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协议的配置实验报告
路由协议的配置实验报告

路由协议的配置实验报告路由协议的配置实验报告一、双方基本信息甲方:(下称“本公司”)地址:法定代表人:联系电话:乙方:地址:法定代表人:联系电话:二、各方身份、权利、义务、履行方式、期限、违约责任1. 甲方身份:本公司是一家提供网络服务的公司,拥有网络服务场所、网络服务设备等基础设施。
2. 乙方身份:乙方是一家网络服务供应商,提供互联网服务组件。
3. 甲方权利:(1)自行配置路由表,以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
(2)申请IP地址和互联网域名。
(3)要求乙方协助解决网络故障问题。
(4)了解乙方服务的实时性能状况。
4. 乙方权利:(1)在符合网络使用要求的情况下,为甲方提供网络服务。
(2)收取甲方服务费。
(3)提供网络服务解决网络故障问题。
5. 甲方义务:(1)按照约定使用乙方提供的网络服务。
(2)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禁止进行非法的网络行为。
(3)定期检查网络设备,以确保网络的正常运行。
6. 乙方义务:(1)保证提供网络服务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2)及时修复网络故障问题。
(3)确保服务的合法性,确保甲方的资料安全。
7. 履行方式本协议签署后,双方将根据协议的约定,配合互联网服务并签署路由协议。
甲方自行配置路由表,若由于乙方原因无法正常连接互联网,将由乙方协助处理。
8. 期限本协议约定期限为5年。
在约定期限届满前,双方可以协商签订新的协议。
如未签订新的协议,则本协议自动延续。
9. 违约责任双方违反本协议条款的,应按照约定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如双方无明确约定,应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承担违约责任。
三、遵守中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双方在签署本协议前,应对中国的有关法律法规有足够的了解,并进行合法合理的行为。
如发现本协议违反当地法律法规,双方应及时更改或解除本协议。
四、明确各方的权力和义务双方在协议中规定了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应互相尊重、遵守,确保双方利益的最大化。
五、法律效力和可执行性1. 本协议经甲乙双方签署后生效,具有法律效力。
ospf协议,实验报告

ospf协议,实验报告篇一:实验7 OSPF路由协议配置实验报告浙江万里学院实验报告课程名称: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及实践实验名称: OSPF路由协议配置专业班级:姓名:小组学号:20XX014048 实验日期:再测试。
要求写出两台路由器上的ospf路由配置命令。
第页共页[RTC-rip-1]import ospf [RTC-rip-1]quit [RTC]ospf [RTC-ospf-1]import rip [RTC-ospf-1]quit结合第五步得到的路由表分析出现表中结果的原因:RouteB 通过RIP学习到C和D 的路由情况,通过OSPF 学习到A 的路由信息实验个人总结班级通信123班本人学号后三位__048__ 本人姓名_徐波_ 日期本次实验是我们的最后一次实验,再次之前我们已经做了很多的有关于华为的实验,从一开始的一头雾水到现在的有一些思路,不管碰到什么问题,都能够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解决或者有一些办法。
这些华为实验都让我受益匪浅。
实验个人总结班级通信123班本人学号后三位__046__ 本人姓名_金振宁_ 日期这两次实验都可以利用软件在寝室或者去其他的地方去做,并不拘泥于实验室,好好的利用华为的模拟机软件对我们来说都是非常有用的。
实验个人总结班级通信123班本人学号后三位本人姓名_陈哲日期第页共页篇二:单区域的OSPF协议配置实验报告学生实验报告*********学院篇三:OSPF实验报告计算机学院实验报告( 20XX 年春季学期)课程名称:局域网设计与管理主讲教师:李辉指导教师:学生姓名:学年郑思楠号: 20XX012019 级: 20XX级20XX 年 5月 26 日实验报告。
路由协议的配置实验报告

