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化工产业现状及竞争力分析
石油化工产业论文15篇(石油化工产业现状及竞争力分析)

⽯油化⼯产业论⽂15篇(⽯油化⼯产业现状及竞争⼒分析)⽯油化⼯产业论⽂15篇⽯油化⼯产业现状及竞争⼒分析⽯油化⼯产业论⽂摘要:中国的⽯油化⼯产业现在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龙头产业,⽀撑着中国的国民经济发展。
促进国民经济能够持续⾼速的前⾏。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的趋势,在国际化市场上,不仅仅是中国,整个⽯油化⼯产业都要⾯对前所未有的调整。
唯有把握住时代的发展契机,确⽴适宜的发展策略,制定相应的保障措施,才能真正提升我国中国⽯油化⼯产业的综合竞争⼒,同时也是为中国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做出贡献。
关键词⽯油化⼯产业⽯油论⽂⽯油⽯油化⼯产业论⽂:⽯油化⼯产业现状及竞争⼒分析⼀、中国⽯油化⼯产业的现状中国市场经济的系统加强和优化,中国政府增强了监管,中国的⽯油化⼯产业进步所必备的⽐较公正的市场⼤环境可以说初步达到。
国家先后颁布了相关领域的⼀系列法规和规范,推动解决炼油和⼩炼油问题,坚决地志在制⽌⼟法炼油,增强原油配置系统的运营;实施成品油的集中批发,保证成品油流通秩序,梳理和优化成品油在零售领域的规范性;在价格⽅⾯,致⼒于推动原油的价格以及成品油的价格和国际价格同步,建⽴起公平的市场⼤环境,使得中国的⽯油化⼯发展有⽐较好的发展环境。
近些年,国家在中国⽯油化⼯⼯业的改⾰领域投⼊了⽐较⼤⼒度的重新组织,⼤⼤提升了相关⾏业内⽯油化⼯⼯业企业的综合竞争⼒。
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政府在⽯油化⼯⾏业领域的改⾰,成功组织建⽴了中国⽯油和中国⽯化两个最⼤的国有集团公司。
进⼊21世纪后,中国⽯油和中国⽯化两⼤集团公司的主要发展⽬标集中在和国际⽯油化⼯产业的接轨上,参考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和运营制度,分别建⽴了股份制,⽽且在中国和海外纷纷上市。
⼆、中国⽯油化⼯⼯业的发展机遇(⼀)国际环境在世界经济的整体稳定发展背景下,⽯油化⼯⼯业上下游产品的需求保持着⽐较稳定的增加。
⽽因为美国经济的复苏,以及中国在经济⽅⾯过去三⼗年的迅速增长,带动了全球经济。
石油化工行业现状分析报告

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市场风险
石油化工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大, 投资者需关注市场动态,避免因 市场价格波动造成的损失。
政策风险
各国政府对石油化工行业的政策 调整可能对投资者产生影响,投 资者需关注政策变化,及时调整 投资策略。
环保风险
石油化工行业是高污染行业,投 资者需关注环保法规的变动,确 保合规经营。
行业投资价值综合评估
06
石油化工行业投资价值分析
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市场增长机会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 长,石油化工产品的需求持续增 长,为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
间。
技术创新机会
石油化工行业在技术研发和创新方 面不断取得突破,为投资者提供了 通过技术创新获取竞争优势的机会 。
政策支持机会
各国政府对石油化工行业的政策支 持力度加大,如税收优惠、财政补 贴等,为投资者降低投资成本。
行业历史与现状
发展历程
石油化工行业经历了从建国初期的起步阶段,到改革开放后的快速发展阶段, 再到目前的转型升级阶段。
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石油化工行业面临着产能过剩、环保压力加大、能源结构调整等多 重挑战,同时也面临着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等机遇。
02
石油化工行业发展分析
行业发展概况
石油化工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 支柱产业,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
行业分类
根据产品类型和应用领域,石油 化工行业可以分为石油炼制、石 油化工、天然气化工等子行业。
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支柱产业
石油化工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产业之一,其产值和利润在工业领域 中占据较大比重。
产业链关键环节
石油化工行业是整个石化产业链的关 键环节,其产品广泛应用于能源、交 通、建筑、纺织、电子等领域。
中国化工行业区域分布格局及竞争现状分析

中国化工行业区域分布格局及竞争现状分析引言中国化工行业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快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对中国化工行业的区域分布格局以及竞争现状进行分析,并对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区域分布格局中国化工行业的区域分布格局呈现出一定的特点。
以下是对主要化工产业区域的分析:1. 华北地区:位于中国化工行业的核心地带,包括北京、天津和河北省。
这一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和交通便利的优势,发展了大量煤化工和石油化工企业。
2. 华东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和山东等地。
该地区经济发达,有较好的基础设施和市场环境。
化学制造、精细化工和新材料等化工产业在此地区有较强的竞争力。
3. 华南地区:包括广东、福建和广西等地。
