰富多彩的生物图片、挂图等, 让学生有感性认识,再提出课题,所 以要示教师课前尽可能多的收集相关 资料。

教学过程师生互动教材分析与学法说明 统计组内共列举出多少种生物 3、全班各组分别展示和交流统计结果 4、教师将收集的资料展示 讨论:1、上述生物生活的环境怎样 的? 2、为什么生物会如此多种多样结论:生物的家族中包含有植物、动物、真菌、细菌、病毒等, 约200多万种,其中70%动 物,22%植物和真菌,5%单细 胞生物 (二)遗传多样性 在不同种的生物体内,控制其性状遗传的遗传物质也是不尽相同 的。 例:金鱼品种,菊花品种2-2.5万个(三)生态系统多样性 1、生态系统:种类繁多的生物都生活 在一定的环境中,生物与环 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 成了生态系统。 2、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 统: 练习:思考与练习:1、3 各小组表达交流 学生观察 师生归纳、得出结 论 学生讨论,举例说 明 第一次学生活动课前准备很重要, 教师要对小组长进行课前培训,以承担 分组的任务,并多花时间给学生展示和 交流的机会。并布置学生建立生命档案 册。 提高与发展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认识生命 第1章生命的世界 §1.1.1 形形色色的生物 一、生物的多样性 1.物种多样性 无脊椎动物: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性动物、环节动 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动物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鸟类、哺乳类 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裸子和被子) 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 2.遗传多样性 在地球上,不同种生物体内所携带的基因是不同的,即使是同种生物,不同个体的基因也不尽相同。如菊花有2万至2.5万个品种;同一头母猪却生下了一窝白猪、花猪和黑猪等不同毛色的小猪。 3.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态系统: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生物和其生存环境组成。 种类繁多的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生物及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了生态系统。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又可划分为陆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个池塘、一块草地、一块农田都可称为一个生态系统。 二、生物的特征 生物在表现为多样性的同时也具有共性: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在此基础上生物才有生长、繁殖和应激性等生命特征。 (1)应激性生物在遇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的规律性反应,叫做应激性。 应激性是生物具有的普遍特性,它能够使生物“趋利避害”。如向日葵的花盘随着太阳转动;含羞草的叶片受到触动时会自然下垂等。

(2)生长生长是生物普遍具有的一种特性,生物通过生长使体形增大,体重增加。(3)繁殖生物产生后代的过程,叫做繁殖。如蜻蜓点水、母鸡生蛋等。 (4)新陈代谢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如汗液、尿液、二氧化碳等)。 动、植物的遗体,枯枝落叶等不是生物,因为它们不具有上述生物的几个基本特征。 §1.1.2 生物及环境的相互影响

(完整版)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

第8章人体的营养 1、蛋白质的检测实验现象:甲试管中颜色由无色变为紫色,乙试管中颜色前后几乎没有变化。设置乙试管的作用:与甲试管中的现象进行对比,可进一步说明甲试管中的颜色变化不是由水引起的。为什么两试管溶液的颜色变化不同:甲试管中的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呈紫色反应,而乙试管中的清水则不能 2、维生素C的检测实验现象:蓝紫色的吲哚酚试剂滴入甲试管后,蓝紫色立即褪去;滴入乙试管后,蓝紫色不褪去,溶液颜色变成蓝色。为什么两试管溶液的颜色变化不同:甲试管中的维生素C可以使吲哚酚褪色,而乙试管中的清水则不能使吲哚酚褪色。 3、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水、无机盐、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六大类。其中水和无机盐属于无机物,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属于有机物。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可产生能量,通常被称为“三大产热营养素”。 糖类:人体主要的能源物质 4食物供能物质脂肪:一般作为人体储备的能源物质,起保温、缓冲作用 中的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主要为人体生长发育、受损细胞修营养复和更新提供原料 成份水:细胞主要成分之一,参与各项生理活动 非供能物质无机盐:构成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修复的重要原料 维生素:含量少,种类多,缺乏时影响正常生命活动甚至患病。 5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其主要功能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 6、消化:食物的营养成分在消化管内被水解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7、需要经消化才能吸收的物质有淀粉、蛋白质、脂肪,各自的起始消化部位在口腔、胃、小肠。经消化后能被吸收的物质有葡萄糖、甘油、脂肪酸、氨基酸。淀粉遇碘会变蓝。不用消化可直接吸收的物质有:水、无机盐、维生素。 8、说明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过程: 唾液淀粉酶多种酶 淀粉-------------→麦芽糖-----------→葡萄糖 口腔小肠 蛋白质酶多种酶 蛋白质------------→初步消化----------→氨基酸 胃小肠 胆汁多种酶 脂肪-------------→脂肪微粒-----------→甘油+脂肪酸 小肠小肠 9、吸收:指食物中的水、无机盐、维生素,以及食物经过消化后形成的小分子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等,通过消化管的黏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的过程。 10、消化管的各部分的吸收功能:人的口腔、咽、食管无吸收养分的功能,胃能够吸收部分的水和酒精,大肠能够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的维生素,而绝大部分的营养物质是由小肠吸收的。 11、为什么说小肠是消化食物与吸收养分的主要部位? 因为小肠是消化管中最长的一段,长约 ...................................5.—.6.米,小肠内表面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 毛,可以扩大吸收面积;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从而促进小肠的吸收;......................................... 小肠绒毛的壁很薄,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营养物质容易通过。所以说,小肠是 ......................................消化和吸收的 主要部位 ....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资料汇总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 第一章、生命的世界 1、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生物生活在地球表面的一个“薄层”里,这个“薄层”叫做生物圈。它以海平面为标准,向上10000m ,向下11000m 。它包括大气圈的下层、岩石圈的上层和整个水圈。 2、生物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统称多样性。(biological diversity )今天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是长期生物进化的结果。 生态系统: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称为生态系统。(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类型有:陆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 3、生物的特征:应激性、生长和繁殖、新陈代谢等 应激性:生物在遇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的规律性反应,叫做应激性。 生长和繁殖:生物通过生长使体形增大、体重增加;生物产生后代的过程,叫做繁殖。 新陈代谢:生物需要营养物质、需要排出体内的废物、需要呼吸等,这些是新陈代谢现象。 还有遗传和变异、适应性等等。 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根据以上特征可以区分生物和非生物。 4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区分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1)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温度、湿度、生存空间等。 (2)生物因素:生物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形成的关系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互助关系、共生关系。 5、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不仅受环境的影响,反过来也会影响和改变环境。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普遍性也具有相对性。如:保护色、警戒色、拟态这三种是生物适应环境的表现。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环境。如:绿色植物可以降低温度、增加大 生态系 统 生产者——植物 消费者——动物 分解者——细菌、真菌 生 物成分 非生物成分:阳光、空气、水、温度、湿度、生存空间等

