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主题活动 有趣的水

合集下载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水》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水》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水》1. 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能够认识水的基本性质,如:无色无味、流动性、易变化等;2.能够理解水在生活中的重要性;3.能够通过实验发现水的属性。

1.2 能力目标1.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2.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并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1.3 情感目标1.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2.培养幼儿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2. 教学准备2.1 教具准备1.多个小杯子;2.一些小小的水果、干果等;3.一杯普通自来水;4.一张纸巾。

2.2 环境准备1.幼儿园教室内;2.保证教室清洁卫生。

3. 教学过程3.1 导入1.老师问:“同学们,我们来到幼儿园每天做哪些事情?”;2.学生回答:“吃饭、睡觉、学习、玩耍等”;3.老师再问:“有哪些东西是每天都需要用到的?”;4.学生回答:“水、纸巾等”。

3.2 操作过程1.老师拿出一杯水,让学生观察它的颜色、形状等;2.老师让同学尝一尝这杯水的味道,指出水是无色无味的;3.老师拿出一些干果、小水果等,让同学们吃到一半把它们放到水杯里,观察变化;4.老师让一位同学去拿一杯自来水,放到另外一个杯子里,观察变化;5.老师在每个小杯子里都放了一点不同的东西,例如:盐、糖等让同学们尝一尝水的味道变化。

3.3 课堂小结1.老师指出水的重要性,让同学们明白水对人类和生态环境都有很大的影响;2.老师提醒大家要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3.老师鼓励同学们要多尝试、多实验,发现新知识。

4. 总结反思通过这次有趣的水课程教学,幼儿们通过观察、实验、尝试等方式发现水的基本属性和水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同时,通过这次课程的学习,幼儿们加深了对水资源的认识,并且也更加热爱环境,爱护水资源。

总的来说,这次课程教学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水》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水》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水》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五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围绕“有趣的水”展开,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感知水的特性,了解水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知道水的用途,了解水的基本特性,如无色、无味、透明等。

2. 通过观察、实验等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培养幼儿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水的特性,培养其节约用水的意识。

2.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水的用途,学会观察和描述水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水、玻璃杯、色素、滴管、小石子、树叶、小鱼、水泵模型等。

2. 学具:记录表、画笔、彩泥、小勺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述一个关于小熊找水喝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水,讨论水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1)展示水泵模型,让幼儿观察并了解水泵的工作原理。

(2)出示一杯水,让幼儿观察水的颜色、状态,并闻一闻、尝一尝水的味道。

(3)通过实验,让幼儿了解水的流动、溶解等现象。

3. 例题讲解:(1)出示一杯清水,加入一滴色素,让幼儿观察水的变化,引导幼儿说出水是无色的。

(2)将小石子、树叶、小鱼放入水中,让幼儿观察哪些物体可以沉入水底,哪些物体可以浮在水面上。

4. 随堂练习:(1)让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并记录下来。

(2)让幼儿用彩泥制作小船,放在水中观察其浮力。

(2)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节约用水,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水》2. 板书内容:(1)水的特性:无色、无味、透明(2)水的用途:饮用、洗涤、灌溉等(3)节约用水,从我做起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或幼儿园的水龙头,思考如何节约用水。

2. 答案:可以关闭水龙头时尽量关闭,洗澡时不要一直开水龙头,用完水后及时关闭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了解水的特性,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有趣的水》教案精选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有趣的水》教案精选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有趣的水》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有趣的水》。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水的特性,知道水的重要性,培养幼儿节约用水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知道水的用途,了解水的基本特性。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3. 培养幼儿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水的特性,知道水的重要性。

难点:培养幼儿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水、杯子、色素、搅拌棒、图片等。

学具:画纸、水彩笔、调色盘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杯水,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呢?”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图片展示,讲解水的用途,如:喝水、洗衣、洗澡、灌溉等。

(2)教师演示水的基本特性,如:无色、无味、透明、流动等。

(3)教师引导幼儿思考:水有哪些特点?为什么我们要节约用水?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发放画纸、水彩笔、调色盘等材料,让幼儿画出水的基本特性。

(2)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作品。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水》2. 板书内容:(1)水的用途:喝水、洗衣、洗澡、灌溉等。

