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土栽培技术
无土栽培技术-完整版PPT课件

无土栽培的发展史
一 试验研究时期 (1840-1930年) 1840年德国化学家李比希(J.V.Liebig)提出植物以矿物质作为营养
的“矿质营养学说” ,为科学的无土栽培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 生产应用时期 (1930-1960年) 无土栽培技术最早应用于生产的是1929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格里
克(W.F.Gericke)自己设计培植出一株水培番茄。
固体基质培 有机基质培:草炭培、塑料泡沫培、
锯木屑培、树皮培等
培
复合基质培:由有机物与无机耗能型无土栽培
无土栽培 技术
无土栽培的概念 无土栽培(soilless culture)是指不用天然土壤而用基质或仅育苗时用基质, 在定植以后用营养液进行灌溉的栽培方法。
它是继20世纪60年代世界农业上的“绿色革命”之后兴起的一场新的“栽培革 命”。
改变了自古以来农业生产依赖于土壤的种植习惯,把农业生产推向工业化生产和 商业化生产的新阶段。
三 规模化、集约化、自动化生产应用时期(1960年至今) 随着温室等设施栽培的迅速发展,种植业形成一种新型农业生产
方式—可控环境农业。
无土栽培的类型
营养液膜技术
水培 深液流技术
无固体基质培
浮板毛管技术
喷雾培
无 是否使用
雾培
固体基质
半喷雾培
土
无机基质培:沙培、陶粒培、珍珠岩培、
蛭石培、炉灰渣培等
栽
无土栽培技术

无土栽培技术概述无土栽培(soilless culture)是指不用天然土壤而用基质或仅育苗时用基质,在定植以后用营养液进行灌溉的栽培方法。
由于无土栽培可人工创造良好的根际环境以取代土壤环境,有效防止土壤连作病害及土壤盐分积累造成的生理障碍,充分满足作物对矿质营养、水分、气体等环境条件的需要,栽培用的基本材料又可以循环利用,因此具有省水、省肥、省工、高产优质等特点。
无土栽培中用人工配制的培养液,供给植物矿物营养的需要。
为使植株得以竖立,可用石英砂、蛭石、泥炭、锯屑、塑料等作为支持介质,并可保持根系的通气。
多年的实践证明,大豆、菜豆、豌豆、小麦、水稻、燕麦、甜菜、马铃薯、甘蓝、叶莴苣、番茄、黄瓜等作物,无土栽培的产量都比土壤栽培的高。
由于植物对养分的要求因种类和生长发育的阶段而异,所以配方也要相应地改变,例如绿叶类蔬菜需要较多的氮素(N),N可以促进叶片的生长;番茄、黄瓜要开花结果,比绿叶类蔬菜需要较多的磷(P),钾(K),钙(Ca),需要的N 则比绿叶类蔬菜少些。
生长发育时期不同,植物对营养元素的需要也不一样。
对苗期的番茄培养液里的N,P,K等元素可以少些;长大以后,就要增加其供应量。
夏季日照长,光强、温度都高,番茄需要的N比秋季、初冬时多。
在秋季、初冬生长的番茄要求较多的K,以改善其果实的质量。
培养同一种植物,在它的一生中也要不断地修改培养液的配方。
无土栽培所用的培养液可以循环使用。
配好的培养液经过植物对离子的选择性吸收,某些离子的浓度降低得比另一些离子快,各元素间比例和pH值都发生变化,逐渐不适合植物需要。
所以每隔一段时间,要用氢氧化钠或氯化氢调节培养液的pH,并补充浓度降低较多的元素。
由于pH和某些离子的浓度可用选择性电极连续测定,所以可以自动控制所加酸、碱或补充元素的量。
但这种循环使用不能无限制地继续下去。
用固体惰性介质加培养液培养时,也要定期排出营养液,或用点灌培养液的方法,供给植物根部足够的氧。
无土栽培技术简介

无土栽培技术简介
无土栽培技术是在不使用土壤的条件下,依靠植物根系吸收和贮存水分和养分,以供应植物生长发育的一种栽培技术。
无土栽培又称基质栽培,是继无土栽培技术之后在农业上应用的又一项重要的增产、节水、节肥、省工和生态环保的现代农业新技术。
它是以植物根系自然生长为基础,不依赖土壤,不受土壤条件限制,能够实现工厂化、集约化生产,在无土状态下进行作物生产的一种全新的栽培技术。
无土栽培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
开始,一些发达国家相继开展了无土栽培技术的研究和示范工作。
日本已有30多个县、市建立了无土栽培蔬菜生产基地;美国有200多个城市开展了这项工作;德国每年从德国引进无土栽培蔬
菜近100万吨;荷兰从80年代初开始建立无土栽培蔬菜生产基地。
我国也有许多城市在进行这项工作。
据介绍,我国目前无土移栽的蔬菜面积约为10万亩,占全国蔬菜种植面积的1%左右,
但产值却占到全国蔬菜种植面积和产值的1/4以上。
—— 1 —1 —。
国外农业技术无土栽培

