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矛盾的基本属性(2016)
9.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A
每一事物都包含矛盾,不是说每一事物同所有事 物之间都存在矛盾。只有在一定条件下,他们共 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才能构成矛盾关系。
周星驰--“ 无 厘 头 ”式喜剧的表演风格,
非逻辑性、带有神经质的演技, 叛逆、搞笑、怪异、反常规、 夸张、讽刺、自嘲、无常道。 一句 “ I 服了 You ” 被奉为
答案:B 解析:毛泽东的论断主要体现了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观点。 ①④都是矛盾普遍性原理的体现。②没有揭示矛盾普遍性 的内涵,把优点和缺点、成绩和错误简单地等同于两点论 是不对的。③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B。
课堂练习(单选)在现实工作和学习中,不敢正视矛盾和揭 露矛盾,而是回避矛盾和掩盖矛盾,这些表现实际上是( ) A.否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B.否认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C.否认意识具有能动性 D.否认矛盾是既对立又统一的
呜呜 呜… 太… 医…
!!!
陛下 他…驾 那陛下他… 崩了!!
因 为 手 指 破 了 点 皮
(二)矛盾普遍性方法论
1、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2、正确对待矛盾: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 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 决矛盾。 3、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全面)分析方法, 反对形而上学的片面观点(一点论)。
常言道:“水火不相容”。着了火 用水浇就行了。你认为如何?
灭
火
具体问题具体分 析之所以重要,还在 于它是正确解决矛盾 的关键
下面成语或者俗语哪些是违背具体问题具体分 析原理的,哪些是符合这一原理的? 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千篇一律;一刀切; 对症下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鸡蛋得 鸡蛋;量入为出,量力而行;抽薪止沸;入 乡随俗;张冠李戴;生吞活剥;生搬硬套; 火上浇油 ;不分青红皂白,各打五十大板;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东施效颦 ;邯郸学 统一性)
矛盾及其基本属性

一、矛盾即对立统一 1、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范畴
如果用你的矛 去刺你的盾,如 何?
我的盾没 有 利器能穿过它!
我的矛无坚不摧!
!?
这里的“矛盾”是逻辑 矛盾,而不是唯物辩证法 所说的辩证矛盾。
唯物辩证法所说的矛盾就是客观 存在的、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所固有 的既互相对立又互相统一的因素和倾 向。
生命本身即包含有死 亡的种子。
马克思
旧形而上学意义下的同 一律是旧世界观的基本原 则:aa。每一个事物和 它自身同一。一切都是永 久不变的,太阳系、星体、 有机体都是如此。
恩格斯
三、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1、矛盾双方既同一又斗争,由此推动 事物不断发展 (1)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矛盾双方的同一性是事物发展 的前提和基础。
黑格尔
一、矛盾即对立统一
2、形而上学的基本特征是否认矛盾。
形而上学在绝对不相容 的对立中思维;他们的说 法是: “是就是,不是就 不是;除此以外,都是鬼 话。”
恩格斯
二、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矛盾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 之间内在的有机的,不可分割的联系, 体现着对立面之间相互吸引相互转化的 性质和趋势。
第五章 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最根 本的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这个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 力,阐明了事物发展过程的实在内容。 深刻理解对立统一规律,对于从根本 上懂得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着极其 重要的意义。
1、矛盾及其两个基本属性—斗争性与同一 性
生命运动的发展和进化,是同化和异化、遗传和 变异既斗争又统一的结果。
(3)矛盾双方既同一又斗争,共同推动事物的发展
2016年考研政治考点解析:矛盾的基本属性

唯物辩证法是⼀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包括我们通常所说的三⼤规律和五⼤范畴,其中⽭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中的实质和核⼼。
以下是⼩编为⼤家梳理⽭盾的基本属性。
⽭盾规律⼜称⽭盾规律,是指事物或事物之间的对⽴和统⼀及其关系。