(2)水的特性:无色、无味、透明、流动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水,并描述水的特性。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水的特性和重要性,培养了幼儿节约用水的意识。

2. 拓展延伸:(1)开展“节约用水,从我做起”的主题活动。

(2)组织幼儿参观水源地,了解水资源的珍贵。

(3)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讨论如何节约用水,共同实践。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例题讲解的深入和生动;4. 随堂练习的互动性和参与性;5. 板书设计的简洁与清晰;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启发性;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

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水

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水

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水一、活动目标:1. 能够观察、探索和描述水的一些基本特性;2. 培养孩子对自然界中普遍物质的感知和理解;3. 通过参与感官体验,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4. 培养孩子的科学探索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1. 水杯、水源;2. 毛巾、透明杯、塑料薄膜;3. 氢氧化钠、硫酸、碳酸氢钠等一些常见化学药品;4. 笔、纸。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用简单的问题导入活动,例如:“大家都喝过水吗?水是什么味道的?水能干什么?”2. 感官体验:为了让孩子对水产生浓厚的兴趣,可以首先给孩子们提供水杯并让他们感受水的凉爽和喝下去水的感觉。

3. 水的性质:通过观察孩子喝水的过程,让他们发现水是无色、透明的,并且能流动。

4. 水的三态:给孩子展示一些冰块,并问他们冰是什么做的,冰是什么样子的。

然后让孩子们用手触摸冰块,感受冰的寒冷。

接着,教师用温水将冰块融化,孩子们能够观察到冰融化后变成了水。

最后,教师将水倒入容器中,放入冰箱冷冻室,孩子们能够观察到水在低温下会变成冰。

5. 水的溶解性:给孩子们展示一些溶解于水中的物质,如:糖、盐等。

先给孩子们品尝一口甜的水,然后将糖倒入水中搅拌,孩子们能够观察到糖溶解于水中,水变甜了。

然后,再给孩子们品尝一口咸的水,让他们揣测一下加了盐的水是如何变咸的。

6. 水的凝固点:给孩子展示一些水在低温下变成冰的现象,并引导孩子们发现水在0摄氏度以下会凝固。

7. 水的蒸发:让孩子们用毛巾擦干手上的水分,然后问他们为什么手上的水会慢慢消失。

引导孩子们认识到水在蒸发的过程中会变成水蒸气。

8. 水的浸透性:用一个透明杯装满水,然后用塑料薄膜覆盖住杯口,用笔在薄膜上戳一些小孔,让孩子们观察到水会通过小孔渗出。

9. 活动总结:让孩子们用纸和笔记录自己在活动中的观察和发现,然后与其他同学分享。

四、活动延伸:1. 可以让孩子们通过在水中放入其他物体的实验,观察和探索水的浮力和承载力。

2024年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教案《有趣的水》

2024年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教案《有趣的水》

2024年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有趣的水》一、教学目标1.认识水的重要性,了解水的用途和特点。

2.培养幼儿保护水资源的意识,节约用水的习惯。

3.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水的来源和循环过程。

二、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图片、幼儿玩具水龙头等。

2.教学环境:教室内悬挂有水循环的图片,悬挂“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标语。

3.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幻灯片等。

三、教学内容1.什么是水?–介绍水的定义和特点。

–感受水的温度和状态。

2.水的用途–介绍水的多种用途:饮用水、农田灌溉、洗澡、洗衣、消防等。

–讨论如何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3.水的来源和循环–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介绍水的来源和循环过程。

–让幼儿理解雨水和河水对生活的重要性。

四、教学活动1.水的实验:用幼儿玩具水龙头展示水的流动,让幼儿感受和体验水的流动性。

2.水资源保护游戏:设置不同的场景,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3.观看水资源宣传片:展示水资源宣传片,让幼儿了解水资源紧张的情况,引发思考和讨论。

五、教学评估1.观察能力:观看图片,能够描述水的状态和用途。

2.参与能力:参与教学活动,表达对保护水资源的看法。

3.记忆能力:回忆和描述水的来源和循环过程。

六、教学延伸1.家庭作业:让幼儿观察家中的用水情况,与家长讨论如何节约用水。

2.实地考察:组织水资源保护的实地考察活动,让幼儿亲身感受水资源的重要性。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将会更加深入地了解水的重要性,并培养起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为未来的环保意识打下基础。

