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稿)自我防御机制之压抑

合集下载

常见自我防御机制解析及示例

常见自我防御机制解析及示例

常见自我防御机制解析及示例人类使用心理防御机制时,有时是有意的,有时是无意的。

这些心理防御机制有些符合社会道德标准,有些则不;对生活的影响各不相同,有正有负。

下面对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做简要介绍:(1)压抑压抑是各种防御机制中最基本的方法。

本我的欲望冲动常常与超我的道德原则相对立并发生冲突,又常常不被现实情境所接受,于是个体(自我)把意识中对立的或不被接受的冲动、欲望、想法、情感或痛苦经历,不知不觉地压制、潜抑到潜意识中去,以至于个体对压抑的内容不能察觉或回忆,以避免痛苦、焦虑,这是一种不自觉的选择性遗忘和主动抑制。

示例:•中国成语中“触景生情”有时是因为压抑物被唤醒;•“口误、笔误”也是压制内容不小心冲破了自我的控制;•“生命无常”、“每个人都会死”这样显见的事实也常常被人遗忘或抑制起来,这样可以避免焦虑;(2)否定/否认/拒绝无意识地拒绝承认或接受某些不愉快的现实/事实,或者说对某种痛苦的现实无意识地加以否定。

否定那些不愉快的事件,当作根本没发生,不承认不接受似乎就不会痛苦,从而缓解打击,获得心理上的安慰和平衡,以达到保护自我的目的。

否认是一种原始又简单的自我防御机制,意志薄弱、知识结构单纯的人,常会不自觉地使用否认机制。

示例:•沙漠中的驼鸟,敌人追赶逼迫在眼前,无法面对,把头埋于沙堆中,当做没这回事一样,否认正是如此。

•小孩打破东西闯了祸,往往用手把眼睛蒙起来;•中国成语有“眼不见为净”、“掩耳盗铃”,是否定作用的表现;•母亲发生车祸,不想接受时,本能地说“这不是真的”,拒绝接受;•一个癌症病人可否认自己患了严重的迫近死亡的疾病,尽管他也可能就是一位通晓该疾病的知名度很高的医生。

(3)退行/退回/倒退当个体遭遇到挫折无法应付时,表现出与其年龄不相称的幼稚行为反应,这是一种反成熟的倒退现象,放弃成熟态度和成人行为模式,让自己退回到儿童状态,这种状态意味着可以放弃努力,不用去应付困难,恢复对别人的依赖,彻底逃避成人的责任,从而满足自己的某种欲望。

个人心理防御机制的例子

个人心理防御机制的例子

个人心理防御机制的例子
1. 否认!嘿,就像有时我明明知道自己犯了错,却死不承认,还一个劲地跟别人说“不是我干的呀!”,这就是在运用否认这种心理防御机制,用这种方式让自己心里舒服点,不用直面错误带来的压力。

2. 压抑!比如说别人惹我生气了,我当时不发作,把那股火硬生生压下去,假装啥事都没有,这不就是压抑嘛,把不好的情绪都给藏起来了。

3. 退行!偶尔我遇到特别难解决的问题时,哎呀,会突然表现得像个小孩子一样,撒撒娇或者耍耍赖,这像不像是回到了小时候呀,这就是退行在起作用啦。

4. 投射!你看有些人总觉得别人都是坏人,其实说不定是他自己心里有这种不好的想法,然后投射到别人身上了呢,还怪别人不好,这不就是典型的投射吗?
5. 合理化!哎呀,有次我没考好,就跟自己说“这次题太难了,别人也考不好”,其实就是给自己找个理由,让自己心里好受点,这就是合理化呀!
6. 升华!像那些喜欢画画的人,可能把心里的情绪通过画画表达出来,这多好呀,把不好的变成了美好的,这就是升华这个心理防御机制的厉害之处呀!
7. 转移!有时候我在工作上受了气,回家可能就会对家人态度不太好,把气撒在他们身上了,这就是把情绪转移了呀,虽然这样不太好,但确实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呢。

我觉得呀,这些个人心理防御机制真是挺有意思的,在我们生活中时常出现,了解它们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别人的行为呢。

