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家长应该怎样教育孩子
初中孩子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有哪些

初中孩子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有哪些?初中阶段是孩子成长发展的重要时期,教育方式和方法的选择会对他们的成长和学习产生重要影响。
下面是一些初中孩子的教育方式和方法:1. 培养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为了让孩子对学习保持兴趣和积极性,家长和老师应该鼓励孩子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独立学习能力。
2. 建立规范的学习习惯:家长和老师应该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例如定时完成作业、保持整洁的学习环境等。
3. 鼓励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孩子们的学习方式各不相同,家长和老师应该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学习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例如阅读、绘画、实践等。
4. 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初中生往往受到来自同伴和社交媒体的影响,家长和老师应该创造一个积极、有益的学习环境,在家庭和学校都能够感受到学习的重要性和乐趣。
5. 鼓励多样化的兴趣爱好:培养兴趣爱好可以让孩子们更好地发展个性和特长,也能促进学习的动力。
家长和老师应该鼓励孩子多参加体育、艺术等活动,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
6. 培养社交能力: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需要学会与人相处、合作和解决冲突。
家长和老师应该给予他们适当的社交机会和训练,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7. 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初中课程不仅仅侧重于学科知识,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创新思维、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等能力的培养。
8. 加强性教育: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家长和老师应该教育他们正确的性知识和价值观,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性观念和行为准则。
9. 培养思考能力:初中生思维逐渐成熟,家长和老师应该帮助他们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10. 鼓励参与社会实践:参与社会实践可以让初中生了解社会、实践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以上是一些初中孩子的教育方式和方法,然而教育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和需求来灵活运用,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成为有价值观、有责任心的社会人才。
初中学生家长分享教育经验

初中学生家长分享教育经验(1)父母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学校积极引导,双方共同努力我们认为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以身作则,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只有自己做了,孩子才会跟着学习。
如果光说大道理,而自己不能作为孩子的榜样,那么,这种教育,不过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教育,是丝毫起不了作用的。
同时,学校的教育也是同等的重要,只有双方共同努力才能出效果。
儿子的母亲目前是一所大学的研究生,对孩子而言,这是他引以为自豪的事,也是一种促进力量。
虽然他不知道母亲考研的历程有多么辛苦,但母亲深夜还在静静的看书的景象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是一个榜样,使他明白只有勤奋努力才会梦想成真。
孩子已经上初一,虽然母亲不在身边,孩子在爸爸和学校老师的谆谆教导下,不仅在学习上有进步,其他各个方面都有了可喜的进步,成为了一个懂事的好孩子。
(2)营造家庭学习气氛,让孩子养成自觉学习习惯听我的同事讲过他家女儿和侄女双双同年考上大学的事,他的心得体会是营造家庭学习气氛,让孩子养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
每天晚上吃完饭后,他和妻子就出去散步,女儿和侄女两个孩子收拾完桌子,就去写作业,他们回到家,在孩子做作业时,从不看电视,各自拿一本书看,时间久了,孩子就养成了良好的作息习惯,女儿和侄女经常相互比,看谁学习好,看谁学的晚,去年高考,两个孩子双双以优异成绩考取梦想的大学。
(3)培养孩子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儿子小的时候很喜欢玩电脑游戏,我对他说,玩可以,你也可以玩出新花样,比如,做幻灯片之类,拿给别的孩子看时,多有成就感啊。
于是儿子学会了制作幻灯片,时常还叫别的孩子欣赏,并教会他们。
儿子现在喜欢上了英语,刚开始的时候,我同学家的女儿去学英语,让他也去跟着学,如今,他已经越学越有兴趣,对妈妈说:"我班上有一个英语说得很好的同学,我也要跟他一样"。
看到孩子这样爱学英语,我很欣慰。
我知道儿子的语文不太好,我有时替他着急,真希望他能把语文提高一下,可儿子说要继续报名学英语,我还是高兴的答应了。
初中家长怎么教育孩子

初中家长怎么教育孩子初中阶段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时期,家长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对孩子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教育初中生呢?下面是一些建议,希望能给家长们提供一些参考。
1. 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沟通是家长与孩子之间建立互信关系的关键。
家长应该创造一个开放、包容的沟通环境,鼓励孩子主动交流,倾听他们的意见和想法。
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家长也应保持耐心和理解,不要过于强调自己的观点,而是尊重孩子的表达。
2. 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在学习上,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思考问题的方式和方法。
鼓励孩子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并帮助他们分析问题、寻找解决方案。
通过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孩子将更有可能在学业和生活中做出明智的选择。