国外农业技术无土栽培xx年xx月xx日•无土栽培技术介绍•国外无土栽培技术类别与特点•国外无土栽培技术应用与实例•无土栽培技术对国外农业的影响与贡献目•国外无土栽培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录01无土栽培技术介绍无土栽培是一种不依赖土壤,利用营养液或其他基质来栽培植物的技术。
无土栽培定义无土栽培具有提高作物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优点,同时还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特点定义与特点起源无土栽培起源于19世纪中叶,当时科学家发现植物可以在没有土壤的环境下生长,于是开始研究无土栽培技术。
发展历程经过100多年的不断探索和发展,无土栽培技术已经逐渐成熟,并在世界各地得到广泛应用。
无土栽培的起源与发展优势无土栽培具有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节约水资源等优点。
局限性无土栽培技术需要较高的投入和技术支持,同时也需要严格的管理和维护,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无土栽培的优势与局限性02国外无土栽培技术类别与特点营养液无土栽培是将植物根系悬挂在含有植物生长发育所需养分的溶液中,或将植物插入营养液中,以提供植物养分、水分和氧气的一种栽培技术。
定义营养液无土栽培具有高度自动化、智能化和高效的特点,可以实现精准施肥和灌溉,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
同时,营养液可以循环使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特点营养液无土栽培定义基质无土栽培是将植物种植在固体基质中,通过灌溉营养液或固体基质来提供植物养分、水分和氧气的一种栽培技术。
特点基质无土栽培具有操作简单、投资低和易于推广的特点。
同时,基质可以为植物提供稳定的根际环境,有助于提高作物的抗逆性和产量。
基质无土栽培水培是将植物种植在流动的水中,通过水中的营养物质来提供植物养分、水分和氧气的一种栽培技术。
而雾培是将植物悬挂在一个密闭的空间内,将营养液通过喷雾装置喷洒到植物根系上,以提供植物养分、水分和氧气的一种栽培技术。
特点水培和雾培都具有自动化、智能化和高产出的特点。
它们能够为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提高作物的抗逆性和产量。
无土栽培技术介绍

无土栽培技术介绍无土栽培技术(Hydroponics)是一种新型的种植方式,它对植物提供的养分仅有水,而不使用土壤。
相较于传统的土壤栽培技术,无土栽培技术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是现代化蔬菜工厂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土栽培技术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最初用于实验室的植物研究。
它的基本原理是植物根部施加水和适量的养分,这些养分可以是植物滋养的首要物质,比如氮、磷、钾等,也可以是植物营养辅助物质,比如微量元素等,以保证植物正常生长发育,并使其根更好地持续吸收养分。
一般而言,无土栽培技术分为室内蔬菜无土栽培、室外蔬菜无土栽培、花卉无土栽培和受控环境无土栽培等四种。
室内蔬菜无土栽培是室内栽培技术的一种,它将植物放在室内环境中,并通过养分罐和滴灌系统给植物提供营养。
这种无土栽培技术与室内种植相比,具有耗用少量营养液、可调控空间灯照度、可调节空气湿度、低投入和高效率等优势。
此外,室内蔬菜无土栽培还可以根据地理位置的不同,在夏季采摘植物而不会受到地域的限制。
室外蔬菜无土栽培则是指把无土栽培技术带到室外使用。
它与室内无土栽培的区别在于,它不限制在室内,而是利用地面上的光照、温度和湿度等因素来提供植物养分,这使得它更加经济实惠。
室外蔬菜无土栽培技术接近大自然,不仅可以提高植物的生长,而且可以大大减少营养液的消耗。
花卉无土栽培是指以水为基础,在水中添加适量的养分而种植花卉的方式。
它不仅能够增加花朵的产量,而且养分营养丰富,能够更好地保护花卉的质量,使花卉结果更加漂亮。
受控环境无土栽培主要应用于实验室或小型的蔬菜和花卉工厂中,它可以在室外和室内都使用,在室内环境中通过调节温度、光照、湿度等环境因子,可以达到更好的蔬菜产量,是快速种植有机蔬菜的有效途径。
从以上介绍可以看出,无土栽培技术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植物的产量,还可以维护环境和植物的健康。
