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砌体房屋构造要求
砌体结构构件设计及构造要求

• 墙体 (斜拉破坏通过构造措施避免,
hw )/ l0 0.4
V2 12 (0.2 hb / l0 ht / l0 )hhw f
V2 : Q2
作用下支座边缘的剪力设计值;
(5-33)
1 :翼墙或构造柱影响系数
单层1.0 多层 无洞口1.0
b f / h 3 时1.3 b f / h 7 或有构造柱时1.3
有洞口
边支座0.7 中支座0.8
自承重
无洞口0.45
有洞口0.5
第18页/共55页
4.托梁上部砌体局部承压
Q2 fh
(5-35)
0.25 0.08bf / h 局压系数
5.托梁在施工阶段的验算
施工阶段砌体中砂浆尚未硬化,不考虑共同工作,托梁按受弯构件进行正截 面、斜截面计算。
荷载包括:①托梁自重及本层楼盖的自重; ②本层楼盖的施工荷载; ③墙体自重(可取高度为1/3跨度的墙体重量)
混凝土砌块砌 体
砖和小型砌块 砌体
hw<ln/2
按墙体的均布自重 采用
hw≥ln/2
按高度为ln/2的墙 体的均布自重采用
hw<ln hw≥ln
按梁板传来的荷载 采用
梁板荷载不予考虑
第4页/共55页
第5页/共55页
正截面承载力:
M ftmW
斜截面承载力:
z I /S
V fvbz
为内力臂,对矩形截面
②③
①
当墙中主拉应变达到砌体极限拉应变时将出
现裂缝②;
斜裂缝将穿过墙体和托梁的交界面,在托梁端部 形成较陡的上宽下窄的斜裂缝,临近破坏时在托 梁中段交界面上将出现水平裂缝③。
第12页/共55页
•破坏形态
砌体房屋抗震构造要求

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要求
四、多层粘土砖房屋的抗震构造要求
墙身连接要牢固 圈梁好似木桶箍 楼板最好用现浇 整体防震效果好
1988 年云南澜沧 ---- 耿马地震时, 耿马县手工业局有 两幢砖混结构建筑, 其中一幢采用了圈 梁等抗震措施,地 震后完好无损;而 相邻的另一幢没有 按抗震要求做,完 全倒塌
抗震基本知识
地震的破坏作用
2、建筑物破坏 结构丧失整体稳定性 结构承载力不足引起破 坏地基失效
地震时因震陷或不均匀沉陷,导致墙身开裂、房屋损坏
抗震基本知识
地震的破坏作用
3、次生灾害 火灾、水灾、海啸 有毒及放射性物质泄露
美国DigitalGlobe公司于2004年12月29日发布的卫星照片,照片是 当地时间12月26日上午10点20分在斯里兰卡西南部城市卡卢特勒上 空拍摄的。照片显示了卡卢特勒海岸遭到海啸袭击之后不久的情形。
抗震基本知识
建筑抗震设防
(2)、设防烈度 一般情况下,可采用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地震 基本烈度
江西省 ①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 寻乌,会昌 ②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南昌(5个市辖区),九江(2个市辖区),南昌县,进贤,余 干,九江县,彭泽,湖口,星子,瑞昌,德安,都昌,武宁, 修水,靖安,铜鼓 ,宜丰,宁都,石城,瑞金,安远,定南, 龙南,全南,大余 注:全省县级及县级以上设防城镇,设计地震分组均为第 一组。
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要求
二、多层砌体房屋抗震的一般构造要求
(二)地基、基础要牢靠
多层砌体房屋抗震的一般构造要求

(3) 房屋端部大房间的楼盖、8度时房屋的屋盖和9度时房屋 的楼屋盖,当圈梁设在板底时,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应相互拉结, 并应与梁、墙或圈梁拉结。
6
多层砖房墙体间、楼(屋)盖与墙体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4) 7 度时长度大于7.2m 的大房间,以及8度和9度时,房 层的外墙转角及内外墙交接外,应沿墙高每隔 500mm 配 置2φ6拉结钢筋,且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m。
4
构造柱的构造要求(续) (2) 构造柱与墙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并应沿墙高每隔
500mm,设 2φ6 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 1.0m, 但当墙上门窗洞边到构造柱边(即墙马牙槎外齿边)的长度小于 1.0m时,则伸至洞边上。
(3) 构造柱与圈梁连接处,构造柱的纵筋应穿过圈梁,保证 构造柱纵筋上下贯通。
多层砌体房屋抗震的一般构造要求