这一地区经济活跃,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加工制造优势。
特色化学品和塑料加工等产业在此地区有较大的潜力。
4. 西南地区:包括四川、重庆和云南等地。
该地区资源丰富,如天然气、石油和盐等。
石化和化学肥料等产业在此地区有一定规模。
5. 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等地。
这一地区历史上是中国化工行业的重要产区,但近年来面临着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挑战。
竞争现状中国化工行业存在一定的竞争现状,以下是对主要竞争因素的分析:1. 技术水平:技术水平是化工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拥有先进技术和专利能够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 资源利用效率:合理地利用资源和能源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
化工企业应注重节能减排和环保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 市场需求和产品质量:了解市场需求并提供高质量的产品能够赢得竞争优势。
企业应关注消费者需求变化,提供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4. 品牌和品质信誉: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品质信誉能够吸引更多客户,并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
企业应注重品牌建设和质量管理。
发展趋势展望中国化工行业在未来仍将面临一些挑战和机遇,以下是对发展趋势的展望:1. 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化工行业将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推动技术创新和绿色可持续发展。
中国石油化工行业的现状与未来走向

中国石油化工行业的现状与未来走向1.引言1.1 概述概述:中国石油化工行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对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中国石油化工行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然而,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等问题也日益凸显,迫使这一传统行业不得不面临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的挑战。
本文将从中国石油化工行业的现状和未来走向两个方面展开探讨,深入分析中国石油化工行业的产业规模与重要性、主要发展趋势、挑战与机遇,以及绿色发展与可持续性、技术创新与转型升级、国际市场竞争与合作等未来走向。
通过对行业的深入剖析,旨在为政策制定和企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要点:1. 介绍文章的整体结构和安排,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部分。
2. 解释每个部分的重要性和内容,以让读者清楚了解本文的主要论点和论据。
3. 说明每个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连接,以确保整篇文章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4. 提醒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应关注哪些重点信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文章的内容。
5. 最后,可以对文章结构部分进行总结,强调整体结构的合理性和逻辑性,为下文的内容做好铺垫。
1.3 目的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石油化工行业的现状与未来走向进行全面分析,为读者提供对该行业发展的深入了解。
同时,通过对产业规模、发展趋势、挑战与机遇的剖析,以及绿色发展、技术创新、国际竞争与合作等方面的探讨,旨在为行业相关企业和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以推动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国际竞争优势。
最终目的是为中国石油化工行业的未来发展提出可行的政策建议和展望。
1.4 总结通过对中国石油化工行业现状与未来走向的分析,可以得出一些结论。
当前,中国石油化工行业规模庞大,对国民经济的支撑作用不可小觑,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环境污染、能源消耗等问题。
在未来,绿色发展与可持续性将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方向,技术创新与转型升级也是必不可少的。
石油化工行业分析

石油化工行业分析石油化工是一种重要的工业领域,覆盖了石油提炼、石化、化学工业等多个领域。
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是现代化工产业的基础。
本文对石油化工行业进行分析。
一、行业现状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当时随着石油工业的兴起,石油提炼和加工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
随着化学行业的发展,化学合成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使石油化工行业实现了快速增长。
目前,我国的石油化工行业从化工产品结构上来看,化学合成材料和乙烯产业占据了主导地位。
其中,在乙烯产品中,聚乙烯和乙烯二聚体是两个最为主流的产品。
