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怎样写游记
如何写游记

如何写好游记一、细心观察,手写心记游记的写作犹如蜜蜂采花酿蜜,素材主要来源于游览见闻。
细心观察,就是要抓住有特色的景观和对表达中心有重要作用的事物。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事物的特色都是在比较中显示出来的。
游览过程中我们就是要善于运用比较的方法,捕捉眼前的景物与其他地方的景物有什么不同之处。
有些同学只顾热闹或贪玩,常常忽视景点中的人文资料,如神话传说,乡风民俗,名人轶事,诗词典故,碑文楹联等等,结果是丢了西瓜抓芝麻,写起来自然内容贫乏,索然无味。
所以,必要时还必须心记手写,也可以回来后查看有关资料以保证内容的丰富充实。
二、依据中心,决定取舍旅途见闻的内容丰富多彩,但是不可能什么都写进文章里。
下笔前首先要理一理自己的思绪,想一想本次游览的主要感受是什么?确立一个中心,然后决定: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略写,哪些内容不写。
题材的取舍,当然首先要选新颖有趣的内容,更要选有个性、有地方特色的材料,特别是上文提到的那些人文资料,不仅能使你的文章主题鲜明,中心突出,而且读起来更有文化内涵,从而使你的文章更有社会价值。
三、紧扣游踪,疏密有致游记的内容往往多而杂,写出来怎样才能做到清晰而不繁乱呢?最常用和最简便的方法就是:移步换景。
即以游踪的变化为线索,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转换,完整有序地写出重要的游览过程。
当然也要避免写成一本流水账或一幅游览路线图。
所以,写作中要用浓墨重彩突出重要的点,跳出一般性的过程交代,使整篇文章成为几个主要景点活动的有机组合体。
为了使这个组合体结构匀称,我们还要运用一些穿插的技巧,将与景点有关的资料、数据等内容,通过游览者的交谈或引用等方式适时介绍,这样,就可以调整文章的结构,消除看上去有些部分“臃肿肥胖”、有些部分又显得“面黄肌瘦”的毛病。
四、写好景物,注入感情古人云:文章是案头的山水,山水是地上的文章。
描写名山秀水是游记的重头戏,写好的关键是注入自己的真感情。
我国古代众多游记名篇,“案头的山水”绝不仅仅是自然山水的反映。
小学作文写作方法:怎样写游记作文

小学作文写作方法:怎样写游记作文作为一名小学生,我认为写游记作文必须要认真细致,措辞准确清晰。
在我的学习经历中,我总结了一些写作的重点和常用词汇,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帮助大家写出精彩的游记作文。
一、怎样写游记作文1. 真实感受:游记是写出我们的真实感受和体验,要注意切实表达自己的情感,并结合细节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2.时态:游记中可以使用一般现在时表达当场的感受,也可以使用过去式来描述过去所看到的景物,这取决于我们取什么角度来撰写游记。
3. 日志记录:游记中可以记录下自己的日志,记录下每天的行程和感受,这样会更有条理和趣味性。
4. 掌握顺序:游记中要有好的顺序和关联,介绍景点要从整体概括到细节描写,这样不仅可以引起读者的兴趣,也可以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我们的游记。
二、范文范文1:旅行当中,我曾多次看到海边的日出和日落,但最让我难忘的还是去年圣诞节往返于塞舌尔的旅行。
当我们达到目的地时,那一刻我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
岛上的花草树木夹杂着海风的味道弥漫到我的鼻子里。
在这个温暖而美丽的地方,我对大海和天空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走在沙滩上,看着海面无尽的蓝色,我感到自己好像在地球上最幸运的角落之中漫步。
我们沿着海滩漫步,左边是无尽的海洋,右边是天际线。
我感到自己好像融合到了这个宁静而又美丽的海滩之中。
小鸟在树梢上唱歌,提醒我的时光流逝。
夕阳映照在海面上,从水里跳出来的海豚空中划过,这个邦扎沙滩的美景让我沉醉在其中。