弗洛伊德十种自我防御机制

弗洛伊德十种自我防御机制

弗洛伊德归纳了十种自我防御机制,分别为:1.压抑:是指一切为社会道德、宗教法律所不能容许的冲动、欲望,在不知不觉中被抑制到无意识之中,使人自己不能意识到其存在。

这种机制叫做压抑。

只有在压抑作用发生的条件下,以下9种机制才能发生.!压抑的正面作用是:当个体产生与社会规范相悖的内心冲动或需求时,如果个体不加以压抑和控制而任其发展下去,就不可避免地导致挫折并产生焦虑和痛苦。

压抑起到保持其心境安宁;维持正常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作用。

一个成熟的有修养的人是一个懂得运用压抑作用的人。

但是压抑也有其负面作用,因为被压抑的欲望与冲动并未消失,只不过是在意识的监督之下暂时潜伏下来,一旦有机会就可能活跃起来,引起意识领域轻微和短暂的扰乱现象。

同时,如果过分地使用压抑作用,把自己正常的欲望和本能拼命地加以压抑,就会形成一种病态的反应。

如强迫型人格异常者,就与他们过分地使用压抑作用心理防卫机制有很大的关系。

2.投射:把自己的愿望与动机归于他人,断言他人有此动机、愿望,然而这些东西往往都是超我所不能容的。

投射又称外射作用,是指个体将自己不喜欢或不能承受但又是自己具有的冲动、动机、态度和行为转移到他人或周围事物上,认为他人或周围事物也有这样的动机和行为。

如“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见青山多抚媚,青山见我亦多情”等就是投射作用的写照。

投射作用是客观存在的,通常又是无意识的。

3.否认: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拒绝承认那些使人感到焦虑或痛苦的事件,似乎其从未发生过。

