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变速器说课
教学设计:自动变速器教案

教学设计:自动变速器教案第一章:自动变速器概述1.1 自动变速器的发展历程1.2 自动变速器的优点1.3 自动变速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1.4 自动变速器的主要类型及应用第二章:液力变矩器2.1 液力变矩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2.2 液力变矩器的性能参数2.3 液力变矩器的维护与检修2.4 液力变矩器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第三章:行星齿轮机构3.1 行星齿轮机构的结构与工作原理3.2 行星齿轮机构的性能参数3.3 行星齿轮机构的维护与检修3.4 行星齿轮机构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第四章:液压控制系统4.1 液压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4.2 液压控制系统的性能参数4.3 液压控制系统的维护与检修4.4 液压控制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第五章:电子控制系统5.1 电子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5.2 电子控制系统的性能参数5.3 电子控制系统的维护与检修5.4 电子控制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第六章: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与排除6.1 自动变速器常见故障现象与原因6.2 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方法6.3 自动变速器故障排除步骤与技巧6.4 典型自动变速器故障案例分析第七章:自动变速器零件的检修与更换7.1 自动变速器零件的检查与评估7.2 自动变速器零件的检修方法7.3 自动变速器零件的更换步骤7.4 常见自动变速器零件的检修与更换案例第八章:自动变速器油液与冷却系统8.1 自动变速器油液的类型与性能要求8.2 自动变速器油液的更换与检查8.3 自动变速器冷却系统的作用与结构8.4 自动变速器冷却系统的维护与检修第九章:自动变速器与车辆性能的关系9.1 自动变速器对车辆动力性的影响9.2 自动变速器对车辆经济性的影响9.3 自动变速器对车辆稳定性的影响9.4 自动变速器与车辆驾驶性能的优化第十章:自动变速器技术的未来发展10.1 自动变速器技术的发展趋势10.2 先进自动变速器技术的应用10.3 自动变速器技术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10.4 自动变速器技术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展望第十一章: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与排除实践11.1 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工具与设备11.2 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与排除流程11.3 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案例分析11.4 自动变速器故障排除实践技巧第十二章:自动变速器零件检修与更换操作12.1 自动变速器零件检修工具与方法12.2 自动变速器主要零件的更换步骤12.3 自动变速器零件检修与更换实践案例12.4 自动变速器零件检修与更换的安全注意事项第十三章:自动变速器油液与冷却系统维护13.1 自动变速器油液的类型与性能检测13.2 自动变速器油液更换与检查操作13.3 自动变速器冷却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3.4 自动变速器冷却系统的维护与检修实践第十四章:自动变速器与车辆性能优化14.1 自动变速器对车辆动力性的影响分析14.2 自动变速器对车辆经济性的影响评估14.3 自动变速器对车辆稳定性的影响研究14.4 自动变速器性能优化技术与应用第十五章:自动变速器技术未来发展趋势15.1 自动变速器技术发展趋势分析15.2 先进自动变速器技术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前景15.3 自动变速器技术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创新展望15.4 自动变速器技术发展的挑战与机遇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自动变速器的基本概念、结构原理、故障诊断与排除、零件检修与更换、油液与冷却系统维护、与车辆性能的关系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自动变速器教案

深入探讨了自动变速器的控制策略,包括换挡规律、油压 控制等,并介绍了常见的故障诊断方法。
