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_RIP路由协议实验资料

合集下载

RIP协议实验范文

RIP协议实验范文

RIP协议实验范文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是一种用于在计算机网络中动态计算路由表的协议。

它被广泛用于局域网和广域网中,以及互联网的早期阶段。

RIP协议采用了距离矢量的路由选择算法,通过交换路由信息来更新路由表。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RIP协议的特点。

RIP协议采用的是基于距离的路由选择算法,其中距离被定义为到达目标的跳数。

RIP协议使用UDP协议进行路由信息的交换,使用固定的端口号520。

RIP协议支持最大15个跳数,超过15个跳数的路由被认为是无效的。

RIP协议使用周期性的路由信息更新,通常是每30秒一次。

RIP协议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路由器之间的交换路由信息来建立和维护路由表。

每个路由器会广播自己所知道的全部路由信息,并接收其他路由器发送的路由信息。

通过比较接收到的路由信息和本地路由表中的信息,路由器会选择最短路径,并更新自己的路由表。

当一个路由器的路由表发生变化时,它会向相邻的路由器发送更新信息,其他路由器接收到更新信息后会重新计算路由表。

为了验证RIP协议的工作原理,我们可以进行以下实验。

首先,搭建一个局域网或广域网的实验环境,选择至少两台路由器。

通过配置路由器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以及启用RIP协议,建立路由器之间的连接。

然后,通过在路由器上查看路由表和交换路由信息的日志,可以观察RIP协议的工作过程。

可以模拟网络中一些节点的故障或路由链路的变化,观察路由表的变化过程,以及路由器之间的路由信息交换。

通过对比路由表的变化和路由信息的交换过程,可以验证RIP协议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最后,我们来讨论一下RIP协议的优缺点。

RIP协议的优点是简单易用、实现成本低、配置简单,适用于中小规模网络。

RIP协议的缺点是速度较慢,因为它采用的是固定时间间隔发送路由信息和周期性的路由计算。

此外,RIP协议只考虑了跳数,没有考虑具体的带宽和延迟等因素,因此在复杂网络中可能会导致路径选择不优。

实验RIP路由协议的配置报告

实验RIP路由协议的配置报告
【实验问题】
1.RIP,IGRP,EIGRP三种路由协议有什么不同?各协议分别适用应用在什么网络?
答:不同种类的路由协议。RIP和IGRP之间的主要区别是距离矢量协议;EIGRP主要是连接状态协议。配置RIP动态路由协议是通用的路由协议,而IGRP,EIGRP是CISCO专用的路由协议。
【实验心得和体会】
2.配置路由器r2
1)清空路由器原有配置
[Router]reset saved-configuration
[Router]reboot
2)更改路由器名称
[Router]sysname r2
3)配置s0接口
[r2]interface s0
[r2-serial0]link-protocol ppp
[r2-serial0]ip address 192.168.3.2 255.255.255.0
了解了RIP的基本知识,掌握了它的基本作用,适用于小型的同类网络,它以从源端到目的端所经过的路由器个数作为唯一的度量标准,从实验的错误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实验中体会到知识的无穷,从实践中学到了知识。
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
评语:
成绩:指导教师签名:
批阅日期:
实验内容:
【实验步骤】
1.配置路由器r1
1)清空路由器原有配置
[Router]reset saved-configuration
[Router]reboot
2)更改路由器名称
[Router]sysname r1
3)配置s0接口
[r1]interface s0
[r1-serial0]link-protocol ppp
[r1-serial0]ip address 192.168.3.1 255.255.255.0

路由信息协议rip实验报告

路由信息协议rip实验报告

路由信息协议rip实验报告路由信息协议RIP实验报告一、双方的基本信息甲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地址:XX省XX市XX区XX路XX号电话:XXXXXXXXXXX邮箱:*************乙方: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地址:XX省XX市XX区XX路XX号电话:XXXXXXXXXXX邮箱:*************二、各方身份、权利、义务、履行方式、期限、违约责任甲方的身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网络技术开发和应用的公司。

乙方的身份: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通信技术开发和应用的公司。

甲方的权利和义务:1. 甲方负责设计和开发路由信息协议RIP,确保协议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 甲方应按照约定的价格和期限向乙方提供RIP服务。

3. 在RIP服务过程中发现问题,甲方应及时向乙方汇报并协商解决方案。

4. 甲方向乙方提供的服务应符合中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和标准。

乙方的权利和义务:1. 乙方可以使用甲方提供的RIP服务,确保网络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 乙方应按照约定的价格和期限支付RIP服务费用。

