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四大名著中的管理学

合集下载

名著《红楼梦》中的管理学研究

名著《红楼梦》中的管理学研究

名著《红楼梦》中的管理学研究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代表作品,详细地描绘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生活故事及其衰落。

除了文学价值, 这部小说也蕴含着丰富的管理学研究价值,今天我们将着重谈谈它在管理学领域中的启示。

团队建设
在《红楼梦》中有一个很重要的人物就是贾母,她是四大家族的统帅,是恳孝和家庭美德的代表。

面对复杂的家族关系,贾母从未动摇过对家庭美德的坚持。

她对家庭中夫妻父母和孩子们之间的沟通非常注重,尤其是对人际关系和团队建设的重视。

她对于每个家庭成员,都是从维护整个家族整体利益的角度出发,不仅要关注他们的个人问题,也要关注与家族利益相关的团队问题。

这种团队建设的思想也值得现代管理者的借鉴。

领导风格
宝玉是《红楼梦》中另一个重要的人物。

他是一个在家族中地位高,并且很多事情都是贾母直接向他咨询的人物。

他的领导作用与实际上的贾母存在着差异,因此可以说他们两个是对比的。

贾母的领导风格是民主的,她会听取家庭成员的建议,然后做出符合家庭整体利益的决策。

相比之下,宝玉的领导风格则更偏向于独裁。

他会把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强加在家庭成员身上。

这种领导风格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因为领导者是很难在没有征询员工意见的情况下就做出最优决策的。

员工管理
《红楼梦》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宝玉。

四大名著中的管理学

四大名著中的管理学

四大名著中的管理学管理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

是艺术与科学的统一。

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无不处处体现着管理的思想。

对于管理不仅需要在表面和制度层次进行分析探讨,同样需要在更深层的文化领域进行分析。

对于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四大名著,除了造就其在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在管理的领域也占据一席之地。

当我们仔细地品味名著时,再结合管理的实际,发现管理是如此简单又是如此复杂。

下面就分析一下四大名著我所能总结出的管理思想。

一、《三国演义》与管理《三国演义》中,魏、蜀、吴三大领军人物曹操、刘备、孙权以不同的经营思路,创建了它们显赫的霸业。

期中刘备是白手起家,在当今鼓励创业的时代,无疑最值得研究和推崇。

东汉王朝因管理不善而破产,刘备以其刘后主的身份,将发展战略放在“人力资本”上,通过“桃园结义”、“三顾茅庐”两大战略,形成了以自己为董事长,孔明为 CEO。

关羽、张飞为执行经理的优秀人力资本结构,建立了他的创业团队,成立了“皇叔有限责任公司”,挂靠国有,实质是合伙私营。

这个团队的能力配比组合几乎天衣无缝:刘备基本不干预管理层,CEO 孔明说了算,换成曹操或孙权肯定做不到;孔明是当时最优秀的CEO,关、张等五虎将是优秀的职业经理,他们的能力不存在重叠竞争,同时谁也离不开谁,在未组合在一起时,他们之间谁都成不了气候。

可以说,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起家,互补型的创业团队是刘备成功的最根本和最主要原因。

这一点,极具现代参考意义。

后来刘备终于准确而迅速的抓住“赤壁之战”的危机,击败了曹操,又向孙权借的荆州,实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他放权充分,才尽其用,吸引了当时最优秀的赵云加盟,横扫千军。

构造“聚-守-攻”人力资本格局,刘备是一个典型的“聚”的角色,主持战略开拓、关系打造:聚天下之才,聚天下之气,聚天下之势。

孔明是一个攻守兼备的角色,作为创业团队的成员,必然要他能攻能守,实际上这样的综合型人才是很少的,在《三国演义》中由于他是统帅,更多扮演一个“攻”的角色,但作为丞相,以及相对于关羽等人来说,他是一个“守”的角色:守业增值、经营管理。

名著《红楼梦》中的管理学研究

名著《红楼梦》中的管理学研究

名著《红楼梦》中的管理学研究《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它以贾府的衰败为背景,通过对贾府家族成员的生活经历、人际关系和权力争夺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家族的兴衰和管理的方方面面。