3. 建立明确的学习计划初中是一个学习负担逐渐加重的时期,家长应该与孩子一起制定明确的学习计划。
这包括确定每天的学习时间表、制定学习目标和计划,以及确保孩子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休息和娱乐。
同时,家长还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学习进展,及时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4.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发展至关重要。
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养成每天按时复习和预习的习惯,培养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
另外,家长还可以鼓励孩子主动思考和总结,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5. 引导充实多元的兴趣爱好除了学习,初中生也应该有充实多元的兴趣爱好。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参加各类社团活动、课外班、运动队等,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特长。
通过参与兴趣爱好,孩子能够增长见识,培养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6. 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初中是孩子价值观形成的一个重要时期。
家长要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他们明确正确与错误、美与丑的区别。
同时,家长自身也要成为孩子良好价值观的榜样,通过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和教育孩子。
7. 建立合理的家庭规则家庭规则对于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
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合理的家庭规则,明确他们在学习、家务、休息等方面的责任和要求。
初中家长教育分享感言

时光荏苒,转眼间我的孩子已经迈入了初中的大门。
这段时间,作为家长,我感慨万分,既有孩子成长的喜悦,也有教育过程中的困惑与挑战。
在此,我想与各位家长分享一些我的教育心得,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帮助。
一、陪伴是最好的教育初中的学习生活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阶段,他们需要适应更多的学科和更加严格的学习节奏。
在这个阶段,家长的陪伴显得尤为重要。
1. 亲子共读:每晚睡前,我都会陪孩子一起阅读。
通过阅读,我们不仅增进了亲子关系,还拓宽了孩子的知识面。
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孩子对知识的渴望和好奇心越来越强。
2. 一起学习:为了帮助孩子适应初中的学习,我会与孩子一起学习。
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孩子的学习态度和效率有了很大提高。
同时,我也学会了如何更好地辅导孩子。
3. 陪伴成长:初中阶段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心理和生理都在发生巨大变化。
在这个阶段,家长的陪伴可以让孩子感受到温暖和支持,有助于他们健康成长。
二、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初中阶段,孩子需要学会自主学习。
以下是我总结的一些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1. 设定目标:与孩子一起设定短期和长期的学习目标,让他们明白学习的意义和价值。
2. 培养习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按时完成作业、复习预习等。
3. 鼓励探究:鼓励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4. 自主安排时间:教会孩子如何合理分配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三、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初中阶段的孩子面临诸多压力,如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等。
作为家长,我们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以下是一些建议:1. 倾听孩子的心声:多与孩子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和困惑。
2. 培养孩子的抗压能力:鼓励孩子参加体育活动、社团活动等,锻炼他们的意志力。
3. 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4. 教会孩子情绪管理:帮助孩子学会调整心态,面对挫折和困难。
四、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兴趣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和兴趣,作为家长,我们要尊重并支持他们的选择。
初中家长会发言稿怎么教育孩子

初中家长会发言稿怎么教育孩子尊敬的家长们: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如何教育孩子的话题。
作为家长,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有用之才。
但是教育孩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我们认真思考、耐心指导。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谈一下如何教育孩子。
一、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好是最好的伴侣。
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不仅可以让他们更加快乐地成长,还可以让他们在学习中更加主动积极。
因此,我们应该尽可能多地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并且给予支持和鼓励。
二、注重品德教育品德教育是培养孩子健康成长最重要的一环。
我们要从小事做起,让孩子懂得感恩、尊重、诚信等基本道德观念,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提醒他们这些道理。
同时,在遇到问题时也要引导他们去正确地处理,让他们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处世。
三、注重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是决定孩子学习成绩的关键因素之一。
我们应该教会孩子科学的学习方法,让他们在学习中更加高效地掌握知识。
例如,要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他们能够有效地理解和记忆所学内容;要教会孩子如何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让他们能够有条不紊地完成任务。
