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

合集下载

混凝土强度及主要影响因素

混凝土强度及主要影响因素

混凝土强度及主要影响因素摘要:在我国的土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占有很大的比例。

在施工中掌握影响混凝土质量的主要因素,切实控制施工质量,本文从水灰比、水泥、集料、养护等几个方面简要阐述影响水泥混凝土强度的几个主要因素,及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混凝土;强度;影响;因素;质量;控制1、混凝土强度及主要影响因素混凝土在工民建中应用非常广泛,是建筑结构重要的承重结构,防渗防水等措施都是在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基础上实现的,混凝土的质量对工民建施工质量影响深远,进行工民建施工之前需要对混凝土的原料质量进行检查,保证原材料质量合格,不满足施工要求的原材料不能应用于施工,禁止进入施工现场。

混凝土是由水泥、水、细骨料、粗骨料、外加剂、矿物质混合材料,按比例配合,经过均匀拌制,振捣密实成型及养护硬化而成的人工石材。

混凝土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是抗压强度,从混凝土强度表达式不难看出,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混凝土用水水泥强度成正比,按公式计算,当水灰比相等时,高标号水泥比低标号水泥配制出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高了许多。

所以混凝土施工时切勿用错了水泥标号。

综上所述,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水泥强度和水灰比,要控制好混凝土质量,最重要的是控制好水泥和混凝土的水灰比两个主要环节。

此外,影响混凝土强度还有其它不可忽视的因素。

粗骨料对混凝土强度也有一定影响,当石质强度相等时,碎石表面比卵石表面粗糙,它与水泥砂浆的粘接性比卵石强,当水灰比相等或配合比相同时,两种材料配制的混凝土,碎石的混凝土强度比卵石强。

因此我们一般对混凝土的粗骨料控制在3.2cm左右,细骨料品种对混凝土强度影响程度比粗骨料小,所以混凝土公式内没有反映砂种柔效,但砂的质量对混凝土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砂石质量必须符合混凝土各标号用砂石质量标准的要求。

由于施工现场砂石质量变化较大,因此现场施工人员必须保证砂石的质量要求,并根据现场砂含水率及时调整水灰比,以保证混凝土配合比,不能把实验配比与施工配比混为一谈。

影响砼强度的主要因素

影响砼强度的主要因素

影响砼强度的主要因素
影响砼强度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水灰比:水灰比是水与水泥质量之比,水灰比越小,即水的含量相对较少,砼的强度通常会越高。

2. 水胶比:水胶比是指水与水泥和凝胶材料(如粉煤灰、矿渣等)的质量之比,水胶比越小,砼强度通常会越高。

3. 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水泥、骨料(如砂、石)和水的比例,不同的配合比会对砼的强度产生影响。

4. 使用的骨料:骨料的质量和粒径分布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骨料应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适当的粒径分布,以提高砼的强度。

5. 加入的掺合料:掺合料如粉煤灰、矿渣等可以增加混凝土的细观结构,提高砼的强度。

6. 养护条件:混凝土在养护期间需要保持适当的湿度和温度,以促进水泥的水化反应,提高砼的强度。

7. 施工工艺:施工工艺的合理与否会影响砼的强度,如搅拌时间、振捣程度和
浇注方式等。

良好的施工工艺可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致密性,提高砼的强度。

需要注意的是,砼强度受多种因素影响,不同的具体情况可能会有不同的影响因素。

因此,在设计和施工时需要综合考虑各个因素,以确保砼的强度满足要求。

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及措施

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及措施

试点论坛shi dian lun tan184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及措施◎高正摘要:本文分析了水泥强度等级,水灰比,骨料质量等内部因素以及施工条件,硬化温度,湿度和使用年限等外部因素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来控制混凝土的强度,设计和施工要求,以确保建筑物的结构安全。

关键词:混凝土强度;因素;措施混凝土是一种人造石材,通过将水泥,沙子和石头与水混合而固化并硬化。

混凝土具有许多优点,例如耐用性,经济性和可加工性,使其成为土木工程中最常用的主要建筑材料之一。

但是,由于混凝土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受到外部环境的严重影响,因此混凝土质量的形成对外部干扰非常敏感,从而导致混凝土的可加工性差,坍落度破损,混凝土离析,表面蜂窝状和混凝土的强度可能会发生设计要求和质量问题,例如强度变化和均匀性差。

