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羟吲哚乙酸

合集下载

心境障碍

心境障碍

心境障碍[单项选择题]1、有关情感障碍生化研究的描述,正确的是()A.具有自杀倾向的抑郁症患者脑脊液中5-羟吲哚乙酸(5-HIAA.含量增高B.B.抑郁症患者脑脊液和血浆中γ-氨基丁酸(GAB含量升高受体功能下调与临床抗抑郁药的作用有密切关系C.β2D.SSRIs(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类药物主要促进去甲肾上腺素(NE.和5-羟色胺(5-HT)的再摄取E.利血平使5-HT耗竭可以治疗抑郁症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具有自杀倾向的抑郁症患者脑脊液中5-HIAA含量下降,血小板对5-HT的摄取功能也下降,研究也显示抑郁症患者脑脊液和血浆中GABA含量下降。

有关抗抑郁药作用机制的研究中最为公认的发现是β受体功能下调与临床抗抑郁作用密切相关,因此C是正确的描述。

SSRIs类抗抑郁药主要作用于5-HT的再摄取,对NE的再摄取作用较小或没有作用,故答案D是错误的。

利血平使5-HT耗竭可以促发抑郁症,答案E是错误的描述。

[单项选择题]2、抑郁症患者的睡眠紊乱以下列哪种最为多见()A.早醒B.入睡困难C.醒后不易再睡D.易醒E.睡眠过度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睡眠紊乱是抑郁状态最常伴随的症状之一,也是不少患者的主诉,以入睡困难最常见,以早醒最具有特征性。

与这些典型表现不同的是在不典型抑郁症患者中可以出现贪睡的情况,因此答案B是正确的。

[单项选择题]3、ICD-10诊断标准中,抑郁发作时的核心症状群不包括下列哪项()A.精力不足B.兴趣丧失C.抑郁心境D.思维迟缓E.疲劳感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ICD-10诊断标准中的核心症状是心境低落、兴趣缺乏以及乐趣丧失,精力下降,但不包括思维迟缓,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

[单项选择题]4、下列有关躁狂发作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情感高涨是躁狂状态的主要原发症状B.思维联想加快,出现音联意联C.躁狂患者可保持一定自知力D.躁狂发作时不可能出现意识障碍E.躁狂发作的同时可伴有抑郁症状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情感高涨是躁狂状态的主要原发症状,同时出现思维奔逸,思维联想速度加快,出现音联意联,意志活动增强,伴随睡眠需要减少,食欲性欲亢进,轻躁狂病人可以保持一定自知力,而躁狂病人一般自知力不全,以上是躁狂发作时的典型症状。

三、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

三、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

三、5-羟色胺(5-hydroxy tryptamine,5-HT)1. 5-HT在外周与中枢的分布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 ,5-HT) 是1947 年由Rapport 首次在人血浆中发现并命名。

若干年后,Brodie发现利血平可耗竭内源性5-HT,由此提出5-HT可能与NA相同,为中枢的递质。

然而,直到Falck荧光测定技术的应用,才明确了儿茶酚胺的递质功能,同时也揭示了5-HT神经元的胞体定位及向间脑和端脑的纤维投射。

体内的5-HT有90%存在于消化道,绝大部分分布在粘膜的肠嗜铬细胞中,少量存在于肌间丛。

从肠粘膜进入血液中的5-HT主要被血小板摄取,还有一部分5-HT存在于各组织器官中的肥大细胞中。

中枢内5-HT的分布:(如上图所示)B1和B2细胞群主要位于延髓尾侧部中缝苍白核及中缝隐核;B3群细胞大多位于中缝大核;B4群位于第Ⅳ脑室底部,前庭神经核和展神经核的背部;B5群主要位于脑桥中缝核;B6群位于被盖背核的背内侧区,第Ⅳ脑室底头侧部,紧邻中线的细胞群;B7群数量最大,位于中缝背核及内侧纵束的背内侧和腹内侧部分;B8群位于中央上核;B9群主要位于脑内侧丘系及周围的细胞体。