河南工业大学信息学院网络课程组实验指导实验二:路由协议的配置一、实验目的:1. 了解和掌握网络中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的配置方法和原则;2. 了解网络互连时根据设备的不同选用不同的连接线路;3. 在路由器上配置动态路由协议;4. 理解路由表的变化及含义。
二、实验环境:1. 运行Windows 2000 / 2003 Server / XP操作系统的PC一台;2. 每台PC具有Packet Tracer模拟软件。
三、实验内容与要求:1. 使用交换机组建简单局域网。
(1)打开Packet Tracer模拟软件,完成如图2-1所示的拓扑结构图。
具体过程参考《附件一:使用交换机组建简单局域网》。
(2)将Packet Tracer中的文件,保存文件名为“专业班级+学号+姓名-1”,如“电信1001班201046830508范浩然-1”。
(3)提示:为便于教师检查,请同学们把每个主机和路由器的接口及IP地址在图上标注出来,如下图所示。
(4)要求:在实验报告中添加两个截屏结果:拓扑结构,和主机间Ping通的结果。
图2-1 交换机组建简单局域网]页1第[ 制2014.10.河南工业大学信息学院网络课程组实验指导2.使用路由器组建简单网络。
(1)打开Packet Tracer模拟软件,完成如图2-2所示的拓扑结构图。
具体过程参考《附件二:使用路由器组建简单网络》。
(2)将Packet Tracer中的文件,保存文件名为“专业班级+学号+姓名-2”,如“电信1001班201046830508范浩然-2”。
(3)注意:为规范网络的IP地址规划格式,要求IP地址的分配需要满足以下要求:IP地址中的第二个字节以班级命名;第三个字节选取学号后两位;若网络中有多个网络段,其他网络的第三字节依次累加。
举例如下:可以看出下面网络中总共有3个网络,对于电信1106班学号后两位为31的谢川娣同学,每个网络的网络号分别是:192.6.31.0、192.6.32.0、192.6.33.0。
路由协议综合实验报告

广州大学学生实验报告
(***报告只能为文字和图片,老师评语将添加到此处,学生请勿作答***)
一、实验目的
(1)进一步深入理解路由协议的配置;
(2)掌握全网使用多种路由协议的配置方法。
二、实验内容
配置静态路由、RIP路由和OSPF路由,实现不同网络的互通。
三、实验原理
(1)Router A和Router C之间配置静态路由,Router A和Router B之间启动RIP, Router B和Router D之间运行OFPF。
(2)配置完成后,每台路由器都应学到所有网段的路由。
四、实验设备
(1)对照总拓扑图及实验拓扑图,确定实验台组网交换机、路由器及端口,画出实验组网图;
(2)查阅路由器电子手册,了解网络运行多种路由协议时,如何让不同路由协议交换路由信息,以及路由引入的配置方法和配置命令;
(3)确定实验的IP编址方案
五、实验要求
2.5.6实验流程
(1)按照实验组网图启用实验所需端口;
(2)按IP编址方案,为路由器配置IP地址;
(3)在Router C上配置缺省路由,在Router A上配置静态路由和RIP路由,在Router B 上配置RIP路由和OSPF路由,在Router D上配置OSPF路由;
(4)在Router A和Router B上配置路由引入。
2.5.7实验验证
(1)在各路由器上检查路由表
(2)配置PC的网络参数,在PC上验证互通性。
七、总结心得
拓扑图。
实验7----OSPF路由协议配置---实验报告

实验7—-OSPF路由协议配置—实验报告实验简介在计算机网络中,路由协议是实现路由器之间通信的重要协议。
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路由协议之一,既可以在单一的路由器上运行,也可以在多个连接的路由器之间运行。
本实验将介绍如何在Cisco路由器上配置OSPF路由协议。
实验环境•使用Cisco Packet Tracer 7.4.0软件模拟实验环境,其中包含3台路由器和3个子网。
•操作系统:Windows 10。
实验步骤1. 设置路由器IP地址在Packet Tracer中,打开3个路由器的CLI(Command-line interface)窗口,输入以下命令设置各个路由器的IP地址:Router> enableRouter# configure terminalRouter(config)# interface fa0/0Router(config-if)# 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Router(config-if)# no shutdownRouter(config-if)# exitRouter(config)# interface fa1/0Router(config-if)# ip address 192.168.2.1 255.255.255.0Router(config-if)# no shutdownRouter(config-if)# exit其中,fa0/0和fa1/0分别是路由器的两个端口,192.168.1.1和192.168.2.1是两个不同的子网IP地址,子网掩码均为255.255.255.0。