学员心得体会分享
知识收获
学员们表示通过本次课程,对自动变速器的构造、工作原理和故障 诊断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汽车传动系统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技能提升
通过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学员们掌握了自动变速器的维修与保养 技能,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滤清器检查
检查滤清器的状况,如有堵塞 或损坏应及时更换。
密封件检查
检查自动变速器的密封件,如 油封、O型圈等,确保没有漏
油现象。
换挡机构检查
检查换挡机构的灵活性,确保 换挡顺畅,没有卡滞或异常噪
音。
更换油液和滤清器操作指南
油液更换
根据制造商的建议,定期更换自动变速器的油液。在更换前, 应先热车并将变速器置于空挡位置。使用专用工具将旧油排出, 然后加入新油至适当的油位。
升挡过迟
可能由于节气门拉索或节气门位置传感器调 整不当、主油路油压过高、换挡执行元件磨 损或工作不良等原因造成。
D
诊断方法与步骤
初步检查
故障代码读取
手动换挡试验
油压测试
时滞试验
检查自动变速器的油质和 油面高度,检查加速踏板 拉线和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的调整情况,检查发动机 怠速等。
利用专用诊断仪读取故障 代码,根据故障代码查找 故障部位。
控制单元(ECU)
接收传感器信号,根据预设程序计算 控制指令,控制自动变速器的换挡和 锁止。
换挡执行机构
01
02
03
离合器
通过液压控制离合器的接 合与分离,实现动力的传 递与切断。
制动器
通过液压控制制动器的制 动与释放,实现行星齿轮 机构的固定与旋转。
汽车应用技术《自动变速器》教案

汽车应用技术《自动变速器》教案第一章:自动变速器概述1.1 课程目标1.了解自动变速器的发展历程2.掌握自动变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3.熟悉自动变速器的主要组成部件1.2 教学内容1.自动变速器的发展历程2.自动变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3.自动变速器的主要组成部件1.3 教学方法1.讲解2.图片展示3.视频播放1.4 教学评估1.课堂问答2.小组讨论第二章:自动变速器的类型2.1 课程目标1.掌握不同类型的自动变速器特点2.了解常见自动变速器的应用2.2 教学内容1.不同类型的自动变速器特点2.常见自动变速器的应用2.3 教学方法1.讲解2.图片展示3.案例分析2.4 教学评估1.课堂问答2.小组讨论第三章:自动变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3.1 课程目标1.掌握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2.了解自动变速器的工作过程3.2 教学内容1.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2.自动变速器的工作过程3.3 教学方法1.讲解2.动画演示3.小组讨论3.4 教学评估1.课堂问答2.小组讨论第四章:自动变速器的组成部件4.1 课程目标1.熟悉自动变速器的各个组成部件2.了解各个组成部件的功能和工作原理4.2 教学内容1.自动变速器的各个组成部件2.各个组成部件的功能和工作原理4.3 教学方法1.讲解2.图片展示3.实物展示4.4 教学评估1.课堂问答2.小组讨论第五章:自动变速器的维护与故障诊断5.1 课程目标1.掌握自动变速器的维护方法2.了解自动变速器的故障诊断流程5.2 教学内容1.自动变速器的维护方法2.自动变速器的故障诊断流程5.3 教学方法1.讲解2.案例分析3.小组讨论5.4 教学评估1.课堂问答2.小组讨论第六章:液力变矩器6.1 课程目标1.理解液力变矩器的作用和工作原理2.掌握液力变矩器的结构特点6.2 教学内容1.液力变矩器的作用2.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3.液力变矩器的结构特点6.3 教学方法1.讲解2.图片展示3.视频播放6.4 教学评估1.课堂问答2.小组讨论第七章:行星齿轮组7.1 课程目标1.熟悉行星齿轮组的基本结构2.掌握行星齿轮组的工作原理7.2 教学内容1.行星齿轮组的基本结构2.行星齿轮组的工作原理7.3 教学方法1.讲解2.图片展示3.动画演示7.4 教学评估1.课堂问答2.小组讨论第八章:控制单元与传感器8.1 课程目标1.了解控制单元的作用2.掌握传感器的种类和功能8.2 教学内容1.控制单元的作用2.传感器的种类和功能8.3 教学方法1.讲解2.图片展示3.实物展示8.4 教学评估1.课堂问答2.小组讨论第九章:自动变速器的性能测试与评估9.1 课程目标1.掌握自动变速器的性能测试方法2.了解自动变速器性能评估的标准9.2 教学内容1.自动变速器的性能测试方法2.自动变速器性能评估的标准9.3 教学方法1.讲解2.案例分析3.小组讨论9.4 教学评估1.课堂问答2.小组讨论第十章:自动变速器的发展趋势10.1 课程目标1.了解自动变速器的发展趋势2.掌握自动变速器未来技术的创新点10.2 教学内容1.自动变速器的发展趋势2.自动变速器未来技术的创新点10.3 教学方法1.讲解2.图片展示3.视频播放10.4 教学评估1.课堂问答2.小组讨论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自动变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重点和难点: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和各部件之间的相互作用。
