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课件 《4.认识感官》 - 6
苏教版(2024新版)一年级上册科学《4 认识感官》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2024新版)一年级上册科学《4 认识感官》教案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2024新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用感官观察》中的第一课。
本课教材的设计意图是在学生知道了用眼睛、耳朵、鼻子、舌头、皮肤来观察并描述描述事物的特点基础上,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全面认识与描述生活中的常见事物,以实现课程标准关于综合运用多种感官的要求,通过多种感官描述物体的特征,如轻重、厚薄、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气味、软硬等。
学生通过有趣的自主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运用感官进行观察,并能描述事物的特点,从而初步建立“感官”的概念。
由此实现科学课程标准上制定的关于低年段的要求:人和动物都有感知各种环境刺激的器官;会观察与描述物体的特征。
学生分析:1.学生年龄特点:本课面向的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和好奇心,对感官有一定的了解。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对感官有一些基本认识,但缺乏系统的了角和深入的认识。
3.学习风格:学生喜欢通过观察、实验和游戏等方式学习新知识,本课将充分利用这些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根据教材内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知道眼睛、鼻子、耳朵、舌头、皮肤都是人体的感觉器官(感官);●知道动物也通过眼、耳、鼻等感知环境,并且有些动物的感官很灵敏。
科学探究●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 会发现并描述物体在颜色、形状、声音、气味、味道、粗糙光滑、冷热等方面的特点。
科学态度●养成安安静静、仔细观察、耐心倾听的好习惯;● 乐于对生活当中常见的科学现象、自然现象进行探究与分享。
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意识到自然界的生命体是多种多样的。
教学重点:●知道全面认识一种事物需要动用各种器官。
教学难点:●能动用各种感官观察并描述事物的特点。
教学准备:●课件、洗净的橘子、闻香盒、学生活动手册。
● 学生课前洗净双手、彩笔。
教学过程设计一、谜语导入、揭示课题。
苏教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认识感官》教学设计及反思(2课时)

苏教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认识感官》教学设计及反思课题:《认识感官》科目:小学科学年级:一年级上册版本:苏教版(2024)课时安排:2课时一、教学内容《认识感官》是新教材苏教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用感官观察》中的核心课程之一。
本课程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人类的五种基本感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
通过一系列的观察活动和互动实验,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这些感官来探索和了解周围的世界。
课程内容包括:1. 感官的介绍:通过图片和简单的描述,向学生介绍五种感官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 观察活动:设计一系列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每种感官的功能。
例如,通过品尝不同的食物来认识味觉,或者通过触摸不同质地的物品来感受触觉。
3. 实验探究:通过简单的实验,如闭眼辨声、蒙眼猜物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感官功能的理解。
4. 安全教育:强调在使用感官进行观察时的安全注意事项,如不将异物放入耳朵或鼻孔等。
5. 思考与讨论:鼓励学生思考感官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并与同学分享自己的观察体验和感受。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人的五种感官,知道它们的名称和基本功能。
学会运用不同的感官进行观察,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了解感官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保护感官的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体验、讨论等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不同感官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让学生体会到感官的奇妙,懂得珍惜和保护自己的感官。
三、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认识五种感官的名称和功能。
学会运用不同的感官进行观察。
(二)教学难点描述不同感官观察到的现象。
理解感官的综合作用。
四、学生情况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世界充满好奇,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初步运用了自己的感官去认识周围的事物,但对于感官的名称和具体功能还缺乏系统的认识。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喜欢通过观察、触摸、体验等方式学习。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用感官观察》全部教案(共计3课时)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用感官观察》全部教案4.认识感官【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2017新课标版本的一年级教材第二单元《用感官观察》的起始课,主要认识感官和感官的各种功能。
课的内容由三个部分构成:(1)明确什么是感官;(2)认识各种感官的功能;(3)知道一些动物的感官特别灵敏。
【学情分析】一、前概念:一年级学生对“感官”这个概念没有清楚的认识,但是他们对眼、耳、口、鼻、皮肤这几种感官的功能都有初步的认识。
一年级的孩子对“观察”这个概念的认识,大部分停留在“用眼睛看”的层面上。
二、年龄特征:一年级学生刚刚接触科学课程,而且课堂的自控能力不够强,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暂,抗干扰能力较差。
三、学习特点:一年级的孩子的天性是:爱观察,爱动手,爱做游戏,爱玩。
【设计说明】一、教材处理1.选取教材前两个部分的内容,把教学重点放在充分让学生感受感官的功能上,把了解动物感官的内容做为课堂的拓展作业,下节课再反馈;2.教材的顺序做了一定的调整。
在教材中,先认识感官,再认识各种感官的功能,在我的教学中,我把第一个环节“明确什么是感官”,放到认识各个感官的功能之后,这样孩子前面的活动中,对各个感官的功能已经有所体验,再观察的器官,这样孩子的印象更为深刻。
二、教法说明本节,我顺应孩子“爱观察,爱动手,爱做游戏,爱玩”的天性,精心创设的“去动物王国参加美食大会”的情境,利用生动直观的多媒体课件,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精心组织的探究材料,吸引学生的注意,充分唤醒了孩子的观察、认知的兴趣,引导学生分别用眼、耳、鼻、舌、皮肤进行观察,从而认识不同感官的功能,并在观察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会描述物体的主要特征。
【教学目标】1.知道感官包括眼、耳、鼻、舌、皮肤。
2.在感官观察活动中,尝试描述并交流物体在颜色、形状、声音、气味、味道、粗糙、光滑、冷热等方面的特点。
【教学重点】知道利用感官观察,可以获得关于事物的很多信息。
【教学难点】能描述并交流物体在颜色、形状、声音、气味、味道、粗糙光滑等方面的特点。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感官总动员》教学课件