聚乙烯是塑料工业的重要原料,也是中国化工产业的主导产品。
乙烯二聚体是一种用于制造导热油、分离材料等产品的高科技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二、行业优势1. 巨大的市场需求。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原料、产品的国际流通越来越频繁,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2. 产业链的完善。
随着先进的化工技术和生产工艺的推广,石油化工行业的产业链不断完善,从而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包括原油开采、石油储运加工、石化产品制造等多个环节。
3. 技术不断创新。
石油化工行业的技术不断创新和提高,尤其是新型材料、化学工艺等方面的技术取得了重要进展,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行业挑战1. 原材料短缺和价格波动。
石油化工行业的原材料主要是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这种资源的供应不稳定性和价格波动性一直是行业的制约因素。
2. 竞争加剧。
随着国内石油化工行业不断发展壮大,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需要企业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来保持市场竞争力。
3. 环境污染问题。
石油化工行业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害废气和废水等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需要企业加强环保措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四、发展趋势1. 增加产品附加值。
未来石油化工行业将更加注重增加产品附加值,打造自主品牌,降低产品的依赖性,从而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背景:石油化工行业

背景:石油化工行业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及未来前景分析一、石油化工行业概述1.1 行业背景与历史石油化工是指以石油、天然气等为主要原料,经过物理、化学和生物技术方法加工而得到的各类产品。
石油化工行业始于20世纪初,随着科技进步和全球经济发展,逐渐崭露头角并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产业之一。
该行业涵盖了能源、化肥、塑料、橡胶、合成纤维等多个细分领域。
1.2 市场规模及增长趋势石油化工行业是全球市场最大、最具活力的产能型行业之一,目前已成为全球制造业主要支柱之一。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石化市场总产值超过4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5.7%左右。
预计到2030年,该市场总产值将达到6万亿美元以上,并保持稳定增长趋势。
二、中国石油化工行业现状与问题分析2.1 发展现状及竞争优势中国石油化工行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产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长足发展。
中国石化、中国石油等国内企业在该行业具有较强的综合实力,节能环保技术不断创新和引进成果显著。
2.2 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尽管中国石油化工行业发展迅速,但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资源约束及环境污染对其可持续发展带来压力。
其次,高度依赖进口原材料导致国内市场波动性增加。
此外,科技创新水平与国际领先企业存在差距。
三、未来发展趋势与前景分析3.1 绿色低碳化在市场需求变化和环保压力加大的推动下,石油化工行业正朝着绿色低碳化方向转型升级。
通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废气排放等措施,实现可持续发展,并逐步替代传统高碳产品。
3.2 技术创新驱动石油化工行业必须加强技术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
在炼油、催化裂化、转化等关键领域加大研发和应用力度,推动行业向高附加值产品链条延伸。
3.3 增强国内供给能力针对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对中国的影响,石油化工企业需要增加炼油和生产设施在国内的布局比重,提高自给率和抗风险能力。
四、政策支持与机遇4.1 政府优惠政策国家相关政策鼓励石油化工行业发展,并给予税收减免、贷款支持等优惠条件。
我国化工行业发展现状及所面临的挑战_1

我国化工行业发展现状及所面临的挑战化工行业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命脉和战略平安的重要行业。
2023年以来,我国化工产量成为世界第一,2023年化工产量占全球40%。
与此同时,我国化工行业也渐渐从"高污染、高风险'向"绿色化、高端化'的方向进展。
本文将从化工行业的现状及进展趋势动身,对化工行业在新的经济形势下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探寻促进我国化工行业实现高质量进展的思路。
一、化工行业进展现状化学工业涉及的领域相当广泛,广义的化学工业包括化学品及化学制品的制造、焦炭和精炼石油产品的制造、基本医药产品和医药制剂的制造、橡胶和塑料制品的制造、纸和纸制品的制造、基本金属的制造、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的制造等诸多部门。
化工行业在几乎全部制造行业扮演了重要角色,其行业运行状况关系到国计民生。
