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及其基本属性
矛盾 对立统一

2.“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
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
对立统一规律(实质和核心,动力和源泉)
矛盾--所谓矛盾就是指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既相对立又相统一的关系。简单地说,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或对立统一。
9、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
10、辩证矛盾--辩证矛盾是指反映事物内部之间和事物外部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及其关系的基本哲学范畴。
(2)斗争性的多种形式:一切对立面之间的互相否定、排斥、差别、限制、分离等。
(三)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1)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区别
(2)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
①同一中有斗争,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
②斗争中有同一,斗争性离不开同一性
二、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一)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不断发展
1.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及其属性
(一)矛盾的含义
矛盾是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所固有的既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对立又相同一的性质和倾向,即对立统一关系。
矛盾作为对立统一的关系,必须同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方面是对立关系;另一个方面是统一关系。二者缺一不可。正因为矛盾包含了这两方面的内容,所以它也就具有了与此相对应的两种基本属性:即对立属性和统一属性。我们一般地称之为斗争性和同一性。
(2)就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而言,在诸多矛盾中,有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之分。
(3)就每一矛盾内部对立的双方而言,又可分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是处于支配地位的、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次要矛盾则是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政治: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框架总结)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一.矛盾含义及其属性:1.矛盾的含义: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既对立又统一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2.矛盾的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就是矛盾的斗争性,毛对的同一属性就是矛盾的统一性,他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
(1)矛盾的同一性: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他有两方面含义:①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之中;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3)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①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失误就不能存在和发展;②斗争性寓于统一性之中,并为统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1. 矛盾普遍性【原理】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之中,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简言之,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1)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都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用全面的观念看问题解决问题(2)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2.矛盾特殊性【原理】①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②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以实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二是同一事物的发展的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形成了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的不同阶段;三是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有其特殊性【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含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江苏省2018版高中政治学业水平测试复习 第四十六讲 矛盾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讲解 新人教版必修4

第四十六讲矛盾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1. 矛盾就是,斗争性与同一性是矛盾所固有的的两种基本属性。
出现相反意思的词语,一般都是矛盾的关系,是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的对立统一关系。
2. 矛盾的: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任何矛盾都包含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
要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差异。
要坚持一分为二、全面地看问题。
(1) 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战争与和平,公平与效率等反义词→(2)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机遇与挑战并存;取得……成就,存在……问题→3. 矛盾的: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互为前提;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使矛盾不利的一方向有利的方向转化。
(1) 善恶相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师生共存→(2) 居安思危、福兮祸之所伏、失败是成功之母、多难兴邦、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4. 斗争性与同一性的关系:矛盾的同一以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所制约,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要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对立中把握统一。