二、讲授新课
二、讲授新课
二、讲授新课
那么,同学们找到的特点 都是用什么感官发现的呢?
二、讲授新课
二、讲授新课
你知道有经验的人是怎样选西瓜的吗?
看看纹路是否清晰
二、讲授新课
听听声音是否清脆
掂掂轻重是否合适
闻一闻,尝一尝 就更准确了
二、讲授新课
知识小课堂
自然成熟的西瓜,由于 光照充足,瓜皮和花色 有深又亮,条纹清晰; 敲击时声音清脆;手摸 起来光滑。
第2单元 用感官观察
5 感官总动员
一、课程导入
我们的感官能告诉我们什么信息?
声
颜色
音
形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大小
……
香 臭 酸 腥 ……
酸 甜 苦 咸 ……
光滑 粗糙 软硬 冷热 ……
二、讲授新课
菊花茶
绿茶
红茶
二、讲授新课
游戏规则: 1.戴上眼罩,分别喝这三杯茶并记住他们的味道。 2.戴上眼罩捏紧鼻子再喝一杯,你能辨别是什么茶吗? 3.戴上眼罩,松开鼻子你能辨别是什么茶吗? 活动时间:3——5分钟 活动要求:小组在组长带领下活动,
二、讲授新课
小结:要想全面认识一个事物,常常需要动 用多种器官。 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和挑选成熟西瓜一样,需 要动用多种感官,才能全面认识。
再见
记录员做好记录。
二、讲授新课
一起尝一尝
捏鼻子,尝一尝 还是刚才喝的茶吗?
闭眼睛,尝一尝 记住味道和是什么茶
二、讲授新课
味道我来说
绿茶:清淡、爽口 菊花茶:特殊的菊花香
红茶:醇厚、略苦
二、讲授新课
二、讲授新课
观察点燃前与点燃后的蜡烛,说一说, 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认识感官》教学课件

4 认识感官
一、课程导入
大家好,我是松鼠 先生,欢迎大家来我家 里做客。不过,你们必 须先要闯过几道关卡才 行呦!
二、讲授新课
二、讲授新课
眼睛
二、讲授新课
鼻子
二、讲授新课
嘴巴
二、讲授新课
耳朵
二、讲授新课
鸟叫声 说话声
音乐
耳朵
二、讲授新课 手
二、讲授新课 摸一摸,比一比
二、讲授新课
二、讲授新课
此图片是交互动画资源缩略图,如需使用此资源,请插入资源“【知识探究】猜猜这是什么声音”。
二、讲授新课
二、讲授新课
二、讲授新课
二、讲授新课
摸一摸,哪个比较软?哪个比较滑?
毛巾
木板
二、讲授新课 一看、二尝、三闻
二、讲授新课
再见
4.认识感官

