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站油气回收技术分析与应用

合集下载

加油站油气回收技术与管理

加油站油气回收技术与管理

油气回收效果
01
减少油气排放,降 低环境污染
02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降低能源消耗
03
保障加油站安全, 降低火灾爆炸风险
04
提高空气质量,改 善居民生活环境
油气回收管理
法律法规要求
国家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 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
行业标准:《加油站油气回收技术规范》、《加油 站油气回收系统运行维护技术规范》等
加油站油气回收技术与管理
演讲人
目录
01. 油气回收技术 02. 油气回收管理 03. 油气回收的经济效益 04. 油气回收的发展趋势
油气回收技术
油气回收原理
1
油气回收技术是将 油气从油气混合物 中分离出来的过程。
2
油气回收技术主要 包括吸附法、吸收 法、冷凝法和膜分
离法等。
3
油气回收技术可以 有效减少油气排放, 降低环境污染,提 高能源利用效率。
04 保护生态环境:油气回收技术可以减少对 生态环境的破坏,保护生物多样性。
节约能源资源
01
减少油气排 放,降低环
境污染
02
提高能源利 用率,降低
生产成本
03
减少油气浪 费,提高经
济效益
04
促进能源结 构优化,推 动绿色发展
提高企业效益
降低成本:通 过油气回收, 减少油气排放, 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收入:通 过油气回收, 提高油品销售 量,增加企业 收入
减少环境污染: 通过油气回收, 减少对环境的 污染,降低环 保成本
提高企业形象: 通过油气回收, 提高企业环保 形象,增强企 业竞争力
油气回收的发展趋势
技术进步与创新

加油站油气回收处理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加油站油气回收处理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加油站油气回收处理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进展【摘要】国外加油站油气污染问题早在80年代已基本解决。

目前国内的加油站一般采用敞口卸油和加油,溢散的油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造成加油站附近的空气严重污染。

加油站油气污染的防治应该是下一阶段国内环保着重考虑解决的难题。

文章介绍了国内外加油站油气回收处理技术现状及应用进展阐明丁国内开发的重点应是:密闭加油系统及设备、吸收式油气回收装置及分散吸附集中处理系统。

【关键词】加油站;环境污染;油气回收;应用进展1.引言我国近年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汽车数量也因此而高速增长,加油站的数量也相应增多。

加油站的增多为大家带来了便利,也带来一些安全隐患。

汽油是一种易挥发的石油产品,在储运、收发过程中会向大气散发大量油气,据有关部门估算我国每年汽油油气损失高达数万吨。

以某加油站提供数据,其每天加油量4万升,已增设油罐车密闭式卸油装置,按油气浓度60%,油气质量为1.5Kg/m3计算,其每天节省60Kg汽油挥发,一年可以节省约20吨汽油损失。

如此大量油气散发到大气中去,既严重污染了环境,又浪费宝贵的能源,还对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抑制油气挥发,限制油气扩散,回收油气再利用是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一个重要研究课。

国家标准GB50156—2002《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施工规范》第4、6点规定了油气回收的要求。

