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种子散播到远处
教科版科学四下把种子散播到远处

受限于水流条件
水流的速度、流量和流向等因素 会影响种子的散播效果,因此选
择合适的水流条件至关重要。
水力散播的实例
河流两岸植被恢复
通过在河流两岸设置散播装置,将种子散播至两 岸,有助于恢复和丰富河流两岸的植被。
湿地生态修复
在湿地生态修复项目中,水力散播被用来快速恢 复湿地的植被,提高湿地的生态功能。
矢车菊也是通过风力散播种子的植物 之一。矢车菊的种子具有薄而干燥的 外壳和一定的翼状结构,能够随风传 播,扩散到其他地方。
蒲公英也是一种依靠风力散播种子的 植物。蒲公英的种子具有细长的伞状 结构,能够在风中飘荡,传播到其他 地方。
03
动物散播
动物散播的原理
动物散播是指通过动物的活动, 将种子从一个地方带到另一个地
森林培育
在森林培育中,人们通过飞机等 机械将树种播撒到宜林地,促进 森林的生长和发育。
城市绿化
在城市绿化中,人们将草种、花 种等散播到城市绿地、公园等区 域,增加城市绿量和美化环境。
06
结论
种子散播的意义
促进物种繁衍
种子散播是植物繁衍后代的重要方式,通过将种子散播到 更远的地方,可以增加物种的繁衍机会,促进生态系统的 平衡和稳定。
把种子散播到远处
• 引言 • 风力散播 • 动物散播 • 水力散播 • 人为散播 • 结论
01
引言
种子散播的重要性
促进物种繁衍
种子散播是植物繁衍的关键过程, 通过将种子散播到远处,可以增 加种群数量,降低近亲繁殖的风
险,促进物种的繁衍。
维持生态平衡
种子散播有助于维持生态平衡, 通过在不同地点的散播,可以增 加生物多样性,防止某一地区内 物种过于集中,降低生态系统崩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把种子散播到远处》PPT课件(4篇)

其他植物散播种子的方式
当有动物从苍耳植株旁边经过时,就容易带走它的种子。 还有些植物的果实也能利用这样的方式散播种子,观察它们 的果实上是否也有类似的构造。
鬼针草
蒺藜
其他植物散播种子的方式
还有些植物的果实既没有长钩也不带刺,但它们也能广 泛地散播种子,想想它们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散播种子。
鸟吃野果
说说植物都有哪些散播种子的方式?这些方式与什么有 关?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种散播方式呢?
散播方式 自体传播 动物传播
风传播 水传播
植物散播种子的方式 植物名称
油菜、豌豆、凤仙花…… 苍耳、鬼针草、蒺藜…… 蒲公英、槭树、蓟…… 莲蓬、椰子、莲叶桐……
结束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
果实成熟后,里面会长有什么很 重要的东西呢?