在《红楼梦》中,有许多值得我们探讨的管理学研究,下面是对其中几个方面的概括。

1. 权力与领导《红楼梦》中展现了不同人物之间的权力关系和领导风格,贾府的权力结构非常复杂。

贾府的权威人物贾母、贾政和贾敏等相互竞争,权力之争导致了贾府的分裂和动荡。

贾府中的领导层也存在着不同的领导风格,贾府的衰败与领导层的矛盾不断加剧有着密切的关系。

通过对《红楼梦》中权力与领导的描写,我们可以了解权力和领导对组织的重要性以及不同权力和领导风格的影响。

2. 人力资源管理在《红楼梦》中,许多角色都涉及到人力资源的管理。

贾府中的丫鬟和仆人的人力资源管理涉及到招聘、培训、激励和离职等方面的问题。

贾府中的宗亲关系也涉及到人力资源的管理,如婚姻、继承和家族利益的管理等。

通过对《红楼梦》中人力资源管理的描写,我们可以了解到人力资源管理在组织中的重要性以及在不同情况下的应对和处理方式。

3. 组织文化与企业文化《红楼梦》中的贾府具有浓厚的文化氛围,可以看作是一个拥有独特企业文化的组织。

贾府的文化秉承了传统的士大夫文化,强调家族价值观和尊严,对人的行为和品德有着较高的要求。

贾府的文化也存在着许多消极的因素,如纵欲奢侈和世俗气息等,这对贾府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通过对《红楼梦》中组织文化和企业文化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到组织文化对组织的影响以及如何建立和塑造积极的企业文化。

4. 战略管理与风险控制《红楼梦》中的贾府面临着许多风险和挑战,如家族财富的流失、人员纷争和政治篡权等。

贾府在应对这些风险和挑战时,采取的是短视的策略和盲目的决策,导致了家族的衰败和灭亡。

通过对《红楼梦》中战略管理和风险控制的描写,我们可以了解到战略管理和风险控制对组织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制定有效的战略和规避风险。

四大名著里的“管理之道”四大名著,红楼梦,水浒传.doc

四大名著里的“管理之道”四大名著,红楼梦,水浒传.doc

四大名著里的“管理之道”四大名著,红楼梦,水浒传.doc
四大名著里的“管理之道”-四大名著,红楼梦,水浒传-商务指南- 刘备的第一次破产
刘备的第一次破产虽然讨伐董卓未获得成功,且各路诸侯的力量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失,但是曹、孙、刘三人卓而不群的英雄形象还是为最终的“天下惟有德人居之”埋下了伏笔。

如果说刘备在十八路诸侯中优异的表现如金庸小说中的一个武林晚辈在高手云集的武林大会上石破天惊一下挣够了印象分,从此名扬江湖,但是当朝各位名宦宿将在讨伐董卓的拙劣表现和自己同宗同源的天子
从王熙风身上看管理的品质
读《红楼梦》的人应该都对王熙风这个人物留下深刻的印象,而我对她最感兴趣的关注是在书中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尉,王熙风协理宁国府”,故事说的是:宁国府的贾珍死了儿媳妇,可他夫人有病不能料理事物,因此为无人掌管丧事而发愁。

他的堂弟贾宝玉大力举荐王熙风担此重任,贾珍采纳了这个建议,聘请她料理内务。

王熙风上任后不负众望出手不凡,将整个丧事期间的内务料理红楼中的女强人王熙凤、贾探春、薛宝钗的管理艺术
在MBA铺天盖地的今天,《红楼梦》居然与《韦尔奇自传》一样引起管理界的重视。

例如,倪润峰就特别欣赏王熙凤的管理才能,同时也指出王熙凤存有权威性不足的弱点。

有的论为王熙凤封了一个“维持会会长”的头衔,认为王熙凤的权威管理是维持性的,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事实上,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提供了两种不同的管理模式,塑造了两种不同的管理权威:一是贪婪集权型
[2]。

四大名著中的管理智慧

四大名著中的管理智慧

四大名著中的管理智慧四大名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三国写的是心计;水浒讲的是义气;红楼看的是感情;西游谈的是理想。

也许是大道趋近,殊途同归,虽名目有别,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这些作品在它们的字里行间,都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管理智慧,其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亦有失败的教训,对我们今天的企业管理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管理模式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看,这四部作品重点描写了六个组织的兴衰存亡史。

曹魏集团有点像垄断型国企。

曹操既是规则的制定者,又是规则的执行者,既当运动员,又是裁判员。

他通过“挟天子以令诸侯”,垄断国家资源,依靠行政力量大规模兼并各类中小型企业,不断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