受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石化行业新增产能集中释放等因素影响,全球化工行业利润整体呈现下滑趋势。
2023年,我国化工行业的整体进展呈现"营业收入平稳,效益下滑趋缓'的态势。
二、新形势下化工行业进展面临的挑战(一)全球经济衰退,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受全球政治、经济等主要因素影响,2023年全球经济连续连续增长放缓的态势。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为2.9%,与2023年(3.6%)相比,增速进一步下降。
2023年新冠疫情在全球扩散,对全球经济也产生了重大的冲击。
4月14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估计2023年全球经济将萎缩3%。
我国的经济进展也受到了直接冲击,增长压力增大,估计2023年将增长1.2%,相比于1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下调了4.6个百分点。
(二)石油及主要化学品市场价格疲软国家统计局价格指数显示,2023年,石油和自然气开采业出厂价格指数同比下跌3.6%;化学原料和化学品制造业同比跌幅为3.9%。
一些主要基础化学原料和合成材料市场价格持续大幅下挫,市场疲软导致行业整体效益持续保持在低位。
中国石油化工产业现状及竞争力分析

中国石油化工产业现状及竞争力分析蒲波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10)摘要:石油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有非常需求的一种能源。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越加明显,国内与国外在石油开采与利用上有了更多的交流与探讨。
这对中国石油化工企业的发展壮大带来了巨大的帮助。
文章对石油化工产业在中国民生经济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进行了探讨分析,并对当前石油化工产业的发展成果与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究,提出了促进石油化工产业不断发展的一些建议,期望中国的石油化工产业能够拥有更强的生命力以及越来越强的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石油化工;产业现状;竞争力;发展现状中图分类号:TE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4800(2021)15-0011-02DOI:10.19900/ki.ISSN1008-4800.2021.15.006Analysis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s Petrochemical Industry PU Bo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oration, Beijing 100010, China)Abstract: Oil has always been a kind of energy which is in great demand in the process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the tren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becoming more and more obvious, there are more exchanges and discussions on oil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has brought a blow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petrochemical enterprises. This paper discusses and analyzes the important role that petrochemical industry plays in our national economy, and probes into the development achievement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petrochemical industry at present, 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petrochemical industry. It is expected that China’s petrochemical industry will have stronger vitality and stronger market competitiveness. Keywords: petrochemical industry; industry status; competitiveness; development status0引言石油化工行业的主要原材料是石油以及天然气,其通过各种不同的加工方式将这两种原材料加工成为汽油、煤油、柴油等能源以及一些使用在工业生产中的有机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石油化工产业现状及竞争力分析1.我国石油化工产业的现状经过50多年的建设,我国已形成了完整的石油化工工业体系,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石油化工产业经过几次改革重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已经跻身世界石油化工大国行列。
整体实力较强、配套比较完整,具备了较好的发展基础和一定的竞争能力。
原油加工能力、乙烯和三大合成材料生产能力均居世界前列。