2024版年度汽车自动变速器多媒体教学课件

01目的02背景培养学员对汽车自动变速器的结构、原理、故障诊断与维修的全面了解与掌握。
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动变速器已成为现代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其相关知识对于汽车维修技术人员至关重要。
目的和背景自动变速器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自动变速器的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自动变速器的控制系统与电子控制单元典型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课程内容概述01理论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视频、实物展示等手段,使学员全面了解自动变速器的相关知识。
02实践教学通过案例分析、实车操作等方式,提高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03互动教学鼓励学员提问、讨论,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提升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和手段自动变速器的定义和分类定义自动变速器是一种能够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自动改变传动比,从而适应不同行驶条件和要求的变速器。
分类根据传动方式的不同,自动变速器可分为液力自动变速器(AT)、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无级自动变速器(CVT)和双离合自动变速器(DCT)等类型。
03通过液体传递动力,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给变速器,同时实现扭矩的放大和转速的降低。
液力变矩器通过多个行星齿轮的组合和变换,实现不同的传动比和换挡操作。
行星齿轮机构根据车速、油门开度、驾驶模式等信号,自动选择适当的传动比和换挡时机,实现自动换挡。
控制系统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自动变速器的结构和组成液力变矩器01包括泵轮、涡轮和导轮等部件,是实现动力传递和扭矩放大的关键部件。
行星齿轮机构02由太阳轮、行星轮、行星架和齿圈等部件组成,是实现不同传动比和换挡操作的核心部件。
控制系统03包括传感器、控制单元和执行器等部件,是实现自动换挡和智能控制的关键部件。
此外,自动变速器还包括油泵、滤清器、冷却器等辅助部件,以确保变速器的正常工作和可靠性。
自动适应行驶阻力变化自动变速器能够根据行驶阻力的变化,自动调整传动比,使发动机保持在最佳动力输出状态。
提高加速性能自动变速器在加速时能够自动降低传动比,从而获得更大的驱动力,提高加速性能。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自动变速器说课

第四页,共27页。
三、说教学方法手段
《自动变速器》章节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主 线,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进行基于工作 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与设计,充分体现职业 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体现高职教育 的特色,实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一体化 教学。
B2
B4
F3
C2
输出
第十八页,共27页。
工作原理简图
第十九页,共27页。
自动变速器的拆装步骤:
1. 放掉自动变速器油
2. 拆液力变矩器
3.拆油泵
4.拆换挡机构和行星齿轮机构 5.零件清洗 6.零件检验 7.零件装配 8.总成试验
第二十页,共27页。
项目2 自动变速器油温过高故障检修
能力目标
能够向客户正确描述自动变速器油温过高的故障原因; 能够使用各种媒体查阅所需资料; 能够正确检查自动变速器油面高度、油质; 能够正确检查自动变速器冷却系统; 遵守劳动安全与环境保护的规定。 能对自动变速器进行测试,检查和评估各部件性能的好坏。
例如:
第八页,共27页。
液力变矩器
第九页,共27页。
• A760E 自动变速器
铝制油泵壳
铝合金制前行星齿轮架
使用新的 ATF WS 毛毡型的集滤器
带保持架的滚子轴承 结构紧凑、轻型的电磁阀 新增的溢流塞 (取消了油尺和加油管)
第十页,共27页。