否认是指把已经发生的不愉快的事情加以否认,认为它根本没有发生过。

其目的是以拒绝承认痛苦事实来躲避心理紧张和不安,是一种最简单、最原始的心理防卫机制。

否认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保护自己,给自己多一些时间来思考并作出决定。

但它并不能使被否定的问题得到解决,从长远来看是不足取的。

如果严重的话,还会减低人们对现实的适应能力,甚至产生妄想等精神病征。

4.退行:当遇到挫折和应激时,心理活动退回到较早年龄阶段的水平,以原始的、幼稚的方法应付当前的情景。

弗洛伊德十种自我防御机制

弗洛伊德十种自我防御机制

弗洛伊德归纳了十种自我防御机制,分别为:1.压抑:是指一切为社会道德、宗教法律所不能容许的冲动、欲望,在不知不觉中被抑制到无意识之中,使人自己不能意识到其存在.这种机制叫做压抑.只有在压抑作用发生的条件下,以下9种机制才能发生.压抑的正面作用是:当个体产生与社会规范相悖的内心冲动或需求时,如果个体不加以压抑和控制而任其发展下去,就不可避免地导致挫折并产生焦虑和痛苦.压抑起到保持其心境安宁;维持正常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作用.一个成熟的有修养的人是一个懂得运用压抑作用的人.但是压抑也有其负面作用,因为被压抑的欲望与冲动并未消失,只不过是在意识的监督之下暂时潜伏下来,一旦有机会就可能活跃起来,引起意识领域轻微和短暂的扰乱现象.同时,如果过分地使用压抑作用,把自己正常的欲望和本能拼命地加以压抑,就会形成一种病态的反应.如强迫型人格异常者,就与他们过分地使用压抑作用心理防卫机制有很大的关系.2.投射:把自己的愿望与动机归于他人,断言他人有此动机、愿望,然而这些东西往往都是超我所不能容的.投射又称外射作用,是指个体将自己不喜欢或不能承受但又是自己具有的冲动、动机、态度和行为转移到他人或周围事物上,认为他人或周围事物也有这样的动机和行为.如“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见青山多抚媚,青山见我亦多情”等就是投射作用的写照.投射作用是客观存在的,通常又是无意识的.3.否认: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拒绝承认那些使人感到焦虑或痛苦的事件,似乎其从未发生过.否认是指把已经发生的不愉快的事情加以否认,认为它根本没有发生过.其目的是以拒绝承认痛苦事实来躲避心理紧张和不安,是一种最简单、最原始的心理防卫机制.解决,从长远来看是不足取的.如果严重的话,还会减低人们对现实的适应能力,甚至产生妄想等精神病征.4.退行:当遇到挫折和应激时,心理活动退回到较早年龄阶段的水平,以原始的、幼稚的方法应付当前的情景.5.固着:心理未完全成熟,停滞在某一性心理发展水平.如一成人害怕负起工作和家庭的责任,心理发展水平仍如青少年.6.升华:把为社会、超我所不能接受、不能容许的冲动的能量转化为建设性的活动能量.升华作用能使原有的动机冲突得到宣泄,消除焦虑情绪,保持心理安宁与平衡,同时,又创造了积极的社会价值,利己利人.如将攻击性的欲望转化为竞技场上的拼搏.7.置换:因某事物而引起的强烈情绪和冲动不能直接发泄到这个对象上去,就转而移到另一个对象上去了.如找个替罪羊发一通火8.抵消:以从事某种象征性的活动来抵消、抵制一个人的真实感情.儿童以责骂桌子碰疼了自己的手的方式抵消由疼痛引起的不快9.反向形成:把无意识之中不能被接受的欲望和冲动转化为意识中的相反的行为. 如拿了桌子上的苹果的孩子,当妈妈询问苹果下落时,马上高声说“我没拿”就是这样的例子.反向是指当个体受挫时,采取一种与原意相反的态度或行为的心理防卫机制.其目的在于避免或减轻自尊心受损.反向作用若运用得当,可能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但过分使用,则会使自我意识扭曲,动机与行为脱节,导致心理异常.10.认同自居作用:个体的潜意识,有意识的向别人模仿的过程.自居作用或认同作用,是指个体在受挫时,效仿他人经验和行为,或把别人具有的优点加在自己身上,以使自己更好地适应环境,提高自信心,从而减轻内心的挫折感.二、怎样科学摆脱坏情绪专家们认为,如果来了某种情绪,那么无论该情绪是好是坏,都不会一下子改变,或一下子消失,它可能会持续几小时、几天、甚至几星期.现代药理学可提供种类众多的镇静剂、抗抑制药以及抗焦虑丸.但是,如果你情绪不好,请不要急着上药店.这里有科学家们找到的几种有效的非药物性方法,可用以摆脱坏情绪,这些方法和药物一样管用,不信你试试.运动情绪自我调节法中露天运动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健美训练的作者凯思琳说:“不断地运动,等于在不断地创造健美的财富.”研究人员发现,从情绪调节而言,运动无论在生物化学方面,还是在其他方面,都要比药物好得多.但是诸如家务之类的体力劳动,却几乎没有效果,关键是露天运动.如跑步、自行车、轻松愉快的散步、游泳等诸如此类的运动.这些运动能加速心跳,加快血液循环,改善人体氧气的呼吸.一周内运动3至5次,一次至少20分钟.运用色彩纽约色彩心理疗法专家斯克斯巴说:颜色对于人脑的滋养,一如维他命对于人体的滋养,“颜色可用于调节情绪.”斯克斯巴认为,为减少烦恼和生气,避开红色是必要的.为减轻沮丧的心情,应避免穿着会使情绪更消沉的颜色的衣服,也避免呆在会使情绪更消沉的颜色的环境里.例如医院一般采用淡蓝色,目的是可以安定病人的情绪.听音乐过去,安妮下班时,往往感到紧张而烦躁.某一晚上,她听到女儿的强劲的摇滚乐,她觉得引起了情绪的共鸣,并觉得感觉好了一些.后来她听了莫扎特的音乐,觉得更放松了.安妮这种通过音乐来调节情绪的方法,在医学上叫做音乐疗法,首先,听和你的情绪一致的音乐,然后换上你所想达到的情绪的音乐如轻松、愉快、活泼、明快的音乐.例如,如果你感到悲哀,先听你觉得悲哀的音乐,这是你试图改变情绪时,首先必须做的.先可以听3至4曲简短的悲哀的音乐,然后再听你原想达到的心境的音乐.注意食谱科学家认为,情绪和食谱有密切的关系.芝加哥医药学校心理学家斯普林说:“糖类是一种可起镇静作用的食物.”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家沃特曼解释道:“在我们的大脑中,有一种使人安宁和镇静的细胞.糖类可刺激该细胞的载体生长.”1.5盎司的糖类食物,就起镇定作用而言是足够的了.高蛋白食物能保持人的精神和活跃.最佳的高蛋白食物是鱼、鸡、牛肉等.一般3至4盎司就能让人精神振奋.置身于光明之中许多人易患冬天忧郁症.这是一种季节性失调,因缺乏光亮而引起.家庭标准用灯的光亮度,一般是晴天树阴底下的十分之一.在冬天觉得阴郁时,如每天在明亮的人工光下多呆2至3小时,有助于提高情绪.梦睡眠不但可使人暂时抛却坏情绪,而且还可以使人从一种传统的精神疗法——梦中得到益处.许多研究者相信,梦境,无论是记得的,还是不记得的,都可以帮助我们把紧张的情绪同化掉,起着重要的情绪限制作用.芝加哥某医药中心失眠研究和咨询服务部的主任、精神病专家卡特瑞特说:“睡眠时,梦境好像接管了白天解决不了的问题,而且富有成效地工作.如果问题不是很严重,我们也许一个晚上就解决了.这样,第二天我们就会在一种良好的情绪中醒来.”往好的方面想人们往往喜欢往坏的或不好的方面想问题,这容易使人沮丧.改变往坏的方面想问题的思维方式,是很重要的,避免人为地把自己推进意气消沉的泥坑里.心理学家爱迪尔森指出:“在许多情况下,坏情绪是由简单的不切实际的思维方式而引起.”伊利诺斯北方大学对一些觉得焦虑或意气消沉的大学生经过研究分析发现,那些试图从困境中寻找乐趣的人,比那些暗暗哭泣的人,在一个时期内感觉要好.纽约某精神疗法研究所的思蒂布格说:“往好的方面想,你很可能忘记不快.努力使他人感到愉快,不但可以使别回答:2010-03-22 16:30。