新知讲解
传播方式 风传播
果实或种子的特点 果实轻小,有毛或翅
水传播 果实中有很多空气,能浮起来
动物传播
果实有钩刺,或美味多汁
自体传播
果皮干裂后会卷曲
新知讲解
传播方式 弹射传播
植物名称 油菜、豌豆、凤仙花等
动物传播
苍耳、鬼针草、蒺藜、樱桃等
风力传播
柳树、蒲公英、野茼蒿等
水流传播
莲蓬、椰子等
拓展延伸
风力传播 水力传播
植物名称 凤仙花、油菜、
大豆等 苍耳、鬼针草、
蒺藜等 蒲公英、蓟、
槭树等
椰子、莲蓬等
特点
果皮干燥时会自动 爆裂
有钩或倒刺;颜色鲜 艳,甜美多汁
种子轻有翅膀或羽毛 状
不易腐烂
板书 把种子散播到远处
传播方式 代表植物
动物传播 苍耳
风传播 蒲公英
水传播
把种子散播到远处(一)

把种子散播到远处(一)一、教材简析《把种子散播到远处》是教科版四年级下册“新的生命”单元第四课。
从内容来看,本课是在认识了花、果实和种子的成长之后,关于植物生长过程中种子散播的介绍,其目标是使学生认识种子散播的目的与方式,建立植物果实与种子的结构特点与种子的传播方式相适应的观念,为学生进一步理解植物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科学认识提供素材。
本课内容包括“油菜传播种子的方式”和“其他植物散播种子的方式”两个方面。
基本思路是引领学生从油菜或凤仙花这些身边熟悉的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介入,引导学生认识植物果实和种子的特点决定了散播种子的方式是不一样的,然后带着这种认识探究陌生或不熟悉植物散播种子的方式,整个探究过程中,始终围绕“植物有什么特点,用什么方式传播?”这一重点而展开。
二、学生分析三年级植物单元,学生经历了凤仙花的种植和生长过程的观察,从学生熟悉的凤仙花开始进行观察研究,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学生在生活中对苍耳、蒲公英、椰子的传播方式虽也有一些了解,但课文上所呈现一些静态的图片,学生对种子散播方式的感觉很难真正理解,因此在此基础上进行体验探究性的教学,很有必要。
三、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它都是为了能将种子散布得更广,有利于繁殖后代。
2.种子和果实的外部形态、结构与种子传播方式之间是有联系的。
过程与方法:1.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假设。
2.利用实验等方式寻找证据验证推测的过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有探究植物种子传播方式的欲望,激发学生长久的观察研究自然事物的兴趣。
2.培养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意识,发展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
四、教学重难点观察种子传播的方式;种子和果实的外部形态、结构与种子传播方式之间的联系。
五、教学准备植物植株、果实、种子的实物和图片六、教学活动(一)引入回忆:在种植凤仙花的过程中,你发现凤仙花果实成熟后,种子怎样传播出去的?板书课题:把种子散播到远处(二)探究过程1.观察油菜散播种子的方式(分组观察)①观察成熟的油菜果荚。
《把种子散播到远处》教案

《把种子散播到远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种子的传播方式,知道不同植物种子传播的方式各异。
2.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生物多样性的认知,提高他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和合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种子的传播方式:风传播、水传播、动物传播、人类传播等。
2. 实例讲解:杨树种子通过风传播、莲蓬种子通过水传播、苍耳种子通过动物传播等。
3. 课堂实践活动:设计一个种子传播的实验。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不同植物种子传播的方式。
2. 教学难点:如何设计一个有效的种子传播实验。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各种植物种子,准备实验材料。
2. 学生准备:提前观察周围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种子传播方式。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各种植物种子,引导学生思考种子是如何传播的。
2. 讲解种子传播方式:分别讲解风传播、水传播、动物传播、人类传播等种子传播方式,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 课堂实践活动:分组设计一个种子传播的实验,要求实验设计合理、可行,能有效展示种子传播方式。
4. 学生展示实验设计,教师点评并给予建议。
5. 总结课堂内容,强调大自然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关注生态环境保护。
这五个章节的教学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种子传播的方式,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增强他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六、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让学生收集更多关于植物种子传播的资料,了解不同植物种子传播的独特方式。
2. 课后实践活动:邀请家长参与,一起在户外观察植物种子的传播过程。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查看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进行调整。
2. 学生对课堂学习进行反思,总结自己的收获,提出疑问。