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北师大版)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汇(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 生物圈中的人 一、人体的营养 (一)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有机物(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无机物(无机盐、水) 两大类营养物质。糖类、蛋白质、脂肪为“三大产热营养素”,维生素是不含能量的有机物。 1、糖类包括:淀粉、麦芽糖、葡萄糖。重要的供能物质。人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消耗 的能量主要来自糖类,是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主要存在谷类、薯类食物中。 2、蛋白质由氨基酸组成,是构成组织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生长发育,细胞受损、组织更新生命活动调节 的物质基础。由于儿童、青少年发育快,所以,需要大量的蛋白质,否则,儿童易生长不良,发育迟滞;成 人会患贫血、肌肉萎缩。瘦肉、鱼、奶、蛋、豆类中富含。 3、脂肪是人体主要的储能物质,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作为备用能源贮存在皮下,有保温、产热、维持体 温恒定的功能。有植物脂肪、动物脂肪。 4、维生素既不构成人体细胞又不提供能量,需求量小,但作用很大。分水溶性和脂溶性。维生素A,存在于肝脏、鱼肝油中;缺乏时,易患夜盲症、干眼症、皮肤干 维生素D,存在于肝脏、鱼肝油、蛋类中,儿童缺乏时易患佝偻病;成人缺乏时燥、易患骨 质疏松症。VA VD属脂溶性维生素,服用时应吃点有油的食物,以利于吸收。 维生素E 1,存在于动物肝脏、糙米、全谷类种皮,缺乏时易患神经炎、脚气病、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生长迟缓。 维生素C,存在于蔬菜水果中,缺乏时易患坏血病,牙龈充血肿胀,皮肤青一块紫一块,抵 抗力下降。它的发现标志人类能够征服坏血病了。VB1 VC属水溶性维生素,只要用水送 服即可。 5、水,是细胞的主要成分,占体重的60%—70% 在物质运输、体温调节有重要的作用。 6、无机盐:钙、磷是构成牙齿和骨骼的重要成分。儿童缺钙易患佝偻病,成年患骨软化症; 铁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缺铁易患贫血;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缺碘易患地方性甲 状腺肿。瘦肉、鱼、奶、蛋、豆类食物中富含。 7、注意:课本7下P3蛋白质、VC的检测方法。P4活动“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的实验检测方法。 (二)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1、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和消化腺。消化管有容纳、磨碎、搅拌和运输食物的功能。 2、消化管依次包括:口腔T咽T食道T胃(左上腹部,最膨大的部位)7小肠(腹腔,最长5-6米)T大肠(阑尾位于右下腹部)T肛门。 3、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肝脏、肠腺和胰腺。肝脏是最大的消化腺,也是人体最大的 解毒器官,分泌的胆汁不含消化酶,能对脂肪起乳化作用。淀粉在口腔开始被消化,蛋白 质在胃开始被消化,脂肪在小肠开始被消化。肠液和胰液能对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起共同 消化作用。消化液中有消化酶的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胰腺和肠腺。 4、食物的消化(大分子有机物水解成小分子有机物)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淀粉口腔(初始消化场所)r麦芽糖小 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葡萄糖(最终消化产物) (2)蛋白质胃(初始消化场所).初步消化一小肠氨基酸(最终消化产物) (3)脂肪小肠(初始消化场所)月脂肪微粒小肠甘油+脂肪酸(同上) 5、营养物质的吸收。消化后形成的小分子营养物质经消化管粘膜的上皮细胞进入血液的过 程。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场所或部位)。 6、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1)人的口腔和食道几乎没有吸收养分的功能 (2)胃:吸收部分的水和酒精。酗酒伤胃。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资料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 第一章、生命的世界 1、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生物生活在地球表面的一个“薄层”里,这个“薄层”叫做生物圈。它以海平面为标准,向上10000m ,向下11000m 。它包括大气圈的下层、岩石圈的上层和整个水圈。 2、生物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统称多样性。(biological diversity )今天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是长期生物进化的结果。 生态系统: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称为生态系统。(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类型有:陆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 3、生物的特征:应激性、生长和繁殖、新陈代谢等 应激性:生物在遇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的规律性反应,叫做应激性。 生长和繁殖:生物通过生长使体形增大、体重增加;生物产生后代的过程,叫做繁殖。 新陈代谢:生物需要营养物质、需要排出体内的废物、需要呼吸等,这些是新陈代谢现象。 还有遗传和变异、适应性等等。 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根据以上特征可以区分生物和非生物。 4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区分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1)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温度、湿度、生存空间等。 (2)生物因素:生物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形成的关系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互助关系、共生关系。 5、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不仅受环境的影响,反过来也会影响和改变环境。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普遍性也具有相对性。如:保护色、警戒色、拟态这三种是生物适应环境的表现。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环境。如:绿色植物可以降低温度、增加大气湿度、调节气候等;蚯蚓还可松土;蝗虫啃食庄稼等。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有利弊之分,但其结果都是使存活下来的生物更能适应环境;生物的生存也会影响环境。生物和环境是统一的有机整体。 生态系 统 生产者——植物 消费者——动物 分解者——细菌、真菌 生 物成分 非生物成分:阳光、空气、水、温度、湿度、生存空间等