而且曹魏集团制度健全、管理规范,曹操作为领导人也以身作则,因此迅速发展为三国之中实力最强的企业。

另外,曹操每次作重大决策前都会主动征求下属的建议,赤壁之战前接连打胜仗,就是因为听取了郭嘉的建议;而赤壁之战时由于没有采纳程昱的建议,一意孤行,结果大败而归。

蜀汉集团像股份制企业,刘、关、张等人是创始股东,大股东刘备担任董事长,职业经理人诸葛亮则为首席执行官。

这种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对分离的体制,使诸葛亮能够放开手脚施展自己的才华,蜀汉集团也迅速从弱小走向强盛。

然而刘备虽把经营权下放给诸葛亮,但有时却又无端地收回,如关羽死后,刘备不听劝告,意气用兵,发动彝陵之战,结果导致损失惨重,险些把整个基业都赔了进去。

孙吴集团像典型的家族企业。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家族企业由于将企业的利益与整个家族的利益捆绑起来,因此具有强大的向心力。

当然也有它的局限性,最主要的是任人唯亲。

但孙权却成功地克服了这一弊端,大胆实行分权制度,吸收并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非家族成员为集团效力,江东基业因此得以传承七代,为三国之最。

梁山集团采取的是合伙制,实行平均主义,按人头分红,有酒大家喝,有肉大家吃。

这种体制最大的问题是产权不清晰,同时也缺乏科学的监管机制。

以致宋江上任后通过实行产权改革,不动声色地把集体财产变为了他自己的私有财产。

古今中外管理学名著

古今中外管理学名著

古今中外管理学名著三、管理学《彼得.德鲁克》系列《工业人的未来》《管理实践》《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管理:任务、责任、实践》《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管理未来》《德鲁克论管理》《卓有成效管理者的实践》《21世纪的管理挑战》《曾仕强》系列《中国式管理》《胡雪岩的启示》《中国式团队管理》《家庭教育》《人生只做三件事》《管理思维》《人际关系学》《胡雪岩的经营管理》《人性管理》《中道管理》《易经的奥秘》《余世维》系列《赢在执行》《职业经理人常犯的11种错误》《中层危机》《软实力》《企业发展的转折点--在动荡中生存》《管理者的情商EQ》《突破中小企业发展瓶颈》《有效沟通》《卓越管理者的辅导与激励技巧》《打造职业化团队》《成功经理人》《人才的使用与风险规避》《领袖性格》《领导有方》《林伟贤》系列《成功十则》《时间管理系统》《习惯制富》《形象行销》《创意思考》《心灵程式》《成功的14堂必修课》《做我生命中的第一》《创意点亮生意》《谈判艺术》《感恩》《魅力口才》《人其实很爱哭》《商业系统之商业模式》《你就是钱》《成功梦想家》《经典》系列《杰克?韦尔奇自传》《追求卓越》《从优秀到卓越》《绝对成交》《定位》《一分钟经理人》《麦肯锡方法》《顾客就是总裁》《工作与激励》《管理团队?成败启示录》《犹太人经商系列》《思想和行动的语言》《松下辛之助系列》《只有偏执才能生存》《海尔是海》《兰德决策》《戴明人性管理学》《世界创业大师管理创新学》《管理圣经》《时间管理》《商道.人道》《李嘉诚自传》《大趋势》《公司财务管理》《汤姆.霍普金斯》《蒙牛方法论》《蒙牛内幕》《水煮三国》《管理未来》《品牌决定成败》《张瑞敏谈管理》《松下幸之助》《经营的本质》《经营沉思录》《自来水哲学》。

四大名著中的管理学

四大名著中的管理学

四大名著中的管理学管理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

是艺术与科学的统一。

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无不处处体现着管理的思想。

对于管理不仅需要在表面和制度层次进行分析探讨,同样需要在更深层的文化领域进行分析。

对于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四大名著,除了造就其在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在管理的领域也占据一席之地。

当我们仔细地品味名著时,再结合管理的实际,发现管理是如此简单又是如此复杂。

下面就分析一下四大名著我所能总结出的管理思想。

一、《三国演义》与管理《三国演义》中,魏、蜀、吴三大领军人物曹操、刘备、孙权以不同的经营思路,创建了它们显赫的霸业。

期中刘备是白手起家,在当今鼓励创业的时代,无疑最值得研究和推崇。

东汉王朝因管理不善而破产,刘备以其刘后主的身份,将发展战略放在“人力资本”上,通过“桃园结义”、“三顾茅庐”两大战略,形成了以自己为董事长,孔明为 CEO。

关羽、张飞为执行经理的优秀人力资本结构,建立了他的创业团队,成立了“皇叔有限责任公司”,挂靠国有,实质是合伙私营。

这个团队的能力配比组合几乎天衣无缝:刘备基本不干预管理层,CEO 孔明说了算,换成曹操或孙权肯定做不到;孔明是当时最优秀的CEO,关、张等五虎将是优秀的职业经理,他们的能力不存在重叠竞争,同时谁也离不开谁,在未组合在一起时,他们之间谁都成不了气候。