3. 在RIP服务过程中,乙方应遵守相关协议规定,并确保网络安全。

4. 乙方应合法使用RIP服务,不得向他人泄露相关机密信息。

履行方式:甲方应在约定的期限内设计并开发RIP服务,经过测试后向乙方提供服务。

乙方应按照约定的价格支付服务费用,并按照约定的期限使用RIP服务。

期限:本合同自双方签署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一年。

双方可以根据需要商议续签合同。

违约责任:1. 如果甲方不能按照约定向乙方提供RIP服务,应承担违约责任,并赔偿乙方因此而遭受的损失。

2. 如果乙方不能按照约定支付服务费用,应承担违约责任,并赔偿甲方因此而遭受的损失。

三、需遵守中国的相关法律法规本协议的各项条款与中国的相关法律法规相符合,如有不符合的地方,应按照中国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调整。

四、明确各方的权力和义务本协议将甲方和乙方的权力和义务进行明确规定,确保双方权益得到保护,协议执行更加顺畅。

rip实验原理与实验步骤

rip实验原理与实验步骤

rip实验原理与实验步骤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是一种基于距离向量算法的路由协议,它通过交换路由信息来更新网络的路由表。

本实验将介绍RIP协议的原理和实验步骤。

1. 实验原理RIP协议采用距离向量算法,每个路由器通过向相邻路由器发送自己的路由表来获取网络拓扑信息。

路由器收到路由表后,更新自己的路由表,并将更新后的路由表发送给相邻路由器。

通过不断地交换路由信息,整个网络构建一个路由信息表,路由器就可以根据该表选择最优路径进行数据传输。

RIP协议使用了Hop Count(跳数)作为度量单位,即每个数据包经过的路由器数。

默认情况下,RIP协议的最大跳数限制是15,超过这个跳数的数据包将会被丢弃。

RIP协议还具有自适应能力,如果某个路由器网络的拓扑结构发生了改变,RIP协议将会相应地调整路由表。

2. 实验步骤步骤一:准备实验环境为了进行实验,需要组建一个网络实验环境。

可以通过模拟器或者真实的设备来实现。

在实验环境搭建完成后需要确认网络连接正确,并确保所有路由器和主机设备能够相互通信。

步骤二:启用RIP协议在每个路由器上启用RIP协议,设置相应的参数。

启用RIP协议后,路由器将会开始收集并更新路由信息表。

步骤三:测试路由为了测试RIP协议的工作效果,需要利用ping命令或者traceroute命令来测试路由。

在测试过程中要尽量模拟实际网络环境,进行多次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可以根据测试结果来调整路由器的设置和参数。

步骤四:观察路由信息表在测试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观察路由信息表,确保路由器的路由信息表与实际网络拓扑相符。

如果出现不符合的情况,需要及时进行调整和更新。

步骤五:调整RIP协议参数在测试中,可能需要调整RIP协议的参数,比如更新频率、路由收敛时间等,来改善网络的质量。

同时也需要关注资源消耗,保证网络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通过以上实验步骤,可以深入了解RIP协议的工作原理,并且对网络拓扑结构进行更加细致的优化和管理。

rip实验报告

rip实验报告

一.配置RIP(分别配置RIP1和RIP2)
1.配置RIP协议,使各设备连通
已经完成。

2.观察请求报文(有变化时能截到)
我把路由器1的链接交换机的端口由关闭变为开启时,观察报文:
这是开启的这个端口,广播自己端口开通的请求报文。

3.观察响应报文
与1中对应的,该路由器另一个端口的响应报文:
4.将某接口断开(设为OFF),观察路由表的变化
当某个路由器的接口设为关闭时,该路由器其对应的路由表立刻消失。

如图:
关闭前:
关闭后:
可见:与该端口有关的路由表,立刻消失。

其它路由器的变化:
立刻看的:
一段时间后:
可见其它路由器的路由表在开始时并没有变化,在一段时间后才会消失。

可见rip的坏消息传播的比较慢。

5.将某接口接通(设为ON),观察路由表的变化
将4中关闭的端口设为开启:
该路由器的该端口相连的路由表立刻出现:
其它路由器有关的路由表也立刻出现(不要怀疑我的手速):
可见,好消息的传播,明显要比坏消息要迅速许多。