在那儿的三天之旅,相信我不会忘记。
那美丽的海滩和丛林中的自然景观,人们的热情款待和当地的美食。
那是一次邂逅最美好的旅程。
范文2:我是一名喜欢去各处旅游的人,最近和家人和亲朋好友去了青城山。
青城山被誉为险峻而又秀丽的山脉,是川西地区著名景区之一。
这次旅行对我来说,也是一趟得而复失的体验。
一路上的沿途风景让我不自觉地倾听我的内心,沉浸在山间的美景之中。
青城山是四川著名的道教圣地之一,圣人张陵曾经在此传授千古侠义。
【游记】怎样写游记

【游记】怎样写游记
游记是记录旅行经历的一种文体,通过游记可以让读者充分了解旅途中的景点、文化、风土人情等各个方面。
下面是一个关于如何写游记的指南,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1. 游记开头:开篇可以介绍一下旅行的缘由,为什么选择这个目的地,以及一些相
关背景信息。
可以用一两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兴趣。
2. 游记主体:具体描述旅途中经历的事情,包括景点的介绍、风景的描绘、文化背景、当地人的生活等等。
要注意客观、真实地描写,用简洁生动的语言让读者感受到你的
所见所闻。
可以用形象的比喻、恰当的描绘来增加文字的艺术性。
3. 游记中的图片:如果有合适的照片,可以插入到游记中,通过图片来展示更多的
细节和美丽的风景。
记得给每张图片配上适当的说明文字,让读者更好地了解所拍摄的事物。
4. 旅途中的感受和体会:游记不仅仅是景点的介绍,更重要的是记录下自己的感受
和体会。
可以写写自己对景点的第一印象、喜欢的事物、不喜欢的事物,以及与当地人的
交流等等。
通过这些描写,读者能更好地了解你的旅途中的心情变化。
5. 行程安排和实用信息:在游记中可以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行程安排,包括住宿、
交通、餐饮等,帮助读者了解当地的实际情况。
也可以提供一些实用的信息,比如当地的
气候、旅游季节、景点的开放时间、门票价格等等。
6. 游记结尾:在结尾部分可以总结一下整个旅程的收获和体会。
可以写一些感谢的
话语,感谢读者的阅读和关注,也可以鼓励读者有机会亲身去体验一下这个美丽的地方。
怎样写游记

怎样写游记范文1:怎样写游记最近,我刚刚完成了一场旅行,我非常兴奋地想要把我的经历记录在游记中。
但是,在我的写作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并没有很好的表达出我的感受和体验。
经过一番研究和尝试,我学到了一些关于如何写好游记的技巧。
第一,描述细节。
游记不仅仅是一些笼统的描述,更重要的是写出细节。
我会使用感官描述,例如声音、香味、外观等,来让我的读者身临其境。
在描述别人的特征时,我也会注意细节,例如他们的声音、动作和表情等等。
第二,展现分享。
游记写作并非是一个单向的过程。
我需要将我的经历与读者分享。
因此,在我的文章中,我会注重结交当地人、试新的食物、了解当地的文化等等。
在文章中加入这些内容,让读者更有趣、更有共鸣。
第三,注意时间线。
我发现在写游记时,记得使用时间线能够让我的文章更有条理性和清晰度。
当我记录我的旅行过程时,我尤其注意使用时序事件;这让我的读者更容易理解旅程的结构。
关于用词,我特别注重了一些旅行相关的词汇,例如:景点、住宿、交通、美食等等。
我还使用了一些形容词,以表达我的情感,例如惊人的美丽景色、无与伦比的美味佳肴等等。
总之,写游记是一个很重要的经验。
我发现通过强化我对细节的描述,分享我的旅行经历,使用时间线和特定的词汇及表达式,我能够有效地记录我的旅程,真正地让我的读者与我同行。
范文2:如何写一篇精彩的游记每次我们去旅游都会带着相机记录下来,但是要写出精彩的游记确实需要更多的思考和耐心。
在过去的几年中,我已经写了一些有关我的旅行的文章,并参与了一些旅游写作课程和比赛。
现在,我来分享一些我的经验。
第一,找准主题。
如果你想要写出一篇精彩的游记,首先要想一想你的主题。
它可以是一个斑斓的国家、历史遗址、美食文化或其他特定的经历。
主题可以让你的文章有一个清晰的结构和焦点,同时还可以吸引更多的读者。
第二,小心气氛。
无论主题是什么,创造一个吸引人的气氛都非常重要。
当我描述一个地方时,我总是首先寻找感官体验——香味、声音、触感和视觉。