• 阀体 – 阀体由上下阀体和9个电磁阀组成
线性电磁阀 SL2
工具与媒体
教学模型 拆装用自动变速器 专用工具 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课件、 软件、视频教学资料、网络教 学资源 任务工单、维修工单
学生已有基础
1自动变速器教案一概述

自动变速器理论教案
2、离合器的摩擦片的检验;检查离合器的摩擦片,如有烧焦、表面粉末冶金层脱落或变形,摩擦片的花键齿变形,则应更换。
当摩擦片表面上印有符号被磨去或模糊不清,应更换。
也可测量摩擦片的厚度,若小于极限厚度,则说明摩擦片已磨损至极限,应更换。
3、钢片的检验:检查钢片,如有磨损或翘曲变形,则应更换。
4、挡圈的检验:检查挡圈的摩擦面,如有磨损,则应更换。
用厚薄规或百分表检验离合器工作间隙,如间隙不符合标准值,应更换调整片调整。
10、操作要求及注意事项。
2024年自动变速器教案3

自动变速器教案3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自动变速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分类;(2)掌握自动变速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3)学会分析自动变速器的工作过程及控制策略;(4)能够进行自动变速器的简单故障诊断与维修。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物、模型及图片,认识自动变速器的基本结构;(2)通过实际操作,掌握自动变速器的拆装与调整方法;(3)通过案例分析,学会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与维修的基本步骤。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汽车技术的兴趣和热情;(2)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3)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自动变速器的基本结构(1)液力变矩器(2)行星齿轮机构(3)液压控制系统(4)电子控制系统2.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及分类(1)工作原理(2)分类:AT、CVT、DCT、AMT3.自动变速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1)液力变矩器:传递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的动力,实现平稳起步;(2)行星齿轮机构:实现不同的传动比,以满足车辆行驶需求;(3)液压控制系统:控制离合器、制动器及变速器油路,实现换挡;(4)电子控制系统:接收传感器信号,控制变速器工作状态。
4.自动变速器的工作过程及控制策略(1)起步过程(2)加速过程(3)减速过程(4)换挡过程(5)停车过程5.自动变速器的故障诊断与维修(1)故障现象及原因分析(2)故障诊断方法:利用诊断仪器、数据流分析、故障代码查询等;(3)故障维修方法:更换损坏零部件、调整控制参数、清洗油路等。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自动变速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分类;2.观察法:观察实物、模型及图片,认识自动变速器的基本结构;3.实践法:实际操作,掌握自动变速器的拆装与调整方法;4.案例分析法:分析自动变速器故障案例,学会故障诊断与维修方法。
四、教学评价1.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提问、回答问题、实际操作等;2.终结性评价: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自动变速器知识的掌握程度;3.诊断性评价: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自动变速器ppt精品课件

根据车辆使用情况和变速箱类型,定 期更换变速箱油,一般建议每2-4万公 里更换一次。
正确使用与保养变速箱油
选择合适的变速箱油
根据变速箱类型和车辆使用情况选择合适的变速箱油,确保 油品质量。
正确操作变速箱
在驾驶过程中,应避免急加速、急减速等激烈驾驶方式,以 免对变速箱造成过大负荷。
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
行星齿轮机构的工作原理
行星齿轮机构是自动变速器中的核心部分,它由 行星轮、齿圈、太阳轮和行星架组成。
当发动机运转时,太阳轮与输入轴一起转动,行 星轮在行星架的带动下转动,同时行星轮与齿圈 的啮合将动力传递到输出轴,从而实现动力的传 递和变速。
行星齿轮机构的工作原理是利用行星轮的转动来 实现动力的传递和变速。
无级变速器(CVT)
通过可调节的锥轮和钢带实现连续变化的传 动比。
自动变速器的优缺点
优点
提高驾驶便利性,减少驾驶者的 劳动强度,提供更好的加速和减 速性能,提高燃油经济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缺点
制造成本较高,维修保养费用相 对较高,可能存在换挡顿挫和动 力传递损失的问题。