弗洛伊德十种自我防御机制

弗洛伊德十种自我防御机制

弗洛伊德十种自我防御机制弗洛伊德归纳了十种自我防御机制,分别为:1.压抑:是指一切为社会道德、宗教法律所不能容许的冲动、欲望,在不知不觉中被抑制到无意识之中,使人自己不能意识到其存在。

这种机制叫做压抑。

只有在压抑作用发生的条件下,以下9种机制才能发生.!压抑的正面作用是:当个体产生与社会规范相悖的内心冲动或需求时,如果个体不加以压抑和控制而任其发展下去,就不可避免地导致挫折并产生焦虑和痛苦。

压抑起到保持其心境安宁;维持正常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作用。

一个成熟的有修养的人是一个懂得运用压抑作用的人。

但是压抑也有其负面作用,因为被压抑的欲望与冲动并未消失,只不过是在意识的监督之下暂时潜伏下来,一旦有机会就可能活跃起来,引起意识领域轻微和短暂的扰乱现象。

同时,如果过分地使用压抑作用,把自己正常的欲望和本能拼命地加以压抑,就会形成一种病态的反应。

如强迫型人格异常者,就与他们过分地使用压抑作用心理防卫机制有很大的关系。

2.投射:把自己的愿望与动机归于他人,断言他人有此动机、愿望,然而这些东西往往都是超我所不能容的。

投射又称外射作用,是指个体将自己不喜欢或不能承受但又是自己具有的冲动、动机、态度和行为转移到他人或周围事物上,认为他人或周围事物也有这样的动机和行为。

如“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见青山多抚媚,青山见我亦多情”等就是投射作用的写照。

投射作用是客观存在的,通常又是无意识的。

3.否认: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拒绝承认那些使人感到焦虑或痛苦的事件,似乎其从未发生过。