游记作文的写作方法

游记作文的写作方法游记,是中学生感到最难写的一类,因为随着游程的行进,耳闻目睹的情景不胜枚举,很难将材料组织得当,往往写成流水账。
下面是小编收集的游记作文的写作方法,欢迎阅读。
游记是以写景为主的记叙文。
它通过描写记叙旅游过程中的见闻,如山川景物,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等,表达作者的真实情感。
这里向同学介绍游记的几种写法:一、定点换景法。
这种方法就是说,作者的观察点固定不变,随着观察视线的移动,把观察到的景物按一定的顺序依次进行描写。
这种方法可以使读者明确把握作者观察景物的位置和方向,便于读者从作者的观察点出发,逐一再现景物,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
如《观潮》一文,作者固定不变的观察点是“海塘大堤上”。
观察到的钱塘大潮这一景观是:先“看不出有什么变化”;接着是远远地看到“东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一条白线”,不一会儿,白线“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浪潮再近些,看到的是“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开进,浩浩荡荡”;最后,浪潮奔腾西去,“余波还漫天卷地地涌来”。
这些描写,正是作者在固定的观察点上,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描写了钱塘大潮这一“天下奇观”。
运用“定点换景法”,要注意选择好观察点,在具体描写时,不要随意改变观察点。
二、定景换点法。
这种方法是说,不改换所要观察的景物,而是变换观察点,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描绘景物。
这是因为只从一个角度去观察,不可能看到事物的全貌和特征。
大诗人苏东坡《题西林壁》中的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如自读课本《梅雨潭》一文,作者就是采用“定景换点法”,先以“山边”为观察点,描写梅雨潭瀑布发出的响声和瀑布的远景;接着又以“亭边”为观察点,简要写了瀑、潭、亭的位置及亭边的景物;然后又详细而形象地写出了在瀑布前所看到的瀑布壮观,美丽的景色。
运用“定景换点法”观察一处景物,可以选择不同观察点,如远眺,近观,仰视,鸟瞰,立足点变了,观察的角度也就多了。
写好游记的七种方法

写好游记的七种方法游记是记录旅行经历和感受的一种文体,写好游记可以让读者更好地了解旅行的风景和心情。
下面是写好游记的七种方法:1.选择独特的主题游记的主题可以是一个特殊的景点、一个有趣的活动或者一个独特的文化体验。
选择一个独特的主题可以让你的游记与众不同,吸引读者的兴趣。
2.记录细节和感受好的游记应该包含详细的细节和真实的感受。
记下你看到的景色、听到的声音、闻到的气味,以及你的情绪和感受。
这样可以让读者更好地感受到你的旅行经历。
3.运用生动的描写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写来描述你的旅行经历。
可以用形容词、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来丰富文字的表达,让读者像身临其境一样感受到旅行的美妙。
4.结构清晰,段落分明游记应该有清晰的结构和明确的段落。
可以根据时间顺序或者地点顺序来组织游记的内容,同时使用恰当的标题和分段来使文章结构清晰,易于阅读。
5.运用适当的引用和引用在游记中可以引用一些有趣的事实、名言或者文学作品,以增加文章的深度和趣味性。
但要注意不要过度引用,以免影响文章的原创性。
6.加入个人的见解和评价在游记中加入个人的见解和评价可以使文章更具个性和独特性。
可以谈谈你对景点的评价、对旅行中遇到的人和事的感受,以及你的一些独特的发现和体验。
7.语言准确,表达清晰写好游记需要使用准确的语言和清晰的表达。
避免使用模糊的词语和表达不清的句子,可以使用具体的词汇和简洁的句子来达到准确表达的效果。