八、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评价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度、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实录-把种子散播到远处教科版

四年级下科学教学实录-把种子散播到远处教科版一、谈话引入:师:同学们,现在正值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季节,农民伯伯在春天播下一粒粒种子才有了秋天的大丰收。
春种秋收,农田里的植物才一代代繁衍下来。
那么,大自然中其它的植物呢?没有人播种它们又是怎样一代代生存下来的?比如大家来看(出示图)(评价:猜测是科学发现的前奏,你们已经迈出了很精彩的一步!)师:房顶上怎么会有小草呢?草儿的种子是怎么到了瓦片的夹缝中安家落户的呢?先让学生猜一猜。
相信学了这一课,你就能弄明白了。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植物的传播方式一一把种子散播到远处。
板书课题:《把种子散播到远处》。
二、共同探讨:1、自体传播:(1)研究豆荚传播种子的特点:*用眼观察:现在我们就从身边熟悉的植物一一豆角开始我们的研究之旅吧。
大家观察一下豆角的豆夹,它的外壳有什么特点?生预设:皮上有花纹,果夹很薄,很脆,用手捏或扭转种子会出来,容易开裂。
*用手捏:师:根据果夹的这些特点,大家先猜测一下,要捏果皮,会有什么现象发生?生:果皮会裂开,豆子会滚出来。
(评价:有一定的道理,但猜测与推理不等于事实,科学讲究的是实事求是)。
那就赶快动手吧,同桌互相比一比谁的种子滚落或弹射的远?活动结束后,师:谁能来说一下里面的种子有什么特点?生预设:种子是近似于圆形的,很光滑,能滚动。
师:通过刚才的实验,你来推测一下这种植物的种子是靠什么方式传播的?生预设:通过太阳烘烤,外壳就会爆裂开,秋天在收豆角的时候,如果收迟了,很多种子就会滚落出来;,当有大风的时候,也会把外面的果皮吹裂,使种子滚落出来;用手捏,也会使外壳裂开,种子跌落。
师:大家的生活经验真多!我们再来观察一下在三年级时研究的凤仙花和油菜的种子,和上面研究的两种植物的种子传播方式有什么相同之处?凤仙花的果实有什么特点?油菜花呢?学生分析外壳和种子的特点;强调种子会自动爆裂,或是稍遇外力就会炸裂,果夹里面的种子就像子弹一样被弹射到远处。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新的生命第4课把种子散播到远处教学资料教科版

第4课把种子散播到远处(一)背景和目标植物开花以后,经过传粉、受精形成了果实和种子。
果实和种子成熟以后,必须散布到各处才能扩大后代植株生长的领域,以使物种繁衍。
每种植物的果实和种子都有一定的结构,果实和种子的结构特征是与它的传播方式相适应的.也就是说果实和种子的结构与它的功能(传播种子)是有联系的。
在研究植物的种子传播时,课前要让学生多采集一些植物的果实和种子,或带领课外小组的同学采集一些野生花草或树木的果实和种子。
上课前,教师也要准备几套靠风传播、水传播、动物传播和弹射传播的果实和种子.在学习种子传播方式的同时,还应该让学生们认识这些种子的植物和果实及叶子的形态,以达到扩大学生眼界,增长知识和复习前边学习过的一些知识的日的.本课内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观察油菜传播种子的方式。
学生要观察油菜种子,在捏油菜果荚的活动过程中发现其特点,推测出油菜传播种子的方式。
第二,观察其他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学生将通过比较、分析不同植物的果实和种子,发现各自的特殊构造,了解种子的不同传播方式。
科学概念植物传播种子有不同的方式,都是为了能将种子散布得更广,有利于繁殖后代.种子和果实的外部形态、结构与种子的传播方式之间是有联系的.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假设.。
利用测量、实验等方式寻找证据验证推测的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
有探究植物种子传播方式的欲望。
.培养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意识,发展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二)教学准备为学生小组准备:油菜、蒲公英、苍耳等的果实和种子,一些植物种子传播方式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三)教科书说明本课是在观察了花、果实、种子的基础上,对植物的果实和种子形态特征的进一步研究。
学生将在这节课中认识各种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种子的传播方式其实是和植物的果实结构、生活环境有着密切联系的。
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要清楚植物种子有哪些传播方式。
教科书以“种子成熟后,它们是怎样传播出去的?为什么要有这么多传播方式呢?”的提问方式开始了本课的探讨活动。
小学科学424把种子散播到远处(教案)

小学科学424把种子散播到远处(教案)【小学科学4-2-4教案】种子远播:探索自然的魔法【教案简介】本教案旨在通过亲身体验和观察种子的散播方式,培养学生对自然界中种子远播的原理的理解以及对自然界的观察能力。
通过实践操作与小组合作,学生将会学到种子自然散播的方式、种子传播扩散的原理、种子传播对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科学观察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目标】1. 了解种子散播的方式和原理。
2. 掌握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的方法。
3. 培养学生对植物繁衍传播的重要性的认识。
4. 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1. 种子样本(各种类型的种子,例如:蒲公英、草籽等);2. 透明塑料袋;3. 土壤或花盆;4. 小铲子;5. 水壶;6. 记录表格;7. 教学PPT。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5分钟)1. 向学生们展示不同种类的种子,并询问学生是否知道这些种子是如何到处传播的。