2.加油站油气回收处理技术汽车加油站油品具有易燃、易爆、易挥发、易流失等特性。

汽油在灌装过程。

分子运动不断加剧,分子的平均能量加剧.从而使具有溢出液体表面能力的分子增多,液体挥发增加。

油料挥发性大,极易形成爆炸性环境和对环境的污染,而且挥发带来轻质馏分的减少,不但造成数量的损失,也使油料质量变坏。

因此尽量减少油蒸气挥发,就能确保油料质量不致于变坏。

同时保护环境及提高安全可靠性。

加油站油气回收分别由二个系统组成。

第一个系统是指油罐车密闭式卸油.目的是防止卸油时溢散及挥发;第二个系统是指车辆在加油时油气回收,目的也是防止车辆在加油时挥发。

《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技术与应用交流》

《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技术与应用交流》

项目主要设备的提供方,以及项目改造的施工单位,积极配合各地市公司组织的油气回收系统培
训工作,与加油站各级管理人员对油气回收改造项目的相关知识进行学习和交流。
提 纲
一、油气回收系统组成及原理 二、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改造项目内容 三、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运行管理
第一部分
油气回收系统组成及原理
一、油气回收系统组成及原理
2.1、油气回收系统改造施工内容
清洗油罐 土建施工
油罐油品转运、清罐、注水 管沟挖填等配套土建施工 卸油口改造 增设卸油油气回收(一次回收)管道 增设加油油气回收(二次回收)管道
改造
施工内容
工艺施工
增设集液罐装置(视现场管道放坡情况)
增加油罐防溢措施(卸油防溢阀) 通气管、油罐附件等配套工艺改造
加油机改造
O型圈必须涂抹润滑脂。
• 加油机改造后隔爆仓密封恢复。 • 维修更换设备,必须使用同一厂家及品 牌的二次油气回收设备。
安装时间
• 在清罐排水前完成加油机改造

缺失隐患:检测不达标、设备损坏、密闭失效、安全数质量事故
二、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改造项目内容
2.3、系统主要设备介绍

2.3.1.一次油气回收阀门安装介绍
二、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改造项目内容
2.4、系统检测

2.4.1.相关名词解释
密闭性
油气回收系统在一定气体压力状态下的密闭程度。
液阻
凝析液体滞留在油气管线内或因其他原因造成气体通过管线时的阻力。即油气通过一、
二次油气回收管道时,管道内对气体的阻力。
气液比
是指加油枪出油量与加油枪回气量的比值。每加1升体积的汽油,应回收1.0-1.2升范围内 的饱和油气为合格标准。

油气回收技术在加油站中的应用

油气回收技术在加油站中的应用

2.2 吸收法吸收法回收油气,主要是在分离的过程中,通过促使吸收塔底部进入高浓度油蒸气和塔顶喷淋而下的吸收剂进行充分接触,然后利用油气在不同吸收剂的溶解度不同的特性,实现对难熔解组分的分离。

吸收塔的大部分油气都可以被吸收液吸收,之后还要对剩余的大量容器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工作。

使用吸收法的时候,需要选择对汽油组分的溶解度较高的吸收剂,而且也要保证吸收剂具有良好的可再生性能。

目前常用的吸收剂包括柴油、低温期油和有机溶剂。

目前常用的吸收方法包括常温常压吸收法和冷吸收法。

常温常压吸收法在正常的条件下操作,必须要保证气液能充分接触,才能保证吸收的效果,而且要降低压力的损失,所以使用该方法对于吸收剂的要求比较严格。

冷吸收要求温度在低于0℃进行,使用该方法也需要使用防冻剂避免出现吸收大堵塞的问题,但是甲烷等轻质易挥发的有机化合物不容易被吸收。

2.3 膜分离法膜分离法的原理为高分子膜对于油气的优先透过性要比其他物质更高,所以在一定压力的推动下,能够让油气空气的混合物穿过膜之后过滤掉空气,实现油气的回收。

目前的技术,一般膜片为三层有不同材料构成的复合结构,分别起到不同的隔离作用,表面层的致密硅胶曾具有分离作用、中间层的材料是聚丙烯腈,最内层为无纺布。

中间层的主要作用在对整个结构进行支撑,这样就能够让膜有更高的机械强度。

3 油气回收系统的使用3.1 一次油气回收系统卸油油气回收系统也被称为一次油气回收系统,可以将汽油油罐车卸油时产生的油气回收到油罐车的密闭油气回收系统当中。

该回收系统的原理由于汽油从油罐车卸入油罐,油罐的压力会增大,油罐车的压力减小,之后油罐中的油气就会在压力的作用下,经过管道压入油罐车,实现回收的目的[3]。

3.1.1 一次油气回收系统的操作卸油之前,需要对储油罐的压力调节阀/真空压力阀的状态进行检查,确保阀门在常开状态,对于汽油罐气管上的紧急放空阀需要控制其处于常闭状态,埋地罐也要处于阀门常闭状态。

