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自来水水质各项主要指标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合集下载

自来水与健康生活

自来水与健康生活

自来水与健康生活自来水,作为现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之一,对人类的健康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探讨自来水与健康生活之间的关系,并介绍一些使用自来水的健康建议。

一、自来水的安全性自来水是经过严格处理和消毒的水源,经过管道输送到每个家庭,因此在正常情况下是可以直接饮用的。

自来水在处理过程中经过滤、加氯等多个步骤,以保证水质的安全性。

然而,尽管自来水经过处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注意。

二、自来水中的污染物自来水中可能存在一些污染物,如水中常见的重金属、有机物、农药残留等。

这些污染物可能对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了解自来水中的污染物含量以及对健康的潜在危害。

三、自来水的饮用建议1. 煮沸水:饮用自来水之前,最好将其煮沸。

煮沸水可以杀死大部分细菌和病毒,减少对健康的潜在危害。

2. 使用水质过滤器:在家中安装水质过滤器,可以进一步去除自来水中的杂质和污染物。

选择适合的过滤器可以根据自家的需要和水质情况进行选择。

3. 谨慎使用自来水:在使用自来水时,应该注意不将自来水直接喝入口中。

可以倒入干净的容器中,或者使用自来水冲洗食物和器皿。

四、自来水与日常生活除了直接饮用,在日常生活中,自来水还广泛用于洗漱、洗菜、洗衣等方面。

因此,在使用自来水时也需要注意一些细节,以确保日常生活的健康。

1. 洗菜消毒:在洗菜时,可以在自来水中加入适量的食盐,或者使用食用醋进行浸泡,以去除表面的农药残留和细菌。

2. 洗衣净化:在洗衣时,可以选择添加一些洗涤剂,以确保衣物的卫生。

同时,选择质量好的洗衣机,可通过高温杀菌等功能提高洗涤效果。

3. 洗澡保健:使用自来水洗澡时,可以适量加入温泉盐或者天然植物浸液等,以滋养皮肤并保持健康。

总结:自来水作为现代生活中的必需品,对于健康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正常情况下,自来水经过处理是可以安全饮用的。

然而,我们仍然应该关注自来水中可能存在的污染物,并采取一些预防措施,以保障健康。

生活饮用水检测指标及意义

生活饮用水检测指标及意义

生活饮用水检测指标及意义一、物理指标:物理指标主要衡量水体的颜色、浑浊度、气味等,这些指标直观地反映了水体的外观特征和基本性质。

1.颜色:颜色是反映水体透明度的一个重要指标,通常使用比色盘来测定水体的颜色深浅。

饮用水颜色过深可能是因为水中含有有机物或铁锈、铜锈等,可能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

2.浑浊度:浑浊度是指水体中悬浮物质的多少。

常见的浑浊物质包括泥土、泥沙、微生物等。

浑浊度较高的饮用水可能导致口感不佳,甚至引发肠胃不适和传染病。

3.气味:气味是反映水体是否有异味的指标,常见的异味包括腐败气味、臭气、化学品的气味等。

具有异味的饮用水可能暗示水中含有有害物质,不适宜直接饮用。

二、化学指标:化学指标主要衡量水体中各种成分的含量,以评估水中是否存在有害物质或营养成分的多少。

1.pH值:pH值是反映酸碱程度的指标,一般饮用水的pH值为6.5-8.5之间,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2.氨氮:氨氮是反映水体中有机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特别是在农村地区,未经处理的污水可能含有较高的氨氮,严重影响水体的质量。

3.重金属:重金属是一类具有广泛毒性的物质,如铅、汞、镉等。

这些物质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主要通过水体进入人体。

因此,饮用水中重金属的含量是一个重要的检测指标。

4.大肠菌群:大肠菌群是水体中的一类微生物指标,常被用来评估水体中是否存在致病菌的风险,如大肠杆菌等。

过多的大肠菌群可能暗示水体受到粪便、污水等污染。

三、微生物指标:微生物指标主要检测水体中的微生物数量和种类,以评估水体的卫生状况。

1.总大肠菌群:总大肠菌群是表征水体中微生物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一般应保持在一定的标准范围内。