【完整升级版】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册完整版)

(此文档为wor d格式,下载 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课题 第一章 第1节形形色色的生物(一) 课型新授课课时 1 教育教学知识方面描述生物多样性,认识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的内在联系 能力方面初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积累、使用信息的能力,通过交流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

目的思想教育从情感上引导学生走入生命的世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热情,以积极的态度感受生命世界的精彩与美丽。 重点生物的多样性 难点遗传的多样性 关键以“交流资料”的活动为核心,探讨生物的多样性 教学教程师生互动教材分析与学法说明 组织教学 授课内容: 生物圈:是生物共有的家园 范围:在海平面以下约11000M和海平面以上约10000M这间,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上层。 一、生物的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 (一)物种多样性 活动:交流物种多样性资料 目的要求:丰富对物种多样性的认识 过程:1、将全班分组(约4-5人一组) 推选组长。 2、各组同学将熟悉的生物名称写 在纸上,相互交流教师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交流 学生分组统计交流 本节从开始就突出生态学观点,突 出人与生物圈的关系,通过交流活动和 丰富多彩的生物图片、挂图等,让学生 有感性认识,再提出课题,所以要示教 师课前尽可能多的收集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师生互动教材分析与学法说明

统计组内共列举出多少种生物 3、全班各组分别展示和交流统计结果 4、教师将收集的资料展示 讨论:1、上述生物生活的环境怎样的? 2、为什么生物会如此多种多样结论:生物的家族中包含有植物、动物、真菌、细菌、病毒等,约200 多万种,其中70%动物,22% 植物和真菌,5%单细胞生物(二)遗传多样性 在不同种的生物体内,控制其性状遗传 的遗传物质也是不尽相同的。例:金鱼品种,菊花品种2-2.5万个(三)生态系统多样性 1、生态系统:种类繁多的生物都生活 在一定的环境中,生物与环境 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了 生态系统。 2、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 统: 练习:思考与练习:1、3 各小组表达交流 学生观察 师生归纳、得出结 论 学生讨论,举例说 明 第一次学生活动课前准备很重要, 教师要对小组长进行课前培训,以承担 分组的任务,并多花时间给学生展示和 交流的机会。并布置学生建立生命档案 册。 提高与发展教学反思 昆虫的种类为什么这样多? 昆虫种类繁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繁殖能力强 (2)体型小 (3)食量小、食物杂 (4)有很强的选择适宜生活环境的迁移能力(5)有很强的适应性 (6)多变的生存行为 学生对分组很感兴趣,但举例说明生物的种类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学生还没有学过生物分类,在举例时经常有混淆,将植物、动物、微生物等混为一类。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是新课程,没有合适的挂图,使本节课的内容显得有些空洞。 课题第一节形形色色的生物(二)课时 2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