中班科学优质课教案《有趣的水》

中班科学优质课教案《有趣的水》

03
拌后,静置一段时间仍会恢复原状。
实验过程及步骤详解
3. 泡腾片的实验
1
2
• 步骤:将泡腾片放入水中,观察泡腾片的溶解 过程及产生的气泡。
3
• 讲解:泡腾片中含有碳酸氢钠和有机酸,遇水 后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形成气 泡。
实验结果观察与记录
观察记录
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实 验现象,并鼓励他们用语言描述自己 的发现。
保护水资源的措施和政策
01
保护水资源的政策
02
制定水资源保护法规:建立和完善水资源保护法规体系,明确各级政 府、企业和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
03
推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通过经济手段调节水资源的利用,实行水 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促进水资源的节约和合理利用。
04
加强水资源监测和管理: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监测网络和管理体系,及 时掌握水资源状况,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水文化交流的意义与价值
中外水文化交流有助于增进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的相互了 解和友谊,促进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繁荣发展。
07
课程总结与反思
关键知识点回顾
水的三种形态
学生了解了水的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基本形态,以及它们之间 的转化条件。
水的循环
通过学习,学生明白了水循环的基本原理和过程,包括蒸发、降水 、地表径流和地下渗透等环节。
尽管地球表面的70%以上被水覆盖,但可供人类直接使用的淡水资源仅占全球总 水量的2.5%。随着人口增长、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 严重。
节约用水的方法和意义
节约用水的方法 关紧水龙头:避免不必要的浪费,每次使用后及时关闭水龙头。
修理漏水:定期检查水管、水龙头等供水设施,发现漏水及时修理。

中班科学活动优秀教案《有趣的水》含反思

中班科学活动优秀教案《有趣的水》含反思

中班科学活动优秀教案《有趣的水》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活动选自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第三节《有趣的水》。

本节课将围绕水的特性、用途以及水的重要性展开详细教学。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水的基本特性,如无色、无味、透明等。

2. 培养幼儿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的意识。

3. 提高幼儿观察、思考、表达以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水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节约用水。

重点:掌握水的特性,了解水的用途。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水、盆、毛巾、水杯、滴管、多媒体课件。

学具:画纸、水彩笔、调色盘、小水杯。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向幼儿展示一个盆,盆里装满水,让幼儿观察水的外观、颜色、气味等,引发幼儿对水的好奇心。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水的各种用途,如饮用、洗衣、做饭等。

(2)教师讲解水的特性,如无色、无味、透明、流动、浮力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观察水在不同容器中的形态变化。

(2)让幼儿动手操作,用滴管、水杯等工具进行水的转移。

4. 小组讨论(10分钟)(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如何节约用水。

(2)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节水方法。

(2)幼儿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水》2. 板书内容:(1)水的特性:无色、无味、透明、流动、浮力(2)水的用途:饮用、洗衣、做饭等(3)节约用水:洗手时关水、洗澡时控制用水量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画一画你心中的水。

(2)写一写你的节水方法。

2. 答案:(1)幼儿自由发挥,画出心中的水。

(2)例:洗手时关水,洗澡时控制用水量,用洗菜水浇花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教学活动,幼儿对水的特性和用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节约用水的意识也得到了提高。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参观自来水厂,了解水的净化过程。

(2)开展家庭节水活动,让幼儿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水》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水》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水》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有趣的水》。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水的性质,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知道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了解水的三态变化。

2. 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操作,发现水的性质和用途。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激发幼儿探索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水的性质和用途。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水的性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水、色素、冰块、热水、实验器材等。

学具:小碗、小勺、杯子、画笔、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一杯水,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水的颜色、味道、状态。

(2)教师提出问题:“水有哪些用途?”,引导幼儿思考。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实验,展示水的三态变化,让幼儿了解水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

(2)教师讲解水的性质,如无色、无味、透明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给出一些生活场景,让幼儿判断哪些地方需要用水。

(2)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水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

(2)教师提出问题:“除了我们学到的,水还有哪些有趣的现象?”,激发幼儿探索欲望。

六、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画出水的三态变化图,标注各态的温度。

2. 写出水的性质:无色、无味、透明。

3. 列出水的用途,如:饮用、洗涤、灌溉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生活中的水,记录下水的用途和有趣的现象。