02
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
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
它通过液力传动和行星齿轮机构 来实现自动换挡,使驾驶者无需 手动操作离合器和换挡杆即可实 现车辆的起步、加速和减速。
自动变速器的种类
液力自动变速器(AT)
利用液力变矩器和行星齿轮机构实现自动换 挡。
双离合变速器(DCT)
由两个离合器交替工作,实现快速换挡和动 力传递。
机械自动变速器(AMT)
结合了传统手动变速器和自动离合器的优点 ,通过电脑控制换挡和离合器操作。
自动变速器能够实现无级变速,避免了换挡时的动力中断 和顿挫感,使得发动机的动力能够更好地传递到驱动轮上 ,进一步提高了汽车的动力性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业/学习情境
(典型工作任务)
任务单元(教学内容)
单元1:自动变速器的类型与应用 单元2:自动变速器的使用与优缺点 单元1:液力偶合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授课 形式
课堂PPT 课堂PPT 课堂PPT 课堂PPT 现场实操 课堂PPT 现场实操 课堂PPT 现场实操 课堂PPT 现场实操 课堂PPT 现场实操 课堂PPT 课堂PPT 现场实操 现场实操 现场实操 课堂PPT 课堂PPT 课堂PPT 课堂PPT 3
务为基础,又锻炼了学生分析及自我学习的能力。
考虑到学生基础和理解程度的差异,本环节要求小 组分析总结,为了避免学生在讨论中的“偷懒”现象,
Text
用“任务书”来反应不同基础学生存在的不同程度的困
难,教师分阶段答疑、解惑,帮其扫除障碍。达到分层 教学的目的。
超速行星排的工作原理
分析辛普森行星齿轮组中 各执行元件的作用。
思 考
B0
B1
B2
B3
F2
C0 F1 F0 C2 C1
组装超速行星排
3
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与考核
组织形式
本课程从应用的角度出发,基于过程采取“阶段性、 梯次递进”的由简到难的原则,以项目为导向,以典型 任务为主,设立课程教学项目,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展开 自主学习完成工作任务或项目,实现对工作过程的认识 和对完成工作任务的体验,从而形成职业岗位的能力。
《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说课
1 2 3 4
课程设置与定位 课程设计程设置与定位
课程名称
课程简介
开课对象
《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
56学时 汽车电子技术专业
课程性质
《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是汽车专业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理论课,它包括自动 变速器的结构、原理及检修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掌握自动变速器各种型 式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各组成部件的工作情况及专用设备、仪器的使用,为日后打下 坚实的基础。
课程设计
特色与创新
以项目为载体,以真实的工作任务或产品为 驱动设计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理论 教学课堂采用实践教学法。 基于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构建课程教学内容 基于企业模式教学环境的职业技术教育
2
课程设计
教学案例
《超速行星排的工作原理》
超速行星排的工作原理
1 地位与作用 课程设置与定位
课程定位
《自动变速器原理与维修》是汽车检测与维 修技术和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一门职业技术技能 课。它以《汽车底盘构造原理与拆装》、《汽车 电工电子技术》、《汽车修理》等课程为基础, 并为学生在工作中对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奠定基 础。本课程是培养汽车维修行业从事现代轿车维 修的高技能型技术人才的一门重要课程。
学时
总学时
学习任务1:自动变速器概论
6 3 2 4 2 4 2 10 2 2 2 4 2 2 2 2 2 4 2 2 2 4 2 4 4 10 8 6 8
学习任务2:液力变矩器的结构与 原理
单元2:液力变矩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单元3:液力变矩器的检修 单元1:单排行星齿轮变速机构的工作原理 单元2辛普森式行星齿轮变速机构的结构特点、挡位传递路 线 单元3:拉维奈尔赫式行星齿轮变速机构的结构特点、挡位 传递路线 单元4:齿轮变速机构的检修
单级行星齿轮组的结构?
质 疑
1、行星齿轮组主要是由哪几部分组成? 2、当固定不同的元件时,运动情况有何不同? 3、当连接两个任意元件时,运动情况又有何不同? 4、当无固定及连接件时,为何种运动情况?