2003年底,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达到304亿吨/年,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乙烯生产能力达到578万吨/年,居世界第三位;合成树脂生产能力1720万吨/年,居世界第五位;合成纤维生产能力1150万吨/年,居世界第一位;合成橡胶生产能力139万吨/年,居世界第四位。
2.我国大型石油化工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近几年来,为提高国际竞争能力和整体抗风险能力,我国石油化工工业加大了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的力度,产业结构和企业布局明显改善,形成了一批大型石油化工骨干企业,其中部分企业已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已成为我国石油化工工业的主体。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业布局和产业集中度通过近几年的调整改造,我国石油化工的产业布局进一步改善,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
2003 年我国千万吨级以上规模的炼厂已从1998年的2座增加到7座,乙烯装置在普遍完成第一轮改造的基础上,燕山、上海、扬子、大庆等乙烯装置成功地进行了第二轮改造,生产能力均达70万吨/年以上,齐鲁、茂名乙烯正在进行第二轮扩能改造。
天津、中原、广州和独山子等中型乙烯也进行了以降低生产成本为目标的扩能改造,装_______ 置生产能力均达到20万吨/年以上。
为减少成品油及石化产品的长距离调运,重点扩建了石油化工产品需求旺盛地区的炼油能力和乙烯能力。
2003年长江三角洲和华南沿海地区炼油能力占全国炼油能力的比例比1998年上升2个百分点,乙烯生产能力所占比例上升了4个百分点,缓解“北油南调、西油东运”给交通运输带来的压力。
目前,我国已建成镇海、大连、金陵、高桥、抚顺等一批大型炼油基地,以及燕山、上海、扬子、齐鲁、大庆、茂名、吉林、兰州、辽阳、仪征等一批大型石油化工基地,产业集中度显著提高。
二、装置结构通过不断调整装置结构,已基本趋向合理,已基本适应了资源和市场的需要。
技术改造,提高高含硫原油加工能力,适应进口原油加工量不断增加的需要油加工能力已达到4300万吨。
还增加了加氢裂化、加氢精制和催化重整能力集团公司加氢裂化占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比例继续保持比例已从1998年的质量不断提高的需要。
三、产品质量国执行了国家新的汽、量从5000ppm降到Z000ppm,从今年起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大城炼油产业通过,2003年高硫原1998年时的5%,加氢精制能力所占12%上升到24%,催化重整比例从1998年的6%上升到7%,满足油品与前几年相比,我国石油化工产品的质量已显著提高。
2003年全柴油标准,汽油硫含量从原来的1SOOPPm降到SOOPPm,柴油硫含市汽柴油硫含量已降到50P0pm,质量有了很大改进。
化工产品结构不断得到改善,高附加值产品比重有所增加合成树脂专用料和差别化纤维的比例有较大幅度提高,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
四、我国原 油输转体系 随着原油进口量的不断增加,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原油输转设施的建设 ,已初 具规模,形成了功能比较完善的原油输转体系。
在原油接卸设施方面 ,沿海地区已形成了多个20万吨和10万吨以上不同等级的原油码头 ,2003年10万吨级以上泊位的原油接卸能 力已达到135亿吨。
在陆上原油输转设施方面,我国原油管线总长度已达16800公里,管道 运输比例已达到 90%以上,基本实现原油运输管道化,并初步形成网络,可以满足进口原油 的需要,并为降低原油运输成本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五、我国成品油销售网络在1998年 ,各省市石油公司按地域分别划归中国石油、 中国石化两大集团,1999年开始,为迎接入世挑战,两大集团加快 ,大力发展终端销售网络,扩大零售和直销比 2003年底,我国加油站总数约为 8万多座(其中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两大集团合计 5万座左右,约占全国的60%,成品油总库容约2560 万立方米具备2000万吨的储存能力。
六、我国的石油化工技术开发能力 国炼油与化工 的技术开发成绩显著。
我国炼油工业基本上是依靠自有技术建设和发展的 ,拥有当代世界主 要的先进炼油技术,可以自主建设千万吨级的炼厂。
先后开发成功包括重油催化裂化、加氢 裂化、渣油加氢处理等在内的一系列有特色的成套技术,取得了一批重大的 工业化成果。
其中重油催化裂化和渣油加氢处理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具有独创性的化裂解技术,不 但在国内建成工业生产装置 ,而且成套技术已出口国外。
3.结语 从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和国家经济安全的高度出发,今后一段时期提高我国石油化工产业竞争力的总体 思路是:以加强资源保障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体制创新为动力,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坚持“以 调整促进发展、以发展带动调整”和“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采取“一体化、大型化、 信息化和集约化”的发展模式 ,大力发展石油化工产业。
切实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努力 实现生产清洁化,全面提高石油化工企业国际竞争能力。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说 “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心,信其不可行,则反掌折枝之易,亦无 收效之期。