混凝土的高强度直接影响建筑物的结构安全。

在严重的情况下,建筑物倒塌并威胁到人们的生命。

一、影响混凝土强度主要因素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是混凝土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

许多混凝土强度测试表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水泥石和骨料之间的粘合强度有关,粘结强度取决于水泥的强度等级,水灰比和集料的性能。

土壤强度还受建筑质量,维护条件和使用年限的影响。

(一)水泥的强度等级和水灰比水泥强度等级和水灰比是决定混凝土强度的最重要和决定性的因素。

水泥是混凝土中的活性成分,当水灰比恒定时,水泥的强度水平越高,水泥与骨料之间的结合力越强,而配合的混凝土越强。

如果水泥的强度水平是恒定的,则水灰比越小,则所配制的混凝土越坚固,否则它将更低。

水合水泥所需的水量是恒定的,通常占水泥质量的23%。

因此,当混凝土硬化时,多余的水会残留在混凝土中或蒸发形成孔和通道,混凝土承受载荷破坏的能力大大降低。

因此,水灰比越小,则混凝土的强度越高,但是,如果水灰比过小,则对混凝土的施工性造成影响,振动少,阻碍施工,引起混凝土的各种缺陷,并降低混凝土的强度。

(二)骨料的影响粗骨料(石子)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粗骨料的强度,颗粒的级配和多余成分的含量上。

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

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

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硬化后的混凝土在未受到外力作用之前,由于水泥水化造成的化学收缩和物理收缩引起砂浆体积的变化,在粗骨料与砂浆界面上产生了分布极不均匀的拉应力,从而导致界面上形成了许多微细的裂缝。

另外,还因为混凝土成型后的泌水作用,某些上升的水分为粗骨料颗粒所阻止,因而聚集于粗骨料的下缘,混凝土硬化后就成为界面裂缝.当混凝土受力时,这些预存的界面裂缝会逐渐扩大、延长并汇合连通起来,形成可见的裂缝,致使混凝土结构丧失连续性而遭到完全破坏.强度试验也证实,正常配比的混凝土破坏主要是骨料与水泥石的粘结界面发生破坏。

所以,混凝土的强度主要取决于水泥石强度及其与骨料的粘结强度。

而粘结强度又与水泥强度等级、水灰比及骨料的性质有密切关系,此外混凝土的强度还受施工质量、养护条件及龄期的影响。

1)水灰比水泥强度等级和水灰比是决定混凝土强度最主要的因素。

也是决定性因素。

水泥是混凝土中的活性组成,在水灰比不变时,水泥强度等级愈高,则硬化水泥石的强度愈大,对骨料的胶结力就愈强,配制成的混凝土强度也就愈高。

如常用的塑性混凝土,其水灰比均在0.4~0.8之间.当混凝土硬化后,多余的水分就残留在混凝土中或蒸发后形成气孔或通道,大大减小了混凝土抵抗荷载的有效断面,而且可能在孔隙周围引起应力集中。

因此,在水泥强度等级相同的情况下,水灰比愈小,水泥石的强度愈高,与骨料粘结力愈大,混凝土强度也愈高。

但是,如果水灰比过小,拌合物过于干稠,在一定的施工振捣条件下,混凝土不能被振捣密实,出现较多的蜂窝、孔洞,将导致混凝土强度严重下降.参见图3-1。

图3—1混凝土强度与水灰比的关系a)强度与水灰比的关系 b)强度与灰水比的关系2)骨料的影响当骨料级配良好、砂率适当时,由于组成了坚强密实的骨架,有利于混凝土强度的提高。

如果混凝土骨料中有害杂质较多,品质低,级配不好时,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

由于碎石表面粗糙有棱角,提高了骨料与水泥砂浆之间的机械啮合力和粘结力,所以在原材料、坍落度相同的条件下,用碎石拌制的混凝土比用卵石拌制的混凝土的强度要高。

影响混凝土强度因素

影响混凝土强度因素

影响混凝土强度因素;1、原材料水泥强度,包括早期与后期掺合料,品种与活性砂石,砂石得级配与含泥量、针片状等含量外加剂,有得外加剂就是早强,有得缓凝,但不影响后期强度,部分外加剂引气量高会影响强度。