驻马店第十中学七年级生物复习提纲
第 8 章 人体的营养 1、蛋白质的检测 实验现象:甲试管中颜色由无色变为紫色,乙试管中颜色前后几乎没 有变化。设置乙试管的作用:与甲试管中的现象进行对比,可进一步说明甲试管中的颜色变化 不是由水引起的。为什么两试管溶液的颜色变化不同:甲试管中的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呈紫 色反应,而乙试管中的清水则不能 2、维生素 C 的检测 实验现象:蓝紫色的吲哚酚试剂滴入甲试管后,蓝紫色立即褪去; 滴入乙试管后,蓝紫色不褪去,溶液颜色变成蓝色。为什么两试管溶液的颜色变化不同:甲试 管中的维生素 C 可以使吲哚酚褪色,而乙试管中的清水则不能使吲哚酚褪色。 3、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水、无机盐、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六大类。其中 水和无机盐属于无机物,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属于有机物。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可产 生能量,通常被称为“三大产热营养素” 。 糖 类:人体主要的能源物质 4 食物 供能物质 脂 肪:一般作为人体储备的能源物质,起保温、缓冲作用 中的 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主要为人体生长发育、受损细胞修 营养 复和更新提供原料 成份 水:细胞主要成分之一,参与各项生理活动 非供能物质 无机盐:构成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修复的重要原料 维生素:含量少,种类多,缺乏时影响正常生命活动甚至患病。 5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其主要功能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 6、消化:食物的营养成分在消化管内被水解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7、需要经消化才能吸收的物质有淀粉、蛋白质、脂肪,各自的起始消化部位在口腔、胃、 小肠。经消化后能被吸收的物质有葡萄糖、甘油、脂肪酸、氨基酸。淀粉遇碘会变蓝。不用消 化可直接吸收的物质有:水、无机盐、维生素。 8、说明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过程: 唾液淀粉酶 多种酶 淀粉-------------→麦芽糖-----------→葡萄糖 口腔 小肠 蛋白质酶 多种酶 蛋白质------------→初步消化----------→氨基酸 胃 小肠 胆汁 多种酶 脂肪-------------→脂肪微粒-----------→甘油+脂肪酸 小肠 小肠 9、吸收:指食物中的水、无机盐、维生素,以及食物经过消化后形成的小分子物质,如葡 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等,通过消化管的黏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的过程。 10、消化管的各部分的吸收功能:人的口腔、咽、食管无吸收养分的功能,胃能够吸收部 分的水和酒精,大肠能够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的维生素,而绝大部分的营养物质 是由 小肠吸收的。 11、为什么说小肠是消化食物与吸收养分的主要部位? 因为小肠是消化管中最长的一段,长约 — 6 米,小肠内表面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 ...............5 . . . .................... 毛,可以扩大吸收面积;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从而促进小肠的吸收; ......................................... 小肠绒毛的壁很薄,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营养物质容易通过。所以说,小肠是 消化和吸收的 ................................... ... 主要部位 ....
1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 单元测试题(1、2章) 学校班级姓名分数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机器人 B、钟乳石 C、珊瑚虫 D、珊瑚 2、在做“响尾蛇是根据什么标记去追寻中毒的猎物的”实验时,将一只没有被蛇咬过的 死老鼠用于实验的目的是 A、作为重复实验以减少误差 B、将它与响尾蛇咬过的死老鼠形成对照 C、研究响尾蛇是习惯袭击死的还是活的老鼠 D、将响尾蛇咬过的死老鼠作为实验组 3、某班同学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实验中,甲、乙、丙、丁四组同学所使 用的鼠妇数量依次是3只、2只、1只、10只,使用鼠妇数量比较科学的小组是 A、丁B、丙C、乙D、甲 4、“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的是 A、捕食 B、合作 C、竞争 D、食物网 5、鱼必须生活在水里,离开水一段时间就会死亡。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 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 C、生物改变环境 D、生物依赖环境 6、含羞草的叶子被碰后会合拢,这说明生物具有 A、生长现象 B、应激性 C、繁殖 D、呼吸 7、下列关于生物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动物能呼吸、植物不能 B、动、植物都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C、动、植物都能排泄体内废物 D、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8、我国科学家通过努力,终于摸清了野生东北虎的数量。这项活动主要采用的方法是 A、观察法B、调查法C、实验法D、分类法 9、按照正确方法对同一地区内的裸地、草地和茂密的灌丛测量湿度,三处湿度大小的关 系应是 A、裸地>草地>茂密的灌丛B、茂密的灌丛>草地>裸地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1。认识地面上动物的多样性;初步了解动物的分类 2。了解家兔的外形及家兔的内部结构 3。描述家兔生殖,哺育的特点 4。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通过观察家兔的内部结构图示,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和综合的能力 利用现实生活中哺乳动物之间形态特点的比较,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 观察活动中养成学生乐于探究生命奥秘的兴趣,及早地建立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 引导学生观察家兔的外形及内部结构,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难点: 通过学生的观察和比较说出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准备: 练习投影片相关内容的光盘VCD 电视动物纸片及磁铁 投影仪 教法:

学生观察,师生交流为主 [复习]: [投影1] 1.植物的分类! 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蕨类植物苔藓植物藻类植物 2.请说出下列植物分别属于哪一类植物: 侧柏水杉桃树贯众银杏葫芦藓花生番茄小麦卷柏 3。果实是由花的-------发育而来,种子是由花的---------发育而来,有一根豆角,它的里面有8粒种子,那么它由--------个子房-------个胚珠发育而来的。 [新授] 引入:我们以上学习了地面上的植物,地面上除了有多样的植物之外,也有多样的动物 第2节地面上的动物 一。多种多样的动物 1.请学生挑选最熟悉的一种动物给大家做介绍 2.如果让大家将以上的动物分类,大家如何划分! [投影2]地面上的动物大概分类:

哺乳动物――用乳汁哺育后代 爬行动物――体表具角质鳞片或有硬的壳,四肢短小在地面爬行 家禽 昆虫 请将下面的动物归类: 羊熊猫蜥蜴壁虎公鸡蚂蚁蝴蝶鹅 猪龟老虎兔子蜜蜂蛇 和学生一起通过分析将归类错误的动物加以改正 强调:家禽和家畜的不同;哺乳动物的大概特点是全是哺乳的,爬行类动物的大概特点是体表具角质鳞片或有硬的壳,四肢短小在地面爬行 二。家兔——哺乳动物 1.体表被毛 兔毛的种类!有何作用!夏秋季的变化! 2.分部:头颈躯干四肢尾 过渡:这是兔子的外部结构,下面我们来看看它的内部结构, 提示:我们在讲人体的内部结构的时候,先讲了人体内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

北师大版生物学 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第1章生命的世界 1.生物家族包括原生生物、植物、动物、真菌、细菌、病毒 2.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岩石圈的上层 3.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也叫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由生物和环境共同组成 常见的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个池塘、一块草地、一块农田、一条河、一个校 园、一座城市 一棵桃树、一群鱼等不是一个生态系统。 4.生物的特征 应激性:如朵朵葵花向太阳、一滴糖水会招来蚂蚁、含羞草的叶片受到触动时会下垂、吃话梅分泌唾液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生长:一粒种子萌发长成幼苗、一株幼苗长成一棵大树 繁殖:如蜻蜓点水、母鸡下蛋、孔雀开屏、植物开花结果 新陈代谢(生物的最基本特征): 如:植物光合作用、落叶、运动后出汗、呼吸、排尿等 5、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各种因素。 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温度、湿度 同种生物间的关系:互助(如“企鹅喂食、蚂蚁共同搬运食物)、斗争(如梅花鹿求偶争斗)

生物因素: 不同种生物间的关系:互惠互利(如:海葵和蟹、白蚁和鞭毛虫、 豆科植物和根瘤菌)、捕食(如:兔子吃 草、狮子捕食斑马)、寄生(如:蛔虫和 人)、竞争(如:水稻和杂草、大小两种 草履虫的竞争) 6、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拟态(如:竹节虫、枯叶蝶)、保护色(如:蜥蜴和北极 熊的体色)、警戒色(如:毒箭蛙、胡蜂、 夹竹桃) 7、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鸟类有适于飞翔的翅膀、北极熊的皮下脂肪很厚、仙人掌 的叶子特化成刺 8、生物影响环境的例子:蚯蚓改良土壤;森林净化空气、调节气候;蝗虫啃食庄稼;蚊蝇传播疾病;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9、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在不断的影响和改变环境;环境也能影响生物。 10、生物与环境是统一的有机整体,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身。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册完整版)65393

课题 第一章 第1节形形色色的生物(一) 课型新授课课时 1 教育教学目的知识方面描述生物多样性,认识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的内在联系 能力方面初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积累、使用信息的能力,通过交流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 思想教育从情感上引导学生走入生命的世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热情,以积极的态度感受生命世界的精彩与美丽。 重点生物的多样性 难点遗传的多样性 关键以“交流资料”的活动为核心,探讨生物的多样性 教学教程师生互动教材分析与学法说明

组织教学授课内容: 生物圈:是生物共有的家园 范围:在海平面以下约11000M和海平面以上约10000M这间,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上层。 一、生物的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 (一)物种多样性 活动:交流物种多样性资料 目的要求:丰富对物种多样性的认识 过程:1、将全班分组(约4-5人一组) 推选组长。 2、各组同学将熟悉的生物名称 写在纸上,相互交流教师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交流 学生分组统计交流 本节从开始就突出生态学观点, 突出人与生物圈的关系,通过交流活 动和丰富多彩的生物图片、挂图等, 让学生有感性认识,再提出课题,所 以要示教师课前尽可能多的收集相关 资料。 教学过程师生互动教材分析与学法说明

统计组内共列举出多少种生物 3、全班各组分别展示和交流统计结果 4、教师将收集的资料展示 讨论:1、上述生物生活的环境怎样的? 2、为什么生物会如此多种多样结论:生物的家族中包含有植物、动物、真菌、细菌、病毒等,约200 多万种,其中70%动物,22% 植物和真菌,5%单细胞生物(二)遗传多样性 在不同种的生物体内,控制其性状遗传 的遗传物质也是不尽相同的。例:金鱼品种,菊花品种2-2.5万个(三)生态系统多样性 1、生态系统:种类繁多的生物都生活 在一定的环境中,生物与环境 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了 生态系统。 2、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 统: 练习:思考与练习:1、3 各小组表达交流 学生观察 师生归纳、得出结 论 学生讨论,举例说 明 第一次学生活动课前准备很重要, 教师要对小组长进行课前培训,以承担 分组的任务,并多花时间给学生展示和 交流的机会。并布置学生建立生命档案 册。