上述可见,B1---B3群位于延髓,B4---B6群主要分布在脑桥,而B7---B9群位于中脑。

此外,5-HT能神经元也存在于儿茶酚胺能神经元的周围,例如,黑质致密部、下丘脑背内侧核、最后区、蓝斑核尾侧部均可见5-HT阳性神经元。

5-HT能神经纤维走向与肾上腺素能纤维走向大致相似,也分上行核下行两部分。

中枢尾侧端5-HT能神经元发出纤维主要投射至脊髓,而近头侧的5-HT能神经元投到前脑和间脑。

脑和脊髓几乎每一区域都接受5-HT能神经纤维的投射。

⒉ 5-HT的合成在5-HT的合成过程中,色氨酸的供应和TPH是限速因素。

TPH只存在与5-HT能神经元,而且含量较少,活性较低,因此是合成5-HT的限速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5-羟吲哚乙酸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73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5-羟吲哚乙酸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731

科研热词 推荐指数 5-羟色胺 3 多巴胺 2 高效液相色谱 1 自发活动 1 精神分裂症 1 睡眠 1 电针 1 抑郁症 1 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 1 库仑阵列电化学检测 1 大鼠 1 地佐环平 1 四逆散有效组分 1 发育 1 去甲肾上腺素 1 中枢疲劳 1 pcpa 1 5-ht能神经系统 1 5-htp 1 5-hiaa 1
2011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2011年 科研热词 推荐指数 脑缺血 1 纹状体 1 清醒动物 1 松果菊苷 1 大鼠纹状体 1 单胺类神经递质及代谢产物 1 力竭运动 1 hplc-ecd 1 da 1 5-ht 1
2012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013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科研热词 5-羟吲哚乙酸 多巴胺 5-羟色胺 甲状腺功能减退 高效液相色谱法 褪黑素 血浆 色氨酸 肝血亏虚证 犬尿氨酸 犬尿喹啉酸 帕金森病 失眠 加味酸枣仁汤 β -内啡肽
推荐指数 5 3 3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09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科研热词 单胺类神经递质 高效液相色谱 饮食限制 运动性疲劳 色氨酸羟化酶 电针 电化学检测 心理应激 实验研究 失眠 大鼠 动物实验 加味逍遥散 中枢疲劳 5羟色胺 5-羟色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推荐指数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0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同时测定血浆中5-羟色胺和5-羟吲哚乙酸

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同时测定血浆中5-羟色胺和5-羟吲哚乙酸
但 过量 的高 氯酸可损害分析 柱 , 有人提 出用钾 为此
人5 IA和5H -A H - T值均高于刘冰怀等[的报道。 3 ]
表1 血浆 中5H - T和5HA - IA测定结果
关键词
高效 液相色谱 法 , 电化学 检测 ,- 5羟色胺 ,- 5 羟吲哚 乙酸 , 血浆
盐溶液进行中和处理[, 5但本文作者发现因血浆中 ]
w rdet iee io h h f m ne icr aorpicl n dt t ecohmcl e icy cd ad prr ac lu ho t ah o m ad e e ltce il. e l n t n n i eo r j t g i d m g c u n e cd r q e ay
7 aa l B ui D D v s . l C e 18 ; T gr PC,ol i l J ai C C n m,94 n , e L h
3 11 0: 3
健康人组( p< 01 。 0 )本文测得健康人5 T值较 - H 廖卫平[的低, aal 7 6 ] 与Tgr 等[的相近; i ] 测得的健康
21 仪 器 . 美 国 Wa r公 司 H L ts e P C仪 ,1高 压泵 ,6 电 50 40 化 学 检 测 器 , K 通 用进 样 阀 80 据 处 理 机 。 U6 4数
n o/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ml L Y=905 325+195 82X,
099 5H .95 - T的最低检 测限为 14n o L 5 .2m l ,- / HA IA为13n o L .1m l 。 /
5 T和 5 IA含量较低 , - H - A H 采用 中和 处理不 利于测 定。 而经常用蒸馏水和 甲醇及 时冲洗分 析柱 , 数 使用 月测定了近20 0份标本仍未见柱效 明显下降 。

龙胆泻肝汤加减联合劳拉西泮对失眠症患者睡眠状况及血清5-羟色胺、5-羟吲哚乙酸、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

龙胆泻肝汤加减联合劳拉西泮对失眠症患者睡眠状况及血清5-羟色胺、5-羟吲哚乙酸、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