油气回收技术pdf

油气回收技术pdf

油气回收技术pdf
摘要:
一、油气回收技术的定义和意义
二、油气回收技术的应用领域
三、油气回收技术的工作原理
四、油气回收技术的实施方法
五、油气回收技术的效果分析
六、油气回收技术的发展趋势
正文:
一、油气回收技术的定义和意义
油气回收技术是指将油气田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液进行处理,从而回收其中有价值的组分,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的一种技术。

这种技术对于我国石油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二、油气回收技术的应用领域
油气回收技术广泛应用于石油、天然气开采、储运、加工过程中。

在这些领域,油气回收技术可以有效减少油气资源的浪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油气回收技术的工作原理
油气回收技术主要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方法对油气田废气、废液进行处理,从而回收其中有价值的组分。

物理方法包括冷凝、吸附等;化学方法包括催化裂解、氧化还原等;生物方法包括生物降解、生物吸附等。

四、油气回收技术的实施方法
油气回收技术的实施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是废气、废液的收集和预处理,目的是去除杂质,提高油气回收的纯度;其次是采用适当的方法对废气、废液进行处理,回收其中有价值的组分;最后是对回收后的产品进行加工和利用。

五、油气回收技术的效果分析
油气回收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石油资源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据统计,采用油气回收技术后,石油资源的利用率可以提高10% 以上,环境污染程度降低50% 以上。

六、油气回收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石油资源的日益减少,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油气回收技术在未来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浅析油气储运中油气回收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浅析油气储运中油气回收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浅析油气储运中油气回收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当前,如何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高石油资源的利用效率已经成为了世界性的热议话题。

我国在油气回收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研究成就,比如说通过采取吸附法、低温分离法、膨胀制冷法、复合制冷法等几种方式,降低石油资源使用对于大气的污染,推动我国整体经济的更好发展。

标签:油气储运;油气回收技术;发展;应用引言油气回收是指在装卸汽油和给车辆加油的过程中,运用吸收、吸附或冷凝的方式将分离挥发的汽油进行有效收集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把会挥发的气态汽油转化为液态的汽油,不仅能有效的把汽油进行吸收,提高对汽油的利用率,还可以大面积的减少对空气造成的污染以及对人们身体健康带来的危害。

1 油气储运中油气回收技术应用的必要性(1)油气回收能够降低油气蒸发的总数,缩小油气损耗。

这主要是因为油气回收技术能够通过降低油气蒸发总数来缩减油品质量,从而降低石油运输的干扰与应用。

此外,油气蒸发也能干扰到正常状态下的启动性能,降低油品蒸发的总数,从而更好地缩减油气储运过程中的耗费。

(2)油气回收消除了对于人体的伤害,保证了生态环境的洁净性。

在油气储运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石油蒸发,从而对周边植被、人体健康带来一定危害。

这主要是因为,油气中含有二甲苯、丁烷等有毒成分,通过空气流动能够对人类的呼吸道造成加大伤害,并埋下后续患癌的隐患,对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造成不良影响。

(3)油气回收能够有效消解根本隐患,确保气体排放安全。

在油气储运过程中,油气挥发不仅能够污染到周边环境,同时也会埋下火情隐患。

此外,由于加油站都会设置高空排放通气管路,并在周围安置了若干个汽油储罐,当卸油槽车运至目的地后,会蒸发出较高饱和度的蒸汽汽油,使得呼吸帽的外侧汽油累积过多。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遇有明火或静电,那么则极易引发爆炸隐患。