可以说,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起家,互补型的创业团队是刘备成功的最根本和最主要原因。

这一点,极具现代参考意义。

后来刘备终于准确而迅速的抓住“赤壁之战”的危机,击败了曹操,又向孙权借的荆州,实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他放权充分,才尽其用,吸引了当时最优秀的赵云加盟,横扫千军。

构造“聚-守-攻”人力资本格局,刘备是一个典型的“聚”的角色,主持战略开拓、关系打造:聚天下之才,聚天下之气,聚天下之势。

孔明是一个攻守兼备的角色,作为创业团队的成员,必然要他能攻能守,实际上这样的综合型人才是很少的,在《三国演义》中由于他是统帅,更多扮演一个“攻”的角色,但作为丞相,以及相对于关羽等人来说,他是一个“守”的角色:守业增值、经营管理。

四大名著学管理

四大名著学管理

四大名著的管理之道西游记中的管理精髓毛泽东曾言道,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决定以后,关键是组织路线。

企业发展亦然!发展战略、管理理念决定以后,关键是笼络使用人才。

唐僧西天取经的战略决策是50年不变,100年不动摇。

但要完成这一使命,关键还是人才。

人才资源必须组织与配臵。

唐僧取经团队的人才配臵是一个典型的范式。

德者居上——对于大企业的领导人来说,要有意识地淡化自己的专业才能,用人为能,攻心为上。

锐圆曾言道,大老板只要求有两项本事:一是胸怀;二是眼光。

有胸怀就能容人,刘备胸襟小点,眼里就只有自己那两个把子兄弟,后来遂有:“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之说;曹操雅量大点,地盘实力也就大点,到他儿子就有改组汉朝“董事会”的能力。

目光如炬,明察秋毫,洞若观火,高瞻远瞩,有眼光就不会犯方向性错误。

所以说,不会用人的领导累死活该,看不清方向盘的舵手,船翻了白搭。

你牛河炒得棒,最多开大排档,你能做满汉全席,官至厨师长就到头了。

技术型的人才做不大,事务型的人才做不好,而唐僧既非擒妖能手,又不会料理行程上的事务,只要坚持取经不动摇,嘴里会念紧箍咒,便一切OK,他是许多董事长、总经理的光辉榜样。

智者在侧——《封神演义》里有姜子牙、《三国演义》里有诸葛亮、《水浒》里有吴用……有如此深厚的历史积淀,如果说中国企业的领导者不知道军师的重要性,那真是冤枉他们了。

这年头,点子大师,策划大师,咨询专家多如过江之鲫、粪坑之蛆。

企业内部卖弄小聪明、上书献策的也不知道有多少,这些人的点子管用不管用,只有天知道。

但可以指出一点,从利益关系看,他们都是顺杆爬的,为一已之利投领导者所好势必难免。

中国企业里缺少猪八戒这样的新型智者。

好吃懒做的人爱动脑筋,说猪八戒是智者,却不仅因此,关键是以下两条理由:一、猪八戒之所以需要“八戒”,因为他从不掩饰自己的个人要求和欲望,对自己的权益十分看重,是一个自由主义的特立独行的猪。

他不会头脑发热,不会被“普渡众生”这样鲜亮的公共理想所煽动,他认为成佛远不如做高老庄的女婿潇洒,他的观点立场基于个体生命的真实感觉,没有专心取悦唐僧的动机;二、他从不忽视自己言论自由的权利,取经路上议论风生,而且多是反对意见——这是关键的关键,猪八戒是优秀的“反对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大名著中的管理学
管理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

是艺术与科学的统一。

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无不处处体现着管理的思想。

对于管理不仅需要在表面和制度层次进行分析探讨,同样需要在更深层的文化领域进行分析。

对于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四大名著,除了造就其在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在管理的领域也占据一席之地。