路由协议(RIP)实验

路由协议(RIP)实验

路由协议(RIP)实验报告RIP版本:RIPv1,RIPv2 这两个版本我们一个一个来。

实验目的:用RIP协议实现全网互通。

RIPv1:这是RIPv1的拓扑图,RIPv1路由协议只支持有类子网掩码的网段,就是A,B,C这三类的IP的,对加长的子网掩码不考虑。

RIP协议计算度量值(metric)方式是跳数,就是过了几个三层设备就是几跳。

RIP发送数据的形式为广播发送,其广播地址为255.255.255.255。

RIP采用的是UDO 的520端口。

我们先把其每个端口的IP都配置上。

R1:R1>enableR1#configure terminalR1(config)#interface loopback 0R1(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R1(config-if)#interface serial 0/0R1(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5.1 255.255.255.0R1(config-if)#no shutdown这个是查看每个端口的IP是多少和是否开启。

一清二楚。

R2:R2>enableR2#configure terminalR2(config)#interface loopback 0R2(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2.1 255.255.255.0R2(config-if)#interface loopback 1R2(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4.1 255.255.255.0R2(config-if)#interface serial 0/0R2(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5.2 255.255.255.0R2(config-if)#no shutdownR2(config-if)#interface serial 0/1R2(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6.1 255.255.255.0R2(config-if)#no shutdownR3:R3>enableR3#configure terminalR3(config)#interface loopback 0R3(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3.1 255.255.255.0R3(config-if)#interface serial 0/0R3(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6.2 255.255.255.0R3(config-if)#no shutdown因为RIP只支持有类子网掩码的IP所以这里都是设置的24位的子网掩码。

rip路由协议基本配置实验

rip路由协议基本配置实验

rip路由协议基本配置实验RIP路由协议基本配置实验一、甲方和乙方基本信息甲方单位名称:甲方地址:乙方单位名称:乙方地址:二、各方身份、权利、义务、履行方式、期限、违约责任(一)甲方身份、权利、义务:甲方为本协议的甲方,是网络运营商,在本协议中享有如下权利:1. 按照本协议的要求配置路由器。

2. 监控和维护网络状态。

3. 依据需要更新路由表,保证网络正常运行。

甲方应当履行如下义务:1. 严格遵守本协议的各项约定。

2. 安排专人进行网络维护和管理,并保持开放的合作态度。

3. 向乙方提供网络运行状况的信息。

(二)乙方身份、权利、义务:乙方为本协议的乙方,是客户,在本协议中享有如下权利:1. 使用甲方提供的网络资源。

2. 依据需要配置网络设备。

3. 向甲方反馈网络运行状况、建议和需求。

乙方应当履行如下义务:1. 严格遵守本协议的各项约定。

2. 确保网络设备合法、安全运行,不得影响其他用户的正常使用。

3. 如发现网络故障,应及时向甲方汇报,配合甲方的维护和管理。

(三)履行方式和期限甲乙双方应当按照本协议的要求进行网络设备的配置和维护,保障网络的正常运行。

如需更新路由表,甲方应在24小时内完成更新工作。

(四)违约责任如甲方或乙方违反本协议中的任何约定,应当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责任、损失和处罚,包括但不限于停止合作,承担违约责任等。

三、遵守中国的相关法律法规甲乙双方应当严格遵守中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障国家网络安全法》、《网络安全法》等,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

四、明确各方的权力和义务甲乙双方在本协议中明确了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以保证双方在合作过程中互相尊重、互惠互利、和谐合作。

五、法律效力和可执行性本协议是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依法合规的基础上签署的协议文件,具有法律效力和可执行性。

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或废除本协议。

如发生争议,双方应通过友好协商解决。

实验六路由信息协议RIP

实验六路由信息协议RIP

实验十六路由协议—1:路由信息协议RIP实验小记:RIP属于应用层的协议路由协议:静态路由:静态路由是一种特殊的路由,由网络管理员采用手工方法在路由器中配置而成。