为了加强房屋的整体性,提高结构的延性和抗震性能,除 进行抗震验算以保证结构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外,《建筑抗震 设计规范》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还规定了墙体的一系列构 造要求。
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设置
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是指先砌筑墙体,而后在墙体两端或 纵横墙交接处现浇的钢筋混凝土柱。唐山地震震害分析和近年 来的试验表明: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可以明显提高房屋的变形能 力,增加建筑物的延性,提高建筑物的抗侧力能力,防止或延 缓建筑物在地震影响下发生突然倒塌,或减轻建筑物的损坏程 度。因此应根据房屋的用途,结构部位的重要性,设防烈度等 条件、将构造柱设置在震害较重、连接比较薄弱、易产生应力 集中的部位。
8
在工程实际应用中,多层砌体房屋应优先采用横墙承重或纵横墙共同承 重方案。静力计算方案应尽可能采用刚性方案。所以墙体的布置除了要满足 刚性方案对横墙的构造要求外,还应满足下列一般构造条件。
砌体的构造要求

(11-34)
①砖砌平拱过梁的受剪承载力按式(11-25)计算。
②砖砌平拱受弯承载力按式(11-24)计算。
(3)钢筋混凝土过梁的计算。
1.3 墙梁
砌体的构造要求
1)墙梁的类型
(1)按承受的荷载分类。
①承重墙梁。除了承受托梁和顶面以上的墙体自重外, 还承受由屋盖或楼盖传来的荷载的墙梁,如建筑物底层为 大开间、上层为小开间时设置的墙梁。
图11-28 组合拱受力体系
砌体的构造要求
1
2 (2)
无洞口墙 梁的破坏 形态。
3
弯曲破坏。 剪切破坏。
局部受压破坏。
砌体的构造要求
图11-29 简支墙梁的破坏形态(试验结果)
3)有洞口墙梁
砌体的构造要求
1.
弯曲破坏。
2.
3.
剪切破坏。
局部受压破坏。
砌体的构造要求
图11-30 开洞墙梁的破坏形态(试验结果)混凝土Leabharlann 构与砌体结构砌体的构造要求
1.1 墙、柱高厚比
1)高厚比验算的基本概念
砌体结构房屋中,作为受压构件的墙、柱除了应满足承载力要 求之外,还必须满足高厚比的要求。墙、柱的高厚比验算是保证砌 体房屋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稳定性与刚度的一项重要构造措施。
砌体墙、柱的允许高厚比[ β ]是指墙、柱高厚比的允许限 值(见表11-7),它与承载力无关,而是根据实践经验和现阶段的 材料质量以及施工技术水平综合研究而确定的。
砌体的构造要求
图11-31 偏洞口墙梁的破坏(试验结果)
砌体的构造要求
4)连续墙梁和框支墙梁
(1) 墙梁支座 反力和内力 分布。
(2) 托梁的受力
特点。
(3) 中间支座上方 砌体的局部受
多层砖砌体房屋构造柱设置要求

多层砖砌体房屋是一种常见的建筑结构形式,它以砖块为主要材料建造,具有稳固、耐久的特点。
而构造柱作为房屋的支撑结构,对于多层砖砌体房屋的承重和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多层砖砌体房屋构造柱的设置有着严格的要求。
本文将从构造柱的位置、尺寸、材料、固定方式等方面对多层砖砌体房屋构造柱的设置要求进行详细阐述。
一、构造柱的位置要求1.构造柱的位置应当合理,一般应设置在房屋的主承重墙下方,以保证其承受来自上层楼板和墙体的荷载。
2.构造柱的间距应当根据房屋的承重结构和设计要求进行合理设置,一般不应大于6米,以确保房屋的整体稳定。
二、构造柱的尺寸要求1.构造柱的截面尺寸应当根据设计要求和荷载计算确定,一般不应小于实际需要的承载能力,以确保其安全可靠。
2.构造柱的高度应当根据其所承受的荷载大小和楼层高度进行合理确定,一般不应小于2.5米,以确保其在垂直荷载下的稳定性。
三、构造柱的材料要求1.构造柱的材料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建筑设计要求,一般应选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材料,以保证其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2.构造柱的加固和防腐处理应当符合建筑设计要求和监理要求,以保证其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四、构造柱的固定方式要求1.构造柱的固定方式应当符合设计要求和建筑标准,一般应选用搭接焊接或螺栓连接的方式,以确保其与楼板和墙体的牢固连接。