2. 引导学生思考种子是如何散播到远处的,引发学生对种子远播的好奇心。
Step 2:探索种子散播的方式和原理(20分钟)1. 将学生分组,每个小组分配一种种子进行观察。
2. 让学生通过观察种子的特征、结构和其他细节来猜测种子是如何传播的。
3. 学生通过比较和交流,找到几种普遍的种子传播方式,例如:风吹散播、动物传播、水流传播等。
4.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种子需要远播,从而促进植物繁衍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Step 3:种子散播实验(30分钟)1. 每个小组获取一件塑料袋、一些土壤、一些水和一束花盆。
2. 小组成员轮流将土壤倒入花盆中,并用小铲子挖一个小坑。
3. 将种子放入坑中,轻轻覆盖土壤。
4. 给每个小组一些不同的条件:一组放置在自然光下、一组遮光、一组每天喷水、一组连续浇水等。
5. 让学生记录实验条件和观察结果,并在观察期结束后对比和讨论实验结果。
Step 4:总结与分享(10分钟)1. 邀请每个小组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并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观察、发现和问题。
教科版科学四下2.4《把种子散播到远处》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下2.4《把种子散播到远处》教案一. 教材分析《把种子散播到远处》这一节内容主要介绍了植物的种子传播方式,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种子传播的方式和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对周围的环境和事物充满好奇心。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植物的种子传播方式了解不多,需要通过实例和观察来提高他们的认知。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植物的种子传播方式,能说出几种常见的种子传播方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分析,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高观察和思考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植物的种子传播方式。
2.难点:能说出几种常见的种子传播方式,并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讨论、实例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植物种子,如苹果、豆子等。
2.准备PPT,内容包括植物的种子传播方式、实例分析等。
3.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植物的种子传播方式,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种子的传播。
2.呈现(10分钟)展示准备好的植物种子,如苹果、豆子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它们的传播方式。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并分享各自的观点。
4.巩固(10分钟)总结学生提出的各种传播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每种传播方式的优点和缺点。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举例说明其他植物的种子传播方式,如风力传播、动物传播等。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植物种子传播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观察周围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种子传播方式,并写在日记中。
8.板书(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植物的种子传播方式、实例分析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种子散播到远处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植物传播种子有不同的方式,都是为了能将种子散布得更广,有利于繁殖后代。
2、果实和种子的外部形态、结构与种子传播方式之间是有联系的。
过程与方法:
1、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假设。
2、利用测量、实验等方式寻找证据验证推测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有探究植物种子传播方式的欲望。
2、培养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意识,发展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
【教学重点】观察种子传播的方式。
【教学难点】果实和种子的外部形态、结构与种子传播方式之间是有联系的。
【教学准备】油菜种子、苍耳、蒲公英、番茄、莲蓬果实和种子的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师:同学们上课前老师想做个调查,可以吗?
生:可以
师:谢谢。
每当同学们要旅行或出远门时,你们要怎么去呢?
生:坐火车、汽车、飞机······
师:同学们,通过这个调查,我们知道人类的旅行可以走着去,也可以坐各种交通工具去。
动物也会旅行,它们靠脚和翅膀。
那植物呢?师:是的,思考下我们上节课观察的油菜会用什么方式旅行呢?生:动物
生:风
师:还记得豌豆妈妈的办法吗?