否认是指把已经发生的不愉快的事情加以否认,认为它根本没有发生过。

其目的是以拒绝承认痛苦事实来躲避心理紧张和不安,是一种最简单、最原始的心理防卫机制。

否认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保护自己,给自己多一些时间来思考并作出决定。

但它并不能使被否定的问题得到解决,从长远来看是不足取的。

如果严重的话,还会减低人们对现实的适应能力,甚至产生妄想等精神病征。

4.退行:当遇到挫折和应激时,心理活动退回到较早年龄阶段的水平,以原始的、幼稚的方法应付当前的情景。

自我防御机制

自我防御机制
勒 )
18.认同(自居):是指无意识中取他人(一 般是自己敬爱和尊崇的人)之长归为已有,作 为自己行为的一部分去表达,或把自己和某一 个对象在潜意识中视为同一,借以排解焦虑与 适应的一种防御手段。认同有两种,一种近似 模仿。另一种是利用别人的长处,满足自己的 愿望、欲望。(俄狄浦斯期儿童对同性父母的认同可以缓
尿床、要人喂饭等幼稚行为,博得父母关注)(发脾气摔东西)
常用的自我防御机制
12.歪曲(Distortion):忽视歪曲外部现 实,产生夸大妄想,是一种精神病型防御 体制。 13.幻想:指一个人遇到现实困难时,因 为无力实际处理这些问题,就利用幻想的 方法,任意想象应如何处理心理上的困难, 以达到内心的满足。 14.隔离:把部分事实从意识境界中加以 隔离,不让自己意识到,以免引起精神的 不愉快。(中国人忌讳说“死”字 )
常用的自我防御机制
1.压抑(repression)是指自我把意识所不能接受的 冲动、情感和记忆抑制到无意识层中。是最基本的防 御。临床表现为遗忘,但并不是真的遗忘而是潜意识 中有某种被压抑的情绪,被压抑的内容仍会经过转化, 以梦或过失表现出来。 2.否认:指个体在现实生活中遇上痛苦得难以接受 的事情时,会在无意识中对之加以拒绝或否定,当作 没发生,以免产生心理痛苦。(亲人去世,留有碗筷、说走
解嫉妒焦虑。)
19.解脱(抵消):用一种象征事物或行
为来抵消已经发生的不愉快事情,或用从 事某种活动来抵制某种真实的动机。(一切
复仇,赎罪的心理都是抵消,如洗手强迫症。)
自我防御机制的特点
①防御机制不是蓄意使用的,而是无意识的或至 少是部分无意识的。 ②防御机制并不能改变危险的客观环境,只是改 变个人对环境的看法理解或处理方式。 ③防御机制的作用是双重的。积极的作用是通过 回避现实,减缓压力所造成的情绪冲突,而消极 作用是不能使问题得到根本解决,有时反而会使 现实问题复杂化,甚至使人陷入更大的挫折或冲 突的情境中。 ④自我防卫机制多少都含有自欺的成份。 ⑤若过度使用防卫机制者会造成神经症。

弗洛伊德十种自我防御机制【精选文档】

弗洛伊德十种自我防御机制【精选文档】

弗洛伊德归纳了十种自我防御机制,分别为:1。

压抑:是指一切为社会道德、宗教法律所不能容许的冲动、欲望,在不知不觉中被抑制到无意识之中,使人自己不能意识到其存在。

这种机制叫做压抑。

只有在压抑作用发生的条件下,以下9种机制才能发生.!压抑的正面作用是:当个体产生与社会规范相悖的内心冲动或需求时,如果个体不加以压抑和控制而任其发展下去,就不可避免地导致挫折并产生焦虑和痛苦。

压抑起到保持其心境安宁;维持正常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作用.一个成熟的有修养的人是一个懂得运用压抑作用的人。

但是压抑也有其负面作用,因为被压抑的欲望与冲动并未消失,只不过是在意识的监督之下暂时潜伏下来,一旦有机会就可能活跃起来,引起意识领域轻微和短暂的扰乱现象。

同时,如果过分地使用压抑作用,把自己正常的欲望和本能拼命地加以压抑,就会形成一种病态的反应。

如强迫型人格异常者,就与他们过分地使用压抑作用心理防卫机制有很大的关系.2.投射:把自己的愿望与动机归于他人,断言他人有此动机、愿望,然而这些东西往往都是超我所不能容的.投射又称外射作用,是指个体将自己不喜欢或不能承受但又是自己具有的冲动、动机、态度和行为转移到他人或周围事物上,认为他人或周围事物也有这样的动机和行为。

如“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见青山多抚媚,青山见我亦多情”等就是投射作用的写照。

投射作用是客观存在的,通常又是无意识的。

3。

否认: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拒绝承认那些使人感到焦虑或痛苦的事件,似乎其从未发生过.否认是指把已经发生的不愉快的事情加以否认,认为它根本没有发生过。

其目的是以拒绝承认痛苦事实来躲避心理紧张和不安,是一种最简单、最原始的心理防卫机制。

否认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保护自己,给自己多一些时间来思考并作出决定。

但它并不能使被否定的问题得到解决,从长远来看是不足取的。

如果严重的话,还会减低人们对现实的适应能力,甚至产生妄想等精神病征。

4.退行:当遇到挫折和应激时,心理活动退回到较早年龄阶段的水平,以原始的、幼稚的方法应付当前的情景。

心理防御机制:压抑

心理防御机制:压抑

压抑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是个体受挫后将痛苦的记忆、情感与冲动排斥到意识之外,推迟满足需要的时间,暂时缓解焦虑的一种自我保护方式。