它是现代蔬菜工厂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植物的种植和研究中,将来在蔬菜生产和研究中,无土栽培技术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无土栽培技术

无土栽培技术随着人们对于绿色环保生活的追求,无土栽培技术逐渐受到了广泛关注。
无土栽培技术是一种最小化土地利用、不依赖土壤、以水培为主的先进栽培方式,具有节水、无草害、环保等优点。
本文将介绍无土栽培技术的原理、应用和发展前景。
一、无土栽培技术的原理无土栽培技术是通过在栽培基质中以水溶液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而不是通过传统的土壤。
这种技术主要依赖于一种叫做“液体肥料”或“营养液”的水溶液,其中包含了植物所需的各种养分。
植物的根系被放置在基质中,通过基质中的水分和养分供给,实现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二、无土栽培技术的应用无土栽培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蔬菜、花卉和水果等作物的生产中。
在蔬菜方面,无土栽培技术可以提高产量和品质,并且节约了土地资源。
在花卉方面,无土栽培技术可以使花卉生长更加健壮,并且延长了花期。
在水果方面,无土栽培技术可以提高果实的品质和产量,并且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
三、无土栽培技术的发展前景无土栽培技术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首先,无土栽培技术可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因为它能够节约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并且减少了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其次,无土栽培技术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从而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对于粮食和农产品的需求。
最后,无土栽培技术可以在城市等土地资源有限的地区应用,为人们提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总结无土栽培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栽培方式,正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应用。
通过无土栽培技术,可以实现高效率的农业生产,节约土地和水资源,并且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无土栽培技术在未来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无土栽培技术介绍

无土栽培技术介绍
无土栽培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种植技术,它不需要深埋土壤,而是将植物置于含液体基质中,并利用外界补充的营养物质来支持植物的生长发育。
无土栽培技术具有温室效应、防护作用、降低耕作和运输成本等优点,在植物种植中受到广泛应用。
无土栽培技术包括水培法、培养基法、气培法和混合培养法等。
水培法是最常见的,通常将植物放置在水中,以满足植物的水分需求。
培养基法是将植物放置在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中,以满足植物的营养需求。
气培法是利用植物自身吸收空气中的营养物质来满足植物的营养需求。
混合培养法是将水培法和培养基法结合起来,利用水培法满足植物的水分需求和培养基法满足植物的营养需求。
无土栽培技术的优势在于可以有效控制植物的生长环境,调节土壤的pH值和营养成分,更好地把握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另外,无土栽培技术还可以有效减少用水,减少土壤污染,提高产量,改善作物品质,延长果实保鲜期,并且可以在特殊条件下实现种植,如极端气候和无土壤环境等。
然而,无土栽培技术也有一些缺点,其中最大的一个是它会消耗大量能源,特别是在保持温室温度和湿度适宜的条件下,会耗费大量的资源。
此外,无土栽培技术的投资成本也非常高,除了设备费用之外,还需要支付大量的营养液和其他资源。