2、配合比合理得调整水灰比与砂率。

3、养护养护温度,温度高则强度高,温度低则强度低,当然不不能用火烤,高于60多度混凝土水化产物会分解得,导致强度降低。

4、周边环境有无腐蚀性得介质存在,如酸碱盐等我说点现场需具体考虑得:天气,需考虑就是否下雨,降温。

人员配制,如果砼工劳动力不足,会影响浇筑质量。

掺与料,现在都就是商混,掺与料,水灰比都不需要工长操心了,只要控制如丹落度与禁止工人往砼里加水,基本上就相当于控制住了砼质量。

浇筑方案,大体积砼如果浇筑,一层砼,先浇什么后浇什么都要有方案。

养护要跟上。

收面,找平,做好,就OK了影响因素与控制措施混凝土内部得温度与混凝土厚度及水泥品种、用量有关。

混凝土越厚,水泥用量越大,水化热越高得水泥,其内部温度越高,形成温度应力越大,产生裂缝得可能性越大。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其形成得温度应力与其结构尺寸相关,在一定尺寸范围内,混凝土结构尺寸越大,温度应力也越大,因而引起裂缝得危险性也越大,这就就是大体积混凝土易产生温度裂缝得主要原因。

因此防止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最根本得措施就就是控制混凝土内部与表面得温度差。

3、1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得选用(1)尽量选用低热或中热水泥,减少水泥用量。

大体积钢筋混凝土引起裂缝得主要原因就是水泥水化热得大量积聚,使混凝土出现早期升温与后期降温,产生内部与表面得温差。

减少温差得措施就是选用中热硅酸盐水泥或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在掺加泵送剂或粉煤灰时,也可选用矿渣硅酸盐水泥。

再有,可充分利用混凝土后期强度,以减少水泥用量。

改善骨料级配,掺加粉煤灰或高效减水剂等来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

(2)掺加掺合料大量试验研究与工程实践表明,混凝土中掺入一定数量优质得粉煤灰后,不但能代替部分水泥,而且由于粉煤灰颗粒呈球状具有滚珠效应,起到润滑作用,可改善混凝土拌合物得流动性、粘聚性与保水性,从而改善了可泵性。

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

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

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
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水泥强度等级和水灰比:水泥强度等级越高,水灰比越小,强度越高。

2. 骨料品种、粒径、级配、杂质等:采用粒径较大、级配较好且干净的碎石和沙时,可降低水灰比,提高界面粘结强度,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3. 养护温湿度:温度适宜和湿度较高时,混凝土强度发展快。

反之,不利于混凝土强度的增长。

4. 龄期:养护时间越长,水化越彻底,孔隙率越小,混凝土强度越高。

一般而言,养护时间在七天左右,特殊情况下需要延迟到14天左右。

5. 施工方法:主要指搅拌、振捣成型工艺。

机械搅拌和振捣密实作用强烈时混凝土强度高。

6. 内部杂质: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如果内部出现杂物,可能会降低混凝土的配比,从而降低其强度。

7. 养护不到位:如果在养护过程中出现任何差池,如未能及时养护、湿度不足等,都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发展。

综上所述,提高混凝土强度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优化材料选择、改善施工工艺、适当提高养护温度和湿度等。

浅谈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

浅谈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

浅谈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0 引言混凝土是目前世界上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广泛地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水利、交通、港口等工程中。

混凝土是由胶凝材料、水和粗、细骨料按适当比例配合,拌制成拌合物,再经浇筑成型硬化后得到的人工石材,新拌制的混凝土,称为混凝土拌合物,它必须具有良好的和易性,才能便于施工,并制得质量均匀、成型密实的混凝土;混凝土凝结硬化之后,称为硬化混凝土,硬化后的混凝土必须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建筑物才能安全使用。

因为混凝土的强度能综合反映混凝土的各项质量,所以,强度是否能达到设计要求,就具有至关重大的意义,下面笔者对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因素作一些分析,以保证结构安全可靠。

1 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1.1 混凝土原材料的影响1.1.1 水泥(1)水泥强度不合格。

对混凝土强度影响最大的是水泥的强度,水泥强度的高低决定混凝土强度的高低。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水泥的强度越高,配制的混凝土强度也越高。