压抑是个体将痛苦的内容由意识领域进入潜意识领域的心理活动过程,被压抑的内容并未真正消失,它会以各种伪装的或替代性的行为和方式表现出来,比如梦、幻想、口误等等。

例1
玲玲是个普通上班族,某次下班途经一家品牌鞋店的时候,看中了一双精美的高跟鞋,但由于每月薪水微薄,只够勉强维持生活,根本买不起那双名牌高跟鞋,心里便暗自说了句“这双鞋虽然好看,但不适合我”的话,然后便匆匆回家。

心理分析:玲玲产生了买鞋的欲望,但出于囊中羞涩而无法获取满足,为避免陷入焦虑谎称这双鞋并不适合自己,从而将意识里的欲望压抑到潜意识中去,这便是心理防御机制压抑的运用。

例2
小光是个二年级的小学生,性格孤僻不合群,因此感到自卑,在学校里总是独来独往,当老师问及小光为什么不跟其他小朋友玩时,摇了摇头的小光说道:“他们都太幼稚无聊了,我才不跟他们一起玩。


心理分析:小光因强烈的自卑感而害怕与人交往,当老师问其缘由时,为避免揭开自卑这道伤疤的小光,用贬低他人的方式来保护自己的内心免受伤害,从而将孤僻自卑的痛苦情感压抑到潜意识领域。

例3
翁先生今年三十五岁仍然单身,由于个子矮小,多次遭到相亲女方的拒绝,此后翁先生拒绝了任何相亲介绍,也不再有和女生交往的意愿,然而每次有人问及翁先生为何至今单身时,翁先生总是回以“我喜欢自由,不喜欢束缚”。

心理分析:翁先生在潜意识里仍然希望能找个对象成家,同时又对自己身材矮小感到自卑,害怕被拒绝所带来的痛苦体验,于是将意识层面的情感压抑到潜意识里,避免痛苦和焦虑。

作者:蔡银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我防御机制之压抑
一、了解压抑
1、从生活中常见方面出发:
压抑心理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病态社会心理现象。

它存在于社会各年龄阶段的人群中,它与个体的挫折、失意有关,继而产生自卑、沮丧、自我封闭、焦虑、孤僻等病态心理与行为。

挫折与压抑感之间互为因果,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圈。

一般而言,压抑心理的行为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忧郁、厌倦、优柔寡断、社交障碍、躯体化焦虑。

由于将消极情绪压抑在内心,个体的焦虑感会明显增强,自我感觉不好,焦虑又常以躯体不适表现出来。

如头痛、肠胃不适、疲倦等;有的则以暴饮暴食的方式去摆脱压抑感,结果导致肥胖症。

改向行为是指被压抑的情绪与思想,有些会转化为潜意识,潜意识又会以动机的形式,驱动某种行为。

越被压抑的情绪、思想,越可能在适当的时候以改头换面的方式表现出来,如一个学生在学习上遭到挫折,他的成功感受到压抑,则可能在另一种场合去表现自己,或爱好文体活动,也可能以恶作剧来释放能量,表现自己。

二、压抑的定义
压抑是防御机制中最简单,最基本的方式,也是在个体的生活中最早出现的,它是一种主动地,不自觉地将超我不允许的欲望和动机驱逐入潜意识中的过程
注:压抑和压制的区别:
压抑是意识层面上一点都不知道,而潜意识却还是有记忆和感受。

压制是意识参与其中,有意的将事情给遗忘。

在精神分析学中明显区别于“潜抑”,潜抑指的是一种意识无法觉察的心理过程。

而压抑指的是一种能够被意识觉察到并困扰着意识感受的心理过程,是每个人用来控制某些愿望和欲求的方法,而这些欲求并不是像潜抑过程所作用到的那些那样具有和意识严重的冲突,它们较弱但仍然有力。

如果说潜抑抑指的是“俄狄浦斯恋母情结”那么压抑就是儿子处于想要顶撞母亲却又怕母亲伤心的境地,而不得不控制自己的情绪。

三、压抑的积极与消极作用
作为心理防御机制形式的压抑,有积极的作用,也具有消极作用。

其积极作用在于控制某些不适当的冲动,减轻不愉快经验的打击,避开暂时的困难,以图东山再起。

其消极作用表现在如果过于频繁地压抑,超过了意志控制的能力与心理忍受力,就可能出现心理失常,严重的还可能出现心理疾病,人格变态,直至郁闷而死。

四、压抑的表现形式
选择性遗忘是压抑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即有选择地将不愉快的经验压抑在潜意识里,表现为无法回忆。