正如列宁所说:“辩证法就是研究对象的本质⾃⾝中的⽭盾。
”在这⾥我们需要注意,马哲中的“⽭盾”与我们⽇常⽣活中所说的“⽭盾”不同,⽣活中我们所说的“⽭盾”常指冲突;当然,马哲中的“⽭盾”也不同于逻辑⽭盾,逻辑⽭盾是指结论与前提不相符的⾃相⽭盾。
⽭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同⼀性和⽃争性,⼆者是⽭盾双⽅相互联系的两个⽅⾯。
同⼀性是指⽭盾双⽅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争性是指⽭盾着的对⽴⾯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盾的同⼀性和⽃争性的关系是辩证统⼀的,所谓辩证统⼀,即它们的关系是既对⽴⼜统⼀。
⼆者的对⽴表现在:⾸先,同⼀性和⽃争性分别描述的是⽭盾双⽅之间不同的性质和趋势;其次,同⼀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争性是⽆条件的绝对的。
⼆者的统⼀关系表现在:同⼀性不能脱离⽃争⽽存在,⽭盾的同⼀性是以差别和对⽴为前提的,是包含差别和对⽴的同⼀;⽃争性也不能脱离同⼀性⽽存在,⽃争性寓于同⼀性之中。
⽆条件的绝对的⽃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盾同⼀性和⽃争性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盾时,必须从对⽴中把握同⼀,从同⼀中把握对⽴。
这是辩证认识的实质所在。
例题: 西周末年思想家史伯说:“和实⽣物,同则不继。
以它平它谓之和,故能丰长⽽物归之”这⾥包含的辩证法思想有( ) A.⽭盾的同⼀是包含差别的同⼀ B.不包含内部差别的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C.对⽴⾯的统⼀是事物发展的动⼒ D.⽭盾的⼀⽅只有克服另⼀⽅才能达到统⼀ 【答案】ABC 【解析】这段话的意思是:以不同的事物相互作⽤在⼀起就称之和(以它平它谓之和),和有了就产⽣新事物(和实⽣物)。
9.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C
[解析] 本题考查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一般的火→ 普遍性,个别的火→特殊性。①表述错在“独立于”及“个别 的火”;②正确说明了共性与个性的关系;③表述正确,“热” 是种感觉,由火引起,但不存在于“火”中;④表述不正确, 错在“没有标准”。
矛 盾 具 有 特 殊 性
原理:
矛盾具有特殊性。
方法论: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因地制宜 ;因材施教;量体裁衣;量入为出, 量力而行;对症下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练一练 下面图片表明的哲学道理是 A. (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 ) B.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C.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 D.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特殊性
自然界
A B C D
人类社会
A B C D
思维领域 A、矛盾萌芽 C、矛盾将要消亡 B、矛盾发展壮大 D、新的矛盾运动开始
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具有普遍性:(1)矛盾存在 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2)矛盾贯穿 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
( 2 )矛盾的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现实生活中做法:从群众来,到群众去;
先试点再推广;解剖麻雀;学习经验等。
都体现了(
)哲理
练一练 近年来,中国、印度、日本三国都实施探月 工程,但印度最大的特色在于向月球表面发射撞击器; 日本是探测月球的重力场;中国用微波辐射计来探测月 球表面土壤的特征。这体现了( ) A.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并通过普遍性表现出 来 B.在矛盾特殊性的指导下研究矛盾普遍性 C.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 来 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9.1.1矛盾的含义和基本属性

B ①“灾难”和“进步”作为矛盾双方,包含着向对立面转化的趋势
②“灾难”向“进步”转化是无条件的,体现了矛盾双方的互相贯通 ③“灾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进步”转化,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 ④“灾难”促进“进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某些外因的决定作用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漫画:“剪与不剪”
不剪: 冤家路窄,利益有冲突。 对立
构成一对
矛盾
剪之:
统一
你死我亡,一绳系两命。
(2)矛盾着的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塞 翁 失 马 焉 知 非 福
探究:
——在学习生活中,苦在什么情况下会 转化成甘?