(2) 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孤掌难鸣;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包容性发展→敌人是通过相处得来的;关系最密切的人,往往矛盾最多;同行是冤家;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1. 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因为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根本分歧在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2. 斗争性是绝对的,是指不管在什么条件下,都存在矛盾双方的对立。
同一性是相对的,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都需要一定的条件。
3. 哲学上的矛盾是对一切具体矛盾斗争的共性的概括与反映;日常生活中的矛盾仅仅是矛盾斗争性的一种具体形式,二者是一般与特殊、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例1】(2018届扬州三模)“量的进展看起来并不改变什么,而只是增加和减少;但是最后却过渡到了反面去。
”黑格尔的这句话说明( )A. 量变是事物发展的关键B. 矛盾双方相互包含、相互转化C. 质变较之量变更为重要D. 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冲A (2018届南通模拟)下列成语与漫画的哲学寓意一致的是( )A.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B.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C.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D.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笔记:【例2】 (原创)下列选项与“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体现的哲学道理相一致的是( )A.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B. 敌人是通过相处得来的C.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D. 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冲A 右面漫画说明( )①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②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不可分割③矛盾的斗争性为同一性所制约④矛盾的斗争性推动着事物的发展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④笔记:1. (2016·真题·28)漫画蕴含的哲理是( )A. 矛盾双方是对立统一的B.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C. 主次矛盾是辩证统一的D. 矛盾的同一性是绝对的2. (2017·真题·27)漫画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B. 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C.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D. 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第2题) (第3题) (第4题)3. (2008·真题·37)漫画的哲学寓意是( )A. 矛盾着的双方是没有差别的B. 矛盾的产生与存在是人为的C. 矛盾双方是相互对立、相互斗争的D.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4. (2013·真题·27)漫画蕴含的哲理是( )A.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B. 矛盾双方相互斗争C. 矛盾双方相反相成D. 矛盾双方相互转化5. (2015·真题·26)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辅相成,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共同托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矛盾规律

1.矛盾双方既同一又斗争推动事物不断发展 1.矛盾双方既同一又斗争推动事物不断发展
(3)矛盾双方既同一又斗争,共同 矛盾双方既同一又斗争, 推动事物的发展。 推动事物的发展。
人类社会是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人类社会是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 础和上层建筑的既斗争又统一才不断发展的
2.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2.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提示
矛盾地位的特殊性: 矛盾地位的特殊性: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矛盾的主要方面就是矛盾双方中起着主导作用、 矛盾的主要方面就是矛盾双方中起着主导作用 、 居支配地位的方面; 居支配地位的方面; 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就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就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矛 盾 主要方面 生产力 发展生产 物质 次要方面 生产关系 改善生活 意识
机械运动包含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矛盾。 机械运动包含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矛盾。
自然界充满了矛盾
人类社会充满了矛盾
失业
插播参考资料1.2 插播参考资料1.2
插播参考资料1.2见参考资料(一)号光盘 插播参考资料1.2见参考资料( 1.2见参考资料
(四)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2.矛盾的特殊性 2.矛盾的特殊性
(2)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 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第一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 的原理, 的原理 , 是矛盾学说的精 髓 , 是掌握唯物辩证法的 关键。 关键。
•这一共性个性、绝 这一共性个性、 这一共性个性 对相对的道理, 对相对的道理,是 关于事物矛盾的问 题的精髓, 题的精髓,不懂得 它,就等于抛弃了 辩证法。 辩证法。
(二)矛盾及其基本属性
3.矛盾的同一性 3.矛盾的同一性
高中政治必修四 哲学 矛盾的含义与基本属性

而无产阶级与奴隶主阶级之间没有依存 关系,因此也就谈不上他们之间的相互 排斥与斗争。
C、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
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2021/7/17
12
一、矛盾的含义与基本属性知识点归纳
2021/7/17
9
区别:哲学上讲的斗争与我们现实生活
中所讲的斗争及政治斗争是一回事吗?
哲学上讲 的斗争
概括、总结 具体体现
(共性)
具体矛盾斗争
政治用语中的斗争 (个性)
2021/7/17
10
区别
(3)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联系
A.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
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高中政治必修四 哲学 矛盾的含义 与基本属性
“假如没有小偷,锁会 达到今天这样完善吗?假如 没有假钞,钞票的制造会这 样精美吗?”
“手就包含着矛盾,大 拇指朝一个方向,其余四个 朝一个方向,这样手才握得 紧,才能劳动。”
马克思、毛泽东的话说明了什么问题?