2.大肠杆菌:大肠杆菌是肠道微生物的代表,其数量过多可能暗示水体中存在粪便或污水等污染物质,具有潜在的致病风险。

3.绿藻:绿藻是一类常见的水中生物,其过多可能导致水体变绿,同时也暗示水体有机物质过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农村生活饮用水检测指标及意义解读

农村生活饮用水检测指标及意义解读

农村生活饮用水检测指标及意义解读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农村生活饮用水的质量越来越受到关注。

饮用水的检测指标可以帮助人们了解水质的安全性,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身体健康。

本文将介绍农村生活饮用水的检测指标及其意义,并解读其背后的含义。

首先,pH值是评估水质酸碱程度的指标,它反映了水中溶解物质的酸碱性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健康人体的酸碱平衡范围为6.5-8.5,若饮用水的pH值偏离这个范围,可能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如引起胃肠不适、骨质疏松等。

其次,浑浊度指标反映了水中悬浮物质的含量,高浑浊度的水质可能与水中的微生物和化学物质的存在有关。

饮用浑浊的水可能导致胃肠道感染、肝炎等疾病。

因此,浑浊度的检测是评估饮用水是否合格的重要指标。

此外,电导率是饮用水中电解质含量的指标,其值越高表示水中的溶解物质越多。

高电导率的水可能含有过量的重金属、有机化合物等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因此,电导率的检测是判断水质安全性的重要依据之一有机物是农村生活饮用水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包括有机污染物、农药残留等。

有机物的存在可能会对人体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产生损害。

常见的有机物检测指标有挥发性有机物和总有机碳含量。

挥发性有机物是对水中挥发性化合物的浓度进行测量,其检测结果与水质安全直接相关。

而总有机碳是对所有碳质的浓度进行测量,其值越高可能表示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累积越多。

最后,重金属是农村生活饮用水中的一类有害物质,包括铅、汞、镉等。

重金属的检测是评估饮用水是否安全的重要依据之一、长期饮用含有重金属的水可能导致神经毒性、肝脏损伤、癌症等健康问题。

综上所述,农村生活饮用水的检测指标及其意义对保护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评估水质指标的合格性,人们可以有效地保护自己不受有害物质的侵害。

因此,政府、社区和个人都应该重视农村生活饮用水的检测工作,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水质的安全性。

生活饮用水各项指标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生活饮用水各项指标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生活饮用水各项指标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发表时间:2016-07-13T14:24:29.573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7期作者:原旭沛[导读] 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用到水,生活饮用水是否卫生安全直接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健康。

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卫生监督所摘要:水是生命之源,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用到水,生活饮用水是否卫生、安全和质量是否合格直接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健康,所以要加强水质监测监管,了解生活饮用水各项指标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确保饮用水安全健康。

本文对生活饮用水部分重要指标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饮用水;水质标准;人体健康引言: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用到水,生活饮用水是否卫生安全直接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健康,对于保障人们的饮水健康、提升人们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卫生部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对原有标准进行了修订,联合发布新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新标准包括五大类指标:分别是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毒理指标、微生物指标、与消毒有关指标、放射性指标。

以下就生活饮用水常用的指标及意义作一些浅析。

一、关于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对于人体健康的影响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主要是指色度、浑浊度、臭和味、可见物、pH值以及铁、锰、铜、锌、挥发酚类、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等,其中对部分指标影响进行分析。

一是铁的影响。

铁是人体的必需元素。

铁是地壳层中第二丰富的金属,自然界中元素铁是罕见的,二价或三价铁离子易与氧和硫的化合物结合而形成氧化物、氢氧化物、碳酸盐和亚硫酸盐。

铁以多种形式存在于天然水。

它以胶粒或可见的颗粒悬浮液体中,也可能与其它矿物或有机物以络合物存在。

地面水中的铁通常以三价铁离子的形式出现,而较易溶解的二价铁可能在脱氧的情况下出现。

当水中含铁量小于每升0.3毫克时,难以察觉其味道,达每升1毫克时便有明显的金属味,超过每升0.3毫克,会使衣服和器皿着色,在每升0.5毫克时色度可大于30度。

饮用水检验指标及意义

饮用水检验指标及意义

饮用水检验指标及意义饮用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确保饮用水的安全和质量对于人们的生活健康至关重要。