2. 配置OSPF协议在每个路由器上,输入以下命令启用OSPF协议:Router(config)# router ospf 1Router(config-router)# network 192.168.1.0 0.0.0.255 area 0Router(config-router)# network 192.168.2.0 0.0.0.255 area 0Router(config-router)# exit其中,1是OSPF协议的进程号,network命令指定了每个子网的IP地址和它们所在的区域。
路由协议配置实验报告心得

路由协议配置实验报告心得引言路由协议配置实验是计算机网络课程中的一项重要实践环节,通过实验可以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路由协议的原理和配置方法。
本文将结合个人的实验经验,分享在路由协议配置实验中的心得和体会。
实验背景在计算机网络中,路由协议是实现网络互连和数据包转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常见的路由协议包括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和OSPF (Open Shortest Path First)等,它们通过在路由器之间交换路由信息,确定最佳路径并进行数据转发。
在实验中,我们将通过配置路由器上的协议参数,模拟网络环境并观察路由器之间的交互情况。
实验目的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以下技能:1. 熟悉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和命令行操作;2. 理解和配置常见的动态路由协议(如RIP和OSPF);3. 搭建网络拓扑,观察路由器之间的路由信息交换过程;4. 分析和解决网络故障,优化网络性能。
实验步骤实验中,我针对RIP和OSPF两种协议进行了配置实验。
具体步骤如下:1. 准备实验环境:搭建一定规模的虚拟网络拓扑,并将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连接起来;2. 初始化路由器:设置路由器的基本参数,如IP地址、子网掩码等;3. 配置RIP协议:通过命令行配置路由器上的RIP协议,设置路由器之间的邻居关系和路由信息的交换方式;4. 配置OSPF协议:同样通过命令行配置路由器上的OSPF协议,设置路由器之间的邻居关系和链路状态数据库的同步方式;5. 观察实验结果:检查路由表和链路状态数据库的变化,验证路由协议的正常工作;6. 优化网络:根据实验结果,对网络进行优化调整,如调整路由器的权重、修改链路成本等;7. 解决故障:模拟网络故障,观察路由器的恢复过程,并尝试解决故障。
实验心得通过参与路由协议配置实验,我深刻体会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课堂上学习了路由协议的相关理论知识后,实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机会。
实验RIP路由协议的配置报告

1.RIP,IGRP,EIGRP三种路由协议有什么不同?各协议分别适用应用在什么网络?
答:不同种类的路由协议。RIP和IGRP之间的主要区别是距离矢量协议;EIGRP主要是连接状态协议。配置RIP动态路由协议是通用的路由协议,而IGRP,EIGRP是CISCO专用的路由协议。
【实验心得和体会】
2.配置路由器r2
1)清空路由器原有配置
[Router]reset saved-configuration
[Router]reboot
2)更改路由器名称
[Router]sysname r2
3)配置s0接口
[r2]interface s0
[r2-serial0]link-protocol ppp
[r2-serial0]ip address 192.168.3.2 255.255.255.0
了解了RIP的基本知识,掌握了它的基本作用,适用于小型的同类网络,它以从源端到目的端所经过的路由器个数作为唯一的度量标准,从实验的错误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实验中体会到知识的无穷,从实践中学到了知识。