汽油回收技术在油气储运过程中,能够切断一些危险隐患,提高气体排放的安全性。

2 油气回收技术2.1 吸附法吸附法在油气回收的使用过程中,通过利用活性炭,活性纤维等一些吸附力较强的物质对挥发在空气中的油气进行吸收,利用其本身存在对汽油可空气的附着力,采取有效的脱附方式对油气和空气中其他物质进行区分,以达到油气和空气分离的目的。

对油气储运中油气回收技术的应用分析

对油气储运中油气回收技术的应用分析

对油气储运中油气回收技术的应用分析摘要:石油和天然气在工业生产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其可以作为人们生活和工业生产的重要能源。

油气在运输中经常会受到温度、湿度以及光照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油气中会存在一定的有害气体。

这些有害气体如果不能得到有效地处理,很容易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并且还会导致环境污染。

为了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以及环境,在油气储运中必须要加强油气回收技术的应用,从而有效地减少有害气体对环境的污染。

关键词:油气储运;油气;回收技术引言:油气回收技术在油气储运中应用比较广泛,其主要是通过吸收或者吸附等方式对油气进行回收利用,从而减少油气对环境的污染。

油气回收技术主要是将具有一定挥发性的油品和天然气等气体进行分离,然后再将分离出来的气体进行处理,从而有效地降低油气对环境的污染。

一、油气回收的基本原理目前,在我国油气回收技术已经得到了快速地发展,其已经成为了我国油气储运事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油气回收技术中,吸附法和吸收法是两种比较常用的方法。

吸附法主要是通过采用一定的吸附剂来对油气进行吸附,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目前在我国已经有很多的企业采用了这种方法。

在油气回收中,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利用凝气器来对气体进行处理。

凝气器主要是利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液体混合物,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相变所形成的气体混合物来对气体进行回收利用,从而减少能源的浪费。

在实际的操作中,凝气器主要是利用汽化和冷凝两种方式来进行气体回收工作,从而减少了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二、油气储运中油气回收技术应用的重要性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对油气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这就导致我国的油气储运工作也越来越重要。

但是,由于油气储运工作中会产生大量的油气,如果不能进行有效地回收利用,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而且还会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而在油气储运工作中,油气回收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通过油气回收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油气对环境的污染,而且还能够有效地提高油气的利用率。

油库油气回收技术的具体应用

油库油气回收技术的具体应用

1.2 油气回收的技术原理回收油气期间,由于汽油内部烃类物质的含量比较高,应用单一的回收方法很难达到回收的效果。

因而,就要使用多种方式来混合应用,其中将冷凝法和吸附式的方法组合,然后应用二级冷凝制冷的方法,来保证制冷装置内部的油气温度可以保持在-75℃左右,这时就会使油气内部92%汽油冷凝,然后转化为液态物质。

此外,有近8%低碳油气需要利用活性炭来吸收,以此来保证油气的回收技术实用性较高。

设备管理员通过应用油气冷凝设备和油气的自动输送设备,以及吸附设备和技术的控制模型,结合相应的工艺技术,来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回收机制,控制措施,来保证管理比较高效。

在常温状态下,收集油气时,需要使用防爆的鼓风机来送入冷气,以保证传感装置可以正常的运作。

结合发油量来应用变频设备进行处理,在装修卸油期间,要及时地将挥发出来的油气收集起来。

应用吸附冷凝吸收的方法,来减少油气对外界自然环境带来的污染,及时地将汽油从气态转变为液态[2]。

在回收油气期间,要重点地考虑以下因素。

首先,在环境温度较高的状态下,湿度较低区域内部,可以运用活性炭来吸附油气。

在一些高湿度的地区,可以应用冷凝油气的回收技术。

2 油气回收技术在油库中的应用流程分析在构建油库管理体系中,要根据油库的使用需求来建立技术模型,实现油库的统筹管理,确保回收流程比较合理,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