总结起来,写好游记的七种方法包括选择独特的主题、记录细节和感受、运用生动的描写、结构清晰,段落分明、运用适当的引用和引用、加入个人的见解和评价以及语言准确,表达清晰。
通过运用这些方法,可以写出精彩纷呈的游记,让读者更好地了解你的旅行经历。
游记怎么写作文(6篇)

游记怎么写作文(6篇)如何写游记_小学生游记的写作技巧首先,按照参观的顺序描述风景。
写的时候,在认真观察和回忆所游览过的风景的基础上,把所看到的风景按照看到的顺序写下来。
这样才能有条理,自然清晰,避免杂乱无章。
观察风景通常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定点观察。
如果你站在公园的一角,从远及近观察公园。
再比如当我们爬到塔顶,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观察塔下的景色。
另一种是移动观察,也叫移动换位法。
是随着脚步的移动改变位置,进行观察的地方。
选观测点就是确定写作顺序。
二、抓住游览要点,详细写过程。
在一次旅游中,我们看到了许多风景,所以我们不能保留流水账。
要写下你看到的风景中印象深刻的部分,剩下的可以简单写下。
我们在参观时应该密切注意风景的特点。
比如我们要写以看到的风景为重点的叙事,写作的重点是写下看到的风景。
对于我们看到的特别好的风景,要具体描述,突出重点。
对于关键场景,要注意详细描述它们的位置、大小、动态、静态和颜色。
如果我们写菊花,颜色像枫叶一样红,像霜一样白,像麦穗一样黄等等。
菊花的形状像小女孩的卷发,毛茸茸的小鸡,绣球花等。
要把过程写的详细,具体,主次分明,细节缜密,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突出重点,思路清晰,写出观光的意义,有教育意义。
三、写生前后,情、理、景的结合。
我们写游记的时候,要把开头和结尾做得简短,引导小学生游记的写作技巧。
从明确时间、地点、人开始。
比如在游览山卷洞之初,江苏宜兴就有一处著名景点。
最后,你要通过讨论或表达感受来写下自己的感受。
比如‘哈哈...写在《漫游自然动物园》的结尾。
我们笑着结束了这次愉快的郊游。
参观珠库米自然动物园的乐趣无穷。
难怪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络绎不绝地参观它。
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有开头有结尾,读起来给人一种完整的印象。
要把感情融进风景里,写出真谛。
写作的时候,要倾注思想感情。
另外,我们在写山水的同时,要么探索人生的真谛,要么谈思想问题,谈学术精神,让读者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得到启迪和教育。
怎样写游记作文

看完了儿童乐园的风景,我沿着山路 拾级而上。一路上,路边撒满了一片片落 叶,好像是秋姑娘特地为迎接我们而铺成 的地毯。一片片落叶那无丝奉献的精神感 动了我,真是“落红不是无情的;化作春 泥更护花。”“呼呼呼”那是北风?不是。那 是秋风,它让人凉爽,让人心旷神怡;但 是,路边的杜鹃花已变得稀稀拉拉的,一 副可怜的样子;看,多美的花呀!一走进 去看,那不是花,而是一片片点缀在叶子 上的黄叶子,很美丽。
人们都说椒江的东山公园秋天最美。
是的,秋天的东山美得成熟,美得 繁荣,美得丰富,美得内在……我 爱秋天的东山公园。
写作训练:
同学们,你一定有过旅游的经历, 也一定会为某个美丽的景致驻足停留, 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请以“ 印象” 为题,写一篇游记。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 2.运用移步换景(点面结合的方式) 写景、抒情。 3.不少于600字。
3、略写前后,情、理、景相结合。我
们在写游记时,应把开头和结尾写得 简略些。开头要交待清楚时间、地点 和人物。结尾应用议论或抒情的方式 写下自己的感受。 游记,就是游历的记录,更强调了自 己独特的游览感受。要把你游览时的 所见、所做、所闻、所思写下来。
四、运用多种写作手法描绘美景:
1可以调动不同的感觉器官来写景。 2可以运用联想、多种修辞手法来写
一次参观游览活动,看到的景物很多,