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
评语:
成绩:指导教师签名:
批阅日期:
实验内容:
【实验步骤】
1.配置路由器r1
1)清空路由器原有配置
[Router]reset saved-configuration
[Router]reboot
2)更改路由器名称
[Router]sysname r1
3)配置s0接口
[r1]interface s0
[r1-serial0]link-protocol ppp
[r1-serial0]ip address 192.168.3.1 255.255.255.0
路由器及路由协议的配置实验报告

路由器及路由协议的配置实验报告路由器及路由协议的配置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路由器和路由协议的配置方法与原理,并通过实验验证配置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实验设备:⒈路由器设备:X⒉计算机设备:X⒊网线:X实验内容:⒈路由器基本配置⑴网络拓扑设计在本实验中,我们设计了一个网路拓扑结构如下: X⑵连接设备将计算机设备与路由器通过网线连接,确保物理连接正常。
⑶路由器初始化将路由器设备连接电源并启动,进入路由器的初始配置界面。
(1) 验证设备信息:确认设备序列号、硬件版本等信息是否正确。
(2) 设定管理口IP地质:设置路由器的管理口IP地质,并将其与计算机设备在同一网段。
(3) 配置登录认证信息:设置用户名、密码等登录认证信息,确保管理安全性。
(4) 保存配置并重启路由器。
⒉路由协议配置⑴静态路由配置配置静态路由可以手动指定特定目的地网络的路径,使路由器根据静态路由表进行数据转发。
(1) 查看路由表:通过命令查看当前路由表的信息。
(2) 添加静态路由:使用命令添加静态路由,指定目的地网络及下一跳信息。
(3) 验证路由:通过命令验证添加的静态路由是否生效。
⑵动态路由配置配置动态路由可以使路由器自动学习和更新路由表,实现更灵活的数据转发。
(1) 选取路由协议:选择合适的路由协议,如RIP、OSPF等。
(2) 配置路由协议参数:根据实际需求,设置路由协议的参数,如网络地质、路由器ID等。
(3) 验证路由:通过命令查看路由表,确认动态路由是否生效。
⑶路由器之间的互联当存在多台路由器时,需要进行路由器之间的互联,以实现跨网络的通信。
(1) 确定互联方式:选择合适的互联方式,如直连、虚拟链路等。
(2) 配置互联接口:通过命令配置互联接口的IP地质及相关参数。
(3) 验证互联通信:通过命令测试路由器之间的互联状态和通信情况。
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以上的配置步骤,我们成功完成了路由器及路由协议的配置。
通过查看路由表和网络连通性测试,我们可以确认配置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工业大学信息学院网络课程组实验指导实验二:路由协议的配置一、实验目的:1. 了解和掌握网络中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的配置方法和原则;2. 了解网络互连时根据设备的不同选用不同的连接线路;3. 在路由器上配置动态路由协议;4. 理解路由表的变化及含义。
二、实验环境:1. 运行Windows 2000 / 2003 Server / XP操作系统的PC一台;2. 每台PC具有Packet Tracer模拟软件。
三、实验内容与要求:1. 使用交换机组建简单局域网。
(1)打开Packet Tracer模拟软件,完成如图2-1所示的拓扑结构图。
具体过程参考《附件一:使用交换机组建简单局域网》。
(2)将Packet Tracer中的文件,保存文件名为“专业班级+学号+姓名-1”,如“电信1001班201046830508范浩然-1”。
(3)提示:为便于教师检查,请同学们把每个主机和路由器的接口及IP地址在图上标注出来,如下图所示。
(4)要求:在实验报告中添加两个截屏结果:拓扑结构,和主机间Ping通的结果。
图2-1 交换机组建简单局域网]页1第[ 制2014.10.河南工业大学信息学院网络课程组实验指导2.使用路由器组建简单网络。
(1)打开Packet Tracer模拟软件,完成如图2-2所示的拓扑结构图。
具体过程参考《附件二:使用路由器组建简单网络》。
(2)将Packet Tracer中的文件,保存文件名为“专业班级+学号+姓名-2”,如“电信1001班201046830508范浩然-2”。