1、下列选项中,反映矛盾同一性道理的俗语是( A.不见高山,不显平川 C. 量体裁衣 B.积劳成疾 D.因材施教
生物体的新陈代谢
同化作用——贮存能量 异化作用——释放能量
资本主义社会
资产阶级——统治者、剥削者 无产阶级——被统治者、被剥削者 两者地位和利益是相互对立的。
2. 矛盾的斗争性(对立):
注意:
哲学所讲的“斗争性” 包括一切差 异和对立 生活中所说的“斗争” 矛盾的“对立性” 含义填空:
A
)
2、《孙子兵法》“投之亡地而后存,置之死地而后 生”。这一观点表明( ) A.矛盾双方是相互依赖、互为前提的 B.矛盾双方是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 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D.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C
2、斗争性(对立):
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它体现着矛盾 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喜—— 悲 攻—— 守 强—— 弱 吸引— 遗传— 民主— 排斥 变异 法制 和平
矛盾及其基本属性最新版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主讲:韩鹏临
矛盾及其基本属性
1、矛盾的含义:对立统一
依一定条件相互依存,
同一性(统一) 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不 同 相互贯穿、相互渗透、
2、矛盾的特性:
可时 分存
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斗争割性(在对立)相相互互分否离定、的相性互质排和斥趋、势
•矛盾的含义
事物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简言之,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阴阳)•矛 Nhomakorabea的斗争性
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相互否定 的性质和趋势 斗争性表明:同一性==等同性 注意:斗争==斗争形式
绝对的 相对的
例: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斗争性离不开同一性,同一性是斗争性的寓所
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同一性是包含差别和对
立的事物之间的联系
例:权利与义务
所有的两极对立,都以对立的两极的相互作 用为条件;两极的分离和对立,只存在于它们的 相互依存和联结之中,反过来说,它们的联结, 只存在于它们的分离之中,它们的相互依存,只 存在于它们的对立之中。
北人生而不啖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 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 “北土亦有此物否?”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天江产于土,而曰树结; 菱生于水,而曰土产,皆坐不知以为知故也。
“楚人”和“北人”,一个生而不识江,一个生而不识菱,但他们二人回 避矛盾,掩饰矛盾,强不知以为知,固执己见。无知和有知是一对矛盾。从无 知到有知需要一定的条件,即勇于承认自己的无知,虚心学习,方能有知。像 文中的“楚人”和“北人”讳疾忌医,只能导致自己更加无知,成为千古笑料。
9.1.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2016最新精品课件)

【辨析】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制造的矛盾越多,就越 能推动事物发展。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着事物 的变化和发展,所以,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 •矛盾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矛盾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 人的意志为转移。 人们不能任意制造或者取消矛盾。 •人为制造的矛盾与事物自身所固有的矛盾是有区别的。 人为制造的矛盾不仅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甚至会适得其 反。
威 海 大 光 华 国 际 学 校
(3)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区别:
①含义不同。 ②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 件的。 A.同一性受特定条件的限制,只有条件具备时,矛盾双方 才具有同一性。同一性体现着事物的稳定性、常住性(相 对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威 海 大 光 华 国 际 学 校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威 海 大 光 华 国 际 学 校
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
【原理】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辩证统一的,二者既有区 别,又有联系。 (2)课本68页最后一段。 (3)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方法论】
(1)要求我们一分为二,全面的看问题。在对立中把握 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2)要积极创造条件,促进矛盾向有利方向转化,趋利 避害。
【思考】常见的对立有:大小、高矮、胖瘦、冷热、好坏、 悲喜、难易、成功失败、磁铁的南极和北极、同化异化、 教育学等…… 假如没有其中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还存在吗?
①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 同一性。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和 谐相处却不盲目苟同;小人盲目苟同却不和谐相处) •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不同的事物结合才 能生成万物,否则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矛盾的基本属性是

矛盾的基本属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是什么?在哲学和辩证思维中,矛盾被认为是世界上普遍存在的现象。
矛盾性是事物存在与发展的基本属性之一,它是指事物内部存在着相互对立或矛盾的两个侧面,这种矛盾的存在使得事物发展和变化成为可能。
矛盾的基本属性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描述。
首先,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矛盾无处不在,在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例如,生与死、静与动、存在与不存在等都是矛盾的表现。
无论是自然界还是社会生活,无论是人类内心还是外在世界中,都存在着矛盾的存在。
矛盾在事物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矛盾是对立统一的。
矛盾的两个方面是相互排斥又相互依存的。
这种对立统一的特性决定了矛盾不是简单的对立或冲突,而是通过对立的斗争实现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例如,在人类的生活中,存在着富裕与贫穷、正义与不公正等矛盾。
这些矛盾既是对立的,又是相互依存的,通过对立的斗争推动社会的进步。
第三,矛盾的性质是对立的和统一的。
矛盾的两个方面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
对立是指矛盾的两个方面存在着割裂和冲突的状态,而统一是指矛盾的两个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联系和互为因果。
矛盾的对立和统一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通过对立斗争,事物可以实现发展和变化。
最后,矛盾是发展的动力。
矛盾的存在和矛盾的发展是事物变化和发展的基本动力。
矛盾通过斗争来推动事物的变革和发展。
矛盾在发展过程中会不断地演化、转化和升级,从而推动事物朝着更高的阶段发展。
总之,矛盾的基本属性是普遍存在的、对立统一的、对立统一的和发展的。
矛盾的存在和矛盾的发展是事物存在和变化的基础。
了解和把握矛盾的基本属性对于我们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规律以及推动事物的变革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哲学上,我们把这种关系称为矛盾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反映事物内部 对立 和 统一的哲学范畴,简言 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差别 对抗 1事物内部 、矛盾的含义 事物之间 排斥 相互依存 相互转化
镇守祖国南疆的战士写过一幅对联:
兴中华,甜中有苦苦中有甜,一人辛苦万人甜 保南疆,圆中有缺缺中有圆,一家不圆万家圆
学校里存在哪些矛盾?