饮用水的质量不仅涉及到人的健康,也关系到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因此,饮用水的检验指标及其意义成为了科学研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将重点介绍饮用水的常见检验指标及其意义。

一、常见饮用水检验指标1.pH值:饮用水的pH值是指水的酸碱程度。

饮用水的pH值在6.5至8.5之间,保持中性或略偏碱性,有利于人体的健康。

低于6.5或高于8.5的饮用水易引起人体的消化不良和其他健康问题。

2.总溶解固体(TDS):TDS是水中溶解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总量。

高TDS值可能表示水中含有过量的矿物质和其他化学物质,影响人体的健康,同时也会影响水的味道和口感。

3.浑浊度:浑浊度是饮用水中悬浮物的含量,常用浑浊度计进行测量。

高浑浊度的饮用水可能存在病原微生物、沉淀物、有机污染物等,会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

4.余氯(自由氯):余氯是指饮用水中未与有机物和无机物反应的游离氯的量。

合适的余氯含量能够有效杀灭细菌和其他微生物,保持水的卫生安全。

5.总大肠菌群:总大肠菌群是指一类在人和动物的肠道内常见的细菌菌群。

饮用水中存在较高的总大肠菌群可能表示水源被粪便污染,存在潜在的致病风险。

6.重金属:重金属是饮用水中常见的有害物质,如铅、镉、砷等。

长期接触过量的重金属会对人体的神经系统、肝脏、肾脏等器官造成损害,导致各种健康问题。

二、饮用水检验指标的意义1.保障人体健康:检验饮用水的指标能够及时发现污染源和污染物,对饮用水的消毒、净化和处理提供科学依据,以保障人体健康。

2.环境保护:饮用水检验指标能够监测水源地、水库及水源保护区的污染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及减少水源地被污染,实现环境保护的目标。

3.水资源的合理管理与利用:通过饮用水检验,能够了解水源的质量特点和变化趋势,为水资源的管理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4.水环境监测:饮用水检验指标可为水环境的监测提供数据支持,及时检测和报告水源地、水库等供水管道是否存在污染,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直饮水8项指标

直饮水8项指标

直饮水8项指标一、PH值pH值是衡量水的酸碱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般来说,饮用水的pH 值应在6.5-8.5之间,过高或过低的pH值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

过高的pH值可能会导致碱中毒,而过低的pH值则可能会导致酸中毒。

因此,选择pH值适宜的直饮水对健康非常重要。

二、浊度浊度是指水中悬浮颗粒物质的含量。

浊度越高,水质越差。

直饮水的浊度要求较低,一般应小于1NTU(浊度单位)。

高浊度的水可能含有较多的微生物、有机物质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长期饮用会对身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三、溶解氧溶解氧是衡量水中溶解氧含量的指标。

饮用水中的溶解氧含量应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一般要求在5-9mg/L之间。

溶解氧过低会导致水质寡氧,影响水中生物的生存和繁殖。

而溶解氧过高则可能导致水味变异、金属腐蚀等问题。

四、余氯余氯是指在消毒过程中加入的氯化物所产生的氯。

适量的余氯可以有效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保证水质安全。

但余氯含量过高会产生刺激性气味和味道,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影响。

因此,直饮水中余氯的含量应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一般要求小于0.5mg/L。

五、重金属重金属是指密度大于 4.5g/cm³的金属元素。

一些重金属如铅、汞、镉等对人体健康有害,长期摄入可能导致中毒。

直饮水中重金属的含量应该尽量降低,特别是对于儿童和孕妇来说更为重要。

因此,选择含重金属较低的直饮水对健康更有保障。

六、病原菌饮用水中的病原菌是指能够引起疾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微生物。

直饮水应尽量杀灭或去除水中的病原菌,确保水质安全。

常见的消毒方法包括紫外线杀菌和超滤等技术,能够有效净化水质,保障人体健康。

七、致病性微生物除了病原菌外,饮用水中还存在一些致病性微生物,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