(3)注意:为规范网络的IP地址规划格式,要求IP地址的分配需要满足以下要求:IP地址中的第二个字节以班级命名;第三个字节选取学号后两位;若网络中有多个网络段,其他网络的第三字节依次累加。
举例如下:可以看出下面网络中总共有3个网络,对于电信1106班学号后两位为31的谢川娣同学,每个网络的网络号分别是:192.6.31.0、192.6.32.0、192.6.33.0。
(4)提示:为便于教师检查,请同学们把每个主机和路由器的接口及IP地址在图上标注出来,如下图所示。
(5)要求:在实验报告中添加两个截屏结果:拓扑结构,和跨网主机间Ping通的结果。
图2-2 路由器组建简单网络3. 规划一个网络。
(1)组建一个至少包含三个路由器的简单网络,参考拓扑如图2-3所示。
(2)给该网络中的主机和路由器的端口规划并配置IP地址。
(3)在路由器上配置路由协议,保证全网络的互通。
(4)在各个主机上通过Ping命令测试网络是否互通。
(5)将Packet Tracer中的文件,保存文件名为“专业班级+学号+姓名-3”,如“电信1001班201046830508范浩然-3”。
(6)注意:为规范整个网络的运行,要求整个网络中的IP地址配置需要满足如下要求:IP 地址中的第二个字节以班级命名,如电信1106班,则第二个字节为6;第三个字节]页2第[ 制2014.10.河南工业大学信息学院网络课程组实验指导选取学号后两位;若网络中有多个网络段,其他网络的第三字节依次累加。
举例如下:可以看出下面网络中总共有6个网络,对于电信1106班学号后两位为31的谢川娣同学,每个网络的网络号分别是:192.6.31.0、192.6.32.0、192.6.33.0、192.6.34.0、192.6.35.0,和192.6.36.0。
(7)提示:为便于教师检查,请同学们把每个主机和路由器的接口及IP地址在图上标注出来,如下图所示。
(8)要求:最终实验完成后,实验报告中需要提供两部分内容:拓扑图、跨网ping通的结果。
某网络的拓扑结构图2-3 图四、实验步骤:根据上面的具体要求,完成整个实验;将需要的数据和截屏记录如下,并整理实验步骤。
并把上述保存的三个PKT文件打包上传给任课教师。
五、思考题1.给主机配置网关的作用是什么?在主机上配置网关的原则通常有哪些?]页3第[ 制2014.10.河南工业大学信息学院网络课程组实验指导2.在网络配置完成后,可以通过哪些命令来测试网络上的主机是否能连通?该命令的工作协议是什么?六、实验总结(列出实验过程中的困难和收获)]页4第[ 制2014.10.河南工业大学信息学院网络课程组实验指导实验报告撰写要求认真总结实验,规范撰写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内容应包括实验目的、实验要求、实验过程、实验总结,其中实验过程应附必要的截图,给出详细说明,对本实验中自行完成的较复杂网络拓扑的配置实现,应用表格给出各设备的主要参数配置(见下表),最后,对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进行描述和剖析,总结收获。
并完成思考题。
设备参数配置一览表:实验报告撰写格式见课程网站样例,要求字体、行间距等严格按要求排版(参考实验任务书),文件命名规范“专业班级+学号+姓名”,例如“电信1001班201046830508董飞飞.doc”,配置好的网络仿真文件作为附件,一并上交,文件命名同上,多个配置文件添加序号,例如“电信1001班201046830508董飞飞-1.pkt”。
实验报告应于本次实验课后一周内上交。
]页5第[ 制2014.10.河南工业大学信息学院网络课程组实验指导附件一:使用交换机组建简单局域网实验目的:一、 1. 理解交换机构建的局域网的简单配置; 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的配置方法和原则;2.掌握网络中 3. 了解网络互连时根据设备的不同选用不同的连接线路。
二、实验环境:一台;运行Windows 2000 / 2003 Server / XP操作系统的PC1.模拟软件。
PC具有Packet Tracer2. 每台三、实验内容与过程:界面简介。
关于设备的选择与连接,以及设备编辑区域的工具,如1. Packet Tracer 下面的几个图例所示:硬件设备图(1)自动选线、控制线、直通线、交叉线、光纤、同轴电缆、电话线、DTE 和DCE线缆连接类型图(2)]页6第[ 制2014.10.河南工业大学信息学院网络课程组实验指导设备编辑区域3图()模拟软件,完成如下图所示的拓扑结构图。
2. 打开Packet Tracer] 页7第[ 制2014.10.河南工业大学信息学院网络课程组实验指导详细步骤说明如下:选项,在中下部SwitchesPacket Tracer步骤一:首先打开模拟软件,单击左下方的的交换机列表中选中一个交换机拖至编辑区。