四、注重社交能力社交能力是人际交往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我们应该引导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多与同龄人交往,让他们懂得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同时,在与他人交往中也要时刻提醒他们注意礼貌和谦虚谨慎等方面。
五、注重身心健康身心健康是保证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条件之一。
我们应该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例如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方面,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时刻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六、注重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最重要环节之一。
我们应该尽可能多地与孩子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并且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支持。
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独立性,让他们能够在成长过程中逐渐独立。
总之,教育孩子是一项需要长期耐心付出的事业。
作为家长,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探索,才能够更好地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初中优秀家长教育经验分享

初中优秀家长教育经验分享初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家长教育孩子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家长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些我作为家长的教育经验,希望能够对其他家长有所帮助。
一、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可以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爱,从而更加自信和乐观。
因此,作为家长,我们需要注重家庭氛围的建设。
首先,要保持家庭的和谐,避免家庭成员之间的争吵和冲突。
其次,要注重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
最后,要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鼓励孩子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
二、注重孩子的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在初中阶段,孩子的情感世界开始变得复杂,需要家长的关注和引导。
作为家长,我们需要注重孩子的情感教育,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情感观念和价值观。
首先,要关注孩子的情感变化,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其次,要引导孩子正确处理情感问题,让孩子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情绪。
最后,要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情感价值观,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关爱他人。
三、注重孩子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在初中阶段,孩子的学习任务开始变得繁重,需要家长的关注和引导。
作为家长,我们需要注重孩子的学习习惯,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首先,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了解孩子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成绩。
其次,要引导孩子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孩子学会高效学习。
最后,要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让孩子学会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
四、注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兴趣爱好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在初中阶段,孩子的兴趣爱好开始变得多样化,需要家长的关注和引导。
作为家长,我们需要注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帮助孩子发掘自己的潜力和特长。
首先,要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各种活动。
其次,要引导孩子正确的兴趣爱好,让孩子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兴趣爱好。
怎么才能正确教育初中孩子

怎么才能正确教育初中孩子初中的孩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多多少少会有叛逆的情况,所以父母教育初中的孩子需要找到正确的教育方法,以下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正确教育初中孩子的方法,希望可以帮到你!正确教育初中孩子的方法1.培养兴趣。
小孩子在小的时候,学习深奥的知识不是重点,最重要的是要开拓小孩的智力,培养她们的想象力、观察力、记忆力以及口语表达能力,这些都是为以后的学习做铺垫的。
我们要从培养小孩的兴趣爱好着手,这个时间不能急,要一步步的慢慢来。
2.培养好的习惯。
好的生活习惯和独立生活的能力都很重要。
从小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对以后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
3.沟通。
小孩犯错的时候不要打骂,要试着和她们沟通,告诉她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交流的时候要放低心态,要把自己想象成小孩,这样和她交流的时候,你们之间就没有代沟,沟通起来就很好,你说的话她也会很容易理解,能明白自己错在哪里,下次就不会犯错了。
4.多加鼓励。
这个时候的小孩子,有的已经上学了,那么这时无论他写的字好不好,或者是成绩怎样,那么你都不要责怪他们,要鼓励他们争取下次写的更好。
大人的鼓励对小孩就是一种动力,你一味的责怪会是他们丧失信心的。
5.给他们自由。
小孩子贪玩是难免的,不要一味的克制他们,不让他们玩,这是不好的。