当我们仔细地品味名著时,再结合管理的实际,发现管理是如此简单又是如此复杂。

下面就分析一下四大名著我所能总结出的管理思想。

一、《三国演义》与管理
《三国演义》中,魏、蜀、吴三大领军人物曹操、刘备、孙权以不同的经营思路,创建了它们显赫的霸业。

期中刘备是白手起家,在当今鼓励创业的时代,无疑最值得研究和推崇。

东汉王朝因管理不善而破产,刘备以其刘后主的身份,将发展战略放在“人力资本”上,通过“桃园结义”、“三顾茅庐”两大战略,形成了以自己为董事长,孔明为CEO。

关羽、张飞为执行经理的优秀人力资本结构,建立了他的创业团队,成立了“皇叔有限责任公司”,挂靠国有,实质是合伙私营。

这个团队的能力配比组合几乎天衣无缝:刘备基本不干预管理层,CEO孔明说了算,换成曹操或孙权肯定做不到;孔明是当时最优秀的CEO,关、张等五虎将是优秀的职业经理,他们的能力不存在重叠竞争,同时谁也离不开谁,在未组合在一起时,他们之间谁都成不了气候。

可以说,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起家,互补型的创业团队是刘备成功的最根本和最主要原因。

这一点,极具现代参考意义。

后来刘备终于准确而迅速的抓住“赤壁之战”的危机,击败了曹操,又向孙权借的荆州,实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他放权充分,才尽其用,吸引了当时最优秀的赵云加盟,横扫千军。

构造“聚-守-攻”人力资本格局,刘备是一个典型的“聚”的角色,主持战略开拓、关系打造:聚天下之才,聚天下之气,聚天下之势。

孔明是一个攻守兼备的角色,作为创业团队的成员,必然要他能攻能守,实际上这样的综合型人才是很少的,在《三国演义》中由于他是统帅,更多扮演一个“攻”的角色,但作为丞相,以及相对于关羽等人来说,他是一个“守”的角色:守业增值、经营管理。

五虎将就是“攻”的角色:攻城夺地,创造市场业绩。

从《三国演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做企业家,要爱护人才;赞美和尊重是最好的奖励;吸引人才的是环境;留住人才的是施展抱负等等。

二、《西游记》与管理团队
《西游记》中的四个人物,师徒四人,都是不可替代的好员工。

师徒四人,谁都有一堆缺点,但组成一个团队,却爆发出了强大的战斗力,西天路上的九九八十一难都不在话下,因为站对了位置,每个人都能成为好员工。

其中的唐僧,是个管理天才,非常适合高层的角色地位,有大唐皇室的友情赞助,让观音为他网罗精干部下,外交能力可见一斑。

他让三个颇有背景的徒弟认同“西天取经”这一共同的价值观,在打造企业文化上颇有一手。

最重要的是,他有无比坚定的成功信念,所以,虽然唐僧不会降妖除魔,但只有他能够管理好西行团队。

他虽然深沉,有计划,注意细节,善于发现问题,能够深切地关心别
人,但做事、决策速度都较慢,在快节奏的同事看来,这种速度简直无法忍受,因为当今速度制胜的年代,需要的是决战速度;孙悟空,是能力超强的业务骨干,是当之无愧的明星员工,上天入地,几乎无人能敌。

西行路上,他始终扮演着总监的角色,为取经目标的实现披肝沥胆。

他永远是一马当先、孤身深入,最终取得令人瞩目的工作绩效。

虽然他不太容易与人相处,但有着超一流的执行力,虽然他坚忍不拔,不屈不挠,坦率,自负,但恃才自傲,不善于与同事合作,缺乏人情味,有时候咄咄逼人;猪八戒这一好好先生,看上去没什么长处,其实他的存在大有必要,他性格开朗,能坦然接受批评,在团队中就像是“润滑油”,哪里有矛盾,哪里就有他,他情商很高,会说俏皮话,拍马屁也很在行,所以深得师父偏爱,他虽然幽默风趣,嘴甜,有人情味,但意志薄弱,容易放任自己;沙和尚是老实本分的办事员,是实干派的典型代表。

他能力平庸、缺乏主见,但是任劳任怨,主动承担了“挑担”这种粗笨工作,默默地为唐氏企业的壮大贡献力量,他一直在孙悟空和猪八戒的夹缝中生活,是最被忽视的一个,从某种意义上说,沙和尚是大多数人的缩影。