这些微生物会引起胃肠道疾病,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直饮水中的致病性微生物含量应尽量降低,确保水质的卫生安全。

八、氟化物氟化物是水中常见的化学物质之一。

适量的氟化物对人体有益,可以防止龋齿。

自来水的水质标准

自来水的水质标准

自来水的水质标准
自来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它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因此,对自来水的水质标准有着严格的要求和监管。

水质标准是指对自来水中各种物质含量和微生物指标等进行规定和监控的标准,其目的是保障自来水的安全、卫生和健康。

首先,自来水的水质标准包括了各种物质的含量限制,如重金属、有机物、无
机盐等。

其中,重金属是自来水中的重要污染物之一,其含量超标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

因此,水质标准中对重金属的含量有着严格的限制,如镉、铬、铅等重金属的含量必须在规定范围内,以保证自来水的安全性。

其次,水质标准还包括了微生物指标的限制,如大肠杆菌、菌落总数等。

微生
物是自来水中的另一重要污染源,其超标会导致水质严重恶化,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因此,水质标准对微生物指标也有着严格的要求,必须保证自来水中微生物的数量在安全范围内,以防止水源受到污染。

此外,水质标准还包括了对水质的理化指标的规定,如PH值、浊度、氯含量等。

这些指标可以直接反映出自来水的清洁程度和卫生状况,对自来水的水质进行全面的监控和评估。

只有当这些指标符合标准要求时,自来水才能够被放心使用,保障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总的来说,自来水的水质标准是非常严格和全面的,其目的是为了保障人们的
生活安全和健康。

只有当自来水的水质符合标准要求时,才能够被广泛使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和健康。

因此,对于自来水的水质标准,我们应该高度重视,严格执行,确保自来水的安全和卫生。

只有这样,才能够让人们放心使用自来水,享受清洁健康的生活。

生活饮用水97项指标

生活饮用水97项指标

生活饮用水97项指标生活饮用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之一。

为了确保饮用水的质量安全,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指标来监测和评估饮用水的质量。

本文将介绍生活饮用水97项指标,包括其定义、作用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 什么是生活饮用水97项指标?生活饮用水97项指标是指用于评估饮用水质量的一系列指标。

这些指标包括物理指标、化学指标、微生物指标等,用于检测饮用水中的各种物质和微生物的浓度或数量。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监测和评估,可以判断饮用水是否符合相关的卫生标准。

2. 生活饮用水97项指标的作用生活饮用水97项指标的主要作用是保障人们的饮用水安全。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相关部门监测和评估饮用水的质量,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污染问题。

通过对饮用水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估,可以保证人们饮用的水源无害于健康,预防水源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3. 生活饮用水97项指标的分类生活饮用水97项指标可以按照不同的性质进行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物理指标物理指标主要用于描述饮用水的物理性质,如颜色、浑浊度、气味等。

常见的物理指标包括颜色、浑浊度、气味、温度等。

3.2 化学指标化学指标用于检测饮用水中的化学物质的浓度。

常见的化学指标包括总溶解固体、重金属含量、有机物含量等。

3.3 微生物指标微生物指标用于检测饮用水中的微生物的数量,如大肠菌群、致病菌等。

常见的微生物指标包括大肠菌群、菌落总数、致病菌等。

3.4 放射性指标放射性指标主要用于检测饮用水中的放射性物质的浓度。

常见的放射性指标包括α射线、β射线等。

4. 生活饮用水97项指标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生活饮用水97项指标的监测和评估结果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

如果饮用水中某些指标超过了卫生标准,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举例来说,高浓度的重金属可能导致慢性中毒,微生物指标超标可能引发肠道感染等。

因此,定期对生活饮用水进行监测和评估是非常重要的。

一旦发现饮用水中存在问题,相关部门应及时采取措施,确保人们的饮用水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色度色度通常来自带色的有机物(主要是腐殖质)、金属(如铁和锰)或高色度的工业废水污染。