玩是天性使然,不要压抑,要教会他们安排好时间,比如可以告诉他们,你们做完作业再玩啊,这样他们就会很高兴的,因为做完就有的玩了。
做起作业也卖力很多的。
6.言传身教。
家长的言传身教也是很重要的。
小孩子还没有判断力,家长的一言一行对他们都有影响,家长平时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把他们往好的方面引导。
正确教育初中孩子的建议1、身教重于言教所谓教育孩子,实际上是教孩子怎样生活、怎样做人。
每个作家长的人都应该明白,当我们教育孩子应该如何时,应该注意到我们自己是否正在身体力行地实践着这些道理。
孩子也在察言观色,他们会从我们身上学习生活。
有的时候,孩子做作业累了,抬起头来看到我们在玩牌、在喝酒、在闲聊,他的学习意志也会减弱;如果他看到的是父母仍在忙于工作上的事情、忙于学习提高、忙于劳作,孩子也会珍惜自己的学习时间。
初中家长会育儿经验分享

初中家长会育儿经验分享对于许多家长来说,参加孩子的家长会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这不仅是了解孩子学习情况的好机会,也是家长们互相分享育儿经验的平台。
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些我在初中家长会上得到的经验,希望能对其他家长有所帮助。
1. 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在初中生的成长过程中,家庭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家长应该尽量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支持。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尊重孩子的个性。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和特点,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不要过分要求孩子去追求某种标准化的“成功”。
(2)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
家长应该尽量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3)为孩子树立榜样。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如果家长自身能够积极向上,勤劳好学,那么孩子也会受到影响。
2. 做好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注重孩子的情感交流。
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传递爱与关怀。
(2)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种种挑战和困难,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培养自信心,鼓励孩子勇敢地面对困难。
(3)教育孩子正确处理压力的方法。
初中生面临着学业和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压力,家长应该教育孩子正确处理压力的方法,避免产生心理负担。
3. 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初中生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孩子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注重孩子的思想教育。
家长应该注重孩子的思想教育,引导孩子学习正确的道德观和社会责任感。
(2)引导孩子正确看待金钱和名利。
在当前社会,金钱和名利往往成为很多人追求的目标,但是,家长应该引导孩子正确看待金钱和名利,不要让这些东西成为自己的唯一追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家长应该怎样教育孩子
先一起听听故事吧:
从前有个小和尚,出家不久就觉得整天清扫院落、熬粥做饭、外出化缘没什么意思,便
请求师父教他点儿技术。
师父说:"那你就学剃光头吧。
"他告诉小和尚,剃光头不是件容易的事。
刮重了,要刮出血来;刮轻了,头发刮不下来。
小和尚非常有信心地说:"徒儿听懂了,一定按师父的要求做。
"老和尚让他先拿冬瓜练习。
小和尚每天从早到晚,废寝忘食地练,技艺越来越有长进了。
就是有个习惯不好,他每次刮完后,总是将剃刀"噌"地插在冬瓜
上。
师父叫小和尚别这样做,告诉他,这种习惯不好。
可是小和尚不以为然,想:这不是练习吗?又不是真人的脑袋!每次背着老和尚,他还是这么做。
后来,小和尚的手艺越来越高。
一天,师傅叫他给剃头,小和尚剃得又快又好。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当他剃完,要去取水
给老和尚洗头时,便顺手将剃刀"嘈"地一下插了下去,师傅"哎呀"一声,小和尚猛然惊醒:
这不再是冬瓜了。
悔不该当初不听老和尚的话呀!看着师傅满头流血的痛苦样子,小和尚哭了。
不知道听完这个故事,孩子的表情是笑了还是静静的思考,其实孩子的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这样的。
我们简单的举一些我学生的例子:
1、平时做数学简单试题时总是不写过程,等到家长和老师说的时候总是说:平时省电时间嘛,一到考试的时候我一定写好。
最后结果:过程扣分!
2、平时做作业总是一边做一边听歌或者干别的事情。
最后结果:什么事情都没做好。
等等。
那么我们需要培养孩子哪些学习好习惯呢?
1、课堂学习习惯:预习-专心听讲-记好笔记-大胆发言-善于提问-回家复习-巩固。
2、作业习惯:书写整齐-独立完成作业-整理错题。
3、分散记忆:中考英语词汇要求1617个,三年共1096天,平均每天1.4个,有谁记不住吗?
4、阅读习惯:有人说孩子如果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就等于在孩子的心灵中装上了一台
成长的发动机。
要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孩子读书快乐第一,在快乐的基础上对孩子正确引导。
在家庭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参考):
1、家长要以身作则,不在家聚众打牌,不在孩子做功课的时候看电视,总之,在家尽
量不做分散孩子注意力、影响孩子学习的事。
2、孩子放学以后,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学习时间规定,一般不随意更改。
3、孩子每周的学习与娱乐有一个合理的安排,诸如星期一至星期四,不看或少看电视,最好能做到不看,把全身心都投入到学习与休息中去,星期五、六、日每天可看1-2小时电视,同时星期六、日每天安排一定时间让孩子做他特别感兴趣的事,如打篮球、乒乓球、玩电脑,但玩电脑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以松弛一周的紧张学习所带来的精神压力,以防止孩子产生厌学情绪。
4、规定孩子在没有完成学习任务时,不得做其它与学习无关的事。
5、杜绝孩子边做作业边吃东西的坏习惯。
6、父母尽量抽空陪同、协助、监督孩子完成学习任务,不能听之任之。
家庭与学校紧密配合,才能促使儿童健康成长。
家长与教师在教育上拧成一股绳,形成教育合力,教育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例如关系孩子一生是否健康成长的习惯培养,教育的主要责任就应该落到家长的身上。
习惯培养要融入家庭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习惯培养离不开父母及家庭成员的模范作用.