七年级生物上册北师大版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生物试题(卷) 说明:本试题(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区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靠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2.花粉从落到雌蕊上的过程叫做传粉。 3.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大约有种,它们可以分为植物植物植物和植物四大类。 4.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其中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的,含的和含的无机盐。 5.无机盐只有在水中,才能被植物吸收,并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器官。6.木本植物的茎能不断增粗的原因是因为在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有。7.光合作用的实质是绿色植物通过,利用,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8.一个地区内生长的所有叫做这个地区的植被。我国将每年的月日定为全国的“植树节”。 9.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它是由一对半月形的细胞——围成的空腔。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具有根、茎、叶分化的植物是() A、葫芦藓 B、海带 C、石花菜 D、蕨 2.下列植物中能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的是()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种子植物3.我们食用的花生油,主要来自花生种子的() A、种皮 B、胚 C、子叶 D、胚乳 4.种子的结构中,是最主要的部分,也是新植物体幼体的是() A、胚 B、子叶 C、胚乳 D、胚芽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松的球果是果实 B、被子植物的种子比裸子植物的种子得到了更好的保护 C、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种子中都有胚 D、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加适应陆地生活 6.松与桃、杏等植物相比较,最根本的区别是() A、叶针形,花被不鲜艳,不开花 B、大乔木,根系发达 C、不形成果实和种子 D、没有果皮,种子是裸露的 7.下列哪种植物是靠孢子繁殖后代的?() A、桃树 B、铁线蕨 C、蚕豆 D、松树 8.将煮熟的大豆种子种下去,在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空气条件下不能萌发的原因是() A、种子不完整 B、处在休眠期 C、胚已死 D、无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 9.种子公司购进的种子,在播种前首先要() A、看种子是否完整 B、看种子是否新鲜 C、看种子是否粒大饱满 D、测定发芽率 10.大豆和玉米种子在萌发过程中,供给胚营养的结构分别是() A、胚乳和胚乳 B、胚乳和子叶 C、子叶和子叶 D、子叶和胚乳11.植物体能由小长大是由于() A、细胞分裂 B、细胞生长 C、细胞分裂和生长 D、细胞分化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整理 北师大版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整理北师大版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四章《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知识点整理北师大版 1、许多生物的生长发育都是从一个受精卵开始的,受精卵是精子和卵细胞融合而成的一个细胞。 2、在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其中绝大多数细胞发生了变化,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细胞,这一过程就是细胞分化。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3、由许多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和细胞间质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称为组织。 4、动物体基本组织的比较:(图教材P59) 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主要结构特 征细胞排列紧密, 细胞间质少 细胞排列疏松,细 胞间质发达 主要由肌细胞 构成 主要由神经细胞构 成 功能保护、分泌支持、连接、保护、 营养等 收缩、舒张等 接受刺激、产生和 传导兴奋 5、植物体基本组织的比较:(图教材P60) 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 功能分裂增生,不断 产生新细胞 主要起保护作用储存营养物质输送营养物质 6、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顺序聚集在一起共同完成一定的功能就形成了器官。 7、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8、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9、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注:标*的内容是重点内容。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五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知识点整理北师大版第1节光合作用 *1、叶片的结构(丛书P24) *2、“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教材P71-72) 实验步骤:1)植物黑暗处理2)叶片部分遮光3)光照4)酒精脱色5)清水漂洗6)碘液显影(对植物进行黑暗处理的原因:使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 实验现象:叶片见光部分呈深蓝色,遮光部分不变色。 实验结论: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是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汇总