沼泽水由于含腐殖质而呈黄色,低铁化合物使水呈淡绿色,高铁化合物及四价锰使水呈黄色,水中大量藻类存在时显亮绿色。

色度大于15度时,多数人即可察觉,大于30度,所有人均可察觉并感到嫌恶。

因此,标准限值为15度,“并不得呈现其它异色。

”二、浑浊度浑浊度是由于水中存在的泥砂、胶体物、有机物、微生物等造成的,它与河岸的性质、水流速度、工业废水的污染有关,随气候、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浑浊度是衡量水质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

经净化处理的水,浑浊度的降低有利于杀灭细菌和病毒,因而,低浊度水对限制水中有害物质、细菌和病毒有着积极的卫生学意义。

浑浊度在10度时,使人普遍感到混浊,超过5度,引起人们的注意。

因此,我国先后将标准限值为5度、3度,现行标准限值为1度。

“特殊情况下不超过5度”。

三、臭和味水臭的产生主要是有机物的存在,或生物活性增加的表现,或工业污染所致。

饮用水正常味道的改变,可能是原水水质的改变,或者水处理不充分,也可能因受二次污染所致。

饮用水中含有令人不愉快的臭和味,将导致消费者视为不安全的饮水。

氯化消毒产生的余氯,消费者能明显感受到,但低氯量消毒,可以克服水味,却又可能危及水的微生物学安全。

饮用水应无令人不快或令人嫌恶的臭和味,故标准规定“不得有异臭、异味”。

是指绝大多数人在饮用时不应感到有异臭或异味。

四、肉眼可见物这既是一项物理外观要求,又是一项生物要求,更是一项卫生学要求。

有些活的有机体(细菌、病毒、原生动物)可能通过饮水使人发生严重的、甚至是致命的爆发性传播病;藻类和浮游生物过多,使人在饮用时产生不快之感,或使人根本不宜饮用;浮游生物死亡和腐烂时,可造成鱼类大量死亡,可使人中毒。

因此,饮用水中不应含有沉淀物、肉眼可见的水生生物及令人嫌恶的物质,故标准规定“不得含有”。

五、pH值水的pH值在6.5~9.5的范围内并不影响人的生活饮用和健康,天然水pH值一般在6.5~8.5之间。

水在净化处理过程中,由于投加水处理剂、液氯等,可使pH值略有变化。

pH值对净化处理有重要的意义,碱性水有倾向沉淀的作用,但对氯化消毒杀菌的效果有所降低,酸性水有侵蚀作用,容易腐蚀管道,影响水质。

根据我国各地多年来的供水实际情况,其上限很少超过8.5,故标准限值范围为6.5~8.5。

六、总硬度地下水的硬度往往比较高,地面水的硬度随地理、地质情况等因素而变动。

水的硬度是由溶解于水中的多种金属离子产生的,主要是钙,其次是镁。

人对水的硬度有一定的适应性,饮用不同硬度的水(特别高硬度的水)可引起胃肠功能的暂时性紊乱,但在短期内即能适应。

据国内报道,饮用总硬度为707~935mg/L的水,第二天人们出现不同程度腹胀、腹泻和腹痛等肠道症状,持续一周开始好转,20天后恢复正常。

我国各地饮用水的硬度大都未超过425mg/L。

而且人们对该硬度水的反应不大,因此,标准限值为425mg/1。

(以碳酸钙计)。

七、铝天然水中的铝含量很低,饮用水中的铝多数来自含铝的水处理剂。

有资料表明:铝与老年痴呆症有关,铝积蓄于人体脑组织集中神经细胞内,导致神经纤维缠结的病变。

此外,铝可抑制胃液和胃酸的分泌,使胃蛋白酶活性下降,导致甲状旁腺的亢进。

当有铁存在时,铝的存在能增加水的脱色。

鉴于对人体的影响,此次,作为新增项目,标准限值为0.2mZ/L。

八、铁铁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在天然水中普遍存在,饮用水含铁量增高可能来自铁管道以及含铁的各种水处理剂。