龙胆泻肝汤加减联合劳拉西泮对失眠症患者睡眠状况及血清5-羟色胺、5-羟吲哚乙酸、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影响发布时间:2021-11-11T08:38:28.255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8期作者:万绍兰温凉颜湘玉[导读] 研究龙胆泻肝汤加减联合劳拉西泮对失眠症患者睡眠状况万绍兰温凉颜湘玉江西省宜春市第三人民医院睡眠医学科江西宜春 336000摘要目的研究龙胆泻肝汤加减联合劳拉西泮对失眠症患者睡眠状况及血清5-羟色胺(5-HT)、5-羟吲哚乙酸(5-HIA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江西省宜春市第三人民医院睡眠医学科接受治疗的56例失眠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8)和试验组(n=28)。

对照组采取劳拉西泮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所有药物2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睡眠状况、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PSQI)评分。

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43%,高于观察组的71.43%;治疗后两组患者入睡潜伏期短于治疗前,且试验组短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睡眠质量、睡眠效率、睡眠障碍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睡眠总时间长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长于对照组,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龙胆泻肝汤加减联合劳拉西泮可改善失眠症患者睡眠状况。

关键词失眠症;龙胆泻肝汤;劳拉西泮;睡眠状况;5-羟色胺;肿瘤坏死因子-α失眠症是睡眠障碍中较常见的一种形式,临床常表现为无法正常入睡、睡眠质量差、时间短、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且该疾病的发生与心理、环境、药物等均密切相关[1]。

目前,临床多使用劳拉西泮治疗失眠症,该药属于苯二氮卓类药物,具有镇静催眠作用,可辅助患者减轻临床症状,改善睡眠质量,但部分患者服用后有抑郁、头晕、恶心等不良反应发生,且大量使用可产生依赖性,治疗效果欠佳。

空气负离子对5-羟色胺(5-HT)的影响

空气负离子对5-羟色胺(5-HT)的影响

空气负离子对5-羟色胺(5-HT)的影响国外著名专家Krueger等经过16年长期、广泛的实验研究,提出了空气离子发挥作用的5-羟色胺假说。

他们采用直接测定法,测得空气负离子可以使正常存在于小白鼠及兔子气管中的5-羟色胺的数量降低。

并将豚鼠暴露于空气负离子中,收集其全部小便,观察到5-羟吲哚乙酸排出量明显增加。

而5-羟吲哚乙酸是5-羟色胺氧化的一种不活跃的终末产物。

将人暴露在高密度正离子的大气中,则产生鼻干、烧灼、发氧及鼻塞,头昏、头痛咽喉干、刺痛、吞咽困难,呼吸困难及眼发氧等症状。

而空气负离子则不产生上述症状。

持久的负离子化是不会出现损伤的。

取兔、豚鼠及大、小白鼠的离体气管进行实验观察,曾发现正离子引起气管后壁收缩,粘膜面干燥,使纤毛对机械性刺激的抵抗力降低,这些可由负离子处理而快速消失。

而且,这些正离子引起的气管方面的变化,可通过静脉注射5-羟色胺得到重复。

并与正离子一样,静脉注射5-HT的效应,同样可通过负离子处理而逆转。

根据这一事实而指出,正离子是“5-HT释放剂”。

高浓度正离子升高血液中的5-HT水平;而高浓度负离子则具有相反效应,所以有人称负离子为“5-HT抑制剂”。

还发现脑内5-HT含量,可反映空气中离子浓度的多少。

空气负离子是通过以下途径,而逆转正离子效应:(1)主要依靠单胺氧化酶的氧化脱氢作用并发现当单胺氧化酶被正离子阻滞其作用时,负离子以其兴奋刺激作用,恢复其活性,从而消减5-HT。

(2)加速自由5-HT的氧化负离子对呼吸酶、细胞色素化酶有直接作用,促进细胞呼吸,并加速琥珀酸盐变为延胡素酸盐的细胞色素连续转化,并以同样的作用产生了5-HT的细胞色素连锁氧化。

(3) 5-羟色胺酶的作用负离子处理动物,则5-羟吲哚乙酸从小便排出量增加,表明是通过5-羟色胺酶的氧化过程而降低组织内5-HT的水平。

可以这样说,空气正、负离子分别使存在于某些组织中的自由5-HT升高或降低,从而诱发出相应的生理学反应。

5HT的介绍[1]