无土栽培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种植技术,有效控制植物的生长环境,可以减少用水,减少土壤污染,提高产量,改善作物品质,延长果实保鲜期,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开发更加可持续的技术来改善使用效率和效益,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无土栽培种植技术

无土栽培种植技术一、无土栽培技术简介1、无土栽培的概念无土栽培是最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蔬菜栽培新技术,它不是在土壤里栽培蔬菜,而是把蔬菜生长所需要的矿质营养物质,溶于水中配成营养液,通过一定的栽培设施形式,在一定的栽培基质中,用营养液进行蔬菜的栽培。
因为不用土壤栽培,所以称无土栽培,又称营养液栽培或称水培法。
2、无土栽培的优点长势强、产量高、品质好、收益大;节约肥、水;病虫害轻微,产品清洁卫生;节省劳力,减少轮作换花;栽培地点,选择余地大;有利于实现蔬菜栽培的产业化和现代化。
3、无土栽培类型A.基质栽培:(1)无机基质①粒状基质:砂培、珍珠岩培等②泡沫基质:聚乙烯等泡沫塑料栽培③纤维基质:岩绵、矿绵等栽培④其他:蛭石等栽培(2)有机基质:草炭、锯末、稻壳、树皮等栽培B.半基质栽培:在栽培容器中,基质、营养液和空气各占一定空间比例的栽培形式C.无基质栽培:①水培②喷雾栽培4、无土栽培应用范围①目前我国日光温室无土栽培主要蔬菜示范应用范围是:黄瓜、番茄、菜豆、甜椒、生菜、西瓜、厚皮甜瓜、空心菜、甘蓝、绿菜花、芹菜等。
②我国无土栽培主要栽培类型的应用范围是: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和浮板毛管水无土栽培。
③无土栽培是农业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应用要求较高的设备投入和技术条件。
二、立体无土栽培技术立体栽培也叫垂直栽培是立体化的无土栽培,这种栽培是在不影响平面栽培的条件下,通过四周竖立起来的柱形栽培向空间发展,充分利用温室空间和太阳能,以提高土地利用率3~5培,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2~3倍。
1、立体栽培的类型(1)柱状栽培栽培柱采用杯状石棉水泥管、硬质塑料管、陶瓷管或瓦管,在管四周按螺旋位置开孔,并做成耳状突出,以便种植作物,栽培容器中装入基质,重叠在一起形成栽培柱。
也可采用专门的无土栽培柱,栽培柱由若干个短的模形管构成,每一个模形管有几个突出的杯状物,用以种值作物。
(2)长袋状栽培栽培袋采用直径15厘米、厚0.15毫米的聚乙烯筒膜,长度一般为2米,底端结紧以防基质落下,从上端装入基质成为香肠的形状,上端结扎,然后悬挂在温室中,袋子的周围开一些2.5~5厘米的孔,用以种植作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土栽培技术
任务2 无土栽培的发展 2.1 无土栽培的发展简史 2. 1. 1 试验研究时期(1840—1930 年) 2. 1. 2 生产应用时期(1930—1960 年)
2. 1. 3 规模化、集约化、自动化生产应用时期(1960 年至今)
2.2 无土栽培的现状与展望
2. 2. 1 国外无土栽培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退出
无土栽培技术
(3)斯泰纳配方理论 2)营养液总盐度的确定 3)营养液成分的确定 (1)生理平衡 (2)化学平衡
退出
无土栽培技术
1.3 营养液配方
退出
无土栽培技术
退出
无土栽培技术
退出
无土栽培技术
退出
无土栽培技术
1.4 营养液的配制
1. 4. 1 营养液配制的原则
1. 4. 2 营养液配制前的准备工作
4)环保性 2. 3. 2 基质的混配 1)混配原则
退出
无土栽培技术
退出
无土栽培技术
2)混配方法 2. 3. 3 基质的处理 1)基质消毒 (1)蒸汽消毒 (2)化学药剂消毒 (3)太阳能消毒 2)基质发酵 (1)玉米秸粉发酵 (2)稻壳发酵 3)基质更换 4)废弃基质的处理和利用 (1)洗盐处理
退出
无土栽培技术
2. 2. 2 我国无土栽培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任务3 无土栽培的特点与应用 3.1 无土栽培的特点 3. 1. 1 无土栽培的优点 (1)早熟、高产、高效、优质
退出
无土栽培技术
(2)省水、省肥、省地、省力、省工
(3)病虫害少,生产过程可实现无公害化 (4)避免土壤连作障碍 (5)极大拓展农业生产空间 (6)有利于实现农业生产的现代化 3. 1. 2 无土栽培应注意的问题 (1)一次性投资较大,运行成本高