铁是人体必需微量营养元素,是许多酶的重要组成成分。

铁对人体的生理功能主要是参与肌体内部氧的输送和组织呼吸过程。

人体代谢每天需要1~2mg铁,但由于肌体对铁的吸收率低,每天需从食物中摄取60~1l0mg的铁才能满足需要。

缺少铁,会引起缺铁性贫血。

含铁量高的水在管道内易生长铁细菌,增加水的浑浊度,使水产生特殊的色、嗅、味。

含铁量达0.3mg/L时,色度约为20度;在0.5mg/L时,色度可大于30度;在1.0mg/L时可感到明显的金属味,使人不愿饮用,不宜煮饭、泡茶,易污染衣物、器皿,影响某些工业产品质量。

由于含铁的水处理剂广泛用于水处理,作为折衷方案,将标准限值为0.3mg/L。

九、锰水中锰来自自然环境或工业废水污染。

锰是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

人从膳食中每天摄入l0mg的锰。

锰存在人体各个器官中,起着新陈代谢作用,促进维生素B的蓄积,合成维生素C,促进人体发育与骨的钙化,促进和加速细胞的氧化。

锰在水中较难氧化,在净水处理过程中较铁难去除,水中有微量锰时,呈现黄褐色。

锰的氧化物能在水管内壁上逐步沉积,在水压波动时可造成“黑水”现象。

锰和铁对感官性状的影响类似,二者经常共存于天然水中。

当浓度超过0.15mg/L时,能使衣物和固定设备染色,在较高浓度时使水产生不良味道。

为满足感官性状的要求,标准限值为0.1mg/L。

十、铜水中铜多数来自工业废水污染,或用以控制水中藻类繁殖的铜盐。

铜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成年人每日需铜2mg,学龄前儿童约1mg。

人体内铜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其主要作用是在组织呼吸和造血过程中,铜是许多酶的无可代替的组成成分,在新陈代谢中参与细胞的生长、增殖和某些酶的活化过程。

铜参与色素沉着过程,对治疗贫血也有很大的意义。

铜和锌一样,能够加强性腺机能,提高性激素的生理活性。

在糖尿病者的食物里增加少量的硫酸铜,可以改善病性。

铜的毒性小,但过量的铜是有害的,如口服100mg/L,则可引起恶心、腹痛、长期摄入可引起肝硬变和神经系统失常病状。

资料表明:水中含铜量达5mg/L时,水显色并带有苦味;达1.5mg/L时,有明显的金属味;超过1mg/L,可使衣物皿具染成绿色。

为满足感官性状的要求,标准限值为1.0mg/L。

十一、锌天然水中含锌量很低,饮用水中含锌量增高可能来源于镀锌管道和工业废水。

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锌是酶的组成部分,参与新陈代谢,具有重要生理功能。

学龄前儿童每天需要锌约0.3mg,成年人每天摄取量为4~l0mg,人最需要锌的时期是青春发育期。

锌是碳酸酐酶和酶蛋白的主要成分,是生物学活性的最重要方面之一,它又是参与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代谢的酶的活化剂,具有催化作用,锌具有造血功能和活化胆碱的功能,与人体内含维生素B1成正比例关系,锌有抑癌作用,具有增强肌体的免疫功能和性功能作用。

锌的毒性很低,但摄人过多则刺激胃肠道和产生恶心,口服1g的硫酸锌可引起严重中毒。

国外调查表明:饮水中含锌23.8~40.8mg/L和泉水含锌50mg/L均未见明显有害作用。

但也有报道,饮水中含锌30mg/L几时,引起恶心和晕厥。

水中含锌10mg/L时,呈现浑浊;5mg/L时,有金属涩味和乳白光色。

在沸水表面形成油脂膜。

为满足感官要求,标准限值为1.0mg/L。

十二、挥发酚类水中酚主要来自工:业废水污染,特别是炼焦和石油工业废水,其中以苯酚为主要成分。

酚类化合物毒性低,据报道,饮水中酚的浓度为15~100mg/L时,鼠类长期饮用无影响,浓度高7000mg/L时,对消化、吸收和代谢才阻碍生长或引起死胎。

酚具有恶臭,对饮用水进行加氯消毒时,能形成臭味更强烈的氯酚,引起饮用者的反感。

根据感官性状要求,标准限值为不超过0.002mg/L(以苯酚计)。

十三、阴离子合成洗涤剂水中的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主要来自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污染。