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 也个其特殊性(区别不同矛盾和矛盾不同方面)
一个秀才有个傻儿子。为显示自己的才能 ,朋友来时 他让儿子招待客人 ,还特意交待几句话 : 客人问你咱们家的桃树怎么没了 ,你就说‘让我砍了 卖了 '; 如果他问咱们家的篱笆为什么这么乱 ,你就 说‘兵荒马乱糟踏了 '如果他问你怎么这样聪明 ,你 就说‘那当然 , 我们家世代如此 ' 。 " 儿子去招待客人。客人问 :" 你的父亲呢 ?" 儿子答 道 :" 让我砍了卖了 !" 客人很惊讶 ,接着问 : " 你母 亲呢 ?" 儿子回答 :" 兵荒马乱糟踏了 !" 客人生气地 问 :" 你怎么这样说 !" 儿子得意地说 :" 那当然 , 我 们家世代如此 !"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2、矛盾的特殊性 (1)含义 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 面各有其特点。 (2)表现 1)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区别不同事物) 特殊性是有条 2)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各 件的相对的 有不同的特点(区别事物不同阶段) 3)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不同方 面也个其特殊性(区别不同矛盾、不同方面)
一根木棒在不折断的情况下, 怎样才能使它变短呢?
用一根长的木棒和它相比较
1、矛盾的含义 重点
2、矛盾的基本属性 重点
3、矛盾的基本属性之间的关系 难点
怎样用四个字评价中美关系?
矛盾双方依存才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 斗 ( 矛盾双方的转化是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争 对 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立 表现为排斥、区别、差异、对立等 性 注意:矛盾的斗争性是无件的、绝对的 ) 矛盾双方的斗争性是双方的力量发生变化: 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使事物的性质发生变化,推动事物的发展
3、矛盾的基本属性之间的关系
2)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斗争离不开同一)
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 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表现:只有某种共同的基础、相互依赖的东 西才能斗争,毫不相干的东西无所谓斗争
1、一斤棉花和一米八的大树谁更有用? 2、爱之深,恨之切。生活中和自己联系最多、 关系最密切的亲人和朋友,往往也是同自己 发生矛盾最多的人,为什么? 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 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1、矛盾普遍性的含义和表现 2、矛盾特殊性的含义和表现
重点
重点 3、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 辩证关系和方法论意义 难点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矛盾的普遍性 (1)含义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贯穿于每
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2)表现 A:事事有矛盾: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不 普遍性是绝对 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空间上) 的无条件的
真理与谬误
人的思维
高雅艺术低俗艺术 事事有矛盾
人在不同时期的愿望?
少年阶段 渴望安全、家庭幸福、学习好、爱吃 青年阶段 渴望上好大学,有好工作,觅得佳偶 中年阶段 希望父母健康,儿女喜人,工作顺利 老年阶段 身体健康、儿孙满堂、安享晚年
时时有矛盾
A
B
C
D
自然界
A矛盾萌芽 B发展壮大 C矛盾解决 D新矛开始 A B C D
产 产 阶 阶 级 级 教
差异
学
生物体的新陈代谢
资本主义社会
学校教学
注意:矛盾的斗争性是无件的、绝对的 矛盾双方的斗争性是双方的力量发生变化:使 事物的性质发生变化,推动事物的发展
矛 盾 注意: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你离不开我 A:相互依赖:一方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 我离不开你 同 为前提,双方共处于统一体中 你中有我 一 统 B: 相互贯通 : 其一是矛盾双方相互渗透, 一 你变成我 我中有你 性 指矛盾双方都包含着对方的因素。其二 我变成你 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请大家猜猜他们是谁?