2. 答案:根据观察,写出水的用途和有趣的现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了解水的性质和用途。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及时进行反思和调整。

在拓展延伸方面,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更多关于水的实验和观察,如水的浮力、水的渗透等,进一步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实践情景引入的互动性;3. 例题讲解的清晰度和易懂性;4. 随堂练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5. 板书设计的逻辑性和直观性;6. 作业设计的实践性和启发性;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深度和广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主题活动有趣的水
中班主题活动有趣的水中班主题活动有趣的水主题的产生
每次自由活动结束后,幼儿都会在脸盆里把手洗干净才回到活动室。

一天,幼儿又在洗手时,一个孩子突然叫起来怎么水变成黑色的了?这时另一个孩子赶紧说:水本来是白色的。

也有的孩子说:水是没有颜色的,看到孩子们对水这么关注,我们决定以水为主题进行研究。

主题的价值
水无处不在,幼儿都喜欢玩水,对水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对水的认识仅是一些感性的经验,关于水的性质、水的用途等知识并不真正了解,可以从家长、网上、书上等多种途径来获取有关水的知识。

针对水的主题所展开的一系列活动,可以激发幼儿对事物的探究兴趣,使他们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学会提问,从而使各方面能力都得到提高。

主题总目标
1、在玩水的过程中,让幼儿感知水的基本性质:无色、无味、透明、流动。

2、知道水是生命之源,了解水的用途。

3、能用交流、谈话、实验和美术形式进行表现。

4、培养幼儿对水的探究兴趣,懂的要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主题的实施
活动一认识水
活动目标
1、在玩水的的过程中,让幼儿感知水的特性,水是流动的、无色无味、透明的。

2、积极与同伴交流,分享受自己的发现。

活动过程
1、水是没有颜色的。

有的孩子说水是白色的,有的孩子说水是黑色的,有的孩子说水是无色的到底水是什么颜色的呢?我决定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去发现水的颜色。

于是找来几个脸盆,里面盛满清水,给幼儿准备了不同的颜料,让孩子们自己动手把不同的颜料分别倒入每个脸盆中,水一下子就变成了各种颜色,这回孩子们总算明白了,在水中加入不同的颜料
[1][2][3][4][5][6]下一页
就会变成不同颜色的水,水本来是没有颜色的。

2、水是透明的。

知道了水的颜色后,我让每个幼儿都拿一块石子分别放到清水中和带颜色的水中去,看看会有什么结果?孩子们通过实验很快就发现了问题。

有的孩子说:石子放在带有颜色的水中就会看不见了。


的孩子说:放在清水里的石子还能看的见。

有的孩子就说:水也和玻璃一样是透明的,所以才能看见石子的。

于是我根据孩子们的发现,总结得出:水是透明的,所以放在水中的任何东西都能看的见。

3、水是没有味道的。

在知道了水是没有颜色、透明的后,我们继续做实验。

让每位幼儿用自己的杯子接上水,然后去闻一闻、喝一喝会有什么味道?孩子们都摇头说什么味道也没有。

这时我拿出一包糖来给每个孩子的杯子放上一点,再让孩子们去尝,这时孩子们都高兴地喊起来:老师老师,水变成甜的了。

然后我又在每个孩子的杯子里放了一点盐,这回喝了后他们都不由地吐出了舌头,老师,水怎么又变成盐的了?在孩子们亲身实验的基础上,我进行了小结:水是没有味道的。

4、水是流动的。

孩子们已经迫不急待地想玩水了,我就在脸盆里放上许多玩水的小器具,然后提出玩水的要求:卷好衣袖,不要弄湿衣服,不要把水洒到外面,玩时说话声音要小,不要影响到别人,玩完后要把你的想法告诉别人。

一声令下,孩子们开始玩水了,一会把瓶子里的水倒进脸盆里,一会又把碗里的水倒进小瓶子里,玩的不亦乐乎。

这时我蹲下来问幼儿:你们碗里的水是怎么到瓶子里去的啊?孩子很自然地就告诉我:水是从碗里流到瓶子里去的;有的孩子说水会流啊,所以就流到那里面了。

就这样在玩水的过程中很容易就领会到了水是流动的这一特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