这种方法适合在规模较小、路由表也相对简单的网络中使用。

它比较简单,容易实现;可以精确控制路由选择,改进网络的性能;减小路由器的开销,为重要的应用保证带宽。

但对于大规模的网络而言,如果网络拓扑结构发生改变或网络链路发生故障,用手工的方法配置及修改路由表,对管理员会形成很大压力。

动态路由:路由表随着动态的拓扑而改变练习一:静态路由与路由表步骤1:路由表由哪几项组成?路由表主要由网络目标、网络掩码、网关地址、接口、跃点数五项组成。

步骤2:主机A的默认网关在本次练习中起到什么作用?本地主机用于向其他IP 网络转发IP 数据报的IP 地址。

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简述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是否ping 通原因主机A----主机B (192.168.0.2)通默认网关是主机B的一个物理接口地址,而目标地址为主机B的另一个物理接口地址主机A----主机C 不通主机B没有路由转发的功能步骤3记录:是否ping 通原因主机A----主机B (192.168.0.2)通默认网关是主机B的一个物理接口地址,而目标地址为主机B的另一个物理接口地址主机A----主机E(192.168.0.1)不通主机B没有路由转发的功能主机A----主机E(172.16.1.1)不通主机B没有路由转发的功能步骤5记录:是否ping 通原因主机A----主机B (192.168.0.2)通默认网关是主机B的一个物理接口地址,而目标地址为主机B的另一个物理接口地址主机A----主机E (192.168.0.1)通主机B具有路由转发的功能,并且目标网络在主机B的路由条目中主机A----主机E (172.16.1.1)通主机B具有路由转发的功能,并且主机B 存在通向172.16.1.0网络的路由条目,主机E存在通向172.16.0.0网络的路由条目步骤6:简述静态路由的特点以及路由表在路由期间所起到的作用静态路由是一种特殊的路由,由网络管理员采用手工方法在路由器中配置而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实验报告如有雷同,雷同各方当次实验成绩均以0分计。

2. 当次小组成员成绩只计学号、姓名登录在下表中的。

3. 在规定时间内未上交实验报告的,不得以其他方式补交,当次成绩按0
分计。

4.
实验报告文件以PDF 格式提交。

【实验题目】RIP 路由协议实验 【实验目的】
1. 掌握在路由器上配置RIPv2和RIPv1路由协议。

2. 了解有类路由和无类路由的区别,是否支持VLSM (可变长子网掩码)
3. 了解路由器广播和组播形式的区别 【实验内容】
1. 在实验设备上完成P145实验4-2并测试实验网连通性。

2. 通过实验观察RIP V1 和 V2的区别(重点在VLSM 上)给出分析过程与结果(实验IP 采用
10.10.x.0网段)
3. 学会使用Debug ip packet 和Debug ip rip 命令,并对debug 信息做分析。

4. 观察试验拓扑中链路状态发生改变时路由表的前后信息对比及debug 信息的变化。

【实验要求】
重要信息信息需给出截图,注意实验步骤的前后对比。

【实验记录】(如有实验拓扑请自行画出)
实验拓扑图:
实验一:RIPv2路由协议
(使用10.10.x.0的IP 地址,变长子网掩码,两个路由器之间的网段是10.10.2.0/30,路由器和PC 之间的网段分别是10.10.3.0/24和10.10.1.0/24。


步骤0:
(1) 配置PC1和PC2的IP 、掩码、网关,测试连通性。

警示
分析:因为PC1和PC2之间还没有配置路由,所以ping不通。

(2)在Router1上执行show ip route,记录路由表信息。

分析:PC1和PC2之间还没有配置路由。

(3)在PC上的命令窗口执行命令route print,记录路由表信息。

步骤1:三层交换机基本配置
步骤2:路由器1基本配置
步骤3:路由器2基本配置
步骤4:配置RIPv2路由协议
步骤5:Router1配置RIPv2路由协议
步骤6:Router2配置RIPv2路由协议
验证3台路由设备的路由表,查看是否自动学习了其他网段的路由信息。

注意观察R标签项。

分析:在路由表上有两条R条目,通过10.10.1.1,vlan10可以到达10.10.2.0/30网段,通过10.10.1.1,vlan10也可以到达10.10.3.0/24网段,交换机通过邻近路由器router1的交流信息自动学习了其他网段(10.10.3.0/24)的路由信息。

分析:在路由表上有两条R条目,通过10.10.2.2,端口serial2/0可以到达10.10.3.0/24网段,通过10.10.1.2,端口F0/1可以到达10.10.5.0/24网段,router1通过与邻近路由器router2和交换机的交流信息自动学习了其他网段的路由信息。

分析:在路由表上有两条R条目,通过10.10.2.1,端口serial2/0可以到达10.10.1.0/24网段,通过10.10.2.1,端口serial2/0可以到达10.10.5.0/24网段,router2通过与邻近路由器router1的交流信息自动学习了其他网段的路由信息。

步骤7:测试网络的连通性
(1)将此时路由表与步骤0的路由表比较,有什么结论?
Router1步骤0路由表:
Router1步骤7路由表:
分析:步骤0时未配置路由,路由表没有相关条目。