我们不能记“流水帐”。要把看到的 景物中印象较深的最有特色的写下来, 其余地可以写得简略些。 例如,你到云南旅游,一路走来,昆 明的石林、大理的洱海、丽江的古城, 还有玉龙雪山,处处皆景。你必须忍 痛割爱,选择其中的一两个作为写作 的重点,其他最多用一两句话带过。
三、移步换景法。
观察点不固定,所观察描绘的景物
也不固定,是在移动观察点的同时, 把所见到的不同景物依次描绘。 1、按游览的顺序描写景物。写作 时,要在认真观察和记忆游览的景 物的基础上,按照见到景物的次序, 来写所看到的景物。这样才能做到 条理清楚、自然、明白,不致于杂 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你怎样写游记重点是“抓住环境特点,体会思想感情”。
写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呢?其一,观之有序,言之有序。
写参观游览一类的文章,必须有一定的空间顺序,而这种顺序又往往和作者观察的顺序一致起来,因此,只有观之有序,才能言之有序。
我们可以大致掌握以下常见的顺序:<1>以游踪为序。
游览的顺序就是文章的顺序。
<2>以方位变化为序。
站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由近及远,由远及近;由左到右,由右到左;由上到下,由下到上;由里到外,由外到里;先中间后四周,先四周后中间地观察,按照观察的顺序布局全篇文章。
<3>以景物的类别为序。
我们参观游览一个地方,在大范围内又有各种不同类别的景物。
例如:到了郊外,可以先看田野,再看山峦,最后看河流;到了荒原,可以先看天空,再看原野,最后看牛羊……其二,抓住特点,描写具体。
参观游览一个地方,所见所闻很多,如果什么都想写,就什么也写不好。
只有仔细观察,抓住景物特点,才能写得准确、生动、具体、形象。
那么,抓住景物哪些特点呢?<1>色彩特点。
景物的颜色是千变万化的,不同的景物有不同的颜色,即使是同一种景物,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位置,也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
<2>形态特点。
景物的不同形状和姿态,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精神、气质。
例:白杨直立挺拔,表现出坚强不屈的精神;柳树轻柔,婀娜多姿,表现出它柔韧的性格;松树迎寒风挺立,战霜雪苍绿,表现出倔强的品格;老槐树像撑开的大绿伞,在炎热的酷夏安抚着大汗淋漓的人们,表现出它温和的天性……可见,抓住景物形态特点,既可表现形,又可体现神。
<3>动静特点。
一切景物都处于自然之中,有时处于静态,有时处于动态,有时处于静动变化之中。
因此,我们要抓住景物的动静写出景物的特点。
其三,寄情于景,主题鲜明。
景物本身无情,但是,人是有感情的。
同学们,当你怀着愉快的心情去游玩时,你会觉得天比平时蓝,花比平日红,草比平日绿。
一阵风吹过,小树在风中摇摆,你会觉得它在向你招手。
小鸟从身边飞过,你会觉得它在为你唱歌,向你问好。
然而,当你挨了批评,考试成绩不理想时,走在回家的路上,眼前的景物就会截然不同了。
游览中,无论由情及景,还是由景触情,都离不开情感的表达。
只有把情感融注到字里行间,才会表达出鲜明的主题,也才会打动读者。
在行文中,我们只有把心捧给读者,才会吐真情,有真意。
情真文才美,只有情真,才能给读者美的享受。
游记是以作者真实的旅游见闻和感受为题材的一种记游性散文。
它是以大自然作为主要描写对象,通过描绘风光,描写景物,表现出自然的美和生命,使读者随着作品所展示的山水画卷,神游千山万壑,领略奇丽风物,观赏名胜古迹,见识鸟兽虫鱼,瞻仰建筑风貌,宛如身临其境。
怎样写好游记呢?一、要抓住景物特点。
世界上的事物是千差万别的,总是处于变化之中,进入我们眼界的景物也不例外。
同是风景胜地,无锡以湖山见长,壮观开阔;苏州以园林著称,幽雅恬静;庐山以瀑布取胜,优美如画。
即使我们熟见的景物,在不同时令不同地点,它们的状貌也会有所不同。
有位同学观察颇细,他认为东海看日出可称为“浮出”,在城外小丘看日出可称为“闪出”,在泰山顶上看日出则应称为“跃出”。
翻阅古今传世游记,其成功无不与写准了景物的特点有关。
因而我们观景,要把握景物与众不同的特殊性。