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对立离不开统一。任何 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都是矛盾对立统一的结果。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失败是成功之母
2021/7/17
6
例1下列选项中,反映矛盾同一性道理的俗语是
A
例2《孙子兵法》“投之亡地而后存,置之死地而后 生”。这一观点表明 A.矛盾双方是相互依赖、互为前提的 B.矛盾双方是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
C
2021/7/17
7
2.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及其基本属性最新版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主讲:韩鹏临
矛盾及其基本属性
1、矛盾的含义:对立统一
依一定条件相互依存,
同一性(统一) 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不 同 相互贯穿、相互渗透、
2、矛盾的特性:
可时 分存
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斗争割性(在对立)相相互互分否离定、的相性互质排和斥趋、势
•矛盾的含义
事物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简言之,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阴阳)•矛 Nhomakorabea的斗争性
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相互否定 的性质和趋势 斗争性表明:同一性==等同性 注意:斗争==斗争形式
绝对的 相对的
例: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斗争性离不开同一性,同一性是斗争性的寓所
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同一性是包含差别和对
立的事物之间的联系
例:权利与义务
所有的两极对立,都以对立的两极的相互作 用为条件;两极的分离和对立,只存在于它们的 相互依存和联结之中,反过来说,它们的联结, 只存在于它们的分离之中,它们的相互依存,只 存在于它们的对立之中。
北人生而不啖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 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 “北土亦有此物否?”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天江产于土,而曰树结; 菱生于水,而曰土产,皆坐不知以为知故也。
“楚人”和“北人”,一个生而不识江,一个生而不识菱,但他们二人回 避矛盾,掩饰矛盾,强不知以为知,固执己见。无知和有知是一对矛盾。从无 知到有知需要一定的条件,即勇于承认自己的无知,虚心学习,方能有知。像 文中的“楚人”和“北人”讳疾忌医,只能导致自己更加无知,成为千古笑料。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范畴2

(4)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割裂二者关系会导致“白马非马”的理论错误
“ 公白 孙马 龙非 马 ”
矛盾特殊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 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对具 体情况作具体分析。 列宁 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不同的矛 盾,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 须严格地遵守的一个原则。 毛泽东
2、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 (4)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区别、联结、转化)
(2)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特殊性的表现: 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 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一方面,在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中有根本矛盾和 非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 另一方面,在每对矛盾中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 要方面之分。
2.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
(3)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
(2)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
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要求我们在分析和处理矛盾时,必须在对 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要反对只 见同一不见对立或只见对立不见同一的形而上 学观点。
1、矛盾及其基本属性 (3)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是 事物发展的动力) 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矛盾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发展的前提 第二,矛盾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收有利于 自身的因素得到发展; 第三,矛盾同一性规定事物发展的趋势。
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 高下相倾, 音声相和, 前后相随。 《老子》
(2)矛盾的基本属性之同一性 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 于一个统一体中; 。 第二,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矛盾双方相互包含、 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的趋势。
专题十五考点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

全面理解矛盾的对立统一性原理 (1)矛盾的含义: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 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2)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它们是矛盾 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 (3)对立统一性原理的方法论要求:坚持全面的观点、 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片面的观点和一点论。
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场合是可以相互转 化的。
④方法论意义: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 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
【例 4】 (2017 年 6 月·广东学考单选Ⅰ)人们常用反 式脂肪酸来改善食品的外观、口味并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但从人类健康的角度看,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又与肥胖症 和心脏病的形成有关。这说明( )
答案:D
2.(2016 年 6 月·广东学考双选)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 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时,引用了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名 言:“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 田野中行进的,有时穿过尘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 沼泽,有时行经丛林。”这句名言蕴含的哲理是( )
A.事物在不同的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B.新生事物战胜旧事物必然经历曲折的过程 C.社会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D.要自觉把人们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三,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 各有其特殊性。
③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矛盾的共性与个 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 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 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不包 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矛盾即对立统一 1、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范畴
如果用你的矛 去刺你的盾,如 何?
我的盾没 有 利器能穿过它!
我的矛无坚不摧!
!?