并且还要确保油气的回收技术有较强的实效性,以及能够提高自身的环保性和经济效益。

在回收油气期间,整个装置会处于一个封闭状态来运行。

有些油气的回收装置更多的是采用箱式结构,这样才能够确保技术应用比较便捷。

在油气回收期间,要确保周围的温度处于低温状态和常压状态。

然后在回收期间,应用一些防爆的设备,以保证油品运输人员生命安全,避免出现爆炸事故,使整个装置可以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来提高油气回收的处理效率[3]。

在完成设备操作之后,也要建立完善的系统化处置机制,保证整个体系运行得比较通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油站油气回收技术分析与应用摘要:通过对加油站油气回收技术中的吸收法、吸附法、冷凝吸附法及膜分离法等工艺特点的分析,对其运行效果进行比较,在把握行业动态,对各种油气回收技术在经济性、安全性等方面进行严密的论证,为油气回收技术的应用提供数据参考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加油站油气回收应用汽油是现代社会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资和商品,随着经济发展使用量越来越大,排放的油气量也与日俱增。

油气组分中含有多种苯类化合物、烯烃等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

2007年,国家环保部开始重视汽油挥发造成的一系列环境问题,相继颁布了《油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950-2007),《油罐车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951-2007),《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952-2007),标准规定全国各地的石油企业均需对其所属油库、加油站实施油气回收,实现油气达标排放[1]。

以上海市为例,上海市拥有储油库20余座、加油站800余处、油罐车300余辆,这些污染源大多没有安装油气回收处理设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未受控制的油气按照成品油折算每年已超过2万吨,上海每年因此损失近2亿元人民币,既造成了大气环境污染,浪费了宝贵的油品资源,更是形成雾霾天气的重要原因之一。

北京地区在奥运前率先组织了加油站等储运系统加装油气回收装置,2008年6月,改造工程基本完成,设备全面投入运行。

在世博会和亚运会之前,上海和广州也组织了加油站安装油气回收系统,“十二五”期间,全国将有计划有重点地推广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改造,各地方企业对其所辖范围内加油站实施油气回收工作将是今后环境保护工作的趋势所在[2~3]。

1 油气回收技术分析随着油气回收技术的发展,新技术不断涌现以适应油气自身特点的变化和节能环保的要求,目前油气分离回收处理方法大致可分为吸附法、吸收法、冷凝吸附法及膜分离法等,吸附法、吸收法因所涉及的吸附床或吸收塔体积较为庞大,运行维护较为复杂,在油气回收量很大的场合时才能显示出较好的经济效益;对于市中心区域人口密集地区的加油站,就应该选择投资少、易维护,并能够有一定回报的油气回收技术,经分析比较,冷凝吸附法、膜分离法及其组合相对较有优势[5]。

1.1 吸附法吸附法加油站有两种处理油气的装置:一种是固定式加油站,一种是油罐车携带式。

吸附法处理装置围绕吸附柱为中心装置,结构简单易操作,成本低廉,但是因为吸附剂会在该过程中脱附再生,所以该装置要将吸附和再生统一在一起,这样就会比吸收法价格高。

我国国内加油站系统普遍适用的是加油站分散吸附,也就是统一集中吸附柱之后进行再生,以及回收油气和燃烧等阶段,这种操作方式会降低成本[6]。

新日本石油株式会社针对硅胶-活性炭研究出一种工艺流程基本类似于活性炭吸附法的吸附法油气回收技术,但是将吸附剂改为硅胶和活性炭两种。

技术创新点如图1所示。

该方法可以最佳的使用填充物中上层硅胶和下层活性炭的双重吸附剂的吸附性能。

从图中可看出,硅胶对高浓度的油气吸附容量大于活性炭,而活性炭对不同浓度油气吸附容量差别不大。

先用硅胶吸附高浓度的油气,再用活性炭吸附浓度已大幅降低油气,充分利用两种吸附剂的吸附性能。

同时,也利用了硅胶不燃烧的特点,及活性炭吸附低浓度的油气,放热较少的特点,从工艺技术上解决了活性炭吸附放热的安全问题。

由于同样体积的两种吸附剂床层拥有比单一吸附剂床层更大的吸附容量,因此,同样处理量的装置,硅胶-活性炭吸附工艺小于活性炭吸附工艺,建造费用、运行费用、维护费用及占地面积都小于活性炭吸附装置。