2.构造柱的连接部位应当进行必要的防火处理,确保其在发生火灾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多层砖砌体房屋构造柱的设置是十分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房屋的承重和稳定性。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建筑标准和设计要求进行设置,确保构造柱的位置合理、尺寸合适、材料优质、固定牢靠,从而保证多层砖砌体房屋的整体安全和稳定。
构造柱是多层砖砌体房屋中不可或缺的结构元素,它承担着支撑楼板和墙体荷载的重要任务,对房屋的稳定和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构造柱的设置要求至关严格,不容忽视。
一、构造柱的位置要求在多层砖砌体房屋中,构造柱的位置至关重要。
建筑工程砌体一般构造要求

墙、柱的允许高厚比
表 2 各类砌体允许高厚比提高系数 µc 的最小值比较
砌块强 构造柱
bc/s
砌体种类
度砂浆 混凝土 强 度 强度
1/20
1/15
1/12
1/10
1/8
1/4
C10
1.063 1.084 1.103
1.123
1.152 1.286
烧结普通砖 烧结多孔砖
MU30 M10
C15 C20 C25
1.085 1.101 1.113
1.111 1.133 1.148
1.138 1.164 1.182
1.164 1.194 1.216
1.201 1.238 1.264
1.373 1.437 1.481
C30
1.122 1.160 1.197
1.233
1.284 1.516
C10
1.117 1.153 1.188
MU20
1.347 1.393 1513 1.558 1.626 1.805 1.964 2.072 3.349
MU15
1.402 1.451 1.585 1.641 1.714 1.910 2.094 2.208 2.510
4
MU10
1.488 1.547 1.700 1.768 1.855 2.075 2.292 2.425 2.759
6.2.13 修编时没有作修改
11
一般构造要求
6.2.14(新增条)装修打墙、穿槽对砌体的承载力影响较大,造成了一 定的安全隐患,必须引起重视。故本条规定了有关要求:
1.边长小于500mm的承重墙体或独立柱内,不应埋设管线;
2.墙体中应避免穿行暗线或预留、开凿槽洞。
第五节多层砌体房屋的构造要求

(三)楼、屋盖 楼、屋盖是房屋的重要横隔,能传递水平作用、保证 房屋的整体性。对多层普通砖、多孔砖房屋的楼、屋盖, 应符合下列要求: (1)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或屋面板伸进纵、横墙内的 长度,均不应小于120mm。 (2)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或屋面板,当圈梁未设在 板的同一标高时,板端伸进外墙的长度不应小于120mm, 伸进内墙的长度不应小于lOOmm,在梁上不应小于80mm。 (3)当板的跨度大于4.8m并与外墙平行时,靠外墙的 预制板侧边应与墙或圈梁拉结。 (4)房屋端部大房间的楼盖,8度时房屋的屋盖和9度 时房屋的楼、屋盖,当圈梁设在板底时,钢筋混凝土预制 板应相互拉结,并应与梁、墙或圈梁拉结。 (5)楼、屋盖的钢筋混凝土梁或屋架应与墙、柱(包括 构造柱)或圈梁可靠连接。
不宜采用无竖向配筋的附墙烟囱及出屋面的烟囱。 (6)不应采用无锚固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挑檐。 (六)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的结构布置 对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的结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 求: (1)上部的砌体抗震墙与底部的框架梁或抗震墙应对 齐或基本对齐。 (2)房屋的底部,应沿纵横两方向设置一定数量的抗 震墙,并应均匀对称布置或基本均匀对称布置。6度、7度 且总层数不超过五层的底层框架抗震墙房屋,应允许采用 嵌砌于框架之间的砌体抗震墙,但应计入砌体墙对框架的 附加轴力和附加剪力。其余情况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抗震墙 。 (3)底层框架-抗震墙房屋的纵横两个方向,第二层 与底层侧向刚度的比值,6度、7 度时不应大于2.5,8度 时不应大于2.0,且均不应小于1.0。