家长要发挥主体性的作用,积极支持配合,但不依赖学校教育。
我经常听到家长对老师说“孩子交给您了,请您多费心,我们不懂教育,就全指望您了,您怎么管教我们都没意见……”这是家长不相信自己的教育能力,想放弃家庭教育责任的想法。
也时常看到有些家长完全像老师一样教孩子学习,看着孩子写作业。
这种家庭教育学校化,家长角色教师化的做法,其实都不是家长积极与学校配合的最佳做法。
一个孩子的成功,家庭教育起着至关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是人,而不是神,他不可能替代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更不能等同于学校教育。
这样的完全依赖、效仿学校教育的做法,最终的结果会让家长失望。
三、家长如何做好家校配合的十一种情况
(一)经常主动与老师沟通孩子的情况。
方式可以是打电话或走访等。
关键是
“主动”。
沟通的目的是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行为表
现、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成绩等情况,以便跟老师形成合力共同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有的家长跟老师打电话,或见了老师也不知道问什么。
那么可以用沟通“十问”
:
1
、上课能不能专心听讲?是不是能跟着老师积极发言?
2
、作业认真不认真?能不能独立按时完成?
3
、学习的习惯怎样?有没有坏的学习习惯?
4
、下课是不是经常去问老师问题?
5
、肯不肯动脑筋思考问题?智力状况怎样?
6
、学习态度端正不?老师指出的问题改不改?
7
、学习的积极性高不高?上进心强不强?
8
、其他行为表现、同学关系不知怎样?
9
、孩子有没有给我们家长提什么意见?
10
、请老师告诉我们,需要我们家长在哪些方面注意配合?
你经常关心自己的孩子,
老师就关心你的孩子,
这比请客吃饭强。
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
的表现和学习状况、才能跟学校做好配合,步调一致,孩子有问题也可以得到及时的纠正。
不要等到孩子有了问题才去找老师,
这样太被动。
我知道家长都很忙,
忙得顾不上回家,顾
不上孩子。
但是再忙,你再成功,孩子不成功,你只能算成功一半。
做好的父母是要花时间和精力的,有出息的孩子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初中阶段对学生自我学习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学生在预习、听课、笔
记、复习、作业等多个环节,扎扎实实,环环相扣。
初中生应该养成提前预习课
文、专注读书听课、积极思考发言、独立钻研问题、自我验收作业等良好学习习
惯。
这些方面,都需要家长的认真配合,家长要对孩子课前课后的学习情况进行
监督。
初二学段的学生既不像初一时那样有新鲜感、有理想、有激情,也不像初三那样面临毕业,思想和学业上感到有压力。
所以,孩子在初二学段是最关键的时段。
首先是学习上的分化。
初二年级的知识承前启后,经过一年的学习,有些同学适应了,有些同学感觉知识内容越来越多,学习有点吃劲,对这些同学来说,咬咬牙多用些精力学习就跟上了。
反之,思想一松劲成绩上就变为差生,既原先成绩相差无几的同学,学习成绩出现两极分化。
第二是思想上的变化。
表现好的同学思想更加成熟,他们积极靠拢共青团组织,争取进步,在班上成了老师的得力助手;而有少数同学则往往由于学业跟不上而丧失进步的信心,甚至自暴自弃。
如果此时没有及时的帮助,或被社会上的不良青年引诱,行为就可能越变越坏,甚至走向犯罪。
第三是生理方面的变化。
初二学生年龄多在14岁上下,普遍进入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身体迅速生长,第二性特征出现。
男生表现在逞强好胜,容易冲动,他们崇拜英雄,崇尚江湖义气,爱在女生面前表现自己;女生则爱漂亮,讲究打扮,多愁善感。
他们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于是思想和行为上总想独立,但又缺乏对真善美和假丑恶的分辨能力,容易受到外界的不良影响。
因此,这一阶段喝酒、吸烟、早恋、出走、轻微犯罪等不良行为经常发生。
而一般家长则认为这一阶段孩子已开始懂事了,可以放手不管了。
但事实是“多事之秋”,更需要家长对孩子细心观察,耐心交流,同时与学校积极沟通、携手配合共同做好孩子的疏导工作。
家庭的作息时间要有规律,要做好孩子的生活保障作为一个称职的家长应该在作息时间上照顾孩子,根据孩子上学的时间,适当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
如孩子在家学习时间尽量不要约朋友来家玩,看电视要控制音量,早上要早起且给孩子准备早餐等等,这些看似小事,却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深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