豌豆妈妈更有办法,
她让豆荚晒在太阳底下,
啪的一声,豆荚炸开,
孩子们就蹦着跳着离开妈妈。
生:让太阳晒,然后炸开
师:油菜和豌豆一样,果皮干燥时会自动爆裂,同时将种子弹射到远处。
师:油菜的种子有哪些特点可以让油菜用弹射的方式旅行呢?
生:种子小,有一定的重量
师:没错,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和它自身的构造特点及周围的生活环境等因素是密切相关的。
复杂多变的环境以及物种的多样性,使植物具有了这么多散播种子的方式。
师:孩子如果已经长大,
就得告别妈妈,四海为家。
牛马有脚,鸟有翅膀,
植物要旅行靠啥办法?
师:同学们熟悉吗?
生:熟悉
师:二年级我们学过这篇课文,《植物妈妈有办法》,那植物妈妈的办法是什么呢?
生:蒲公英是风吹走的
师:课文里还有一种植物是什么?
生:苍耳,挂在动物的皮毛上,把它带走
生:还有一种,豌豆
师:豌豆是怎么旅行的?
生:太阳一晒,他就蹦着跳着离开的
师:说得真好,这篇课文其实讲的就是种子的传播,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植物是如何把种子散播到远处的?
二、探究过程
打开课件
师:植物妈妈要把种子散播到远处,什么是散播呢?
生:散布
生:传播
师:说的真对,如果现在我们班有120人,会怎么样?
生:挤死了
生:没法呼吸了
师:没错,将种子散布到远处的原因是什么?
生:获得更多的空间
生:获得更多的营养
师:对,将种子散播到远处使种子获得足够的生存空间,有更多的营养。
师:你知道种子有哪些散播方式吗?
生:风传播
生:动物帮忙传播
师:植物散播种子的方式从力量来源可分为借助外力和依靠自身力量。
师:风力传播,动物传播和水力传播属于借助外力。
依靠自身力量的传播方式有弹射传播,又称作自体传播。
师:观察图片找出他们的种子在哪里
(播放桃子、苹果、杏子、葡萄、枇杷和桔子图片)
生:种子在果实的里面
师:观察下他们的有什么共同点?
生:好吃
生:美味
生:好看
师:通过这些特点可以推断出他们的种子是如何散播的吗?
生:动物散播的,作为食物摘到不同地方去
师:对,这些美味的果实动物们很喜欢,作为食物将果肉吃完,种子被丢到各处,遇到合适的环境便可以发芽繁殖。
属于动物传播。
师:这几种植物的种子是如何传播的呢?
(播放鬼针草,苍耳,蒺藜的种子图片)
生:他们身上有刺,挂在动物的毛上,带到远处
师:对,苍耳类的种子通过挂在动物身上,让自己的种子散播到远处。
师:请同学思考:动物传播的种子都有什么特点?
生:美味,外表鲜艳或者外表有刺
师:很好,同学能说出几种靠风力传播的植物吗?
生:蒲公英
师:蒲公英的种子有什么特点?
生:有毛毛
师:轻有绒毛,这决定我们的蒲公英通过风力传播种子。
除此之外,还有植物通过风力旅行。
(播放槭树、榆树、臭椿、蓟的图片)
师:这些通过风力传播的植物都有什么相同特点?
生:种子很轻,都有绒毛或者有翅。
师:很好,莲蓬是靠什么方式散播种子的呢?
生:水力传播。
他们种子比水轻,容易掉下来随水流到远处,不容易腐烂。
通过刚才同学们的观察研究,来判断下这些植物是靠什么方式传播种子的?
(播放蒺藜、榆树、椰子、喷瓜图片)
生:动物蒺藜
生:风力榆树
生:椰子水力
生:自体喷瓜
师:今天大家真了不起,个个都像小科学家,有这么多重大发现。
最后,我们来检测下这节课我们一起获得的知识。
出示题目,请同学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