若使用水泥强度不足,混凝土的强度必然达不到要求。

(2)水泥品种选择不当。

配制混凝土一般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水泥、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和复合水泥等六大品种,不同品种的水泥化学组成不同,对水泥石的强度贡献不同。

不同品种的水泥在性能上也有所不同,水泥的性能决定了水泥的用途,在混凝土工程中,水泥的品种应根据工程的特点和所处的环境选择。

正确选择水泥品种,才能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

若选择不当,则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3)水泥安定性不良。

水泥安定性是指水泥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的均匀性。

体积安定性不良的水泥不能用于工程中,水泥安定性不良的原因是由于其熟料中含有过多的游离氧化钙、游离氧化镁或过多的石膏造成的。

这些物质水化很慢,往往在水泥凝结硬化后才开始水化反应,水化时产生的体积膨胀会使混凝土开裂,降低混凝土的强度,造成工程质量事故。

1.1.2 砂、石质量差(1)有害杂质超标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要求配制混凝土的砂、石干净,不含杂质。

混凝土强度不合格处理标准

混凝土强度不合格处理标准

混凝土强度不合格处理标准一、前言混凝土是建筑结构中最常用的一种材料,其强度是保证建筑物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

然而,在建筑施工中,由于各种原因,混凝土的强度可能会出现不合格的情况,这时需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强度不合格处理的标准。

二、混凝土强度不合格的原因混凝土强度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施工不规范:混凝土浇筑时,如未按照标准施工,例如浇筑过程中未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振捣、养护等操作,就会导致混凝土强度不合格。

2.原材料质量:混凝土的原材料包括水泥、砂石等,如这些原材料的质量不达标,就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3.施工现场环境:混凝土浇筑时,施工现场的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等也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三、混凝土强度不合格的分类混凝土强度不合格可分为两类:强度等级低于规定值和强度不足。

1.强度等级低于规定值:指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

2.强度不足:指混凝土强度等级虽然达到设计要求,但由于结构形式、荷载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混凝土的实际强度不足以承受设计荷载。

四、强度等级低于规定值的处理标准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规定值时,应采取以下处理措施:1.重新检测:如果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规定值,应重新对该批混凝土进行检测,以确定实际强度等级。

2.评估影响:评估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规定值对建筑物安全性和使用寿命的影响。

3.重新施工:如果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规定值对建筑物安全性和使用寿命有较大影响,应重新施工。

4.调整设计:如果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规定值对建筑物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影响较小,可通过调整设计来解决问题。

五、强度不足的处理标准当混凝土强度等级达到要求,但实际强度不足以承受设计荷载时,应采取以下处理措施:1.评估影响:评估混凝土实际强度不足对建筑物安全性和使用寿命的影响。

2.加固措施: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如增加钢筋、加厚结构等。

3.重新设计:如果加固措施无法满足要求,应重新设计建筑物,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
硬化后的混凝土在未受到外力作用之前,由于水泥水化造成的化学收缩和物理收缩引起砂浆体积的变化,在粗骨料与砂浆界面上产生了分布极不均匀的拉应力,从而导致界面上形成了许多微细的裂缝。