唯其如此,笔下的景才会有个性,才会“活”起来。
二、要运用多种手法。
游记属文学作品,写作时要运用多种手法:1、写景与抒情结合。
游记写景,总是寄托着作者自己的喜怒哀乐,山是作者眼中的山,水是作者心中的水,山山水水通过感情的漂染,就带上了作者鲜明的个性色彩。
因此,在再现自然物象时,或情随景生,或移情入景,或间接抒情,或直抒胸臆,都应灌注作者对现实生活中的见识和爱憎,使自然景物成为有情之物,成为抒情言志的艺术形象。
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写清幽冷寂的环境,正是当时作者不幸遭遇下郁闷心情的曲折反映。
姚鼐的《登泰山记》写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雄浑的景象,流露出对祖国河山的无限热爱。
2、叙事与寓意结合。
游记中的叙事不能只停留在事件上,若能在所叙之事中寓含某种真理,则能提高其品位,如苏轼的《石钟山记》在记叙了作者亲自考察石钟山得名经过后,得出一个真理:“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说明了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其意义大大超越了游石钟山本身,显出深刻的文旨。
3、现实与历史结合。
无论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都只是无限绵延的历史长河中一瞬,眼前的景致常使人“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若能在游记中把现实与历史结合起来,则能增强作品的历史纵深感,扩大其思想内涵。
此外还可有机插入诗词典故、民俗风情、传说歌谣等以增加游记的知识性、情趣性。
三要呈现清晰的游踪。
游记具有“记游性”特点,它要与游踪为线索,把游踪、风貌、观感有机结合在一起,因此必须紧扣游踪行文。
读刘白羽的《长江三日》,游踪一目了然。
第一日,写江轮由重庆开出而未入三峡的一段历程。
先写中午江面“云雾迷蒙”,再写下午三时后“天转开朗”的景色,接着写长江上游夜景。
第二日写江轮穿过三峡的惊险情状,由瞿塘峡而至巫峡、西陵峡,千姿百态、色彩绚丽的三峡奇景依次展现。
第三日描述三峡直至武汉这一段江西“楚地阔无边,苍茫万顷连”的景象。
这一章结构方式虽有变化,但从早到晚,自西而东,游踪仍然清晰。
由于所观地域风貌的特殊性和选材重点的不同,我们常见的有两种记游览的方式:1、连贯式。
这种方式是按时间先后依次写出游览全过程,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
2、跨越式。
这种方式是摄取游览过程中几个重点镜头连缀成篇,游踪具有跳跃性,如沈从文的《春游颐和园》。
四、要讲究辞采优美。
游记不能只以景取胜,还应讲究辞采的优美,以使之更引人入胜。
一般来说,交代游踪要用叙述,再现风貌要用描写,由于二者常常同步,所以决定游记语言多是叙述与描写相融合的“描写性”语言。
请看一位同学的游记散文《登泰山看日出》中一段文字:“到达对松亭时,天已微明。
我站在亭前向下俯视,虽有浓浓的云雾笼罩着,但山势依旧可辨,有的如马鞍俯卧,有的如驼峰耸立。
云雾不断地扩展着,飘动着,升腾着,有的像雪白的棉絮层层叠叠地飘落在山峰中间,有的像长长的绸带悬在空中,有的撞碎在山崖上,像涨潮的海水在岸边溅起无数朵白色的浪花。
这时,我才发现自己的四周全是沸沸扬扬的云海。
”这段文字运用比喻、排比修辞手法,细腻刻画,用艺术的笔触为我们描绘出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
语句整中见散,参差搭配,灵动轻快,读来上口,富有韵味。
当然,要想游记写得美,必须写得真,虚构的作品不能算游记。
要写得真,就必须多观察,要置身于大自然中去,尽情去观赏去感受。
怎么样写游记一、什么是游记?游记,顾名思义,就是记游。
也就是对一次出行、游览、参观……等的记录。
在这里,游的含义有多种:游历、旅游、游玩、游览、参观、访问、考察等。
二、游记的分类游记可以分为很多种。
以记录行程为主的是记叙型游记;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是抒情型游记;以描绘景物、景观为主的是写景型游记;通过记游来说明一个道理的,是说理型游记。