如下图所示。
选项,在中间的终端设备中选中End Devices步骤二:然后用同样的方法选中左下方的计算机,然后拖至编辑区,如图所示。
]页8第[ 制2014.10.河南工业大学信息学院网络课程组实验指导在中间区域会显示所有用于连接网选项,设备连线。
选中左下方Connections步骤三:,下图中的Copper Straight-Through络设备的线路,如下图所示。
常用的有直连双绞线(,下图中的黑色虚线)等。
直连线用于连接不Cross-Over、交叉双绞线(Copper 黑色实线)交叉线用于连接相同接口类型如主机和交换机、交换机和路由器相连。
同接口类型的设备,的设备,如交换机和交换机、主机和主机、主机和路由器等。
接口,如图所示,然后单Ethernet选中直连线,单击主机,在出现的接口中选择Fast Ethernet0/3接口,如图中的EthernetFast 击交换机,在出现的接口列表中选中一个Fast 即可实现主机和交换机的互联。
用同样的方法连接其他主机和交换机,然后,用同样接口,的方法使用交叉线实现两个交换机的互联。
]页9第[ 制2014.10.河南工业大学信息学院网络课程组实验指导IP 选项,在出现的窗口中地址。
双击PC3,选中Desktop步骤四:给主机配置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如下图所IP,出现配置IP地址的窗口,输入Configuration地址的配置原则:交换机互联的网络是一个局域网,同属一个子网,所以该网示。
注意IP地址,络中的所有主机的网络地址必须是相同的。
默认网关为离主机最近的路由器接口的IP IP地址。
与主机在同一个网络中,故网络地址也是相同的。
用同样的方法配置其他主机的若无配置错地址,看网络是否连通。
Ping步骤五:测试。
在一个主机上其他主机的IP选项,PC3通。
双击,选中Desktop误,该网络是连通的,即所有主机之间应该都能Ping命令,测试网PingDOS 在出现的窗口中选中Command Prompt选项,进入命令行模式,输入络是否连通。
如图所示。
] 页10第[ 制2014.10.河南工业大学信息学院网络课程组实验指导中的这个文Packet Tracer三个主机间能相互Ping通,则说明实验完成。
将步骤六:。
范浩然-1”201046830508如姓名+学号+-1”,“电信1001班“专业班级件保存文件名格式为四、实验过程] [学生自行验证本次实验,完成实验过程。
]页11第[ 制2014.10.附件二:使用路由器组建简单网络一、实验目的:1. 理解路由器构建子网的简单配置;2.掌握网络中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的配置方法和原则;3. 掌握网络互连时,根据设备的不同选用不同的连接线路;4. 了解在路由器上配置动态路由协议;5. 理解路由表的变化及含义。
二、实验环境:1. 运行Windows 2000 / 2003 Server / XP操作系统的PC一台;2. 每台PC具有Packet Tracer模拟软件。
三、实验内容与过程:1. 打开Packet Tracer模拟软件,完成如下图所示的拓扑结构图。
2. 详细步骤说明。
步骤一:首先打开Packet Tracer模拟软件,单击左下方的Routers选项,在中部的路由器列表中选中两个路由器拖至编辑区。
如下图所示。
步骤二:然后用同样的方法选中左下方的End Devices选项,在中间的终端设备中选中计算机,然后拖至编辑区,如图所示。
步骤三:选择设备连线。
选中左下方Connections选项,在中间区域会显示所有用于连接网络设备的线路。
主机和路由器之间互连需要用交叉双绞线(Copper Cross-Over,下图中的黑色虚线),路由器之间互连需要用串口线(Serial DCT或Serial DTE)。
Serial DCE和Serial DTE的区别在于:若使用DCE线路,先连的路由器端口为DCE端口,若使用DTE线路,后连的路由器端口为DCE端口。
选中交叉线,单击主机,在出现的接口中选择Fast Ethernet接口,如图所示,然后单击路由器,在出现的接口列表中选中一个Fast Ethernet接口,如图中的Fast Ethernet0/0接口,即可实现主机和路由器的互联。
选中串口线(Serial DCT或Serial DTE),单击路由器R0,在出现的接口列表中选择Serial接口,然后单击路由器R1,在出现的接口列表中选择Serial接口,即可连接两个路由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