《认识感官》教学案例一、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用感官观察》的第一课,有三个部分的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是初步建立感官的概念,知道眼、耳、舌、鼻、皮肤是人体的感觉器官。
从常规思维来看,人们会认为手可以触摸物体,是感觉器官,其实脚、手臂、脸颊等部位都可以感知物体的冷热、厚薄、光滑与毛糙等特征,究其原因是这些身体部位表面都覆盖着皮肤,用科学完整的语言表述,皮肤才是获得触觉的感官,这部分迷失概念可在第二部分的教学中逐步帮助学生纠正。
第二部分是用感官进行观察,包括用眼睛看图片寻找小动物,用耳朵听周围物体发出的叫声,用扇闻法学习鼻子闻食物的气味,用舌头品尝食物的滋味,用身体皮肤触摸物体表面的光滑程度。
在这其中,不仅要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更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充分表达,踊跃发表自己的发现。
第三部分是知道动物和人一样有感官,有些动物的感官功能比人更灵敏,人类可以借助它们,代替我们从事一些特殊工作。
二、学情分析观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婴幼儿时期的孩童会将抓到的每样东西都塞进嘴巴,他们用嘴来认识这个世界。
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小学一年级,这个阶段的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已经有了非常丰富的感性认知,并有了一些观察手段,他们遇见感兴趣的物品会摸一摸、看一看,也会去闻一闻、尝一尝,但这些只是本能直觉,尚缺少有序的观察方法,更谈不是科学严谨的观察技能,同时观察获得的信息也不够全面完整,甚至会带有主观臆想。
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不仅要帮助学生建立感官与其功能的联系,还要加强语言表达的训练,引导学生客观、真实地表述事物的信息,充分认识感官在观察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三、学习目标●知道眼睛、鼻子、耳朵、舌头、皮肤都是人体的感觉器官(感官);●知道有些动物的感官很灵敏,意识到自然界的生命体是多种多样的。
●能够运用多种感官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体验观察的乐趣,养成爱眼和护耳的好习惯;四、重点与难点重点:知道感官指什么,怎样用感官获取事物更多的信息。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感官总动员》教学课件(共11张PPT+视频)

用下面的方法辨别果蔬,发现其中的不同。
xiǎnɡ yi xiǎnɡ jú zi yǒu nǎ xiē tè zhēnɡ
bǐ yi bǐ shuí shuō de zuì quán miàn
想一想橘子有哪些特征?比一比谁说的最全面。
模块二:多感官观察的应用
yònɡ duō zhǒnɡ ɡǎn ɡuān ɡuān chá là zhú
jǐn kě nénɡ duō de miáo shù là zhú de tè zhēnɡ
用多种感官观察蜡烛,尽可能多地描述蜡烛的特征。
wǒ yí ɡònɡ ɡuān ch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ào
我一共观察到
ɡè tè zhēnɡ
个特征。
模块三:生活中多感官协同的意义
rén men shì zhè yànɡ tiāo xuǎn xī ɡuā de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
科学教师教学用书
配套教学课件
一年级上册 二单元
ɡǎn ɡuān zǒnɡ dònɡ yuán
6 感官总动员
模块一:感受运用多感官观察的重要性
yònɡ xià miàn de fānɡ fǎ biàn bié ɡuǒ shū
fā xiàn qí zhōnɡ de bù tónɡ
人们是这样挑选西瓜的。
zhōnɡ yī zhěn bìnɡ yònɡ dào le nǎ xiē ɡǎn ɡuān
中医诊病用到了哪些感官?
ɡuān chá pú ɡōnɡ yīnɡ
观察蒲公英。
谢谢!
4.《认识感官》(教学设计)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上册

3. 确定教学媒体和资源的使用: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将使用以下教学媒体和资源:
a. PPT:制作精美的PPT,展示感官的基本概念、五官的感觉器官及其功能,以及感官的实验结果。
b. 视频:播放感官相关的视频,如感官实验、感官作用等,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感官。
板书设计
重点知识点:感官的基本概念、五官的感觉器官及其功能、感官的原理、感官的多样性、感官的局限性、感官的适应性、感官的保护、感官的应用、感官的未来发展。
2. 板书设计重点突出:
重点词: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感觉器官、神经系统、大脑、感知、信息、环境、交互、多样性、局限性、适应性、保护、应用、发展。
简短介绍感官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 感官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 让学生了解感官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过程:
讲解感官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组成元素或结构。
详细介绍感官的组成部分或功能,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 感官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 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感官的特性和重要性。
5. 例题五:
题目:请解释感官的应用,并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
答案:感官的应用是指感官在生活和工作中发挥的作用。例如,医生通过视觉和触觉来诊断疾病;艺术家通过视觉和听觉来创作艺术作品;工程师通过触觉和听觉来测试机械设备的性能。
6. 例题六:
题目:请解释感官的未来发展,并举一个例子。
答案:感官的未来发展是指随着科技的发展,感官技术将更加先进和多样化。例如,虚拟现实技术可以通过视觉和听觉创造出逼真的虚拟环境,使人们能够在虚拟世界中进行交互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