第8章人体的营养 1、蛋白质和维生素c检测 检测试剂反应现象 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蓝色变紫色维生素c 吲哚酚试剂(加碘的淀粉溶液)褪色蓝色变无色 2、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 水、无机盐、糖类、脂肪、蛋白 质和维生素六大类。其中水、无 机盐和维生素属于无机物,糖 类、脂肪和蛋白质属于有机物。 “三大产热营养素”:糖类、脂 肪和蛋白质。 3、水:占体重60%—70%,细胞 主要组成成分。 无机盐:缺钙患佝偻病,缺铁会 贫血,缺碘会患地方性甲状腺 肿。 糖类:人体主要的能源物质 脂肪:体内贮备的能源物质,起 保温、缓冲作用 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 质,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 和修复的重要原料。 维生素:含量少,种类多,缺乏 时导致多种疾病。 4、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 组成。 (1)消化管包括口腔(开始)、 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 门(结束)等消化器官。功能: 容纳、磨碎、搅拌、运输。 消化管种无消化功能的器官为 咽、食管、大肠、肛门。 小肠: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2)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肠 腺胰腺肝脏 消化液唾液胃液肠 液胰液胆汁 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淀粉酶 能初步消化淀粉 肝脏: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胆汁, 不含消化酶,能乳化脂肪。 胃腺:分泌胃液,含有蛋白酶, 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消化管内消化腺:胃腺和肠腺。 5、消化:食物的营养成分在消 化管内被水解成可吸收的小分 子物质的过程。 需要经消化才能吸收的物质有 淀粉、蛋白质、脂肪,不用消化 可直接吸收的物质有:水、无机 盐、维生素。 消化开始的器官相关消 化液 消化 后产 物 糖口腔唾液、葡萄类胰液、 肠液 糖 蛋 白 质 胃胃液、 胰液、 肠液 氨基 酸 脂 肪 小肠胆汁、 胰液、 肠液 甘油 和脂 肪酸 6、吸收:指食物中的水、无机 盐、维生素,以及食物经过消 化后形成的小分子物质,如葡 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 等,通过消化管的黏膜上皮细 胞进入血液的过程。 人的口腔、咽、食管无吸 收养分的功能,胃能够吸收部 分的水和酒精,大肠能够吸收 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的维 生素,而绝大部分的营养物质 是由小肠吸收的。 7、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都属于 营养失调,造成营养失调的主要 原因是不良的饮食习惯和不合 理的饮食结构。 青少年应多吃含蛋白质和钙丰 富的食物。 第9章人体的物质运输 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 成。 1.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血浆:淡黄色半透明液体(含有 水、7%蛋白质、%葡萄糖、无机 盐和代谢废物)。功能:运载血 细胞,运送营养物质和废物。 红细胞:成熟无细胞核,中央凹 的 圆 饼 状 。 功 能 : 运 输 氧 气 和 二 氧 化 碳 。 (男:ⅹ1012个/L,女:ⅹ1012 个 / L ) 红 细 胞 数 量 少 或 血 红 蛋 白 ( H B ) 太低,就是贫血。 白细胞:(4—10)ⅹ109个/L 有 细胞核,比红细胞大,数量少; 功能:有吞噬病菌、防御、保护 的作用。当人体有炎症的时候, 白细胞数量大量增加。 血小板:(1—3)个ⅹ1011个/L最 小的血细胞,无细胞核,形状不 规则;功能:有止血凝血的作用。 红细胞和白细胞由红骨髓产生。 2. 血浆:加抗凝剂,血细胞在 下,血浆在上,淡黄色半透明液 体,含纤维蛋白原。 血清:不加抗凝剂,血液凝固后 在血块的周围出现的黄色透明 液体,不含纤维蛋白原。 3. 动脉血:含氧量丰富,颜色 鲜红。动脉:将血液从心脏 输送到身体各部位的血管。 静脉血:含氧量较少,颜色暗红。 静脉:将血液从身体各部位送回 心脏的血管。 4.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蛋白质, 呈红色,决定了血液的颜色,它 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易 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易 与氧分离 5.贫血是指红细胞的数量少或 血红蛋白的含量少,前者的原因 是营养不良,后者的原因是缺 铁,应多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 食物。 6.血液的功能:血液不仅具有运 输氧和二氧化碳、运输营养物质 和废物的作用外,还有防御保护 作用,此外,血液对体温调节也 有重要作用。 7、成年人的血量约为体重的 7%--8%。失血≤10%,自行恢复; 失血>30%(1200-1500ml),危 机生命。 8、人类有多种血型系统,其中 最基本的是ABO血型系统,包括 A型、B型、AB型和O型四种血 型。输血的原则是:输同型 血(防止血型不合,红细胞会凝 结成团。) O型为万能输血者,AB为万能受 血者。 9、血液循环是指血液在心脏和 全身血管中进行的循环流动。 血管分布在全身各处,是血液运 输的管道。分为:动脉、静脉和 毛细血管。 血流方向:动脉→毛细血管→静 脉 毛细血管的五最:1)管壁最薄2) 血流最慢3)分布最广4)数量 最多5)管腔最小 10、血液循环的动力来自于心 脏。看左图完成下列问题 (1)心脏的四个腔:A左心房、B 左心室(壁最厚)、C右心房、D 右心室(2)说出血管a主动 脉、b肺动脉、c肺静脉、d上腔 静脉、g下腔静脉 (3)e、f为瓣膜,只能单方向 开放,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 (4)分别说出流动脉血和流静 脉血的心腔和血管。流动脉血: A、B、a、c 流静脉血:C、D、 b、d、g 血流方向:静脉→心房→心室→ 动脉。 11.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 环两部分。 体循环的途径:左心室(起点) →主动脉→全身各部及内脏毛 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 房(终点)。血液与组织发生物 质交换(组织换气),血液动脉 血变为静脉血。 肺循环的途径:右心室(起点) →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 静脉→左心房(终点) 经过肺部的气体交换(肺的换 气),含氧少、颜色暗红的静脉 血变为含氧多、颜色鲜红的动脉 血。 小结:1)各循环都是从心室开 始的,终止于心房 2)体循环动脉流动脉血, 静脉流静脉血;肺循环相反 3)在全身组织细胞毛细 血管处: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 血 在肺部毛细血管处: 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4)心脏左侧流动脉血, 右侧流静脉血. 12.心肌有节律地 收缩和舒张形成 心脏的博动,心肌 收缩时,推动血液 进入动脉,流向全 身;心肌舒张时, 血液由静脉流回 心脏,所以,心脏 的博动推动着血液的流 动,是血液运输的动力 器官。 13.心脏每分钟跳动的 次数叫做心率。心脏每 次收缩时由心室向动脉 维生素的种类缺乏时的 症状 脂溶性维生素A 夜盲症 维生素D 佝偻病、骨 软化症 水溶性维生素B1脚气病 维生素B2口腔溃疡 维生素C 坏血病 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管壁厚较薄,管腔最大, 有的内有瓣膜 极薄,由一层上 皮细胞构成 流速快慢最慢 出血呈喷射状平静缓流慢慢渗出 止血近心端止血远心端止血消毒后包扎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归纳