另外,还因为混凝土成型后的泌水作用,某些上升的水分为粗骨料颗粒所阻止,因而聚集于粗骨料的下缘,混凝土硬化后就成为界面裂缝。

当混凝土受力时,这些预存的界面裂缝会逐渐扩大、延长并汇合连通起来,形成可见的裂缝,致使混凝土结构丧失连续性而遭到完全破坏。

强度试验也证实,正常配比的混凝土破坏主要是骨料与水泥石的粘结界面发生破坏。

所以,混凝土的强度主要取决于水泥石强度及其与骨料的粘结强度。

而粘结强度又与水泥强度等级、水灰比及骨料的性质有密切关系,此外混凝土的强度还受施工质量、养护条件及龄期的影响。

1)水灰比
水泥强度等级和水灰比是决定混凝土强度最主要的因素。

也是决定性因素。

水泥是混凝土中的活性组成,在水灰比不变时,水泥强度等级愈高,则硬化水泥石的强度愈大,对骨料的胶结力就愈强,配制成的混凝土强度也就愈高。

如常用的塑性混凝土,其水灰比均在0.4~0.8之间。

当混凝土硬化后,多余的水分就残留在混凝土中或蒸发后形成气孔或通道,大大减小了混凝土抵抗荷载的有效断面,而且可能在孔隙周围引起应力集中。

因此,在水泥强度等级相同的情况下,水灰比愈小,水泥石的强度愈高,与骨料粘结力愈大,混凝土强度也愈高。

但是,如果水灰比过小,拌合物过于干稠,在一定的施工振捣条件下,混凝土不能被振捣密实,出现较多的蜂窝、孔洞,将导致混凝土强度严重下降。

参见图3—1。

图3—1混凝土强度与水灰比的关系
a)强度与水灰比的关系 b)强度与灰水比的关系
2)骨料的影响
当骨料级配良好、砂率适当时,由于组成了坚强密实的骨架,有利于混凝土强度的提高。

如果混凝土骨料中有害杂质较多,品质低,级配不好时,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

由于碎石表面粗糙有棱角,提高了骨料与水泥砂浆之间的机械啮合力和粘结力,所以在原材料、坍落度相同的条件下,用碎石拌制的混凝土比用卵石拌制的混凝土的强度要高。

骨料的强度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一般骨料强度越高,所配制的混凝土强度越高,这在低水灰比和配制高强度混凝土时,
特别明显。

骨料粒形以三维长度相等或相近的球形或立方体
形为好,若含有较多扁平或细长的颗粒,会增加混凝土的孔隙率,扩大混凝土中骨料的表面积,增加混凝土的薄弱环节,导致混凝土强度下降。

3)养护温度及湿度的影响
混凝土强度是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其发展的程度和速度取决于水泥的水化状况,而温度和湿度是影响水泥水化速度和程度的重要因素。

因此,混凝土成型后,必须在一定时间内保持适当的温度和足够的湿度,以使水泥充分水化,这就是混凝土的养护。

养护温度高,水泥水化速度加快,混凝土的强度发展也快;反之,在低温下混凝土强度发展迟缓。

当温度降至冰点以下时,则由于混凝土中的水分大部分结冰,不但水泥停止水化,强度停止发展,而且由于混凝土孔隙中的水结冰,产生体积膨胀(约9%),而对孔壁产生相当大的压应力(可达100MPa),从而使硬化中的混凝土结构遭到破坏,导致混凝土已获得的强度受到损失。

还应注意的是,混凝土早期强度低,更容易冻坏。

总之,因为水是水泥水化反应的必要条件,只有周围环境湿度适当,水泥水化反应才能顺利进行,使混凝土强度得到充分发展。

如果湿度不够,水泥水化反应不能正常进行,甚至停止水化,会严重降低混凝土强度。

非荷载作用下的变形
1,化学收缩(自生体积变形)
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由于水泥水化物的固体体积,比反应前物质的总体积小,从而引起混凝土的收缩,称为化学收缩。

特点:不能恢复,收缩值较小,对混凝土结构没有破坏作用,但在混凝土内部可能产生微细裂缝而影响承载状态和耐久性。

2,干湿变形(物理收缩)
干湿变形是指由于混凝土周围环境湿度的变化,会引起混凝土的干湿变形,表现为干缩湿胀。

1)产生原因
混凝土在干燥过程中,由于毛细孔水的蒸发,使毛细孔中形成负压,随着空气湿度的降低,负压逐渐增大,产生收缩力,导致混凝土收缩。

同时,水泥凝胶体颗粒的吸附水也发生部分蒸发,凝胶体因失水而产生紧缩。

当混凝土在水中硬化时,体积产生轻微膨胀,这是由于凝胶体中胶体粒子的吸附水膜增厚,胶体粒子间的距离增大所致。

2)危害性
混凝土的干湿变形量很小,一般无破坏作用。

但干缩变形对混凝土危害较大,干缩能使砼表面产生较大的拉应力而导致开裂,降低混凝土的抗渗、抗冻、抗侵蚀等耐久性能。

3)影响因素
(1)水泥的用量、细度及品种
水灰比不变:水泥用量愈多,砼干缩率越大;水泥颗粒愈细,砼干缩率越大。

(2)水灰比的影响
水泥用量不变:水灰比越大,干缩率越大。

(3)施工质量的影响
延长养护时间能推迟干缩变形的发生和发展,但影响甚微;采用湿热法处理养护砼,可有效减小砼的干缩率。

(4)骨料的影响
骨料含量多的混凝土,干缩率较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