”可见,缺乏信心的人即使是“反掌”、“折枝”这样的易事也难完成。
信心是每 一个成功者必备的心理素质 ,拥有信心的人才敢于迎击困难 ,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候,仍然保 持乐观奋进的拼搏精神;而缺乏信心的人,总是认为自己无能为力,不敢迎接挑战,最终一事 无成。
从我从教多年对学生的了解情况看,现在的中专生自信心严重缺失。
究其原因 ,包括 如下几个方面:1、从我国的教育体制看,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对学生有关自信心的培养还相 当的欠缺,我们太过于注重学生的知识技能的培养 ,而忽视了能力的培养。
我们的考试只考 学生的知识及其运用,却不管其他能力如何。
2、从学生的学习成绩看,中职学生90%以上 的学生因成绩差,没考上高中,觉得参加高考无望才读中专 ,对学习没有信心;3、从学生的 家庭背景看,中职学生80%以上的学生来自农村,家庭条件相对较差,存在闭塞害羞心理; 4、从家长对学生的期望看,中职学生70%以上的家长的期望值较低 ,还有些家长认为孩子 在学校学生成绩不好,又管不了,走上社会孩子又小,干脆把孩子送到职业学校混大点再 说。
孩子受这种家庭的影响,对自已丧失了信心,致学生对前途没有自信;5、从社会对学生 的评价看,很多人认为中专生就是学习不好的差生,有的还认为他们是双差生,这些都是导 致中专生在人际交往方面没有自信的原因。
目前,中专学生因自信缺失及其他原因而导致出 出严重的心理障碍,甚至引发犯罪现象的也比比皆是。
因此,提高中专学生的自信心。
应引 起社会、学校及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那么 ,如何提高我们中职学生的自信心呢 ?我石油化工工业战略性重组中 为建立全国性油品销售网络奠定了基础。
自 收购、兼并、调整、新建加油站和油库的步伐 例,努力提高国有石油化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六、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从学好专业知识入手,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自信心是不可能凭空产生的,必须要以知识面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等这些良好的素质作为基础,否则,不会有真正的自信。
培养学生的自信,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素质是关键,这就首先要求学生学好专业知识。
我们可以从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做起,从简单的问题入手,降低学习的门槛,轻松地把他们带入学习的殿堂。
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作业,让学生能够自己独立完成,从而逐步树立自信心。
在帮助学生提高专业知识水平的同时,还要加强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广泛,有利于学生发挥提高自信心。
因此,要多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培养体育、音乐、演讲、绘画等方面的兴趣和能力。
另外,还要加强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为适应社会、适应工作打好基础,提高他们步入社会后的职业信心。
二、帮助学生战胜恐惧心理,克服缺点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老师在课堂上提问,有的同学明明知道自己有回答这个问题的能力,却不敢举手发言,原因是内心充满了恐惧,怕万一回答得不好而受批评。
学校开会或班集体活动,若不是老师安排,普通的学生尽抢角落坐,前面的座位或显眼的地方反而空着,他们都不敢表现自我的原因也是因为缺乏自信。
这样,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尝试着做一些不敢做的事。
比如,当众说话,因为当众说话是建立自信心最快的手段。
在课堂上或社交场合尽量鼓励学生发言,不要担心别人会反对他的意见,有人反对也是正常的。
使学生体会道,事情远没有你想得那么恐怖,行动可以将恐惧化为平静。
困难、挫折并不会因为你害怕、你恐惧就会自动消失,担心学习落后,学习也不会因为你心怀恐惧就能进步。
三、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优点,尝试成功的体验我们知道,自信是要有优点、能力、特长做支撑的,不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有长处的自信,那是盲目自大,并非自信。
培养学生的自信要从了解自己的长处入手。
我是采取让学生在开班会的时候列优点清单的办法,对培养学生的自信,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爱迪生说:“自是成功的第一秘决。
”成功来自自信,而成功的经历又能培养自信。
让学生尝试成功的体验,对培养他们的自信作用重大。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寻找一些学生力所能及的事情作为试点,帮助他们多做自己最拿手、容易取得成功的事,不断增加成功的体验,并从成功的愉快体验中增强自己的自信心。
当然,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工作,做为中职学校的教师尤其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尽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奖励,少惩罚,使每位学生都在成功的体验,当学生成功的次数多了以后,他们对自己的看法就会改变,自信心就会增强。
化学化工学院卢江锋09精工0913020035 出师表两汉: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愚以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