从总体来看,硅胶-活性炭吸附法油气回收技术优于活性炭吸附法油气回收技术。

1.2 吸收法吸收法加油站油气回收装置一般有两类:常温常压吸收法和低温常压吸收法油气回收装置。

吸收法处理装置结构相对简单,其主要设备为吸收塔,单套装置相对投资少,吸收法的效果与吸收剂的选用有关,目前使用的吸收剂有汽油、柴油和配制的专用吸收液[6]。

由于吸收过程是对全部油气的吸收,为了控制空塔速度和给予气液充分的接触时间(即停留时间),吸收塔的规模很大,需要很大的空间,大的气体处理量情况下,塔高在10 m以上,如图2所示,整个装置的占地面积和空间很大。

但如果每个加油站都建立一套装置,其费用也较高。

吸收法的能耗在几种油气回收技术中最大。

另外,回收率低,尾气排放浓度高,也是吸收法的最大缺陷[7]。

1.3 冷凝吸附法现在,冷凝法和吸附法相结合目前是比较流行的方法,也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如图3所示,冷凝吸附法油气回收装置中的冷凝装置为二级制冷过程,先对油气进行预冷凝,将地下罐油气的温度冷凝至4℃左右,冷凝液通过坡向地下罐的管线流回到地下罐,通过另一个一定高度溢流管将分离出来的水排出[8]。

冷凝气体进一步冷凝至-40 ℃~-50 ℃进入下一个吸附环节,吸附环节需并联使用两个同样规格的吸附罐,一个用于吸附,一个用于再生,两个交换使用,每1 h交换一次,吸附剂使用改性硅胶。

再生过程则首先需要进行吸附塔的切换,待再生的塔采用抽真空的方法进行再生,抽真空直至吸附塔内的真空度达到-0.09 MPa以下,再生时间约为半小时。

再生过程产生的含高浓度的油气通过管道返回到地下罐,会使地下罐内气体的压力略有提高。

但由于冷凝装置的处理量为 2 m3/h,再生过程产生的油气量为44 L/h以内,再生过程返回到地下罐的油气量为每小时44 L,远小于一支油枪210 L/h的油气排放量,因此,再生过程返回到地下罐的油气量对冷凝装置几乎不产生任何影响。

1.4 膜分离法其原理基于膜对气体的渗透性,利用一定压力下混合气体中各组分在膜中具有不同的渗透速率而实现分离。

如图4所示,实际操作过程是气体分子首先被吸附并溶解于膜的高压侧表面,然后借助浓度梯度在膜中扩散,最后从膜的低压侧解吸出来,即所谓的“溶解—扩散”机理。

整个系统保证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回收率达到98%以上[9]。

膜分离装置要求稳流、稳压气体,可以通过监测油罐的压力来控制回收系统的间歇式自动操作,一般前置一个缓冲罐(气囊、气柜),分离膜在油气浓度低、空气量大的情况下,易产生放电层,缓冲罐的作用也体现在此,若不设置缓冲罐,由于压缩机具有3.5 bar的压力,可能加大装车过程的油气挥发量。

加油时,特制的加油枪将加油时挥发出的油气抽回油罐,当油罐压力升高到一定值时,膜分离装置自动启动。

油罐排放出来的油气进入膜分离装置,油蒸气优先透过膜,在膜的渗透侧富集,再经真空泵返回油罐。

脱除油气后的净化空气则直接排入大气。

随着油罐中空气的排放,油罐的压力不断下降。

当油罐的压力降低到正常水平时,膜分离装置将自动停止运行,整个系统密闭。

如此往复,完成油气回收过程。

安装膜分离装置后,一个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加油内的空气质量显著提高,经测定,膜处理装置排放气中的油气体积分数可降至0.5%左右。