内向,温和,勤恳踏实,纪律性强,但遇事易畏缩观望、逆来顺受。

从《西游记》我们可以看出,管理中团队需要的互补,明星般的团队往往很难产生合力和高的绩效,一只羊带领一群狮子比一只狮子带领一群羊厉害,当团队中只有十个人时,领导者应该站前面,当有一百人时,领导者应该站中间,当有一千人时,领导者应该占后面,团队需要领导魅力与艺术,需要协作与互补。

三、《红楼梦》与员工成败
在《红楼梦》里,众多丫鬟都难以摆脱“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的命运,相比之下,袭人的命运要相对好些,虽然没有得到宝玉的心,也没举办成亲仪式,但实际已攀上侍妾的位置。

最终贾府败落时,她有幸嫁给了名伶蒋玉菡,而且是以妻的身份而不再是妾。

袭人的成功,在于她的为人,表面上一定要维持自己平和、敦厚的形象,不露锋芒,许多有碍这一形象的事全放到背地里去做,这样让上级觉得可靠,下级觉得信服。

当然,能够平衡两者之间关系往往很难,在工作中,不要过于算计,失去自己的真性情,需要权衡不同的关系和站在不同的立场来思考,跟对人,入对行非常重要。

如在一个公司里,甲和乙分别是两个营销团队的主管,能力差不多,业绩也不相上下。

甲的特点是特别善于和领导搞好关系,但和业务员的关系却很紧张;乙则同领导及业务员的关系都十分不错。

在平时,二人的工作都还进行得比较顺利。

不久,由于大环境的影响,公司效益下降,营销政策发生了变动,业务员的利益受到很大影响。

这时,因为与业务员的关系不佳,甲在给团队的业务员做政策变动解释工作时,大家充满抵触情绪,认为是甲和公司高层合起伙来“整治”大伙。

结果,核心业务员全部跳槽。

领导不得已,降了甲的职务。

而乙的工作却特别顺利。

他先说服核心业务员,支持公司的变革,同时再让他们去逐一说服团队其他业务员。

业务员的思想做通后,他便召集大家,制定出好新的营销策略,找到超额完成任务的办法,使大家的收入不受到影响。

结果,乙的团队很快渡过了难关。

到了年底,销售收入竟比上年翻了一番,乙自然得到了提升。

四、《水浒传》与人力资源管理
《水浒传》中人物众多,人与人之间的素质差异也比较大,上至皇族,下至贩夫走卒,而担任水波梁山头领的宋江既不是武艺最好的,也不是文才最好的,
但他凭着义气、热情和独到的用人技巧,获得了众多梁山好汉的认可。

《水浒传》中的爱才、惜才、留才等都值得我们学习,如宋江人称“及时雨”,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说他爱惜人才,乐于助人的表现。

在《水浒传》中,贯穿全书的经脉
一直强调他为了救助朋友,不惜冒着杀头的危险通风报信。

在带兵对敌时,遇
见一员虎将,不惜亲自解鞍下马,解绑跪拜劝降。

就是有了这股礼贤下士的精神,梁山队伍才会人丁兴旺、兵强马壮。

这种与刘备“三顾茅庐”式的求贤方
式有异曲同工之妙,充分体现了宋江爱惜人才,求贤若渴的精神;在吸引人才
方面,自从水泊梁山打出了“替天行道”的旗帜后,可以说,凭借着“替天行道”作为远景目标,许多能人志士纷纷投奔梁山。

这就是他吸引人才的最好办法——提供了明确的目标,让人才看到了自己的远景,即为之奋斗的坐标;在
留住人才方面,水泊梁山,不仅有良好的机制,让大家各司其职,而且帮大家
解除后顾之忧。

有生命之险的,大家会法场相救;有家眷的,不惜千里护送至
水寨,使家人团聚;每次战场得胜,都能及时行令,论功行赏。

宋江不仅不嫉
妒个人的能力,不担心别人会功高盖主,还合理的利用个人的特点,安排适当
的岗位,各司其职,让人才得到充分的发挥。

“人高于一切”,人才是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 “从根本上讲,无论什么形式的经济活动,都是人在起决定性的作用”,人不仅是成本,更是资本,不仅是有形的,更能发挥无形的价值。

所谓大企业做人,小企业做事,企业发展到一
定阶段,人力资源管理的建设就变得十分关键。

在这方面,宋公明堪称天才。

四大名著中多体现的管理思想是值得我们当代人借鉴的,其中所体现的管
理思想值得每一个管理者去认真思考和学习。

复杂的管理理念在名著中诠释的
具体和形象。

每一个人去认真品读,相信会领略到越来越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