5HT的介绍[1]
例:菠萝、香蕉等果品内 蟾蜍的皮肤、蛇的毒液 发现有大量IA
3
人体内,首先从血清中发现5-HT 血管某处发生破损 形成血栓或血凝块
破裂的血小板释出所含的5-HT 刺激破损处血管平滑肌收缩 有助于止血
又名血清紧张素(serotonin)
4
人体内的5-HT: 5% 中枢神经系统,脑干中缝核群 是5-HT神经元集中的地方
23
酶解: 5-HT MAO 5-羟吲哚乙醛醛脱氢酶5-羟吲哚乙 酸 在CNS,MAO是5-HT的主要降解酶
24
脑内,还有两种酶作用于5-HT,使其代谢 失活 ●羟基吲哚氧位甲基移位酶(HIOMT)
5-HT HIOMT,MAO 5-甲氧基吲哚乙酸 (5-MIAA)
脑内,HIOMT活性较弱,含量很微
19
外周,血液中5-HT
结合型
游离型
与血小板内5-HT结合 具有生物活性,在
蛋白(serotonectin) 外周起着局部激素
结合 储存血小板内 的作用
无活性
20
失活
5-HT释放后,主要通过 膜转运体重摄取 酶解
重摄取: 5-HT膜转运体属Na+/CI-依赖型转运体 5-HT被膜转运体摄入胞浆 再经囊泡 单胺类转运体 进入囊泡内储存
16
5-羟色氨酸脱羧酶 (5-HTPDC)
(5-hydroxytryptophan decarboxylase) - 需磷酸吡哆醛作为辅助因子 - 含量多,活性高,特异性差 - 普遍存在于神经系统
17
5-HT储存和释放
5-HT在胞浆合成 进入 囊泡储存.电镜 下呈 致密中心囊泡,与CAS囊泡不易区别
21
22
• 酶降解
5-HT的降解过程是先在单胺氧化酶(MAO)作用下氧化脱氨 而成为5-羟吲哚乙醛,然后经醛脱氢酶快速氧化成5-羟吲哚乙酸 (5-hydroxyindole acetic acid, 5-HIAA)。单胺氧化酶可以 存在于胞内线粒体表面,也可以存在于突触后膜。释放至突触间 隙的5-HT,有一部分被存在于突触后的MAO破坏。在不同种属 ,降解5-HT的MAO类型不同,在大鼠,可能是A型MAO,而B 型无作用,而在猴,降解5-HT的MAO主要是B型,而不是A型 。

5-HT

5-HT

5-HT综合征
5-羟色胺综合征是一种有可能危及生命的不 良药物反应,由治疗性药物使用、故意服药 自杀或意外药物相互作用所致。 这些药物包括: 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 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其他5-HT能药物过度刺激5-HT1A受体
5-HT综合征
5-羟色胺综合征经常都被描述为一种包 括精神状态改变、自主神经机能亢进和 神经肌肉异常的临床三联征。 但并非所有该病患者都一致存在全部三 种表现。5-羟色胺过多的临床表现可以 从轻微病例的震颤和腹泻到威胁生命病 例的谵妄、神经肌肉强直和高热。临床 医师的难点是,轻微的症状可能很容易 被忽略,而无意中加大致病药物的剂量 或增加具有促5-羟色胺能作用的药物, 则可激起严重的临床恶化过程。
5-HT2A受体
5-HT2A 受体的基因定位于第 13 号染色体q14-21 区,在嗅球、海 马、额叶皮质和梨状内嗅皮质中 密集分布。一些研究表明精神分 裂症患者脑额叶皮质 5-HT2A 受 体的数目减少 。5-HT2A 受体编 码区 t102C 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有 关。
5-HT2C 受体
5-HT2C 受体基因定位于 X 染色体q24 区,分布于脉络膜丛、前嗅核、梨状 区内嗅皮质。纹状体及杏仁核中 5- HT2C 受体可能含有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的作用位点。在 5-HT2C 受体基因编 码区第 68 位的鸟嘌呤被胞嘧啶替换, 使受体蛋白 23 位半胱氨酸被丝氨酸替 代,形成 cys23ser 多态性。
5-羟色氨
陈志伟
2016/3/9
5-羟色胺(5-HT)一种吲哚衍生物 ,英文名:5-hydroxytryptamine, 简称5-HT。它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 组织中,特别在大脑皮层质及神经 突触内含量很高,其中主要分布在 松果体和下丘脑中,它是一种抑制 性神经递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