七年级上册生物(北师大版)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什么的世界 1、地球上所有生物都生活在地球表面的一个“薄层”里,薄层包括:大气圈、整个水圈、岩石圈上层。 2、生物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多样性。 3、生物的特征:应激性、生长、繁殖、新城代谢 4、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温度、湿度等 5、生物因素:生物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 6、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互帮互助、竞争。 7、非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竞争,捕食、互惠互利、寄生。 8、生物能影响环境,环境也能影响生物。 9、地球之肾是“湿地”,地球之肺是“森林”。 第二章探索生命 1、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19世纪初,法国学者拉马克首次提出“生物学”。 3、瑞典科学家林奈对生物进行分类,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 4、英国科学家创立“进化学说”。 5、哈维发现了血液循环。 6、沃森和克里克发现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7、生物工作者利用观察、调查、分类、实验等方法,观察、收集生物的科学事实。实验法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8、实验法的步骤:(1)发现并提出问题;(2)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3)作出假设;(4)设计实验方案;(5)实施实验并记录;(6)分析实验现象;(7)得出结论. 第三章细胞 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单细胞生物:衣藻、草履虫等只有一个细胞构成。 3、多细胞生物:由许多细胞构成,大多数生物都是多细胞生物。 4、显微镜的结构:目镜、镜筒、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镜臂、物镜、转换器、载物台、遮光器、通光孔、反射镜、镜柱、镜座。 5、显微镜的使用:(1)取镜安放;(2)对光;(3)放置玻片标本;(4)观察并记录;(5)收放。 6、对光:转动物镜,使目镜、物镜、通光孔在一条线上,看到白光。 7、观察:先使用低倍物镜观察,调节粗准焦螺旋找到物象,再调节细准焦螺旋看清细胞。 8、物象在视野边缘,要调节到中间,把标本往物象的一边移动。 9、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10、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需用生理盐水浸泡细胞,保护细胞。染色时,用碘液进行染色。 11、动物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总结 第1章生命的世界 1. 生物家族包括原生生物、植物、动物、真菌、细菌、病毒 2. 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岩石圈的上层 3. 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也叫基因多样 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由生物和环境共同组成 常见的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个池塘、一块草地、一块农田、一条河、一个校园、一座城市 一棵桃树、一群鱼等不是一个生态系统。 4. 生物的特征 应激性:如朵朵葵花向太阳、一滴糖水会招来蚂蚁、含羞草的叶片受到触动时 会下垂、吃话梅分泌唾液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生长:一粒种子萌发长成幼苗、一株幼苗长成一棵大树 繁殖:如蜻蜓点水、母鸡下蛋、孔雀开屏、植物开花结果 新陈代谢(生物的最基本特征): 如:植物光合作用、落叶、运动后出汗、 呼吸、排尿等 5、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各种因素。 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温度、湿度同种生物间的关系:互助(如“企鹅喂食、蚂蚁共同搬运食物)、斗争(如梅花鹿求偶争斗) 生物因素: 不同种生物间的关系:互惠互利(如:海葵和蟹、白蚁和鞭毛虫、豆科植物和根瘤菌)、捕食(如:兔子吃草、狮子捕食斑马)、寄生(如:蛔虫和人)、竞争(如:水稻和杂草、大小两种草履虫的竞争)

6、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拟态(如:竹节虫、枯叶蝶)、保护色(如:蜥蜴和北极熊的体色)、警戒色(如:毒箭蛙、胡蜂、夹竹桃) 7、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鸟类有适于飞翔的翅膀、北极熊的皮下脂肪很厚、仙人掌 的叶子特化成刺 8、生物影响环境的例子:蚯蚓改良土壤;森林净化空气、调节气 候;蝗虫啃食庄稼;蚊蝇传播疾病;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9、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在不断的影响和改变环境;环境也能影响生物。 10、生物与环境是统一的有机整体,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身。 第2章探索生命 1. 拉马克――首次提出“生物学” 2. 林奈――“分类学之父” 3. 分类单位:界、门、纲、目、科、属、种(单位由大到小, 共同特征由少到多) 4. 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和物种起 源 5. 哈维(较早运用实验方法的科学家)――血液循环 6. 沃森和克里克(现代分子生物学奠基人)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 7. 生物学的研究对象:生命现象 8.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科学,它是研究生物的形 态、结构、分类、 生理、遗传和变异、进化、生态的科学。 9. 生物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实验法(最重要的方法)、观察 法、调查法、比较法、文献法 10. 实验法研究的一般步骤: 11. 发现并提出问题② 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③ 作出 假设④设计实验方案 12. ⑤实施实验并记录⑥分析实验现象⑦得出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