目前,合成的表面活性剂达几百种,其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应用最广,其化学性质稳定,在污水处理时最难降解和消除。

阴离子合成洗涤剂毒性极低,人体摄人少量未见有害影响,人每日口服100毫克纯烷基苯磺酸盐4个月(相当于每日饮用含50mg/L的水2升),未见明显不能耐受的迹象,但是,当水中浓度超过0.5mg/L时,能使水起泡沫和具有异味。

根据味觉及形成泡沫的阈浓度,标准限值为0.3mg/L。

十四、硫酸盐天然水中普遍含有硫酸盐。

硫酸盐过高,主要是矿区重金属的氧化或工业废水污染的结果。

水处理中硫酸铝净水剂的使用可明显地增加硫酸盐浓度。

硫酸盐过高,易使锅炉和热水器结垢,增加对金属的腐蚀,并引起不良的水味和具有轻泻作用,当硫酸盐与镁在一起时,这种影响会更为明显。

含硫酸镁达1000mg/L水液,可作为成人泻药。

一般而言,饮用水中硫酸盐浓度大于750mg/L时有轻泻作用,浓度为300~400mg/L时,开始察觉有味,200~300mg/L时,无明显味作用。

基于对水味的影响和轻泻作用,标准限值为250mg/L。

十五、氯化物地面水和地下水中都含有氯化物,它主要以钙、镁的盐类存在于水中。

水中的氯化物来源于流过含氯化物的地层,海洋水、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的污染。

自来水采用液氯消毒时,能增加氯化物的含量。

氯化物含量过高或过低,可以间接推断水的洁净情况。

特别是氮素化合物随氯化物的增多而同时出现时。

氯化物是人体需要的元素,在人和动物盐类代谢中起着重大的作用。

人每天平均摄人量氢氰酸的毒性最大,杏、李、桃、楷杷的核仁中都含有氰甙,水解后生成氢氰酸,使水呈杏仁气味,其嗅觉阈浓度为0.1mg/L,木薯、白果中也都含有。

口服氰化氢0.06g可致死,氰化钠的致死量为0.15~0.2g,口服杏仁40、60粒可引起中毒甚至死亡,长期饮用含氰化物微量的水将引起甲状腺肿大。

氰化物进入人体,快速从粘膜吸收,在血液中生成血红蛋白而呈中毒症状,可引起细胞内窒息,组织缺氧,导致脑组织首先受损,而呼吸中枢麻痹常为氰化物中毒的致死原因。

动物实验表明:氰化物剂量为0.025mg/kg时,大鼠的过氧化氢酶增高,条件反射活动有变化,剂量为0.05mg/kg时无异常变化,此剂量相当于0.1mg/L。

考虑到氰化物毒性很强,标准限值为0.05mg/L。

十六、氟化物氟化物大量存在于矿土、土壤、矿泉水中。

一般天然水中氟含量很低,通常含量为0.2、0.5mg/L,地下水氟含量要高一些。

地面水中氟含量偏高,往往是由于工业废水污染的结果。

氟是人体微量元素。

可以通过水、食物等多种途径进入人体,成年人每天约摄入0.3~0.5mg,婴儿每天需氟化物0.5mg,儿童则需1mg,以保证牙齿钙化期所必需的氟化物离子。

人体中的氟有35%来自食物,65%来自饮水,适宜的饮水含氟量0.6~1.0mg/L。

氟能保护牙齿,降低龋齿患病率,抑制细菌引起的糖分解所需要的酶。

饮水含氟量低于0.5mg/L时易产生龋齿,高于1.0mg/L时却又容易发生氟斑牙。

氟是一种原浆毒物。

在一定条件下,氟不仅对牙齿、骨质的发育有影响,引起骨骼变形、发脆,而且损害肾脏肌能,引起关节疼痛,出现氟骨症,对整个机体都有影响,严重的还可能早期丧失劳动力,运动机能障碍、瘫痪,甚至死亡。

据国外报道:氟摄人量达l0mg/kg左右可发生急性中毒;每日摄人量15~25mg,持续11~12年后可导致氟骨症;每日摄人20mg,持续20年以上时可致残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