例子:如儿童期遭受了可怕的性虐待,但个体坚称她没经历过这样的事情,且对于其他的事情的记忆完好。

这并不是说个体撒谎,而很有可能是这段经验过于痛苦,难以接受,因而被压抑在意识之外(创伤后应激障碍导致)
还有一个妇女和母亲去超市购物,超市的出口有比较高的台阶,就在两人下台阶的时候
这个妇女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就是想把自己母亲推下台阶。

对此,她十分自责,这可是自己的母亲,我为什么大逆不道产生伤害自己母亲的想法?咨询过程中我们进一步分析才知道她有推母亲下台阶的想法,就是她无意识的深层次的动机。

深入了解患者童年,在她四岁的时候母亲生了一个儿子,从此,父母对小儿子恩宠有佳,对她则是不管不问。

有一次在带弟弟买汽水的时候她跌倒了,她的母亲没有过来拉她,反而是推了她一下,斥责她没有照顾好弟弟。

这件事她很快就忘记了,似乎并没有影响到她的生活。

但是对于她的潜意识来说,这件事只是被压抑住了而并没有消融。

当时她的母亲在推她的时候她也想推母亲一下,以证明自己没错,宣泄出内心的不满。

但是当时她没这么做,内心的情感和不满压抑到潜意识中去了,所以到了成年后无意识在外界刺激之下,可能就会暴露出来。

从上面上次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压抑只是在意识层面上被遗忘了,潜意识层面却还在耿耿于怀,好比一句古语:”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你根本不知道它会做出什么事情来,这是危险的地方。

五、压抑对生理上的改变
压抑有时也会导致失去记忆,有一些曾遭受极悲伤或目赌惊恐事件的人,会把那次经历忘得一干二净,无法再回想起来。

比如战场上的士兵、从火里逃生的人、失恋的人……在事件过后,以失去记忆来免去面对的痛苦与悲伤。

当然不是每一次的压抑都会导致失去记忆,只有个人主观认定极端可怕的经历,才会导致失去记忆。

例子:(电影)生无可恋的落魄青年尚万屡次自杀未遂,最近一次被抢救醒来后发现自己竟能看见鬼魂。

“嗜烟鬼魂”、“爱哭大婶”、“变态爷爷”和“吃货小鬼”都不请自来赖上了尚万,形影不离的粘在他身边。

尚万求死不能、无奈苟活,还因为与鬼魂交流而频遭旁人白眼,烦恼更甚以往。

为了请走难缠的四个鬼魂,尚万动身帮助他们完成在人间未了的心愿。

在为鬼魂们奔走的过程中,他与善良的护士妍秀渐渐靠近,生活也出现了新的转机。

直到有一天,当女友不经意间问到寿司里的菜是什么菜时,尚万不假思索脱口而出:芹菜。

霎那间,尚万如醍醐灌顶般愣住了。

这不是妈妈独有的寿司制作方法吗。

接着,这个词就像是点火索,所有的记忆瞬间全部呈现。

那天天附身的四个鬼正是自己的亲爱的家人--爷爷、爸爸、妈妈和哥哥,他帮鬼进行的还愿,其实都与他相关在他3、4岁的时候,发生车祸,而他是唯一的幸存者。

原来,那些鬼魂一直陪伴在他生命中的每一刻,从未曾离开。

问题:为什么尚万小时候会忘记,而现在会想起来?人自身有心理保护机制,年幼的尚万心智不够成熟,难以接受如此大的打击,于是潜意识为了保护他而自动让其选择部分遗忘。

现在尚万长大了,可以接受这个事实了。

所以潜意识开始慢慢地让线索显现。

而且,这也是尚万走进新生活必须要完成的人生课题。

只有正视过去的伤痛,勇敢地接受它,才可能真正地走出内心的困境,变得内心强大。

六、结语
压抑虽然使自我暂时免于威胁,但这些难以被个体所接受的意念不会消失,它们在潜意识领域里盘盘欲动,伺机突破。

一旦自我的防御力量减弱,它们就可能卷土重来,所以精神分析重视对梦境、口误等现象的分析,通过精神分析的处理,一方面可以将这些被压抑的事物在意识中重现,找到来访者病症的症结所在;另一方面可以将压抑的东西释放出来,解放由于压抑而耗费了大量能量、导致不能正常运作的自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