这里的“矛盾”是逻辑 矛盾,而不是唯物辩证法 所说的辩证矛盾。
唯物辩证法所说的矛盾就是客观 存在的、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所固有 的既互相对立又互相统一的因素和倾 向。
生命本身即包含有死 亡的种子。
马克思
旧形而上学意义下的同 一律是旧世界观的基本原 则:aa。每一个事物和 它自身同一。一切都是永 久不变的,太阳系、星体、 有机体都是如此。
恩格斯
三、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1、矛盾双方既同一又斗争,由此推动 事物不断发展 (1)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矛盾双方的同一性是事物发展 的前提和基础。
黑格尔
一、矛盾即对立统一
2、形而上学的基本特征是否认矛盾。
形而上学在绝对不相容 的对立中思维;他们的说 法是: “是就是,不是就 不是;除此以外,都是鬼 话。”
恩格斯
二、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矛盾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 之间内在的有机的,不可分割的联系, 体现着对立面之间相互吸引相互转化的 性质和趋势。
第五章 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最根 本的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这个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 力,阐明了事物发展过程的实在内容。 深刻理解对立统一规律,对于从根本 上懂得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着极其 重要的意义。
1、矛盾及其两个基本属性—斗争性与同一 性
生命运动的发展和进化,是同化和异化、遗传和 变异既斗争又统一的结果。
(3)矛盾双方既同一又斗争,共同推动事物的发展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 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既斗争又统一的结果。
思想认识的前进,是真理与谬误、浅层次的 认识与深层次的认识既斗争又统一的结果。
地 心 说
托勒密
牛顿
光是“粒 子”
(2)矛盾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第二,矛盾斗 争性引起矛盾双方 的转化,推动事物 的质变。
战场厮杀
三、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1、矛盾双方既同一又斗争,由此推动 事物不断发展
(3)矛盾双方既同一又斗争,共同推动事物的发展
天体的运动和演化,是吸引和排斥既斗争又统一的结果。
河外星系
银河系
太阳系
(3)矛盾双方既同一又斗争,共同推动事物的发展
光是波
惠更斯
日 心 说
哥白尼
爱因斯坦
光既有粒子性, 又有波动性。
“克隆”是细胞与个体之间的相互转 化。
二、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2、矛盾的斗争性
矛盾的斗争性,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互 相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学术争鸣
战场厮杀
市场竞争
矛盾的斗争性的主要表现:
第一,矛盾双方的相互差异。
矛盾的斗争性的主要表现:
第二,矛盾双方的相互排斥。
先有运动的意识!
先有运动的事物!
两极的分离和对立,只 存在于它们的相互依存和 联系之中,反过来说,它 们的联结,只存在于它们 的相互分离之中。它们的 相互依存,只存在于它们 的对立之中。
恩格斯
➢形而上学把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割裂开来。
形而上学的错误在于: “在它看出有差别的地 方就看不见统一,在它 看见统一的地方就看不 出差别。”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对实践的启 迪意义
3、矛盾的复杂性及其解决形式的多样性
第五章 对立统一规律
第一节 矛盾及其基本属性 第二节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第三节 矛盾的复杂性及其解决
形式的多样性
第一节 矛盾及其基本属性
一、矛盾即对立统一 二、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三、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矛盾的斗争性的主要表现:
第三,矛盾双方的相互克服 。
战场厮杀
二、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3、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区别。
同一性是 相对的
斗争性是 绝的
二、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3、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又相互联结。
△同一之中有斗争,同一性不能离开斗争性而存在。 △斗争之中有同一,斗争性也离不开同一性。
(1)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第二,矛盾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利用、 相互吸取有利于自己的因素,促进自身的发 展,从而推动整个事物的发展。
植物和动物之间,植 物通过光合作用吸取二 氧化碳,放出氧气;动 物正好相反,吸取氧气, 呼出二氧化碳,它们就 是这样相互利用、相互 促进的。
(1)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同一性的表现: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共处于一个 统一体中。
N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 声相和,前后相随。
《老子》
S
矛盾同一性的表现:
➢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矛盾双方相互渗透、 相互包含。
矛盾同一性的表现:
➢矛盾双方彼此相通,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 转化。
克隆过程
克隆棉羊“多莉”
第三,矛盾的同一性规定事物发展的基 本趋势,为事物的转化提供了可能和根据。
三、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1、矛盾双方既同一又斗争,由此推动 事物不断发展
(2)矛盾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矛盾斗 争性促使矛盾双方 力量的消长,推动 事物的量变。
三、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1、矛盾双方既同一又斗争,由此推动 事物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