1.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
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 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 骑坐赤兔马,提一口青龙偃月刀。
2.
3、个子不高,面容黑瘦,短平头,头
矛盾具有特殊性 发根根竖立,胡须像隶体“一”字, 穿着长衫 ,常咬着烟嘴 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1、企业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存在对立吗? 要安全生产就必须投入一定的资金“花 钱”,经济效益就是赚钱 2、经济效益的产生能离开安全生产吗?反之?
没有安全生产,就难以保证企业的效益 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就是一对矛盾,体现对 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二者是对立的,经济 3合理的安全投入会转化成经济效益吗?反之? 效益是赚钱,安全生产要花钱。 另一方面 合理的安全投入,保障企业正常生产,提 二者是统一的,经济效益的获得离不开安全 高经济效益 生产,适当的安全投入会提高经济效益。
( )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3、矛盾的基本属性之间的关系
1)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同一离不开斗争)
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 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A:依存离不开对立:双方是相对应而存在, 一方的性质依赖于另一方来规定 B:转化离不开对立:矛盾双方的转化是向自 己的对立面转化
列举生活中的蕴含矛盾的例子 足球比赛中的攻与守 学习过程中的苦与乐 自身存在的缺点与优点 社会中的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等 自然界中的排斥与吸引、遗传与变异
1、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始终不可分割。 不能认为统一是一方,对立是矛盾是另一方 2、矛盾是事物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人不能人为制造矛盾也不能人为消灭矛盾 3、生活中的矛盾不等于哲学上的矛盾 哲学矛盾是共性,生活中的矛盾是具体表现 4、矛盾既包括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矛盾
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 相互依存 因为我傻才显示你的聪明 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相互转化 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 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不同事物有不同矛盾(区分不同事物)
60 年代-中山装 70年代-军便 抗日战争不同阶段中日具体情况的对比 不同时期的结婚三大套 80年代-喇叭裤 装 70 年代 飞鸽自行车 不同阶段 中方 梅花手表 日方 飞人缝纫机
防御阶段 防御 进攻 80 年代 新飞冰箱 相持 北京牌彩电 相持 威力洗衣机 相持阶段 反攻阶段 进攻 溃败 房子、车子、票子 现在 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上具有不同的 特点(区分不同阶段)
〖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 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 统一。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着事物的运 动变化和发展 〖方法论〗:矛盾的观点要求我们必须用一 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 1)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包含对立统一的两个 目前,我国中医的从业人数只有 27万人,中、 西医的发展极不均衡。由于对中、西医相结合 方面,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坚持一分为二的 观点看问题。( 2)一方面要看到中医治病养 的片面理解,中医异化是中医面临的一个严重 生方面的长处,( 3)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中 问题。中医已经陷入了传承危机,甚至有一部 分人声称要废除中医。卫生部发言人明确指出, 医存在的一些不足。立统一的观点法分析我国 中医的现状( 9分) 废除中医是对历史的无知,也是对现实生活中 中医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的抹杀。 运用矛盾对立 统一的观点法分析我国中医的现状(9分)
B:时时有矛盾:矛盾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 的始终,没有一刻没有矛盾(时间上)
苏东坡《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 事事有矛盾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貂 蝉 拜 月 图
西 施 浣 纱 图
贵 妃 醉 酒 图
昭 君 出 塞 图
狐臭
耳朵小
形体丰满 大脚
自然界
进步与落后 同化与异化 生产力与 生产关系
人类社会
三幅图片反映了什么问题?
正确对待矛盾,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 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方法解决矛盾
我们对待矛盾 的正确态度是 什么?
〖原理内容〗: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矛 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即事 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1)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 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2)正确对待矛盾,承认矛盾、分析矛盾, 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方法解决矛盾
3)矛盾双方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
马克思曾经说过:“假如没有小偷,锁会达
到今天这样的完善吗?假如没有假钞票,钞
票的制造会有这样精美吗?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同一性
斗争性
矛盾双方相互排斥、 含义 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 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相互对立的属性 表现 相互依赖;相互贯通 差别、对抗、对立 区 特点 有条件的、相对的 无条件的、绝对的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2、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 (1)含义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 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2)表现 你离不开我 A:矛盾双方相互依赖:我离不开你 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 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老子在《道德经》中写道:“有无相生,难 双方相互依赖谁 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前后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