各种油气回收技术的工作原理及性能比较见表1。

2 油气回收技术选取原则根据国内加油站油气回收的实施现状,由于加油站油气排放的不稳定性,安装独立的整套油气回收装置成本较大,对于小型或城市中心区域之外的加油站尽量在加油站安装油气收集装置,收集油气经油罐车运回油库或炼油厂进行后端处理,相对节省成本;对大型或处于城市中心区域的加油站可选择文中介绍的油气回收处理技术,形成一个独立油气回收系统,以便于保证市区的大气环境质量,选取的原则可大致遵循以下几点:(1)在高温度、低湿度地区可以选用活性炭吸附法,该技术的最大优点就是可以通过改变装置操作的运行条件,使出口气体中非甲烷总烃的浓度降到很低的数值,达到排放标准的要求。

(2)在高湿度地区(尤其是南方临海地区)宜选用冷凝吸附油气回收工艺。

如果环保标准要求排放的油气含量低于10 mg/L,则选用活性炭+硅胶吸附法比较经济[10],反之选用冷凝吸附油气回收工艺更为合理。

(3)吸收法适用的范围相对较小,常温常压吸收法的吸收效果有待进一步改善,而低温常压吸收法在投资和运行成本上非常高,在国内暂无长期运行的成功案例。

(4)膜分离法工艺相对简单,处理效果非常好,但初期投资费用很高。

绝大部分膜及组件需进口,并且膜的使用寿命基本在10年以内,目前国内也很少能得到膜分离油气回收技术的单位气体处理量的能耗结果以及尾气排放浓度的稳定数值。

3 油气回收技术展望油气回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一方面,既有许多油气回收和控制理论和技术需要研究和探讨;另一方面,又需在生产实践中多做扎实的具体工作,并且不断的开发新的油气回收技术也是势在必行,从目前的发展方向上来说,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1)吸附法回收技术相比其他技术都要成熟,今后的研究重点应该放在高质量吸附剂的筛选、装置关键零部件的优化上,也需要更多关注其在工艺设计、参数确定等关键问题的解决,如本文所提,将吸附技术与冷凝技术更好的联合使用也是将来发展的方向。

(2)常温常压吸收法虽然有其局限性,但是其回收技术具有一定的优势,需要重点研究开发性能良好的吸收液,并找到逐渐降低其能耗的方法。

(3)冷凝法在工艺上是比较成熟的,研究的重点应该集中在如何降低其使用成本。

(4)膜分离技术回收油气发展前景广阔,研究的重点应该注重在膜材料特别是无机膜的开发研制、膜分离与其它油气回收法联合使用的新工艺方面。

参考文献[1] 何新平,钱程.油气回收是提高油气资源利用率的必要之举[J].中国计量,2012,4:19-21.[2] 张健.上海市油气回收治理环保监测若干问题的探讨[Z].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2011.[3] 史小春,钱华,戴海夏,等.上海加油站各环节油气排放情况[J].三峡环境与生态,2011,33(6):51-56.[4] 周毅,赵晓刚.加油站移动式回收工艺及装置应用研究[J].后勤工程学院学报,2011,27(2):42-45,68.[5] 朱一萌.加油站油气回收方案浅析[J].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010,32(2):370-372.[6] 王海波,刘念曾,彭德强.加油站油气回收处理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进展[J].石油化工环境保护,2002,25(2):35-38.[7] 李新建.浅谈油气回收技术[J].甘肃石油和化工,2008,4:8-10,30.[8] 张蕾,沙海涛,李学敏,等.加油站油气回收技术探讨[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23:87-89.[9] 那强.油气回收技术的比选[J].江西化工,2009,6(2):45-48.[10] 冯展杭.油气回收技术在储运系统的应用[J].安全、健康与环境,2011,11(1):37-3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