退出
无土栽培技术
(2)灭菌处理 (3)离子导入 (4)氧化处理
退出
无土栽培技术
退出
无土栽培技术
1. 2. 1 营养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1)直接表示法 (2)间接表示法
1. 2. 2 营养液的组成原则 (1)营养元素齐全 (2)营养元素可以被植物吸收 (3)营养均衡
退出
无土栽培技术
(4)总盐度和酸碱度适宜
退出
无土栽培技术
(4)总盐度和酸碱度适宜 (5)营养元素有效期长 1. 2. 3 营养液组成的确定方法 1)确定营养液组成的理论依据 (1)园试标准配方理论 (2)山崎配方理论
1. 5. 4 光照与液温管理
(1)光照
(2)营养液温度
(3)营养液温度的调整
1. 5. 5 供液时间与供液次数
1. 5. 6 营养液的更换
1. 5. 7 经验管理法
退出
无土栽培技术
(1)三看两测管理法 (2)其他经验管理法 1.6 废液处理和利用 1. 6. 1 废液处理 (1)杀菌和除菌 (2)除去有害物质 (3)调整离子组成 1. 6. 2 废液有效利用 (1)再循环利用 (2)作肥料利用 (3)收集浓缩液再利用
退出
无土栽培技术
退出
无土栽培技术
任务1 营养液 1.1 营养液的原料及其要求 1. 1. 1 营养液对水的要求 (1)水源要求 (2)水质要求
退出
无土栽培技术
(3)水量 1. 1. 2 营养液的营养元素化合物 (1)肥料选择要求 (2)各种营养元素化合物 (3)辅助物质——螯合剂 1.2 营养液的组成
退出
无土栽培技术
(2)技术复杂、要求严格 (3)管理不当,易发生某些病害的迅速传播及营养失调、失水状况 3.2 无土栽培的要求 (1)要求比较严格的标准化技术 (2)必须有相应的设备和装置
退出
无土栽培技术
(3)按营养液栽培规律掌握关键措施 3.3 无土栽培的应用 (1)用于高档园艺产品的生产 (2)在不适宜土壤耕作的地方应用 (3)在土壤连作障碍严重的保护地应用 (4)在家庭园艺中的应用 (5)在观光农业、生态农业和农业科普教育中的应用 (6)在太空农业上的应用
退出
无土栽培技术
(1)低位草炭 (2)高位草炭 (3)中位草炭 2)芦苇末 3)甘蔗渣
退出
无土栽培技术
4)椰糠
5)腐叶
6)锯木屑
7)树皮
8)菇渣和棉籽壳菌糠
9)稻壳
10)泡沫塑料
2. 2. 3 复合基质
2.3 基质的选用与处理
2. 3. 1 基质的选用原则
1)适用性
2)经济性
3)市场性
退出
无土栽培技术
1. 4. 3 营养液的配制方法
1)营养液的种类
2)营养液配制
(1)母液的配制
(2)工作营养液的配制
(3)酸液
1. 4. 4 营养液配制的操作规程
1.5 营养液的管理
1. 5. 1 溶存氧的调整
1)溶存氧及影响因素
退出
无土栽培技术
(1)溶存氧(DO)的定义 (2)溶存氧的测定
退出
无土栽培技术
(3)溶存氧的影响因素 2)水培植物对溶存氧的要求 3)增氧措施
(2)基质的酸碱度(pH 值)
(3)基质的盐基交换量(CE电导率 (5)基质的碳氮比 (6)基质的缓冲能力
退出
无土栽培技术
3)理想基质应具备的条件 2.2 常用基质的种类和性能 2. 2. 1 无机基质 1)岩棉
2)砂 3)砾石 4)蛭石
退出
无土栽培技术
5)珍珠岩 6)膨胀陶粒 7)炉渣 2. 2. 2 有机基质 1)草炭
退出
无土栽培技术
任务2 固体基质 2.1 基质的质量指标 2. 1. 1 固体基质的作用 2. 1. 2 固体基质的质量指标 1)基质的物理特性 (1)容重
退出
无土栽培技术
(2)总孔隙度
(3)气水比(大小空孔隙比) (4)颗粒大小(粒径)
退出
无土栽培技术
2)基质的化学特性 (1)基质的化学组成及稳定性
无土栽培技术
退出
无土栽培技术
任务1 无土栽培的概念与类型 1.1 无土栽培的概念 1.2 无土栽培的类型
1. 2. 1 非固体基质培 (1)水培
退出
无土栽培技术
(2)雾培 1. 2. 2 固体基质培 (1)无机基质培 (2)有机基质培 (3)混合基质培 1. 2. 3 无机耗能型无土栽培与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
1. 5. 2 营养液浓度的调整 1)补充水分 2)补充养分 (1)根据化验了解营养液的浓度和水平
退出
无土栽培技术
(2)根据减少的水量来推算
(3)根据实际测定的营养液的电导率值变化来调整
1. 5. 3 营养液pH 值的控制
1)营养液pH 值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2)pH 值发生变化的原因
3)营养液pH 值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