步骤7时多了C和R条目。

(2)tracert PC1
(3)启动wireshark,测试连通性以及抓取数据包,数据包路径和tracert的一致吗?
(4)抓取数据包,分析RIP封装结构
分析:如图,RIP头部命令位值为2,表示对请求路由信息的响应;版本为RIPv2;RIP报文内容包括了10.10.1.0,10.10.2.0, 10.10.3.0三个网段的IP地址以及它们的跳步数,子网掩码。

(5)在PC上的命令窗口执行命令route print,此时的路由表信息与步骤0记录是有不同吗?
分析:此时的路由表信息与步骤0的记录没有不同。

如下图所示。

使用Debug ip packet和Debug ip rip 命令:
分析:可以看到debug ip rip命令显示了发送和接收到的RIP路由选择更新,可以查看路由器使用了RIP的V1版本还是V2版本,还有发送和接收的更新信息。

拔掉网线后:
分析:在断开Router1与交换机的连接后,我们看到在debug ip rip信息中,10.10.1.0、10.10.2.0、10.10.3.0的到达跳数被设定为16。

动态路由学习条目发生变化,并且相关路由端口都向224.0.0.9发送组播报文以更新路由结构。

实验二:RIPv1路由协议
(使用10.10.x.0的IP地址,变长子网掩码,两个路由器之间的网段是10.10.2.0/30,路由器和PC 之间的网段分别是10.10.3.0/24和10.10.1.0/24。


步骤0:
(1)按拓扑图,配置PC1和PC2的IP、掩码、网关,测试它们的连通性。

分析:无法ping通,因为还没有配置交换机和路由。

(2)在Router1(或Router2)上执行命令show ip route,记录路由表信息。

分析:这是Router1上的show ip route,什么都没有显示。

(3)在PC上的命令窗口执行命令route print,记录路由表信息。

步骤1:三层交换机基本配置。

步骤2:路由器1基本配置。

步骤3:路由器2基本配置。

步骤4:配置RIPv1路由协议。

步骤5:Router1配置RIPv1协议。

步骤6:Router2配置RIPv1协议。

验证3台路由设备的路由表,查看是否自动学习了其他网段的路由信息。

注意观察R标签项。

S3550#show ip route。

分析路由表,表中有R条目吗?是怎样产生的?
分析:有。

交换机可以通过10.10.1.1到达10.0.0.0。

Router1#show ip route
分析路由表,表中有R条目吗?是怎样产生的?
分析:有。

Router1可以经过10.10.2.2,向Router2学习,到达10.10.3.0;也可以经过10.10.1.2,向交换机学习,到达10.10.5.0。

Router2#show ip route
分析路由表,表中有R条目吗?是怎样产生的?
分析:有。

Router2可以通过10.10.2.1,向Router1学习,到达10.10.1.0;也可以经过10.10.2.1,向Router1学习,到达10.10.5.0。

分析:步骤0中没有任何路由信息,而此时交换机、Router1和Router2都有路由信息。

(2)Tracert PC1(或PC2)。

分析:用PC2 tracert PC1,跟踪路由信息。

可以看到IP数据包到达Router2,经过端口10.10.2.1,然后Router1转发数据包,经过端口10.10.1.2到达交换机,可是无法到达目标主机10.10.5.11。

(3)启动Wireshark,测试连通性以及抓取数据包,数据包路径与tracert的一致吗?
分析:PC2 ping PC1,无法ping通:
(4)抓取数据包,分析RIP封装结构。

分析:命令为2:表示对请求路由信息的响应。

版本:RIP版本为1。

RIP报文内容:网络ID为10.0.0.0,最大跳数为3;网络ID为10.10.1.0,最大跳数为1
(5)在PC上的命令窗口执行命令route print,此时的路由表信息与步骤0记录的有不同吗?
分析:新增了很多活动路由。

在PC2 tracert PC1(10.10.3.22 tracert 10.10.5.11)时使用Debug ip packet
分析:端口地址是10.10.2.1,接收的数据包的长度为72。

数据包目的地址是10.10.3.1和10.10.2.2,发送的数据包长度为92,d=255.255.255.255。

在PC2 tracert PC1(10.10.3.22 tracert 10.10.5.11)时使用Debug ip rip
分析:RIP收到来自10.10.2.1长度为44的数据包。

显示路由器使用RIP的是V1版本。

Old path和New path是发送和接收的路由RIP更新信息。

【实验结论】
RIPv2是无类路由,支持VLSM(可变长子网掩码),所以把一个网段的掩码位设置为30之后,仍然可以连通。

RIPv1是有类路由,不支持VLSM(可变长子网掩码),所以把一个网段的掩码位设置为30之后,不可以连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