二、多层砌体房屋抗震的一般规定 (一)房屋层数和高度的限制 大量的地震灾害表明,砌体结构房屋的层数愈多, 高度愈高,破坏的程度和概率就愈大,因此《抗震规范》 规定砌体房屋的层数和总高度不应超过表 6-5-3 的规定。 对医院、教学楼等及横墙较少的多层砌体房屋,总高度应 比表6-5-3 的规定降低 3m ,层数相应减少一层。各层横墙 很少的多层砖房屋,还应根据具体情况再适当降低总高度 和减少层数 ( 对横墙较少的多层砖砌体住宅楼,当按规定 采取加强措施,并满足抗震承载力要求,其高度和层数仍 可按表的规定采用)。 普通砖、多孔砖和小砌块砌体承重房屋的层高,不 应超过 3.6m; 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的底部和内框架房屋 的层高,不应超过4.5m。
砌体工程施工构造要求

砌体工程施工构造要求一、施工准备1. 材料准备:根据施工图计算材料用量,分清各种材料规格,并上报计划。
砌块进场后,厂家需及时提供产品的出厂合格证、产品检测报告等相关资料。
砖应色泽均匀,边角整齐,无弯曲、裂纹,规格基本一致,敲击时声音响亮,并需有出厂合格证、试验报告单。
2. 机具准备:根据施工需要,准备相应的施工机具和工具,如砌块切割机、砌筑砂浆搅拌机、水平尺、垂直尺、钢尺、锤子、斧子等。
3. 劳动力准备:根据施工进度和工程量,合理安排施工人员,并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
4. 现场准备:砌筑施工所在的施工层,在施工前应先进行结构验收,办理好施工隐蔽验收手续。
清理施工场地,确保施工通道畅通。
二、施工构造要求1. 砌体结构施工要求:(1)设有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墙体,应先绑扎构造柱钢筋,然后砌砖墙,最后支模浇筑混凝土。
(2)砖墙应砌成马牙槎(五退五进,先退后进),墙与柱应沿高度方向每500mm 设26水平拉结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应少于1m。
(3)砖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严禁无可靠措施的内外墙分砌施工,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高度2/3。
(4)中小型砌块墙体应对孔错缝搭砌,搭接长度不应小于90mm。
承重墙严禁采用断裂小砌块,小砌块应底面朝上反砌于墙上(针对盲孔砌块)。
2. 填充墙结构施工要求:(1)填充墙采用轻质砌体材料。
填充墙砌体材料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规定。
(2)填充墙砌体应按设计要求设置拉结筋,拉结筋的锚固长度和布置间距应满足设计要求。
(3)填充墙与承重墙、柱的连接处应采取加固措施,确保连接牢固。
(4)填充墙砌体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规定。
三、施工质量控制1. 墙体灰缝饱满、灰缝厚度均匀一致、墙面清洁。
2. 构造柱浇筑密实、后塞口高度和砌块斜度一致。
3. 门窗过梁浇筑密实、搁置长度满足规范要求。
4. 砌体成形质量达到相关规范标准。
四、施工安全措施1. 施工人员应按照相关安全规范操作,佩戴安全帽、手套等防护用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温度裂缝形态有水平裂缝、八字裂缝两种。 水平裂缝多发生在女儿墙根部、屋面板底部、圈梁底部附
近以及比较空旷高大房间的顶层外墙门窗洞口上下水平位置
处;八字裂缝多发生在房屋顶层墙体的两端,且多数出现在 门窗洞口上下,呈八字形。 2)干缩裂缝形态有垂直贯通裂缝、局部垂直裂缝两种。
(2)因地基发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降而产生的裂缝。
砌体结构
第六讲 教学目标:
1.理解砌体房屋一般构造要求; 2.理解墙体开裂的原因及防止或减轻措施。
重 点
砌体房屋一般构造要求。
难 点
墙体开裂的原因及防止或减轻措施。
§10.3
砌体房屋构造要求
10.3.1 一般构造要求
1.最小截面规定
承重的独立砖柱截面尺寸不应小于240mm×370mm。毛
石墙的厚度不宜小于350mm。毛料石柱截面较小边长不宜小 于400mm。当有振动荷载时,墙、柱不宜采用毛石砌体。 2.墙、柱连接构造 ( 1 ) 跨度大于 6m 的屋架和跨度大于下列数值的梁, 应在支承处砌体设置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垫块;当墙中设 有圈梁时,垫块与圈梁宜浇成整体。
180mm~240mm,支承在墙、柱上的吊车梁、屋架以及跨度
大于或等于下列数值的预制梁的端部,应采用锚固件与墙 、柱上的垫块锚固: 1) 砖砌体为9m; 2) 对砌块和料石砌体为7.2m。
(5)填充墙、隔墙应采取措施与周边构件可靠连接。 一般是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预埋拉接筋,在砌筑墙体时, 将拉接筋砌入水平灰缝内。 (6)山墙处的壁柱宜砌至山墙顶部,屋面构件应与山 墙可靠拉结。