但是,不论哪一种游记,都是通过对自然风光、风景名胜、城市景观、景观中的人与事进行描绘,来达到记事、抒情、说理等目的。
所以写作游记时,一定要具备“游”的记录,没有“游”,也就不会有“游记”。
三、游记的写作方法不论是哪一种游记,在写作时都要要注意以下几点:1、游记中的线索有人说,写文章如同串珠,没有一根线索将其中各个要素联结起来,这篇文章就会支离破碎,或者杂乱无章。
写游记更是这样,一定要有一条合理的线索贯穿其中。
这条线索也可以说是写作的顺序。
游记中,最常用的写作顺序可能就是行踪了。
即按照游览的先后次序来写。
比如一篇参观动物园的游记,就可以按照参观的顺序一一记述。
此外,还有以景物的组织关系、方位关系等作为记游的线索的。
我们建议大家初学写游记时,一定要用一定的线索来组织文章,以求在一开始就养成条理清晰的写作习惯。
2、游记中的主体主体指的事做这件事的人或集体。
既然是游,就一定有游的主体。
在游记的写作中,如果缺少了人,就与说明文或写景散文差不多了。
对游记中主体的点明也有多种不同的方式,可以在一开始就点明,比如在一篇游记的开始,一位作者就这样写道:“今天,我们班的同学在班主任李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北京大学",点明游记的主体是"我们班的同学和李老师”;此外,游记的主体还可以在写作过程中自然出场,也可以在文章结尾指出。
3、游记中的写景对景物的描写也是游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人是主体,景是客体。
游记中的写景,应根据写作的需要,有选择、有重点地写。
游记中的景物描写最好能够配合文章的主题。
4、游记中的地点在写游记时,一定要注意说明游览或参观的地点,比如海洋馆、大草原、科技馆等。
5、记游要分清主次游记虽然是对游览过程的记录,但却不是面面俱到的记录。
游记中,重要的行程、有特色的景观、对表现文章主体有重要作用的事物等,要重点描写,其它的则应该一笔带过,或者干脆略去不写。
这样写出的文章,才会主次分明,主题突出,玲珑有致。
张潮在幽梦影一书中说:「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
」李白也说:「大地假我以文章。
」不错,伟大的作品,往往是自然和人生的刻画。
枝头好鸟,水面落花,无不是大自然中美好的文采,然而这些体验,完全须靠我们到处游历,静观万物才能有所得。
处在现代都市樊笼的人们,每天忙碌追逐,何暇去顾及周遭事物的美,以及星斗的转移,草木的消长,风云的变幻呢?如果我们只是一味抱怨生活的枯燥、烦闷、拘束,不如听听徐志摩的劝告:「为了医治我们当前生活的枯窘,只要不完全遗忘自然──一张轻淡的药方,我们的病象,就有缓和的希望。
在青草里打几个滚,到海水里洗几次浴,到高处去看几次朝霞与晚照,你肩背上负担,就会轻松了去的。
」这山水佳景,就是心灵最好的医药,但却俯拾即是,不必远求。
细读中国的散文名作,大家耳熟能详、琅琅上口的「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繁荫。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
」(欧阳修),「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苏轼)。
「百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谢灵运),诗文中的山水名句,真是不可胜数。
我们在读这种美句的时候,是否觉得心灵涤净,拨动了我们审美的情思和感动的心弦,而神游在一幅美丽的山水画中呢?在柳宗元的永州八记中,我们读到了搜奇寻幽的山水游记的最佳作品。
他笔下的景物,并非只是「自然山水」的反映,也不是客观存在的。
他利用主观的艺术表现,透过自己的心灵加工,表现出山水的蓬勃生机,也体会了无穷的妙趣,并能含蓄蕴藉,意味隽永地把自己的身世遭遇,感慨寄陈于叙事上,达到「直抒胸臆、情景交融」的效果。
此类山水游记名篇,与阅历甚浅的我们写出的泛泛游记(不是「流水帐」的记叙,便是流于「导游」的单调介绍),简直有天壤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