超速行星排的工作原理
任务一
学生活动
分小组讨论、合作 完成。 展示环节: 各小组派一名代表, 展示本小组讨论结 果,并讲解。 每组展示完,鼓励 其他同学质疑与其 辩论。
学习任务3:齿轮变速机构理论
学习任务4:换挡执行机构
单元1:片式离合器、制动器 单元2:换挡执行器检修 单元1:液压泵(变量泵)、主油路控制系统
学习任务5:液压控制系统
单元2:挡控制系统 (换挡信号阀、换挡阀、换挡质量控 制) 单元3:变矩器及锁止控制系统、冷却及润滑系统等典型液 压系统
学习任务6:电子控制系统
2
课程设计
学情分析
学生分析 多数学生理论知识基础较差,理论分析理解 能力很弱,对纯理论的说教很不感兴趣也难以理 解,但是对自动变速器技术中简单的原理、概念、 元件还是有一些了解,而且他们爱“动手”,能 动手,所以在教学过程当中应该注意结合学生的 基础,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应用能力, 同时在教法学法设计的时候注意对理论知识化繁 为简,化难为易,逐步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 和分析理解能力。
2
课程设计
以项目为载体,以真实的工作 任务或产品为驱动设计教学内 容与教学过程。 以岗位职业能力构建课程教 学内容 教学环节突出以应用为主线, 贯彻高等职业教育“必需、 够用”的原则,注重授课内 容的实用性,摒弃传统的烦 琐计算。
教学设计
2
课程设计
项目分析引导法 任务驱动法 “教、学、做”引导法
单元1:电控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及电控系统的基本组成 单元2:控制策略 单元1:丰田汽车自动变速器系统
学习任务7:典型自动变速器简介
单元2:大众汽车自动变速器系统 单元3:新型自动变速器系统 单元1:自动变速器的检查与保养
学习任务8:自动变速器的诊断与 维修
单元2:自动变速器的故障诊断 单元3:自动变速器的维修
超速行星排的工作原理
试分析超速行星排的运动
任 务 情况.并绘制出档位路线图。
B 0 B 1
三
C0
F0
C2 C1
超速行星排的工作原理
设计思想
该任务是本课题的重点以及难点内容,既以前两个任
Text ext
Text Text Text
教师提示
请各组同学分析单 排行星齿轮组的几 种工作情况。
•
动画演示行星齿
轮组的工作情况
•
讨论步骤
Text 单排行星齿轮组
超速行星排的工作原理
任务一
学生活动
分小组讨论、合作 完成。 展示环节: 各小组派一名代表, 展示本小组讨论结 果,并讲解。 每组展示完,鼓励 其他同学质疑与其 辩论。 Text 单排行星齿轮组
教学方法
多种 教学 方法
启发、互动教学法
评价反馈法
自主学习法
2
课程设计
教学手段
采用多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开展多媒体教学 和实验教学相结合。
• 复杂问题简单化 • 抽象问题形象化 • 动作过程可视化
结合产品实物、模具配件讲解,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 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自动变速器实物图
液力变矩器实物图
2
3
课程实施与考核
教学设施
3
课程实施与考核
教材使用
1) 教材
《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 谢计红 刘伟涛主编 人民邮电出版社
2) 参考教材
《汽车自动变速器结构与维修》 文爱民 主编 冶金工业出版社
4
教学效果与评价
考核评价
开发试题库,出题原则倡导“根据原理分析实际,根 据实际寻找原理”。在考试内容上减少死题,增加活题; 在实体内容上分为两部分:课上内容占70%,课外内容占 30%(课程相关内容的讨论及课外作业)。以期末考试、 阶段性测试、平时(作业及课堂提问)等综合考核学生综 合分析、推理、判断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1
课程设置与定位
教学目标
1、掌握常见自动变速器的类型及特点。 了解底盘基 2、了解自动变速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础知识 3、理解全液式和电液式自动变速器控制系统的组成及自动控 制原理。 教学目标 4、基本掌握自动变速器故障的诊断和排除方法。 5、掌握自动变速器总成正确的拆装、检查方法、步骤和要求。 6、能对自动变速器进行保养、各项基本检查及维修作业。 7、具有初步的故障诊断和排除能力。
讲解评价该小组合 作的效果和成绩。 Text 超速排行星齿轮组的结构
超速行星排的工作原理
任务二
学生活动
分小组讨论、合作 完成。 展示环节: 教师任意点学生展
教师提示
*单向离合器的作
用是什么。
*如何判断离合器 与制动器。
示其程序,通过其
讲解评价该小组合 作的效果和成绩。 Text 超速排行星齿轮组的结构
•
教师提示
动画演示行星齿
轮组的工作情况
•
讨论步骤
超速行星排的工作原理
任务二
学生活动
分小组讨论、合作 完成。 展示环节: 教师任意点学生展
教师提示
请各组将超速行星 排解体并总结出各执行 元件的连接情况.
*单向离合器的作
用是什么。
*如何判断离合器 与制动器。
示其程序,通过其
4
教学效果与评价
教学效果
学生对课程教学的评价:
“听得懂!有意思!” “老师能用通俗实例讲透课程的内容!”