开裂墙体
表10.3.1 砌体房屋伸缩缝的最大间距(m)
屋盖或楼盖类别 有保温层或隔热 整体式或装配整 层的屋盖、楼盖 体式钢筋混凝土 无保温层或隔热 楼盖 层的屋盖 有保温层或隔热 装配式无檩体系 层的屋盖、楼盖 钢筋混凝土楼盖 无保温层或隔热 层的屋盖 有保温层或隔热 装配式有檩体系 层的屋盖 无保温层或隔热 钢筋混凝土楼盖 层的屋盖 瓦材屋盖、木屋盖或楼盖、轻钢屋盖 间 50 40 60 距
(1)不应在截面长边小于500mm的承重墙体、独立柱内埋设 管线; (2)不宜在墙体中穿行暗线或预留、开凿沟槽,无法避免 时应采取必要的措施或按削弱后的截面验算墙体承载
力。对受力较小或未灌孔砌块砌体,允许在墙体的竖
向孔洞中设置管线。
10.3.2 防止或减轻墙体开裂的主要措施
1.墙体开裂的原因
(1)因温度变化和砌体干缩变形引起的墙体裂缝
常见的因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形态有:正八字形
裂缝、倒八字形裂缝、层沉降引起的斜向裂缝、底层窗台下
墙体的斜向裂缝。
2.防止墙体开裂的措施
(1)为了防止或减轻房屋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由温度和砌体
干缩引起的墙体竖向裂缝,应在墙体中设置伸缩缝。伸缩缝应 设置在因温度和收缩变形可能引起应力集中、砌体产生裂缝可 能性最大的地方。
3.砌块砌体房屋
(1)砌块砌体应分皮错缝搭砌,上下皮搭砌长度不 得小于90mm。当搭砌长度不满足上述要求时,应在水平 灰缝内设置不少于2φ 4的焊接钢筋网片(横向钢筋间距 不宜小于200mm),网片每段均应超过该垂直缝,其长度
不得小于300mm。
(2)砌块墙与后砌隔墙交界处,应沿墙高每400mm在
Add Your Text
Add Your Text
Add Your Text
3-D Pie Chart
Text2 Text3 Text1
Text4
Text6 Text5
注:①对烧结普通砖、多孔砖、配筋砌块砌体房屋取表中数值; 对石砌体、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和混凝土砌块房屋取表中数 值乘以0.8的系数。当有实践经验并采取可靠措施时,可不遵守本表 规定; ②在钢筋混凝土屋面上挂瓦的屋盖应按钢筋混凝土屋盖采用; ③按本表设置的墙体伸缩缝,一般不能同时防止由于钢筋混凝
1)对砖砌体为4.8m;
2)对砌块和料石砌体为4.2m;
3)对毛石砌体为3.9m。
(2)当梁的跨度大于或等于下列数值时,其支承处宜加
设壁柱或采取其他加强措施:
1)对240mm厚的砖墙为6m,对180mm厚的砖墙为4.8m;
2)对砌块、料石墙为4.8m。
(3)预制钢筋混凝土板的支撑长度,在墙上不宜小于 100mm;在钢筋混凝土圈梁上不宜小于80mm;当利用板 端伸出钢筋拉结和混凝土灌注时,其支承长度可为40mm, 但板端缝宽不小于80mm,灌缝混凝土不宜低于C20。 (4)预制钢筋混凝土梁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不宜小于
Diagram
Title
Add your text
Title
Add your text
Title
Add your text
Title
Add your text
Diagram
Add Your Text
Add Your Text Add Your Text
Add Your Text Add Your Text
50
75 60 100
Cycle Diagram
Add Your Text
Text Text
Text
Cycle name
Text Text
Diagram
Add your text
Your Slogan here
Add your text Add your text Add your text
Add your text
土屋盖的温度变形和砌体干缩变形引起的墙体局部裂缝;
④层高大于5m 的烧结普通砖、多孔砖、配筋砌块砌体结构单层 房屋,其伸缩缝间距可按表中数值乘以1.3;
小于200mm的砌体; 2) 屋架、梁等构件的支承面下,高度不应小于 600mm ,长度不应小于600mm的砌体;
3) 挑梁支承面下,距墙中心线每边不应小于 300mm ,
高度不应小于600mm的砌体。
4.砌体中留槽洞或埋设管道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水平灰缝内设置不少于2φ 4、横筋间距不大于200mm的焊 接钢筋网片。
( 3 )混凝土砌块房屋,宜将纵横墙交接处、距墙中心 线每边不小于300mm范围内的孔洞,采用不低于Cb20灌孔混 凝土将孔洞灌实,灌实高度应为墙身全高。 ( 4 )混凝土砌块墙体的下列部位,如未设圈梁或混凝
土垫块,应采用不低于Cb20灌孔混凝土将孔洞灌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